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外周血调节性B淋巴细胞表型特点分析
1
作者 任艳 李思吟 +6 位作者 罗家昂 邹晋梅 张羽 董建玲 田岚 倪远飘 杨静 《西部医学》 2025年第3期403-407,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并血小板(PLT)减少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Bregs)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9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免疫相关性PLT减少分为pSS...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并血小板(PLT)减少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Bregs)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9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免疫相关性PLT减少分为pSS并PLT减少组33例、pSS并PLT正常组36例。另选取同期3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分选淋巴细胞膜表面的CD分子,计算出3组受试者静脉血中Bregs百分比水平,即CD19^(+)CD24^(hi)CD38^(hi)B淋巴细胞、CD19^(+)CD5^(+)CD1d^(+)B细胞和CD19^(+)CD24^(+)CD27^(+)B细胞的占比水平。分析3组研究对象Bregs水平的差异。比较pSS并PLT减少组和pSS并PLT正常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用Logistic回归确定pSS并PLT减少的危险因素。结果pSS并PLT减少组及pSS并PLT正常组静脉血的CD19^(+)CD24^(+)CD27^(+)B细胞占比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下降(P<0.05)、CD19^(+)CD24^(hi)CD38^(hi)B细胞占比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P<0.05);pSS并PLT正常组的CD19^(+)CD5^(+)CD1d^(+)B细胞占比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增高(P<0.001),pSS并PLT减少组的CD19^(+)CD5^(+)CD1d^(+)B细胞占比水平较pSS并PLT正常组低(P<0.05);pSS并PLT减少组的血红蛋白(HGB)和补体C4较pSS并PLT正常组低(P<0.00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19^(+)CD5^(+)CD1d^(+)B细胞占比的下降是pSS出现PLT减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SS并PLT减少患者静脉血中的CD19^(+)CD5^(+)CD1d^(+)B细胞的占比与PLT正常组患者的占比有显著差异。CD19^(+)CD5^(+)CD1d^(+)B细胞占比水平的下降是pSS发生PLT计数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b细胞 干燥综合征 免疫功能 血小板减少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QP4、NFL、BAFF水平与癫痫患儿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认知功能损害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尚凤伟 王瑞丽 +1 位作者 李海珍 马振林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426-1430,共5页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神经丝轻链蛋白(NFL)、B细胞活化因子(BAFF)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认知功能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蒙特利...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神经丝轻链蛋白(NFL)、B细胞活化因子(BAFF)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认知功能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为认知损害组58例和认知正常组68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正常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检者的血清AQP4、NFL、BAFF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AQP4、NFL、BAFF水平与国立医院癫痫发作严重程度量表(NHS3)、MoC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AQP4、NFL、BAFF水平对认知功能损害的评估价值。结果认知损害组患者的血清AQP4水平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和对照组,且认知正常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认知损害组患者的血清NFL、BAFF水平则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和对照组,且认知正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损害组患者的NHS3评分为(14.25±3.75)分,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的(10.08±3.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AQP4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528,P<0.05),与NHS3评分呈负相关(r=-0.429,P<0.05),而NFL、BAFF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438、-0.501,P<0.05),NFL、BAFF与NHS3评分呈正相关(r=0.442、0.538,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面性发作、发作频率升高、AQP4水平降低及NFL、BAFF水平升高均为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QP4、NFL、BAFF、AQP4+NFL、AQP4+BAFF、BAFF+NFL、AQP4+NFL+BAFF评估认知功能损害的AUC分别为0.716、0.705、0.786、0.834、0.818、0.828、0.940,且AQP4+NFL+BAFF评估认知功能损害的AUC明显大于任意两项指标联合评估、单独指标评估(P<0.05)。结论癫痫患儿认知功能损害者血清AQP4水平降低,血清NFL、BAFF水平升高,其与癫痫发作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为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其水平对认知功能损害的评估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认知功能 水通道蛋白4 神经丝轻链蛋白 b细胞活化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型脂蛋白(a)通过抑制细胞色素b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焦亡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子彤 陈彦君 +4 位作者 谈世铭 饶羽祝 王晶晶 蔡泽民 王佐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58-566,共9页
[目的]探讨氧化型脂蛋白(a)[oxLp(a)]诱发血管内皮细胞焦亡及其机制。[方法]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经100 mg/L oxLp(a)孵育24 h后,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焦亡相关蛋白、促炎细胞因子、线粒体相关蛋白核呼吸因子1(NRF1)、... [目的]探讨氧化型脂蛋白(a)[oxLp(a)]诱发血管内皮细胞焦亡及其机制。[方法]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经100 mg/L oxLp(a)孵育24 h后,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焦亡相关蛋白、促炎细胞因子、线粒体相关蛋白核呼吸因子1(NRF1)、核呼吸因子2(NRF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及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b(CYTB)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炎症因子水平,扫描电镜检测细胞膜破裂,透射电镜检测线粒体形态,Hoechst33342/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MitoSOX探针检测线粒体活性氧(mtROS),Flou-4AM探针检测钙离子,JC-1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Calcein AM染色检测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向HUVEC转染CYTB过表达慢病毒,分析其对oxLp(a)诱发焦亡与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经oxLp(a)处理后,焦亡相关分子NLRP3、pro-Caspase-1、Caspase-1、消皮素D(GSDMD)、GSDMD-N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CYTB、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IL-18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细胞膜上出现细小裂孔,PI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oxLp(a)抑制线粒体相关蛋白NRF1、NRF2、PGC-1α的表达及线粒体基因CYTB的表达,促使mtROS生成增加、钙离子超载、ATP水平下降、MMP下降、mPTP值升高、线粒体形态异常。pHelper 2.0慢病毒载体转染过表达CYTB后,oxLp(a)诱发HUVEC焦亡与线粒体形态功能异常被过表达CYTB部分逆转。[结论]oxLp(a)通过下调CYTB促进线粒体形态功能异常而诱发HUVEC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氧化型脂蛋白(a) 线粒体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色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序贯治疗联合ASCT对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对PD-1/PD-L1、T细胞和B细胞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莹 郭明珠 杨阳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3期1640-1643,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序贯治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对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对PD-1/PD-L1、T细胞和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 目的:分析早期序贯治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对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对PD-1/PD-L1、T细胞和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序贯治疗联合ASCT方案干预和治疗。干预治疗半年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时检测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PD-1及PD-L1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受试者血清中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FN-γ、TNF-α及B细胞相关抗体IgA、IgM和IgG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8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CD8^(+)T细胞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99、2.521、12.62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PD-1及PD-L1蛋白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15、11.16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FN-γ、TNF-α蛋白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46、32.08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gA蛋白显著降低,IgM和IgG蛋白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13、50.959、27.694,P<0.05)。结论:联合早期序贯治疗联合ASCT对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控PD-1及PD-L1水平,改善T细胞和B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序贯治疗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 PD-1/PD-L1 T细胞功能 b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mor-infiltrating B cells come into vogue
5
作者 Michael Linnebach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1期8-11,共4页
Lymphocyte infiltration into solid tumor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main determinator of positive prognosis.For the most part this is attributed to cytotoxic T cells capable of directly destroying malignant cells.Howev... Lymphocyte infiltration into solid tumor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main determinator of positive prognosis.For the most part this is attributed to cytotoxic T cells capable of directly destroying malignant cells.However,when considering the complex composition of the human immune system,recent findings of Nielsenet al on a potentially central role of tumor-infiltrating B cells is not really surprising.In this commentary article,I want to highlight the enormous potential impact of this observation for basic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prognostic procedures and ultimatel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therapeutic concep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0 +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umorinfiltrating b cells Prognosis Immunotherapy functional IMMU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肝益脾颗粒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白山岭 李晓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舒肝益脾颗粒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干... 目的:观察舒肝益脾颗粒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肝益脾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白蛋白]水平、肝纤维化指标[血清Ⅳ型胶原(C-IV)、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水平、炎性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BV-DNA转阴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白蛋白和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ALT、总胆红素、AST、C-Ⅳ、LN、透明质酸、CRP和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益脾颗粒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HBV-DNA转阴率及CD3^(+)、CD4^(+)水平,改善肝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和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益脾颗粒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功能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D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预后影响
7
作者 丁笑笑 丁新华 +3 位作者 王雯雯 陈建霖 林佩佩 郭艳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R-CD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于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诊治且随访至2022年7月的5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R-CD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于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诊治且随访至2022年7月的5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予以R-CDOP方案治疗)与对照组(予以R-CHOP方案治疗),各26例。比较两组有效率、免疫功能(CD3^(+)、CD4^(+)、CD8^(+))、毒副作用、2年生存率及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CD3^(+)、CD4^(+)低于化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高于化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作用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D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脂质体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功能 毒副作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BL、BAFF与磷脂酶A2受体相关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任海霞 刘菊红 +2 位作者 李佳 申颖娇 李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肿瘤坏死因子家族B细胞活化因子(BAFF)与磷脂酶A2受体(PLA2R)相关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功能和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PLA2R相关IMN患者103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疗效将PLA2R相关IMN患者分为未缓...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肿瘤坏死因子家族B细胞活化因子(BAFF)与磷脂酶A2受体(PLA2R)相关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功能和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PLA2R相关IMN患者103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疗效将PLA2R相关IMN患者分为未缓解组(n=44)、缓解组(n=59);同期另选健康体检志愿者67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资料;用酶联免疫吸法检测血清MBL、BAFF、24 h尿蛋白,PA速率微板法试剂盒检测血肌酐,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Spearman相关法分析PLA2R相关IMN患者血清MBL、BAFF水平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LA2R相关IMN患者疗效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BL、BAFF对PLA2R相关IMN患者治疗未缓解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MBL、BAFF水平及24 h尿蛋白高于对照组,eGFR低于对照组(P均<0.05)。PLA2R相关IMN患者血清MBL、BAFF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r分别为-0.777、-0.760,P均<0.05),与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r分别为0.883、0.828,P均<0.05)。未缓解组白蛋白、eGFR低于缓解组,24 h尿蛋白、MBL、BAFF高于缓解组(P均<0.05),两组性别、年龄、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IgG、补体3和PLA2R抗体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白蛋白和eGFR升高为PLA2R相关IMN患者疗效的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24 h尿蛋白、MBL和BAFF升高为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BL、BAFF联合预测PLA2R相关IMN患者治疗未缓解的曲线下面积(0.880)大于二者单独预测(0.791、0.7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2.694、2.613,P均<0.05)。结论血清MBL、BAFF水平升高与PLA2R相关IMN患者肾功能降低及疗效差有关,二者联合检测预测PLA2R相关IMN患者治疗未缓解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2受体相关特发性膜性肾病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肿瘤坏死因子家族b细胞活化因子 肾功能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3激动剂对B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钱莉 傅奕 +3 位作者 潘兴元 田芳 龚卫娟 季明春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33-836,共4页
目的观察TLR3激动剂Poly I:C对B细胞功能的影响,包括细胞增殖、共刺激分子表达、细胞因子和抗体的分泌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脾脏CD19+B细胞,RT-PCR法证实其表达TLR3。体外用Poly I:C刺激B细胞一定时间后,CFSE分裂法检测B细... 目的观察TLR3激动剂Poly I:C对B细胞功能的影响,包括细胞增殖、共刺激分子表达、细胞因子和抗体的分泌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脾脏CD19+B细胞,RT-PCR法证实其表达TLR3。体外用Poly I:C刺激B细胞一定时间后,CFSE分裂法检测B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B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CBA(cytometric bead ar-ray)法或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CBA法检测B细胞分泌Ig的亚型。结果 Poly I:C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上调B细胞表面CD40、CD80、CD86和MHC II类分子的表达,促进IL-6和TNF-α的高分泌,诱导IgG1κ抗体的产生。结论 Poly I:C可以通过促进增殖、细胞因子分泌,诱导抗体产生和上调共刺激分子表达等多方面调节B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3 b细胞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和B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0
作者 万会平 曾杏生 +2 位作者 喻建华 温美琨 陈世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T细胞亚群、B细胞的分布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郭峰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了 6 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细胞亚群、B细胞的分布 ,并与 40例正常健康...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T细胞亚群、B细胞的分布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郭峰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了 6 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细胞亚群、B细胞的分布 ,并与 40例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分析。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内容包括红细胞C3b受体粘附花环率 (RBC 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RBC ICR)和直向肿瘤红细胞粘附花环率 (RBC CaR)。结果 ①肺癌患者RBC C3bRR、RBC CaR、CD3+ 、CD4+ 、CD2 0+ 细胞百分值及CD4+ /CD8+ 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人 (P <0 .0 1或 0 .0 5 ) ;RBC ICR显著高于正常人 (P <0 .0 1)。②肺癌患者CD4+ 细胞百分值与RBC C3bRR呈明显正相关 (r =0 .8112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肺癌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及T、B细胞功能的异常 ;T辅助细胞与红细胞C3b受体功能之间可能有促进或协同作用 ,二者可能在肺癌患者的机体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红细胞免疫功能 T细胞亚群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艺 杨莉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073-2076,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西格列汀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西格列汀单... 目的:系统评价西格列汀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西格列汀单药或联合常规方案(试验组)对比安慰剂单用或联合常规方案(对照组)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了5项RCT,合计1 25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B)变化值[西格列汀单药治疗组:MD=9.21,95%CI(4.16,14.25),P<0.001;联合用药组:MD=7.24,95%CI(0.80,13.68),P=0.03]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值[西格列汀单药治疗组:MD=-0.40,95%CI(-0.44,-0.36),P<0.001;联合用药组:MD=-0.35,95%CI(-0.63,-0.07),P=0.0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格列汀在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方面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胰岛b细胞功能 2型糖尿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和体重与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启亚 杨彩娴 +2 位作者 钟国权 梁俊兴 贾文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体重指数(BMI)和年龄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17例,依照不同的BMI水平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分别比较各组血压、体重指数、腰围、血...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体重指数(BMI)和年龄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17例,依照不同的BMI水平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分别比较各组血压、体重指数、腰围、血脂、血糖及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中的胰岛功能状态,并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超重和肥胖组HOMA-IR及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不同年龄组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无差异,肥胖组年龄超过60岁者急性胰岛素分泌指数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高于年龄小于60岁者。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非肥胖者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更明显,肥胖者以胰岛素抵抗程度明显。未发现年龄与胰岛β细胞功能或胰岛素敏感性存在明确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诊断2型糖尿病 体重指数 胰岛Β细胞功能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NK、B细胞及胸腺功能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晓利 王丽佳 +3 位作者 张栓 李梦阁 江宇泳 杨志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22期3381-3390,共10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primary liver cancer,H B V-P L C)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外周血T、N K、B细胞数量的变化,并初步探讨T淋巴细胞减少与胸腺功能的联系.方法: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primary liver cancer,H B V-P L C)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外周血T、N K、B细胞数量的变化,并初步探讨T淋巴细胞减少与胸腺功能的联系.方法: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73例HBV-PLC患者,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liver cirrhosis,LC),37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收集3组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生化指标.采用流式方法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CD4^+T、CD8^+T、CD3-CD16^+CD56^+NK、CD3-CD19^+B的分布情况,并检测了T淋巴细胞表面CD31、CD45RA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HB和LC患者相比,HBV-PL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P<0.001);与CHB患者相比,HBV-PLC患者外周血NK细胞计数减少(P=0.011),T淋巴细胞、CD4^+T、C D8^+T、B细胞计数减少,纯真CD4^+和CD8^+T细胞表面CD31表达降低(P<0.001).在肝癌Child、Okuda、BCLC分期中晚期比早期淋巴细胞计数、T、CD4^+T、CD8^+T计数均降低(P<0.05).结论:随着肝癌的发生和进展,HBV-PLC患者外周血抗肿瘤免疫细胞减少,这种减少与胸腺迁出功能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 T细胞 NK细胞 b细胞 胸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免疫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万云 邢玉刚 +1 位作者 王良花 戴安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8期1381-1385,共5页
目的:探究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化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乳酸脱氢酶及炎症因子等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血液肿瘤科住院的83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组40例,给予CHOP化疗方案治疗。... 目的:探究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化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乳酸脱氢酶及炎症因子等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血液肿瘤科住院的83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组40例,给予CHOP化疗方案治疗。沙利度胺组43例,给予沙利度胺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检测治疗前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乳酸盐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及Th17细胞比率及自然杀伤细胞(NK)比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及其他相关因子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周期治疗后,化疗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VEGF、LDH、β2-MG水平及NK细胞比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NF-α、Th17细胞比率显著高于治疗前;沙利度胺组IgG、IgA、IgM、VEGF、LDH、β2-M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NF-α、Th17细胞比率及NK细胞比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沙利度胺组IgG、IgA、IgM、VEGF、LDH、β2-MG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组(P<0.05),TNF-α、Th17细胞比率及NK细胞比率均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体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肿瘤坏死因子水平、Th17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比率,为临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功能 血管新生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怀珍 刘剑 +1 位作者 鲍陶陶 方朝辉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中医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及延缓其进程中的作用。方法: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服用丹蛭降糖胶囊,对照组30例服用马来酸罗格列酮,疗程为2个月,以胰...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中医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及延缓其进程中的作用。方法: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服用丹蛭降糖胶囊,对照组30例服用马来酸罗格列酮,疗程为2个月,以胰岛素敏感指数及Ho-ma模型公式评估各组B细胞功能。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B细胞功能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具有降低血糖,改善高胰岛素血症,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丹蛭降糖胶囊 b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B细胞功能 胰岛素抵抗的关系──附114例检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芳萍 陈黎红 +2 位作者 程桦 傅祖植 吴斌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瘦素(leptin)水平与胰岛B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性(insulin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检测45名正常糖耐量者、33例糖耐量减低者及3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用30分钟特异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 目的:探讨外周血瘦素(leptin)水平与胰岛B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性(insulin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检测45名正常糖耐量者、33例糖耐量减低者及3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用30分钟特异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SI30/△G30)评估胰岛B细胞初期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并应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HOMA)评估胰岛B细胞功能(HOMA-B)和胰岛素抵抗性(HOMA-IR),分析不同糖耐量者瘦素水平与胰岛B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性的关系。结果:不同糖耐量者的瘦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瘦素与性别和体重指数在3组中均呈正相关(r=0.348~0.661,均为P<0.01);瘦素与△SI30/△G30、HOMA-B和HOMA-IR只在2型糖尿病组呈正相关(r=0.321~0.348,均为P<0.05)。结论:不同糖耐量者的血瘦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同糖耐量者的血瘦素水平均与性别和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仅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瘦素水平与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瘦素 胰岛b细胞功能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糖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女性Botnia钳夹术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庆丰 李启富 +3 位作者 白晓苏 冯静 黄健康 刘秀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98-600,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独立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方法:联合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与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术(简称正糖钳夹术)-即Botnia钳夹术,评估13例健康女性志愿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敏感性,并与常规正...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独立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方法:联合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与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术(简称正糖钳夹术)-即Botnia钳夹术,评估13例健康女性志愿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敏感性,并与常规正糖钳夹术进行比较.结果:Botnia钳夹术与常规正糖钳夹术稳态期(150~180 min)葡萄糖代谢率分别为(13.11±1.71)mg/(kg·min)和(13.34±1.41)mg/(kg·min),P>0.05;稳态期血糖浓度分别为(5.14±0.12)mmol/L和(5.15±0.14)mmol/L,P>0.05.结论:IVGTT并不影响随后正糖钳夹术中稳态葡萄糖代谢率.Botnia钳夹术可同时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术 胰岛b细胞功能 胰岛素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状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小华 唐海平 +2 位作者 徐小宁 沈云玲 刘洪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9期1454-1456,共3页
目的了解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后6周糖耐量异常发生情况,探讨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状态改变在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后糖耐量异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9例既往诊断为妊娠糖尿病患者,于分娩6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 目的了解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后6周糖耐量异常发生情况,探讨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状态改变在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后糖耐量异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9例既往诊断为妊娠糖尿病患者,于分娩6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试验结果分为糖耐量减低(IGT)组和糖耐量正常(NGT)组。胰岛素抵抗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表示,胰岛B细胞功能状态用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量表示,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状态变化情况。结果 OGTT试验结果显示,69例患者中NGT组38例,IGT组31例。IGT组HOMA-IR显著高于NGT组,ISI、第一时相INS显著低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二时相I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可能在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后糖耐量异常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b 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静电场对雏鸡血液和免疫器官T、B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闵亚宏 吴春艳 +1 位作者 郑世民 张俐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10期93-97,共5页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和MTT测定法,对高压静电场照射1日龄雏鸡的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T细胞和B细胞增殖功能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压正静电场对雏鸡血液和免疫器官T细胞、B细胞功能有促进作用,而高压负静电场照射雏鸡的血液和免疫器...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和MTT测定法,对高压静电场照射1日龄雏鸡的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T细胞和B细胞增殖功能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压正静电场对雏鸡血液和免疫器官T细胞、B细胞功能有促进作用,而高压负静电场照射雏鸡的血液和免疫器官T、B细胞功能较相应未照射的对照雏鸡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静电场 T、b细胞增殖功能 雏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T、B淋巴细胞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成娟 马海珍 张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5例初诊白血病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52例]诱导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5例初诊白血病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52例]诱导治疗前后及5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及Treg细胞百分比。结果:初诊白血病各组CD3^+、CD3^+CD4^+、CD3^+CD8^+、NK细胞阳性率和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初诊白血病各组患者Treg细胞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L和ALL治疗组完全缓解患者Treg细胞阳性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AML初诊组CD3-CD19^+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LL初诊组CD3-CD19^+细胞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AML组缓解患者CD3-CD19^+细胞阳性率高于治疗前(P<0.05),ALL组缓解患者CD3-CD19^+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ALL治疗后未缓解者CD3-CD19^+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ALL治疗后未缓解者的其余各项指标及AML治疗后未缓解者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初诊白血病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变化明显,完全缓解组的上述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说明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急性白血病严重程度、疗效及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T淋巴细胞亚群 b淋巴细胞 NK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