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ection: Silencing of the long non-coding RNA LINC00265triggers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in lung cancer by reducingprotein stability of SIN3A oncogene
1
作者 XIAOBI HUANG CHUNYUAN CHEN +9 位作者 YONGYANG CHEN HONGLIAN ZHOU YONGHUA CHEN ZHONG HUANG YULIU XIE BAIYANG LIU YUDONG GUO ZHIXIONG YANG GUANGHUA CHEN WENMEI SU 《Oncology Research》 2025年第5期1249-1250,共2页
In the article“Silencing of the long non-coding RNA LINC00265 triggers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in lung cancer by reducing protein stability of SIN3A oncogene”(Oncology Research.2024,Vol.32,No.7,pp.1185–1195.doi:10.... In the article“Silencing of the long non-coding RNA LINC00265 triggers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in lung cancer by reducing protein stability of SIN3A oncogene”(Oncology Research.2024,Vol.32,No.7,pp.1185–1195.doi:10.32604/or.2023.030771,https://www.techscience.com/or/v32n7/57163),an inadvertent error occurred during the compilation of Fig.3H.This needed correction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integrity of the data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g cancer long non coding rna reducing protein stability sin oncogene oncology AUTOPHAGY protein stability APOPTOSIS accuracy integrity SILENC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ng non-coding RNA VPS9D1-AS1对乳腺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和机制
2
作者 侯红 冯姗姗 +2 位作者 孙华静 盖磊 方堃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490-1497,共8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VPS9D1-AS1对乳腺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收集49例接受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体外培养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乳腺癌细胞系MCF-7、T47D、BT549,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VPS9D1-AS1对乳腺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收集49例接受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体外培养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乳腺癌细胞系MCF-7、T47D、BT549,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4695-5p及LncRNA VPS9D1-AS1表达水平;选择MCF-7细胞分别转染si-NC、si-LncRNA VPS9D1-AS1、pcDNA、pcDNA-LncRNA VPS9D1-AS1、miR-NC、miR-4695-5p模拟物、anti-miR-NC+si-LncRNA VPS9D1-AS1、anti-miR-4695-5p+si-LncRNA VPS9D1-AS1,采用RT-qPCR检测MCF-7细胞中LncRNA VPS9D1-AS1、miR-4695-5p表达水平,CCK-8和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存活率和迁移侵袭数,蛋白质印记法检测IL-6、MMP2、MMP9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LncRNA VPS9D1-AS1与miR-4695-5p的靶向关系。结果LncRNA VPS9D1-AS1在乳腺癌组织和MCF-7、T47D、BT549细胞系中表达上调(P<0.05),miR-4695-5p表达下调(P<0.05),MCF-7细胞中LncRNA VPS9D1-AS1、miR-4695-5p变化最明显,选择MCF-7细胞进行后续实验;转染LncRNA VPS9D1-AS1后,MCF-7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和侵袭数以及IL-6、MMP2、MMP9蛋白水平降低(P<0.05);转染miR-4695-5p模拟物后,miR-4695-5p表达升高(P<0.05),MCF-7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和侵袭数及IL-6、MMP2、MMP9蛋白水平降低(P<0.05);转染pcDNA-LncRNA VPS9D1-AS1后,MCF-7细胞中miR-4695-5p表达下降(P<0.05);共转染anti-miR-4695-5p+si-LncRNA VPS9D1-AS1后,MCF-7细胞存活率、迁移数和侵袭数及IL-6、MMP2、MMP9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干扰LncRNA VPS9D1-AS1通过靶向上调miR-4695-5p抑制促炎因子IL-6表达,进而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VPS9D1-AS1高表达 上皮细胞MCF-10A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清lncRNA ANRIL和BDNF水平变化与血栓栓塞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顾玉 梁晓艳 +2 位作者 马胜辉 佟娜 阎泽君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究肾病综合征(NS)病人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因子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ANRIL)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与血栓栓塞(T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20... 目的探究肾病综合征(NS)病人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因子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ANRIL)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与血栓栓塞(T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20例NS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分为NS组118例和TE组102例,另外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研究对象血清lncRNA ANRIL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清BDNF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lncRNA ANRIL、BDNF水平与生化指标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病人发生TE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ANRIL、BDNF在预测NS病人发生TE中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NS组、TE组血清lncRNA ANRIL水平显著升高(2.54±0.43比5.82±1.34、8.35±2.17),BDNF水平显著降低[(32.77±8.25)μg/L比(24.49±4.58)μg/L、(18.63±3.62)μg/L](P<0.05);与NS组相比较,TE组血清lncRNA ANRIL水平显著升高,BDNF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NS组、TE组三组的尿酸、血肌酐、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尿蛋白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S合并TE病人血清lncRNA ANRIL水平与尿酸、血肌酐、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NS合并TE病人血清BDNF水平与尿酸、血肌酐、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尿蛋白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ANRIL、尿蛋白和BDNF是NS病人发生TE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ANRIL、BDNF预测NS病人发生T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85,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2,高于lncRNA ANRIL、BDNF单独检测,特异度为83.05%,灵敏度为88.24%。结论NS伴TE病人中血清lncRNA ANRIL水平升高,BDNF水平降低,二者对NS病人发生TE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非编码rna ANRIL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栓栓塞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来源非编码RNA对骨关节炎微环境的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4
作者 李志超 杨振国 +4 位作者 王磊 王文波 薛景才 刘文斌 曹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784-2792,共9页
背景: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其发生发展的病因学机制尚不清楚。早期骨关节炎的及时诊治十分重要,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外泌体来源广泛,其中包含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RNAs),如微小RNAs、环状RNAs和长链非编码R... 背景: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其发生发展的病因学机制尚不清楚。早期骨关节炎的及时诊治十分重要,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外泌体来源广泛,其中包含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RNAs),如微小RNAs、环状RNAs和长链非编码RNAs。外泌体ncRNAs可直接从原始细胞递送至邻近或远程细胞,通过细胞间通讯调节细胞活性,在重塑骨关节微环境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目的:总结外泌体来源ncRNAs对骨关节炎关节内微环境的干预作用,以及在临床应用中取得的进展,阐明其在骨关节炎诊治方面的潜力。方法:以“exosomes,non-coding RNA,osteoarthritis,application,signal pathway,synovial fluid,cartilage cells,cartilage matrix,subchondral bone,mechanism”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最终纳入66篇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外泌体来源ncRNAs在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对关节内微环境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外泌体ncRNAs调控关节内炎症反应、软骨细胞及软骨基质的退化,软骨下骨重塑和细胞间通讯。②外泌体中的ncRNAs可以作为骨关节炎的生物标志物,帮助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监测疾病进展与预后。③外泌体ncRNAs可作为骨关节炎的治疗靶点,外泌体携带miRNAs递送到关节的软骨细胞及软骨基质,发挥调控作用。④外泌体ncRNAs可以通过调控基因表达、促进细胞间通讯,提高软骨组织工程的效果,修复或再生受损软骨。⑤未来研究者应继续发掘外泌体来源ncRNAs对骨关节炎的干预机制,并可结合最新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之中,这将有效帮助解决骨关节炎患者的病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非编码rna 骨关节炎 关节内微环境 信号通路 软骨退变 生物标志物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非编码RNA在相分离调控中的作用
5
作者 杨新玲 张栋栋 常晓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92,共9页
相分离是细胞内生物分子由单一均相混合物形成2种不相溶的液滴凝聚体过程,是细胞内分子凝聚体和无膜细胞器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相分离不仅在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动态调控作用,而且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分离是细胞内生物分子由单一均相混合物形成2种不相溶的液滴凝聚体过程,是细胞内分子凝聚体和无膜细胞器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相分离不仅在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动态调控作用,而且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有研究发现,长非编码RNA(lncRNA)与相分离密切相关,这为理解lncRNA的作用机制打开了新的视角,成为近年来非编码RNA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介绍了LncRNA SLERT作为分子伴侣与DDX21蛋白相互作用,影响核仁纤维中心区/高密度纤维区(FC/DFCs)的相分离;LINC00657(NORAD)与PUM蛋白形成NP小体,驱动PUM蛋白的相分离而抑制其活性,促进基因组的稳定性;dilncRNA调控DNA损伤应答小RNAs(DDRNA)、p53结合蛋白1(53BP1)的相分离,lncRNA LINP1相分离液滴与Ku蛋白结合促进DNA损伤修复;LncRNA SNHG9、MELTF-AS1、MALR分别驱动LATS1、YBX1、ILF3蛋白质的相分离发挥促癌lncRNAs作用,GIRGL、LncFASA分别调控CAPRIN1、PRDX1的相分离在癌症发展中发挥抑癌基因作用;lncRNA XIST通过相分离驱动X染色体失活的研究。总之,本文综述了lncRNAs通过调节相分离在细胞核无膜细胞器的形成、基因组稳定性与DNA损伤修复、肿瘤发生发展和X染色体失活等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表明长非编码RNA可通过调节相分离,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有望为相分离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离 长非编码rna 无膜细胞器 DNA损伤修复 癌症 X染色体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ncRNA HCG11及miR-26b-5p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面积及功能预后的相关性
6
作者 周静 孙军 +5 位作者 汪宁 刘义锋 李祥欣 高军 余洋 温昌明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物组11(long non coding RNA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omplex group 11,LncRNA HCG11)及微小核糖核酸-26b-5p(microRNA-26b-5p,miR-26b-5p)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及功能...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物组11(long non coding RNA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omplex group 11,LncRNA HCG11)及微小核糖核酸-26b-5p(microRNA-26b-5p,miR-26b-5p)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及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6例,根据梗死面积将其分为小面积组、中面积组和大面积组,随访1年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qRT-PCR检测LncRNA HCG11,miR-26b-5p相对表达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LncRNA HCG11和miR-26b-5p对患者梗死面积的诊断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LncRNA HCG11、miR-26b-5p与梗死面积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面积梗死患者的LncRNA HCG11水平升高,miR-26b-5p水平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的LncRNA HCG11水平升高,miR-26b-5p水平降低(P<0.05);不同梗死面积患者高血压史、高血脂史以及NHISS评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HCG11与梗死面积及NHISS均呈正相关(r_(梗死面积)=0.553,P_(梗死面积)<0.001;r_(NHISS)=0.462,P_(NHISS)<0.001),miR-26b-5p与梗死面积及NHISS均呈负相关(r'_(梗死面积)=-0.534,P'_(梗死面积)<0.001;r'_(NHISS)=-0.447,P'_(NHISS)<0.001);miR-26b-5p为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高血压史、NHISS评分、CRP和LncRNA HCG11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LncRNA HCG11和miR-26b-5p及联合诊断患者梗死面积优于单独指标诊断(Z_(LncRNA HCG11)=3.049,P_(LncRNA HCG11)=0.002;Z_(miR-26b-5p)=2.657,P_(miR-26b-5p)=0.008,AUC=0.937);且LncRNA HCG11+miR-26b-5p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显著优于LncRNA HCG11、miR-26b-5p、CRP、NHISS单独指标(Z_(LncRNA HCG11)=2.207,P_(LncRNA HCG11)=0.027;Z_(miR-26b-5p)=2.080,P_(miR-26b-5p)=0.038;Z_(CRP)=2.341,P_(CRP)=0.019;Z_(NHISS)=2.093,P_(NHISS)=0.036,AUC=0.892);LncRNA HCG11与miR-26b-5p呈负相关(r=-0.425,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ncRNA HCG11水平升高,miR-26b-5p水平降低,均为患者脑梗死面积及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对患者脑梗死面积及功能预后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物组11 微小核糖核酸-26b-5p 脑梗死面积 预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探索lncRNA的自身功能以及在癌症进程中的作用
7
作者 李欣 胡莹 王玉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375,共12页
CRISPR/Cas系统的出现极大推动了基因编辑领域的进步,特别是CRISPR/Cas9系统,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核心工具。长非编码RNA(lncRNA)在基因调控、细胞分化和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癌症研究中,lncRNA作为癌症生物标志物... CRISPR/Cas系统的出现极大推动了基因编辑领域的进步,特别是CRISPR/Cas9系统,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核心工具。长非编码RNA(lncRNA)在基因调控、细胞分化和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癌症研究中,lncRNA作为癌症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lncRNA普遍具有低丰度和保守性差等特点,限制了传统手段对其功能的研究。CRISPR/Cas9技术为lncRNA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高效、灵活且精确的工具,显著加速了该领域的进展。本文首先回顾了CRISPR/Cas9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基因编辑中的广泛应用,包括CRISPR敲除、敲入、干扰和激活等多种功能系统。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筛选特定生物过程中的关键lncRNA,还能够用于基因功能研究,探索其在疾病中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CRISPR/Cas9技术在研究lncRNA功能和调控机制,以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关键应用。此外,文章还总结了通过CRISPR/Cas9进行全基因组筛选以识别功能性lncRNA的方法,并探讨了这些lncRNA在癌症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耐药性中的作用。CRISPR/Cas9敲除系统可以高效敲除lncRNA基因,揭示其在基因调控中的具体功能。同时,CRISPR激活和干扰技术为非编码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调控lncRNA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索其在癌症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文章还探讨了CRISPR技术在未来lncRNA研究中的潜力,尤其是在解决基因组复杂性、靶向效率和脱靶效应等技术难题方面的进展。综上所述,CRISPR/Cas9技术不仅为研究lncRNA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为未来开发新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簇的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 长非编码rna 基因调控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AC092295.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8
作者 薛晓婕 李飞容 +3 位作者 戴海英 陈端 刘慧 李权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25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C092295.2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cBioPortal数据库(更新时间2022年)分析AC092295.2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180例)总生存(OS)以及无病生存(DFS)的相关性。通...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C092295.2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cBioPortal数据库(更新时间2022年)分析AC092295.2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180例)总生存(OS)以及无病生存(DFS)的相关性。通过DIANA Tools测序工具预测与AC092295.2存在互补核苷酸序列的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人永生化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株hEEC、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KLE、AN3CA、Ishikawa、HEC-1A)中AC092295.2的相对表达量,选择AC092295.2相对表达量最低的Ishikawa细胞,分为AC092295.2过表达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pGEX-AC092295.2质粒和pGEX-NC质粒;采用qRT-PCR检测两组细胞AC092295.2和miRNA-200c-3p(miR-200c-3p)的相对表达量;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激酶B(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AC092295.2和miR-200c-3p的靶向关系。结果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AC092295.2的子宫内膜癌患者OS、DFS均优于低表达患者(均P<0.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C092295.2与miR-200c-3p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46,P<0.00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KLE、AN3CA、Ishikawa、HEC-1A和永生化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株hEEC中AC092295.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6±0.09、0.68±0.06、0.17±0.07、0.49±0.12和0.99±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10,P<0.001);AC092295.2过表达组和对照组Ishikawa细胞中AC092295.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92±1.78和1.06±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P=0.005)。MTT法检测结果显示,AC092295.2过表达组第2、3、4、5天细胞活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AC092295.2过表达组和对照组Ishikawa培养26 h后细胞侵袭数分别为(73±4)个和(135±1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AC092295.2过表达组Ishikawa细胞中PTE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磷酸化AKT、Yes相关蛋白、双微粒体2蛋白、bcl-2相关死亡促进因子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qRT-PCR验证AC092295.2靶向负调控miR-200c-3p表达。结论子宫内膜癌细胞中AC092295.2低表达,过表达AC092295.2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iR-200c-3p-PTEN-AKT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rnaS 细胞增殖 肿瘤侵袭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926调控微小RNA-331-3p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9
作者 程树林 杜中波 +2 位作者 黄静 张强 李建勇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70-174,180,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926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LINC00926表达用LncRNADisease数据库分析。采用RT-qPCR检测正常前列腺上皮RWPE-1细胞和前列腺癌细胞株22Rv1、PC3、C4...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926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LINC00926表达用LncRNADisease数据库分析。采用RT-qPCR检测正常前列腺上皮RWPE-1细胞和前列腺癌细胞株22Rv1、PC3、C4-2B、LNCaP、DU-145中LINC00926的表达。选取LINC00926表达最高的前列腺癌DU-145细胞,分别转染LINC00926小干扰RNA(si-LINC00926组)和阴性对照RNA(si-NC组)。采用CCK-8法、划痕实验检测DU-145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LINC00926与miR-331-3p的靶向结合。采用RT-qPCR检测DU-145细胞中miR-331-3p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织LINC00926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RWPE-1细胞比较,LINC00926在前列腺癌22Rv1、PC3、DU-145、C4-2B、LNCaP细胞中表达水平升高,且DU-145细胞表达最高(均P<0.05)。si-NC组LINC00926表达水平高于si-LINC00926组(P<0.05)。于24、48、72、96 h,si-LINC00926组DU-145细胞增殖能力低于si-NC组(均P<0.05)。与si-NC组比较,si-LINC00926组DU-145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5)。LINC00926-WT和miR-331-3p共转染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低于LINC00926-WT和miR-NC共转染(P<0.05)。si-NC组miR-331-3p表达水平低于si-LINC00926组(P<0.05)。与si-NC组比较,si-LINC00926组DU-145细胞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蛋白(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周期蛋白依赖激酶3(CDK3)、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LINC00926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下调LINC00926可能通过靶向miR-331-3p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926 微小rna-331-3p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ncRNA ANRIL、miR-181b-5p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10
作者 潘勇娜 康金旺 常月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INK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lncRNA ANRIL)、微小RNA-181b-5p(miR-181b-5p)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117例结肠癌合并T2DM患...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INK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lncRNA ANRIL)、微小RNA-181b-5p(miR-181b-5p)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117例结肠癌合并T2DM患者为结肠癌合并T2DM组,并根据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56例和淋巴结未转移组6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17例为对照组。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清lncRNA ANRIL、miR-181b-5p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结肠癌合并T2DM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ANRIL、miR-181b-5p水平对结肠癌合并T2DM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结肠癌合并T2DM患者血清lncRNA ANRIL与miR-181b-5p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肠癌合并T2DM组患者血清lncRNA ANRIL水平升高,miR-181b-5p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淋巴结未转移组比较,淋巴结转移组患者血清lncRNA ANRIL水平升高,miR-181b-5p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未转移组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史、TNM分期、分化程度、HbA1C以及lncRNA ANRIL均是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miR-181b-5p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lncRNA ANRIL与miR-181b-5p水平呈负相关(r=-0.440,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ANRIL、miR-181b-5p以及二者联合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0、0.837、0.930,联合诊断价值显著高于lncRNA ANRIL(Z=2.956,P=0.003)、miR-181b-5p(Z=2.117,P=0.034)单独诊断价值。结论结肠癌合并T2DM患者血清lncRNA ANRIL水平升高,miR-181b-5p水平降低,且二者与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2型糖尿病 长链非编码rna INK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 微小rna-181b-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lncRNA-UCA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11
作者 张亚利 高晓会 郭艳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long non-coding RNA-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 1,lncRNA-UCA1)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long non-coding RNA-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 1,lncRNA-UCA1)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11例,并取其癌旁组织作为对照。比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lncRNA-UCA1的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癌组织lncRNA-UCA1表达;术后化疗3个周期后随访3个月,根据化疗敏感性将患者分为抵抗组、敏感组;比较抵抗组、敏感组一般资料及癌组织lncRNA-UCA1表达;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癌组织lncRNA-UCA1表达与结直肠癌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lncRNA-UCA1表达升高(P<0.05);与TNMⅡ期、中/高分化、浸润深度T 1/T 2的患者比较,TNMⅢ/Ⅳ期、未/低分化、浸润深度T 3/T 4患者癌组织lncRNA-UCA1表达升高(P<0.05);患者化疗抵抗率为46.8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男性(OR=3.237,95%CI:1.258~8.325)、TNMⅢ/Ⅳ期(OR=4.277,95%CI:1.615~11.325)、血红蛋白(hemoglobin,Hb)(OR=0.961,95%CI:0.940~0.983)、癌组织lncRNA-UCA1表达(OR=8.939,95%CI:1.926~41.497)是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P<0.05)。随访3~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lncRNA-UCA1高表达组、低表达组生存率分别为62.50%、85.11%,Log-rank检验显示,lncRNA-UCA1高表达组的生存率低于lncRNA-UCA1低表达组(χ2=4.432,P=0.03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lncRNA-UCA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相关,且是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并与患者生存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 病理特征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EBLN3P调节miR-202-5p/BAG3轴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
12
作者 马也 祁洁 +1 位作者 陈建华 徐谔文 《河北医药》 2025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内源性博纳病毒样核蛋白3假基因(LncRNA EBLN3P)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MDA-MB-468、MDA-MB-231、SK-BR-3、MCF-7及人乳腺上皮MCF-10A细胞,qRT-PCR法检测各细...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内源性博纳病毒样核蛋白3假基因(LncRNA EBLN3P)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MDA-MB-468、MDA-MB-231、SK-BR-3、MCF-7及人乳腺上皮MCF-10A细胞,qRT-PCR法检测各细胞LncRNA EBLN3P和微小RNA-202-5p(miR-202-5p)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关联永生基因3(BAG3)蛋白的表达;使用Starbase数据库预测LncRNA EBLN3P、BAG3与miR-202-5p的结合位点,做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转染MCF-7细胞并分为NC组、si-NC组、si-EBLN3P组、si-EBLN3P+anti-miR-NC组和si-EBLN3P+anti-miR-202-5p组,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LncRNA EBLN3P和miR-202-5p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BAG3蛋白的表达,Edu法检测Edu阳性细胞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划痕试验检测愈合效率。结果 与MCF-10A组比较,MDA-MB-468、MDA-MB-231、SK-BR-3、MCF-7组细胞LncRNA EBLN3P、BAG3表达水平升高,miR-202-5p表达水平下降(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iR-202-5p与LncRNA EBLN3P、BAG3有结合位点,且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二者存在靶向关系;与si-NC组比较,si-EBLN3P组LncRNA EBLN3P、BAG3的表达水平以及Edu阳性细胞比例、划痕愈合率降低,miR-202-5p的表达水平以及凋亡率升高(P<0.05);与si-EBLN3P+anti-miR-NC组比较,si-EBLN3P+anti-miR-202-5p组BAG3的表达水平以及Edu阳性细胞比例、划痕愈合率升高,miR-202-5p的表达水平以及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 沉默LncRNA EBLN3P表达通过上调miR-202-5p、降低BAG3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内源性博纳病毒样核蛋白3假基因 微小rna-202-5p Bcl2关联永生基因3 增殖 凋亡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6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13
作者 周明辉 宋瑞彪 《癌症进展》 202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6(SNHG16)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观察组,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lncRNA SNHG16表达水平...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6(SNHG16)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观察组,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lncRNA SNHG16表达水平,并比较两组受试者lncRNA SNHG16表达水平。以2^(-△△Ct)≤2为lncRNA SNHG16低表达,2^(-△△Ct)﹥2为lncRNA SNHG16高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特征鼻咽癌患者lncRNA SNHG16的表达情况。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比较lncRNA SNHG16高表达和低表达鼻咽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lncRNA SNHG16表达水平为(2.02±0.46),明显高于对照组受试者的(0.54±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例鼻咽癌患者中,lncRNA SNHG16高表达79例,lncRNA SNHG16低表达21例。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肿瘤直径≥5 cm鼻咽癌患者lncRNA SNHG16高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肿瘤直径﹤5 cm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SNHG16低表达鼻咽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0.12%,高于lncRNA SNHG16高表达患者的6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lncRNA SNHG16高表达是鼻咽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ncRNA SNHG16在鼻咽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直径有关,可作为鼻咽癌患者预后预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长链非编码rna 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6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LncRNA-PART1、LncRNA-SNHG14水平与疾病分期、认知障碍、运动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高聚 王佳君 +3 位作者 夏雪彬 吴锐 江昕 肖展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8期943-947,954,共6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前列腺雄激素调控转录物1(PART1)、LncRNA-核仁核糖核酸宿主基因14(SNHG14)水平与病情分期、认知障碍、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PD患者1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前列腺雄激素调控转录物1(PART1)、LncRNA-核仁核糖核酸宿主基因14(SNHG14)水平与病情分期、认知障碍、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PD患者100例(PD组)和10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PD患者根据Hoehn-Yahr分级分为早期组(1.0~2.5级,20例)、中期组(3.0级,48例)、晚期组(4.0~5.0级,32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为正常认知组(MoCA评分≥26分,33例)、PD-轻度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1~<26分,46例)、PD痴呆组(MoCA评分<21分,21例),根据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Ⅲ评分分为轻度运动障碍组(0~15分,29例)、中度运动障碍组(>15~40分,46例)、重度运动障碍组(>40~56分,2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LncRNA-PART1、LncRNA-SNHG14水平。通过Spearman法分析血清LncRNA-PART1、LncRNA-SNHG14水平与PD患者Hoehn-Yahr分期、MoCA评分、UPDRS-Ⅲ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D组血清LncRNA-PAR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ncRNASNHG1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期组、晚期组血清LncRNA-PART1水平低于早期组(P<0.05),LncRNA-SNHG14水平高于早期组(P<0.05),且晚期组血清LncRNA-PART1水平低于中期组(P<0.05),LncRNA-SNHG14水平高于中期组(P<0.05)。PD-轻度认知障碍组、PD痴呆组血清LncRNA-PART1水平低于正常认知组(P<0.05),LncRNA-SNHG14水平高于正常认知组(P<0.05),且PD痴呆组血清LncRNAPART1水平低于PD-轻度认知障碍组(P<0.05),LncRNA-SNHG14水平高于PD-轻度认知障碍组(P<0.05)。中度运动障碍组、重度运动障碍组血清LncRNA-PART1水平低于轻度运动障碍组(P<0.05),LncRNA-SNHG14水平高于轻度运动障碍组(P<0.05),且重度运动障碍组血清LncRNA-PART1水平低于中度运动障碍组(P<0.05),LncRNA-SNHG14水平高于中度运动障碍组(P<0.05)。Spearman法结果显示,血清LncRNA-PART1水平与PD患者Hoehn-Yahr分期、UPDRS-Ⅲ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LncRNA-SNHG14水平与PD患者Hoehn-Yahr分期、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PD患者血清LncRNA-PART1水平降低,LncRNASNHG14水平升高,二者均与PD患者病情分期、认知障碍、运动功能有关,可能成为PD进展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雄激素调控转录物1 长链非编码rna-核仁核糖核酸宿主基因14 病情分期 认知障碍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H19通过miR-29a-3pFzd4信号轴影响急性B细胞白血病进展的研究
15
作者 沈文翠 刘畅 +1 位作者 张红莉 石雨薇 《河北医药》 2025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 检测LncRNA-H19对急性B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影响,探讨LncRNA-H19发挥功能的具体机制。方法 首先在GEPIA和GEO数据库中检索LncRNA-H19和miR-29a-3p在急性B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通过qPCR在NALM-6和BALL-1细胞系中验证这些结果。通过... 目的 检测LncRNA-H19对急性B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影响,探讨LncRNA-H19发挥功能的具体机制。方法 首先在GEPIA和GEO数据库中检索LncRNA-H19和miR-29a-3p在急性B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通过qPCR在NALM-6和BALL-1细胞系中验证这些结果。通过转染技术敲低LncRNA-H19或过表达miR-29a-3p,利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急性B细胞白血病中,LncRNA-H19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miR-29a-3p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敲低LncRNA-H19或过表达miR-29a-3p均可以抑制NALM-6和BALL-1的增殖(P<0.05),并增加其凋亡(P<0.01)。此外,miR-29a-3p可以与Fzd4结合,二者在数据库中的表达呈负相关。进一步研究还发现LncRNA-H19通过miR-29a-3p/Fzd4信号轴影响Wnt/β-Catenin信号的通路。结论 LncRNA-H19在急性B细胞白血病中的高表达,以及其对白血病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同时,还发现LncRNA-H19通过miR-29a-3p/Fzd4信号轴影响Wnt/β-Catenin信号的通路;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LncRNA-H19在急性B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开发相关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白血病 Lncrna-H19 miR-29a-3p Fzd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ncRNA RMST,miR-582-5p表达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任建华 张然 +1 位作者 崔秀英 赵新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横纹肌肉瘤相关转录物-2(LncRNA RMST)和miR-582-5p的表达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9例AIS患者,并...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横纹肌肉瘤相关转录物-2(LncRNA RMST)和miR-582-5p的表达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9例AIS患者,并根据患者一周内是否出现END将患者分为END组(n=42)和非END组(n=87),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59例作为健康组。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血清LncRNA RMST,miR-582-5p水平。Pearson法对END患者血清LncRNA RMST,miR-582-5p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LncRNA RMST,miR-582-5p水平以及二者联合对AIS患者预后情况的效能分析。结果 健康组、非END组、END组血清LncRNA RMST水平(1.01±0.28,2.10±0.41,3.99±0.52)逐渐升高,miR-582-5p水平(1.02±0.23,0.86±0.16,0.73±0.15)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72.974,31.907,均P <0.05)。END患者血清LncRNA RMST水平与mi R-582-5p水平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451,P<0.001)。血清LncRNA RMST,miR-582-5p水平联合诊断AIS患者预后的AUC(95%CI)为0.961(0.912~0.987),优于单独预测(Z=2.280,4.515,均P <0.05)。结论 血清LncRNA RMST,miR-582-5p水平与END关系密切,有望成为AIS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横纹肌肉瘤相关转录物-2 微小rna-582-5p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分析验证基于lncRNA标签预测HPV阴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总生存率
17
作者 黄宇 杨博 李伟忠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61-268,共8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研究影响HPV阴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总生存率的相关因素,为HNSCC患者的预后预测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获取HPV阴性HNSCC患者的病变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原始RNA测序数据以及相应病人的临床信...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研究影响HPV阴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总生存率的相关因素,为HNSCC患者的预后预测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获取HPV阴性HNSCC患者的病变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原始RNA测序数据以及相应病人的临床信息,SurvivalR工具包对所有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进行单变量Cox回归分析,使用JAVA程序,利用MSigDBC2经典通路基因集集合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采用LASSO方法的Cox回归对数据降维和模型构建,计算每个患者的风险评分。结果:研究发现153个lncRNA与HPV阴性HNSCC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相关,时间依赖性分析表明,13个lncRNA特征在训练集中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多变量Cox回归和分层分析表明,基于13-lncRNA标签的风险评分可作为HPV阴性HNS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3-lncRNA标签可能是HPV阴性HNSCC预后的新型独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人乳头瘤病毒 生存率 生物信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FGD5-AS1通过miR-103a-3p/RNF38轴影响结肠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18
作者 石沛 庞雪莹 +4 位作者 邓升华 祝金华 赵士梅 马秀岩 马静 《河北医学》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GD5反义RNA1(LncRNA FGD5-AS1)靶向调控miR-103a-3p/环指蛋白38(RNF38)轴对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LncRNA FGD5-AS1、miR-103a-3p在人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和人结肠癌细胞SW480...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GD5反义RNA1(LncRNA FGD5-AS1)靶向调控miR-103a-3p/环指蛋白38(RNF38)轴对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LncRNA FGD5-AS1、miR-103a-3p在人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和人结肠癌细胞SW480中的表达水平;通过StarBase和TargetScan数据库分析LncRNA FGD5-AS1、miR-103a-3p、RNF38之间的结合位点,使用双荧光酶报告基因检测进一步验证;将SW480细胞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pcDNA-NC组、pcDNA-FGD5-AS1组、si-NC组、si-FGD5-AS1组、si-FGD5-AS1+inhibitor NC组、si-FGD5-AS1+miR-103a-3p inhibitor组,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Transwell试验、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侵袭、FGD5-AS1、miR-103a-3p水平及RNF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人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相比,SW480细胞中LncRNA FGD5-AS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1.00±0.00比0.48±0.10,t=12.737,P<0.05),miR-103a-3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00±0.00比1.61±0.18,t=8.301,P<0.05);LncRNA FGD5-AS1可靶向负调控miR-103a-3p表达(P<0.05);miR-103a-3p可靶向正调控RNF38表达(P<0.05);与pcDNA-NC组相比,pcDNA-FGD5-AS1组SW480细胞中FGD5-AS1水平升高(0.98±0.10比2.34±0.45,t=7.227,P<0.05),细胞凋亡率增加(8.64±1.32比16.21±2.75,t=6.079,P<0.05),而miR-103a-3p表达水平(1.01±0.12比0.42±0.07,t=10.403,P<0.05)、RNF38蛋白表达水平(0.59±0.09比0.32±0.17,t=3.438,P=0.006)、细胞增殖活性(0.63±0.09比0.34±0.06,t=6.567,P<0.05)、细胞侵袭能力(112.63±14.94比43.82±5.67,t=10.548,P<0.05)降低。si-FGD5-AS1组细胞变化趋势与pcDNA-FGD5-AS1组相反,且miR-103a-3p inhibitor可逆转si-FGD5-AS1组的变化(P<0.05)。结论:干扰LncRNA FGD5-AS1可能通过靶向上调miR-103a-3p,促进RNF38蛋白表达,从而提高结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降低结肠癌细胞凋亡率,而上调LncRNA FGD5-AS1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FGD5反义rna1 微小rna-103a-3p 环指蛋白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lncRNA ANCR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高妍 王忠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抗分化非编码RNA(lncRNA ANCR)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随机纳入2015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病理确诊鼻咽癌的1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lncRN...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抗分化非编码RNA(lncRNA ANCR)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随机纳入2015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病理确诊鼻咽癌的1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lncRNA ANCR表达量。分析lncRNA ANCR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最大直径、分化级别、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随访60个月,记录患者肿瘤进展和总生存情况。结果肿瘤组织中lncRNA ANCR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大直径≥3 cm、低分化、Ⅲ~Ⅳ期、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肿瘤组织中lncRNA ANCR表达量高于最大直径<3 cm、中高分化、Ⅰ~Ⅱ期、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进展、死亡患者肿瘤组织中lncRNA ANCR表达量高于肿瘤未进展、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大直径≥3 cm、Ⅲ~Ⅳ期、淋巴结转移阳性、lncRNA ANCR表达量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Ⅲ~Ⅳ期和lncRNA ANCR表达量与死亡密切相关(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肿瘤组织中lncRNA ANCR表达量预测肿瘤进展和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9和0.842(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肿瘤组织中lncRNA ANCR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低于lncRNA ANCR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组织中lncRNA ANCR高表达可能参与鼻咽癌的恶性发展,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长链非编码rna 抗分化非编码rna 恶性肿瘤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OIP5-AS1和微小RNA-137水平与心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邹永伟 胡小恋 郑玉群 《中国医药》 2025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OIP5-AS1和微小RNA-137(miR-137)水平与心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UA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102名...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OIP5-AS1和微小RNA-137(miR-137)水平与心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UA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102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UA患者根据随访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35)和未发生组(n=67)。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lncRNA OIP5-AS1、miR-137水平;利用Pearson法分析UA患者血清lncRNA OIP5-AS1与miR-137的相关性及lncRNA OIP5-AS1、miR-137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UA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潜在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清lncRNA OIP5-AS1、miR-137水平预测UA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miR-137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高于/大于对照组,血清lncRNA OIP5-AS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发生组患者血清miR-137水平、LVEDD均明显高于/大于未发生组,血清lncRNA OIP5-AS1、LVEF水平均明显低于未发生组(均P<0.001)。血清lncRNA OIP5-AS1与miR-137呈负相关(r=-0.555,P<0.001)。血清lncRNA OIP5-AS1与LVEDD呈负相关(r=-0.441,P<0.001),与LVEF呈正相关(r=0.479,P<0.001);血清miR-137与LVEDD呈正相关(r=0.466,P<0.001),与LVEF呈负相关(r=-0.472,P<0.001)。miR-137、LVEDD升高是影响UA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而lncRNA OIP5-AS1、LVEF水平升高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血清lncRNA OIP5-AS1、miR-137水平单独预测与二者联合预测UA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0.832、0.924,二者联合优于血清lncRNA OIP5-AS1(Z=2.146、P=0.032)、miR-137(Z=2.114、P=0.035)各自单独预测。结论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UA患者血清lncRNA OIP5-AS1水平降低、miR-137水平升高,血清lncRNA OIP5-AS1、miR-137是影响UA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潜在因素,且二者联合在预测UA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方面展现出更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长链非编码rna OIP5-AS1 微小rna-137 心功能 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