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fessor Liu Guobin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cure a case of primary erythema limb pain
1
作者 Shi-Meng Yan Ren-Yan Huang +2 位作者 Wei-Jing Fan Feng Xu Guo-Bin Liu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0年第8期61-64,共4页
Primary erythema limb pain is a very rare disease,and its pathogenesis is not clear.Usually,the pain symptoms of patients exist for a long time,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daily life of patients and increase the econom... Primary erythema limb pain is a very rare disease,and its pathogenesis is not clear.Usually,the pain symptoms of patients exist for a long time,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daily life of patients and increase the economic burden of patients.Professor Liu Guobin,who has been engaged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s for nearly 30 years,believes that heat-toxin and blood stasis collateral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sease,and emphasizes the principle of heat-toxin and evil qi causing the disease.It is emphasized that clearing heat and detoxification,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dispersing blood stasis are the main treatment principles.This paper selects a typical case to describe Professor Liu'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erythema limb pain by oral and extern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o as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erythema limb p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erythema limb pa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and external use Famous medical experience Guobin Li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综合治疗对糖尿病足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崔德芝 董男男 +2 位作者 刘瑞霞 闫小燕 赵立群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23-24,2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综合治疗对糖尿病足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糖尿病足初期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加外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4周为1个疗程,治... 目的观察中药综合治疗对糖尿病足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糖尿病足初期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加外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综合治疗糖尿病足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肛门湿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3
作者 雷晴 王建国 黄德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8-43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肛门湿疹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外用苦参汤熏洗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确诊的69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肛门湿疹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以局部外用苦参汤熏洗联...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肛门湿疹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外用苦参汤熏洗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确诊的69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肛门湿疹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以局部外用苦参汤熏洗联合内服消风散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纯外用苦参汤熏洗治疗,疗程均为4周,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在肛周瘙痒、肛门潮湿、皮损肥厚等症状缓解以及复发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苦参汤外用熏洗联合口服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肛门湿疹安全、有效,且优于单纯苦参汤外用熏洗的疗效,在改善患者肛周瘙痒、肛门潮湿、皮损肥厚等症状以及减少复发率方面更有优势。慢性肛门湿疹的治疗应审症求因、分型论治,重视联合疗法,其中配合口服汤剂治疗疗效叠加作用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肛门湿疹 中药内服外用 苦参汤 血虚风燥型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文雄 孙赫 刘文婷 《河南中医》 2015年第2期439-442,共4页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将简单的改善血脂指标异常深入到分子水平、基因层面去揭示中药单味及复方调整脂质化紊乱的机制和作用环节,更是取得显著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1研...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将简单的改善血脂指标异常深入到分子水平、基因层面去揭示中药单味及复方调整脂质化紊乱的机制和作用环节,更是取得显著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1研究方案不统一,没有规范的中医诊断标准,可重复性差,降低了中医药的可信度;2调血脂中药新制剂制剂工艺水平不高,生产质量管理和临床试验管理不规范;3非药物疗法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限制了中医药在治疗高脂血症中的临床应用的范围,故1应尽快建立规范的、统一的、科学的中医诊疗方案,以使研究有可比性,避免低水平的重复;2应进一步提高调血脂中药制剂的工艺研究水平,严格按照临床前毒理研究规范要求进行毒性试验,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范生产;3加强健康教育,鼓励群众合理膳食,多运动,防治高脂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单味药物治疗 中药复方治疗 辨证分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内服联合溻渍法治疗急性肛周湿疹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杜勇军 黄德铨 +2 位作者 侯长城 王成川 王栩芮 《四川中医》 2017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煎汤溻渍疗法治疗湿热型急性肛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180例湿热下注型急性肛门湿疹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为3组,中药内服溻渍组60例,中药熏蒸内服组60例,对照组60例,中药内服溻渍组以祛湿止痒外用方溻...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煎汤溻渍疗法治疗湿热型急性肛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180例湿热下注型急性肛门湿疹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为3组,中药内服溻渍组60例,中药熏蒸内服组60例,对照组60例,中药内服溻渍组以祛湿止痒外用方溻渍联合龙胆泻肝汤内服治疗,中药熏蒸内服组采用局部祛湿止痒外用方熏蒸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外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疗程均为10天,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在肛周瘙痒、肛门潮湿、皮损修复情况等症状缓解。与对照组比较,中药内服溻渍组、中药内服熏蒸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均降低(P<0.05),与中药内服熏蒸组比较,中药内服溻渍组复发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祛湿止痒外用方溻渍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治疗湿热型急性肛门湿疹安全、有效,在改善患者肛周瘙痒、肛门潮湿、皮损修复以及减少复发率方面,中药内外并治疗法优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中药溻渍法较普通中药熏蒸在降低远期复发率方面更有优势。急性肛周湿疹的患者应把握标本兼治的原则,抓住病因,重视内外联合疗法,发挥中药溻渍等传统疗法的特色与优势,寻求控制急性炎症反应及降低远期复发率更佳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肛门湿疹 中药内服外用 中药溻渍法 祛湿止痒外用方 湿热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内外合治乳腺增生96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志新 邱锦芳 钱方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3年第4期27-27,28,共2页
目的 :介绍用中药内服及穴位贴敷合用治疗乳腺增生。方法 :对 96例病人采用中药内服及穴位贴敷的疗法 ,一个疗程后观察疼痛及肿块的变化。结果 :96例病人治愈率达 4 2 .7% ,有效率达 88.6 % ,其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 目的 :介绍用中药内服及穴位贴敷合用治疗乳腺增生。方法 :对 96例病人采用中药内服及穴位贴敷的疗法 ,一个疗程后观察疼痛及肿块的变化。结果 :96例病人治愈率达 4 2 .7% ,有效率达 88.6 % ,其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采用中药内服及穴位贴敷的内外合治的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内外合治 乳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徐海波 《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9年第8期11-14,共4页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近 10余年来才兴起的一门中药药理体外实验方法学 ,它排除了传统中药体外实验中中药粗制剂本身的理化性质对实验的干扰 ,又能反映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及其作用结果 ,在中药药理的实验方法上具有创新性。本文从中...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近 10余年来才兴起的一门中药药理体外实验方法学 ,它排除了传统中药体外实验中中药粗制剂本身的理化性质对实验的干扰 ,又能反映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及其作用结果 ,在中药药理的实验方法上具有创新性。本文从中药粗制剂与药物血清作用异同、药物血清量效关系、药物血清时效关系、制备药物血清等方面对近年来中药血清药理学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指出了它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血清药理学 体外实验 体内实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内外治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160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爱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3期58-60,6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外洗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320例病例均为2011年6月—2014年3月济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的住院患者。治疗组与观察组各16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足背动脉血流、踝肱血压、血脂TC、TG、血糖...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外洗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320例病例均为2011年6月—2014年3月济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的住院患者。治疗组与观察组各16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足背动脉血流、踝肱血压、血脂TC、TG、血糖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侧、右侧的血管内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侧、右侧的DPA、PTA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TG、餐后2h血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外洗对于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着确实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内服 外治法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消渴 脉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君、臣、佐、使”配伍与化妆品中药添加问题探讨
9
作者 李凌霞 蔺振林 李季委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138-140,共3页
中药化妆品的开发,是当前美容市场讨论的热门话题。但是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依照什么样的理论,如何对中药加以运用,对中药外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原则性问题?定义中却没有明确的解释,致使实际应用中众说纷纭。那么,哪些理解是正确的,是符合... 中药化妆品的开发,是当前美容市场讨论的热门话题。但是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依照什么样的理论,如何对中药加以运用,对中药外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原则性问题?定义中却没有明确的解释,致使实际应用中众说纷纭。那么,哪些理解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医基础理论的?哪些理解是错误的、不恰当的,甚至是牵强的?本文通过对中药性味归经、君臣佐使理论的形成过程给予详细阐述。总结为外用药的理论体系不同于内服药,化妆品开发中的中药性能不能用内服功能来解释,需要具体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化妆品开发 内服 外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闭合整复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万松 符名赟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3期111-112,118,共3页
目的:观察246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骨折采用特色的手法闭合整复小夹板固定,中药内服采用分期辨证治疗,中药外用采用早、中期骨折局部给药,药物煎煮浓缩后湿敷骨折部,3周后根据骨折的稳定情况夹板下外敷固定,配合适当... 目的:观察246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骨折采用特色的手法闭合整复小夹板固定,中药内服采用分期辨证治疗,中药外用采用早、中期骨折局部给药,药物煎煮浓缩后湿敷骨折部,3周后根据骨折的稳定情况夹板下外敷固定,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结果:采用《中医病证诊疗疗效标准》中的标准执行:治愈203例,好转43例,有效率达100.0%。结论:较好的骨折复位小夹板加压垫固定,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配合合理的功能锻炼,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 中药内服外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敷配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向阳 田爱平 《河南中医》 2016年第2期274-275,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及相同的术后康复治疗。术前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β-七...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及相同的术后康复治疗。术前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纳,观察组在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纳的同时外敷本院自拟消肿止痛方。结果:观察组首次出现皮肤皱褶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首次出现皮肤皱褶时,观察组患者的踝周径差值及足周径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中药外敷配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有助于肿胀消退,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性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中药外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文郁 《光明中医》 2013年第7期1433-1434,共2页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对230例尖锐湿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外洗,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62....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对230例尖锐湿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外洗,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62.4%,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尖锐湿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弹力线套扎器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分析
13
作者 许跃文 《大医生》 2020年第23期22-24,共3页
目的探究混合痔患者采取自动弹力线套扎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沛县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抽样法予以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自动... 目的探究混合痔患者采取自动弹力线套扎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沛县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抽样法予以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自动弹力线套扎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3个月内复发情况、疼痛评分、肛周水肿评分、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更短(P<0.05),两组3个月内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组术后2、24、36 h疼痛评分、肛周水肿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混合痔患者应用自动弹力线套扎器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且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等优势,还可减轻术后疼痛感,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弹力线套扎器 传统外剥内扎术 混合痔 中药熏洗 腰硬联合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综合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魁玉岩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79-280,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以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复位成功后,内服、外用中药进行相关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以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复位成功后,内服、外用中药进行相关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疗效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间骨折 中药内服 中药外用 手法复位外固定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