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昆-蒙框架的PSR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构建
1
作者 祝晨佳 高吉喜 +4 位作者 万华伟 郭雨桐 朱萨宁 杨雪 尤春赫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54-1864,共11页
开展《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评估对于解决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合理调整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政策以及进一步提升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还未有统一的《昆-蒙框架》生... 开展《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评估对于解决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合理调整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政策以及进一步提升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还未有统一的《昆-蒙框架》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用于常规和周期性的生物多样性状态监测及其变化评估。研究围绕202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提出的《昆-蒙框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变化、现状和保护要素的关系,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概念框架,构建了《昆-蒙框架》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主题指标和16个评估指标。基于综合评分法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的定量计算公式。同时分析了拟定评估指标体系与《昆-蒙框架》行动目标的相关性和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结果表明,拟定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很好地对《昆-蒙框架》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评估,也发现现有数据难以对行动目标20、21、22和23进行量化评估。讨论了当下《昆-蒙框架》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展望,以期促进《昆-蒙框架》愿景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评估 压力-状态-响应(p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经济—策略框架的我国省级气候变化适应性评价研究
2
作者 朱潜挺 徐瑞 +2 位作者 张馨月 宋娜 吴静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1,共9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评估和界定区域对气候的适应性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内容。论文在审视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气候适应评价领域的薄弱环节;通过梳理现有的评价指标因子,构建了基于环境—经济—策略框架的我国...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评估和界定区域对气候的适应性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内容。论文在审视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气候适应评价领域的薄弱环节;通过梳理现有的评价指标因子,构建了基于环境—经济—策略框架的我国省级气候变化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RITIC权重法计算34个二级指标因子权重,得出了2005—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气候变化适应性能力,并将其划分为Ⅰ至Ⅳ级水平;最后,基于适应性结果排名综合分析了不同区域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级气候适应性总体处于Ⅱ、Ⅲ级水平且呈波动上升趋势;不同省域的适应性呈现明显的“南强北弱”特征;东部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的适应性明显优于其他地区,其中东部沿海尤为突出,其他地区呈现西北—中部—东北低适应性的“V”字型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适应性 psr环境指标框架 CRITIC权重法 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9
3
作者 郭旭东 邱扬 +1 位作者 连纲 刘康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9-489,共11页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模式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是国际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土地退化的严峻形势要求建立能够衡量土地质量变化的指标体系。介绍了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模式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是国际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土地退化的严峻形势要求建立能够衡量土地质量变化的指标体系。介绍了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来源、基本概念、评价框架和研究计划。介绍了国际土地质量指标研究计划中提出的养分平衡、产量差额、农业土地利用强度与利用多样性、土地覆被、土壤质量、土地退化、农业生物多样性、水质量、林地质量、牧草地质量、土地污染等11项土地质量指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不足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有关部门在土地质量方面的研究趋势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r框架 土地质量指标体系 “压力-状态-响应”模式 土地退化 经济增长 土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框架,针对土壤侵蚀小流域的土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21
4
作者 郭旭东 邱扬 +2 位作者 连纲 王静 张爱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884-1894,共11页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退化的重要形式。建立基于“压力 -状态 -响应 (PSR)”模式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能够比较明确反映出土地质量变化的因果关系 ,从而有助于决策者采取合适的土地政策和管理措施 ,进行退化土地的恢复重建。在我...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退化的重要形式。建立基于“压力 -状态 -响应 (PSR)”模式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能够比较明确反映出土地质量变化的因果关系 ,从而有助于决策者采取合适的土地政策和管理措施 ,进行退化土地的恢复重建。在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选取安塞县大南沟小流域进行案例分析 ,分别以栅格 (10 m× 10 m)和小流域整体为评价对象建立起基于 PSR框架 ,针对土壤侵蚀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前者 (以栅格为评价对象 )的压力指标主要为坡度 ,状态指标包括土壤侵蚀强度、土壤肥力和植被盖度 ,响应指标为土地利用类型 ;后者 (以小流域整体为评价对象 )指标包括 3个方面 ,即基于栅格计算的指标、统计指标和格局指标。具体的的压力指标包括地形压力、耕地压力、农作物收入压力以及格局压力等指标 ,状态指标包括土壤侵蚀强度、土壤肥力、植物盖度、流域出口水土流失和格局状态指标 ,响应指标包括非农地面积比重和梯田占农地面积比重等指标。以小流域 1998年土地利用图为基础 ,运用模型模拟和统计分析对小流域整体和小流域内土地质量的相对差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小流域平均坡度 2 7.85°,最大坡度高达 5 9.39°,耕地平均坡度 2 4 .5 6°,耕地面积比重4 2 .8% ,农作物收入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框架 土地质量 土壤侵蚀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TOPSIS模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32
5
作者 王磊 郭灿 李慧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4-159,共6页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PSR-TOPSIS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选取处于"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生态脆弱典型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系统评价其2003—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PSR-TOPSIS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选取处于"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生态脆弱典型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系统评价其2003—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显示:宁夏地区土地整体生态状况呈好转趋势,但仍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土地生态环境较恶劣,生态系统功能、结构受损,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废气、废水及固废的控制与处理、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研究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区域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产生的环境污染以及响应政策的不连续性却加剧了土地生态的不安全性。在此基础上,从生态防护体系建设、产业优化升级和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psr-TOPSIS模型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R框架下西部地区城市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研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付金存 常昕辉 陈静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62,共7页
在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新疆城市发展逐步逼近其综合承载力的极限。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分析框架,构建了新疆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城市综合承载力呈显著下... 在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新疆城市发展逐步逼近其综合承载力的极限。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分析框架,构建了新疆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城市综合承载力呈显著下降趋势,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其中自然因素差异是其空间分异的主因,区域环境压力和城市建设水平差异的影响也正逐步提升,因此优化人口和产业在城镇间的合理布局是提升新疆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承载力 psr框架 组合赋权 时空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R框架下土地整理景观生态效应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晓丹 汤俊红 +1 位作者 范胜龙 孙巧燕 《宜宾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108-113,118,共7页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将福建省诏安县白洋乡土地整理项目区视为人类-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考察其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地整理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项目层的评价分值均得到提高...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将福建省诏安县白洋乡土地整理项目区视为人类-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考察其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地整理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项目层的评价分值均得到提高,景观生态效应综合指数由12.866增加到21.124,整理前生态环境为一般,整理后项目区生态环境变为较优.土地总体景观生态效应得到改善,满足人类社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但土地整理中忽略了水塘等的生态维护功能,今后更多地需要从生态角度进行土地整理,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效应 psr框架 白洋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框架模型的江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伊 张蓉 尹海钊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25,共5页
本文基于PSR框架模型型,结合当前江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结现状,从压力从、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构建了江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重,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2003-2012年江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综... 本文基于PSR框架模型型,结合当前江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结现状,从压力从、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构建了江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重,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2003-2012年江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值,并采用协调度函数测度发展协调状况。结果表明:江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水平提升有限;提升过程中压力—状态—响应三大系统间的协调度总体上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还是存在不均衡、不和谐的情况。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r框架模型 低碳城市化 层次分析法法 协调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9
作者 冯翰林 林宇渊 +4 位作者 杨厚邦 李银金 孙希宁 任小玉 王立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0,共10页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新时期开展国土空间治理的新型空间类规划,在开展规划环评时需要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面创新应用。在现有规划环评理论方法基础上,对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关系理论进行了优化和补充,明...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新时期开展国土空间治理的新型空间类规划,在开展规划环评时需要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面创新应用。在现有规划环评理论方法基础上,对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关系理论进行了优化和补充,明确了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环评的必要性。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环评的技术框架,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方面应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用于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生态环境源头防控体系;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建立了空间适应性评价方法,用于解决空间单元和生态环境管控分区冲突问题;给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跟踪监测、执法督察等管理制度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评估全过程的主要路径。结合海南省部分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案例,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技术框架在不同类型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环评过程中的应用特点,强调了建立部门间互动交流的工作机制和规范评价技术方法是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环评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环评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资源环境承载力 技术框架 ps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框架下湖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10
作者 周晓梅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23-126,共4页
随着省际旅游的开放,快速恢复湖北省旅游业是湖北旅游复苏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PSR框架理论体系,运用文献法和访谈法,分析了湖北省旅游业在疫情影响下可持续发展机制,并且构建湖北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建议主要从政... 随着省际旅游的开放,快速恢复湖北省旅游业是湖北旅游复苏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PSR框架理论体系,运用文献法和访谈法,分析了湖北省旅游业在疫情影响下可持续发展机制,并且构建湖北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建议主要从政府、旅游企业和潜在的旅游者三个方面制定湖北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从而加速湖北省旅游业的复苏和可持续发展。希望为湖北省旅游产业的复苏与振兴提供有参考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r框架 湖北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框架的耕地资源质量评价——以广西桂平市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艺颖 杨小雄 何启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193-197,共5页
综合运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提取Slope、RVI、SQI、DVI、LUD 5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构建桂平市耕地资源质量评价体系,最终桂平市的耕地分为5个等级,针对不同的等级提出了耕地资源保护的政策建... 综合运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提取Slope、RVI、SQI、DVI、LUD 5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构建桂平市耕地资源质量评价体系,最终桂平市的耕地分为5个等级,针对不同的等级提出了耕地资源保护的政策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对桂平市耕地资源的改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平市 psr枢架 耕地质量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PSR模型与复杂网络的发射平台抗毁性评估
12
作者 黄通 高钦和 +1 位作者 刘志浩 王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41,共7页
为改善现阶段评估研究中存在的主观性强、物理逻辑关联性弱的问题。以某型发射平台为对象,从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评估等级判据3个方面系统构建了一种发射平台抗毁性评估体系模型。采用PSR框架理论,构建了具有因果逻辑关联关系的评... 为改善现阶段评估研究中存在的主观性强、物理逻辑关联性弱的问题。以某型发射平台为对象,从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评估等级判据3个方面系统构建了一种发射平台抗毁性评估体系模型。采用PSR框架理论,构建了具有因果逻辑关联关系的评估指标体系,针对评估指标体系数量繁多,提出了基于复杂异质网络理论节点介数和k-means算法的评估指标体系筛选方法;采用互信息理论和极限损毁量化提出了评估指标赋权方法和评估指标量化方法,并通过量纲分析对PSR框架理论进行了模型改进,构建了抗毁性DA-PSR评估方法;并提出了基于作战任务需求的评估等级判据方法。结果表明:通过筛选出了剩余节点介数值占总介数值52.990%、剩余簇中心值占总簇中心值90.550%的精简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抗毁性DA-PSR评估方法可以评估出该型发射平台抗毁性值为0.737,且其在不同作战任务需求下,评估等级分别呈现出“优、中、中”的差别。抗毁性DA-PSR评估方法具有主观性影响低,物理逻辑关联性强的优势,有助于提高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r框架理论 复杂异质网络 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方法 评估等级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虎 宋秀贤 +2 位作者 俞志明 梁玉波 吴在兴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0-45,共6页
为了构建基于多指标体系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作者在调研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对山东半岛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现状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在综合考虑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 为了构建基于多指标体系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作者在调研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对山东半岛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现状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在综合考虑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山东半岛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从陆源压力、水质状态和生物响应3个方面对山东半岛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和环境压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6年山东半岛近岸海域生态健康状况基本呈现由外海到近岸逐渐变差的态势,其中生态健康状况较差的海域主要集中在莱州湾西南部、烟台北部海域、威海的沿岸海域以及山东半岛东南部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 psr框架 综合评价 山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千岛湖流域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亚男 俞洁 +1 位作者 王飞儿 申开丽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4年第6期689-695,724,共8页
针对千岛湖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受到威胁的现状,对千岛湖流域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以识别影响流域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研究引入了基于突变理论的多准则评价方法——突变级数法,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由15个相... 针对千岛湖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受到威胁的现状,对千岛湖流域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以识别影响流域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研究引入了基于突变理论的多准则评价方法——突变级数法,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由15个相关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千岛湖流域2008-2011年间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全面评估.评估结果表明,2008-2011年间,千岛湖流域生态安全2010年达到较安全级别,其他年份均处于基本安全的级别.相对而言,压力系统的安全度最低,状态系统安全度最佳.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目前千岛湖流域生态安全状况较好,但总体状况、压力和响应指标都显示出下降的趋势,说明千岛湖面临着较大的安全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突变级数法 psr模型 生态安全评价 千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产业发展对生态安全水平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青龙 安玉琴 +1 位作者 潘明清 陈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22-27,46,共7页
文章通过构建PSRS框架模型,利用灰色关联综合分析方法,对西藏地区2000-2011年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西藏地区近年来的生态安全水平由于受到外界扰动而大部分时间处于预警区域。但产业发展对生态安全的扰动却具有... 文章通过构建PSRS框架模型,利用灰色关联综合分析方法,对西藏地区2000-2011年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西藏地区近年来的生态安全水平由于受到外界扰动而大部分时间处于预警区域。但产业发展对生态安全的扰动却具有双重性:从总体来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西藏地区生态水平的提升(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从局部看,产业发展对地区的生态安全(主要指自然生态安全)却存在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水平 psrS框架 灰色关联 西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标自动筛选的新疆开孔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11
16
作者 汪小钦 林梦婧 +3 位作者 丁哲 周珏 汪传建 陈劲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302-4315,共14页
生态健康评价对了解区域生态健康状况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自动筛选出能反映生态系统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生态健康定量评估的关键问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Press-State-Response)框架和生态等级网络框架(EHN,Ecolog... 生态健康评价对了解区域生态健康状况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自动筛选出能反映生态系统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生态健康定量评估的关键问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Press-State-Response)框架和生态等级网络框架(EHN,Ecological Hierarchy Network),通过文献调研和因果分析建立要素层与指标层之间的交叉联系,构建了生态健康评价"网状"指标体系;在保证指标体系完备性基础上,通过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熵权法的候选指标权重的客观计算,基于目标优化理论构建了评价指标的自动筛选模型,并基于中选指标计算了新疆开孔河流域2001—2017年生态健康指数(EHCI,Ecological Health Comprehensive Indexes),分析其空间分异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自动筛选模型,开孔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由31个候选指标自动筛选出了17个中选指标,用54.8%的指标表达了85.98%的信息,中选的17个指标在干旱/半干旱区域有关文献中应用较多,使用频次比例都在20%以上,其中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年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FVC,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age)3个指标的使用频次百分比均超过了50%,说明指标自动筛选模型的合理性;开孔河流域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和中部绿洲区外围生态健康状况较差,西北部河谷地带和中部两大绿洲区生态健康状况较好;17年来,流域生态质量整体趋于改善,显著改善区域占10.26%,远高于显著退化的1.61%,显著改善区域以孔雀河绿洲最为明显。开孔河流域生态健康的总体好转趋势说明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健康评价 指标自动筛选模型 网状指标体系 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 新疆开孔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17
作者 田丰收 刘新平 原伟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5-304,共10页
随着化肥、农膜等在农业生产中的过量投入,耕地面源污染的程度随之加重。选取塔里木河流域上游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域,依据P-S-R框架理论,构建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加入土壤理化数据,使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和田地区1... 随着化肥、农膜等在农业生产中的过量投入,耕地面源污染的程度随之加重。选取塔里木河流域上游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域,依据P-S-R框架理论,构建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加入土壤理化数据,使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和田地区1980年及2016年耕地面源污染状况进行生态风险评价,运用耕地生态风险模型、生态风险转移矩阵、ArcGIS分析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时空分异状况。研究结论表明:和田地区1980年耕地生态风险等级均为Ⅱ级或Ⅲ级,呈"中间高,两侧低"分布;2016年耕地生态风险等级上升至Ⅳ级或Ⅴ级,呈"倒W型"分布,各县耕地面源污染程度较1980年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其中墨玉县和于田县在2016年耕地生态风险等级达到最高的Ⅴ级,而民丰县因自身生态环境的强脆弱性,同样需要提高关注。根据面源污染"从源头治理"的原则,应切实推进和田地区耕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增强技术指导,开展试点工作,改善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时空分异 P-S-R框架 耕地面源污染 和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方差-TOPSIS模型的贵州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凤太 苏维词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92,103,共6页
基于PSR概念框架,应用均方差法进行赋权,构建了贵州省水生态安全均方差-TOPSIS模型,并基于此模型研究了贵州省2005—2012年水生态安全。结果表明,基于构建的均方差-TOPSIS模型,(1)总体来看,贵州省2005—2012年的水生态安全状态处于较不... 基于PSR概念框架,应用均方差法进行赋权,构建了贵州省水生态安全均方差-TOPSIS模型,并基于此模型研究了贵州省2005—2012年水生态安全。结果表明,基于构建的均方差-TOPSIS模型,(1)总体来看,贵州省2005—2012年的水生态安全状态处于较不安全和敏感状态,整体水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2)从因子层来看,2005—2012年,水生态安全的压力贴近度在波动中减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给贵州省水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压力,状态和响应贴近度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水生态安全的压力和响应是影响贵州省水生态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方差 TOPSIS psr概念框架 水生态安全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3
19
作者 赵春雨 朱永恒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6年第3期224-227,共4页
根据土地质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耕地质量指标体系。认为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而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则是构建耕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最佳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评价指标,其中生态功能指标体系包括... 根据土地质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耕地质量指标体系。认为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而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则是构建耕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最佳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评价指标,其中生态功能指标体系包括土壤质量、气候质量、生物多样性质量和景观生态质量,生产功能指标体系(即耕地生产力)则通过耕地生产潜力、耕地基础地力和耕地现实生产力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耕地质量 指标体系 psr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对南疆地区生态绩效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伟 安晓梅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76-84,共9页
国家的新丝路战略对生态脆弱的南疆地区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基于南疆阿克苏、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四地州2006年~2013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采用熵值法探讨了南疆地区生态绩效的... 国家的新丝路战略对生态脆弱的南疆地区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基于南疆阿克苏、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四地州2006年~2013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采用熵值法探讨了南疆地区生态绩效的评估,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南疆地区环境脆弱但随着对环境的重视生态绩效成整体上升趋势;SO2减排量、农林牧渔产值、节水量对生态绩效影响较大。据此本文提出加大节水灌溉力度、加大有害气体减排量、增加第一产业产值,有序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绩效评估 psr框架模型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