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 ENGINEERING EB VIRUS MEMBRANE ANTIGEN IN DETECTION OF MA-IgA ANTIBODY(COMPARISON WITH VCA-IgA AND EA-IgA ANTIBODIES)
1
作者 刘孟忠 李振权 皮国华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2期33-36,共4页
With gene engineering EB virus membrane antigen as the diagnostic antigen,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F)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IgA antibody against EB virus membrane antigen (MA-IgA) in sera from 202 nasopharyn... With gene engineering EB virus membrane antigen as the diagnostic antigen,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F)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IgA antibody against EB virus membrane antigen (MA-IgA) in sera from 202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patients and 315 controls (normal and patients with other tumors). MA-IgA antibody was positive in 96.8% of the pretreatment NPC patients with a GMT of 1:36.3. MA-IgA detection by this method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EA-IgA detection by IE. In contrast, patients with tumors other than NPC were negative for MA-IgA antibody. 9.1% of VCA-IgA positive persons were MA-IgA positive with a GMT of less than 1:5. No MA-IgA positive was found in VCA-IgA negativ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is method was relatively specific.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positive rate and GMT of MA-IgA antibody declined with increase in survival time and the decline was faster than VCA-IgA. When recurrence or distant metastasis developed, similar to VCA-IgA and EA-IgA antibodies, the positive rate and GMT of MA-IgA antibody increased to its pretreatment level. Therefore, MA-IgA detection might be valuabl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monitor of N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 COMPARISON WITH vca-iga AND EA-IgA ANTIBODIES GENE ENGINEERING eb virus MEMBRANE antigen IN DETECTION OF MA-IgA antibody VCA MA 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酶法与ELISA法检测EB病毒VCA-IgA的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阳茂春 陆爱英 +5 位作者 李山 李若林 徐明辉 李泰阶 劳小霞 秦雪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期93-95,共3页
为探讨免疫酶法与ELISA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检测鼻咽癌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EB病毒壳抗原抗体,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77例鼻咽癌患者中,免疫酶法检测EB-VCA-IgA阳性率高92.1%(163/177),而国产试剂和进口试... 为探讨免疫酶法与ELISA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检测鼻咽癌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EB病毒壳抗原抗体,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77例鼻咽癌患者中,免疫酶法检测EB-VCA-IgA阳性率高92.1%(163/177),而国产试剂和进口试剂ELISA法检测结果阳性率都较低,分别为65.0%(115/177)和67.2%(119/177),有显著性差异(P<0.005);在90名对照组血清EB-VCA-IgA,免疫酶法的阴性率为100%(90/90),ELISA法中的国产和进口试剂的阴性率分别为:98.9%(89/90)和95.6%(86/90),无显著性差异(P>0.05)。为此免疫酶法检测EB-VCA-IgA的灵敏度较高,更适合用于鼻咽癌的普查、协助诊断等,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壳抗原抗体 免疫酶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Rta-IgG、VCA-IgA、EA-IgA抗体与其临床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21
3
作者 何流 张雷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44-47,共4页
目的探究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EBV)Rta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Rta-IgG)、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抗体(VCA-IgA)、早期抗原免疫球蛋白A抗体(EA-IgA)与其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我院经病理活检证实的鼻咽癌患者164例为鼻... 目的探究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EBV)Rta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Rta-IgG)、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抗体(VCA-IgA)、早期抗原免疫球蛋白A抗体(EA-IgA)与其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我院经病理活检证实的鼻咽癌患者164例为鼻咽癌组,同期就诊的鼻炎疾病(非鼻咽癌)患者61例为鼻咽疾病组、健康体检者72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Rta-IgG、VCA-IgA、EA-IgA抗体阳性率差异,并分析血清Rta-IgG、VCA-IgA、EA-IgA抗体与鼻咽癌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血清Rta-IgG、VCA-IgA、EA-Ig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鼻咽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鼻咽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Rta-IgG、VCA-IgA、EA-Ig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及T分期鼻咽癌患者血清Rta-IgG、VCA-IgA、EA-IgA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分期、不同M分期鼻咽癌患者血清Rta-IgG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Ⅰ期鼻咽癌患者血清Rta-IgG抗体水平明显低于临床分期Ⅱ、Ⅲ、Ⅳ期者(P<0.05),但临床分期Ⅱ、Ⅲ、Ⅳ期鼻咽癌患者血清Rta-IgG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患者血清VCA-IgA、EA-IgA抗体水平均随N分期、M分期及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血清Rta-IgG、VCA-IgA、EA-IgA抗体水平与鼻咽癌临床表现有一定相关性,可应用于鼻咽癌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eb病毒 Rta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 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抗体 早期抗原免疫球蛋白A抗体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不同厂家试剂盒检测EB病毒EA-IgA、VCA-IgA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罗玲 曾桦 罗晓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5期7-8,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两个不同厂家试剂检测EB病毒早期抗原IgA抗体(EA-IgA)、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并做方法学评价。方法分别用两个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盒检测184例鼻咽癌(NPC)患者及184例正常人的血清EA-IgA和VCA-IgA。结果与欧蒙公司的... 目的比较分析两个不同厂家试剂检测EB病毒早期抗原IgA抗体(EA-IgA)、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并做方法学评价。方法分别用两个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盒检测184例鼻咽癌(NPC)患者及184例正常人的血清EA-IgA和VCA-IgA。结果与欧蒙公司的试剂盒相比,IBL公司的试剂EA-IgA的阳性符合率为66.07%,阴性符合率为89.45%,总符合率为82.34%,Kappa值为0.57;VCA-IgA的阳性符合率为67.57%,阴性符合率为99.32%,总符合率为80.16%,Kappa值为0.62。结论两个厂家的试剂盒在分别验证EA-IgA,VCA-IgA时,具有高度一致性。国内IBL公司生产的试剂可替代进口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鼻咽癌 EA-IgA vca-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 VCA-IgA抗体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前后检测的意义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邹喜 张纬建 +2 位作者 洪金省 陈金梅 刘锋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5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IgA(EBV VCA-IgA)抗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就诊的51例经病理证实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IgA(EBV VCA-IgA)抗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就诊的51例经病理证实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治疗前患者血清EBV VCA-IgA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并对患者化放疗前后的EBV VCA-IgA水平进行配对比较。结果 51例患者治疗前EBV VCA-IgA的S/CO值为3.88(2.14,6.05),EBV VCA-IgA抗体阳性率为94.1%,按不同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总分期、既往有无吸烟史进行分组比较,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放疗前进行EBV VCA-IgA复查的患者有20例,与诱导化疗前进行配对比较,诱导化疗后EBV VCAIgA的S/CO值为3.99(2.09,5.22),低于诱导化疗前的4.09(2.16,6.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5,P=0.398);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放疗前EBV VCA-IgA抗体阳性率为85.0%,低于诱导化疗前的9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8,P=0.598)。诱导化疗2个周期+根治性放疗后进行了EBV VCAIgA复查的患者有31例,与治疗前进行配对比较,放疗后EBV VCA-IgA的S/CO值为2.30(1.35,5.20),低于治疗前的3.91(2.20,6.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44,P=0.081);诱导化疗2个周期+根治性放疗后EBV VCA-IgA抗体阳性率为87.1%,低于化放疗前的9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5,P=0.668)。结论 EBV VCA-IgA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效果评估参考价值有限,其治疗前水平的临床影响因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衣壳蛋白抗体 鼻咽癌 化疗 放疗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间接法建立BV-VCA-IgA和EBV-EA-IgA定量检测的参考区间 被引量:2
6
作者 麦东媚 沈乐 谭俊青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0期1385-1391,共7页
目的采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中的数据,以间接法来建立本实验室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EBV-VCA-IgA)和EB病毒早期抗原IgA抗体(EBV-EA-IgA)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对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LIS数据进行... 目的采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中的数据,以间接法来建立本实验室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EBV-VCA-IgA)和EB病毒早期抗原IgA抗体(EBV-EA-IgA)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对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LIS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160名(男998名,女1162名)20~100岁且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I)、直接胆红素(D-BILI)、间接胆红素(I-BILI)、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结果正常的健康体检人群的EBV-VCA-IgA和EBV-EA-IgA检测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性别与年龄分组。使用Kolmogorov Smirnov(K-S)检验对各组别进行正态性检验,P>0.05视为正态分布,P<0.05视为非正态分布。对于非正态分布数据,剔除大于P_(25)-3×IQR及小于P_(75)+3×IQR数据。剔除后的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分析各组间的差异。利用P_(2.5)~P_(97.5)区间来建立EBV-VCA-IgA及EBV-EA-IgA的生物参考区间,并对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果不同性别间的EBV-VCA-IgA参考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组间的EBV-VCA-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EBV-EA-IgA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其中,EBV-EA-IgA 20~50岁组和≥50~70岁组分别与≥7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1),EBV-EA-IgA 20~50岁组和≥50~70岁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43),合并为1组(20~70岁)建立参考区间,且与≥7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因此,EBV-VCA-IgA参考区间:男性为0.34~3.88 AU/ml、女性为0.32~3.71 AU/ml;EBV-EA-IgA参考区间:20~70岁组为0.01~1.39 AU/ml、≥70岁组为0.01~1.52 AU/ml。结论利用间接法为本实验室建立EB-VCA-IgA和EB-EA-IgA的生物参考区间,能为临床对鼻咽癌等EB病毒导致的疾病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间接法 生物参考区间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 eb病毒早期抗原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C患者中医证型、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表达情况与临床特征及病理分期的研究
7
作者 张帆 乔飞 +4 位作者 郭海燕 陆玮婷 徐祥涛 袁征 史会连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687-690,699,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中医证型及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EB VCA-IgA)阳性表达情况,了解不同证型与EB病毒(EBV)感染对PBC患者病情影响及其与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于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住院的87...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中医证型及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EB VCA-IgA)阳性表达情况,了解不同证型与EB病毒(EBV)感染对PBC患者病情影响及其与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于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住院的87例PBC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分型。同时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完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EB VCA-IgA等检测。根据血清EB VCA-IgA是否阳性表达,将患者分为EB VCA IgA(+)组和EB VCA IgA(-)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差异。同时分析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EB VCA-IgA阳性表达、肝脏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气阴两虚证组中肝脏病理为进展期的EB VCA IgA(+)患者比例较肝郁脾虚证组显著升高(P<0.05)。与EB VCA IgA(-)组患者比较,EB VCA-IgA(+)组患者血清IgG、Ig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病理为进展期、炎症活动等级较高(G3)EBV VCA-IgA(+)患者比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中医证型为气阴两虚、肝脏病理分期为进展期、高IgG、高IgA水平是影响PBC患者EB VCA-IgA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气阴两虚证PBC患者存在更严重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更易合并EBV感染;气阴两虚证、肝脏病理进展期、高IgG、高IgA水平是PBC患者EB VCA-IgA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中医证型 病理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EB病毒衣壳抗原IgG抗体亲合力诊断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价值及患儿免疫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34
8
作者 郑岚 程娟 +1 位作者 潘秋辉 杨蔺 《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408-414,共7页
目的探讨抗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IgG抗体亲合力对EB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价值及患儿免疫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行抗EBV-CAIgG抗体亲合力及抗EBV-CAIgM抗体检测的儿童5882例,其中IM500例、非IM5382例,检测抗EBV-... 目的探讨抗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IgG抗体亲合力对EB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价值及患儿免疫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行抗EBV-CAIgG抗体亲合力及抗EBV-CAIgM抗体检测的儿童5882例,其中IM500例、非IM5382例,检测抗EBV-CAIgG抗体亲合力、抗EBV-CAIgM抗体、EBVDNA载量、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简称异淋)比例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抗EBV-CAIgG抗体亲合力、抗EBV-CAIgM抗体、异淋比例和EBVDNA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IM的效能,并观察IM患儿的免疫状态。另选取临床诊断为IM并检测EBVDNA和淋巴细胞亚群的患儿502例,探讨EBVDNA阳性及阴性IM患儿的细胞免疫状况。结果在5882例儿童中,抗EBV-CAIgG抗体亲合力、抗EBV-CAIgM抗体、EBVDNA和异淋比例4项指标任意1项阳性的患儿为1031例(17.53%),其中IM的发生率最高(38.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抗EBV-CAIgG抗体亲合力、抗EBV-CAIgM抗体、异淋比例和EBVDNA诊断I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3、0.729、0.788和0.664,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847。依据年龄将1031例患儿分为婴儿组(<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期组(4~6岁)和学龄期组(7~17岁)。除婴儿组外,其他3组中的IM患儿CD3-CD16+CD56+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CD3-CD19+B细胞比例、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显著低于非IM患儿(P<0.01),CD3+T细胞比例、CD3+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非IM患儿(P<0.01)。婴儿组中的IM患儿CD3-CD19+B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非IM患儿(P<0.01),CD3+T细胞、CD3+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非IM患儿(P<0.01),而CD3-CD16+CD56+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IM患儿与非IM患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VDNA阳性IM患儿与阴性IM患儿比较,上述变化更明显。结论抗EBV-CAIgG抗体亲合力对IM的诊断价值优于异淋比例、抗EBV-CAIgM抗体和EBVDNA。IM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明显紊乱,EBVDNA阳性的IM患儿紊乱程度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衣壳抗原IgG抗体亲合力 eb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DNA与VCA-IgM、VCA-IgG亲和力检测在儿童EB病毒早期感染中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炳龙 杜红心 周政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6期2441-2444,共4页
目的分析EB病毒(EBV)-DNA与衣壳抗原IgM抗体(VCA-IgM)、衣壳抗原IgG抗体(VCAIgG)亲和力检测在儿童EBV早期感染中的差异,评价EBV-DNA在EBV早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疑似EBV急性感染的患儿血液标本154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VC... 目的分析EB病毒(EBV)-DNA与衣壳抗原IgM抗体(VCA-IgM)、衣壳抗原IgG抗体(VCAIgG)亲和力检测在儿童EBV早期感染中的差异,评价EBV-DNA在EBV早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疑似EBV急性感染的患儿血液标本154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VCA-IgM、VCA-IgG、VCA-IgG亲和力、早期抗原抗体IgG(EBVEA-IgG)、核抗原抗体IgG(EBVNA-IgG);比较EBV-DNA与VCA-IgM、低亲和力VCA-IgG之间阳性率的差异,分析其检测一致性,并初步探讨可能的原因。结果 EBV-DNA、VCA-IgM及低亲和力VCA-IgG阳性率分别为29.87%、10.39%、37.66%。EBV-DNA与VCA-IgM之间具有较弱的一致性(Kappa=0.237),与VCA-IgG亲和力之间没有一致性(Kappa=-0.009)。3种检测结果组合模式中单独EBV-DNA、低亲和力VCA-IgG阳性占所有EBV-DNA、低亲和力VCA-IgG阳性标本的比例分别达60.9%(28/46)、63.8%(37/58),明显高于VCA-IgM(6.25%);EBV-DNA与低亲和力VCA-IgG同时阳性的标本仅7例。EBV-DNA仅在近期感染组中与VCA-IgM及低亲和力VCA-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3),一致性也较好,并可在既往感染组标本中检出。结论 EBV-DNA检测阳性率较高,但与EBV抗体检测一致性较差,且受既往感染的干扰,对儿童EBV急性感染的诊断价值尚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eb病毒 衣壳抗原 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早期抗原抗体、EB病毒DNA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琴 谢琼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目的探讨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VAC-IgA)、早期抗原抗体(EA-IgA)、EB病毒DNA(EB-DNA)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医院收治的137例疑似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VAC-IgA、... 目的探讨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VAC-IgA)、早期抗原抗体(EA-IgA)、EB病毒DNA(EB-DNA)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医院收治的137例疑似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VAC-IgA、EA-IgA抗体滴度,PCR检测血浆EB-DNA拷贝数,并以最终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VAC-IgA、EA-IgA、EB-DNA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效率。对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行根治性放疗,患者随访3年,比较VAC-IgA、EA-IgA、EB-DNA不同表达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137例患者最终临床确诊为鼻咽癌95例,鼻咽癌确诊率为69.3%,以最终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VAC-IgA阳性检出率为37.2%(51/137),EA-IgA阳性检出率为63.5%(87/137),EB-DNA阳性检出率为27.7%(38/137);三者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85.7%(36/42),灵敏度为80.0%(76/95),准确度为81.8%(112/137),阳性预测值为92.7%(76/82),阴性预测值为65.5%(36/55),均高于VAC-IgA、EA-IgA、EB-DNA单项检测。VAC-IgA阴性组中位生存期23个月,显著高于VAC-IgA阳性组(17个月)(χ~2=6.117,P=0.045);EA-IgA阴性组中位生存期26个月,显著高于VAC-IgA阳性组(16个月)(χ~2=9.301,P=0.007);EB-DNA阴性组中位生存期24个月,显著高于EB-DNA阳性组(17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60,P=0.031)。结论病理检查是鼻咽癌诊断的"金标准",VAC-IgA、EA-IgA、EB-DNA三者联合检查能够为鼻咽癌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但不能作为确诊依据;VAC-IgA、EA-IgA、EB-DNA水平能够作为评估患者生存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衣壳抗原 早期抗原 eb病毒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抗体筛查对体检人群早期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卫 黄定贵 +4 位作者 瞿申红 何祺 张伶 赖丽平 刘斐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2404-2408,共5页
目的探讨3种EB病毒抗体[R反式激活因子(Rta)-IgG、早期抗原(EA)-IgA和病毒衣壳抗原(VCA)-IgA]筛查对体检人群早期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联用Rta-IgG、EA-IgA和VCA-IgA对22651例体检人群进行筛查,有一项及以上指标阳性者判定为EB病毒血... 目的探讨3种EB病毒抗体[R反式激活因子(Rta)-IgG、早期抗原(EA)-IgA和病毒衣壳抗原(VCA)-IgA]筛查对体检人群早期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联用Rta-IgG、EA-IgA和VCA-IgA对22651例体检人群进行筛查,有一项及以上指标阳性者判定为EB病毒血清学阳性。随访观察EB病毒血清学阳性者的临床表现,对有可疑病灶者进行病理活检及影像学检查以确诊早期鼻咽癌。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体检者的Rta-IgG、VCA-IgA和EA-IgA阳性检出率,以及EB病毒血清学阳性者Rta-IgG、VCA-IgA和EA-IgA三联检的阳性分布情况。根据EB病毒抗体情况对体检人群EB病毒血清学阳性者进行分层评估:Rta-IgG、EA-IgA和VCA-IgA 3项检测指标均阳性为高危组,其中2项指标阳性为中危组,仅1项指标阳性为低危组。结果22651例体检者中共筛查出EB病毒阳性1631例,总阳性率为7.20%,其中女性阳性率(8.04%)高于男性(6.62%)(P<0.05)。不同年龄组体检者Rta-IgG、EA-IgA和VCA-IgA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后以上3种血清学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升高。在单项指标阳性中,VCA-IgA的阳性检出率较高(56.65%),且30~40岁、51~60岁和61~70岁年龄组女性的VCA-IgA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在不同组合指标阳性中,Rta-IgG+VCA-IgA的阳性检出率较高(7.91%)。鼻咽癌低、中、高危组分别有1399例、220例、12例,分别追踪到0例、15例、11例鼻咽癌,其中Rta-IgG+VCA-IgA双阳性筛检出12例,3种抗体均阳性筛检出11例。结论联合检测Rta-IgG、EA-IgA和VCA-IgA可从体检者中有效筛查出EB病毒阳性人群,其中具有双阳性或三阳性人群的患癌风险较高,重点随访该类人群,有助于提高鼻咽癌早诊早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抗体 R反式激活因子-IgG 早期抗原-IgA 病毒衣壳抗原-IgA 筛查 早期诊断 广西 体检人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淋巴细胞、白细胞分类及EB病毒与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关系 被引量:19
12
作者 黄琳淋 幸娟霞 邓文平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反应性淋巴细胞增高(>10%)与EB病毒衣壳蛋白Ig M(EBVCA-Ig M)抗体阳性率、白细胞(WBC)分类的关系,为临床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双盲法分别镜检,判断反应性淋巴细胞。选...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反应性淋巴细胞增高(>10%)与EB病毒衣壳蛋白Ig M(EBVCA-Ig M)抗体阳性率、白细胞(WBC)分类的关系,为临床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双盲法分别镜检,判断反应性淋巴细胞。选取反应性淋巴细胞增高(>10%)的患儿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EBV-CA-Ig M抗体,采用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WBC分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效能。结果反应性淋巴细胞>10%的患儿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占81.3%、细菌感染占18.7%;反应性淋巴细胞>20%的患儿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占100.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淋巴细胞百分比[(65.76±12.39)%]明显高于细菌感染患儿[(41.57±18.79)%](P<0.05)。EBV-CA-Ig M抗体、反应性淋巴细胞、WBC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及单核细胞百分比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4、0.688、0.658、0.848、0.482。结论 EB病毒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因,但部分患儿可出现EBV-CA-Ig M抗体阴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反应性淋巴细胞增高(>20%)可用于筛查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淋巴细胞 白细胞分类 eb病毒衣壳蛋白IgM抗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昆虫细胞中表达EB病毒壳抗原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
13
作者 谷淑燕 周为民 +1 位作者 刘展 韩春卉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5-340,共6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昆虫杆状病毒为载体表达EB病毒壳蛋白的主要多肽gp125。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证明表达产物的特异性。表达产物位于感染细胞的胞浆内,分子量约100kD。用免疫Dot法检查感染细胞裂解物中存在的特... 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昆虫杆状病毒为载体表达EB病毒壳蛋白的主要多肽gp125。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证明表达产物的特异性。表达产物位于感染细胞的胞浆内,分子量约100kD。用免疫Dot法检查感染细胞裂解物中存在的特异性表达产物的量。重组病毒裂解产物免疫小鼠后,能产生与VCA反应的抗体。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为靶细胞,与B(95-8)细胞片平行检查人血清中的VCA/IgG和VCA/IgA抗体,确定表达产物的特异性及其在检查血清抗体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疱疹病毒 抗原 诊断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A-IgM、RAI和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查对儿童EB病毒感染的诊断效能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伍燕 王小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期52-56,共5页
目的:分析抗EB病毒(Epstein-Bar virus,EBV)衣壳抗原IgM抗体(VCA-IgM)、IgG抗体亲和力指数(RAI)、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实验室检测指标对儿童EB病毒急性感染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6月就诊于随州市中心医院儿... 目的:分析抗EB病毒(Epstein-Bar virus,EBV)衣壳抗原IgM抗体(VCA-IgM)、IgG抗体亲和力指数(RAI)、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实验室检测指标对儿童EB病毒急性感染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6月就诊于随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部并行EBV-DNA定量检测的233例患儿的VCA-IgM、RAI及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资料,以EBV-DNA定量≥1.0×103拷贝/mL为阳性标准将患儿分为EBV-DNA阳性组和EBV-DNA阴性组,比较EB病毒VCA-IgM、RAI及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在诊断EB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确定与诊断EB病毒感染有关的阳性指标个数的最佳诊断点。结果:EBV-DNA阳性组VCA-IgM、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EBV-DNA阴性组,RAI低于EBV-DNA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和RAI诊断EBV感染的准确度均为73.82%,显著高于VCA-IgM的6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中诊断EB病毒感染的最佳诊断点对应于每位患儿1.5个阳性检测指标个数。结论:诊断EB病毒早期感染的这三项实验室检测指标中,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和RAI的诊断效能高于VCA-IgM,当三者中任意两项指标支持EB病毒感染诊断时,其诊断EBV感染的准确性较单项指标高,与三项指标同时阳性无显著差别,这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既能缩短诊疗时间,减少误诊、漏诊和迟诊,还能避免过度检查,降低患儿的医疗费用,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检测指标 eb病毒 eb病毒衣壳抗原IgM抗体 eb病毒IgG抗体亲和力指数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VCA-IgA、NA1-IgA、Zta-IgA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善昌 吴家恩 +3 位作者 张小娟 陈栋 胡静云 彭凌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3期1883-1884,1888,共3页
目的探讨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VCA-IgA)、EB病毒核抗原1免疫球蛋白A(NA1-IgA)、Zta蛋白抗体免疫球蛋白A(Zta-IgA)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0例为鼻咽癌组,并抽选同期因鼻咽部... 目的探讨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VCA-IgA)、EB病毒核抗原1免疫球蛋白A(NA1-IgA)、Zta蛋白抗体免疫球蛋白A(Zta-IgA)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0例为鼻咽癌组,并抽选同期因鼻咽部症状就诊的非鼻咽癌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患者血清VCA-IgA、NA1-IgA、Zta-IgA阳性率。结果两组间EB病毒的血清VCA-IgA、NA1-IgA、Zta-IgA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EB病毒抗体联合诊断效力均高于单项指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达90.0%以上,阳性预测值达69.6%。结论3种EB病毒抗体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鼻咽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 eb病毒核抗原1免疫球蛋白A Zta蛋白抗体免疫球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胶体金快速检测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秦伟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6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人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VCA)IgA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方法。方法预先将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将鼠抗人IgA抗体免疫金固化在金标垫上。检测时,样本通过层析作用向上流动,样本中的Ig... 目的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人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VCA)IgA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方法。方法预先将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将鼠抗人IgA抗体免疫金固化在金标垫上。检测时,样本通过层析作用向上流动,样本中的IgA抗体首先被胶体金标记的鼠抗人IgA抗体捕获,其中的EB-VCAIgA抗体再与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EB-VCA特异性结合,最后形成包被固相上的EB-VCA与EB-VCAIgA抗体及胶体金标记鼠抗人IgA抗体的三元复合物,通过检测线胶体金沉淀颜色的变化来定性判定样本中是否存在EB-VCAIgA抗体。结果采用自制的GICA试纸条进行了1028份临床标本的盲法检测,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EB-VCAIgA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两种试剂检测的总符合率达到94.56%,阳性符合率为93.40%,阴性符合率为95.17%,Kappa值为0.873,两种诊断试剂具备一致的诊断价值。结论用于检测血清中的EB-VCAIgA抗体的GICA试纸条的制备条件已基本建立,其检测结果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操作方法简便快捷且无需特殊仪器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衣壳抗原 IGA抗体 胶体金法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A-IgA联合eIF4E检测对鼻咽癌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桑畅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3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EB病毒衣壳抗原IgA(EBV VCA-IgA)联合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NPC患者60例(NPC组),同期收治的鼻腔乳头状瘤、纤... 目的探讨EB病毒衣壳抗原IgA(EBV VCA-IgA)联合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NPC患者60例(NPC组),同期收治的鼻腔乳头状瘤、纤维瘤、血管瘤及鼻息肉等良性肿瘤患者45例(对照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资料,抽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CA-IgV水平,qPCR法(一步法)检测患者组织中eIF4E mRNA表达水平。结果生化结果显示,NPC组患者血清VCA-IgV阳性率为78.3%(47/6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46.7%(21/45);血清VCA-IgA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间无明显关联(P>0.05)。qPCR结果显示,各病理类型患者癌组织中eIF4E mRNA的表达水平间均有差异,晚期鼻咽癌患者以及发生癌细胞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患者组织中eIF4E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但淋巴结近端与远端转移患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良性对照组患者2种检测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鼻咽癌组以上指标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 VCA-IgV作为NPC的特异性标志物在良性患者中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但结合组织eIF4E表达差异,可进一步提高NPC的诊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VCA-IgV EIF4E 鼻咽癌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联合转铁蛋白受体在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云 庹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讨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联合转铁蛋白受体在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70例(观察组1)、药物性肝损伤70例(观察组2)、HBV肝损伤患者70例(观察组3),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70例(对照组),检测4组... 目的探讨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联合转铁蛋白受体在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70例(观察组1)、药物性肝损伤70例(观察组2)、HBV肝损伤患者70例(观察组3),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70例(对照组),检测4组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对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在观察组1血清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观察组2、3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铁蛋白受体在观察组1血清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观察组2、对照组,但是低于观察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的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AUC分别为(0.86±0.04)和(0.94±0.02),其灵敏度分别为84%和83%,特异度分别为75%和54%。观察组1与对照组的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AUC分别为(0.77±0.04)和(0.94±0.02),其灵敏度分别为75%和84%,特异度分别为84%和98%。结论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联合转铁蛋白受体可作为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 转铁蛋白受体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抗体和SCCA联合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才友 张晟春 +3 位作者 谢政军 安立 赵春平 王才会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0期10-12,15,共4页
目的研究EB病毒抗体+SCCA(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运用于鼻咽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耳鼻咽喉科、肿瘤科门诊和住院经病理确诊未经放化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80例作为A... 目的研究EB病毒抗体+SCCA(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运用于鼻咽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耳鼻咽喉科、肿瘤科门诊和住院经病理确诊未经放化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80例作为A组,收集经放化疗治疗后的鼻咽癌患者42例作为B组,收集同期在遵医五院耳鼻咽喉科诊门诊就诊的慢性鼻炎、咽炎以及扁桃体炎患者60例作为C组,最后收集同期在遵医五院体检中心体检正常的对照者70例作为D组,分别实施EB病毒抗体、SCCA检测,分析其在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四组的SCCA、EB-VCR-IgA(EBV衣壳抗原IgA抗体)、EB-NA-IgA(EBA核抗原IgG抗体)、EA-IgA(EBV早期抗原IgA抗体)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阳性以及阴性预测值均高出单一SCCA、EB-VCR-IgA、EB-NA-IgA、EA-IgA(P<0.05)。结论EB病毒抗体+SCCA联合诊断的价值更高,不仅能够早期诊断鼻咽癌,同时可对预后进行准确评估,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抗原 eb病毒抗体 鼻咽癌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个临床检测指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伏洁 崔红 周士新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770-773,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检测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101例IM患儿发热天数与多种检测指标,如EB病毒DNA(DNA copies of Epstein-Barr virus,EBV-DNA)、EB衣壳蛋白(viralcapsidantigen,VCA)抗...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检测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101例IM患儿发热天数与多种检测指标,如EB病毒DNA(DNA copies of Epstein-Barr virus,EBV-DNA)、EB衣壳蛋白(viralcapsidantigen,VCA)抗体、异型淋巴细胞、血液中WBC和ALT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IM患儿的发热天数与多种检测指标的关系用散点图趋势分析提示,不同的检测指标随着发热天数变化趋势不同。IM患儿在发热早期和中期(发热8 d内),EBVDNA和IgG-VCA的检出阳性率较高(分别是77.2%和76.9%);发热后期EBV-DNA和IgG-VCA(发热12 d后)迅速下降。结论在IM患儿发热的初期和中期检测EBV-DNA和VCA的IgG抗体,有助于患儿的特异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DNA eb衣壳蛋白抗体 发热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