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义Capped l_(2,q)范数的多项式正则化线性判别
1
作者 杨源 周跃进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6-103,共8页
线性判别分析(LDA)经常存在类内散射矩阵不可逆且对异常值和噪声十分敏感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Capped范数的多项式正则化线性判别分析(PGCLDA)方法.通过在目标函数中引入l_(2,q)范数并设置阈值,可以减少噪声的影... 线性判别分析(LDA)经常存在类内散射矩阵不可逆且对异常值和噪声十分敏感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Capped范数的多项式正则化线性判别分析(PGCLDA)方法.通过在目标函数中引入l_(2,q)范数并设置阈值,可以减少噪声的影响、识别出数据的异常点、降低特大范数对投影方向的影响.把类间散射矩阵映射到多项式函数中增加矩阵的迹,使不同类别之间的样本距离更远,提高判别能力.对类内散射矩阵增加正则化项,避免不可逆的情形发生.在模拟和真实数据应用结果表明,本方法比其他类似的方法在减少异常值和噪声的影响与提高类别判别能力等方面更具有优越性且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判别分析 Capped l_(2 q)范数 多项式函数 散射矩阵 噪声处理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2型糖尿病辨证规范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兰 倪青 +1 位作者 庞健丽 闫秀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7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辨证规范。方法将3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分别进行中医证候信息采集,形成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证候及其动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形成辨证规范。结果 2型糖尿病症状以乏力、口渴烦...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辨证规范。方法将3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分别进行中医证候信息采集,形成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证候及其动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形成辨证规范。结果 2型糖尿病症状以乏力、口渴烦渴、多尿为主;证候以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为主;兼夹证为湿热、血瘀和气滞。阴虚热盛型多见于2型糖尿病早期,病程在5年以内,年龄多小于45岁,并发症少,肥胖者约占55.4%,胰岛素抵抗明显;气阴两虚型多见于中期,病程在5~15年,年龄45~60岁者易患,单一并发症较多见,血糖控制欠佳;阴阳两虚型见于晚期,病程在16年以上,老年人易患,2种或2种以上并发症多见。结论 2型糖尿病不同病程患者其证型有别,不同年龄者证型亦明显不同。随着病程的进展、年龄的增加,病情逐渐加重,由阴虚热盛证发展为气阴两虚证,最后为阴阳两虚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辨证规范 前瞻性临床研究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Gabor小波和2DPCA的掌纹识别改进算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苏滨 姜威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1期242-245,共4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Gabor小波变换和二维主分量分析2DPCA(2-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掌纹识别。2DPCA克服了传统Gabor小波变换后直接进行主分量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遇到的维数灾难问题,并且将PCA...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Gabor小波变换和二维主分量分析2DPCA(2-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掌纹识别。2DPCA克服了传统Gabor小波变换后直接进行主分量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遇到的维数灾难问题,并且将PCA与Fisher线性判别FLD(Fisher Linear Discriminate)结合起来,利用了以前仅用于降维的PCA特征和FLD特征相融合进行掌纹识别。基于PolyU掌纹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更高的识别率,而且维数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纹识别 GABOR小波变换 二维主分量分析 主分量分析 FISHER线性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发2型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杰 韩红洋 +4 位作者 吴志嵩 刘裔 马南兰 张亚平 茅惠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36-238,共3页
选择2018年1—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结核科就诊的并发2型糖尿病的肺结核(T2DM-PTB)患者186例,对其中符合入组标准的165例进行编号,用系统抽样法抽取其中的55例,作为T2DM-PTB组;对我... 选择2018年1—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结核科就诊的并发2型糖尿病的肺结核(T2DM-PTB)患者186例,对其中符合入组标准的165例进行编号,用系统抽样法抽取其中的55例,作为T2DM-PTB组;对我院同期收治的与T2DM-PTB组性别、年龄范围匹配的815例单纯肺结核患者进行编号,用系统抽样法抽取其中的5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痰抗酸杆菌涂片情况,计算病灶范围个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T2DM-PTB组血清中的IL-6、CRP水平和病灶范围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分别为[21.2(21.2,44.4)ng/L、31.2(15.1,77.3)mg/L、4.0(3.3,6.0)个],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6(8.6,19.2)ng/L、13.5(4.5,37.4)mg/L、3.0(3.0,4.0)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3.78、3.45、2.45,P值分别为0.000、0.001、0.014);T2DM-PTB组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等级数[M(Q1,Q3)]为1.5(0.0,5.8),高于对照组的0.0(0.0,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4,P=0.083)。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相比,T2DM-PTB患者的IL-6、CRP水平更高,病灶范围更广,提示T2DM-PTB患者炎症状态更加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糖尿病 2 共病现象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质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抽样重组的2维核鉴别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程正东 樊祥 章毓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58-2962,共5页
2维核鉴别分析(2DKDA)存在离散度量矩阵过大而无法计算的问题。该文通过将图像抽样重组与2DKDA的结合,提出了3种基于图像抽样重组的2DKDA(SR2DKDA),它们不仅克服了2DKDA在计算上的困难,识别性能也优于2维线性鉴别分析(2DLDA)。在ORL人... 2维核鉴别分析(2DKDA)存在离散度量矩阵过大而无法计算的问题。该文通过将图像抽样重组与2DKDA的结合,提出了3种基于图像抽样重组的2DKDA(SR2DKDA),它们不仅克服了2DKDA在计算上的困难,识别性能也优于2维线性鉴别分析(2DLDA)。在ORL人脸库和UMIST人脸库的实验验证了SR2DKDA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维线性鉴别分析 2维核鉴别分析 图像抽样重组 抽样重组2维核鉴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苏君梅 葛卫红 +1 位作者 许广艳 张宇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278-282,共5页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分析并寻找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可能的代谢标记物。方法选取30例初诊、或有糖尿病史经药物治疗控制不理想且无并发症的T2DM患者,另选取3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者为正常对照。收集清晨空腹中段尿,以气相色谱-质谱联...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分析并寻找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可能的代谢标记物。方法选取30例初诊、或有糖尿病史经药物治疗控制不理想且无并发症的T2DM患者,另选取3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者为正常对照。收集清晨空腹中段尿,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尿液样本进行代谢图谱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研究尿液内源性化合物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尿液代谢谱明显分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组尿液2,3,4-三羟基丁酸、肌醇、D-葡萄糖、D-葡萄糖酸及尿素含量升高(P<0.05或0.01),马尿酸含量减少(P<0.01)。结论代谢组学检查提示T2DM患者尿液中代谢标志物为2,3,4-三羟基丁酸、肌醇、马尿酸、D-葡萄糖、D-葡萄糖酸及尿素,观察这些标志物含量的变化有助于T2DM的临床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2型糖尿病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长油田王家湾区长21-2小层流动单元定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培元 杨新涛 +2 位作者 于海珑 杨辉廷 贾兆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117,共6页
针对子长油田王家湾区油藏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对长21—2小层选择多参数综合法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划分。首先,优选了孔隙度(Φ)、渗透率(K)、泥质含量(Vsh)、孔喉半径(R35)、流动层段指数(FZI)等能充分反映储层特征的参数,通过主因子分析和... 针对子长油田王家湾区油藏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对长21—2小层选择多参数综合法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划分。首先,优选了孔隙度(Φ)、渗透率(K)、泥质含量(Vsh)、孔喉半径(R35)、流动层段指数(FZI)等能充分反映储层特征的参数,通过主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等数学方法对取芯井进行了流动单元划分;并由此建立了各类流动单元的Bayes判别函数,在判别函数的基础上对非取芯井以测井解释数据为依据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结果表明:长21—2小层划分为四种类型(E、G、M、P)的流动单元,研究区以E和G为主,两者主要发育在河道主体,侧向连续性好,分布面积大。单井产量与流动单元类型关系密切,高产井主要分布在优势流动单元内;受流动单元纵向组合样式影响,E和G对M和P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吸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主因子分析 Q型聚类分析 判别函数 21-2小层 子长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化子坪区长2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海芳 钟金银 +2 位作者 杨新涛 王少奇 柳敏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为了指导安塞油田化子坪井区长2油藏的开发生产,针对该区的储层特征,采用动静态资料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孔隙度、渗透率、日产原油量三项参数作为长2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参数,应用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把长2储层划分为四类流动单元。对... 为了指导安塞油田化子坪井区长2油藏的开发生产,针对该区的储层特征,采用动静态资料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孔隙度、渗透率、日产原油量三项参数作为长2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参数,应用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把长2储层划分为四类流动单元。对四类流动单元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沉积微相特征以及生产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较好的流动单元渗透能力和储存能力较强,日产油量也较高。该研究方法对相似地区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 2储层 流动单元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别分析在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于长春 吴文君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46-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判别分析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无锡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8—2009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89例,按照头颅MRI检查结果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47例和无腔隙性脑梗死组42例。对两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将差... 目的探讨运用判别分析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无锡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8—2009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89例,按照头颅MRI检查结果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47例和无腔隙性脑梗死组42例。对两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用来建立判别函数模型,对两组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进行预测。结果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进入最终判别模型的指标有3个:年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IMT。所建立的判别模型预测两组脑梗死发生风险的敏感性为82.98%,特异度为88.10%,诊断符合率为85.39%。结论所建立的判别模型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准确度较高,可用于预测糖尿病发生脑梗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脑梗死 判别分析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DPCA与CCLDA相结合的人脸识别
10
作者 冯华丽 刘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2期129-132,143,共5页
CCLDA算法将图像矩阵转化为向量进行处理,该算法易造成数据维数很大,计算量复杂并容易出现"小样本"等问题。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2DPCA和CCLDA相结合的协同处理方法并应用于人脸识别领域。并且在ORL和XM2VT... CCLDA算法将图像矩阵转化为向量进行处理,该算法易造成数据维数很大,计算量复杂并容易出现"小样本"等问题。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2DPCA和CCLDA相结合的协同处理方法并应用于人脸识别领域。并且在ORL和XM2VTS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识别效果上有比以往的算法更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文约束 模块化二维主成分分析(M2DPCA) 基于上下文约束线性判别分析(CCLDA)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 Generic Model for the Detection of Roof Materials Based on an Object-Based Approach Using WorldView-2 Satellite Imagery 被引量:2
11
作者 Ebrahim Taherzadeh Helmi Z. M. Shafri 《Advances in Remote Sensing》 2013年第4期312-321,共10页
The detection of impervious surface (IS) in heterogeneous urban areas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tasks in urban remote sensing. One of the limitations in IS detection at the parcel level is the lack of sufficient ... The detection of impervious surface (IS) in heterogeneous urban areas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tasks in urban remote sensing. One of the limitations in IS detection at the parcel level is the lack of sufficient training data. In this study, a generic model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oof materials is considered to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 A generic model that is based on spectral, spatial and textural information which is extracted from available training data is proposed. An object-based approach is used to extract the information inherent in the image. Furthermore,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is used f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and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different spatial, spectral and textural attributes. The generic model is composed of a discriminant function based on linear combinations of the predictor variables that provide the best discrimination among the groups. The discriminate analysis result shows that of the 54 attributes extracted from the WorldView-2 image, only 13 attributes related to spatial, spectral and textural information are useful for discriminating different roof materials. Finally, this model is applied to different WorldView-2 images from different areas and proves that this model has good potential to predict roof materials from the WorldView-2 images without using training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Object-Based discriminant analysis ROOF MATERIALS Very High RESOLUTION IMAGERY WorldView-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的桂热2号红茶香气成分分析及判别 被引量:12
12
作者 阳景阳 李子平 +6 位作者 陆金梅 何文 冯红钰 刘汉焱 徐冬英 梁光志 罗莲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67-73,87,共8页
目的:对不同干燥方式的桂热2号红茶主要香气成分进行辨识鉴定,实现对红茶干燥方式的判别。方法:制作桂热2号冷冻干燥(D组)、热风干燥(H组)、日晒干燥(S组)、冻干+热风干燥(DH组)红茶样品,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技术鉴定... 目的:对不同干燥方式的桂热2号红茶主要香气成分进行辨识鉴定,实现对红茶干燥方式的判别。方法:制作桂热2号冷冻干燥(D组)、热风干燥(H组)、日晒干燥(S组)、冻干+热风干燥(DH组)红茶样品,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技术鉴定香气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感官审评评价香气特征;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组间差异化分析;结合聚类分析(HCA)进行红茶的干燥方式鉴别。结果:共鉴定出36种香气成分,其中12种成分构成了桂热2号红茶花果甜香的基底;PCA模型得到三个主成分的累积解释率R^2X=82.2%,咖啡因、橙花醇、芳樟醇等9种成分对成分组的影响较大;OPLS-DA分析对于DH组与H组间模型拟合度较差,其他组间均具有良好的拟合度,D组与DH组差异成分为咖啡因、芳樟醇等,D组与H组为咖啡因、橙花醇等,D组与S组为咖啡因、橙花醇等,DH组与S组间为芳樟醇、橙花醇等,H组与S组间为苯甲醇等;HCA聚类分析结果为除DH组与H组间判别精度不高,其他组间都能实现判别。结论:GC-MS结合PCA、OPLS-DA、HCA分析能基本实现对多种干燥方式红茶的鉴定、区分和判别,综合评价冻干+热风干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热2号红茶 干燥 香气成分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2型糖尿病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判别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贻竟 刘礼梅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2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的危险因素,进而建立判别方程。【方法】选取我院771例T2DM住院患者,分为T2DM组(n=648)与T2DM+SCH组(n=123),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并检测生化指标,按性别比较两组指标的差异...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的危险因素,进而建立判别方程。【方法】选取我院771例T2DM住院患者,分为T2DM组(n=648)与T2DM+SCH组(n=123),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并检测生化指标,按性别比较两组指标的差异,构建T2DM患者可能发生SCH的判别方程;根据TSH水平将T2DM组分为4个亚组,比较4个亚组之间指标差异,并将每个亚组与T2DM+SCH组进行对比分析,构建T2DM患者可能发生SCH的判别方程。【结果】按性别分组的T2DM组与T2DM+SCH组统计后构建的判别方程SCH判别准确率为9.80%(女)与4.17%(男);T2DM组分为4个亚组:SCH判别准确率女性均高于男性。【结论】TSH(0.1~1.0 mIU/L)时构建的判别方程SCH判别准确率为77.55%(女)与65.49%(男),对T2DM患者发生SCH有较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图像检索中的优化鉴别特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施智平 李清勇 +2 位作者 赵晓东 何清 史忠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92-1598,共7页
为了提高基于内容图像检索系统的检索速度和准确率,提出一种融合两类线性鉴别分析的方法来提取低维的优化鉴别特征.首先把多类问题转换为多个两类问题,对每个两类问题进行线性鉴别分析,得到鉴别向量;所有的鉴别向量组成鉴别变换矩阵,对... 为了提高基于内容图像检索系统的检索速度和准确率,提出一种融合两类线性鉴别分析的方法来提取低维的优化鉴别特征.首先把多类问题转换为多个两类问题,对每个两类问题进行线性鉴别分析,得到鉴别向量;所有的鉴别向量组成鉴别变换矩阵,对图像特征进行投影变换得到鉴别特征;最后用变换后的鉴别特征进行图像检索或分类,得到准确率更高的结果.该方法中鉴别特征空间的维数与类别数相等.与多种特征优化方法进行比较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图像检索和图像分类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类线性鉴别分析 图像检索 图像分类 鉴别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脸与虹膜特征层融合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何国辉 甘俊英 +1 位作者 李春芝 高建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65-1371,共7页
多生物特征的融合与识别可提高身份识别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在研究特征层融合的基础上,结合二维Fisher线性判别分析(2-Dimensional Fisher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2DFLD),提出了一种人脸与虹膜特征融合与识别模型.首先,对人脸图... 多生物特征的融合与识别可提高身份识别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在研究特征层融合的基础上,结合二维Fisher线性判别分析(2-Dimensional Fisher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2DFLD),提出了一种人脸与虹膜特征融合与识别模型.首先,对人脸图像与虹膜图像分别进行压缩降维处理,得到相应的初始特征矩阵.然后将人脸与虹膜的初始特征矩阵进行组合,获得组合特征矩阵.同时,利用2DFLD算法对组合特征矩阵进行融合,获得了人脸与虹膜的融合特征.最后运用最小距离分类器进行识别.基于ORL(Olivetti Research Laboratory)人脸数据库和CASIA(Chinese Academy ofSciences,Institute of Automation)虹膜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特征层融合,不仅克服了"小样本"效应,而且有效提高了身份识别的正确识别率,为多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Fishe 线性判别分析 特征融合 多生物特征识别 人脸识别 虹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多特征融合算法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4
16
作者 关学忠 王文锋 +2 位作者 张新城 尹廷武 张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1-204,共4页
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和多特征融合算法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先对原始人脸图像进行简单加权小波变换以降低维数,施行改进的模块二维主成分分析(M2DPCA)抽取特征,再进行加权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WMSD)得到最终的特征图像,采用最近邻分类... 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和多特征融合算法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先对原始人脸图像进行简单加权小波变换以降低维数,施行改进的模块二维主成分分析(M2DPCA)抽取特征,再进行加权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WMSD)得到最终的特征图像,采用最近邻分类器对人脸分类识别。该方法不仅利用了人脸图像的局部特征和类别信息,而且避免了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可能遇到的问题。在ORL人脸库上实验,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加权小波变换 模块二维主成分分析(M2DPCA) 加权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WM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积分的不完全小波包子空间集成人脸识别 被引量:2
17
作者 翟俊海 王熙照 张素芳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94-801,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积分的不完全小波包子空间集成人脸识别方法,并与五种相关方法进行实验比较.首先对人脸图像做不完全小波包分解,对双向低频子空间图像直接进行特征提取,对含有一个方向低频成分的高频子空间图像先求平均,再进行提取特征...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积分的不完全小波包子空间集成人脸识别方法,并与五种相关方法进行实验比较.首先对人脸图像做不完全小波包分解,对双向低频子空间图像直接进行特征提取,对含有一个方向低频成分的高频子空间图像先求平均,再进行提取特征;然后用得到的不同子空间图像训练模糊分类器;最后用模糊积分融合训练的模糊分类器.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不同频率小波子空间图像中包含的有用信息,从而提高人脸识别的精度.在ORL、YALE、JAFFE和FERET这4个人脸数据库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精度方面均优于五种相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小波包变换 子空间集成 二维主成分分析 二维线性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水氡异常与地震关系的Bayes判别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香 王晓青 《华北地震科学》 2000年第3期59-65,共7页
选取华北地区 1 990 - 1 998年 8月较完整的水氡观测资料 ,笔者采用 x2 统计检验法识别前兆异常 ,利用笔者建立的 Bayes判别分析方法 ,对该地区水氡异常与中强震活动性的关系进行了内符检验和外推预测。在风险代价比 Kdn取 4的情况下 ,... 选取华北地区 1 990 - 1 998年 8月较完整的水氡观测资料 ,笔者采用 x2 统计检验法识别前兆异常 ,利用笔者建立的 Bayes判别分析方法 ,对该地区水氡异常与中强震活动性的关系进行了内符检验和外推预测。在风险代价比 Kdn取 4的情况下 ,内符检验的有震报准率 c为 0 .71 ,预报占时率 b为 0 .33,R值可达 0 .38;外推有震报准率 c为 0 .5,时空占有率0 .0 5,R值为 0 .45,能够正确预测 1 998年 1月 1 0日张北 6.2级地震 ;整个时段的有震报准率为 0 .67,预报占时率 b为 0 .2 7,R值为 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预报 X^2统计检验 地震前兆异常 水氡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梯度的人脸识别方法
19
作者 高洪志 邓琨 +1 位作者 姚璐 赵蕴龙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037-3039,3059,共4页
在原始相对梯度算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相对梯度算子,并将它与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或者二维Fisher线性判别分析(2DFLD)相结合,形成一种基于改进相对梯度算子的人脸识别算法。在AR库和Yale_B库上的实验表明,基于改进相对梯度算子的... 在原始相对梯度算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相对梯度算子,并将它与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或者二维Fisher线性判别分析(2DFLD)相结合,形成一种基于改进相对梯度算子的人脸识别算法。在AR库和Yale_B库上的实验表明,基于改进相对梯度算子的人脸识别算法对人脸图像的光照、表情等变化均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识别准确率明显高于只用2DPCA或2DFLD进行特征抽取的人脸识别方法,以及基于原始相对梯度算子的人脸识别算法。同时采用三种不同大小的窗口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当窗口大小为3×3时,识别效果相对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梯度 人脸识别 二维主成分分析 二维Fisher线性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子空间投影和流形学习的人脸识别系统研发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素娟 周鑫燚 唐年庆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9-112,共4页
人脸识别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文章提出一种结合子空间投影和流形学习的高效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二维线性鉴别分析提取人脸的不变性特征,能有效提取人脸图像的局部特征并用于人脸识别。实验结果显示,此方法能有效克... 人脸识别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文章提出一种结合子空间投影和流形学习的高效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二维线性鉴别分析提取人脸的不变性特征,能有效提取人脸图像的局部特征并用于人脸识别。实验结果显示,此方法能有效克服光照、表情和遮挡等情况,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子空间投影 流形 二维线性鉴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