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表层水分含量指数(SWCI)的土壤干旱遥感监测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红卫 陈怀亮 +2 位作者 申双和 周官辉 余卫东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8年第6期624-628,I0002,共6页
土壤湿度弄口植被生长状况是干旱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指标,对植被和土壤光谱特征的解译是进行旱情程度判断的重要因子。近期,基于水的光谱反射特性,提出的地表含水量指数(SWCI)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地表的含水量值及其变化,可用于大范围... 土壤湿度弄口植被生长状况是干旱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指标,对植被和土壤光谱特征的解译是进行旱情程度判断的重要因子。近期,基于水的光谱反射特性,提出的地表含水量指数(SWCI)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地表的含水量值及其变化,可用于大范围的、快速的浅层土壤墒情遥感监测。通过与NDVI对比分析发现,在对浅层(0-50cm)土壤水分进行监测时,SWCI比NDVI更为敏感,这有助于在实时干旱动态监测中更好地采用不同的指数以提高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含水量指数(swci)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干旱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温度和植被指数进行地物分类和土壤水分反演 被引量:38
2
作者 刘良云 张兵 +5 位作者 郑兰芬 童庆禧 刘银年 薛永祺 杨敏华 赵春江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9-273,共5页
首先利用地物表面温度和植被指数 ,成功地对北京精准农业示范区内生长旺盛小麦、稀疏小麦、池塘水体、水草、淤泥和裸露土壤等 6种地物进行了分类 .其次 ,利用地物表面温度 (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作为坐标系 ,建立LST—NDVI三角... 首先利用地物表面温度和植被指数 ,成功地对北京精准农业示范区内生长旺盛小麦、稀疏小麦、池塘水体、水草、淤泥和裸露土壤等 6种地物进行了分类 .其次 ,利用地物表面温度 (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作为坐标系 ,建立LST—NDVI三角形分布的散点图 ,分析了散点图的地物特征分布及其物理意义 .与植被的红外和近红外两个特征波段构造的散射图相比 ,同类样本的离散度更小 ,不同类别样本之间的距离更大 .最后 ,提出了植被指数—表面温度的土壤水分反演模型 ,结合地面采样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物分类 土壤水分反演 植被指数 陆地表面温度 实用模块化成像光谱仪 土壤水分 散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冬小麦相对蒸散与叶面积指数及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靖 李湘阁 +1 位作者 刘恩民 于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2-34,共3页
冬小麦相对蒸散(农田蒸散量ET与自由水面蒸发量ET_0之比)表征冬小麦受土壤水分和作物生长状况制约下的耗水规律。冬小麦生长季利用大型蒸渗仪测定农田蒸散,用E601型水面蒸发器测定水面蒸发,并用平行观测方法测定叶面积指数,分析冬小麦... 冬小麦相对蒸散(农田蒸散量ET与自由水面蒸发量ET_0之比)表征冬小麦受土壤水分和作物生长状况制约下的耗水规律。冬小麦生长季利用大型蒸渗仪测定农田蒸散,用E601型水面蒸发器测定水面蒸发,并用平行观测方法测定叶面积指数,分析冬小麦相对蒸散与叶面积指数和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并建立了冬小麦返青~收获期相对蒸散与叶面积指数和0~60cm表层土壤含水量的经验公式为。在田间条件下由RE和ET_0推算出小麦耗水量ET,并可用于冬小麦适时、适量灌溉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冬小麦 相对蒸散 叶面积指数 表层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S影像的NDVI和LSWI植被水分含量估算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友水 谢元礼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6,共5页
植被含水量估算在作物灌溉和森林火灾预警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采用8天合成MODIS地表反射率数据,针对植被水分含量与陆表水指数,植被覆盖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关系及不同植被类型和地表水分含量状况在NDVI-LSWI二维空间中的分布规律,在NDV... 植被含水量估算在作物灌溉和森林火灾预警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采用8天合成MODIS地表反射率数据,针对植被水分含量与陆表水指数,植被覆盖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关系及不同植被类型和地表水分含量状况在NDVI-LSWI二维空间中的分布规律,在NDVI-LSWI梯形特征空间中确定最大和最小含水量边界线的基础上采用植被干燥指数直接估算植被水分亏缺程度。该方法不仅简便,而且可以避开植被指数温度梯形图中陆地表面温度和气温差值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植被水分含量 等价水深 陆表水指数 植被干燥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黄河源区土壤表层含水量反演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立文 张友静 +2 位作者 邓世赞 曹明 钱志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22,共5页
为了对黄河源区的土壤表层含水量进行反演与时空分析,利用黄河源区2006年第65—321天MODIS温度和植被指数产品数据,计算了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构建了不同像元尺度窗口的LST/NDVI斜率与实测表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比较了... 为了对黄河源区的土壤表层含水量进行反演与时空分析,利用黄河源区2006年第65—321天MODIS温度和植被指数产品数据,计算了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构建了不同像元尺度窗口的LST/NDVI斜率与实测表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比较了不同尺度像元窗口的拟合效果。分析结果表明:9×9像元窗口的拟合效果(回归系数R2为0.65)优于其他像元窗口尺度;季节尺度的拟合精度(回归系数R2为0.76)优于长时间序列的拟合精度;夏季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09,模拟精度满足实验要求,可用于黄河源区短时间序列的土壤表层含水量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土壤含水量 像元窗口 黄河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增强型土壤表层水分含量指数模型构造与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红卫 陈怀亮 刘忠阳 《气象科技》 2012年第6期1039-1043,共5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光谱变化的影响和植被冠层的光谱反射率是干旱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指标。根据水的吸收率光谱变化特征和绿色植物有效光谱响应特征曲线,在前期提出的地表含水量指数(SWCI)的基础上,增加MO-DIS通道1的红光光谱,以增强植被对光... 土壤水分含量对光谱变化的影响和植被冠层的光谱反射率是干旱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指标。根据水的吸收率光谱变化特征和绿色植物有效光谱响应特征曲线,在前期提出的地表含水量指数(SWCI)的基础上,增加MO-DIS通道1的红光光谱,以增强植被对光谱吸收的变化反应,可应用于大范围且快速的浅层土壤墒情遥感监测。通过与土壤表层水分含量指数(SWCI)对比分析发现,在对浅层(0~30cm)土壤水分进行监测时,ESWCI比SWCI更为敏感,这将有助于在实时干旱动态监测中更好地提高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地表含水量指数(swci) 干旱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TVDI)的朝阳县干旱监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艳伟 王淑莹 +2 位作者 焦忠帅 杨国范 杨启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利用Landsat 8数据,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结合建立二维特征空间,依据二维特征空间分布图拟合干、湿边方程,进而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对旱情分布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土壤含水率实测值与反演的地表温度建立模型... 利用Landsat 8数据,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结合建立二维特征空间,依据二维特征空间分布图拟合干、湿边方程,进而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对旱情分布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土壤含水率实测值与反演的地表温度建立模型,并通过模型反演出土壤含水率与实测值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随着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增加,最大地表温度(Tsmax)随之减小,最小地表温度(Tsmin)基本上随之增大,Tsmin和Tsmax的趋势线交汇于一点组合成近似的三角形形状;2016年5—8月,朝阳县全县范围内基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6月份旱情最为严重;TVDI与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显著,可以较好的实现对旱情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地表温度 土壤含水率 干旱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ERS-02 IRMSS和MODIS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与热环境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季青 余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1,87,共5页
应用中巴资源卫星热红外遥感数据(CBERS-02 IRMSS)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福州市的地表温度。反演过程中使用同时相的MODIS数据在像元尺度上获取的大气水汽含量替换标准大气模拟值,参考气候资源评价中人体舒适度指数模型,建立基于地温... 应用中巴资源卫星热红外遥感数据(CBERS-02 IRMSS)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福州市的地表温度。反演过程中使用同时相的MODIS数据在像元尺度上获取的大气水汽含量替换标准大气模拟值,参考气候资源评价中人体舒适度指数模型,建立基于地温的热环境评价模型,并对福州城市热环境进行评级。结果表明:中巴资源卫星热红外数据对城市热岛和热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多源遥感数据的结合可以提高地表温度的反演精度,而基于遥感反演参数的热环境指数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描述城市热环境的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评价 CBERS-02 IRMSS 地表温度 大气水汽含量 热环境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在陕北地区的对比和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菁 王连喜 +2 位作者 沈澄 李琪 李登科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7-102,共6页
利用陕北20个测墒站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湿度和对应的MODIS卫星资料,分析了3种干旱遥感指数即改进型能量指数(MEI)、垂直干旱植被指数(PDI)和地表含水量指数(SWCI),由此得到陕北旱情空间分布图,并对其分等定级。结果表明:3种遥感干旱监... 利用陕北20个测墒站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湿度和对应的MODIS卫星资料,分析了3种干旱遥感指数即改进型能量指数(MEI)、垂直干旱植被指数(PDI)和地表含水量指数(SWCI),由此得到陕北旱情空间分布图,并对其分等定级。结果表明:3种遥感干旱监测模型监测土壤水分的最佳土层深度均为20cm,其次为10cm。对2008年4-9月的植物生长季土壤相对湿度进行动态反演表明,3种指数均能及时、准确得到大范围的土壤含水量情况及旱情,适宜在当地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遥感 土壤相对湿度 地表含水量指数 改进型能量指数 垂直干旱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典型沙漠和绿洲植被-水汽-地表温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程丹妮 王颖琪 +1 位作者 程勇翔 黄敬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6-466,共11页
为探讨新疆不同区域沙漠、绿洲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及大气水汽含量三者间的相关关系,利用2001-2019年MOD13C3植被指数、MOD11C3地表温度以及2013-201... 为探讨新疆不同区域沙漠、绿洲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及大气水汽含量三者间的相关关系,利用2001-2019年MOD13C3植被指数、MOD11C3地表温度以及2013-2017年Suomi NPP VIIRS水蒸气含量数据,运用Slope趋势分析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9年新疆植被指数年平均值整体呈增加趋势,绿洲增加尤为明显。地表温度年平均值变化为绿洲白天减少、夜晚增加,年温度差值减少;沙漠白天夜晚均增加,年温度差值增加。(2)全疆的NDVI、大气水汽含量及地表温度三者的月值数据彼此呈正相关关系。植被增加可减少地表温差和大气水汽差,在北疆绿洲的高植被覆盖区表现明显。绿洲对于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优于沙漠,北疆绿洲调控作用优于南疆。(3)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每年3-10月夜晚地表逆温和逆湿现象明显,导致夜晚大气水汽含量高于白天。南疆绿洲受沙漠环境及植被增加的双重影响,近年来夜晚水汽含量高于白天水汽含量的月份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夏季。研究结果有利于从宏观层面认识新疆气候变化,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地表温度 大气水汽含量 逆温 逆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遥感多通道微波比辐射率植被指数(EDVI)在不同类型植被区的特点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继恒 李锐 +2 位作者 王雨 王怿璞 符玉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8-541,共14页
地表微波比辐射率植被指数(emissivity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EDVI)可以很好地指示地表植被含水量,并且可以应用于有云情况和浓密植被区域.以往的研究仅限于使用19GHz和37GHz微波信号,仅能反映植被某单层的含水情况,而Aqua卫星的... 地表微波比辐射率植被指数(emissivity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EDVI)可以很好地指示地表植被含水量,并且可以应用于有云情况和浓密植被区域.以往的研究仅限于使用19GHz和37GHz微波信号,仅能反映植被某单层的含水情况,而Aqua卫星的Advanced Microwave Radiometer-Earth Observing System(AMSR-E)微波辐射计观测可为植被含水量遥感提供更多的通道选择.本研究利用多源卫星遥感产品,包括AMSR-E亮温、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云参数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再分析资料等,反演了东亚及东南亚地区6.925、10.65、18.7、36.5GHz垂直极化微波通道的陆地表微波比辐射率,并以此建立了三组多通道微波比辐射率植被指数EDVI(6v,37v)、EDVI(10v,37v)和EDVI(18v,37v),研究了该三组EDVI指数在森林和农田两类植被类型区的特点.结果表明,在森林区域,EDVI(6v,37v)和EDVI(10v,37v)普遍大于EDVI(18v,37v),这很可能是由于前两者对于浓密植被的穿透更深,能反映更多的植被含水量,而EDVI(18v,37v)的穿透性相对较弱,主要反映冠层顶部、相对浅薄植被层的植被含水量.综合利用这三组EDVI指数之间的差异,在高大浓密植被区域,可以实现对植被含水量在上、中、下三层的垂直分布的估计.对于低矮植被,其垂直结构不丰富,此三者的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地表微波比辐射率 比辐射率差分植被指数 植被含水量 植被垂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坡面管理措施对表层土壤储水和草被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普颖颖 张文太 +4 位作者 李政 顾祝军 黄国平 胡雨彤 赵红梅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3期34-37,62,I0001,共6页
研究不同坡面土壤水分变化和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可为退化草地恢复管理提供参考。通过监测灰钙土和棕红土两种土壤类型坡面表层土壤水分和植被生长状况,分析了枯草覆盖、水平沟、增渗孔、补灌等不同坡面管理措施对草被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不同坡面土壤水分变化和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可为退化草地恢复管理提供参考。通过监测灰钙土和棕红土两种土壤类型坡面表层土壤水分和植被生长状况,分析了枯草覆盖、水平沟、增渗孔、补灌等不同坡面管理措施对草被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量越大,各处理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增幅越大,恢复到稳定状态的时间越长,最长可达22天;综合3场不同量级的降雨来看,降雨后水平沟处理拦蓄雨水的效果最好,其土壤含水量在灰钙土坡面上较对照高1.8百分点,在棕红土坡面上较对照高8.3百分点;降雨后表层土壤含水量恢复到稳定状态期间,枯草覆盖处理表层土壤含水量与对照差异最大,在灰钙土上高0.8百分点,在棕红土上高2.9百分点;两种土壤类型上,几种坡面管理措施均对草地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其中效果最好的是枯草覆盖,与对照相比,灰钙土坡面植被覆盖度提高了33.9百分点、地上生物量提高了257.6%,棕红土坡面植被覆盖度提高了41.6百分点、地上生物量提高了67.3%。采取适当的坡面管理措施,可促进草地植物的生长,实现退化草地的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管理措施 草地植物 表层土壤含水量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温带荒漠草原生长季地表反射率特征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3
作者 阳伏林 周广胜 +3 位作者 张峰 王风玉 鲍芳 平晓燕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47-2852,共6页
基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温带荒漠草原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2008年生长季(5月1日—10月15日)的气象和生物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地表反射率日、季动态,并构建了温带荒漠草原地表反射率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反射率日变化主要受太阳高度角影... 基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温带荒漠草原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2008年生长季(5月1日—10月15日)的气象和生物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地表反射率日、季动态,并构建了温带荒漠草原地表反射率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反射率日变化主要受太阳高度角影响,呈早晚高、中午低的U形曲线特征;生长季地表反射率在0.20~0.34,平均为0.25,以5月较高、6月下降、7—9月相对稳定、10月增大;研究区地表反射率的季节动态与冠层叶片的物候变化有关,同时受降水过程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是影响该区地表反射率的关键因子;反映土壤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共同作用的地表反射率模型的模拟值与野外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荒漠草原 地表反射率 土壤含水量 叶面积指数 模型
原文传递
庙岛群岛南五岛地表温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5
14
作者 池源 石洪华 +1 位作者 王晓丽 丰爱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09-2319,共11页
海岛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和独立性,地表温度(LST)在海岛地表能量平衡和资源环境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庙岛群岛南五岛为研究区,通过RS和GIS手段,构建南五岛LST估算模型,分析南五岛LST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南五岛春、... 海岛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和独立性,地表温度(LST)在海岛地表能量平衡和资源环境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庙岛群岛南五岛为研究区,通过RS和GIS手段,构建南五岛LST估算模型,分析南五岛LST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南五岛春、夏、秋、冬四季LST均值分别为12.05、32.93、13.91和7.76℃,全年LST均值为16.66℃;不同海岛全年LST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庙岛、大黑山岛和小黑山岛,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全年LST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建设用地、农田、阔叶林、草地、裸地和针叶林,海岛全年LST均值随着建设用地比例的增大而上升;NDVI、高程和坡度三者共同作用于LST,其中春、夏、秋三季及全年与LST显著负相关,冬季则显著正相关;坡向单独对LST产生影响,全年及不同季节均与LST呈显著正相关;夏季57个点位的土壤含水量与LST呈显著正相关,典型海岛生态系统特征可能是形成该结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地表特征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土壤含水量
原文传递
土壤质地对土壤水分反演精度的影响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红卫 陈怀亮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86-1090,共5页
干旱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土壤水分含量和下垫面植被状态来反映,在对旱情发生程度的遥感反演过程中,土壤和植被的光谱特征是进行旱情程度判断的重要因子。为了更好地通过遥感方法对土壤水分含量进行准确的反演,在基于地表含水量指数(SWCI... 干旱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土壤水分含量和下垫面植被状态来反映,在对旱情发生程度的遥感反演过程中,土壤和植被的光谱特征是进行旱情程度判断的重要因子。为了更好地通过遥感方法对土壤水分含量进行准确的反演,在基于地表含水量指数(SWCI)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土壤质地的光谱特征对SWCI模型进行修正。在研究中假设壤土的修正系数为1,根据不同土壤质地的光谱特征分别设定沙土地的修正系数为0.8,沙壤土地的修正系数为0.9,黏壤土的修正系数为1.3,黏土的修正系数为1.4。通过与SWCI的反演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修正后的土壤浅层水分含量反演精度显著提高。这有助于在实时干旱动态监测中根据不同的土壤质地进行调整,提高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地 修正的地表含水量指数(Mswci) 地表含水量指数(swci 反演 应用
原文传递
遥感反演和站点观测的地气温度分布特征差异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念 卢致宇 +2 位作者 徐建红 张红 张霄羽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48-1861,共14页
地表温度和近地表大气温度是地球系统、大气系统以及地—气相互作用物理过程的重要参量。在陆地—大气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水汽含量、NDVI指数、下垫面变化等因素会对地—气热量传输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地表温度产品(MYD11A1)以... 地表温度和近地表大气温度是地球系统、大气系统以及地—气相互作用物理过程的重要参量。在陆地—大气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水汽含量、NDVI指数、下垫面变化等因素会对地—气热量传输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地表温度产品(MYD11A1)以及气温站点数据(GSOD)获得全国尺度下地表温度年最大值、近地面气温年最大值。在此基础上,使用趋势分析法分析2003年—2018年地、气温度年最大值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以及地—气温差气候倾向率变化趋势。最后,结合大气总水汽含量产品(MYD05)、NDVI指数(MYD13A3)、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增长率分析导致地表温度年最大值与近地面气温年最大值趋势发生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在全国尺度下,2003年—2018年地表温度年最大值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近地面气温年最大值的空间分布与地表温度年最大值相反。大气总水汽含量年最大值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总体较高。水汽含量既影响近地面气温的大小,同时也受到近地面气温的影响,因此,水汽含量年最大值与近地面气温年最大值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一致性特征。(2)在2003年—2018年期间,地表温度年最大值的气候倾向率在空间上表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近地面气温年最大值的气候倾向率在空间上也表现为北高南低,与地表温度年最大值的气候倾向率变化基本一致。但地表温度年最大值的变化幅度要大于近地面气温年最大值,并且在个别区域表现不一致。主要分布在天山地区、三江平原以及秦岭南侧地区,地—气年最大值变化趋势相反即地—气差减小。(3)大气总水汽含量年最大值的增加可造成近地面气温年最大值的增加,而植被覆盖度的上升可造成地表温度年最大值下降。但在天山地区大气总水汽含量与地—气差的响应不明显,但天山地区的近地面气温年最大值与CO2平均浓度增长率的关系较为明显。(4)遥感数据反演的地表温度年最大值和站点观测的近地面气温年最大值空间分布表现出差异,但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年最大值 近地表温度年最大值 水汽含量年最大值 NDVI指数 气候倾向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