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d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with Synchrophasor Based on Matrix Pencil Method in Power Systems 被引量:2
1
作者 Xiaoxue Zhang Fang Zhang +1 位作者 Wenzhong Gao Jinghan He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22-33,共12页
The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SOs)related to renewable generation seriously affect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power systems.To realize t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SSOs by utilizing the high computational efficie... The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SOs)related to renewable generation seriously affect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power systems.To realize t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SSOs by utilizing the high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noise-resilient features of the matrix pencil method(MPM),this paper propos es an improved MPM-based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with syn chrophasors.The MPM is enhanced by the angular frequency fitting equation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polynomial coeffi cients of the matrix pencil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identi fied parameters,since the existing eigenvalue solution of the MPM ignores the angular frequency conjugation constraints of the two fundamental modes and two oscillation modes.Then,the identification and recovery of bad data are proposed by uti lizing the difference in temporal continuity of the synchropha sors before and after noise reduction.The proposed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is verified with synthetic,simulated,and actual measured phase measurement unit(PMU)data.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PM,the improved MPM achieves better accuracy for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each component in SSOs,better real-time performance,and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effect of bad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SOs) SYNCHROPHASOR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matrix pencil method bad data
原文传递
Scattering Centers Measurements by a Modified MEMP Method
2
作者 李世勇 孙厚军 +1 位作者 吕昕 胡伟东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7年第4期448-454,共7页
A modified matrix enhancement and matrix pencil (MMEMP)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he scattering centers measurements in step-frequency radar. The method estimates the signal parameter pairs directly unlike the matrix e... A modified matrix enhancement and matrix pencil (MMEMP)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he scattering centers measurements in step-frequency radar. The method estimates the signal parameter pairs directly unlike the matrix enhancement and matrix pencil (MEMP) method which contains an additional step to pair the parameters related to each dimension. The downrange and crossrange expressions of the scattering centers are deduced, as well as the range ambiguiti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MEMP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Fourier transform metho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s that both the resolution and precision of the MMEMP method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Fourier method. The processing results of the real measured data for three cylinders prove the above conclusions fur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rix enhancement and matrix pencil (memp) modified memp (Mmemp) scattering centers measurements step-frequency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P算法的二维DOA估计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建 王树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3-706,共4页
针对L形阵列,提出利用增广矩阵束(MEMP)进行二维DOA估计的新算法。计算两个均匀线阵的互协方差矩阵,利用MEMP方法构造增广矩阵,运用ESPRIT算法实现二维波达方向的估计,并采用一种新的配对算法,实现二维波达角的自动配对。为了克服MEMP... 针对L形阵列,提出利用增广矩阵束(MEMP)进行二维DOA估计的新算法。计算两个均匀线阵的互协方差矩阵,利用MEMP方法构造增广矩阵,运用ESPRIT算法实现二维波达方向的估计,并采用一种新的配对算法,实现二维波达角的自动配对。为了克服MEMP方法对阵列有效孔径的损失,利用四阶累积量的阵列扩展的性质,提出了基于MEMP方法扩展的二维DOA估计算法,该算法增加了阵列的有效孔径,无需进行谱峰搜索。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广矩阵束 L形阵列 二维DOA估计 四阶累积量 虚拟阵列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ximal Point-Like Method for Updating Simultaneously Mass and Stiffness Matrices of Finite Element Model
4
作者 DAI Hua WANG Kangka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0年第1期1-12,共12页
The problem of correcting simultaneously mass and stiffness matrices of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undamped structural systems using vibration tests is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The desired matrix properties,including sat... The problem of correcting simultaneously mass and stiffness matrices of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undamped structural systems using vibration tests is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The desired matrix properties,including satisfa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equation,symmetry,positive semidefiniteness and sparsity,are imposed as side constraints to form the optimal matrix pencil approximation problem.Using partial Lagrangian multipliers,we transform the nonlinearly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roblem into an equivalent matrix linear variational inequality,develop a proximal point-like method for solving the matrix linear variational inequality,and analyze its global convergence.Numerical results are included to illustrate the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 updating proximal point method optimal matrix pencil approximation matrix linear variational inequ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Fast Extraction Method in the Applicaton of UHV Transmission Line Fault Location
5
作者 Li Wang Jiale Suonan Zaibin Jiao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4期1277-1283,共7页
To aim at the distribution parameter characteristics of UHV transmission line, this paper presents a fast extraction method (FE) to extract the accurate fundamentals of current and voltage from the UHV transmission li... To aim at the distribution parameter characteristics of UHV transmission line, this paper presents a fast extraction method (FE) to extract the accurate fundamentals of current and voltage from the UHV transmission line transient process, and locates the fault by utilizing two-end unsynchronized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is method has good performance of accuracy and stability, and has better location precision by comparing with results of one cycle Fourier algorithm. Therefore the method can efficiently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fault location during the transient process, and makes the error of location results less than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V FAST Extraction method matrix pencil TRANSIENT Process FAULT LO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矩阵束方法的复合材料圆管周向导波频散数据获取 被引量:1
6
作者 江灿 武丹 +2 位作者 舒孟炯 温家炜 马卫卫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2-479,共8页
基于矩阵束算法,提出了一种从弧形阵列采集数据中获取复合材料圆管多模态周向导波频散数据的方法。首先根据留数定理,给出了频率域导波响应信号的多模态周向导波叠加公式,构建了阵列导波信号的Hankel矩阵;然后通过求解Hankel矩阵的广义... 基于矩阵束算法,提出了一种从弧形阵列采集数据中获取复合材料圆管多模态周向导波频散数据的方法。首先根据留数定理,给出了频率域导波响应信号的多模态周向导波叠加公式,构建了阵列导波信号的Hankel矩阵;然后通过求解Hankel矩阵的广义特征值获取了导波的频散数据,给出了综合利用正向和反向接收弧形阵列处理结果降低频散数据中噪声的方法;最后,设计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管中周向传播导波信号的测量实验,利用矩阵束方法获取了圆管周向导波的频散数据,并与采用半解析有限元方法模拟的理论频散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理论频散曲线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即使采用空气耦合换能器作为发射接收阵列,也可以有效地从弧形阵列波形信号中获取周向导波的频散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向导波 频散 复合材料圆管 矩阵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保温隔热应用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穆锐 刘元雪 +5 位作者 欧忠文 胡志德 姚未来 成鑫磊 雷屹欣 杨秀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91-304,共14页
气凝胶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和导热系数低等结构功能特性,成为最主要的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之一。本文简述了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制备工艺及方法,从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热量传递组成、隔热传热... 气凝胶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和导热系数低等结构功能特性,成为最主要的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之一。本文简述了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制备工艺及方法,从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热量传递组成、隔热传热表征等方面对其保温隔热性能及机理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气凝胶复合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应用在军事航空航天、建筑节能环保、能源存储转化、极端环境材料、电动汽车电池、冷藏(冻)运输以及供热锅炉管道等诸多领域中取得的新进展。同时,对其在各个领域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并给出建议。此外,文末对气凝胶复合材料在未来的研发、生产及应用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基体增强 传热表征 隔热机理 保温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网型逆变器附加频率控制方法与参数分析
8
作者 姚文峰 邱建 +1 位作者 张野 杨子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150,共8页
为提升接入弱网下电压源型变流器的锁相环同步暂态稳定性,针对现有的附加频率控制措施,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类型锁相环暂态稳定性提升方法的统一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构建了电流可行域,量化分析了附加控制环节中比例增... 为提升接入弱网下电压源型变流器的锁相环同步暂态稳定性,针对现有的附加频率控制措施,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类型锁相环暂态稳定性提升方法的统一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构建了电流可行域,量化分析了附加控制环节中比例增益系数的可行范围。最后,基于RT-BOX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的统一分析模型及求解比例增益系数可行范围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连接电压源型变流器 暂态稳定性提升方法 统一分析模型 线性矩阵不等式优化法 电流可行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investment in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 projects
9
作者 Sara Raos Josipa Hranić Ivan Rajšl 《Energy and AI》 EI 2024年第3期143-167,共25页
Deep geothermal energy presents large untapped renewable energy potential could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global energy needs. However, developing geothermal projects involves uncertainties regarding adequate geothe... Deep geothermal energy presents large untapped renewable energy potential could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global energy needs. However, developing geothermal projects involves uncertainties regarding adequate geothermal brine extraction and huge costs related to preparation phases and consequently drilling and stimulation activities. Therefore, evaluating utilization alternatives of such projects is a complex decision-making problem effectively addressed using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CDM) methods.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MCDM method utiliz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weighted decision matrix (WDM) to assess different utilization alternatives (electricity generation, direct heat use and cogeneration). The AHP method determines the weight of each criterion and sub-criterion, while the WDM calculates the final project grade. Five criteria groups - technological, geological, economic, societal and environmental – comprising twenty-eight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selected and used for the assessment of investment in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 (EGS) projects. The AHP-WDM method was used by 38 experts from six categories: industr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R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 local community and other. These diverse expert inputs aimed to capture varying perspectives and knowledge influence investment decisions in geothermal energy. The results were analysed accordingly. The result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incorporating different viewpoints to develop robust, credible, and effective investment strategies for EGS projects. Therefore, this method will contribute to more efficient EGS project development, enabling thus a greater penetration of the EGS into the market. Additionally, the proposed AHP-WDM method was implemented for a case study examining two locations. Locations were assessed and compared on scenario-based evaluation.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e method's adequacy for assessing various end uses and comparing project feasibility across different lo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geothermal energy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EGS)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MCDM)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Weighted decision matrix(WDM)
原文传递
基于矩阵束方法的传输线系统瞬态响应分析
10
作者 张胤 廖成 +1 位作者 尚玉平 杜伟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4期419-423,共5页
带有频变负载的传输线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是电磁兼容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频变负载网络较为复杂或内部结构不清晰的情况,其瞬态响应的分析较为困难。本文首先在采样频率点处对频变负载端口导纳进行测量或计算得到相应的采样导... 带有频变负载的传输线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是电磁兼容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频变负载网络较为复杂或内部结构不清晰的情况,其瞬态响应的分析较为困难。本文首先在采样频率点处对频变负载端口导纳进行测量或计算得到相应的采样导纳,并采用有理函数逼近的方式对端口导纳进行等效;之后采用矩阵束(MPM)方法求解出有理逼近函数所需的极点和留数,并将其代入到分段线性递归卷积(PLRC)技术中,实现传输线和频变负载连接点处电压的分段线性递归卷积表达;最后,结合传输线方程实现带有频变负载的传输线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并通过2个算例对所提方法的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计算精确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响应分析 频变负载 矩阵束方法 分段线性递归卷积 传输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D模型的目标二维散射中心提取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菁 周建江 汪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58-962,共5页
为精确描述隐身目标的高频电磁散射特性,该文用基于几何绕射理论的GTD模型代替以镜面散射为主的指数和模型。同时,为克服传统矩阵束算法(MEMP)计算量大、距离坐标配对等问题,该文提出用修正矩阵束算法和二维旋转不变技术(2D-ESPRIT)提... 为精确描述隐身目标的高频电磁散射特性,该文用基于几何绕射理论的GTD模型代替以镜面散射为主的指数和模型。同时,为克服传统矩阵束算法(MEMP)计算量大、距离坐标配对等问题,该文提出用修正矩阵束算法和二维旋转不变技术(2D-ESPRIT)提取基于GTD模型的目标二维散射中心参数。仿真实验表明,该文的两种方法均适用于以边缘绕射等为主要散射源的隐身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中心 GTD模型 memp算法 ESPRIT算法 隐身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多层土壤的格林函数 被引量:12
12
作者 潘卓洪 张露 +1 位作者 谭波 文习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0-156,共7页
为解决垂直多层土壤格林函数理论推导复杂和数值求解方法繁琐的问题,提出了符号方程理论推导方法和自适应高精度复镜像数值求解的方案。符号方程法借助镜像变换和分离变量法实现了机械化推导,可以求得格林函数通用的封闭表达式。自适应... 为解决垂直多层土壤格林函数理论推导复杂和数值求解方法繁琐的问题,提出了符号方程理论推导方法和自适应高精度复镜像数值求解的方案。符号方程法借助镜像变换和分离变量法实现了机械化推导,可以求得格林函数通用的封闭表达式。自适应高精度复镜像法先使用二次采样方法对格林函数的封闭表达式进行智能采样,然后运用矩阵束法直接对离散化的格林函数系数进行复镜像拟合,能够显著提高计算的效率和精度,弥补了传统Prony法和广义函数束法在数值稳定性和精度方面的不足。经由算例对比,该方法准确有效,可以应用于垂直或水平多层土壤接地问题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多层土壤 格林函数 矩阵束法 复镜像法 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线路故障谐波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索南加乐 王莉 +1 位作者 夏经德 何世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3,共7页
针对特高压线路典型分布参数特性,利用现代信号处理方法-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实时分析故障电流谐波。以1000 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为模型,用EMTP仿真建模,给出了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分析线路中间和末端发生单相接地和三相短路时的故障信号中... 针对特高压线路典型分布参数特性,利用现代信号处理方法-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实时分析故障电流谐波。以1000 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为模型,用EMTP仿真建模,给出了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分析线路中间和末端发生单相接地和三相短路时的故障信号中的自由分量衰减特征。仿真结果表明,最小二乘矩阵束法以衰减指数函数为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故障信号中的频率分布、相应的频率衰减时间常数以及含量。同时也给出了电科院1000 kV的动模波形和EMTP仿真波形的结果比较。动模分析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合理,该方法很适合于暂态谐波分析,为分析暂态量对保护的影响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暂态过程 谐波分析 奇异值分解 离散Fourier变换 最小二乘矩阵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MS和奇异熵矩阵束方法的电网低频振荡仿真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党杰 李勇 +3 位作者 徐友平 黄涌 曾正 董明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4-18,共5页
分析了用传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方法研究互联大电网运行特性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AMS)和奇异熵矩阵束方法的综合分析法。该方法将奇异熵用于模态阶数的提取,既能在有无噪声的情况下都准确确定模态阶数,又能减少计算复... 分析了用传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方法研究互联大电网运行特性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AMS)和奇异熵矩阵束方法的综合分析法。该方法将奇异熵用于模态阶数的提取,既能在有无噪声的情况下都准确确定模态阶数,又能减少计算复杂度。以华中电网2009年6月17日发生的由金竹山B厂开关爆炸导致的电网功率波动事件为例,对比了小干扰稳定分析方法和所提出的综合分析法的仿真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基于WAMS和奇异熵矩阵束方法的综合分析法是以特征值分析法为代表的传统低频振荡分析方法的有效补充,能够较为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电网的振荡特性,为分析由多重扰动引起的或特殊运行方式下的低频振荡现象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广域测量系统(WAMS) 奇异熵矩阵束方法 仿真分析 小干扰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PRIT矩阵束法的UWB雷达目标特征提取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东红 张永顺 +1 位作者 陈志杰 方棉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55-165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ESPRIT矩阵束法的UWB雷达目标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把提取信号极点问题转化为求解矩阵束的广义特征值问题。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传统的Prony算法相比有明显地改进,能有效地提取出目标回波信号的极点和留... 提出了一种基于ESPRIT矩阵束法的UWB雷达目标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把提取信号极点问题转化为求解矩阵束的广义特征值问题。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传统的Prony算法相比有明显地改进,能有效地提取出目标回波信号的极点和留数,并对随机噪声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该方法特别适用于UWB雷达或其它高分辨率雷达的目标特征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雷达 特征提取 ESPRIT 矩阵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自由振荡频率识别的三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判别 被引量:26
16
作者 梁振锋 索南加乐 +1 位作者 康小宁 宋国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4-130,10,共7页
针对三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提出识别并联电抗器零模电流自由振荡频率的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线路故障且两侧断路器跳开后,由于线路电容和并联电抗器的储能,并联电抗器会出现自由振荡电流。利... 针对三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提出识别并联电抗器零模电流自由振荡频率的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线路故障且两侧断路器跳开后,由于线路电容和并联电抗器的储能,并联电抗器会出现自由振荡电流。利用最小二乘矩阵束算法获取并联电抗器电流的自由振荡频率。瞬时性故障时,线路零模网络与线模网络在电弧熄灭后停止能量交换,该自由振荡频率等于零模网络固有频率主频;永久性故障时,线路零模网络与线模网络通过故障端口进行能量交换,该自由振荡频率等于零模网络和线模网络固有频率主频的算术平均值。因此,通过计算自由振荡频率的数值即可实现永久性故障判别。EMTP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永久性故障,且不受故障位置、过渡电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输电线路 并联电抗器电流 三相自适应重合闸 自由振荡频率 最小二乘矩阵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补线路故障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索南加乐 吴双惠 +2 位作者 侯卓 侯元文 周芝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8-42,共5页
串联补偿电容器的存在,使得高压输电串补线路阻抗出现非连续性,对目前广泛采用的继电保护原理产生影响。以750kV电压等级的串补输电线路为模型,用EMTP仿真建模,给出了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分析线路故障后电流信号中的自由分量分布以及衰减情... 串联补偿电容器的存在,使得高压输电串补线路阻抗出现非连续性,对目前广泛采用的继电保护原理产生影响。以750kV电压等级的串补输电线路为模型,用EMTP仿真建模,给出了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分析线路故障后电流信号中的自由分量分布以及衰减情况,得到串补输电线路的故障特征。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可以在故障后快速识别出信号频率及相应的衰减时间常数,给出保护安装处实际感受到的谐波变化情况。该方法适合于暂态谐波分析,为分析故障暂态对保护的影响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线路 故障特征 最小二乘矩阵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增广矩阵束方法稀布优化平面阵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斌 郑美燕 +2 位作者 陈客松 吴宏刚 刘先攀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0-546,共7页
基于增广矩阵束方法(Matrix Enhancement and Matrix Pencil,MEMP),以使用尽可能少的阵元逼近期望的方向图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求解阵元位置和设计激励幅度的新方法.首先对期望平面阵的方向图进行采样得到离散的数据集,再构造增广矩阵,对... 基于增广矩阵束方法(Matrix Enhancement and Matrix Pencil,MEMP),以使用尽可能少的阵元逼近期望的方向图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求解阵元位置和设计激励幅度的新方法.首先对期望平面阵的方向图进行采样得到离散的数据集,再构造增广矩阵,对此增广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确定逼近期望方向图所需的最小阵元数目;基于广义特征值分解求解两组特征值,并根据类基于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Estimating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Invariance Techniques,ESPRIT)对这两组特值配对;在最小二乘准则下求解稀布面阵的阵元位置和激励.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在稀布平面阵优化问题中的高效性和数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阵列 稀布阵 增广矩阵束方法(memp) 奇异值分解(SVD) 低秩逼近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酉变换-矩阵束的稀布线阵方向图综合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海鸥 王布宏 刘新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67-2673,共7页
该文提出一种非迭代的稀布线阵方向图综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方向图采样数据进行centro-Hermit化处理,然后通过酉变换构造等价实矩阵束,得到非均匀单元位置与新矩阵束广义特征值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实矩阵奇异值分解,并舍弃非主要奇... 该文提出一种非迭代的稀布线阵方向图综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方向图采样数据进行centro-Hermit化处理,然后通过酉变换构造等价实矩阵束,得到非均匀单元位置与新矩阵束广义特征值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实矩阵奇异值分解,并舍弃非主要奇异值以获得低阶左奇异向量矩阵,进而求得稀布阵列的阵元位置和相应激励。相比于其他方法,该方法能够直接得到阵元位置的实数解,奇异值分解和特征值分解均在实数域进行,提高逼近程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计算量,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利用少量阵元即可高效实现线阵的方向图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布阵 Centro-Hermit矩阵 酉变换 矩阵束 方向图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圆阵的空时二维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辉 李晓明 +1 位作者 葛临东 周立文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6-769,共4页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均匀圆阵的空时二维波达方向估计方法,该方法先利用模式激励技术对接收数据进行变换,再利用变换后数据之间的互相关关系将数据进一步映射到空时域,然后构造出一对空时DOA矩阵束,通过矩阵束的广义特征值就能够计算出所...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均匀圆阵的空时二维波达方向估计方法,该方法先利用模式激励技术对接收数据进行变换,再利用变换后数据之间的互相关关系将数据进一步映射到空时域,然后构造出一对空时DOA矩阵束,通过矩阵束的广义特征值就能够计算出所有入射信号的方位角和俯仰角。该方法完全避免了DOA矩阵类方法中难以克服的角度兼并问题,与UCA- ESPRIT算法相比,减小了孔径损失,使能够估计的信号数目增加了一倍。该方法具有免搜索和参数自动配对的特点。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圆阵 二维波达方向 模式激励法 矩阵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