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5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3+)/Eu^(3+)掺杂对KAlSi_(2)O_(6)基红色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之阳 王焕平 +5 位作者 华有杰 邓德刚 莫志伟 高照 蒋宗恒 徐时清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3,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K_(1−x)AlSi_(2)O_(6)∶xEu^(3+)和K_(0.93−x)AlSi_(2)O_(6)∶(0.07Eu^(3+)+xLa^(3+))(x=0.01,0.03,0.05,0.07,0.09,0.11,物质的量分数)红色荧光粉,研究了La^(3+)/Eu^(3+)掺杂对发光强度、荧光寿命、色坐标的影响规...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K_(1−x)AlSi_(2)O_(6)∶xEu^(3+)和K_(0.93−x)AlSi_(2)O_(6)∶(0.07Eu^(3+)+xLa^(3+))(x=0.01,0.03,0.05,0.07,0.09,0.11,物质的量分数)红色荧光粉,研究了La^(3+)/Eu^(3+)掺杂对发光强度、荧光寿命、色坐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Eu^(3+)单掺杂和Eu^(3+)+La^(3+)双掺杂后红色荧光粉的物相均为白榴石相,未出现新相;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大,白榴石相由四方结构向立方结构转变。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大,KAlSi_(2)O_(6)红色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增后减,当掺杂Eu^(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7时强度最大;随着La^(3+)掺杂量的增加,K_(0.93)AlSi_(2)O_(6)∶0.07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增后减,当La^(3+)掺杂物质的量分数为0.09时强度最大,比未掺杂La^(3+)时提升2倍以上。同时掺杂物质的量分数0.07 Eu^(3+)和0.09 La^(3+)时红色荧光粉的荧光寿命比单掺杂物质的量分数0.07 Eu^(3+)时更长,色坐标由单掺杂Eu^(3+)时的橙色向红色移动,红色成分更明显,表现出优异的红光发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照明 eu^(3+)掺杂 La^(3+)掺杂 红色荧光粉 KAlSi_(2)o_(6) 荧光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Y_(2)MgTiO_(6)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小康 高峰 周恒为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0-1176,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Y_(2-2 x)MgTiO_(6)∶2 x Eu^(3+)(YMT∶2 x Eu^(3+),0≤x≤0.11)新型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检测样品的纯度,结果显示YMT∶Eu^(3+)样品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无其他杂相。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Y_(2-2 x)MgTiO_(6)∶2 x Eu^(3+)(YMT∶2 x Eu^(3+),0≤x≤0.11)新型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检测样品的纯度,结果显示YMT∶Eu^(3+)样品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无其他杂相。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显示荧光粉为2μm的不规则颗粒。当激发波长为264 nm时,发射光谱出现四个尖锐的发射峰,分别位于591(^(5)D_(0)→^(7)F_(1))、619(^(5)D_(0)→^(7)F_(2))、657(^(5)D_(0)→^(7)F_(3))和693 nm(^(5)D_(0)→^(7)F_(4))。Eu^(3+)离子之间能量传递为电偶极子-电偶极子(d-d)相互作用。YMT∶0.14Eu^(3+)荧光粉的CIE色度坐标为(0.645,0.332),与红光标准色坐标(0.67,0.33)非常接近。变温PL光谱及热激活能计算结果显示荧光粉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因此YMT∶Eu^(3+)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LED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 溶胶-凝胶法 y_(2)MgTio_(6) 红色荧光粉 热稳定性 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水蒸气对β-Li_(2)TiO_(3:)Eu^(3+)荧光粉的全谱发光性能影响
3
作者 于成龙 刘冠华 +6 位作者 刘子航 金党波 程航 齐勇 王志齐 李海 王秀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5,共8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荧光粉前驱体后通过高温煅烧的方法,合成了由电偶极跃迁主导的高色纯度的β-Li_(2)TiO_(3):Eu^(3+)红色荧光粉.设计了适用于DHT11的拓扑电路,对荧光粉体湿度和温度进行测试.研究发现,高压腔体中加水量为5 mL,β-Li_(2)TiO... 采用水热法制备荧光粉前驱体后通过高温煅烧的方法,合成了由电偶极跃迁主导的高色纯度的β-Li_(2)TiO_(3):Eu^(3+)红色荧光粉.设计了适用于DHT11的拓扑电路,对荧光粉体湿度和温度进行测试.研究发现,高压腔体中加水量为5 mL,β-Li_(2)TiO_(3):0.5 mol%Eu^(3+)的相对湿度可达81%RH.在波长为396 nm的近紫外光激发下,β-Li_(2)TiO_(3):0.5 mol%Eu^(3+)发射由电偶极跃迁主导的613 nm的红光,荧光寿命为773.36μs,高压水蒸气处理对β-Li_(2)TiO_(3):0.5 mol%Eu^(3+)的电偶极跃迁发射峰和磁偶极跃迁发射峰位置没有变化,但发射峰强度增强并且荧光寿命降至386.81μs.高压水蒸气高压处理后的荧光粉色坐标x=0.47,y=0.51,色温为3300 K,红光色纯度为96.6%,比高压处理前显示出更优异的显色性能.高压水蒸气处理后的β-Li_(2)TiO_(3):0.5 mol%Eu^(3+)电偶极跃迁谱线强度参数Ω_(2)增加至4.21×10^(-19)cm^(2),^(5)D_(0)→^(7)F_(2)跃迁的荧光分支比β2也增加至96.9%,而量子效率η减小至57%,证实了湿度对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具有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水蒸气 β-Li_(2)Tio_(3:)eu^(3+)荧光粉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Eu荧光粉表面包覆In_2O_3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胡晓珊 秦毅红 +3 位作者 黄小卫 胡运生 王东辉 庄卫东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4-288,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FED用Y2O3∶Eu红色荧光粉,为提高其导电性,采用表面成膜包覆法对其进行了In2O3包膜研究。通过XRD,Zeta电位,SEM及低压光谱分析等检测手段分析了包膜前后Y2O3∶Eu的晶体结构、电位、形貌与发光性能,探索了包膜工艺...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FED用Y2O3∶Eu红色荧光粉,为提高其导电性,采用表面成膜包覆法对其进行了In2O3包膜研究。通过XRD,Zeta电位,SEM及低压光谱分析等检测手段分析了包膜前后Y2O3∶Eu的晶体结构、电位、形貌与发光性能,探索了包膜工艺。结果表明:在Y2O3∶Eu表面包覆3%的In2O3能有效改善荧光粉的发光亮度,这种改善的可能原因是包覆In2O3改善了Y2O3∶Eu晶粒表面的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D荧光粉 y2o3:eu IN2o3 ZETA电位 包膜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纳米晶体中Ln^(3+)(Ln=Tb,Tm,Eu)发光浓度猝灭及能量传递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孟庆裕 陈宝玖 +4 位作者 许武 赵晓霞 杨艳民 狄卫华 王晓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155,共5页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Ln3+(Ln=Tb,Tm,Eu)掺杂浓度和不同粒径的Y2O3∶Ln纳米晶体粉末样品,并通过高温退火获得了相应掺杂浓度的体材料样品。测量了纳米和体材料样品的发射光谱、XRD谱并拍摄了不同粒径样品的TEM照片。研究了纳米Y2O3∶Ln...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Ln3+(Ln=Tb,Tm,Eu)掺杂浓度和不同粒径的Y2O3∶Ln纳米晶体粉末样品,并通过高温退火获得了相应掺杂浓度的体材料样品。测量了纳米和体材料样品的发射光谱、XRD谱并拍摄了不同粒径样品的TEM照片。研究了纳米Y2O3∶Ln晶体粉末中发光中心的浓度猝灭现象和不同发光中心之间的能量传递行为。研究发现,在Y2O3纳米晶体粉末中,Tb3:5D4→7F5和Eu3+:5D0→7F2发光的浓度猝灭与体材料中相似,而Tb3+:5D3→7F5和Tm3+:1D2→3H4发光的猝灭浓度明显高于体材料。这是因为纳米微晶的界面会阻止能量传递的进行,产生较强的尺寸限制效应,抑制发光材料中发光中心之间能量传递的进行,但不同类型的能量传递对粒径尺寸变化的依赖关系不同。尺寸限制效应对长程相互作用类型的能量传递(如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的抑制作用明显,对短程相互作用类型的能量传递(如交换相互作用)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Ln(Ln=Tb Tm eu)纳米晶体 浓度猝灭 能量传递 尺寸限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相Y_2O_3:Eu纳米晶中C_2格位Eu^(3+)的~5D_0能级量子效率 被引量:9
6
作者 孟庆裕 陈宝玖 +7 位作者 许武 王晓君 谢宜华 赖华生 狄伟华 任国仲 赵晓霞 杨艳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77-1381,共5页
采用化学自发燃烧法制备了立方相不同粒径的纳米晶Y2O3:Eu(1 mol%),并通过退火处理得到了体相材料,测量了它们的发射谱和处在C2格位上Eu3+的5D0能级室温和10 K下的荧光衰减曲线。利用发射光谱数据计算了Eu3+在不同粒径纳米晶体Y2O3中的... 采用化学自发燃烧法制备了立方相不同粒径的纳米晶Y2O3:Eu(1 mol%),并通过退火处理得到了体相材料,测量了它们的发射谱和处在C2格位上Eu3+的5D0能级室温和10 K下的荧光衰减曲线。利用发射光谱数据计算了Eu3+在不同粒径纳米晶体Y2O3中的光学跃迁强度参数Ωλ(λ=2,4),通过对室温和低温下5D0能级荧光衰减的测量,用两种不同方法估计了处在C2格位上Eu3+的5D0能级的量子效率,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对两种获得量子效率不同方法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效率 荧光衰减 纳米 y2o3 eu^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Y_2O_3:Eu纳米晶 被引量:7
7
作者 翟永清 姚子华 +3 位作者 丁士文 仇满德 张毅超 安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39-444,共6页
以金属硝酸盐和EDTA为原料,用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出Y2O3:Eu纳米晶,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分别用TG-DTA、FTIR、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凝胶的热分解机理,Y2O3:Eu的形成过程以及纳米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硝酸... 以金属硝酸盐和EDTA为原料,用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出Y2O3:Eu纳米晶,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分别用TG-DTA、FTIR、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凝胶的热分解机理,Y2O3:Eu的形成过程以及纳米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硝酸根离子可以加速EDTA凝胶的热分解,仅在600℃焙烧即可得到颗粒细小、组分均匀,纯立方相的’Y2O3:Eu纳米晶,颗粒基本呈球形,粒径随温度升高逐渐长大,600℃时,约为20nm,1000℃时,约为7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 络合物 溶胶-凝胶 y2o3:eu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铵共沉淀法制备(Y,Gd)2O3:Eu^3+纳米材料及光谱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郭易芬 马伟民 +3 位作者 闻雷 沈世妃 王华栋 尹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6-750,共5页
以碳酸氢铵作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Gd)2O3∶Eu3+纳米粉体。用FT-IR、DTA/TG、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先驱沉淀物经150℃干燥,800℃煅烧保温2 h时,合成了近似... 以碳酸氢铵作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Gd)2O3∶Eu3+纳米粉体。用FT-IR、DTA/TG、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先驱沉淀物经150℃干燥,800℃煅烧保温2 h时,合成了近似球形、粒径均匀、约为15~20 nm、分散性好的(Y,Gd)2O3∶Eu3+纳米粒子。随着掺入Eu3+浓度的增加,发射峰强升高;当掺入5 mol%的Eu3+时,峰强最大;当Eu3+的含量高于5 mol%时出现了浓度猝灭,峰强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y Gd)2o3:eu3+纳米粒子 光谱特性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Y_2O_3∶Eu^(3+)发光材料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建国 李振泉 +2 位作者 赵凤英 夏树屏 高世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3-577,共5页
综述了纳米Y2 O3 ∶Eu3 +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 ,介绍了Y2 O3 ∶Eu3 +发光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 ,其中重点介绍了沉淀法和溶胶 -凝胶法。对纳米发光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评述 。
关键词 纳米y2o3:eu^3+发光材料 沉淀法 溶胶-凝胶法 纳米发光材料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场辅助液相法制备红色球形Y_2O_3:Eu^(3+)荧光粉 被引量:5
10
作者 曾青云 赵娟刚 +2 位作者 肖婷 王宗俊 李青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研究了以尿素为沉淀剂,通过改变加热方式、溶液pH、Eu^(3+)掺杂量及煅烧温度等条件,采用微波辅助液相法制备Y_2O_3:Eu^(3+)红色荧光粉,并对所得荧光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所制备的荧光粉为规整的球形,涂敷性好,可以被近紫外激... 研究了以尿素为沉淀剂,通过改变加热方式、溶液pH、Eu^(3+)掺杂量及煅烧温度等条件,采用微波辅助液相法制备Y_2O_3:Eu^(3+)红色荧光粉,并对所得荧光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所制备的荧光粉为规整的球形,涂敷性好,可以被近紫外激发光有效激发,发射主峰位于614nm处,归属于Eu^(3+)的~5 D_0→~7 F_2跃迁;该红色荧光粉可应用在白光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液相法 红色 y2o3:eu^3+荧光粉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或Tb^3+掺杂Y2O3纳米材料紫外激发光谱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孟庆裕 陈宝玖 +2 位作者 赵晓霞 王晓君 许武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13,共7页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Ln3+(Ln=Eu或Tb)掺杂浓度和不同平均粒径的Y2O3∶Ln纳米晶体粉末和体材料样品。研究发现随着粒径的减小,Y2O3∶Eu电荷迁移带的位置发生红移;并且,由于存在于近表面低结晶度环境中的Eu3+数量的增加,小粒径样品(5nm)...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Ln3+(Ln=Eu或Tb)掺杂浓度和不同平均粒径的Y2O3∶Ln纳米晶体粉末和体材料样品。研究发现随着粒径的减小,Y2O3∶Eu电荷迁移带的位置发生红移;并且,由于存在于近表面低结晶度环境中的Eu3+数量的增加,小粒径样品(5nm)的电荷迁移带还向长波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展宽。实验中还观察到Y2O3∶Tb纳米晶激发谱中4f5d(4f8→4f75d1)跃迁吸收对应激发峰(带)的谱线形状随样品粒径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Tb3+存在于近表面的低结晶度和颗粒内部的高结晶度两种不同环境中,Tb3+的4f5d跃迁在两种环境中对应的吸收峰位置不同,当样品粒径发生变化时Tb3+处于两种环境中的比例随之变化,造成相应吸收跃迁对应的激发峰(带)强度发生变化,并改变了激发谱的谱线形状。实验中还发现,随着Tb3+(或Eu3+)浓度的减小,Y2O3基质激子跃迁吸收的激发峰对比4f5d跃迁(或电荷迁移带)激发峰的相对强度随之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Ln(Ln=eu或Tb)纳米材料 紫外激发 表面 激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热效应法合成Y_2O_3∶Eu^(3+)荧光体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沅英 戴德昌 蔡少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44-846,共3页
微波热效应法合成Y_2O_3∶Eu^(3+)荧光体李沅英,戴德昌,蔡少华(中山大学化学系,广州,510275)关键词微波热效应法,合成,荧光体,掺铕氧化钇掺铕(Ⅲ)氧化钇荧光体是阴极射线管(CRT)、彩色投影电视和三基... 微波热效应法合成Y_2O_3∶Eu^(3+)荧光体李沅英,戴德昌,蔡少华(中山大学化学系,广州,510275)关键词微波热效应法,合成,荧光体,掺铕氧化钇掺铕(Ⅲ)氧化钇荧光体是阴极射线管(CRT)、彩色投影电视和三基色节能荧光灯等领域的重要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热效应法 荧光体 氧化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Eu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及性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玮捷 石士考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0-63,共4页
本文报道了近年来人们用来制备 Y2 O3∶ Eu粉末的多种方法 (高温固相合成、微波热合成、溶胶 -凝胶技术、共沉淀法、燃烧法、喷雾干燥法、高分子凝胶包膜法 ) ,并对各种合成方法所得产品的粒径、激发与发射光谱以及粉末的发光亮度做了... 本文报道了近年来人们用来制备 Y2 O3∶ Eu粉末的多种方法 (高温固相合成、微波热合成、溶胶 -凝胶技术、共沉淀法、燃烧法、喷雾干燥法、高分子凝胶包膜法 ) ,并对各种合成方法所得产品的粒径、激发与发射光谱以及粉末的发光亮度做了分析和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eu 制备 荧光粉 高温固相合成 微波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Green Phosphor Ca_8Mg(SiO_4)_4Cl_2:Eu^(2+), Dy^(3+) for LED Applications 被引量:7
14
作者 方英 庄卫东 +2 位作者 胡运生 叶信宇 黄小卫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73-577,共5页
The new phosphor calcium magnesium chlorosilicate, codoped with Eu^2+ and Dy^3+, was synthesized with the help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solid state reaction in reducing atmosphere. The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The new phosphor calcium magnesium chlorosilicate, codoped with Eu^2+ and Dy^3+, was synthesized with the help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solid state reaction in reducing atmosphere. The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were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Ca8Mg(SiO4)4Cl2 :Eu^2+, and the Dy^3+ concentration influenced the emission intensity of this phosphor. The intensity of Eu^2+ and Dy^3+ codoped CMSC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Eu^2+ singly doped CMSC. The emission spectrum of the Dy^3+ ion overlapped the absorption band of the Eu^2+ ion, indicating that an energy transfer from Dy^3+ to Eu^2+ took place in CMSC:Eu^2+, Dy^3+ phosphor. The mechanism of the energy transfer from Dy^3+ tO Eu^2+, in this phosphor, might be resonant energy trans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um magnesium chlorosilicate phosphor energy transfer eu^2 Dy^3+ rare eart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熔盐焙烧法制备Y_2O_3:Eu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燕 胡运生 +3 位作者 赵春雷 李萃 叶红齐 庄卫东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61,共5页
采用共沉淀-熔盐焙烧法制备了Y2O3∶Eu红色荧光粉,研究分析了EDTA、柠檬酸+氨水、淀粉等3类络合剂、沉淀温度及熔盐对其发光性能、粒度及形貌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氨水为络合剂、草酸为沉淀剂制备钇铕的草酸盐前驱体,然... 采用共沉淀-熔盐焙烧法制备了Y2O3∶Eu红色荧光粉,研究分析了EDTA、柠檬酸+氨水、淀粉等3类络合剂、沉淀温度及熔盐对其发光性能、粒度及形貌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氨水为络合剂、草酸为沉淀剂制备钇铕的草酸盐前驱体,然后加入(Na2CO3+S+NaCl)复合熔盐在1200℃下焙烧2 h即可制得发光强度高出商用粉5%的近球形Y2O3∶E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eu 熔盐 共沉淀 形貌 发光性能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沉淀法制备细颗粒红色荧光粉Y_2O_3∶Eu^(3+)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曰圣 屈芸 +1 位作者 肖监谋 陈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9-364,共6页
对草酸作为沉淀剂制备的细颗粒红色荧光粉Y2 O3 ∶Eu3 + 进行结构和发光特性研究 ,结果表明 :其一次粒径为 2 0~ 30nm ,团聚尺寸D50 =0 .5 3μm。该荧光粉最大激发峰位于 2 5 2 .2nm ,较微米级荧光粉 2 33nm红移了 19.2nm ;最大的发射... 对草酸作为沉淀剂制备的细颗粒红色荧光粉Y2 O3 ∶Eu3 + 进行结构和发光特性研究 ,结果表明 :其一次粒径为 2 0~ 30nm ,团聚尺寸D50 =0 .5 3μm。该荧光粉最大激发峰位于 2 5 2 .2nm ,较微米级荧光粉 2 33nm红移了 19.2nm ;最大的发射峰位于 6 12nm ,与微米级的相比几乎没有差别。Eu3 + 离子的掺入构成了发光中心 ,其最佳掺杂的质量分数为 9% ,荧光粉发光的猝灭浓度由微米级的 6 %提高到 9%。由于纳米晶存在表面缺陷和悬挂键 ,其亮度约为微米晶的 70 %左右 ,随着团聚尺寸的增加、煅烧温度的提高和助熔剂的加入 ,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增大。包膜能部分消除表面缺陷和悬挂键 ,提高发光亮度。荧光粉的色坐标为x =0 .6 4 79,y =0 .344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沉淀 细颗粒 荧光粉 y2o3:eu^3+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Y_2O_2S∶Eu ^(3+), Mg^(2+), Ti^(4+) Long-Lasting Phosphor Synthesized by Flux Method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育华 王治龙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5-28,共4页
Long-lasting phosphor Y2O2S : Eu^3+ , Mg^2+ , Ti^4+ was synthesized by a flux method and their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unit cell parameter c is linearly increased w... Long-lasting phosphor Y2O2S : Eu^3+ , Mg^2+ , Ti^4+ was synthesized by a flux method and their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unit cell parameter c is linear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Eu2O3 content in Y2O2S: Eu^3+ (0.01 ≤ x ≤0.10). On the other hand, the change of unit cell parameter a is not linear dependence. In the Y2O2S: Eu^3 + crystal structure, Eu^3+ ions only replaced Y^3 + ions' places in which it posited center position of c axis. With the increase of Eu2O3 content, the position of the strongest emission peak changed from 540 nm (5D1→^ 7F2 transition) to 626 nm (^5Do→^7TF2 transition), and the maximum intensity was obtained when x = 0.09 in Y2O2S: Eu^3+ (0.01 ≤x ≤0.10). This is due to the environment of trivalent europium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Y2O2S. Doping with Mg^2+ or Ti^4+. ions alone cannot get the good long-lasting afterglow effect, whereas co-doping with Mg^2 + and Ti^4 + ions and excited with 365 nm ultraviolet light, a strong thermoluminesence peak appeared, red and orange long-lasting phosphorescence (LLP) was also observed and the phosphorescence lasted nearly 3 h in the light perception of the dark-adapted human eye (0.32 mcd·m^-2). Thus the LLP mechanism was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2S: eu^3 Mg^2 Ti^4 flux method long-lasting phosphorescence material rare eart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双掺Sm^(3+)和Gd^(3+)对Y_2O_2S∶Eu^(3+)发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袁剑辉 袁红辉 +2 位作者 张振华 程玉民 王晓君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1-424,共4页
通过对Y2O2S∶Eu3+红色荧光粉痕量引入Sm3+和Gd3+的研究,发现可有效地增强发光强度,明显改善其电压特性(发射强度与激发电压间的关系特性),且不影响材料的其他物理化学性能。讨论和分析了发射强度增强、电压特性改善的原因:Gd3+对Y3+的... 通过对Y2O2S∶Eu3+红色荧光粉痕量引入Sm3+和Gd3+的研究,发现可有效地增强发光强度,明显改善其电压特性(发射强度与激发电压间的关系特性),且不影响材料的其他物理化学性能。讨论和分析了发射强度增强、电压特性改善的原因:Gd3+对Y3+的置换,减少了因Eu3+对Y3+置换所引起的晶格的畸变、缺陷,使Eu3+离子晶场环境得到改善,从而减弱了无辐射过程及因晶格畸变所造成的能量损失;Sm3+的发射与Eu3+的吸收(激发)的部分重叠,且Eu3+激发光谱中包含有Sm3+激发跃迁谱线,导致了Sm3+→Eu3+共振能量传递可能性,有效地实现Sm3+对Eu3+的敏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学 Sm3+∶Gd3+共掺 y2o2S∶eu3+ 发光增强 耐压性提高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cuum Ultraviolet Excite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Y_2O_2S:Eu^(3+),Bi^(3+) Phosphor 被引量:4
19
作者 WANG Zhi-long WANG Yu-hua ZHANG Jia-ch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79-682,共4页
As an Hg-free lamp using phosphor, the Bi^3+ and EH^3+ co-doped Y2O2S phosphors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under vacuum ultraviolet(VUV) excita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VUV photoluminescent ... As an Hg-free lamp using phosphor, the Bi^3+ and EH^3+ co-doped Y2O2S phosphors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under vacuum ultraviolet(VUV) excita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VUV photoluminescent intensity of Y2O2S:Eu^3+ was weak, however, considerably stronger red emission at 626 nm with good color purity was observed in Y2O2S:Eu^3+,Bi^3+ systems. Investigation on the photoluminescence reveals that the strong VUV luminescence of Y2O2S:Eu^3+,Bi^3+ at 147 nm is mainly because the Bi^3+ acts as a medium and effectively performs the energy transfer process: Y^3+-O^2-→Bi^3+→Eu^3+, while the intense emission band at 172 nm is attributed to the absorp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1So-^1P1 transition of Bi^3+ and the direct energy transfer from Bi^3+ to Eu^3+. The Y2O2S:Eu^3+,Bi^3+ shows excellent VUV optical properties compared with the commercial (Y,Gd)BO3:Eu^3+. Thus, the Y2O2S:Eu^3+,Bi^3+ can be a potential red VUV-excited candidate applied in Hg-free lamps for backligh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2S:eu^3+ Bi^3+ Vacuum ultraviolet(VUV) phosph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Y_2O_3:Eu荧光粉的光致发光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谢平波 段昌奎 +3 位作者 张慰萍 尹民 楼立人 夏上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报道了用燃烧法制备的系列粒径的纳米Y2O3∶Eu材料,对其进行了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寿命等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纳米Y2O3∶Eu粒径的变化,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寿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猝灭浓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报道了用燃烧法制备的系列粒径的纳米Y2O3∶Eu材料,对其进行了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寿命等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纳米Y2O3∶Eu粒径的变化,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寿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猝灭浓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分析,初步揭示了纳米Y2O3∶Eu的光致发光光谱随粒径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y2o3:eu 光致发光光谱 荧光寿命 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