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mo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the Project of Linka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 with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Decrease——A Case Study of Binchuan County in Yunnan Province
1
作者 Jing LIU Zisheng Y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8年第3期51-55,65,共6页
The policy of linka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 with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decrease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t not only promotes the intensive use of land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 The policy of linka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 with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decrease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t not only promotes the intensive use of land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but also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poverty allevi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reloc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t provides a strong guarantee for winning the projec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aking the project of linka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 with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decrease in Binchuan County in Yunnan Province,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location in Binchuan County,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policies of linka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 with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decrease,and path of relo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d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of linka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 with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decrease in Binchuan County,and came up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ojec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linka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 with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de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ka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 with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decrease Tough battle against poverty Reloc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Recommend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Mode of Key Link in Increase and Decrease Conne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2
作者 Ai DENG Min JIANG +5 位作者 Qinfang LI Xiaoting XU Xiaoxia ZHANG Hui JING Na ZHANG Chao H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年第5期79-82,共4页
With the method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modes of key links in increase and decrease conne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are proposed in view of the involved three key links, name... With the method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modes of key links in increase and decrease conne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are proposed in view of the involved three key links, namely reclamation of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fund raising and management of connection turnover index,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political connotation in increase and decrease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The modes include "village relocation and combination", "hollow village" reconstruction, high-rise stereo, village relocation in the mountain and related capital raising and turnover index management and the applicable regions of various modes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research resul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reasonable operation of increase and decrease link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 and D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Policy of "Man-Land-Money" Linkag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3
作者 Huilin ZE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0年第1期19-21,共3页
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self-circular development model of"land transfer-real estate development-land financeurban sprawl"in China.The endogenous power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is insuffici... 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self-circular development model of"land transfer-real estate development-land financeurban sprawl"in China.The endogenous power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is insufficient,the top-level design is not systematic enough,the departmental linkage mechanism is flawed,the local basic data is weak,and there are difficulties in technical operation.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policy suggestions: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financial transfer payment mechanism in rural area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man,land and money should be promoted in coordination,and a scientific monitoring system of urbanization degree should be established,so as to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slow speed of"man urbanization"and make the new urbanization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land-money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increase-decrease LINK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要素空间配置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县域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雨恒 覃莉 +2 位作者 姚树荣 路乾 杨帆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9,共17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土地要素空间配置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国家促进城乡土地要素空间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举措之一,但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土地要素空间配置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国家促进城乡土地要素空间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举措之一,但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和贡献往往被忽视,且存在争议。本文使用全国2006—2022年县域内增减挂钩项目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评估了县域内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域内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地区生产总值水平,在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正向政策效应。县域内增减挂钩通过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和充实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邻近中心城市的地区、财政自给率较高的地区以及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增减挂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论对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建设统一的土地资源要素市场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挂钩政策 县域经济 空间配置 要素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减挂钩政策实施的压煤村庄搬迁复垦研究——以济宁为例
5
作者 时玉芹 韩飞 +1 位作者 李佩佩 赵永海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3-65,共3页
本文根据济宁市压煤村庄搬迁现状,结合现行增减挂钩政策,以微山县夏镇街道小官口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为例,进行塌陷预测分析和规划复垦研究,提出科学编制复垦方案时,做好压煤村庄搬迁旧村址复垦耕地可行性论证,根据塌陷深度... 本文根据济宁市压煤村庄搬迁现状,结合现行增减挂钩政策,以微山县夏镇街道小官口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为例,进行塌陷预测分析和规划复垦研究,提出科学编制复垦方案时,做好压煤村庄搬迁旧村址复垦耕地可行性论证,根据塌陷深度设计复垦标高;研究复垦耕地质量等别,确保耕地可持续利用;进一步完善整村搬迁的相关增减挂钩政策和拆旧建新分离指标化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煤村庄 增减挂钩 拆旧复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应用模型研究——以济南市章丘区黄河街道为例
6
作者 郑长统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8期44-47,共4页
目前,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应用模型的研究较少,该文将济南市章丘区黄河街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确定为3种应用模型,在借鉴国内已建立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引入节地率、建设效率、单位面积指标收益... 目前,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应用模型的研究较少,该文将济南市章丘区黄河街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确定为3种应用模型,在借鉴国内已建立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引入节地率、建设效率、单位面积指标收益3个新的指标,从而确定模型的对比指标,最终经过定量计算确定最优的应用模型。通过对比各模型的应用特点,详细分析不同模式的优缺点,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应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耕地保护 应用模型 指标体系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困境及对策建议——以陕西省为例
7
作者 许新利 马金晶 +2 位作者 李龙 黄晓燕 刘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提高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率、解决城市建设用地不足等问题的重要发展政策,在推动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及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陕西省近十年城乡...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提高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率、解决城市建设用地不足等问题的重要发展政策,在推动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及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陕西省近十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复垦项目实施情况,总结了2011—2020年期间陕西省增减挂钩项目的特点:(1)项目数量多,规模大,覆盖全.(2)政策驱动强,农民积极性高.(3)地块较集中,项目落实易实施.并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所面临的困境:(1)复垦范围缩小,拆旧潜力不高.(2)实施程序冗长,基层意愿不强.(3)未预留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影响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最后,提出了适当扩大政策范围、简化审查程序、预留发展区面积、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等相关政策优化建议,以期为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及项目实践操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政策 拆旧复垦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73
8
作者 王振波 方创琳 王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6-102,共7页
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目前存在着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双增"严重占用耕地等问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下的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有望成为破解该问题的综合路径。但是,政策在执行... 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目前存在着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双增"严重占用耕地等问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下的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有望成为破解该问题的综合路径。但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错位现象,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了中国城乡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总结了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历程之后,运用文献分析与规划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政策执行错位的症结与根源:①"挂钩"政策缺少科学理论支撑导致实践存在盲目性;②土地财政阻碍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损伤农民利益;③保障体系不完善使政府行为公平性、"挂钩"质量与农村权益保障难以落实;④综合评估滞后使"挂钩"实施面临重大风险。在此基础上,"挂钩"研究的重点在于:①构建支撑城乡建设用地置换的理论与评价体系;②构建支撑城乡建设用地置换的城乡统一土地市场体系;③构建支撑城乡建设用地置换的实施保障体系;④构建支撑城乡建设用地置换的项目实施风险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综述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两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41
9
作者 顾汉龙 冯淑怡 曲福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6,24,共7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比重庆市指标周转模式和地票交易模式,分析两种模式的共性及差异,以期更深入地了解重庆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情况,并为全国其他试点区域进行模式创新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两... 研究目的:通过对比重庆市指标周转模式和地票交易模式,分析两种模式的共性及差异,以期更深入地了解重庆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情况,并为全国其他试点区域进行模式创新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两种"挂钩"模式的设计机理相同,但具体运作形式和实施效果却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两种模式是在重庆市积极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背景下出现的,并均围绕着"挂钩"指标的产生、使用和农民补偿三个环节进行模式设计。在指标周转模式中,政府主导整个模式的运作,是一种趋于层级制的治理结构,而在地票交易模式中,市场则起主导作用,是一种趋于市场制的治理结构。指标周转模式中,"挂钩"指标具有较高的利用效率,但伴随着较高的耕地保护风险并容易造成农民权益受损,而地票交易模式则在耕地保护和农民权益保障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但受限于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挂钩"指标利用效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周转指标 地票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程龙 董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101,共8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手段,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而挂钩规划的科学编制是挂钩工作开展的前提与保障。本文引入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手段,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而挂钩规划的科学编制是挂钩工作开展的前提与保障。本文引入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其生态位适宜度,并据此划分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制定联动规划方案。同时,以武汉市新洲区为实证,通过测算研究区域挂钩供给和需求潜力,利用MapGIS中叠加分析功能,修正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的划分结果,最终确定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并制定联动规划方案。研究表明,规划期内应优先将挂钩供给高度适宜区(双柳)与挂钩需求高度适宜区(阳逻和旧街)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规划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挂钩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土地权属调整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园园 王冬艳 +2 位作者 栗振岗 李茗薇 金永男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33-137,共5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国家推出缓解城镇用地压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目前随着各地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随之带来的土地权属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中所...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国家推出缓解城镇用地压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目前随着各地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随之带来的土地权属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中所涉及的土地权属调整内容,遵循权属调整的原则,提出在实施过程中建新地块和拆旧地块内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并总结了权属调整的相关程序,最后列出还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和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有序、协调、高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土地权属调整 土地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法及实证 被引量:37
12
作者 周小平 黄蕾 +1 位作者 谷晓坤 孙滋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9-85,共7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是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如何科学规划挂钩项目区布局是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引入级差区域指数,建立挂钩供需能力评价指标,并以山东省东明县挂钩规划为实证,探讨了挂钩规划的方法。结果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是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如何科学规划挂钩项目区布局是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引入级差区域指数,建立挂钩供需能力评价指标,并以山东省东明县挂钩规划为实证,探讨了挂钩规划的方法。结果表明:①挂钩供给区域和需求区域的级差区域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位条件"、"经济状况"、"社会环境"3大因素,具体指标的选择因挂钩供、需区域的任务不同而存在差异;②东明县建设用地需求存在828 hm2的缺口,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达6 346.41 hm2,说明东明县实现数量上的挂钩是可行的;③东明县挂钩供、需求区域级差地租水平存在明显空间差异,需求区域的高级差地租区分布在东明县北部县城附近的3个乡镇;供给区域的低级差地租区分布东明县中部的4个乡镇;④确定了东明县挂钩规划方案,规划期内安排22个拆旧项目区,且将近期拆旧项目优先安排在供给区域低级差地租区;安排建新区10个,且近期建新项目优先安排在需求区域高级差地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规划 级差区域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旭 廖和平 +1 位作者 杨伟 杨雯婷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5-139,共5页
城乡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提出和稳步实施(以下简称"增减挂钩"),有效地促进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成为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笔者通过文献综述法对增减挂钩的发展历程与现行模式进行了介... 城乡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提出和稳步实施(以下简称"增减挂钩"),有效地促进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成为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笔者通过文献综述法对增减挂钩的发展历程与现行模式进行了介绍,剖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内涵,深入分析了增减挂钩政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的助推作用,最后提出了当前增减挂钩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新农村建设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拆旧地块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以辽宁省桓仁县华莱镇为例 被引量:15
14
作者 宇德良 汪景宽 +1 位作者 李双异 孙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68-171,共4页
为了更加合理的选择拆旧地块,以辽宁省桓仁县华莱镇为例,通过实际分析与特尔菲法选取14个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采用加权指数和法计算评价得分,并运用累积曲线分级法将评价对象分为四类区域。结果表明最适宜拆旧区占... 为了更加合理的选择拆旧地块,以辽宁省桓仁县华莱镇为例,通过实际分析与特尔菲法选取14个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采用加权指数和法计算评价得分,并运用累积曲线分级法将评价对象分为四类区域。结果表明最适宜拆旧区占居民点总面积的4.14%,适宜拆旧区占居民点总面积的6.16%,不适宜拆旧区占居民点总面积的31.91%,最不适宜拆旧区占居民点总面积的57.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拆旧地块选址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区域适宜性评价与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成都龙泉驿区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任平 兰亭超 周介铭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2-275,282,共5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制度设计与安排,但是在最近几年试点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很多涉及到拆旧区和集中居住区的空间选择与布局规划。为规避拆旧区和集中居住区选择的随意性和风险性,为“增减挂钩”规范化运...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制度设计与安排,但是在最近几年试点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很多涉及到拆旧区和集中居住区的空间选择与布局规划。为规避拆旧区和集中居住区选择的随意性和风险性,为“增减挂钩”规范化运行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撑,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通过构建增减挂钩拆旧区与集中居住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等对该区域进行适宜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拆旧适宜性评价总分值介于0.26~O.64的区域为拆旧适宜区,集中居住区适宜性评价总分值介于0.64~0.79之间的区域为集中居住适宜区。(2)拆旧适宜区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边缘的城乡结合部和近郊区范围;集中居住适宜区主要布局于城镇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挂钩 适宜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市场影响下的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风险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国斌 蔡为民 +2 位作者 李震 王月东 刘虹吾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34,共8页
研究目的:从住宅市场供求均衡的角度对挂钩规模进行判断,分析挂钩所产生的潜在风险,提出合理安排挂钩项目及进程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住宅市场分析模型和挂钩风险分析模型。研究结果:到2015年,加入挂钩产生的住宅增量后,天津市住宅市... 研究目的:从住宅市场供求均衡的角度对挂钩规模进行判断,分析挂钩所产生的潜在风险,提出合理安排挂钩项目及进程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住宅市场分析模型和挂钩风险分析模型。研究结果:到2015年,加入挂钩产生的住宅增量后,天津市住宅市场的非均衡度为-1.77,导致挂钩资金平衡难度加大,引发政府潜在债务,延缓挂钩工作进程等风险。研究结论:对于以政府主导型为主的挂钩模式,要认真研究挂钩新增商品住宅开发的市场需求,分析住宅市场影响下的挂钩风险,合理安排挂钩项目以及进程,实现挂钩项目及住宅市场的双重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风险分析 住宅市场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及空间配置模式探讨——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视角 被引量:18
17
作者 任平 周介铭 杨存建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5-58,共4页
以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和军屯镇为增减挂钩试验区,探讨农村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及空间配置模式,并提出了增减挂钩的保障措施。结果表明,试验区农村土地通过增减挂钩空间配置,可有效增加耕地0.94 hm2,农民集中居住区集约使用9.53 hm2建设... 以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和军屯镇为增减挂钩试验区,探讨农村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及空间配置模式,并提出了增减挂钩的保障措施。结果表明,试验区农村土地通过增减挂钩空间配置,可有效增加耕地0.94 hm2,农民集中居住区集约使用9.53 hm2建设用地指标,节约建设用地指标37.03 hm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是缓解城乡建设用地矛盾、保护耕地、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集约利用 指标资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农民利益保障对策研究——基于江西省《“增减挂钩”试点农民利益保障》专题调研 被引量:48
18
作者 陈美球 马文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4,共6页
研究目的: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农民利益保障提供对策建议,以利于"增减挂钩"工作的健康推进。研究方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目前"增减挂钩"中,拆迁补偿标准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集中安置是大多数农民的安置意... 研究目的: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农民利益保障提供对策建议,以利于"增减挂钩"工作的健康推进。研究方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目前"增减挂钩"中,拆迁补偿标准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集中安置是大多数农民的安置意愿、方便耕作是安置选址的关注点、生活成本的提高是农民集中安置到城镇最担心的问题;"增减挂钩"中影响农民利益的主要障碍因素包括:工作理念的偏差、农民利益保障的理论基础薄弱、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农民利益保障监督机制缺失、忽视区域差异而盲目推进。研究结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保"增减挂钩"中的农民利益:(1)正确树立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城乡统筹的工作理念;(2)建立科学的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3)实施区域差异化城乡增减挂钩政策,因地制宜,稳步推进;(4)建立严格的农民利益保障监督机制;(5)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民利益保障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减挂钩项目中的农户应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伟 谢德体 +2 位作者 庄伟 李晓华 潘卓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80,共7页
以农户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活动中的应答意愿及诉求提炼为桥梁,深入剖析影响该意愿的主要因素,探求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调动农户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主要采用参与式农村调查评估方法和Logistic二元回... 以农户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活动中的应答意愿及诉求提炼为桥梁,深入剖析影响该意愿的主要因素,探求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调动农户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主要采用参与式农村调查评估方法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法.研究区农户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中的应答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外出务工人数、需抚养的老幼人数、宅基地主要功能、年人均收入、交通便捷度等,研究表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中农户应答行为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并且分为正向和负向两种作用.提出了调动农户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中积极性的措施,即合理引导农户外出务工、完善农户参与增减挂钩项目的相关保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农户相关政策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农户应答 LOGISTIC模型 九龙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中基层村选择的方法与应用——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军民 季楠 +1 位作者 陈有川 倪剑波 《南方建筑》 2009年第4期32-35,共4页
本文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置换的视角,论述该政策对村庄迁并整合带来的契机。构建了耕作半径约束下的村庄耕地获得潜力与空间迁移成本的定量分析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中基层村选择的方法,并以高... 本文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置换的视角,论述该政策对村庄迁并整合带来的契机。构建了耕作半径约束下的村庄耕地获得潜力与空间迁移成本的定量分析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中基层村选择的方法,并以高密市阚家镇为例进行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基层村选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