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A增大荔枝果实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建国 黄旭明 黄辉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2,共3页
探讨了田间喷施萘乙酸(NAA)对3个荔枝品种果实大小的影响,并对NAA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期喷3次40mg·L-1的NAA可以显著提高'妃子笑'、'淮枝'和'糯米糍'3个荔枝品种全果、果皮和果肉的... 探讨了田间喷施萘乙酸(NAA)对3个荔枝品种果实大小的影响,并对NAA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期喷3次40mg·L-1的NAA可以显著提高'妃子笑'、'淮枝'和'糯米糍'3个荔枝品种全果、果皮和果肉的质量,但对种子质量和可食率无影响;与对照相比,'妃子笑'果皮、果肉和全果的质量分别提高了9 4%、9 8%和9 9%,'淮枝'则分别提高了19 6%、13 3%和22 1%,而'糯米糍'分别提高了19 1%、25 0%和18 5%.另外,NAA处理也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的坐果率.14C-蔗糖标记试验更直接表明,经NAA处理的果实争夺同化物的能力比对照增加了近3 7倍.由此推测,NAA增大荔枝果实的原因可能与其增加果实调运养分的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萘乙酸 naa 果实规格 田间喷施 果实调运养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和α-萘乙酸浸种对冬小麦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唐晓川 张元成 +3 位作者 钟秀丽 白文波 吕国华 宋吉青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67,共6页
以冬小麦品种矮抗58为材料,设蒸馏水(CK)、水杨酸(SA)、α-萘乙酸(NAA)及水杨酸和α-萘乙酸复配(SA+NAA)4个浸种处理,通过观测冬小麦幼苗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指标,研究水杨酸(SA)和α-萘乙酸(NAA)对冬小麦幼苗的影响。试验在培养皿中进行... 以冬小麦品种矮抗58为材料,设蒸馏水(CK)、水杨酸(SA)、α-萘乙酸(NAA)及水杨酸和α-萘乙酸复配(SA+NAA)4个浸种处理,通过观测冬小麦幼苗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指标,研究水杨酸(SA)和α-萘乙酸(NAA)对冬小麦幼苗的影响。试验在培养皿中进行,除空白对照组全程采用蒸馏水培养外,其它处理组先在蒸馏水中培养5d使种子完成发芽并积累一定的生物量,再转入15%PEG中胁迫培养4d,以模拟种子发芽后遭遇的干旱环境。结果表明,蒸馏水培养条件下,SA(0.5mmol/L)可促进幼苗的生长而NAA(20mg/kg)能提高幼苗的根冠比,二者共同作用表现出复配优势;胁迫培养条件下,NAA和SA+NAA处理的幼苗能积累较多的生物量,SA和SA+NAA处理的幼苗能保持较高的含水量和较低的电解质渗漏率。作为浸种制剂,SA和NAA能提高幼苗根冠比和生物量积累速度,减少胁迫对幼苗的伤害,提升冬小麦的抗旱性,且两者的复配作用效果优于单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SA) α-萘乙酸(naa) 冬小麦 植物生长调节剂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A和爱多收对海南‘贵妃’杧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朱敏 邓穗生 +3 位作者 何书强 贺军虎 陈华蕊 陈业渊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期116-121,共6页
以海南主栽杧果品种‘贵妃’为试材,在果实生育期进行萘乙酸(NAA)、爱多收(复硝酚钠)不同浓度处理的喷施试验,旨在明确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杧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爱多收增加产量效果较好,以高浓度的100 mg/L处理产量最高... 以海南主栽杧果品种‘贵妃’为试材,在果实生育期进行萘乙酸(NAA)、爱多收(复硝酚钠)不同浓度处理的喷施试验,旨在明确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杧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爱多收增加产量效果较好,以高浓度的100 mg/L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了102.6%,NAA低浓度可显著增加产量,高浓度则起到疏果的作用,增产效果不显著。NAA能显著促进果实膨大,爱多收则不能。在影响果皮色素方面,NAA和爱多收较低浓度(5、10 mg/L)处理延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各处理均促进了果皮类胡萝卜素的积累,NAA较高浓度(60、100 mg/L)和爱多收5 mg/L处理抑制了果皮花青素的合成,尤其是NAA 100 mg/L,对果实采收期和完熟期的红色着色造成不利影响。NAA和爱多收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不大。综合比较,以NAA 30 mg/L和爱多收100 mg/L处理为宜。该研究为NAA和爱多收在海南‘贵妃’杧种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妃杧 萘乙酸 爱多收 产量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君子的扦插繁殖技术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登雄 蔡邦平 +1 位作者 董建文 陈木林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84-388,共5页
对使君子插穗扦插后的生根及生长能力与插穗年龄、插穗长度、扦插时间、生根促进剂和扦插基质等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①扦插后 65d开始形成不定根 ,为愈合组织生根为主的综合生根类型树种 ;②插穗年龄、插穗长度、扦插时间、... 对使君子插穗扦插后的生根及生长能力与插穗年龄、插穗长度、扦插时间、生根促进剂和扦插基质等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①扦插后 65d开始形成不定根 ,为愈合组织生根为主的综合生根类型树种 ;②插穗年龄、插穗长度、扦插时间、生根促进剂和扦插基质对插穗的生根及生根能力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 ;③在扦插繁殖中 ,宜采用 2年生已充分木质化 1 6cm长的插穗 ,用 1 0 - 4 g·mL- 1 质量浓度的萘乙酸浸插穗基部 2 4h ,黄心土 +火烧土 +细河沙 +过磷酸钙 (5∶3∶1∶1 )为基质 ,3月扦插。表 5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君子 扦插繁殖 插穗 扦插基质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α-萘乙酸对花期干旱大豆碳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邢兴华 徐泽俊 +4 位作者 齐玉军 王晓军 孙东雷 卞能飞 王幸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5-1224,共10页
以耐旱性大豆品种晋豆21和干旱敏感性大豆品种徐豆22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α-萘乙酸(NAA)对花期干旱大豆碳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徐豆22相比,晋豆21净光合速率(P_n)下降幅度较小,光呼吸速率(Pr)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以耐旱性大豆品种晋豆21和干旱敏感性大豆品种徐豆22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α-萘乙酸(NAA)对花期干旱大豆碳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徐豆22相比,晋豆21净光合速率(P_n)下降幅度较小,光呼吸速率(Pr)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较小,而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活性、根系蔗糖含量增加幅度较大.NAA处理提高了干旱胁迫下Pn,并降低了Pr,进而明显缓解了干旱胁迫对大豆植株的生长抑制;降低了叶片淀粉分解酶、酸性转化酶(AI)和SS(分解方向)活性,从而抑制了干旱胁迫诱导的可溶性糖积累;NAA处理也能增加干旱胁迫下叶片SPS、SS(合成方向)活性、根系蔗糖含量、根冠比,表明NAA处理促进了叶片中蔗糖向根系的转运.总之,在干旱胁迫下,外源NAA能够通过调控碳代谢增强大豆植株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α-萘乙酸 大豆 开花期 碳代谢
原文传递
萘乙酸(NAA)对盆栽冬红果叶片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兰海波 贾红姗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4年第1期34-38,共5页
冬红果是制作观果盆景的主要树种之一,本试验对盆栽冬红果衰老过程中叶片的内源激素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脱落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试验得出:盆栽冬红果叶片的衰老过程与内源激素的变化有密切联系,IAA含量的下降与ABA含量的上升,合成... 冬红果是制作观果盆景的主要树种之一,本试验对盆栽冬红果衰老过程中叶片的内源激素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脱落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试验得出:盆栽冬红果叶片的衰老过程与内源激素的变化有密切联系,IAA含量的下降与ABA含量的上升,合成一些促进衰老的物质。萘乙酸能延缓叶绿素含量的降解,D处理(NAA140mg/L)效果最佳。经过合适浓度萘乙酸处理的冬红果叶片中内源IAA含量高峰提前出现达到高峰,抑制ABA含量的升高趋势,D处理(NAA140mg/L)延缓叶片衰老的效果最好。较低浓度的处理会产生相反的效应,加速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盆景 冬红果 内源激素 萘乙酸
原文传递
植物激素诱导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细胞生物量和油脂合成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刘飞 王超 +2 位作者 王振瑶 刘婷婷 李玉芹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讨植物激素诱导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细胞生物量、油脂含量及内生激素浓度的影响规律。方法分别以天然植物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工业合成萘乙酸(1-naphthylacetic acid,NAA)和二氯苯氧基乙酸(2,4-dichlorophenoxya... 目的探讨植物激素诱导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细胞生物量、油脂含量及内生激素浓度的影响规律。方法分别以天然植物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工业合成萘乙酸(1-naphthylacetic acid,NAA)和二氯苯氧基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诱导培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细胞,细胞干重法检测藻细胞生物量及油脂含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脂肪酸组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测定内生激素浓度。结果 NAA诱导对藻细胞生长和脂质合成积累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其最大油脂产率为418.6 mg/(L·d),分别为2,4-D和ABA诱导藻细胞的1.48和1.83倍;NAA诱导有效调整了小球藻胞内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使其组成和含量更易于制备高质量生物柴油;NAA作为激素合成前体参与内生激素(吲哚乙酸、茉莉酸和水杨酸)生物合成,促进内生激素水平升高,而提高浓度的内生激素可能通过一定的信号途径刺激藻细胞生长和合成脂质。结论植物类激素NAA可作为植物源激素替代物用于低成本微藻油脂生产,为制备经济可行的、高质量生物柴油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素 小球藻 生物量 油脂 萘乙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