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免疫BMPs纯化细菌PCR反应模板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田菊霞 解宇 杨艳宏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3,共4页
目的:使用免疫BMPs,对含有大肠杆菌O157的粪便标本,进行目标病原菌的捕获和洗净,建立一种快速纯化细菌PCR反应模板的方法。方法:将大肠杆菌O157抗体接种于BMPs表面,制成免疫BMPs。使用免疫BMPs,对含有不同浓度大肠杆菌O157的粪便标本,... 目的:使用免疫BMPs,对含有大肠杆菌O157的粪便标本,进行目标病原菌的捕获和洗净,建立一种快速纯化细菌PCR反应模板的方法。方法:将大肠杆菌O157抗体接种于BMPs表面,制成免疫BMPs。使用免疫BMPs,对含有不同浓度大肠杆菌O157的粪便标本,进行目标病原菌的捕获、分离和洗净,再使用洗净的病原菌制备PCR反应模板。作为对照,对含有不同浓度大肠杆菌O157的粪便标本,常规进行增菌培养及鉴别培养后,制备细菌的PCR反应模板,或粪便标本直接制备PCR反应模板。结果:使用免疫BMPs处理后制备PCR反应模板,与通过常规增菌培养和鉴别培养后制备PCR反应模板,PCR检测结果一致。而粪便标本直接取样制备PCR反应模板,大肠杆菌O157低浓度时,PCR检测的阳性率较低。结论:利用免疫BMPs捕获自然标本(粪便)中的目标病原菌,通过分离和洗净,去除标本中存在的PCR反应抑制物等影响因素,可省略增菌培养及鉴别培养,快速纯化目标病原菌的PCR反应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bmps PCR反应模板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纳米抗体免疫磁珠的制备及其鉴定
2
作者 程小容 赵琳 +4 位作者 王迪 王雅婷 杨雅匀 古少鹏 何金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30,共8页
基于纳米抗体(nanobody,Nb)和磁小体(bacterial magnetic particles,BMPs)的免疫磁珠在污染物分离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不同长度柔性连接肽(linker)对免疫磁珠性能的影响尚未见相关报道。为了探究柔性连接肽长度对免疫磁珠的... 基于纳米抗体(nanobody,Nb)和磁小体(bacterial magnetic particles,BMPs)的免疫磁珠在污染物分离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不同长度柔性连接肽(linker)对免疫磁珠性能的影响尚未见相关报道。为了探究柔性连接肽长度对免疫磁珠的性能影响,本研究使用pET-28a作为载体,在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ulfadimethoxine,SDM)Nb基因上融合了不同长度的柔性连接肽,分别为pET28a-SDM-Nb-(G4S)1-Cys和pET28a-SDM-Nb-(G4S)4-Cys,并使用大肠杆菌BL21(DE3)作为重组工程菌进行表达,最终获得Nb-(G4S)1-Cys和Nb-(G4S)4-Cys重组蛋白质。利用异源双功能试剂3-(2-吡啶二巯基)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N-succinimidyl-3-(2-pyridyldithiol)propionate,SPDP),分别将重组蛋白质与BMPs进行偶联,构建了免疫磁珠。利用免疫印迹对偶联结果进行了初步鉴定,并对偶联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使用透射电镜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免疫磁珠的水合粒径、Zeta电位和分散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PDP能有效地将Nb-(G4S)1-Cys和Nb-(G4S)4-Cys定向固定在BMPs表面。通过差值法计算发现,Nb-(G4S)1-Cys与BMPs的偶联效率高于Nb-(G4S)4-Cys与BMPs的偶联效率。进一步表征结果显示,BMP-(G4S)1-Nb的Zeta电位绝对值更高,水合粒径更小,并且具有较低的多分散性指数,说明其在水相体系中具有更强的胶体稳定性。综上所述,利用BMPs和Nb-(G4S)1-Cys构建的免疫磁珠性能优于BMPs和Nb-(G4S)4-Cys构建的免疫磁珠。这为今后选择合适长度的连接肽构建高效的免疫磁珠分离分析SDM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间二甲氧嘧啶 磁小体 连接肽 纳米抗体 免疫磁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裸磁珠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邱晋 樊学军 +5 位作者 沈圣 孙敏 谢志梅 腾毅 许欣 裴晓方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11,共3页
目的:研究自制裸磁珠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和卫生指示菌的吸附性能,摸索从样品中快速分离和浓集细菌的方法。方法:试验裸磁珠对细菌的吸附性能,摸索温度和样品成分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自制裸磁珠在37℃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和卫生指... 目的:研究自制裸磁珠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和卫生指示菌的吸附性能,摸索从样品中快速分离和浓集细菌的方法。方法:试验裸磁珠对细菌的吸附性能,摸索温度和样品成分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自制裸磁珠在37℃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和卫生指示菌有很强的吸附,吸附率均高于97%。食品成分对其吸附有一定影响,吸附率最低为58.42%。结论:自制裸磁珠可望用于环境和食品样品中多种细菌的非特异性吸附分离和浓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分离技术 裸磁珠 食源性致病菌 卫生指示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源性磁珠在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毛荣彪 解宇 +1 位作者 田菊霞 范超明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846-848,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可检测低浓度大肠埃希菌O157等的产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v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VTEC)的方法.方法 从磁性细菌中获取菌源性磁珠(bacterial magnetic particles,BMPs),将大肠埃希菌O157抗体接种于BMPs表面,形... 目的 建立一种可检测低浓度大肠埃希菌O157等的产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v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VTEC)的方法.方法 从磁性细菌中获取菌源性磁珠(bacterial magnetic particles,BMPs),将大肠埃希菌O157抗体接种于BMPs表面,形成免疫BMPs.收集养牛场排出的污水标本,每份10ml中添加免疫BMPs 1mg,通过外磁场诱导,以免疫BMPs对污水标本进行靶向取样.增菌培养12h,以VTEC的vt1(Vero毒素1基因)、vt2(Vero毒素2基因)为增扩对象,进行PCR检测.作为对照,同样的污水标本,每份10ml,常规离心分离,分离物经过12h增菌培养后,同样进行PCR检测.结果 经免疫BMPs靶向取样处理后,40份污水标本,确诊含有vt1及/或vt2基因的6份.而同样40份污水标本,经离心分离处理,最后确诊含有vt1和/或vt2基因的1份.结论 对于有大量杂菌和异物的污水标本,利用免疫BMPs,通过外磁场诱导可对目标病原菌进行靶向取样,作为病原菌检测的辅助手段,可降低漏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源性磁珠 靶向取样 产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细菌磁颗粒real-time RT-PCR检测百合无症病毒
5
作者 邓丛良 双龙海 +2 位作者 孙宁 陈继峰 魏海燕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98,共4页
为研究细菌磁颗粒分离提取不同样本材料中的植物病毒RNA的效果,以及结合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LSV的灵敏性,选取感染病毒的西葫芦叶片(CGMMV和SqMV)、大豆种子(BPMV)与百合叶片(LSV和ArMV)3种样本材料,利用细菌磁颗粒分别提取这5种病毒... 为研究细菌磁颗粒分离提取不同样本材料中的植物病毒RNA的效果,以及结合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LSV的灵敏性,选取感染病毒的西葫芦叶片(CGMMV和SqMV)、大豆种子(BPMV)与百合叶片(LSV和ArMV)3种样本材料,利用细菌磁颗粒分别提取这5种病毒RNA,与Trizol方法提取效果进行比较,同时与Trizol real-time RT-PCR检测LSV的灵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MPs方法能够从3种植物样本中提取病毒RNA,其检测LSV的灵敏性与Trizol方法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磁颗粒 实时荧光RT-PCR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小体介导制备转基因猪模型
6
作者 陈克研 陈振文 +1 位作者 董婉维 郑志红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288-293,共6页
目的以磁小体(BMP)和聚乙烯亚胺(PEI)为载体,通过睾丸注射精子介导法建立转基因猪模型。方法将实验室保存的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与BMP和PEI混匀,制备BMP—PEI-PLA2-GFP混合物,采用睾丸多点注射法... 目的以磁小体(BMP)和聚乙烯亚胺(PEI)为载体,通过睾丸注射精子介导法建立转基因猪模型。方法将实验室保存的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与BMP和PEI混匀,制备BMP—PEI-PLA2-GFP混合物,采用睾丸多点注射法接种巴马小型猪,于接种后第2周、4周、6周至第20周采集精液,分别用RT—PCR和免疫荧光鉴定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取阳性精液,对母猪实施人工授精;PCR及RT—PCR对所产仔猪进行鉴定。结果精液中GFP基因于接种后第4周首现并持续至第16周;荧光显微镜检查可观察到GFP蛋白主要表达于精子项体后区及精子尾颈部;经人工授精所产21头仔猪中,9头猪用PCR可检测GFP片段,用RT—PCR检测PLA2表达,该9头猪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它猪,总阳性率达42.86%。结论BMP和PEI结合可作为良好的携带外源基因的非病毒性载体,用该载体通过精子介导法可以达到迅速制备转基因猪的目的,其成本低、方法简单、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磁小体(bmp) 聚乙烯亚胺(PEI) 精子介导的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苯氧基苯甲酸纳米抗体免疫磁珠的制备及其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小容 史圣锐 +2 位作者 朱米 何金鑫 古少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7-284,共8页
基于纳米抗体(nanobody,Nb)的免疫磁珠,因其独特的性能在免疫检测、细胞分离、生物大分子纯化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外缺乏对基于Nb与生物源性磁颗粒(bacterial magnetic particles,BMPs)和化学合成的磁颗粒(magnetic particle... 基于纳米抗体(nanobody,Nb)的免疫磁珠,因其独特的性能在免疫检测、细胞分离、生物大分子纯化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外缺乏对基于Nb与生物源性磁颗粒(bacterial magnetic particles,BMPs)和化学合成的磁颗粒(magnetic particles,MPs)构建的免疫磁珠性能差异的研究。本研究以3-苯氧基苯甲酸(3-phenoxybenzoic acid,3-PBA)Nb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其C-端引入半胱氨酸(cysteine,Cys),获得Nb-6His-Cys重组蛋白质。利用双功能交联试剂3-(2-吡啶二巯基)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N-succinimidyl-3-(2-pyridyldithiol)propionate,SPDP)将Nb-6His-Cys分别与BMPs和MPs进行偶联获得免疫磁珠,评价2种免疫磁珠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SPDP能够分别将Nb-6His-Cys定向固定在BMPs和MPs表面上;磁珠表征发现,BMP-Nb的水合粒径、电位和分散性均优于MP-Nb(BMP-Nb的水合粒径为68.43±24.54,电位-27.89 mV,分散性0.57;MP-Nb的水合粒径为27.31±5.28,电位-26.12 mV,分散性0.44);通过差值法计算发现,BMPs可展示更多的Nb-Cys(1 mg的BMPs上能够展示697±16μg 3-PBA Nb-Cys,1 mg的MPs上能够展示569±18μg 3-PBA Nb-Cys)。综上研究表明,Nb和BMPs构建的免疫磁珠性能优于Nb和MPs构建的免疫磁珠,本实验为合理选择免疫磁珠检测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实现3-PBA的环境快速检测提供物质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苯氧基苯甲酸 细菌磁颗粒 化学磁颗粒 纳米抗体 免疫磁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细菌磁颗粒实时荧光RT-PCR检测南瓜花叶病毒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宁 邓丛良 +1 位作者 么磊 陈继峰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2-635,共4页
A novel real-time RT-PCR method,BMPs based real-time RT-PCR which integrated with magne-tic separation technique of bacterial magnetic particles(BMPs),was set up for detection of Squash mosaic virus(SqMV).After SqMV p... A novel real-time RT-PCR method,BMPs based real-time RT-PCR which integrated with magne-tic separation technique of bacterial magnetic particles(BMPs),was set up for detection of Squash mosaic virus(SqMV).After SqMV particles in crude sap were concentrated by BMPs,viral RNAs were released and detected by real time RT-PCR.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MPs based real-time RT-PCR was efficient,and the detection sensibility was equivalent to that of the Trizol based real-time RT-PCR,of which Trizol reagent was used for viral RNAs extration.Comparing to Trizol-based method,the BMPs-based method had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 on operation,time saving for RNA extraction and without using noxious organic chemic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花叶病毒 荧光RT-PCR检测 磁颗粒 实时 细菌 应用 MOSAIC VIRUS
原文传递
裸磁粒子对常见食源菌吸附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柳 苏明权 +3 位作者 岳乔红 马越云 程晓东 郝晓柯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1381-1383,共3页
目的探讨裸磁粒子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对常见食源菌的吸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食(乳)品,以及水质中病原体污染的检出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方法采用化学反应沉淀法制备裸磁粒子,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为实验条件选择用菌株;... 目的探讨裸磁粒子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对常见食源菌的吸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食(乳)品,以及水质中病原体污染的检出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方法采用化学反应沉淀法制备裸磁粒子,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为实验条件选择用菌株;分别对常见食源菌进行吸附效果观察;采用裸磁粒子吸附后琼脂稀释法计数残留菌数,计算其吸附率。结果裸磁粒子用量在0.5ml和1ml时吸附率效果最好,平均吸附率分别为:99.17%、99.2%,说明随着用量的增加其吸附率也随之提高;作用时间结果在30~60min之间吸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3种实验菌株的吸附率均可达97%以上;作用温度结果在室温(25℃)和37℃时对3种细菌的吸附率均可达到97%以上;对10种常见病原体的吸附效果显示均具有较高吸附率。结论裸磁粒子作为提高食源性污染菌检测的一种吸附载体,实验证实裸磁粒子对常见食源性细菌均具有较高的吸附率,为提高食(乳)品中污染菌的检出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磁粒子 吸附率 食源性细菌
原文传递
一株胞内合成纳米磁性颗粒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10
作者 田郭顺 历娜 赵敏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26-2432,共7页
【目的】从聊城东昌湖湖水中分离纯化出一株可合成纳米磁性颗粒的菌株,将其命名为TZ-1。【方法】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研究、分子生物学鉴定,将TZ-1菌株合成的纳米磁性颗粒进行提取纯化,并对菌体和纳米磁性颗粒进行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 【目的】从聊城东昌湖湖水中分离纯化出一株可合成纳米磁性颗粒的菌株,将其命名为TZ-1。【方法】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研究、分子生物学鉴定,将TZ-1菌株合成的纳米磁性颗粒进行提取纯化,并对菌体和纳米磁性颗粒进行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元素分析,对纳米磁性颗粒进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结果】经鉴定TZ-1属于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透射电镜下菌体为杆状,易聚集,有明显的单生鞭毛,有荚膜,在TEM下观察菌体内部有两种电子致密颗粒,较小颗粒分布在菌体细胞膜附近,近似多边形,大小约为60 nm,较大颗粒分布在菌体内部,大小约为180 nm,表面有膜包裹。扫描电镜(SEM)下细胞为杆状,大小与TEM下测量结果一致。SEM下对磁性颗粒进行元素分析,主要为Fe、P、O。根据TEM、SEM、XRD结果推测菌体可合成纳米磁性颗粒。【结论】分离纯化出的菌株TZ-1可合成纳米磁性颗粒,磁性颗粒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知TZ-1合成的纳米磁性颗粒为单斜晶体,主要成分为Fe3(PO4)2·8H2O和Fe_3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细菌 筛选 鉴定 纳米磁性颗粒 透射电镜(TEM) 扫描电镜(SEM) X射线 衍射(XRDl
原文传递
磁小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杜盼 戚金风 +2 位作者 潘贤儒 王金霞 张薇薇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75-79,共5页
查阅文献,对磁小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概述。磁小体具有超顺磁性、低细胞毒性及良好的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并具有足够的空间分辨率和高灵敏度,且易于功能化修饰,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良好载体及造影剂,可在肿瘤磁流体热疗、... 查阅文献,对磁小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概述。磁小体具有超顺磁性、低细胞毒性及良好的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并具有足够的空间分辨率和高灵敏度,且易于功能化修饰,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良好载体及造影剂,可在肿瘤磁流体热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光热-化学动力学联合治疗以及分子成像、可视化疗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构建可视化肿瘤诊疗一体化平台的磁性纳米材料。目前研究中还存在大量问题亟待解决,今后应进行深入研究,将磁小体这一优势载体更好地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以提高肿瘤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小体 治疗 诊断 分子成像 可视化疗法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