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洲防护林立木蓄积量指数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志刚 赵英铭 +3 位作者 司芳芳 陈传松 马学献 陈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3-120,共8页
为解决林权制度改革后绿洲区农民经营防护林的成本效益均衡问题,从绿洲防护林结构和防风效应的原理出发,推演大范围绿洲防护林结构管理的要点,提出适用于农村产权制度的绿洲防护林防风效应评价参数——立木蓄积量指数。立木蓄积量指数... 为解决林权制度改革后绿洲区农民经营防护林的成本效益均衡问题,从绿洲防护林结构和防风效应的原理出发,推演大范围绿洲防护林结构管理的要点,提出适用于农村产权制度的绿洲防护林防风效应评价参数——立木蓄积量指数。立木蓄积量指数是单位面积绿洲耕地所拥有的防护林立木蓄积量,该参数的大小可以较贴切地表达绿洲防护林防风效应的优劣:树木个体越大、保存株数越多,防护作用越好,立木蓄积量指数越大;可以方便地与常规林业、农业统计指标衔接,分解到县、乡、村、户,方便与林业补贴、惠农政策补贴挂钩;也可以为绿洲防护林存量管制制度提供依据,是符合新林权制度下农村防护林动态管理需要的一个实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绿洲防护林 蓄积量 防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磴口绿洲防护林不同配置模式防风效应的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赵英铭 王志刚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1期10-12,共3页
通过对磴口绿洲防护林冬季相不同配置模式的7个典型林网进行防风效应和经济效益测算,得出:乔木防护林防风效能和气流均一性优于小乔木和灌木;在结构良好的乔木林网中,蓄积存量达到30 m3.hm-2即可保证林网具有可靠防风效益;在防风效能、... 通过对磴口绿洲防护林冬季相不同配置模式的7个典型林网进行防风效应和经济效益测算,得出:乔木防护林防风效能和气流均一性优于小乔木和灌木;在结构良好的乔木林网中,蓄积存量达到30 m3.hm-2即可保证林网具有可靠防风效益;在防风效能、蓄积生产率以及经济投入方面,窄带密集渠道林明显优于占地面积较大的宽带防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防护林 防风效应 配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生杨根蘖林培育技术在防风固沙林更新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李玉平 曹花平 +2 位作者 李泓 牛亚燕 樊瑞强 《河北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30-31,共2页
该文将速生杨根蘖林培育技术应用在防风固沙林更新中,实现了当年采伐当年成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林木采伐后通过覆土培育出根蘖林,同时间作花生、西瓜、玉米等农作物,间作物对林木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 该文将速生杨根蘖林培育技术应用在防风固沙林更新中,实现了当年采伐当年成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林木采伐后通过覆土培育出根蘖林,同时间作花生、西瓜、玉米等农作物,间作物对林木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杨 根蘖林 防风固沙林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农安地区农田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徐鹏 邹春静 +3 位作者 李苗苗 刘安田 方慧 代雪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204-205,209,共3页
对吉林省农安地区成熟防护林的农田林网的防风效应、水热效应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4条林带构成的林网,平均降低风速30.4%,最低风速出现在观测区背风面的3 H^10 H处,降低60%。林网内背风面1 H^10 H处和迎风面3~5 H处为... 对吉林省农安地区成熟防护林的农田林网的防风效应、水热效应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4条林带构成的林网,平均降低风速30.4%,最低风速出现在观测区背风面的3 H^10 H处,降低60%。林网内背风面1 H^10 H处和迎风面3~5 H处为增温区,日平均增温0.4~1.0℃。而林网内背风面15 H^35 H处和迎风面6 H处为低温区,日平均增温在0.3~0.5℃。2行林带在有效防风距离以内,相对湿度的提高最低,平均提高6.3个百分点。12行林带次之,平均提高10.1个百分点。6行林带最好,平均提高20.4个百分点。林网内玉米平均产量9 211.9 kg/hm2,比对照区增加14.1%。3~10 H增产幅度为17%~25%,属于增产率最高区。可见,农田防护林具有非常明显的防风效应、水热效应和经济效益,是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 防风效应 水热效应 经济效益 吉林省 农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尔垦区新疆杨农田防护林防风效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亚冲 邓岚 +2 位作者 王雄 董荣荣 周正立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05-112,共8页
以阿拉尔市新疆杨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林业调查和野外风速测定,依据疏透度将新疆杨防护林的林带结构划分为通风型、疏透型、稀疏型3种结构类型,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比分析各林带防风效果。结果表明:1)水平方向上,防风效能随防护距... 以阿拉尔市新疆杨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林业调查和野外风速测定,依据疏透度将新疆杨防护林的林带结构划分为通风型、疏透型、稀疏型3种结构类型,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比分析各林带防风效果。结果表明:1)水平方向上,防风效能随防护距离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种结构类型防护林的防风效能表现为稀疏型>疏透型>通风型。2)防风效能与树高、胸径、林带行数、冠幅呈正相关,与密度、疏透度呈负相关。3)8条林带综合隶属函数值在0.097~0.770之间,依次表现为林带Ⅲ>林带Ⅴ>林带Ⅳ>林带Ⅶ>林带Ⅷ>林带Ⅱ>林带Ⅵ>林带Ⅰ。其中,林带Ⅲ、林带Ⅴ为稀疏型,隶属函数值在0.50以上,综合防护效益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尔 新疆杨 防护林 防风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木麻黄品系不同混交模式在海岸退化防护林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苏亲桂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6期36-38,共3页
为修复强风区域海岸退化防护林带,同时提升防风效能,选择抗性优良的3个木麻黄品系,运用不同的混交模式对其生长指标及防风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木麻黄品系均参与的混交模式中,3个木麻黄品系的保存率均最高,生长指标除圆头木麻黄... 为修复强风区域海岸退化防护林带,同时提升防风效能,选择抗性优良的3个木麻黄品系,运用不同的混交模式对其生长指标及防风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木麻黄品系均参与的混交模式中,3个木麻黄品系的保存率均最高,生长指标除圆头木麻黄外,“惠-1”木麻黄和千头木麻黄均最高;防风效能方面,3个木麻黄品系均参与的混交模式中,在不同高度的防风效能均最高,该混交模式可以在海岸退化防护林修复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混交模式 防护林修复 防风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