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变不确定覆盖域二型模糊系统的闭环配煤研究
1
作者 姜彦辰 解继刚 +4 位作者 李前胜 王建 李杨 戴润泽 王永富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652,共7页
开环配煤没有考虑锅炉的燃烧状况和预测负荷的不确定性,配煤精度低。为了提高配煤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当前批次的配煤掺烧情况滚动指导下一批次配煤的闭环配煤方法。首先,基于单煤的煤质参数,建立开环的配煤优化模型。然后,采用变... 开环配煤没有考虑锅炉的燃烧状况和预测负荷的不确定性,配煤精度低。为了提高配煤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当前批次的配煤掺烧情况滚动指导下一批次配煤的闭环配煤方法。首先,基于单煤的煤质参数,建立开环的配煤优化模型。然后,采用变不确定覆盖域的二型模糊系统对配煤优化模型的约束边界补偿进行建模。相比于固定的不确定覆盖域,变不确定覆盖域提高了二型模糊系统的建模速度。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闭环配煤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配煤 变不确定覆盖域 二型模糊系统 配煤优化模型 补偿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变压器碳足迹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益兵 朱朝勇 +4 位作者 武美辰 陈楠 李同燕 马亚龙 唐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7-67,共11页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已受到广泛关注,电力装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不容忽视。文中以典型电力装备非晶油浸式配电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生产阶段、分销阶段、使用阶段和生命周期结束阶段的全生命周...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已受到广泛关注,电力装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不容忽视。文中以典型电力装备非晶油浸式配电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生产阶段、分销阶段、使用阶段和生命周期结束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模型,分析电力结构、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等对变压器碳足迹的贡献,并对各项清单数据开展敏感性分析和采用泰勒级数展开方法评估变压器碳足迹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单位功能非晶油浸变压器碳足迹为602 731 kgCO_(2)e,其中使用阶段占比高达99.45%,该阶段碳足迹占比过高是由变压器功率损耗与电力结构决定,随电力结构清洁化发展,预测使用阶段碳足迹可降低约65.39%;对除使用阶段碳足迹结果分析可知原材料减量化或者采用低碳材料、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以及更换电动汽车运输是降低变压器碳足迹的重点;敏感性分析得出材料循环/替代是变压器低碳设计的优先考量;碳足迹结果的不确定性以95%置信水平的相对几何标准偏差表示,即GSD为1.064,碳足迹结果可信。不确定性主要源于数据库碳足迹因子,这为模型数据质量进一步优化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生命周期 碳足迹 电力结构 敏感性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某污染场地修复过程的环境足迹核算及不确定性研究
3
作者 田平 朱于红 +5 位作者 杜耀 田明鑫 陈彩成 杨尚源 徐文菲 周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5-1520,共6页
以安徽合肥某典型污染地块的修复实践为例,采用环境足迹分析电子表格(SEFA)对修复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环境足迹核算,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对核算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修复工程的能源消耗量为6375万MJ,95%的置信区间为5039.6... 以安徽合肥某典型污染地块的修复实践为例,采用环境足迹分析电子表格(SEFA)对修复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环境足迹核算,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对核算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修复工程的能源消耗量为6375万MJ,95%的置信区间为5039.62万~7694.36万MJ,变异系数为4.95%;温室气体(GHG)排放量为4497.5 t(以CO_(2)当量计),95%置信区间为3572.12~5335.16 t,变异系数为4.40%,说明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不确定性分析表明,材料用量、设备运行时长、运输距离等参数详细记录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的重要途径。为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全过程的绿色低碳发展,建议将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纳入土壤修复评估指标,建设碳足迹数据库,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环境足迹评估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利用 土壤修复 环境足迹分析 碳排放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区间二型模糊集合的词计算 被引量:14
4
作者 莫红 王涛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7-715,共9页
普通的模糊集合是点值为二维的一型模糊集合,二型模糊集合(Type-2 fuzzy sets,T2FS)是点值为三维的模糊集合,T2FS比相应的一型难以理解和计算.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T2FS并推广其应用,本文提出了广义区间二型模糊集合(Generalized interv... 普通的模糊集合是点值为二维的一型模糊集合,二型模糊集合(Type-2 fuzzy sets,T2FS)是点值为三维的模糊集合,T2FS比相应的一型难以理解和计算.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T2FS并推广其应用,本文提出了广义区间二型模糊集合(Generalized interval type-2 fuzzy sets,GIT2 FS)的定义,并将其分成三类:离散型、半离散型及连续型,分别给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与扩展原理公式,并得到了GIT2FS在两种不同的模糊逻辑算子下的词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区间二型模糊集合 扩展原理 词计算 不确定覆盖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区间二型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构造新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纪雯 王建辉 +1 位作者 方晓柯 顾树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8-623,共6页
针对现有区间二型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构造方法中,存在受试者需为模糊专家,易出现不确定迹(FOU)填满现象(下隶属度函数近似为0),或需预先确定不确定迹的形状的问题,设计受试者不为模糊专家也可正确回答的调查问题,提出一种构造区间二型模... 针对现有区间二型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构造方法中,存在受试者需为模糊专家,易出现不确定迹(FOU)填满现象(下隶属度函数近似为0),或需预先确定不确定迹的形状的问题,设计受试者不为模糊专家也可正确回答的调查问题,提出一种构造区间二型模糊集隶属度函数的新方法.该法不需预先确定FOU的形状,受试者不必为模糊专家.该法的基本思想是从一组领域专家中收集类属词的上下隶属度区间数据,对所获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最后获得类属词的隶属度函数和FOU.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方法可有效构造区间二型模糊隶属度函数,避免出现填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二型模糊集 隶属度函数 数据预处理 不确定迹 填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碳足迹评价中不确定度与敏感度相结合的数据质量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莎 李燚佩 +2 位作者 曹磊 刘尊文 陈迎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7-1072,共6页
产品碳足迹评价中,数据种类、来源、获取途径和量化方法的选择不同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可靠与否.本文建立了结合敏感度和DQI-Monte Carlo不确定度分析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数据质量分析模型.首先通过敏感度分析识别出产品碳足迹评价中的... 产品碳足迹评价中,数据种类、来源、获取途径和量化方法的选择不同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可靠与否.本文建立了结合敏感度和DQI-Monte Carlo不确定度分析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数据质量分析模型.首先通过敏感度分析识别出产品碳足迹评价中的主要数据,再采用DQI-Monte Carlo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对主要数据进行数据质量判定,甄选出影响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关键数据,并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数据质量改进意见,从而有效地优化数据收集方案,减少碳足迹评价结果的不确定度.建立的方法应用于我国某塑料软包装印刷企业的印刷前阶段碳足迹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数据质量分析 不确定度 敏感度 数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二型模糊集合的表述与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莫红 王飞跃 《模糊系统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74,共8页
通过引入多值映射,本文给出了二型模糊集合的新定义以便其能更好地容易理解,并在修正的不确定覆盖域(footprint of uncertainty,FOU)定义与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FOU划分法来表示连续区间二型模糊集合,最后将该表示方法应用于区间二型模... 通过引入多值映射,本文给出了二型模糊集合的新定义以便其能更好地容易理解,并在修正的不确定覆盖域(footprint of uncertainty,FOU)定义与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FOU划分法来表示连续区间二型模糊集合,最后将该表示方法应用于区间二型模糊集合的词计算及并、交、补运算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型模糊集合 区间二型模糊集合 不确定覆盖域 词计算
原文传递
地表水污染源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晓东 王珏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2-311,共10页
地表水污染源的准确识别对于突发水污染事件中制定补救策略、确定责任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污染源识别的基本问题出发,综述了地表水污染源识别的两类方法,一类是数学模拟法,包括直接求解法和间接求解法,直接求解法又包括解析法和正... 地表水污染源的准确识别对于突发水污染事件中制定补救策略、确定责任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污染源识别的基本问题出发,综述了地表水污染源识别的两类方法,一类是数学模拟法,包括直接求解法和间接求解法,直接求解法又包括解析法和正则化方法,间接求解法又包括模拟优化法、概率统计法及耦合算法;另一类是足迹分析法。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讨论了污染源识别的不确定性,包括污染源信息、观测数据、地表水模型、水动力条件、污染物性质5个方面。并指出地表水污染源识别的不确定性和时效性是制约其应用价值的关键因素,需要在方法耦合、识别效率提高、不确定性分析及污染物性质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识别 反问题 数学模拟法 足迹分析法 不确定性分析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碳设计的产品多层次碳足迹分析方法 被引量:20
9
作者 鲍宏 刘光复 王吉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8,共8页
为支持产品低碳设计,提出产品多层次碳足迹分析方法,构建了产品多层次碳足迹分析模型。通过分析产品碳足迹影响因素,提出了产品碳足迹静态分析方法;考虑影响碳足迹的不确定因素,构建了产品碳足迹不确定性分析模型。基于功能结构映射,进... 为支持产品低碳设计,提出产品多层次碳足迹分析方法,构建了产品多层次碳足迹分析模型。通过分析产品碳足迹影响因素,提出了产品碳足迹静态分析方法;考虑影响碳足迹的不确定因素,构建了产品碳足迹不确定性分析模型。基于功能结构映射,进行产品碳足迹的结构单元量化与分配。将多层次碳足迹分析方法与敏感性分析相结合,探讨了其在低碳设计改进中的应用。以洗碗机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静态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 功能结构映射 低碳设计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二型模糊模型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春艳 徐爱功 +1 位作者 杨本臣 赵雪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8-666,共9页
为了解决高分辨遥感影像分割过程中存在的类属和分割决策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间二型模糊模型的监督分割方法。利用高斯函数建立影像分割一型模糊模型,其模糊隶属度表征像素类属不确定性;为了改善一型模糊模型隶属度对类属不确... 为了解决高分辨遥感影像分割过程中存在的类属和分割决策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间二型模糊模型的监督分割方法。利用高斯函数建立影像分割一型模糊模型,其模糊隶属度表征像素类属不确定性;为了改善一型模糊模型隶属度对类属不确定性的表达以及增强分割决策的准确性,分别采用均值和方差扩展方法在上述一型模糊模型基础上构建区间二型模糊模型;综合利用一型模糊模型隶属度及二型模糊模型隶属区间等信息实现分割决策。提出算法和经典算法对合成影像、World View-II和IKONOS全色影像进行分割实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算法具有更高的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二型模糊模型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不确定轨迹 影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严密波束归位模型的多波束测深点不确定度改进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曲萌 樊妙 +2 位作者 卜宪海 孙毅 阳凡林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3-651,共9页
利用不确定度可有效对多波束测深成果质量进行评估,针对现有不确定度计算模型因近似或简化导致一定误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严密波束归位模型的多波束测深点不确定度改进方法。首先分析了多波束测深过程中的各项误差源,基于误差传... 利用不确定度可有效对多波束测深成果质量进行评估,针对现有不确定度计算模型因近似或简化导致一定误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严密波束归位模型的多波束测深点不确定度改进方法。首先分析了多波束测深过程中的各项误差源,基于误差传播定律与严密波束归位模型,详细推导了各误差源在波束归位各阶段的误差传播情况,最终得出了多波束测深成果不确定度的计算模型。文中利用实测数据计算了每个测深点的不确定度,绘制了单Ping扇面及条带的不确定度分布图,有利于直观、全面地了解所有测深点的误差变化趋势;计算结果与常用HGM不确定度模型进行了对比,表明本文方法更具合理性,对多波束测深成果的质量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 误差传播定律 波束归位 不确定度 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周期评价视角下的机电产品碳足迹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郑辉 王玎 方丽霞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2,共8页
从机电产品碳足迹分布出发,基于全生命周期,建立产品碳足迹分析模型,确定产品系统边界,对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清单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建立碳足迹计算模型,应用Gabi软件对产品碳足迹进行核算.通过建立敏感性分析模型,对影响产品碳足迹因素... 从机电产品碳足迹分布出发,基于全生命周期,建立产品碳足迹分析模型,确定产品系统边界,对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清单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建立碳足迹计算模型,应用Gabi软件对产品碳足迹进行核算.通过建立敏感性分析模型,对影响产品碳足迹因素的敏感度进行分析计算,提取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层次分析与概率分布(AHP-probability distribution,AHP-PD)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判断和量化输入数据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优化数据收集方案,从而真实地反映全生命周期产品碳足迹分布,反馈指导后续低碳设计.最后以变压器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 碳足迹 敏感性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 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海波 王伟 常文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3-135,243,共4页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统计数据获取困难及计算结果的单一性,考虑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表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负生态足迹指数概念,利用该指数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分为强可持续发展、弱可持续发展、不可持...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统计数据获取困难及计算结果的单一性,考虑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表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负生态足迹指数概念,利用该指数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分为强可持续发展、弱可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和严重不可持续发展4个等级。在Matlab平台上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模型,可提供丰富的统计信息来直观地表达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该模型评估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汉江流域达到Ⅰ级发展水平的概率为0,达到Ⅱ级发展水平的概率为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不确定性生态足迹模型 负生态足迹指数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春艳 徐爱功 +1 位作者 姜勇 赵雪梅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1-720,共10页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同质区域地物目标异质性增大,光谱测度空间复杂性增加使像素类属的不确定性以及分割决策不确定性增大,引起分割精度下降。提出一种基于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监督分割方法。对同质区域构建一型高斯隶...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同质区域地物目标异质性增大,光谱测度空间复杂性增加使像素类属的不确定性以及分割决策不确定性增大,引起分割精度下降。提出一种基于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监督分割方法。对同质区域构建一型高斯隶属函数模型刻画像素类属的不确定性;模糊化高斯隶属函数参数构建区间二型模糊模型处理分割决策的不确定性;以训练样本在所有类别中的一型模糊隶属度及上、下隶属度为输入,建立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并融入像素邻域关系作为模糊决策。采用文中算法、FCM方法、HMRF-FCM及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对合成影像及真实高分辨遥感影像进行分割,定性与定量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文中算法具有更高的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二型模糊模型 高分辨率 不确定轨迹 影像分割 模糊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分析的改进灰水足迹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闫峰 朱语欣 +2 位作者 李世曙 康青 王雨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33,共4页
鉴于传统的灰水足迹模型难以处理具有不确定性的灰水足迹评价问题,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理论,提出了改进的灰水足迹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太湖流域的水质性缺水研究中。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灰水足迹模型相比,改进的灰水足迹模型通过引入不确定性... 鉴于传统的灰水足迹模型难以处理具有不确定性的灰水足迹评价问题,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理论,提出了改进的灰水足迹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太湖流域的水质性缺水研究中。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灰水足迹模型相比,改进的灰水足迹模型通过引入不确定性分析理论,能更准确地计算污染物的灰水足迹期望和水质性缺水风险概率,从而量化研究区域的综合水质性缺水程度;2010~2014年太湖流域的水质性缺水风险概率分别为1.00、1.00、0.93、0.97、0.82,其中总氮的灰水足迹期望依次为676.7×10^8、592.6×10^8、576.3×10^8、463.9×10^8、503.7×10^8 m^3,为太湖流域水质性缺水的主要诱因;改进的灰水足迹模型与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模型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能准确有效地量化研究区域的水质性缺水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水足迹 不确定分析 水质性缺水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淡水池塘养殖鱼类排污的灰水足迹及污染负荷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欧阳佚亭 宋国宝 +1 位作者 陈景文 张树深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7-322,328,共7页
淡水池塘养殖鱼类排污引发的中国水质型缺水问题备受关注。基于污染源普查数据和统计数据,参考《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两级排放标准,量化并预测了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种淡水池塘养殖鱼类排污的灰水足迹... 淡水池塘养殖鱼类排污引发的中国水质型缺水问题备受关注。基于污染源普查数据和统计数据,参考《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两级排放标准,量化并预测了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种淡水池塘养殖鱼类排污的灰水足迹和污染负荷。结果表明:2014年,中国淡水池塘养殖鱼类排污的灰水足迹为2.26×10^(10)~3.49×10^(10 )m^3,TN、TP、COD、Cu、Zn污染负荷分别为61 388、11 273、592 288、43、139t;各种淡水池塘养殖鱼类排污的灰水足迹和决定性污染物差别大,优先污染控制策略存在地区差异;产量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和预测表明,2020年中国淡水池塘养殖鱼类的灰水足迹将达到2.85×10^(10)~4.79×10^(10)m^3,TN、TP、COD、Cu、Zn的污染负荷分别达到8.42×10~6~9.59×10~6、1.61×10~6~1.83×10~6、8.70×10~7~9.91×10~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水足迹 池塘养殖 环境标准 决定性污染物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的机电产品碳足迹评价与实现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欣 李文强 李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共4页
准确的碳足迹分布评估是实现产品低碳化的前提。针对机电产品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碳足迹分布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机电产品碳足迹评价流程和评估模型。从产品原材料的选择到最终拆解后的回收处理这一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出发,... 准确的碳足迹分布评估是实现产品低碳化的前提。针对机电产品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碳足迹分布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机电产品碳足迹评价流程和评估模型。从产品原材料的选择到最终拆解后的回收处理这一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出发,对机电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和分析。针对某款榨汁机的碳足迹进行了计算评价,比较分析了该榨汁机的碳排放特性,明确其低碳化方向。最终确定了能显著减少该产品碳排放量的四个关键措施,即降低电网的排放因子、产品功能结构的改变、对产品拆解后的回收处理以及运输方式的改变。从而验证所提出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流程和生命周期模型能够有效地计算产品碳排放并有助于实现产品的低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碳排放 排放因子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土参数的流域生态足迹评估与不确定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金城 严长安 高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9-747,共9页
产量因子和均衡因子是生态足迹模型的关键参数,评估其取值的不确定性对完善生态足迹核算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以牛栏江流域为例,应用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14年整个流域及流域内11个区县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通过计算本土产量因子并与... 产量因子和均衡因子是生态足迹模型的关键参数,评估其取值的不确定性对完善生态足迹核算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以牛栏江流域为例,应用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14年整个流域及流域内11个区县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通过计算本土产量因子并与国内外常用值对比,进行流域生态足迹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牛栏江流域生态足迹为3521404 ghm^2(全球公顷),可利用生物承载力为2338535 ghm^2,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其中官渡区生态超载率最高。不同研究中均衡因子、产量因子取值差异较大,其中耕地的均衡因子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16倍,草地的产量因子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16倍;采用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最大值计算所得流域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分别是最小值的2.5倍、3.9倍、1.4倍。由于牛栏江流域特殊的气候和地形以及畜牧业、渔业发展程度低,因此计算生态足迹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分类,不能简单的采用全球及全国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不确定性 本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多目标整数规划配水模型构建 被引量:11
19
作者 宋歌 陈玉珊 +2 位作者 张珊 赵航 谭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9-139,共11页
农业用水面临可用水资源匮乏、面源污染严重的现状,通过综合考虑非充分灌溉对经济效益、作物品质和环境效应的影响从而实现农业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非充分灌溉和灰水足迹理论,建立不确定性下经济-品质-环境多... 农业用水面临可用水资源匮乏、面源污染严重的现状,通过综合考虑非充分灌溉对经济效益、作物品质和环境效应的影响从而实现农业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非充分灌溉和灰水足迹理论,建立不确定性下经济-品质-环境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对河套灌区作物生育期内的灌溉水量进行分配,得出了经济、品质和环境3种不同偏好水平下的决策方案。结果表明:偏好于环境目标的情景灌溉程度主要为33%,67%的灌溉程度次之,亏缺灌溉的程度更大;偏好于经济目标的灌溉程度大部分为100%,亏缺灌溉的程度较小;偏好于品质目标时则介于前述两种情况之间。通过与仅包括经济、品质和环境单目标的模型对比可见,多目标模型更兼顾品质指标、经济效益和灰水足迹,可以使得各项指标均处于总体较好的情况,其中番茄品质-经济-环境多目标模型品质指标为8.7,经济效益为21.3×10^(8)元,灰水足迹为1.62×10^(4) m^(3),灌溉水量为3.51×10^(7) m^(3),瓜类品质-经济-环境多目标模型品质指标为[25.3,32.7],经济效益为[9.2×10^(8),24.8×10^(8)]元,灰水足迹为[1.94×10^(4),3.15×10^(4)]m^(3),灌溉水量为[6.32×10^(7),7.62×10^(7)]m^(3),各指标表现更佳。模拟结果可为不同情景下灌溉水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优化配置 多目标 灰水足迹 非充分灌溉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碳足迹评价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蒋榕 徐强 +4 位作者 李京咏 戴林秀 敖弟彩 窦志 高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77-1587,共11页
客观全面地评价稻虾共作模式的碳足迹对于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低碳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碳足迹进行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有助于增加评价结果的稳健性,并为未来进一步优化参数和降低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提供借鉴。本研究基于大田试验... 客观全面地评价稻虾共作模式的碳足迹对于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低碳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碳足迹进行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有助于增加评价结果的稳健性,并为未来进一步优化参数和降低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提供借鉴。本研究基于大田试验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以单位面积、单位产值和单位营养密度单元(NDU)为功能单位对水稻单作和稻虾共作模式进行较为全面的碳足迹评价。结果表明,水稻单作和稻虾共作模式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分别为14126 kg(CO_(2)-eq)∙hm^(−2)和13140 kg(CO_(2)-eq)∙hm^(−2)。由于稻虾共作有更高的经济产值和营养密度输出,该模式的单位产值碳足迹[0.11 kg(CO_(2)-eq)∙¥^(–1)]和单位NDU碳足迹[3.05 kg(CO_(2)-eq)∙NDU^(–1)]分别比水稻单作降低81.4%和49.3%,而该模式的净生态系统经济预算(85745¥∙hm^(−2))比水稻单作增加511.5%。热点分析表明,CH_(4)排放(59.8%)、电力消耗(13.8%)和饲料投入(12.3%)对稻虾共作模式的碳足迹构成贡献较大,这几个参数比其他输入参数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也更大。不确定性分析表明,在95%的置信区间下,稻虾共作模式的单位面积碳足迹为11179~15613 kg(CO_(2)-eq)∙hm^(−2)。本研究结果突显了稻虾共作模式丰富的营养产出功能,并从改善居民饮食结构的角度剖析了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可为具有多功能产出的农业生产系统进行更全面的碳足迹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温室气体排放 稻虾共作 生命周期评价 不确定性分析 营养密度单元 农业生态系统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