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2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T磁共振T2 mapping序列联合血清新饱食分子蛋白1水平检测在老年膝关节早期骨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唐利 巩玉荣 +2 位作者 曾立叶 高艳芳 邓成哲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8-1242,共5页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MRI)T2 mapping序列联合血清新饱食分子蛋白1(nesfatin-1)水平对老年膝关节早期骨关节炎(O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医院收治的膝关节OA的97例老年患者(OA组)和52例同期老年体检者(对照组),根据...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MRI)T2 mapping序列联合血清新饱食分子蛋白1(nesfatin-1)水平对老年膝关节早期骨关节炎(O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医院收治的膝关节OA的97例老年患者(OA组)和52例同期老年体检者(对照组),根据X线结果将膝关节OA组分为早期组和非早期组,均接受3.0T MRI T2 mapping序列扫描检测膝关节软骨区域T2值,检测血清nesfatin-1水平,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对老年膝关节早期OA的诊断价值。结果97例老年膝关节OA患者中,早期组35例,非早期组62例,OA组患者膝关节5个软骨区域的T2值及nesfatin-1血清均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组均低于非早期组(P<0.05);膝关节软骨区域T2值和血清nesfatin-1水平单独诊断早期OA的AUC在0.774~0.871范围,联合诊断的AUC为0.939。结论3.0 T磁共振T2 mapping序列联合血清nesfatin-1水平检测对老年膝关节早期O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早期骨关节炎 老年 磁共振 T2 mapping序列 新饱食分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T1 mapping在心肌病的应用及成像技术进展
2
作者 邓佳 唐惠芳 +4 位作者 周宏 余莹 杨雯敏 周锦标 田进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25年第2期154-162,共9页
随着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T1 mapping可以无创性、可视化和定量地评估心脏疾病的心肌纤维化、水肿和浸润性。应用T1 mapping评估心肌疾病的局限性和弥漫性心肌纤维化,在疾病的诊断、鉴别、治疗和预后风险评估中发挥了重要的临... 随着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T1 mapping可以无创性、可视化和定量地评估心脏疾病的心肌纤维化、水肿和浸润性。应用T1 mapping评估心肌疾病的局限性和弥漫性心肌纤维化,在疾病的诊断、鉴别、治疗和预后风险评估中发挥了重要的临床作用。本文旨在全面介绍T1 mapping在心肌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归纳常用的扫描技术及其成像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T1 mapping 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T1 mapping技术在肝细胞癌病理分级中的定量评估价值
3
作者 韦孟 李光耀 +1 位作者 吴树剑 刘希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7期650-656,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肝脏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 Gd-EOB-DTPA)增强MRI T1mapping技术的定量参数在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 目的 探讨基于肝脏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 Gd-EOB-DTPA)增强MRI T1mapping技术的定量参数在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34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标准,按病灶分为低级别组(Ⅰ~Ⅱ级)和高级别组(Ⅲ~Ⅳ级)两组,低级别组19例,高级别组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平扫期和肝胆特异期的T1mapping成像。测量肿瘤实质、肿瘤整体、瘤周1cm区域及正常肝实质的T1弛豫时间。结合红细胞压积水平,计算肿瘤实质和肿瘤整体的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ECV)。比较各定量参数间的组间差异,并评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对于显著相关的指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估其效能。结果 高级别组患者的肿瘤长径、瘤周1 cm增强前T1弛豫时间(T1pre)、肿瘤实质T1pre值、肿瘤实质增强后肝胆特异期T1弛豫时间(T1post)及肿瘤整体T1pre值均高于低级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病灶长径、瘤周1 cm T1pre值、肿瘤实质T1pre值、肿瘤实质T1post值及肿瘤整体T1pre值与HCC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47、0.39、0.38、0.40、0.37,P均<0.05),其诊断效能AUC分别为0.758、0.726、0.709、0.719、0.691,联合模型的AUC为0.870。结论 基于Gd-EOB-DTPA增强MRI T1mapping技术的定量评估在HCC病理分级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T1 mapping 肝细胞癌 肿瘤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roximation Theorems and Fixed Point Theorems for Various Classes of 1-set-contractive Mappings in Banach Spaces 被引量:4
4
作者 Li Shan LIU 《Acta Mathematica Sinica,English Series》 SCIE CSCD 2001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In this paper, we will prove that Ky Fan’s Theorem (Math. Z. 112(1969), 234-240) is true for 1-set-contractive maps defined on a bounded closed convex subset K in a Banach space with int K≠ . This class of 1-set-con... In this paper, we will prove that Ky Fan’s Theorem (Math. Z. 112(1969), 234-240) is true for 1-set-contractive maps defined on a bounded closed convex subset K in a Banach space with int K≠ . This class of 1-set-contractive maps includes condensing maps, nonexpansive maps, semicontractive maps, LANE maps and others. As applications of our theorems, some fixed point theorems of non-self- maps are proved under various well-known boundary conditions. Our results are generalizations and improvements of the recent results obtained by many auth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roximation theorems Fixed point theorems 1-set-contractive maps Semicontractive maps LANE maps
原文传递
磁共振T1rho序列、T2 mapping技术在膝关节早期软骨退变早期诊断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唐毅 张辉 +1 位作者 黄恺 黎本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T1rho序列、T2 mapping技术在膝关节早期软骨退变早期诊断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膝关节早期软骨退变患者(观察组),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退变组及重度退变组,另选取同期在我... 目的探讨磁共振T1rho序列、T2 mapping技术在膝关节早期软骨退变早期诊断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膝关节早期软骨退变患者(观察组),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退变组及重度退变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6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行磁共振T1rho序列、T2 mapping技术扫描,测量受试者T2值及T1ρ值,探讨磁共振T1rho序列、T2 mapping技术在膝关节早期软骨退变早期诊断中的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股骨外侧面、股骨内侧面、胫骨外侧面、胫骨内侧面、髋骨面T2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退变亚组患者股骨外侧面、股骨内侧面、胫骨外侧面、胫骨内侧面、髋骨面T2值显著高于轻度退变者(P<0.05);观察组股骨内踝负重区、股骨内踝非负重区、股骨外踝负重区、股骨外踝非负重区、胫骨外侧平台区、胫骨内侧平台区、髌后软骨区磁共振T1ρ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退变亚组患者股骨内踝负重区、股骨内踝非负重区、股骨外踝负重区、股骨外踝非负重区、胫骨外侧平台区、胫骨内侧平台区、髌后软骨区磁共振T1ρ值明显高于轻度退变亚组患者(P<0.05);磁共振T1rho序列在膝关节早期软骨退变中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的诊断ROC值及特异度明显高于T2 mapping技术(P<0.05),但后者具有更高的敏感度(P<0.05)。结论磁共振T1rho序列、T2 mapping技术均能有效反映膝关节早期软骨退变中软骨组织学成分变化情况,还可为膝关节软骨退变严重程度评估提供客观依据,二者具有一定互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T1rho序列 T2 mapping技术 膝关节 早期软骨退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LLI T1 mapping定量技术在儿童脑发育评估中的应用可行性探讨
6
作者 杨雪 贾凤林 +6 位作者 马鑫茂 李学胜 李珮 张露 廖怡 宁刚 曲海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8,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回顾反转恢复(modified Look-Locker inversion recover,MOLLI)序列T1 mapping定量技术在定量评价儿童脑部发育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头部磁共振检查正常的儿童53例,使用优化后的MOLLI及磁化准备2快速采集梯度回波(magne... 目的探讨改良回顾反转恢复(modified Look-Locker inversion recover,MOLLI)序列T1 mapping定量技术在定量评价儿童脑部发育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头部磁共振检查正常的儿童53例,使用优化后的MOLLI及磁化准备2快速采集梯度回波(magnetization prepared 2 rapid acquisition gradient echoes,MP2RAGE)序列对每例受检者的36个脑区进行T1 mapping定量分析。评价两个序列所得各脑区T1值的一致性,比较两个序列各脑区T1值的差异,分析两个序列各脑区T1值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OLLI序列和MP2RAGE序列除在双侧脑桥背侧、大脑脚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0.8(P<0.001)外,其余脑区ICC均>0.8(P<0.001)。两个序列各脑区的T1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校正),MOLLI组各脑区T1值高于MP2RAGE组。两个序列各脑区的T1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P均<0.001)。结论优化后的MOLLI序列可用于儿童脑部发育的定量评价,与MP2RAGE序列一致性好,可较准确地量化脑区的T1值,为儿童神经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发育 儿童 磁共振成像 改良回顾反转恢复序列 T1 mapping 髓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1)-mapping鉴别腮腺常见肿瘤的初探
7
作者 文宝红 张赞霞 +3 位作者 朱靖 付坤 张勇 程敬亮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探讨T_(1)-mapping和分段读出DWI(RESOLVE-DWI)在腮腺常见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169例腮腺常见肿瘤患者的T_(1)-mapping及分段读出DWI资料。其中,多形性腺瘤85例,Warthin瘤32例,... 目的:探讨T_(1)-mapping和分段读出DWI(RESOLVE-DWI)在腮腺常见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169例腮腺常见肿瘤患者的T_(1)-mapping及分段读出DWI资料。其中,多形性腺瘤85例,Warthin瘤32例,恶性肿瘤52例。测量并比较三组肿瘤的T_(1)及ADC值,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_(1)、ADC及二者联合(T_(1)+ADC)对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参数的AUC的差异。结果:三组肿瘤的T_(1)值和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形性腺瘤的T_(1)值及ADC值最高;恶性肿瘤次之,Warthin瘤最低。T_(1)和ADC鉴别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Warthin瘤与恶性肿瘤的AUC分别为0.914和0.997、0.664和0.869、0.835和0.695,Delong检验显示2个参数AU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ADC鉴别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的AUC均显著高于T_(1)(1.000 vs.0.914、0.873 vs.0.664,P均<0.001);T_(1)+ADC鉴别Warthin瘤与恶性肿瘤的AUC显著高于T_(1)(0.895 vs.0.835,P<0.001)和ADC(0.895 vs.0.695,P<0.001)。结论:T_(1)-mapping和RESOLVE-DWI有助于鉴别诊断腮腺常见肿瘤,二者联合诊断可提高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T_(1)-mapping 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 mapping技术及在评估心肌纤维化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李丹丹 王倩 +1 位作者 徐晶 张维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6-971,共6页
T1 mapping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MRI新技术,其通过量化心肌组织的T1值和细胞外容积分数,可对导致心肌纤维化的疾病进行评估。本文综述T1 mapping的基本原理、扫描序列及在导致心肌纤维化的疾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心梗、肥厚型心肌... T1 mapping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MRI新技术,其通过量化心肌组织的T1值和细胞外容积分数,可对导致心肌纤维化的疾病进行评估。本文综述T1 mapping的基本原理、扫描序列及在导致心肌纤维化的疾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心梗、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狭窄、高血压性心脏病、糖尿病心肌病、尿毒症性心肌病、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心脏移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T1 mapping 心肌疾病 细胞外容积分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弹性成像与钆塞酸二钠增强T1 mapping定量评估兔肝纤维化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张豪 邹立秋 +2 位作者 钟文新 麦晓飞 石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178,共7页
目的评价MR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 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在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早期定量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实验材... 目的评价MR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 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在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早期定量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为新西兰大白兔(共12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20)与肝纤维化组[LF组,50%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油溶液模型,n=100],分别在第4、5、6、15周末取5只对照组与25只LF组兔行MRI肝脏轴位T1WI、MRE及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扫描,测量肝脏弹性硬度(liver stiffness,LS)、平扫T1弛豫时间(T1_(native))及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扫描20 min后T1弛豫时间(T1_(20min)),计算T1弛豫时间减少率(ΔT1_(20min))及1/T1弛豫时间增加值(ΔR1_(20min));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进行LF病理学分期,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各定量参数与LF分期间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各定量参数与LF病理分期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定量参数对LF分期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96只活兔模型,病理学评分:F0期15只、F1期22只、F2期22只、F3期18只、F4期19只。LS、T1_(native)、T1_(20min)、ΔT1_(20min)、ΔR1_(20min)于LF各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T1_(native)、T1_(20min)、ΔT1_(20min)、ΔR1_(20min)均与LF分期相关(r=0.935、0.559、0.770、-0.418、-0.686,P<0.001)。F0 vs.F1~F4、F0 vs.F1~F2、F0 vs.F3~F4、F1~F2 vs.F3~F4的LS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88、0.979、1.000、0.995,T1_(20min)值AUC分别为0.914、0.852、0.987、0.896。结论在评估LF早期诊断中,MRE及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成像均显示出较好的诊断价值,MRE优于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磁共振弹性成像 肝脏硬度 钆塞酸二钠 T1 mapping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 mapping技术用于评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钆沉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宏志 兰天 杨如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0,共5页
目的观察T1 mapping技术用于评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心肌钆沉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AHCM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接受含钆对比剂(GBCA)注射分为增强组和对照组各30例;基于2组心脏T1 mapping测量左心室基底部、中间部、心尖... 目的观察T1 mapping技术用于评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心肌钆沉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AHCM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接受含钆对比剂(GBCA)注射分为增强组和对照组各30例;基于2组心脏T1 mapping测量左心室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心肌T1值及相应层面脾脏T1值,计算T1相对值(T1R),比较组间及增强组内左心室不同部位心肌T1R,并对增强组T1R基于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心功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尖厚度、射血分数、延迟强化、首次增强检查至末次复查间隔时间及GBCA总量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组间T1R_(基底部)、T1R_(中间部)、T1R_(心尖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29、1.484、0.720,P均>0.05)。增强组内,左心室不同部位心肌T1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65,P>0.05),不同性别及有无高血压患者间心肌T1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1 mapping技术可用于评估AHCM患者心肌钆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T1 mapping 心肌钆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T2 mapping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泥鲁莹 张前 +1 位作者 曹赫 姜兴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8-202,226,共6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随着再灌注治疗和血运重建技术的普及,AMI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改善,但患者的病死率仍然较高,因此AMI的早期、准确诊断在临床具...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随着再灌注治疗和血运重建技术的普及,AMI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改善,但患者的病死率仍然较高,因此AMI的早期、准确诊断在临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提倡使用心脏磁共振定量技术,包括T1、T2 mapping技术,它们可以准确定量评估心肌组织特征,为诊断AMI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相比于传统心脏磁共振技术,该技术可以直接测量T1、T2值,定量评估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准确评估心肌梗死对于治疗AMI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T1、T2 mapping技术的原理及其在AMI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早期诊断的准确率,为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T1 mapping T2 mapping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1)-mapping心脏MRI在特纳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陈林 白维 +2 位作者 邹庆 杨志刚 郭应坤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5-1613,共9页
目的:通过比较特纳综合征(TS)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心肌初始T_(1)(Native T_(1))值及细胞外间质容积分数(ECV)值,探讨基于T_(1)-mapping技术的心脏MRI(cMRI)对特纳综合征心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四川大... 目的:通过比较特纳综合征(TS)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心肌初始T_(1)(Native T_(1))值及细胞外间质容积分数(ECV)值,探讨基于T_(1)-mapping技术的心脏MRI(cMRI)对特纳综合征心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经临床诊断为TS的38例患者,同期招募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采用T_(1)-mapping技术行cMRI检查。利用后处理软件对T_(1)-mapping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左心室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及整体心肌的初始T_(1)和ECV值。根据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结果将TS患者分为45X型和非45X型,根据生长发育阶段将所有受试者按年龄分为3~11岁组、12~18岁组和18岁以上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TS组与正常对照组、45X型与非45X型TS组之间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以及cMRI定量参数的组间差异。TS组中cMRI定量参数(初始T_(1)和ECV)与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rman相关性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所有临床指标和cMRI定量参数变量纳入并筛选升主动脉扩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TS组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身材矮小(n=23,60.5%),伴有主动脉缩窄者4例(10.5%)、升主动脉扩张者10例(26.3%)。TS组左心室基底部心肌的初始T_(1)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96±54)vs.(1256±43)ms,P=0.006)];45X型组的左心室心肌初始T_(1)值明显高于非45X型组:基底部为(1324±50)vs.(1272±47)ms(P=0.002);中间部为(1323±48)vs.(1278±42)ms(P=0.014);心尖部为(1313±61)vs.(1266±75)ms(P=0.032);心肌整体为(1320±41)vs.(1272±39)ms(P=0.001)。相较于非45X型患者,ECV值在45X型患者中具有增高的趋势(27.9%±2.2%vs.26.4%±2.6%;P=0.056)。此外,升主动脉扩张与45X核型呈弱相关(r=0.391,P=0.015);45X核型分别与基底部(r=0.495,P=0.002)、中间部(r=0.475,P=0.004)、心尖部(r=0.418,P=0.009)和心肌整体的T_(1)值(r=0.572,P<0.001)以及ECV值(r=0.351,P=0.031)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相较于非45X型患者,45X型患者发生升主动脉扩张的风险显著增加(OR=7.87,95%CI:1.19~13.9,P=0.032)。结论:基于T_(1)-mapping技术的cMRI可定量评估TS患者心肌组织的特征,45X型TS患者左心室心肌的初始T_(1)值增高,对于45X型TS患者临床上应重点关注其潜在的心血管异常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纳综合征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功能 T_(1)-map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 mapping联合胆道-椎旁肌信号强度比预测肝功能的价值
13
作者 马博洋 徐辉 +1 位作者 杨正汉 朱文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9-703,708,共6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T1 mapping联合胆道-椎旁肌信号强度比评估肝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北京友谊医院2020年8月—2022年2月72例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患者,将患者按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肝功能正常组22例、A级...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T1 mapping联合胆道-椎旁肌信号强度比评估肝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北京友谊医院2020年8月—2022年2月72例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患者,将患者按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肝功能正常组22例、A级组35例、B+C级组15例。患者均于增强前及增强后20 min扫描T1 mapping序列,测量肝实质的增强前及增强后(T1post)T1弛豫时间,并计算肝脏T1弛豫时间减少率(ΔT1)。在肝胆期图像上测量胆道信号及椎旁肌信号,计算胆道-椎旁肌信号强度比(SIR)。评价医师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观察各指标与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和诊断效能。结果T1post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83,P<0.001),随肝功能受损程度加重逐渐增加。ΔT1、SIR、SIR×ΔT1与肝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764、-0.729、-0.826,P均<0.001),随肝功能受损程度加重逐渐减小。T1post、ΔT1、SIR、SIR×ΔT1在各肝功能分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491、55.782、48.410、46.809,P均<0.05);两两比较中,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中的诊断效能最优者为SIR×ΔT1,其鉴别肝功能正常组与肝硬化组、A级组与B+C级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5、0.984。结论T1post、ΔT1、SIR、SIR×ΔT1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有较强的相关性。SIR×ΔT1在各组间鉴别能力更好,可作为定量评估肝功能的影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 mapping 信号强度比 肝功能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1 mapping技术的定量参数评估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研究
14
作者 韦孟 冯秋霞 刘希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2059-206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T1 mapping技术的定量参数在预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接受肝脏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检查且术后病理及免... 目的:探讨基于T1 mapping技术的定量参数在预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接受肝脏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检查且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HCC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影像资料,根据MVI状态分为MVI阳性组(21例)及MVI阴性组(13例)。所有患者均行平扫期及平衡期的T1 mapping成像,测量肿瘤实质部分、肿瘤整体、瘤周1 cm以及正常肝实质背景的T1弛豫时间,结合红细胞压积水平,计算肿瘤实质及肿瘤整体的细胞外容积分数(ECV)。比较MVI两组之间各T1弛豫时间及ECV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变量的诊断效能,并计算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MVI阳性组与MVI阴性组间在瘤周1 cm增强前T1弛豫时间、肿瘤实质ECV和肿瘤整体ECV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分别为0.707(95%CI:0.509~0.905)、0.780(95%CI:0.593~0.967)和0.736(95%CI:0.5469~0.9256)。结论:基于T1 mapping技术的瘤周1 cm增强前T1弛豫时间、肿瘤实质ECV及肿瘤整体ECV均可反映HCC患者的MVI状态,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 mapping 细胞外容积分数 肝细胞肝癌 微血管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1 mapping及ECV技术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赵凯迪 曹新山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208,共5页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由心室腔扩张或者扩大而导致心肌收缩功能受损,这种病症属于一种常见的、有明显家族史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肌磁共振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可被广泛用作无创心...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由心室腔扩张或者扩大而导致心肌收缩功能受损,这种病症属于一种常见的、有明显家族史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肌磁共振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可被广泛用作无创心肌纤维化诊断的有效手段,但其对弥漫性心肌纤维化诊断的精确程度有所欠缺,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T1 mapping技术的临床应用为医学影像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特别是对于弥漫性心肌纤维化的诊断、识别、预后判断等,它可以以极高的精确度检测出T1值以及细胞外容积(extracellular volume,ECV),对DCM进行全方位评估。本文就T1 mapping及ECV在DCM患者的早期诊断、相关疾病鉴别、风险分层及预后评估和治疗疗效评估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予以总结,旨在提高DCM的早期检出率,对患者的病情进展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从而为患者制订出最佳的治疗策略,改善患者的预后,并有望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弥漫纤维化 T1 mapping 细胞外体积分数 磁共振成像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B1场校正T_(1)-mapping影像组学特征的可重复性研究
16
作者 江建芹 刘佳 +4 位作者 崔磊 肖勇 符益纲 徐高峰 胡春洪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6-103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B1场校正T_(1)-mapping测量肺癌影像组学特征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20年6月-2022年3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的70例肺癌患者的术前胸部T_(1)-mapping和T_(1)加权容积内插屏气检查(T_(1)-VIBE)图像。其中,有41... 目的:探讨基于B1场校正T_(1)-mapping测量肺癌影像组学特征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20年6月-2022年3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的70例肺癌患者的术前胸部T_(1)-mapping和T_(1)加权容积内插屏气检查(T_(1)-VIBE)图像。其中,有41例进行了T_(1)-mapping重复扫描(间隔30 min)。由2位测量者独立采用半自动勾画方法分别在T_(1)-mapping和T_(1)-VIBE图像上逐层沿着病灶边缘勾画ROI,融合生成全病灶的容积ROI(VOI),然后提取原始图像及不同变换预处理图像上病灶VOI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组学特征在观察者内、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及重复扫描时的可重复性,以ICC≥0.80为一致性或可重复性好(满足临床要求)。结果:自T_(1)-mapping和T_(1)-VIBE图像分别可提取1906个组学特征(包括一阶特征396个、形态特征14个及纹理特征1496个)。基于T_(1)-mapping提取的组学特征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ICC的中位数(Q1,Q3)分别为0.94(0.87,0.98)和0.91(0.83,0.96),基于T_(1)-VIBE提取的组学特征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ICC的中位数(Q1,Q3)均为0.98(0.95,0.99);2个序列分别有1450(72.72%)和1768(91.76%)个组学特征同时满足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要求。T_(1)-mapping重复扫描提取的组学特征的ICC的中位数(Q1,Q3)为0.83(0.69,0.93),有1002(52.57%)个组学特征同时满足重复扫描时的可重复性;其中,形状特征的可重复性表现最佳(ICC≥0.80者达100%),而一阶特征、灰度共生矩阵(GLCM)及灰度级区域矩阵(GLSZM)特征的可重复性相对较差(ICC≥0.80者仅占49.75%~53.98%)。基于不同变换预处理图像提取的组学特征中,Gradient变换明显提高了原始特征的可重复性(ICC≥0.80者达86.05%),而采用Exponential、LBP2D、LBP3D、Logarithm和Square变换方法获得的特征降低了原始特征的可重复性(ICC≥0.80这仅占36.05%~50.00%)。结论:T_(1)-mapping的影像组学特征表现出中等可重复性,在临床应用之前需要首先对其进行可重复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影像组学 T_(1)-mapping 容积内插屏气检查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ρ Mapping技术原理及其在心肌定量应用中的进展
17
作者 高嘉璐 张凤翔 杨金花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2期438-444,共7页
心脏磁共振内源性对比纵向弛豫时间成像(T1ρ mapping)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和量化心肌损伤,该技术对心肌纤维化的评估具有不需要造影剂的优势,但该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对其成像原理及发展、在检测和量化心肌损伤的临床应用及未... 心脏磁共振内源性对比纵向弛豫时间成像(T1ρ mapping)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和量化心肌损伤,该技术对心肌纤维化的评估具有不需要造影剂的优势,但该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对其成像原理及发展、在检测和量化心肌损伤的临床应用及未来展望进行综述。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endogenous contrast 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 imaging (T1ρ mapping) is mainly used for the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myocardial injury, and the technique has the advantage of not requiring a contrast agent for the assessment of myocardial fibrosis;however, the study of this technique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its imaging principles and development,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detecting and quantifying myocardial injury,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肌疾病 参数定量技术 T1ρ map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 mapping技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心肌纤维化的检测价值
18
作者 金雪淼 姬瑶璇 +3 位作者 张怀瑢 孙潇 王一帆 朱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208-1215,共8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T1 mapping技术评估2型糖尿病(T2DM)大鼠早期心肌纤维化的价值。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构建T2DM模型,实验设置空白对照(Con)组及T2DM组,于造模成功后每隔4周对各组大鼠进行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T1 mapping技术评估2型糖尿病(T2DM)大鼠早期心肌纤维化的价值。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构建T2DM模型,实验设置空白对照(Con)组及T2DM组,于造模成功后每隔4周对各组大鼠进行磁共振扫描,之后获取心肌组织行病理检测,直至第12周。比较各时间点各组大鼠左心室心功能参数,以及注射造影剂前后心肌T1值和血池T1值的差异并计算细胞外容积分数(ECV)。采集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的血样以检测血细胞比容、血糖,HE和天狼猩红染色观测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胶原体积分数(CVF)。结果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与Con组相比,T2DM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局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心肌CVF值和ECV值逐渐升高,在建模成功后第4、8和12周T2DM组大鼠CVF值均高于Con组(P均<0.05),ECV值于第8周和第12周时高于Con组(P均<0.05),而在第12周常规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降低(P均<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升高(P均<0.05),Post-T1降低(P<0.05);ECV和CVF呈正相关(r=0.701,P=0.001)。结论 通过基于磁共振成像T1 mapping技术定量的ECV值能够在糖尿病心肌病(DCM)早期发现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并发症 T1 mapping技术 糖尿病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成像 细胞外容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1mapping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李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34-0137,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MRI增强前T1 mapping成像结合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诊断效能。方法 以前瞻性连续的方式收集了44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的MRI图像数据。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独立且盲态地勾画每个病灶的感... 本研究旨在探讨MRI增强前T1 mapping成像结合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诊断效能。方法 以前瞻性连续的方式收集了44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的MRI图像数据。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独立且盲态地勾画每个病灶的感兴趣区域(ROI),并精确测量其T1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两位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水平。随后,分别评估并对比了T1值、ADC值以及T1+ADC联合值在鉴别乳腺病变良恶性方面的诊断效能,同时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AUC)、特异度及敏感度等统计学指标。此外,还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了T1值与乳腺癌病理特征之间的潜在关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44例患者的50个乳腺病灶,其中包括17个良性病灶和33个恶性病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的ADC值与T1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且T1+ADC联合值在鉴别诊断中展现出了最优的诊断效能,其AUC值高达0.989。进一步分析发现,T1值与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呈显著负相关(r=-0.472, P<0.01),提示T1值可能作为评估乳腺癌侵袭性的一个有用指标。结论 增强前T1 mapping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而T1值与ADC值的联合应用则能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乳腺疾病的临床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磁共振成像 T1 mapping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ne mapping of two recessive genes TaFLA1 and TaSPL8 controlling flag leaf angle in bread wheat
20
作者 Qiushi Wang Jiaxing Bai +11 位作者 Hongchun Xiong Yongdun Xie Chaojie Wang Jiayu Gu Linshu Zhao Huiyuan Li Jinfeng Zhang Shirong Zhao Yuping Ding Zhengwu Fang Huijun Guo Luxiang Liu 《The Crop Journal》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1159-1167,共9页
Flag leaf angle is one of the key target traits in high yield wheat breeding.A smaller flag leaf angle reduces shading and enables plants to grow at a higher density,which increases yield.Here we identified a mutant,j... Flag leaf angle is one of the key target traits in high yield wheat breeding.A smaller flag leaf angle reduces shading and enables plants to grow at a higher density,which increases yield.Here we identified a mutant,je0407,with an 84.34%-89.35%smaller flag leaf angle compared with the wild type.The mutant also had an abnormal lamina joint and no ligule or auricle.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ligule was controlled by two recessive genes,which were mapped to chromosomes 2AS and 2DL.The mutant allele on chromosome 2AS was named Tafla1b,and it was fine mapped to a 1 Mb physical interval.The mutant allele on chr.2DL was identified as Taspl8b,a novel allele of TaSPL8 with a missense mutation in the second exon,which was used to develop a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 marker.F3 and F4 lines derived from crosses between Jing411 and je0407 were genotyped to investigat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afla1b and Taspl8b alleles.Plants with the Tafla1b/Taspl8a genotype had 58.41%-82.76%smaller flag leaf angles,6.4%-24.9%shorter spikes,and a greater spikelet density(0.382 more spikelets per cm)compared with the wild type.Plants with the Tafla1a/Taspl8b genotype had 52.62%-82.24%smaller flag leaf angles and no differences in plant height or spikelet density compared with the wild type.Tafla1b/Taspl8b plants produced erect leaves with an abnormal lamina joint.The two alleles had dosage effects on ligule formation and flag leaf angle,but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ousand-grain weight.The mutant alleles provide novel resources for improvement of wheat plant archite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Ligule Flag leaf angle Fine mapping Tafla1 Tasp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