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均匀载荷下天然气井井身结构力学性能试验
1
作者 李东印 李明亮 +3 位作者 王文 郝育喜 王伸 李红斌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0-411,共12页
在天然气与煤炭资源叠置区中,高强度的煤层开采造成的覆岩运移使保护煤柱内的天然气井井身结构发生径向挤压变形甚至破坏,从破坏区域扩散的天然气极易导致煤矿矿井发生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事故。为探明在天然气与煤炭交叉开采影响下,天... 在天然气与煤炭资源叠置区中,高强度的煤层开采造成的覆岩运移使保护煤柱内的天然气井井身结构发生径向挤压变形甚至破坏,从破坏区域扩散的天然气极易导致煤矿矿井发生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事故。为探明在天然气与煤炭交叉开采影响下,天然气井井身结构受到不均匀载荷时的力学性能,依据井身结构设计4类套管−水泥环组合体,将天然气井井身结构复杂的径向应力模型简化为单向受力模型,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C)技术和RMT-150岩石力学实验仪开展套管−水泥环组合体的径向压缩试验和DIC测试试验,最后从不同材料的变形速率和力的传递规律角度对井身结构力学性能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外层为套管的井身结构,其力学性能显著优于最外层为水泥环的井身结构,井身结构的力学性能与材料的变形速率以及力的传递规律密切相关;组合体试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力的传递规律呈现出由外至内逐渐减小的特点,试件最外层受到的力最大;当井身结构最外层为水泥环时,结构整体呈脆性,由于水泥环的变形速率大于套管导致水泥环和套管胶结面处出现裂缝,在拉应力作用下水泥环易发生脆性断裂;当井身结构最外层为套管时,结构整体呈弹塑性,在载荷作用下外层套管先发生压缩变形,内部水泥环在套管的挤压作用下产生内部裂隙,但在套管的约束下未出现断裂,试件整体呈径向压缩变形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载荷 井身结构 力学性能 数字图像相关法 径向压缩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温和异温挤压对7075/AZ31B复合管层厚均匀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朋 王涛 黄庆学 《锻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9,共13页
为了实现7075/AZ31B复合管的高效制备,研究了挤压工艺对7075/AZ31B复合管的层厚均匀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380和410℃异温和同温挤压成功制备了7075/AZ31B复合管,并进行了周向和轴向层厚均匀性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发现,380℃同... 为了实现7075/AZ31B复合管的高效制备,研究了挤压工艺对7075/AZ31B复合管的层厚均匀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380和410℃异温和同温挤压成功制备了7075/AZ31B复合管,并进行了周向和轴向层厚均匀性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发现,380℃同温挤压和410℃异温挤压管材内层AZ31B镁合金均具有较好的轴向和周向均匀性,并且380℃同温挤压的扩散层厚度为7.4μm。380℃同温和异温挤压管材的力学性能优于410℃,380℃同温挤压管材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07 MPa和19.5%,380℃异温挤压管材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46 MPa和15.0%。研究结果表明,提高7075/AZ31B复合管的挤压温度不利于力学性能的提升。通过对比发现380℃同温挤压7075/AZ31B复合管既具有较好的层厚均匀性,还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温度 7075/AZ31B复合管 层厚均匀性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全流程形状与性能遗传影响的高强钢冷轧板形板厚控制研究
3
作者 王宏峰 郑帅帅 +3 位作者 杨庭松 张明 陈禄祯 孙文权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5,共10页
针对高强薄带钢轧制过程中的头尾厚差波动、高阶板形缺陷问题,以提升高强薄带钢的质量、促进高强薄带钢的稳定制备为目标,从热轧卷取至冷轧变形的全流程入手,围绕DP780和DP980高强度薄带钢,分析了热轧卷取过程中的非均匀相变现象、冷轧... 针对高强薄带钢轧制过程中的头尾厚差波动、高阶板形缺陷问题,以提升高强薄带钢的质量、促进高强薄带钢的稳定制备为目标,从热轧卷取至冷轧变形的全流程入手,围绕DP780和DP980高强度薄带钢,分析了热轧卷取过程中的非均匀相变现象、冷轧过程中的厚差波动现象以及板形难调控现象,探究了非均匀相变对冷轧基料的形状与性能的遗传影响,给出了高强薄带钢热轧-冷轧厚差联合调控策略;探究了冷轧基料的横向非均匀性能分布规律,给出了适配于冷连轧机组和单机架精密轧机的高阶板形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薄带钢 非均匀相变 横向非均匀性能 板形控制 板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mite Non-Uniformly Correlated Array Beams and Its Propagation Properties 被引量:3
4
作者 Xue-Chun Zhao Lei Zhang +4 位作者 Rong Lin Shu-Qin Lin Xin-Lei Zhu Yang-Jian Cai Jia-Yi Yu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41-47,共7页
We study the evolution of spectral intensity and degree of coherence of a new class of partially coherent beams,Hermite non-uniformly correlated array beams,in free space and in turbulence,based on the extended Huygen... We study the evolution of spectral intensity and degree of coherence of a new class of partially coherent beams,Hermite non-uniformly correlated array beams,in free space and in turbulence,based on the extended Huygens–Fresnel integral.Such beams possess controllable rectangular grid distributions due to multi-self-focusing propagation property.Furthermore,it is demonstrated that adjusting the initial beam parameters,mode order,shift parameters,array parameters and correlation width plays a role in resisting intensity and degree of coherence degradation effects of the turbul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erty. uniformly TURBUL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ication and Property of SiC Ceramic with Large Thickness/Diameter Ratios
5
作者 TAN Lin HE Qianglong +2 位作者 HU Lanxin TIAN Tian WANG Weimi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20年第3期506-513,共8页
Silicon carbide ceramic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diameter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ultra-fine silicon carbide powder with the sintering additives of 1.0 wt% boron and 1.5 wt% carbon. The influence of thickness... Silicon carbide ceramic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diameter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ultra-fine silicon carbide powder with the sintering additives of 1.0 wt% boron and 1.5 wt% carbon. The influence of thickness/diameter ratio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density of SiC ceramics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boron and carbon sintering aids can promote the densification process of SiC ceramic, leading to the low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impro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t 1950 ℃, SiC ceramic with a density of 99% exhibits Young's modulus, hardness, and flexural strength of 476 MPa, 28.3 GPa, and 334 MPa, resp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long holding tim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uniformity of the microstructure and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SiC ceramics with large thickness/diameter ratios. Additionally, the sintering additive of boron can solid-solve into SiC, and then facilitate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SiC to form 6H-SiC and 4H-SiC composite cera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large thickness/diameter ratios mechanical properties UNIFORM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perty A_(UB) of Metric Spaces under Decompositions of Finite Depth
6
作者 王显金 杨军 王勤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0年第5期618-622,共5页
Property AUB is the notion in metric geometry which has applications in higher index problems.In this paper,the permanence property of property AUB of metric spaces under large scale decompositions of finite depth is ... Property AUB is the notion in metric geometry which has applications in higher index problems.In this paper,the permanence property of property AUB of metric spaces under large scale decompositions of finite depth is 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ric space property AUB uniformly convex Banach space large scale decomposition permanence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non-uniformly distributed fine soil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henyang–Dandong Railway coarse-grained soil
7
作者 QianMi Yu JianKun Liu +2 位作者 JingYu Liu DingJun Lv TengFei Wa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5年第5期503-512,共10页
The stress produced by repeated train loads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ailway subgrade bed depth, and slightly weathered coarse particles of subgrade bed fillings can be broken at different levels under continuous loa... The stress produced by repeated train loads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ailway subgrade bed depth, and slightly weathered coarse particles of subgrade bed fillings can be broken at different levels under continuous load. Thus, the mass of fine soil, with a diameter of not more than 0.075 mm, is different at different depths. Fine soil is also sensitive to frost heave and thaw settlement.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non-uniformly distributed fine soil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arse-grained soil of the Shenyang-Dandong Railway, triaxial tests were conducted with three types of specimens, un- dergoing six freeze-thaw cycle numbers (0, 1, 3, 7, 9, 12) and three confining pressures (100, 200, 300 kPa). The freezing temperature is -5 ~C and the thawing temperature is +15 ~C. The stress-strain behavior, static strength, resilient modulus, cohesive force and the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were measured for different tested specimens. As a result, the law of static strength and resilient modulus of different specimens following the increase of freeze-thaw cycles under three confining pressures is obtained. The changing law of cohesive force and friction angle of three specimens following the increase of freeze-thaw cycles is also calculated, and the different results of different specimens are also comp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 soil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freeze-thaw cycles soil mechan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胆碱-乙二醇-水溶液制备镍铁氧体
8
作者 孟锦宏 任本景 +2 位作者 赵学妍 孙杰 曹晓晖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4-70,共7页
以氯化胆碱-乙二醇(ChCl-EG)和水混合溶液为介质,依据三因素五水平均匀设计实验方案,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了镍铁氧体(NiFe_(2)O_(4))。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析结果表明:NiFe_(2)O_... 以氯化胆碱-乙二醇(ChCl-EG)和水混合溶液为介质,依据三因素五水平均匀设计实验方案,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了镍铁氧体(NiFe_(2)O_(4))。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析结果表明:NiFe_(2)O_(4)中存在少量前驱体焙烧过程中未反应完全的中间产物NiO和α-Fe_(2)O_(3);相较于传统水溶剂制备的NiFe_(2)O_(4),以ChCl-EG部分或完全取代水溶剂提高了NiFe_(2)O_(4)的饱和磁化强度(Ms),降低了其矫顽力(H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ChCl-EG完全取代水溶剂后产物的形貌更加规整,颗粒尺寸明显增大。对均匀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得到了M_(s)、H_(c)与合成主要影响因素(ChCl-EG含量、pH、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物质的量比)间的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阐明了主要影响因素对NiFe_(2)O_(4)磁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氧体 氯化胆碱-乙二醇 均匀设计 溶胶/凝胶-自蔓延法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粒混凝土外挂墙板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俊 曹国辉 +2 位作者 张再华 郑昊 肖勇刚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带窗洞口的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外挂墙板,并通过静力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研究其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受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外挂墙板平面外侧向位移未超过其跨度的1/200,其破坏形态以弯曲破坏为主,且未出现面外失稳破坏;外... 本文设计了一种带窗洞口的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外挂墙板,并通过静力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研究其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受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外挂墙板平面外侧向位移未超过其跨度的1/200,其破坏形态以弯曲破坏为主,且未出现面外失稳破坏;外挂墙板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有限元模拟值二者与试验值分别相差13%和5%,且模拟的裂缝发展情况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挂墙板 均布荷载 受弯性能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运行条件下非均匀老化油纸绝缘典型电场变化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一霖 张明泽 +3 位作者 刘骥 雷胜杰 贾海峰 李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1-1741,共11页
油纸绝缘作为变压器的主要绝缘部分,长期运行后变压器主绝缘发生的非均匀老化现象,在复杂运行条件下(环境温度、受潮情况,电压类型)将导致工况运行时主绝缘内的电场分布发生变化,因此明确工况运行下非均匀老化油纸绝缘内特征位点(最大... 油纸绝缘作为变压器的主要绝缘部分,长期运行后变压器主绝缘发生的非均匀老化现象,在复杂运行条件下(环境温度、受潮情况,电压类型)将导致工况运行时主绝缘内的电场分布发生变化,因此明确工况运行下非均匀老化油纸绝缘内特征位点(最大场强处)电场的变化特性至关重要。通过开展不同老化、受潮程度油纸绝缘材料的介电参数测试,明确了老化后油纸绝缘材料的工频介电常数、直流电导率随着运行条件的变化规律,通过构建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老化油纸绝缘材料介电参数模型,实现了非均匀老化油纸绝缘介电参数的多元非线性定量表征;同时考虑油浸纸板老化对油纸间水分平衡规律存在的影响,修正了非均匀老化油纸绝缘内的油纸水分分布,并根据典型非均匀老化主绝缘结构,构建了非均匀老化油纸绝缘典型电场分布模型;最后,考虑到当前特高压电网中,区别于普通交流变压器绝缘所承担的交流电压,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承担的电压中含有较高的直流分量,导致其面对的更高的绝缘水平要求。通过分别设定两种外施电压,并在复杂运行条件下,针对不同非均匀老化阶段的油纸绝缘模型的典型电场分布进行仿真计算,揭示了非均匀老化油纸绝缘电场变化特性,明确了实际运行中应加以注意的运行工况,为变压器的运维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非均匀老化 非线性介电性能 电场变化特性 交直流复合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化棉质量差异分析及其对推进剂制品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肖立群 屈蓓 +3 位作者 周文静 刘小刚 刘红妮 李吉祯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2-380,共9页
为了获得D级硝化棉质量差异对其理化性能和推进剂制品性能的影响规律,对4种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硝化棉样品的“八大度”、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分布及硝化均匀性等进行了表征及分析,并制备了4种改性双基(CMDB)推进剂样品,比较了各样品力学... 为了获得D级硝化棉质量差异对其理化性能和推进剂制品性能的影响规律,对4种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硝化棉样品的“八大度”、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分布及硝化均匀性等进行了表征及分析,并制备了4种改性双基(CMDB)推进剂样品,比较了各样品力学性能及燃烧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D级硝化棉样品的“八大度”均符合国军标要求,含氮量范围为11.9%~12.1%,GPC测得数均分子质量范围为0.59×10^(5)~0.73×10^(5) g/mol;硝化棉含氮量小幅下降会使其安定性有所提高,但对其推进剂制品的燃烧性能影响较小;含氮量和分子质量接近时,高分子质量组分的存在会提高硝化棉稀溶液的黏度;硝化棉分子质量分布和含氮量分布均匀性降低会造成其推进剂制品-40℃拉伸强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硝化棉 NC CMDB推进剂 硝化均匀性 燃烧性能 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锈蚀钢筋截面分布特征与拉伸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宝睿 刘小娟 +2 位作者 苏龙辉 洪秀君 陈业伟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86-192,共7页
为研究锈蚀钢筋剩余截面积的分布规律,以及非均匀锈蚀对钢筋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通电加速锈蚀试验获取锈蚀钢筋。通过3D扫描获取锈蚀钢筋的剩余截面积数据和3D实体模型,对剩余截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3D扫描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 为研究锈蚀钢筋剩余截面积的分布规律,以及非均匀锈蚀对钢筋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通电加速锈蚀试验获取锈蚀钢筋。通过3D扫描获取锈蚀钢筋的剩余截面积数据和3D实体模型,对剩余截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3D扫描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剩余截面积沿纵向分布的不均匀性随锈蚀程度增加而显著增强;对平均截面锈蚀率在20.00%以下的钢筋,可采用正态分布模型对其剩余截面积概率分布进行拟合,对平均截面锈蚀率在20.00%以上的钢筋,其剩余截面积概率分布可选用Weibull分布模型;钢筋名义屈服强度、名义极限强度和名义极限应变均随平均截面锈蚀率的增大而降低;在钢筋截面锈损严重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导致锈蚀钢筋力学性能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锈蚀 3D扫描 截面分布特征 数值模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碳复合材料高温动态拉伸试验技术研究
13
作者 段裕熙 龚芹 +3 位作者 徐伟芳 陈军红 张方举 张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7-255,共9页
为了满足碳/碳复合材料和高温动态拉伸试验需求,将大电流加热装置应用于旋转盘式霍普金森拉杆装置,以实现试验所需高温环境加热试样,并辅以水冷装置构成升温系统,同时使用红外测温装置检测和采集系统温度,共同构建碳/碳复合材料的高温... 为了满足碳/碳复合材料和高温动态拉伸试验需求,将大电流加热装置应用于旋转盘式霍普金森拉杆装置,以实现试验所需高温环境加热试样,并辅以水冷装置构成升温系统,同时使用红外测温装置检测和采集系统温度,共同构建碳/碳复合材料的高温动态拉伸试验系统,并采用数值分析模拟不同试样参数对温度均匀性的影响,确定试样尺寸参数。基于所得系统获取了碳/碳复合材料在室温~1 300℃的高温动态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温度上升,试样的破坏应变和应力均呈下降趋势。建立的高温动态拉伸试验系统可为开展碳/碳复合材料高温动态拉伸力学性能提供试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拉伸 试验装置 温度均匀性 碳/碳复合材料 高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滑移行为
14
作者 吴松涛 应宗权 +1 位作者 杜成斌 杨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401-10410,共10页
在近海和海洋环境下,钢筋极易产生锈蚀。锈蚀对于钢筋混凝土间的黏结性能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是目前工程中十分关心的问题。采用改进后的ABAQUS的Spring2非线性弹簧模型对非均匀锈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接滑... 在近海和海洋环境下,钢筋极易产生锈蚀。锈蚀对于钢筋混凝土间的黏结性能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是目前工程中十分关心的问题。采用改进后的ABAQUS的Spring2非线性弹簧模型对非均匀锈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接滑移行为进行模拟,以改善零厚度弹簧引起的钢筋结点处混凝土的应力集中现象。基于收集到的不同箍筋间距的32个试件的试验结果,拟合给出了考虑箍筋间距影响的箍筋锈蚀下的黏结强度影响系数。结合非均匀锈蚀钢筋分布模型,基于ABAQUS软件进行钢筋混凝土试件拉拔过程的精细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非线性弹簧模型在计算精度与效率上优于零厚度弹簧模型。箍筋修正系数与箍筋间距近似呈线性关系;考虑箍筋间距影响的黏结滑移模型在拉拔试验的模拟上与有关试验有较好的一致性。韦布尔分布对于钢筋非均匀锈蚀的拟合比起耿贝尔分布更为合理,非均匀锈蚀试件钢筋应力分布有一定程度的波动,应力数值有所减小。箍筋锈蚀会对箍筋的约束作用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黏结性能 非均匀锈蚀 数值模拟 非线性弹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工混凝土中严重锈蚀钢筋的非均匀锈蚀特性与力学性能研究
15
作者 杨帅 应宗权 +2 位作者 李嘉民 刘梅梅 赵娟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2期45-50,62,共7页
以服役35年高桩码头原型构件中的锈蚀钢筋为研究对象,采用3D扫描获得钢筋的非均匀锈蚀特征,通过拉伸试验研究钢筋的锈蚀率对力学性能退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和回归试验数据,建立锈蚀钢筋质量损失率与最大截面损失率关系式,获得海工混凝土... 以服役35年高桩码头原型构件中的锈蚀钢筋为研究对象,采用3D扫描获得钢筋的非均匀锈蚀特征,通过拉伸试验研究钢筋的锈蚀率对力学性能退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和回归试验数据,建立锈蚀钢筋质量损失率与最大截面损失率关系式,获得海工混凝土构件锈蚀钢筋名义屈服强度、名义极限强度等力学性能特征值的回归公式,并与现有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钢筋锈蚀程度的增加,锈蚀的不均匀性加剧,相同质量损失率的钢筋所对应最大截面损失率相应增大;同时,钢筋的名义屈服强度、名义极限强度和极限应变等参数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且屈服平台逐渐消失;所提出的回归公式能更准确地表述海工混凝土结构中的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的退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锈蚀 钢筋 力学性能 在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非均匀性对环肋柱壳力学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纪涵 朱时洋 +2 位作者 李光明 魏建辉 和卫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14,共8页
研究钢板厚度截面上屈服强度非均匀性对环肋圆柱壳结构静压强度、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分析评估方法。基于板壳的单向拉压和纯弯曲模型,建立钢板厚度方向上屈服强度非均匀分布的等效屈服强度计算公式,并通过试验与仿真验证等... 研究钢板厚度截面上屈服强度非均匀性对环肋圆柱壳结构静压强度、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分析评估方法。基于板壳的单向拉压和纯弯曲模型,建立钢板厚度方向上屈服强度非均匀分布的等效屈服强度计算公式,并通过试验与仿真验证等效屈服强度计算公式的准确性;采用5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分析板材屈服强度非均匀性对典型尺寸环肋圆柱壳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拉压等效屈服强度的结构强度、极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能够用于评估板材屈服强度非均匀性对环肋圆柱壳结构静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板材心部屈服强度降低11%,会导致环肋圆柱壳结构总体失稳极限承载能力降低1.6%,局部失稳极限承载能力降低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肋圆柱壳 钢板性能 非均匀性 等效屈服强度 极限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6061特厚铝板厚向拉伸性能研究
17
作者 缑瑞宾 贾盛康 +1 位作者 于敏 石文可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197,共10页
在20~250℃下,对厚度为212 mm的6061铝合金板进行了拉伸试验,研究了温度和厚度对6061铝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板材的强度沿厚度方向呈线性递减变化规律,表明其沿厚度方向存在不均匀性特征,但取样方向和温度对厚向强度的非... 在20~250℃下,对厚度为212 mm的6061铝合金板进行了拉伸试验,研究了温度和厚度对6061铝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板材的强度沿厚度方向呈线性递减变化规律,表明其沿厚度方向存在不均匀性特征,但取样方向和温度对厚向强度的非均匀分布程度影响很小;在20~250℃下,6061铝合金拉伸性能对温度的敏感性高,在150和250℃下,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与20℃下相比分别下降了18%和45%;在相同温度下,6061铝合金沿厚度方向的伸长率基本没有变化,但随着温度的增加,其伸长率有明显增大的趋势,且在150℃下,伸长率增大至20℃的80%左右。采用线性拟合方法构建了6061铝合金强度的“温度-距离”双参数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厚向 不均匀性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冷均匀性对TMCP态Q500qE桥梁钢板性能的影响及其改进措施
18
作者 周昶 《上海金属》 CAS 2024年第3期75-82,共8页
以TMCP工艺生产的Q500qE高性能桥梁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拉伸及冲击试验等,研究了终冷温度对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终冷温度从600℃降至430℃,钢板粒状贝氏体含量减少,板... 以TMCP工艺生产的Q500qE高性能桥梁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拉伸及冲击试验等,研究了终冷温度对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终冷温度从600℃降至430℃,钢板粒状贝氏体含量减少,板条贝氏体含量增加,大角度晶界比例从28.5%提高至35.7%,M/A岛体积分数从5.8%降至1.2%,板条贝氏体尺寸从0.82μm减小至0.22μm;钢板屈服强度从478 MPa提高至627 MPa,抗拉强度从679 MPa提高至745 MPa,断后伸长率从23.0%降至16.5%,屈强比从0.70升至0.87,-40℃冲击吸收能量均值从115 J提高至305 J。同时,基于热成像仪分析,将钢板典型的终冷温度不均划分为头尾过冷、边部过冷、局部高温和波浪状温度分布4类,并针对性提出了头尾遮蔽工艺、水凸度、水冷集管维护以及板形控制等改进措施,可将Q500qE钢板终冷温度波动控制在80℃以内,钢板头、中、尾的抗拉强度波动控制在35 MPa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冷均匀性 终冷温度 组织 力学性能 热成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沥青混合料不同影响因素下劈裂性能研究
19
作者 杨保成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7期157-160,共4页
为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非均匀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在不同加载速率和试验温度条件下,开展不同离析程度沥青混合料的劈裂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发生不同程度离析后,混合料内部沥青胶浆含量越多,劈裂强度受温度和加载速... 为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非均匀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在不同加载速率和试验温度条件下,开展不同离析程度沥青混合料的劈裂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发生不同程度离析后,混合料内部沥青胶浆含量越多,劈裂强度受温度和加载速率变化影响越显著;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发生集料离析后,内部细集料越多,结构沥青越多,则劈裂强度越高。AC-13沥青混合料在各离析程度下比OGFC-16沥青混合料表现出更优的劈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沥青混合料 影响因素 劈裂试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高寒环境下迷彩作训服的性能老化
20
作者 胡高强 康勇 +2 位作者 卢佳浩 李子豪 张海宝 《上海纺织科技》 2024年第6期59-65,共7页
为了探究边防战士穿着的迷彩作训服的性能变化,选取青藏高原地区的3个城市西宁、格尔木、日喀则,利用自主设计的户外曝晒系统对迷彩作训服面料进行户外曝晒,并分析了老化前后样品的微观形态、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化学结构。结果表明:... 为了探究边防战士穿着的迷彩作训服的性能变化,选取青藏高原地区的3个城市西宁、格尔木、日喀则,利用自主设计的户外曝晒系统对迷彩作训服面料进行户外曝晒,并分析了老化前后样品的微观形态、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化学结构。结果表明:老化后纤维表面出现裂纹,甚至有部分出现劈裂、断口;日喀则地区老化后样品损伤最大,经纬向断裂强力分别下降了52.17%、39.62%,顶破强力下降了56.73%,经纬向撕破强力分别下降了88.70%、87.31%;老化后织物达到最大热分解速率时的温度及熔融温度均向低温区移动,热稳定性变差;红外光谱分析发现,特征峰的位置及峰形无明显变化,部分特征峰强度发生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研究结果可为迷彩作训服在严苛环境下的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彩作训服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高原高寒 户外曝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