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hods for in vitro evaluating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 review 被引量:46
1
作者 mounyr balouiri moulay sadiki saad koraichi ibnsoud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16年第2期71-79,共9页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new antimicrobial agents from various sources to combat microbial resistance. Therefore, a greater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antimicrob...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new antimicrobial agents from various sources to combat microbial resistance. Therefore, a greater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antimicrobial activity screening and evaluating methods. Several bioassays such as disk-diffusion, well diffusion and broth or agar dilution are well known and commonly used, but others such as flow cy- tofluorometric and bioluminescent methods are not widely used because they require specified equip- ment and further evaluation for reproducibi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even if they can provide rapid re- sults of the antimicrobial agent's effects an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impact on the viability and cell damage inflicted to the tested microorganism. In this review article, an exhaustive list of in vitro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methods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ir advantages and limita- tions are 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bioautography Time-kill test Antimicrobial gradient method agar diffus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truvite-k Crystals by Agar Gel 被引量:2
2
作者 Vilas Bhagawat Suryawanshi Ravindranath Teniram Chaudhari 《Journal of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and Technology》 2014年第4期212-224,共13页
The phosphate mineral struvite is basically formed in urinary tracks and kidney. One of the analogous compounds of struvite is potassium magnesium phosphate hexahydrate (KMgPO4&#183;6H2O), known as struvite-k crys... The phosphate mineral struvite is basically formed in urinary tracks and kidney. One of the analogous compounds of struvite is potassium magnesium phosphate hexahydrate (KMgPO4&#183;6H2O), known as struvite-k crystal and found in animal urinary calculi.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struvite-k crystals were grown by single diffusion and double diffusion techniques in agar gelmedium. The grown crystals were analyz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XR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is (EDXA)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Optical microscopy and SEM exhibited the different morphologies. The FTIR spectra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water molecules, stretching and bending vibrations of phosphate (PO4) ions. However the powder XRD results from the crystalline nature. Elemental composition in the crystal was obtained by EDXA, while 36.89% weight loss of water molecules is observed in TGA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L method agar GEL Struvite-k ANIMAL CALCUL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营养琼脂培养基保温后浑浊问题与对策研究
3
作者 俞龙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3期134-137,共4页
营养琼脂培养基在50℃条件下保温18 h后,会出现浑浊现象,给无菌判定带来困难,同时也会影响菌落计数等微生物实验的准确性。为查明营养琼脂培养基在保温后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以提高涉及该培养基的所有实验的准确性,文章通过复融法、磷... 营养琼脂培养基在50℃条件下保温18 h后,会出现浑浊现象,给无菌判定带来困难,同时也会影响菌落计数等微生物实验的准确性。为查明营养琼脂培养基在保温后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以提高涉及该培养基的所有实验的准确性,文章通过复融法、磷酸盐沉淀法和初始菌控制法对其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导致营养琼脂培养基在保温过程中出现浑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培养基中初始菌含量过高,在121℃灭菌15 min的条件下无法全部灭活。针对验收过程中出现的保温浑浊问题,可以采用辐照灭菌的方法,将培养基以15~18 kgy的剂量进行辐照灭菌,降低初始菌含量,并在121℃的条件下灭菌1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琼脂 复融法 磷酸盐沉淀法 初始菌控制法 保温 浑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杂尿苷对三株腐败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4
作者 刘宫慈 李锟 +1 位作者 付丹宁 李乐乐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72-177,共6页
目的:以二酮哌嗪为母核,对其结构修饰得到的30种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筛选,找到对大肠杆菌(E.coli)、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spp.)和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抑菌效果理想的化合物。方法:首先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定期测定放入光照振... 目的:以二酮哌嗪为母核,对其结构修饰得到的30种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筛选,找到对大肠杆菌(E.coli)、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spp.)和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抑菌效果理想的化合物。方法:首先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定期测定放入光照振荡培养箱中菌悬液和营养肉汤的吸光度,得到三株腐败菌的生长曲线。其次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对药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筛选,从30种化合物中筛出有抑菌效果的化合物。最后采用肉汤稀释法结合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结果:氮杂尿苷对三株腐败菌的MIC均为3.42 mg/mL,且抑菌效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结论:氮杂尿苷对三种腐败菌具有较为显著的抑菌作用,这为后期防腐保鲜剂的研发提供了一定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尿苷 纸片琼脂扩散法 腐败菌 最低抑菌浓度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氏菌平板计数法存在的技术性问题探讨
5
作者 丁秀琼 孙良娟 +1 位作者 庄秋明 陈国栋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本文综述了大肠埃希氏菌结晶紫中性红胆盐-4-甲基伞形酮葡萄糖醛酸苷琼脂平板计数法的建立背景、原理、优缺点,以期对该方法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法存在的技术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策略,以期为方法修订提供参考... 本文综述了大肠埃希氏菌结晶紫中性红胆盐-4-甲基伞形酮葡萄糖醛酸苷琼脂平板计数法的建立背景、原理、优缺点,以期对该方法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法存在的技术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策略,以期为方法修订提供参考,从而更准确地进行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的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4-甲基伞形酮葡萄糖醛酸苷琼脂 平板计数法 技术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法在氟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杨坤 《有机氟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10-13,共4页
氟化工废水中的有机氟化物浓度高且难分解,因此处理难度较高。现行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氟降解率较低,且处理后废水纯净度也较低,无法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微生物降解法在氟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首先采用加压蒸气灭菌法对降解菌... 氟化工废水中的有机氟化物浓度高且难分解,因此处理难度较高。现行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氟降解率较低,且处理后废水纯净度也较低,无法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微生物降解法在氟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首先采用加压蒸气灭菌法对降解菌配制环境进行消毒灭菌,然后配制琼脂基础培养基并利用培养基培育降解菌,最后利用降解菌液对氟化工废水进行降解处理,从而实现基于微生物降解法的氟化工废水处理。试验结果证明,氟降解率达到96%以上,废水纯净度在0.8以上,因此,微生物降解法在氟化工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降解法 氟化工废水 处理 琼脂基础培养基 降解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51
7
作者 郑津辉 王威 黄辉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9-442,共4页
为探讨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抑菌活性,采用乙醇回流法从苦参中提取含黄酮类化合物并用分光光度法在510 nm处测定黄酮含量.同时,采用琼脂扩散法研究了苦参黄酮类化合物对2种细菌和3种真菌的抗菌性能,测定了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浓... 为探讨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抑菌活性,采用乙醇回流法从苦参中提取含黄酮类化合物并用分光光度法在510 nm处测定黄酮含量.同时,采用琼脂扩散法研究了苦参黄酮类化合物对2种细菌和3种真菌的抗菌性能,测定了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浓度为0.556 g/L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8 mm,对啤酒酵母菌、黑曲霉和产黄青霉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9,9 mm;苦参黄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菌、产黄青霉、黑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6×10-3,0.56,0.28,0.56,0.56 g/L.由此得出结论,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细菌和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强于革兰氏阴性菌,对单细胞真菌作用强于丝状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黄酮 乙醇回流法 琼脂扩散法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8
作者 周宁 张建新 +2 位作者 樊明涛 李子龙 魏新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59-464,共6页
致病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和安全问题,如何对致病菌的耐药性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是许多微生物科研人员和医疗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难题。根据近年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与报道,对于细菌耐药性的检测和分析主要通过对细菌进行药... 致病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和安全问题,如何对致病菌的耐药性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是许多微生物科研人员和医疗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难题。根据近年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与报道,对于细菌耐药性的检测和分析主要通过对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来执行。目前用于细菌药敏性实验的方法主要包括:肉汤稀释法、琼脂稀释法、K-B纸片法和E-test实验等。文中就以上几种细菌药敏性实验方法的原理、步骤及优缺点进行了概述,并对各种实验方法的应用进行了举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敏实验 肉汤稀释法 琼脂稀释法 K-B纸片法 E-test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菊洗剂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广求 刘文 +2 位作者 谭璐 张为 王树平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8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研究参菊洗剂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液体培养液连续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琼脂培养液平板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并与市售某妇科洗液比较抑菌作用。结果参菊洗剂对5种病原菌株的... 目的研究参菊洗剂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液体培养液连续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琼脂培养液平板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并与市售某妇科洗液比较抑菌作用。结果参菊洗剂对5种病原菌株的抑菌作用明显优于相同浓度的市售某妇科洗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菊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念珠菌的MIC分别为33.75,67.50,67.50,67.50,33.75 mg·m L-1;参菊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念珠菌的MBC分别为33.75,67.50,67.50,135.00,33.75 mg·m L-1。结论参菊洗剂具有较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菊洗剂 琼脂扩散纸片法 液体培养液连续稀释法 琼脂培养液平板法 抑菌作用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多酚抑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红男 孙爱东 +3 位作者 苏雅静 高雪娟 胡晓丹 陈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0-283,共4页
观测苹果多酚对细菌、酵母菌、霉菌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各种供试菌株在测试浓度范围内的最低抑菌浓度,以期为新型安全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采用双层平板打孔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2、6、10g/L)苹果多酚,对6种细菌、3种酵... 观测苹果多酚对细菌、酵母菌、霉菌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各种供试菌株在测试浓度范围内的最低抑菌浓度,以期为新型安全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采用双层平板打孔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2、6、10g/L)苹果多酚,对6种细菌、3种酵母菌及3种霉菌的抑制作用,对筛选出来的供试菌株,采用0.3、0.4、0.5、0.6、0.7、0.8、1.0、2.0g/L8种不同浓度的苹果多酚进行测试浓度范围内最低抑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苹果多酚对黄杆菌SHL45、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SHL5、荧光假单胞菌SHL7、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6种供试菌株,在苹果多酚测试浓度范围内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0.6、0.7、0.6、0.6、0.8、0.5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供试菌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多酚 双层平板打孔法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年~1999年临床常见病原菌及耐药现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郝秀红 马聪 +2 位作者 古东东 韩善桥 蒋学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7-450,共4页
了解临床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体外耐药谱 ,配合临床合理选药和有效治疗。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了 6 197株细菌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 10 96株、大肠埃希氏菌 96 1株、金葡球菌 ... 了解临床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体外耐药谱 ,配合临床合理选药和有效治疗。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了 6 197株细菌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 10 96株、大肠埃希氏菌 96 1株、金葡球菌 787株、表葡球菌 6 76株、克雷伯氏菌 393株 ,依次占分离率的 17.7%、15 .5 %、12 .7%、10 .9%、6 .3%。铜绿假单胞菌居首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标本 ,大肠埃希氏菌主要来自尿标本 ,金葡球菌主要来自分泌物标本。耐药性较高的有以下菌株 ,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唑林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 5 1.2 %、72 .9% ;金葡球菌对青霉素的平均耐药率为 74.5 % ;表葡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及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 6 8.2 %、6 6 .3%、73.4%。以上耐药率均超过 5 0 .0 %。结论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细菌检出率及耐药率都在迅猛增加 ,要加强对细菌的监测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琼脂扩散法 抗生素 耐药率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稗草对7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及其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声敢 王强 +3 位作者 赵学平 吴长兴 陈丽萍 沈晋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37-41,共5页
应用滤纸法研究不同处理时间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对7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并比较了稗草在滤纸法、琼脂法和盆栽喷雾法中对二氯喹啉酸的灵敏度,并应用琼脂法测定了7种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吡嘧磺隆(pyrazosulfuron-ethyl)以2 d... 应用滤纸法研究不同处理时间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对7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并比较了稗草在滤纸法、琼脂法和盆栽喷雾法中对二氯喹啉酸的灵敏度,并应用琼脂法测定了7种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吡嘧磺隆(pyrazosulfuron-ethyl)以2 d的EC50值最低;五氟磺草胺(penoxsulam)、丙炔草酮(oxadiargyl)、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和扑草净(prometryn)则以3 d的结果为最好;四唑酰草胺(fentrazamide)和嗪草酮(oxaziclomefone)以4 d的结果为最敏感。3种生物测定方法中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敏感性以琼脂法为好,能达到快速、灵敏的目的。7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大小(根据EC50值)顺序为:嗪草酮>四唑酰草胺>丙炔草酮>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扑草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除草剂 生物测定 琼脂法 滤纸法 盆栽喷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植物病组织中分离立枯丝核菌的快速、简便技术 被引量:72
13
作者 周而勋 杨媚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5-126,共2页
从植物病组织中分离立枯丝核菌的快速、简便技术周而勋杨媚(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ARAPIDANDSIMPLETECHNIQUEFORTHEISOLATIONOFRhizoctoniasola... 从植物病组织中分离立枯丝核菌的快速、简便技术周而勋杨媚(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ARAPIDANDSIMPLETECHNIQUEFORTHEISOLATIONOFRhizoctoniasolaniFROMDISEASEDP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枯丝核菌 分离 水琼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幽门螺杆菌临床株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吕琳 罗红春 +2 位作者 杨致邦 曾瀚庆 梅浙川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9-671,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幽门螺杆菌(HP)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的体外敏感性及耐药性,为临床根除治疗HP感染提供依据,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HP菌株取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镜室,分离培养...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幽门螺杆菌(HP)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的体外敏感性及耐药性,为临床根除治疗HP感染提供依据,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HP菌株取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镜室,分离培养后,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抗生素敏感性实验,检测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替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的敏感性,各种抗生素的MIC范围均为0.125~256μg/mL。结果从887例患者胃黏膜中培养出HP96株,其对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替硝唑、四环素及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分别为91.67%、29.17%、4.17%、4.17%、0%和8.33%。结论重庆地区HP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替硝唑有较好的敏感性;而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1.67%和29.17%;未发现对四环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琼脂稀释法 药敏实验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耐药性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杨敬芳 时东彦 +1 位作者 李继红 王鑫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 监测临床分离的 14 0株肠球菌对 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为临床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各抗菌药物对肠球菌的 MIC,计算 MIC50 、MIC90 和敏感率 ,采用快速硝噻吩纸片显色法对 14 0株肠球菌进行β-... 目的 监测临床分离的 14 0株肠球菌对 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为临床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各抗菌药物对肠球菌的 MIC,计算 MIC50 、MIC90 和敏感率 ,采用快速硝噻吩纸片显色法对 14 0株肠球菌进行β-内酰胺酶测定。结果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敏感性最高 ,均为10 0 % ,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亚胺培南和氨苄西林敏感率分别为 91.9%、90 .8%和 90 .8% ;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亚胺培南和氨苄西林分别为 92 .7%、82 .9%和 90 .2 % ;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以及其他肠球菌对头孢吡肟的敏感率最低分别为 14 .9%、9.8%和 0 ;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对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的药敏结果可推测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结论 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仍是治疗肠球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琼脂稀释法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评价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铁丽 戴佩佩 +2 位作者 谢耀胜 刘欢乐 李超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评价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试验的可靠性,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琼脂稀释法、VITEK-AMS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纸片法与琼脂稀释法检测嗜... 目的评价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试验的可靠性,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琼脂稀释法、VITEK-AMS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纸片法与琼脂稀释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敏结果差异有显著性;VITEK-AMS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复方磺胺甲王月唑的药敏结果差异有显著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王月唑的敏感性较高。结论纸片法和VITEK-AMS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存在缺陷;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可选用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王月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纸片扩散法 琼脂稀释法 VITEK-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多酚对痤疮丙酸杆菌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晓玲 朱明芳 +2 位作者 杨柳 胡彬 谢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石榴皮多酚对痤疮主要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首先用生长抑制试验(牛津杯法)确定石榴皮多酚醇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是否存在抑制作用,然后通过药基琼脂稀释法观察它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来评价该药物对所测细菌的... 目的研究石榴皮多酚对痤疮主要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首先用生长抑制试验(牛津杯法)确定石榴皮多酚醇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是否存在抑制作用,然后通过药基琼脂稀释法观察它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来评价该药物对所测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石榴皮多酚醇提物500、300、100 mg/m L对痤疮丙酸杆菌ATCC11827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为20 mg/m L。结论石榴皮多酚醇提物在体外具有明确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多酚 痤疮丙酸杆菌 抑菌 痤疮 牛津杯法 琼脂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纳他霉素的褐黄孢链霉菌选育 被引量:14
18
作者 邬建国 王敏 +1 位作者 杨东靖 杜连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 以褐黄孢链霉菌 (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 S- 71为出发菌株 ,筛选纳他霉素的高产菌株。方法 紫外线对孢子悬浮液照射 4 0 s后 ,分别用链霉素抗性和琼脂块法进行筛选纳他霉素高产菌株 ,之后对高产菌株进行生产稳定性实验。结... 目的 以褐黄孢链霉菌 (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 S- 71为出发菌株 ,筛选纳他霉素的高产菌株。方法 紫外线对孢子悬浮液照射 4 0 s后 ,分别用链霉素抗性和琼脂块法进行筛选纳他霉素高产菌株 ,之后对高产菌株进行生产稳定性实验。结果 通过链霉素抗性法筛选获得了约 10 %的正选率突变株 ,其中突变株SG- 5 6摇瓶效价单位为 2 4 10μg/ ml,为出发菌株的 14 6 % ;通过琼脂块筛选法获得了约 1%的正选率突变株 ,其中突变株 SG- 2 0 0 2摇瓶效价单位为 2 6 5 0μg/ ml,为出发菌株的 16 1% ,该菌株无链霉素抗性标记。结论 链霉素抗性筛选和琼脂块筛选均可以获得纳他霉素的高产菌株 ,其中链霉素抗性筛选法效率高 ,琼脂块法筛选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黄孢链霉菌 链霉素抗性 琼脂块筛选法 纳他霉素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梅对308株临床菌株的抑菌效果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李仲兴 王秀华 +2 位作者 赵建宏 杨敬芳 李继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乌梅对临床菌株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乌梅进行308株临床菌株的抑菌活性检测。结果乌梅对1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12株表皮葡萄球菌和28株肠球菌的MIC50分别为0.72、1.44、0.72mg/mL;其MIC90分别为1.44、1.44、0.72... 目的观察乌梅对临床菌株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乌梅进行308株临床菌株的抑菌活性检测。结果乌梅对1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12株表皮葡萄球菌和28株肠球菌的MIC50分别为0.72、1.44、0.72mg/mL;其MIC90分别为1.44、1.44、0.72mg/mL。对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的MIC90分别为2.88、1.44mg/mL。结论乌梅对革兰阳性球菌和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肠球菌 大肠杆菌 琼脂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快速简便的抗肿瘤药物筛选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文思 彭剑 +2 位作者 王吉成 陈秀华 钱蓓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8,共4页
本研究利用 DNA修复缺陷的大肠埃希氏菌 343/ 5 91和正常的大肠埃希氏菌 343/ 6 36的差异性DNA修复特性 ,建立了液体悬浮法和琼脂固体筛选方法 ,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筛选。这两种方法简便易行 ,其中琼脂固体筛选方法与抗生素生物鉴定杯碟... 本研究利用 DNA修复缺陷的大肠埃希氏菌 343/ 5 91和正常的大肠埃希氏菌 343/ 6 36的差异性DNA修复特性 ,建立了液体悬浮法和琼脂固体筛选方法 ,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筛选。这两种方法简便易行 ,其中琼脂固体筛选方法与抗生素生物鉴定杯碟法一样简单 ,适合于大量筛选各种来源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性DNA修复试验 液体悬浮法 琼脂固体法 抗肿瘤药物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