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real⁃time BDS⁃3 PPP⁃B2b one⁃way timing with uncombined observations
1
作者 WANG Yong LIU Tianjun +2 位作者 GU Shengfeng GE Yulong JIANG Weiping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25年第1期67-77,共11页
Currently,the BeiDou⁃3(BDS⁃3)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service(PPP⁃B2b)mostly employs the ionosphere⁃free(IF)combination model for precise timing,which tends to amplify the noise in observation values.To address t... Currently,the BeiDou⁃3(BDS⁃3)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service(PPP⁃B2b)mostly employs the ionosphere⁃free(IF)combination model for precise timing,which tends to amplify the noise in observation values.To address this issue,this paper proposes a real⁃time BDS⁃3 precise unidirectional timing model based on uncombined(UC)observations using the BDS⁃3 PPP⁃B2b service.This model resolves the challenge of the amplified observation noise inherent in the IF combination model.The experiment involved selecting eight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observation stations within China and collecting continuous observation data for 15 d.A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he traditional dual⁃frequency IF combination PPP timing model showed that the BDS⁃3 UC PPP timing based on the BDS⁃3 PPP⁃B2b service can achieve a timing preci⁃sion of 0.5 ns.In addition,it was found that due to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satellite clock products in the BDS⁃3 PPP⁃B2b service not being unified to the standard time,the GPS IF PPP timing method based on the BDS⁃3 PPP⁃B2b service is not recommended for precise timing.In summary,the BDS⁃3 UC PPP timing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suitable for precise timing,providing observa⁃tion values with smaller noise,and its timing accuracy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BDS⁃3 IF PPP,with slightly better frequency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service precise tim⁃ing BDS⁃3 uncombined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us of UnDifferenced and Uncombined GNSS Data Processing Activities in China
2
作者 Pengyu HOU Delu CHE +3 位作者 Teng LIU Jiuping ZHA Yunbin YUAN Baocheng ZHANG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CSCD 2023年第3期135-144,共10页
With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and the emergence of various frequencies,UnDifferenced and UnCombined(UDUC)data processing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attractive opti... With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and the emergence of various frequencies,UnDifferenced and UnCombined(UDUC)data processing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attractive option.In this contribution,we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UDUC GNSS data processing activities in China.These activities encompass the formulation of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models and PPP-Real-Time Kinematic(PPP-RTK)models for processing single-station and multi-station GNSS data,respectively.Regarding single-station data processing,we discuss the advancements in PPP models,particularly the extension from a single system to multiple systems,and from dual frequencies to single and multiple frequencies.Additionally,we introduce the modified PPP model,which accounts for the time variation of receiver code biases,a departure from the conventional PPP model that typically assumes these biases to be time-constant.In the realm of multi-station PPP-RTK data processing,we introduce the ionosphere-weighted PPP-RTK model,which enhances the model strength by considering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ionospheric delays.We also review the phase-only PPP-RTK model,designed to mitigate the impact of unmodelled code-related errors.Furthermore,we explore GLONASS PPP-RTK,achiev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ger-estimable model.For large-scale network data processing,we introduce the all-in-view PPP-RTK model,which alleviates the strict common-view requirement at all receivers.Moreover,we present the decentralized PPP-RTK data processing strategy,designed to improv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Overall,this work highlights the various advancements in UDUC GNSS data processing,providing insights into the state-of-the-art techniques employed in China to achieve precise GNSS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 UnDifferenced and uncombined(UDUC)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 PPP-Real-Time Kinematic(PPP-RTK) single-station data processing multi-station data proces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PPP-B2b差分码偏差对UPPP解算的影响
3
作者 肖恭伟 卞逸驰 +3 位作者 何在民 广伟 尹翔飞 张润芝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通过北斗三号精密单点定位服务信号(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B2b,PPP-B2b)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es,DCB)对实时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Uncombined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UPPP)解算参数的影响进行研究。基于PPP-B2b服务... 通过北斗三号精密单点定位服务信号(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B2b,PPP-B2b)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es,DCB)对实时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Uncombined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UPPP)解算参数的影响进行研究。基于PPP-B2b服务的UPPP模型,分析了DCB对UPPP定位、收敛时间、对流层、钟差及斜向电离层解算的影响。在非组合模型下,采用北斗三号PPP-B2b实时精密单点定位(Real-Tim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B2b,RTPPP-B2b)软件对接收机实测数据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载波与伪距观测值权比为103∶1时,DCB对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影响均较小,载波与伪距观测值权比为102∶1时,无DCB校正的UPPP定位误差收敛时间会变长;DCB对解算对流层天顶总延迟的影响可以忽略,对接收机钟差影响在亚纳秒级别;在使用UPPP提取斜向电离层过程中,DCB主要影响斜向电离层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服务信号 北斗三号 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 差分码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频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频间钟偏差改正比较分析
4
作者 李伟 白天阳 +2 位作者 陈向东 冷宏宇 李开元 《全球定位系统》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针对传统的精密钟差产品不能直接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三频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第三频点相位观测值的问题,本文使用亚太地区的北斗二号(BeiDou-2 Navigation S... 针对传统的精密钟差产品不能直接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三频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第三频点相位观测值的问题,本文使用亚太地区的北斗二号(BeiDou-2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2)测站和全球区域内的北斗三号(BeiDou-3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3)测站计算了其各自的卫星频间钟差偏差(inter-frequency clock bias, IFCB)并分析了其时间特性,同时比较了使用计算的IFCB进行改正和使用CNES的Bias产品进行改正的BDS三频非组合PPP的定位结果.结果表明,BDS-2的IFCB量级不超过3 cm,BDS-3的IFCB量级不超过2 cm.同不改正IFCB相比,使用IFCB改正的BDS-2三频非组合PPP三维定位精度提高了14.07%,第三频点验后相位残差降低了8.82%.而使用CNES的Bias产品改正的BDS-2三频非组合PPP定位精度和第三频点验后相位残差均变差(4.94%和2.94%).使用CNES的Bias产品改正的BDS-3三频非组合PPP定位精度的提升效果(23.02%)优于使用IFCB产品改正的提升效果(5.28%),两种改正方法的第三频点验后相位残差与不改正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精密单点定位(PPP) 三频 非组合 频间钟差偏差(IFC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参数估计
5
作者 陈亮 展昕 +1 位作者 赵胜 张志新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3,共9页
为了进一步发挥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具有的数据利用率高、未放大观测噪声和可估计电离层延迟等优势,提出一种可估计电离层延迟和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CB)的改进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与传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估计的接收机钟差参数和... 为了进一步发挥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具有的数据利用率高、未放大观测噪声和可估计电离层延迟等优势,提出一种可估计电离层延迟和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CB)的改进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与传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估计的接收机钟差参数和DCB进行组合计算,估计出接收机钟差与参与计算的第一频点和第二频点的硬件延迟;利用北京某监测站采集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观测数据,对B1I+B3I、B1C+B2a等2种频点组合分别进行2种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计算,估计电离层延迟、接收机钟差、第一频点和第二频点的硬件延迟。结果表明:传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略优于改进的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改进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估计的电离层延迟的平均修正百分比为85.54%,比传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估计的电离层延迟高6.43%;B1I+B3I和与B1C+B2a频点组合估计的接收机钟差的RMS分别为0.19和0.21 ns,均值相差0.09 ns,钟差估计精度相当;接收机B1I、B3I、B1C和B2a硬件延迟与标定值都在0.14 n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组合 精密单点定位 接收机钟差 电离层延迟 差分码偏差(DC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组合PPP-AR方法研究
6
作者 上官灏院 叶世榕 +1 位作者 夏朋飞 孟良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针对宽巷-窄巷固定(WL-NL AR)方法中窄巷模糊度波长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组合原始观测值的模糊度固定方法(N1-N2 AR):利用基于原始观测值的绝对信号偏差(OSB)产品消除卫星硬件延迟,并通过非组合模型进行精密单点定位;然后将非差模糊... 针对宽巷-窄巷固定(WL-NL AR)方法中窄巷模糊度波长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组合原始观测值的模糊度固定方法(N1-N2 AR):利用基于原始观测值的绝对信号偏差(OSB)产品消除卫星硬件延迟,并通过非组合模型进行精密单点定位;然后将非差模糊度转化为单差形式以固定模糊度;最后对比N1-N2 AR方法与WL-NL AR方法在测站静态和仿动态条件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在静态实验中性能相当,固定率均超过96%;仿动态实验中,仅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时,N1-N2 AR方法在固定准确率上相比WL-NL AR方法提高约15%,在G/C/R/E组合条件下,其有效固定率和固定准确率分别提高约7%和2%;鉴于多频多系统发展的趋势,在拥有高精度伪距观测条件下,基于非组合原始观测值的固定方法有更广阔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组合模型 精密单点定位(PPP) 原始观测值 模糊度固定 全球定位系统(GPS) 多系统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地区非差非组合PPP-RTK定位性能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钟海林 张宝成 高睿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1,共10页
为探究非差非组合(UDUC)PPP-RTK模型定位性能,基于香港地区连续运行参考网(COR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采用服务端PPP-RTK模型处理参考网观测数据,得到对应区域的卫星、大气产品;随后用户站基于网端产品进行解算,得到各历元的位置结果... 为探究非差非组合(UDUC)PPP-RTK模型定位性能,基于香港地区连续运行参考网(COR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采用服务端PPP-RTK模型处理参考网观测数据,得到对应区域的卫星、大气产品;随后用户站基于网端产品进行解算,得到各历元的位置结果;最后将PPP-RTK解算结果与单基线电离层加权(IW)RTK模型和电离层浮点(IF)RTK模型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气产品约束下,PPP-RTK模型的单历元解算结果能达到99%以上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固定解的平面精度、垂直精度分别优于1、4 cm;多历元解算(静态仿动态)在任意时间均能实现首历元固定模糊度,固定解的平面精度、垂直精度分别优于1、2 cm。在没有大气约束的条件下,PPP-RTK静态仿动态解算在2~5 min内实现模糊度首次固定。经过比较,UDUC PPP-RTK在定位精度、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模糊度固定速度面均远优于单基线IW RTK和IF RTK模型,可实现全天候、可靠的、实时动态的高精度绝对定位,在国防建设、交通运输、精密农业等领域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差非组合 精密单点定位(PPP)-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 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即北斗二号(BDS-2) 电离层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频间钟差的BDS/GPS三频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庆 高成发 +2 位作者 潘树国 高旺 夏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1-636,645,共7页
采用传统精密钟差产品进行多频精密单点定位(PPP)时,频间钟差(IFCB)会对定位结果产生明显的系统性偏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无几何模型的BDS/GPS频间钟差估计方法,并推导了其在三频非组合PPP模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全球184个监测站连... 采用传统精密钟差产品进行多频精密单点定位(PPP)时,频间钟差(IFCB)会对定位结果产生明显的系统性偏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无几何模型的BDS/GPS频间钟差估计方法,并推导了其在三频非组合PPP模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全球184个监测站连续7天的数据实验,验证分析了IFCB的时变特性。结果表明:GPS和BDS GEO/IGSO卫星的IFCB周期性明显,BDS的IFCB量级小于GPS,一般不超过3 cm;对于静态PPP,与不改正IFCB相比,IFCB改正后,单GPS点位精度提高83.4%,GPS和BDS GEO/IGSO/MEO卫星的相位验后残差标准差分别减小了75.0%、54.5%、32.1%和19.2%;对于动态PPP,单GPS和BDS/GPS双系统组合的点位精度分别提高59.6%和54.7%。该方法解决了传统钟差产品与多频精密定位的兼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间钟差 三频 非组合 精密单点定位 北斗/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GLONASS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腾 袁运斌 张宝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47-1358,共12页
在GPS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模型的基础上,针对BDS和GLONASS系统各自的特点,分别提出了适用于BDS和GLONASS系统的非组合PPP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BDS/GLONASS联合处理的函数模型.新模型中考虑了BDS系统GEO卫星伪距长周期多路径效应... 在GPS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模型的基础上,针对BDS和GLONASS系统各自的特点,分别提出了适用于BDS和GLONASS系统的非组合PPP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BDS/GLONASS联合处理的函数模型.新模型中考虑了BDS系统GEO卫星伪距长周期多路径效应引起的系统性偏差(BDS GEO Multipath Bias,BGMB),将其作为参数进行估计;另外,新模型中还考虑了GLONASS系统伪距频间偏差(inter-frequency-biase,IFB),将其参数化为卫星频率号的线性函数,并通过参数重组得到了满秩的函数模型和可估参数的形式.选取了2015年年积日200~230共一个月的11个MGEX跟踪站数据来验证新模型与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将BDS系统伪距BGMB当作参数估计能够显著提高BDS单系统非组合PPP的收敛速度,并能减小伪距残差;通过线性函数来模型化GLONASS伪距IFB能够显著提高GLONASS单系统PPP的收敛速度,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伪距残差;1个月BDS/GLONASS非组合PPP定位误差RMS在北、东、高三个方向分别为6.9 mm、9.1 mm和19.3 mm,表明提出的BDS/GLONASS非组合PPP模型与算法具有良好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GLONASS 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 BDS GEO伪距长周期多路径效应 GLONASS伪距频间偏差 定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中断下不同约束对精密单点定位收敛精度与时间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符强 雷正强 纪元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17-22,共6页
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技术的出现,使得全球单接收机高精度定位成为了可能。然而其首次定位收敛时间及信号中断等原因重新收敛时间过长,极大地限制了PPP技术的应用。针对信号中断导致重新收敛时间过长的问题,采... 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技术的出现,使得全球单接收机高精度定位成为了可能。然而其首次定位收敛时间及信号中断等原因重新收敛时间过长,极大地限制了PPP技术的应用。针对信号中断导致重新收敛时间过长的问题,采用基于原始观测值的非差非组合模型,通过先验大气层约束来加快PPP重新收敛。对于不同卫星电离层预测值精度不同,提出利用先验预测值方差来确定中断时刻预测值方差。比较了不同系统组合信号中断下无约束、先验对流层约束、先验电离层及对流层约束条件下(east-north-up)方向最大误差,表明先验大气层约束条件下,短时间信号中断定位误差依然能维持在分米级别。最后分析了无约束、对流层约束以及大气层约束下1 s、10 s、30 s、60 s中断的重新收敛时间。与无约束重新收敛时间相比,对流层约束收敛时间提升了18%,大气层约束收敛时间提升了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非差非组合 信号中断 收敛 先验大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3精密单点定位性能比较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王利军 焦文海 +2 位作者 贾小林 曾添 张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7-361,共5页
基于西安测绘研究所发布的BDS-3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研究B1C-B2a双频组合的卫星端差分码偏差(DCB)改正模型,并分析中国科学院发布的DCB产品的稳定性。采用10个MGEX测站7 d的观测数据,对非差非组合和无电离层组合模型下的B1I-B3I、B1C-B2... 基于西安测绘研究所发布的BDS-3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研究B1C-B2a双频组合的卫星端差分码偏差(DCB)改正模型,并分析中国科学院发布的DCB产品的稳定性。采用10个MGEX测站7 d的观测数据,对非差非组合和无电离层组合模型下的B1I-B3I、B1C-B2a两种双频组合的BDS-3精密单点定位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DS-3静态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2.0 cm,高程方向优于2.5 cm,收敛时间在31 min左右;模拟动态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3.4 cm,高程方向优于4.1 cm,收敛时间在60 min左右;B1I-B3I、B1C-B2a两种双频组合定位精度相当且收敛时间较为接近,二者都可用于北斗精密单点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北斗三号 定位精度 差分码偏差 非差非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组合PPP算法估计天顶对流层延迟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倩倩 袁运斌 +2 位作者 李薇 王永乾 张宝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52-155,共4页
为提高天顶对流层延迟的估计精度和可靠性,利用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UPPP)模型估计了WUHN和BJFS站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将结果与传统的精密单点定位(PPP)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UPPP计算的天顶对流层延迟的内符合精度为2.75 mm,... 为提高天顶对流层延迟的估计精度和可靠性,利用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UPPP)模型估计了WUHN和BJFS站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将结果与传统的精密单点定位(PPP)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UPPP计算的天顶对流层延迟的内符合精度为2.75 mm,偏差为0.19 mm,该结果与IGS产品一致,外符合精度分别为8.58 mm,6.51 mm;以IGS的高精度对流层产品为真值,传统PPP模型和非组合PPP模型估计ZTD的精度(STD)分别为7.7 mm和5.9 mm;UPPP方法不仅在精度上和传统PPP方法保持相当甚至更高的精度,而且它还提供电离层产品以减弱噪声影响,提高数据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PPP) 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uppp 天顶对流层延迟(ZTD) 零基线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估计接收机伪距硬件延迟的多频非组合PPP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乾坤 柴洪洲 +2 位作者 章繁 田祥雨 王敏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8-517,共10页
在传统多频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模型中,由于伪距和相位观测方程包含相同的接收机钟差参数,使得电离层延迟、模糊度参数吸收了部分接收机端伪距硬件延迟(PHD)。为此提出一种直接估计接收机端PHD的多频非组合PPP模型,实现了电离层延... 在传统多频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模型中,由于伪距和相位观测方程包含相同的接收机钟差参数,使得电离层延迟、模糊度参数吸收了部分接收机端伪距硬件延迟(PHD)。为此提出一种直接估计接收机端PHD的多频非组合PPP模型,实现了电离层延迟、模糊度参数与接收机PHD的有效分离,使得模糊度参数不受接收机端PHD的影响,从而获得更优的定位性能。利用MGEX跟踪网全球275个测站的多频实测数据,分别采用传统多频非组合模型(UC-PPP)、估计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CB)的多频非组合模型(UC-PPP-rDCB)以及所提出的模型进行PPP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在定位精度上优于UC-PPP模型和UC-PPP-rDCB模型,其中在E方向上较其他两种模型的提升幅度分别达到33.3%和14.3%,在3D方向上较其他两种模型可分别提高8.55%和2.20%;在收敛性能上与UC-PPP-rDCB模型相当,其间的差异在1 min内,均优于UC-PPP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非组合模型 精密单点定位 接收机端伪距硬件延迟 接收机差分码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系统间偏差模型对GPS/BDS/Galileo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齐文龙 柴洪洲 +2 位作者 尹潇 杜祯强 石明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7-1021,共5页
基于双频非组合PPP模型,采用常量模型、白噪声模型和随机游走模型对ISB参数进行处理,利用7个MGEX测站10 d的数据进行静态和仿动态实验,并分析3种模型的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结果表明,在收敛时间方面,随机游走模型和白噪声模型效果一致,... 基于双频非组合PPP模型,采用常量模型、白噪声模型和随机游走模型对ISB参数进行处理,利用7个MGEX测站10 d的数据进行静态和仿动态实验,并分析3种模型的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结果表明,在收敛时间方面,随机游走模型和白噪声模型效果一致,总体优于常量模型,静态和仿动态下分别提升15.4%和29.4%;在定位精度方面,随机游走模型和白噪声模型效果相当,较常量模型在E、U方向上精度提升最为明显,静态下E和U方向的精度分别提升约77.7%和32.2%,在仿动态定位中E和U方向的精度分别提升约66%和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间偏差 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 白噪声 随机游走 静态 仿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 L1/L2/L5和BDS B1I/B3I/B2a/B1c频点非差非组合PPP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俊 祝会忠 路阳阳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3期70-79,共10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模多频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探讨多频对精密定位服务的影响:基于多频非差非组合算法,借助武汉大学提供的基于原始观测值的绝对信号偏差(OSB)产品,重点分析全球定位系统(GPS)L1/L2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B1I/B3I的PP...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模多频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探讨多频对精密定位服务的影响:基于多频非差非组合算法,借助武汉大学提供的基于原始观测值的绝对信号偏差(OSB)产品,重点分析全球定位系统(GPS)L1/L2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B1I/B3I的PPP模糊度固定解结果;然后分析三频及四频对定位结果的影响。GPS和BDS双频模糊度动态PPP实验结果表明,35 d平均收敛时间由24.08 min减少到16.43 min,改善百分比为31.7%;东(E)、北(N)、天(U)3个方向平均定位精度分别提升28.2%、24.2%、3.6%。多频PPP实验结果表明,双频和三频、四频PPP的定位精度基本保持一致,而三频和四频的收敛时间相较于双频的34.10 min,分别缩短至29.95、26.91 min,改善百分比分别为12.18%、2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差非组合 模糊度固定 精密单点定位(PPP) 多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组合Galileo三频精密单点定位方法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嘉锋 张应裕 《北京测绘》 2019年第6期724-728,共5页
同时播发多个频段的导航信号已经成为新一代GNSS卫星的显著特征与未来趋势。多频导航信号设计对提升GNSS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及缩短初始化时间方面尤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非组合Galileo三频观测数据的PPP定位算法,采用实测Ga... 同时播发多个频段的导航信号已经成为新一代GNSS卫星的显著特征与未来趋势。多频导航信号设计对提升GNSS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及缩短初始化时间方面尤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非组合Galileo三频观测数据的PPP定位算法,采用实测Galileo三频数据按照该算法进行了解算,并采用传统双频算法对相同数据进行解算形成参照,结果显示Galileo三频PPP算法在定位精度及收敛速度上均优于传统双频PPP算法,这种优势在观测数据异常时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利略 三频信号 非组合观测量 精密单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算法的精密授时精度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马祥泰 史增凯 +2 位作者 钱昭勇 胡彦逢 董绪荣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03-3211,共9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在精密授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现有研究中消电离层PPP模型的组合噪声大、卫星系统多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实时动态场景少等问题,该文...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在精密授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现有研究中消电离层PPP模型的组合噪声大、卫星系统多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实时动态场景少等问题,该文采用非组合PPP模型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精密授时精度开展了研究,并利用Kalman滤波静态模型和动态加速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给出了静态和实时动态场景PPP处理策略,并利用超快速预报星历保证动态实时性。结果表明:在静态和实时动态条件下,非组合PPP模型精密授时精度均优于消电离层组合PPP模型;在静态条件下,考虑到BDS和GPS定位精度相当,且亚太地区BDS定位精度更高,BDS授时精度略高于GPS;在实时动态条件下,BDS和GPS精密授时精度在2 ns以内,但BDS授时精度略低于GPS,这是由于空间位置精度因子(PDOP)、载体速度突变和环境因素等的影响,而当完成收敛后,两种系统的授时精度相当,其钟差项中误差均在0.3 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精密授时 非组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实时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差非组合与组合模型定位性能对比及并行设计
18
作者 崔阳 吕志平 +2 位作者 翟树峰 孙大双 王宁 《海洋测绘》 CSCD 2018年第1期27-30,49,共5页
分别采用非差无电离层组合模型与非差非组合模型进行批量静态定位解算,对比两者的定位精度以及ZPD估计精度。设计并实现两种模型的并行解算方法,提高非差模型的计算效率。大网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定位精度基本一致,非差非组合ENU... 分别采用非差无电离层组合模型与非差非组合模型进行批量静态定位解算,对比两者的定位精度以及ZPD估计精度。设计并实现两种模型的并行解算方法,提高非差模型的计算效率。大网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定位精度基本一致,非差非组合ENU的3个方向平均偏差为(4.2,2.8,6.6)mm,组合模型的平均偏差为(4.0,2.8,6.3)mm,但非差非组合模型的解算更加耗时,约是组合模型计算时间的1.4倍。多核环境下,两种模型的并行解算效率均比传统串行模型得到了提高。结果表明,双核并行和四核并行的计算效率比单核串行计算均分别提高了40%和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差无电离层组合 非差非组合 定位精度 解算效率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PPP模型的北斗三号相位小数偏差估计与新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飞扬 李昕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3年第1期14-23,共10页
相位小数偏差(UPD)的精确估计是实现精密单点定位(PPP)非差模糊度固定的重要前提.常用的PPP模型主要分为无电离层组合(IF)模型与非差非组合模型两类,针对两类模型所采用的UPD估计方法有所不同.首先从理论上推导证明了在采用相同处理策... 相位小数偏差(UPD)的精确估计是实现精密单点定位(PPP)非差模糊度固定的重要前提.常用的PPP模型主要分为无电离层组合(IF)模型与非差非组合模型两类,针对两类模型所采用的UPD估计方法有所不同.首先从理论上推导证明了在采用相同处理策略的前提下,基于IF模型与非差非组合模型UPD估计的一致性;进一步采用全球均匀分布的45个国际GNSS服务(IGS)测站观测数据估计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UPD产品,并分析两种估计模型获得的UPD产品的时间稳定性与一致性.结果表明:BDS-3宽巷(WL)UPD与窄巷(NL)UPD均保持较高的稳定性,10日WL UPD的平均标准差为0.0607,单日NL UPD平均标准差为0.0599.针对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BDS-2),两种模型估计得到的UPD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然而,BDS-3卫星的UPD结果出现与卫星轨道类型和生产厂家的相关特性,不同轨道类型、不同生产厂家之间的卫星UPD存在0.5周左右的显著差异,同一轨道类型、同一生产厂家的北斗卫星之间具有一致性,推测BDS-3不同轨道类型、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卫星对应的接收机端硬件延迟存在系统性偏差.通过估计不同轨道类型、不同生产厂家卫星对应的接收机端硬件延迟偏离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同时探讨了该新特性对于PPP与模糊度固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PPP) 相位小数偏差(UPD)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 无电离层组合(IF) 非差非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RTK functional models formulated with undiferenced and uncombined GNSS observations 被引量:9
20
作者 Baocheng Zhang Pengyu Hou +1 位作者 Jiuping Zha Teng Liu 《Satellite Navigation》 2022年第1期139-153,I0005,共16页
Technique PPP-RTK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th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and the Real-Time Kinematic(RTK)positioning.With the emergence of multi-frequency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observation... Technique PPP-RTK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th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and the Real-Time Kinematic(RTK)positioning.With the emergence of multi-frequency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observations,it is preferable to formulate PPP-RTK functional models based on original(undiferenced and uncombined)observations.While there exist many variants of the undiferenced and uncombined PPP–RTK models,a unif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needs developing to link these variants.In this contribution,we formulate a class of undiferenced and uncombined PPP-RTK functional models in a systematic way and cast them in a unifed framework.This framework classifes the models into a code-plus-phase category and a phase-only category.Each category covers a variety of measurement scenarios on the network side,ranging from small-,medium-to large-scale networks.For each scenario,special care has been taken of the distinct ionospheric constraints and the diference betwee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an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signals.The key to systematically formulating these models lies in how to deal with the rank defciency problems encountered.We opt for the Singularity-basis(S-basis)theory,giving rise to the full-rank observation equations in which the estimable parameters turn out to be the functions of original parameters and those selected as the S-basis.In the sequel,it becomes straightforward to derive for each scenario the user model as it,more or less,amounts to the single-receiver network model.Benefting from the presented theoretical framework,the relationships and diferences between various undiferenced and uncombined PPP-RTK models become clear,which can lead to the better use of these models in a specifc si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Ambiguity resolution-enabled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RTK) Singularity-basis(S-basis) Undiferenced and uncombin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 Phaseonl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