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a Argo project:progress in China Argo ocean observations and data applications 被引量:11
1
作者 LIU Zenghong WU Xiaofen +4 位作者 XU Jianping LI Hong LU Shaolei SUN Chaohui CAO Minjie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11,共11页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achievements of the China Argo project. It considers aspects of bo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rgo observing array, float technology,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sharing of its data. The ...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achievements of the China Argo project. It considers aspects of bo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rgo observing array, float technology,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sharing of its data. The developments of associated data products and data applications for use in the fields of ocean, atmosphere, and climat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particularly those related to tropical cyclones (typhoons), ocean circulation, mesoscale eddies, turbulence, oceanic heat/salt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water masses, and operational oceanic/atmospheric/climatic forecasts and predictions. Finaliy,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volved in the long-term maintenance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 Argo ocean observation network are outlined. Discussion also focuses on the necessity for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floats in the Indian Ocean and for expanding the regional Argo observation network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ogether with the importance of promoting the use of Argo data by the maritime countries of Southeast Asia and In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argo ocean observation float development argo data data appl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RGO资料改进海洋资料同化和海洋模式中的物理过程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人禾 刘益民 +1 位作者 殷永红 史历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3-622,共10页
国际ARGO计划的实施每年将可提供多达 10万个剖面 (0~ 2 0 0 0m水深 )的海水温度和盐度资料 ,这些资料的获取无疑将会大大促进海洋和大气科学的发展 ,使人们加深对海洋过程的了解 ,揭示海 气相互作用的机理 ,为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 国际ARGO计划的实施每年将可提供多达 10万个剖面 (0~ 2 0 0 0m水深 )的海水温度和盐度资料 ,这些资料的获取无疑将会大大促进海洋和大气科学的发展 ,使人们加深对海洋过程的了解 ,揭示海 气相互作用的机理 ,为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提供模式初始场 ,提高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的能力。如何利用这些资料开展研究工作以及在实际业务中应用这些资料是目前大气和海洋科学界的一个前沿课题。本研究将ARGO浮标资料引入了国家气候中心的NCC GODAS同化系统 ,结果分析表明 ,同化ARGO资料后所得到的海温场在三大洋中不仅在温度数值的大小 ,而且在分布形式方面都与观测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观测到的冬季和夏季海温的分布形式以及海温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异常特征。本研究还应用最新的ARGO海洋观测资料 ,通过建立新的热带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参数化方案 ,改进了Zebiak Cane(1987)海洋模式 (ZC模式 ) ,克服了ZC模式几乎没有模拟赤道西太平洋表层和次表层海温变化能力的缺陷。在ZC模式中引用新的次表层海温参数化方案后 ,在赤道西太平洋不仅次表层海温的模拟得到了改善 ,对海面温度异常的模拟也有了较大的改进 ,不仅模拟出了赤道西太平洋表层和次表层海温异常的年际变化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表层 argo 海温 西太平洋 海洋模式 参数化方案 赤道 分布形式 结果分析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方法Argo数据重构太平洋温度场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杨胜龙 马军杰 +1 位作者 伍玉梅 周为峰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1期13-18,共6页
采用Kriging算法,将2007年1~12月份期间获得的太平洋海域的Argo剖面浮标资料重新构成3°×3°的月平均海温场。重构的温度场能较好地揭示太平洋暖流区、西边界流系的季节性变化和西边界流系强温度锋面。将插值数据与同一... 采用Kriging算法,将2007年1~12月份期间获得的太平洋海域的Argo剖面浮标资料重新构成3°×3°的月平均海温场。重构的温度场能较好地揭示太平洋暖流区、西边界流系的季节性变化和西边界流系强温度锋面。将插值数据与同一时期的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Kriging算法得到的海表温度最大误差0.7℃,平均误差0.3℃,平均相对误差0.7%,平均标准误差0.06℃,计算结果令人满意。进一步利用重构的太平洋表层及水下4个断面的温度场分析了太平洋海域的温度分布格局及季节变化,赤道海区表层暖水占主体,随着水深增加,东部冷水迅速往东扩展,在200m时冷水基本把北上的太平洋暖水切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浮标数据 太平洋 温度场 KRIGING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go数据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胜龙 周甦芳 +2 位作者 崔雪森 伍玉梅 张晶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4期355-359,共5页
关键词 argo浮标数据 温度场 流场 海洋资料同化 业务化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Argo剖面浮标的观测过程及其资料应用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增宏 许建平 朱伯康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72,共7页
提取了一个在海上长达5年的Argo剖面浮标观测资料,对观测资料进行评估和质量控制,通过对浮标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帮助人们了解Argo浮标的观测过程及其资料的应用。
关键词 argo剖面浮标 argo资料 资料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ARGO浮标及其观测资料状况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薛惠芬 苗春葆 +1 位作者 董明媚 纪风颖 《海洋技术》 2005年第4期23-28,共6页
以中国ARGO资料中心获取的全球ARGO浮标观测资料及其相关信息为基础,从ARGO浮标的所属国家、仪器类型、布放时间和运行寿命及其观测资料的地理分布、观测时间分布、质量状况等几个方面,对目前全球共享的ARGO浮标及其观测资料状况进行了... 以中国ARGO资料中心获取的全球ARGO浮标观测资料及其相关信息为基础,从ARGO浮标的所属国家、仪器类型、布放时间和运行寿命及其观测资料的地理分布、观测时间分布、质量状况等几个方面,对目前全球共享的ARGO浮标及其观测资料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说明了ARGO计划实施以来全球ARGO浮标观测网的建设现状和各国ARGO计划实施的进展情况,为我国ARGO计划实施、海洋管理和资料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计划进展 浮标分布 argo资料 质量控制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go剖面浮标观测资料的接收、处理与共享 被引量:9
7
作者 孙朝辉 刘增宏 +2 位作者 朱伯康 童明荣 许建平 《海洋技术》 200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不仅承担着中国Argo计划的浮标布放任务,而且还承担我国浮标资料的实时接收和处理,同时,还兼顾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布放的浮标观测资料的延时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资料及时分发到用户手中。文章将就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不仅承担着中国Argo计划的浮标布放任务,而且还承担我国浮标资料的实时接收和处理,同时,还兼顾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布放的浮标观测资料的延时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资料及时分发到用户手中。文章将就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对浮标资料接收、处理和分发过程等作一系统介绍,以帮助用户对Argo资料有一更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资料 剖面浮标 argo计划 共享 实时资料 延时处理 资料接收 中国 成员国 用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rgo浮标资料研究西北太平洋三维声速分布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闫庆勋 胡建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9,共8页
利用西北太平洋海区2002~2009年的Argo浮标剖面温度、盐度资料构建成0.5°×0.5°水平分辨率的三维声速网格化资料,并据此分析该海区声速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该海区10 m层等声速线分布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 利用西北太平洋海区2002~2009年的Argo浮标剖面温度、盐度资料构建成0.5°×0.5°水平分辨率的三维声速网格化资料,并据此分析该海区声速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该海区10 m层等声速线分布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春、冬季的等声速线几乎与纬线平行,黑潮流经区域等声速线呈现一定的弯曲。100 m层等声速线分布的季节变化较小:北赤道流区,等声速线从外海向近岸延伸;吕宋岛东南部沿海,等声速线向南弯曲;吕宋岛、台湾岛东部等声速线呈现偏北方向的弯曲;琉球群岛附近,等声速线朝北偏东方向弯曲。此外,研究海区存在深海声道,声道轴最深的区域主要在吕宋海峡和日本东南部海区,其中吕宋海峡处的声道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可见,利用Argo浮标资料可以初步得到西北太平洋声速的空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特征,随着Argo剖面资料的增多,对该海区的声速场认识将会愈加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argo浮标资料 声速分布 声道轴 季节变化 西边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Argo计划执行现状剖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朱伯康 许建平 《海洋技术》 2008年第4期102-114,共13页
国际Argo计划自2000年实施以来,世界上25个国家和团体已经在全球海洋中布放了5000余个Argo浮标,其中在海上正常工作的浮标已经超过3000个。这标志着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已经全面建成。文中将系统介绍国际Argo计划主要成员国在浮标布... 国际Argo计划自2000年实施以来,世界上25个国家和团体已经在全球海洋中布放了5000余个Argo浮标,其中在海上正常工作的浮标已经超过3000个。这标志着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已经全面建成。文中将系统介绍国际Argo计划主要成员国在浮标布放、回收和Argo资料管理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以帮助读者对这21世纪的重大国际海洋观测计划有一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计划 实时海洋观测网 剖面浮标 资料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D09的PFL数据和Argo数据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帅 王丹 张志迅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7,共6页
WOD09(World Ocean Database 2009)数据库的PFL(Profiling Float Data)数据集中包含了Argo浮标数据,同样在中国Argo数据中心也可以下载到Argo浮标数据。这两个来源的Argo浮标数据由于经过了不同的数据排重和质量控制过程,数据的数量和... WOD09(World Ocean Database 2009)数据库的PFL(Profiling Float Data)数据集中包含了Argo浮标数据,同样在中国Argo数据中心也可以下载到Argo浮标数据。这两个来源的Argo浮标数据由于经过了不同的数据排重和质量控制过程,数据的数量和数据的质量并不完全相同。从多源数据应用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对Argo浮标数据必要的排重步骤,接着从数据数量、数据质量两个方面,分析了PFL数据集的Argo浮标数据和中国Argo数据中心提供的Argo浮标数据的异同,为综合应用这两个数据资料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D09数据库 PFL数据集 argo浮标数据 数据重复 质量控制标记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利奇马(1909)海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肖霞 张雨潇 +1 位作者 曹晓钟 张志龙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5-1308,共14页
本文采用多源卫星融合数据、海洋气象漂流观测仪直接测量数据、Argo浮标的数据以及分析数据集,分析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过境时海面温度(SST)以及海温垂直剖面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利奇马”过境前后,SST最大降温可达5℃以上,并且降... 本文采用多源卫星融合数据、海洋气象漂流观测仪直接测量数据、Argo浮标的数据以及分析数据集,分析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过境时海面温度(SST)以及海温垂直剖面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利奇马”过境前后,SST最大降温可达5℃以上,并且降温区域集中在台风路径的右侧;“利奇马”过境导致近表层与次表层水体的垂直混合,次表层水体被加热,使混合层深度增加,深层海水温度升高。通过各类数据分析,发现“利奇马”过境后引起的SST降温核心区域的形成滞后于“利奇马”台风中心区域约1~2天。在各类数据的对比分析中,由于海洋气象漂流观测仪的数据是直接测量的,且采样频次高,能够更加细致和准确的捕捉到温度的变化,且可以作为用于卫星数据校正的重要参考。另外,不同海洋区域的降温还与海洋环境有关,台风靠近黑潮,降温主要集中在混合层,台风远离黑潮,降温可以延伸到温跃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温度 多源卫星融合数据 分析数据集 argo 浮标 漂流观测仪 “利奇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上层海洋对台风响应的合成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冬 毛科峰 +2 位作者 陈希 赵艳玲 李妍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6-513,共8页
基于台风最佳路径资料和20a的Argo浮标资料,采用一种合成分析方法,得到了西北太平洋上层海洋的温度、盐度、溶解氧等三维要素场对台风的平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台风移动路径右侧海表面温度呈明显的负异常,即具有"右偏性",次... 基于台风最佳路径资料和20a的Argo浮标资料,采用一种合成分析方法,得到了西北太平洋上层海洋的温度、盐度、溶解氧等三维要素场对台风的平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台风移动路径右侧海表面温度呈明显的负异常,即具有"右偏性",次表层在"热泵"和"冷抽吸"共同影响下,温度异常呈正负相间的分布,次表层以下大部区域以温度负异常为主,但"右偏性"已不明显;表层至1 000 m深度,各层占主导的盐度异常值呈"正-负-正"的垂向分布,次表层以下,各层的盐度异常在平行和垂直于台风路径方向上的分布较为均匀,不具有明显的各向性差异;表层至1 000 m深度层,溶解氧浓度呈"小-大-小"的垂向分布,各层的平面分布特征较为相似,均在平行于台风路径-2~2 R50范围存在一带状高值区域;温度、盐度、溶解氧浓度等要素对台风的平均响应深度可达到1 000 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气象学 台风 响应 argo浮标资料 合成分析 上层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three-dimensional variational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Scheme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被引量:35
13
作者 ZHU Jiang1,2, ZHOU Guangqing1, YAN Changxiang1, FU Weiwei1 & YOU Xiaobao1,3 1.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2. 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 3. Beijing Institute of Applied Meteor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6年第11期1212-1222,共11页
A new 3DVAR-based Ocean Variational Analysis System (OVALS) is developed. OVALS is capable of assimilating in situ sea water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bservations and satellite altimetry data. As a component of OVALS,... A new 3DVAR-based Ocean Variational Analysis System (OVALS) is developed. OVALS is capable of assimilating in situ sea water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bservations and satellite altimetry data. As a component of OVALS, a new variational scheme is proposed to assimilate the sea surface height data. This scheme considers both the vertical correlation of background errors and the nonlinear temperature-salinity relationship which is derived from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linear balance constraints to the nonlinear in the 3DVAR. By this scheme, the model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fields are directly adjusted from the altimetry data. Additionally, OVALS can assimilate th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profiles from the ARGO floats which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recent years and som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data such as from expendable bathythermograph, moored ocean buoys, etc. A 21-year assimilation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OVALS and the Tropical Pacific circul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similation system ma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stimations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by assimilating all kinds of observations. Moreover,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s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in the upper depth less than 420 m reach 0.63℃ and 0.34 ps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assimilation 3DVAR sea surface height argo float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