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Ⅰ融合基因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许崇波 卫广森 +4 位作者 冯书章 刘子 刘晓明 黄培堂 岳军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0-335,共6页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和Bg1Ⅱ双酶切质粒pBST2-6,获得了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Ⅰ(ST1)基因,再将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载体pUC18用BamHI酶切、碱性磷酸酶处理,然后与ST1基因通...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和Bg1Ⅱ双酶切质粒pBST2-6,获得了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Ⅰ(ST1)基因,再将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载体pUC18用BamHI酶切、碱性磷酸酶处理,然后与ST1基因通过T4DNA连接酶连接,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通过菌落原位杂交筛选,共筛选出53个ST1基因探针杂交阳性的重组子,对其中一个重组子DH5α(pXST1)进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pXST1含有2个正向串连在一起的ST1基因,而且融合在LacZ基因的上游,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又DH5α(pXST1)菌株能在含X-Gal的LB平板上长成蓝色菌落,而且ELISA也检测到ST1融合蛋白,这表明该菌株能表达具有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大肠杆菌ST1—β-半乳糖苷酶融合蛋白。免疫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菌株DH5α(pXST1)安全无毒,表达的ST1融合蛋白能够诱发BALB/c鼠产生抗体,该抗体具有中和天然ST1肠毒素的毒性作用,这表明DH5α(pXT1)可以作为预防幼畜腹泻的菌苗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怕杆菌 融合基因 基因克隆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Ⅰ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与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崇波 冯书章 +2 位作者 刘子 黄培堂 刘晓明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27-332,共6页
对构建的重组质粒pXST1(含有耐热性肠毒素ST1和LacZ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该质粒中含有2个正向串联在一起的ST1基因,且融合在LacZ基因的上游,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免疫学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D... 对构建的重组质粒pXST1(含有耐热性肠毒素ST1和LacZ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该质粒中含有2个正向串联在一起的ST1基因,且融合在LacZ基因的上游,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免疫学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DH5α(pXST1)重组菌株安全无毒。该重组菌株表达的ST1融合蛋白能够诱发BALB/c鼠产生抗体,且抗体能中和天然肠毒素ST1活性,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由此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 融合蛋白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Ⅰ融合蛋白工程菌株的免疫原性研究
3
作者 许崇波 王玉炯 +3 位作者 冯书章 刘子 刘晓明 黄培堂 《宁夏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8-34,共7页
对已构建的重组质粒pXST1(含有ST1和LacZ基因)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和免疫原性研究。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质粒中含有2个正向串联在一起的ST1基因,且融合在LacZ基因的上游,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免疫实验结果表... 对已构建的重组质粒pXST1(含有ST1和LacZ基因)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和免疫原性研究。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质粒中含有2个正向串联在一起的ST1基因,且融合在LacZ基因的上游,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免疫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DH5α(PXST1)重组菌株安全无毒。该重组菌株表达的ST1融合蛋白能够诱发BALB/c鼠产生抗体,且抗体能中和天然ST1肠毒素活性,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这表明DH5α(pXST1)工程菌株可以作为预防幼畜腹泻的菌苗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耐热性 肠毒素 融合蛋白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肠道免疫、屏障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吕阳 张林 +4 位作者 李雪妮 赵迪 易丹 陈洪波 吴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61-1768,共8页
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肠道吸收、屏障、转运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仔猪,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STa组(基础日粮+2×109 CFU重组菌LMG194-STa)、LMG194组(基础日粮... 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肠道吸收、屏障、转运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仔猪,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STa组(基础日粮+2×109 CFU重组菌LMG194-STa)、LMG194组(基础日粮+2×109 CFU大肠杆菌LMG194)和K88组(基础日粮+2×109 CFU大肠杆菌K88)。使用人工乳饲养,第5天进行攻毒,第7天屠宰取样。测量回肠免疫相关基因IFN-γ、IL-4与VNN1及回肠黏膜损伤基因Villin与MMP3的相对转录量,空肠黏膜上皮连接蛋白Occludin与Claudin-1相对表达量,以及十二指肠、回肠氧化相关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力与氧化相关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Ta组显著降低了回肠IFN-γ和IL-4基因相对转录量,VNN1相对转录量显著上调(P<0.05);STa组显著降低了基因Villin与MMP3相对转录量(P<0.05)及蛋白Occludin与Claudin-1相对表达量(P<0.05);同时,STa组十二指肠、回肠GSH-Px和回肠MPO活力显著降低(P<0.05);STa组十二指肠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显示,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可导致7日龄仔猪肠道免疫、屏障及抗氧化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肠毒素 重组大肠杆菌 肠道免疫 黏膜屏障 抗氧化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诱发仔猪小肠炎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5
作者 李雪妮 史宇涛 +7 位作者 杜林晓 吕阳 马志鹏 易丹 王蕾 赵迪 侯永清 吴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51-1157,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诱发7日龄仔猪小肠炎症反应。选取24头7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人工乳)、STa组(人工乳+2×10~9 CFU重组菌LMG194-pBAD-STa)、LMG194组(人工乳+2×10~9 CF... 本试验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诱发7日龄仔猪小肠炎症反应。选取24头7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人工乳)、STa组(人工乳+2×10~9 CFU重组菌LMG194-pBAD-STa)、LMG194组(人工乳+2×10~9 CFU大肠杆菌LMG194)和K88组(人工乳+2×10~9 CFU大肠杆菌K88),每组6头。试验第5天进行攻毒,第7天屠宰取样,观察空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及空肠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Ta与K88组仔猪空肠绒毛明显萎缩变短,有明显损伤甚至脱落;STa、LMG194及K88组血清中IL-10、IL-8和IL-6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LMG194和K88组血液和肠道iFABP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STa和K88组血清中TNF-α浓度显著降低、NF-κB浓度显著升高,LMG194组NF-κB浓度显著降低、TNF-α浓度显著升高(P<0.05);STa和LMG194组CCL2和CXCL9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VNN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STa和LMG194组IFN-γ组基因水平分别显著上升和下降(P<0.05);K88组CXCL9和IFN-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VNN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CCL2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几乎具有与K88一样的毒性,可导致7日龄仔猪小肠黏膜受损,诱发严重的炎症反应,导致仔猪腹泻,可作为仔猪腹泻模型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肠毒素(STa) 重组大肠杆菌 仔猪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小肠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吴梦郡 李思源 +6 位作者 纪昌正 余魁 董毅 赵广宇 赵迪 吴涛 侯永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4-432,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小肠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STa组、LMG194组和K88组。整个试验期间均以人工乳饲喂,预饲期4d,试验第5天进行攻毒,STa组、LMG19... 试验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小肠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STa组、LMG194组和K88组。整个试验期间均以人工乳饲喂,预饲期4d,试验第5天进行攻毒,STa组、LMG194组及K88组分别在早晚两次口服灌喂2×109 CFU大肠杆菌LMG194-pBAD-STa、LMG194和K88,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试验第7天早上各组灌服D-木糖并采血,屠宰并取空肠、回肠组织样品,测量仔猪血常规指标、血浆D-木糖含量及二胺氧化酶(DAO)活力,以及吸收与转运相关基因与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Ta组仔猪血液中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显著降低(P<0.05),淋巴细胞比率显著升高(P<0.05),LMG194组与K88组仔猪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比率显著降低(P<0.05),淋巴细胞比率显著升高(P<0.05);STa组与K88组仔猪血浆D-木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STa组、LMG194组及K88组血浆DAO活力显著升高(P<0.05);STa组与LMG194组空肠AQP8、AQP10、KCNJ13和b0,+AT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K88组空肠AQP8、AQP10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STa组回肠AQP8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AQP10、SGLT-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LMG194组、K88组AQP8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K88组AQP10、KCNJ13、b0,+AT、SGLT-1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STa组、LMG194组及K88组空肠HSP70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可导致7日龄仔猪小肠产生炎症,吸收与转运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肠毒素(STa) 重组大肠杆菌 仔猪 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制备ETEC耐热性肠毒素Ⅰ基因探针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明 冯书章 +1 位作者 刘子 马从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1-23,共3页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耐热性肠毒素I(STI)重组质粒pSLM004酶切TaqI片段作为模板,经(PCR)技术扩增STI基因,标以α-^(32)p-dATP作STI基因探针。菌落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该探针特异性高、敏感性强。通过对180株婴幼儿腹泻病料和52株仔猪...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耐热性肠毒素I(STI)重组质粒pSLM004酶切TaqI片段作为模板,经(PCR)技术扩增STI基因,标以α-^(32)p-dATP作STI基因探针。菌落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该探针特异性高、敏感性强。通过对180株婴幼儿腹泻病料和52株仔猪腹泻物分离的大肠杆菌(E.coli),以及28株已知血清型的E.Coli标准菌株菌落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分别有11、2和2株为杂交阳性反应,阳性率分别为6%(11/180),4%(2/52),和7%(2/28);而对84株从犊牛腹泻物分离的E.coli中,未检出杂交阳性株。乳鼠生物学试验比较研究表明,15株探针检测阳性菌株中13株乳鼠试验也为阳性反应,两者符合率为87%(1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ETEC 基因探针 S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产品中溶藻弧菌的筛选及其致病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彭喜春 张宁 +2 位作者 冉艳红 桂博 陈龙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8年第4期312-315,共4页
溶藻弧菌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溶血毒素、耐热性肠毒素(ST)和不耐热性肠毒素(LT)是致病性微生物中常见的致病因子。本文对从扇贝、牡蛎、贻贝、沙虾、虾蛄等海产品中筛选的溶藻弧菌的种属和致病因子进行了研究,生化鉴定显示分离到的两... 溶藻弧菌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溶血毒素、耐热性肠毒素(ST)和不耐热性肠毒素(LT)是致病性微生物中常见的致病因子。本文对从扇贝、牡蛎、贻贝、沙虾、虾蛄等海产品中筛选的溶藻弧菌的种属和致病因子进行了研究,生化鉴定显示分离到的两株溶藻弧菌来源不同,基因测定显示它们同属于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血琼脂平板法、兔小肠结扎法和乳鼠灌胃法显示来源不同的溶藻弧菌其产毒种类也不同,两株溶藻弧菌都能产生不耐热性肠毒素(LT)和耐热性肠毒素(ST),但只有1株能产生溶血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HSP60基因 耐热性肠毒素 不耐热性肠毒素 溶血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肠毒素基因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9
作者 孟相秋 袁超文 +6 位作者 刘文鑫 关玮琨 杜元策 李丹丹 赵姝静 唐杰 师东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 enterotoxin,STa,STb)和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LT-Ⅰ,LT-Ⅱ)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方法参照文献合成四对可扩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 enterotoxin,STa,STb)和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LT-Ⅰ,LT-Ⅱ)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方法参照文献合成四对可扩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耐热肠毒素基因(estA、estB)和不耐热肠毒素基因(elt-Ⅰ、elt-Ⅱ)的特异性引物,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敏感性、特异性试验和临床样品检测,建立检测大肠杆菌肠毒素的多重PCR方法。结果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特异性扩增出estA(229bp)、estB(480bp)、elt-Ⅰ(605bp)和elt-Ⅱ(300bp)基因片段,最低检出量分别为2.55×101 CFU/μL、2×101 CFU/μL、2×101 CFU/μL和2.47×103 CFU/μL。从22株大肠杆菌分离株中检测到estA基因(2/22),elt-Ⅱ基因(3/22),未检测到estB和elt-Ⅰ基因,检测结果与常规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了检测大肠杆菌肠毒素基因(estA、estB、elt-Ⅰ和elt-Ⅱ)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满足对细菌培养物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耐热肠毒素 不耐热肠毒素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肠毒素ST_1-LT_B融合蛋白工程菌株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许崇波 卫广森 +5 位作者 王卓 冯书章 吴广谋 王文成 马成国 张万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3-45,共3页
已构建的能表达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蛋白的工程菌株BL21(DE3)(pXETSLT1)及其表达产物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免疫小鼠,... 已构建的能表达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蛋白的工程菌株BL21(DE3)(pXETSLT1)及其表达产物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免疫小鼠,结果免疫小鼠至少能抵抗15MLD的大肠杆菌强毒株C83902(K88ac,ST+,LT+)的攻击。用提取的包涵体免疫家兔后,采集的血清能够中和天然ST1的毒性。这表明构建的工程菌株BL21(DE3)(pXETSLT1)可以作为预防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基因工程菌苗的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ST1 LTB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b及其致动物腹泻的机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尤建嵩 牛冬燕 +3 位作者 崔乃忠 孙永欣 金礼吉 徐永平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47-851,共5页
介绍了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b(STb)的编码基因、理化性质、免疫学特征、分泌特征、毒性相关氨基酸残基、空间结构、膜受体以及STb致动物腹泻的机理。认为STb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肠毒素,应进一步加强对STb及其致腹泻机理的研究。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耐热肠毒素b 腹泻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大肠杆菌K88ac-ST_1-LT_B融合蛋白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被引量:19
12
作者 许崇波 卫广森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6-220,共5页
利用PCR技术 ,从大肠杆菌C8390 2质粒中扩增出K88ac基因、ST1 突变基因和LTB 基因 ,通过分离、纯化、内切酶酶切、连接和转化 ,构建了含K88ac ST1 LTB 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重组菌株BL2 1(DE3) (pXKST3LT5 )。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证... 利用PCR技术 ,从大肠杆菌C8390 2质粒中扩增出K88ac基因、ST1 突变基因和LTB 基因 ,通过分离、纯化、内切酶酶切、连接和转化 ,构建了含K88ac ST1 LTB 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重组菌株BL2 1(DE3) (pXKST3LT5 )。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证实 ,构建的重组质粒pXKST3LT5中含有K88ac ST1 LTB 融合基因 ,且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均正确。经ELISA检测 ,重组菌株表达的K88ac ST1 LTB 融合蛋白能够被ST1 单抗、LTB 和K88ac抗体识别。经乳鼠灌胃试验证实 ,表达的融合蛋白已丧失天然ST1 肠毒素的活性。免疫实验结果表明 ,K88ac ST1 LTB 融合蛋白能够诱发小白鼠产生抗体 ,该抗体具有中和天然ST1 肠毒素的毒性作用 ,表明构建的重组菌株可以作为预防仔猪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88ac基因 ST1基因 LTB基因 融合基因 融合蛋白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基因工程菌株 菌苗 黄白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大肠杆菌K88ac-ST_1-LT_B融合蛋白工程菌株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崇波 卫广森 +1 位作者 王文成 王卓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已构建的能表达大肠杆菌K88ac_ST1_LTB 融合蛋白的工程菌株BL2 1 (DE3 ) (pXKST3LT5 )及其表达产物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 ,免疫小鼠 ,结果免疫小鼠至少能抵抗 2... 已构建的能表达大肠杆菌K88ac_ST1_LTB 融合蛋白的工程菌株BL2 1 (DE3 ) (pXKST3LT5 )及其表达产物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 ,免疫小鼠 ,结果免疫小鼠至少能抵抗 2MLD的大肠杆菌强毒株C83 90 2 (K88ac,ST+ ,LT+ )的攻击。用提取的包涵体免疫家兔后 ,采集的血清能够中和天然ST1的毒性。这表明构建的工程菌株BL2 1 (DE3 ) (pXKST3LT5 )可以作为预防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基因工程菌苗的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88ac-ST1-LTB融合蛋白 大肠杆菌 免疫原性 基因工程菌苗 大肠杆菌性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肠毒素ST_1、LT_B基因融合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崇利 许崇波 +1 位作者 逄越 王炎林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构建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并研究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PCR和基因突变技术,从大肠杆菌C83902质粒中扩增ST1突变基因和LTB基因,通过基因分离、纯化、内切酶酶切、连接和转化,构建含ST1-LTB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 目的:构建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并研究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PCR和基因突变技术,从大肠杆菌C83902质粒中扩增ST1突变基因和LTB基因,通过基因分离、纯化、内切酶酶切、连接和转化,构建含ST1-LTB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重组菌株,并用酶切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同时用ST1-LTB融合蛋白粗提物免疫小鼠,观察免疫攻毒保护效果。结果:构建了含ST1-LTB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重组菌株BL21(DE3)(pXSL1),ST1-LTB融合基因的序列和阅读框架均正确,其表达的ST1-LTB融合蛋白能够被ST1单抗和LTB抗体识别,且该融合蛋白已丧失天然ST1肠毒素的活性。ST1-LTB融合蛋白能够诱发小鼠产生抗体,该抗体具有中和天然ST1肠毒素的毒性作用。结论:构建的重组菌株BL21(DE3)(pXSL1)可以高效表达ST1-LTB融合蛋白,其表达产物ST1-LTB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更有效地预防仔猪黄痢提供了一种新型基因工程菌苗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1基因 LTB基因 融合基因 基因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玉炯 许崇波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331-336,共6页
大肠杆菌的耐热性肠毒素 (ST)在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对人类和家畜的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 .文章从ST的理化特性、致病机理等一般生物学特性到基因克隆、定点突变以及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分子生物学特征 ,... 大肠杆菌的耐热性肠毒素 (ST)在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对人类和家畜的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 .文章从ST的理化特性、致病机理等一般生物学特性到基因克隆、定点突变以及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分子生物学特征 ,全面概述了ST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对于从分子水平全面了解ST的结构、性质、致病机理以及免疫原性等生物学性状具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耐热性肠毒素 分子生物学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毒素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与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融合蛋白的制备和耐热肠毒素抗体测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继平 刘向昕 +3 位作者 王令春 王芃 李淑琴 张兆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17-618,共2页
目的:弥补ST的弱抗原性,实现ST抗体测定。方法: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融合表达GST和带有前导序列的突变耐热肠毒素proSTm,制备ST融合蛋白,测定ST抗体。结果:测到了抗ST的血清IgG和黏膜IgA。结论:融合蛋白GST/proSTm能有效提高ST的抗原活性,... 目的:弥补ST的弱抗原性,实现ST抗体测定。方法: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融合表达GST和带有前导序列的突变耐热肠毒素proSTm,制备ST融合蛋白,测定ST抗体。结果:测到了抗ST的血清IgG和黏膜IgA。结论:融合蛋白GST/proSTm能有效提高ST的抗原活性,可直接用于ST抗体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肠毒素 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融合蛋白 抗体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大肠杆菌肠毒素ST_1—LT_B融合蛋白工程菌株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崇波 卫广森 +4 位作者 王卓 冯书章 吴广谋 王文成 张万林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5-18,共4页
已构建的能表达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蛋白的工程菌株BL21(DE3)(pXET-SLT1)及其表达产物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免疫小鼠... 已构建的能表达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蛋白的工程菌株BL21(DE3)(pXET-SLT1)及其表达产物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免疫小鼠,结果免疫小鼠至少能抵抗1.5LD100的大肠杆菌强毒株C83902(K88ac,ST+,LT+)的攻击。用提取的包涵体免疫家兔后,采集的血清能够中和天然ST1的毒性。这表明构建的工程菌株BL21(DE3)(pXETSLT1)可以作为预防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基因工程菌苗的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ST1—LTB融合基因 融合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K88ac,ST_1,LT_B基因融合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崇利 许崇波 +1 位作者 黄江丽 惠远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2-795,共4页
利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C83902质粒中扩增出K88ac基因,再从含ST1-LTB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pXSLT1中扩增出ST1-LTB融合基因,构建了含K88ac-ST1-LTB融合基因表达质粒的重组菌株BL21(DE3)(pET-28KSL).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构建的重组质... 利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C83902质粒中扩增出K88ac基因,再从含ST1-LTB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pXSLT1中扩增出ST1-LTB融合基因,构建了含K88ac-ST1-LTB融合基因表达质粒的重组菌株BL21(DE3)(pET-28KSL).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KSL含有K88ac-ST1-LTB融合基因,且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正确.经ELISA检测,重组菌株表达的K88ac-ST1-LTB融合蛋白能够被ST1,LTB单抗和K88ac抗体识别,表明已成功构建了K88ac-ST-LT融合基因,并实现了在重组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K88ac基因 ST1基因 LTB基因 基因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STa-K99融合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光存 包少文 +3 位作者 杨继辉 曾瑾 李武 刘晓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36,共7页
为构建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STa-K99融合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Ad STa-K99,通过PCR技术分别克隆了STa及K99基因,并与腺病毒穿梭质粒连接构建了穿梭质粒pAd5 STa-K99,将pAd5STa-K99和骨架质粒(含GFP基因)分别用PacⅠ酶切线性化,利用Lipo... 为构建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STa-K99融合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Ad STa-K99,通过PCR技术分别克隆了STa及K99基因,并与腺病毒穿梭质粒连接构建了穿梭质粒pAd5 STa-K99,将pAd5STa-K99和骨架质粒(含GFP基因)分别用PacⅠ酶切线性化,利用LipofectamineTM LTX&PLUS共转染293细胞进行同源重组包装重组腺病毒,通过PCR及Western blot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腺病毒Ad5STa-K99构建正确并表达融合蛋白,且表达的融合蛋白能够被抗体所识别,为研制由ETEC引起的新生动物腹泻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耐热性肠毒素 黏附素 重组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仔猪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致病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卫广森 许崇波 孙宇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37-842,共6页
阐述了新生仔猪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菌毛的结构、分子生物学特性、基因检测技术、菌毛抗原受体的生化特性以及菌毛载体系统的优点;另外,从分子结构与功能、作用机理、基因检测三方面叙述了新生仔猪ETEC不耐热肠毒素和耐热肠毒... 阐述了新生仔猪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菌毛的结构、分子生物学特性、基因检测技术、菌毛抗原受体的生化特性以及菌毛载体系统的优点;另外,从分子结构与功能、作用机理、基因检测三方面叙述了新生仔猪ETEC不耐热肠毒素和耐热肠毒素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 新生仔猪 菌毛 不耐热肠毒素 耐热肠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