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景三维河北建设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张培 杨青岗 +3 位作者 尤尚坤 籍立丹 董树新 王凯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5年第2期30-32,37,共4页
实景三维是新型基础测绘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新定位、新需求的新技术手段,河北省已将实景三维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与河北地理资源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本文基于国家政策、技术指导... 实景三维是新型基础测绘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新定位、新需求的新技术手段,河北省已将实景三维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与河北地理资源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本文基于国家政策、技术指导文件,结合河北省基础测绘现状,选取秦皇岛市部分区域作为试点研究区,旨在掌握地形级实景三维和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实景三维建设的产品形式、技术要求和政策标准,为实景三维河北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示范,以此促进河北省基础测绘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新型基础测绘 地形级实景三维 城市级实景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峡谷Ⅴ型地貌下桥址区风特性
2
作者 张玥 刘子琦 石慧慧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5-586,共12页
为得到山区峡谷典型Ⅴ型地形下的桥梁抗风设计的关键风特性参数,通过“数值风洞试验”建立模型,以实桥为工程背景构建三维地形网格,基于3种典型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桥位的风场特性进行分析,选取最优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 为得到山区峡谷典型Ⅴ型地形下的桥梁抗风设计的关键风特性参数,通过“数值风洞试验”建立模型,以实桥为工程背景构建三维地形网格,基于3种典型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桥位的风场特性进行分析,选取最优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该地形桥位处的风场特性进行分析;围绕两个影响桥址区风特性的地形参数(山体高度和夹角),阐明Ⅴ型峡谷地形下风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现行规范进行对比,推算桥面设计基准风速。结果表明:该Ⅴ型峡谷地形的最佳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分别为RNG k-ε和20 m;随着山体高度及山体夹角两参数的变化,风速增加幅度分别为2.37%~12.56%和1.24%~6.98%;山体高度及山体夹角两变参数下,梯度风高度分别为700 m和800 m左右;实际湍流强度大于规范中四类地表规范值,在离地高度40 m范围内,湍流强度更接近于D类地表。实际Ⅴ型峡谷桥址区不能简单按规范归为C类或D类地形,在设计风参数计算时应综合考虑规范和经验公式,还可借助模拟手段来提高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特性 Ⅴ型峡谷 数值风洞试验 湍流模型 地形参数 设计基准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下1∶500基础地形数据更新机制研究
3
作者 秦真珍 《测绘技术装备》 2024年第4期8-11,共4页
本文分析了在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的驱动下,采用一体化融合生产技术完成一次数据生产,同时得到1∶500基础地形数据和基础地理实体数据,且所生产数据满足基础测绘转型升级过渡期中基础地形数据和地理实体数据双重需求的数据生产模式,并... 本文分析了在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的驱动下,采用一体化融合生产技术完成一次数据生产,同时得到1∶500基础地形数据和基础地理实体数据,且所生产数据满足基础测绘转型升级过渡期中基础地形数据和地理实体数据双重需求的数据生产模式,并通过在试验区内的应用,验证了该生产模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测绘 一体化融合生产技术 基础地形数据 地理实体数据 更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景三维的实践与思考——以兴仁市为例
4
作者 李晨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3期44-46,共3页
实景三维技术是利用现实世界的实景数据,结合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真实场景的高度还原和可视化。兴仁市作为发展中的现代化城市,实景三维技术在城市规划、用地选址、旅游推广、社会治理、环境整治、地灾防治、公共突发事... 实景三维技术是利用现实世界的实景数据,结合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真实场景的高度还原和可视化。兴仁市作为发展中的现代化城市,实景三维技术在城市规划、用地选址、旅游推广、社会治理、环境整治、地灾防治、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旨在探讨利用无人机、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开展大规模实景三维建设的实践,分析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城市级 地形级 倾斜摄影 新型基础测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当地块基性侵入岩群的地质特征与构造意义 被引量:27
5
作者 胡健民 赵国春 +2 位作者 孟庆任 罗洪 王宗合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1-611,共11页
南秦岭构造带武当地块中发育密集侵位的基性侵入岩群,由于武当地区构造变形复杂,这些基性侵入岩体的侵位特征一直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而查明它们的侵位特征,对认识其侵位机制、判断岩浆侵位的大地构造背景以及开展进一步的岩石地球化... 南秦岭构造带武当地块中发育密集侵位的基性侵入岩群,由于武当地区构造变形复杂,这些基性侵入岩体的侵位特征一直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而查明它们的侵位特征,对认识其侵位机制、判断岩浆侵位的大地构造背景以及开展进一步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岩浆动力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在武当地块不同构造部位所做的一些详细的1∶5万地质填图以及相应的构造学研究表明,这些侵入岩体是顺层侵位到武当山岩群和耀岭河组中的,少数直接侵位到震旦系陡山沱组和邓影组中,侵入体密集发育的部位受武当地块古生代顺层伸展拆离构造的主拆离面控制。作者同时获得了402 Ma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表明这些基性侵入岩群形成于中古生代。因此无论这些基性侵入岩群的地质特征,还是其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结果,都表明与前人所说的元古代超大陆的裂解很可能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考虑到这个时期南秦岭构造带中发生的紫阳-岚皋碱性岩浆活动、镇安-旬阳浅层塌陷盆地、武当地块伸展滑脱构造及随枣地区基性侵入岩群的侵位等地质构造事件,作者认为武当地块基性侵入岩群很可能是古生代时期南秦岭岩石圈拉伸所导致的深部基性岩浆上侵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侵入岩群 武当地块 南秦岭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条件下履带-地面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军 李强 +2 位作者 周靖凯 张宇 谢朝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23-1429,共7页
在履带行走机构的作用下,土壤压实通常会伴随着横向扰动并产生位移,所以履带与土壤相互作用时的影响区域是三维的,为了更加全面地剖析履带-地面相互作用,预测牵引力,应该从三维的角度分析履带-地面相互作用。首先应用Mckyes-Ali三维模... 在履带行走机构的作用下,土壤压实通常会伴随着横向扰动并产生位移,所以履带与土壤相互作用时的影响区域是三维的,为了更加全面地剖析履带-地面相互作用,预测牵引力,应该从三维的角度分析履带-地面相互作用。首先应用Mckyes-Ali三维模型对挡板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并讨论了挡板-地面相互作用与履带-地面相互作用的相似性。将三维模型应用到履带-地面作用分析中,引用相关试验数据,以挂钩牵引力为评价标准,验证了三维模型的实效性——与贝克模型进行对比,由三维模型得到的预测值更加接近实测值。三维模型的研究为履带-地面力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鉴,为从三维空间分析履带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力学 履带-地面相互作用 三维模型 挂钩牵引力 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与形状模型的月面局部区域地形生成 被引量:1
7
作者 卜彦龙 盛庆轩 +1 位作者 唐歌实 周建亮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38-2643,共6页
构建了一种分形布朗运动模型和参数化形状模型相结合的月面局部区域地形生成算法。将月面地形生成过程分解为基本地形生成和撞击地形生成两个子过程,在整体范围内基于Haar小波构建原理和分形布朗运动模型理论实现月面基本地形的生成,在... 构建了一种分形布朗运动模型和参数化形状模型相结合的月面局部区域地形生成算法。将月面地形生成过程分解为基本地形生成和撞击地形生成两个子过程,在整体范围内基于Haar小波构建原理和分形布朗运动模型理论实现月面基本地形的生成,在局部范围内通过对石块和撞击坑等典型障碍物的形状建模实现了撞击地形的生成。仿真实验表明,算法所生成的撞击地形中撞击坑等障碍物的形状和分布特点与月面实拍图相符,同时二维基本地形的计算复杂度较中点移位法及随机分形函数法计算复杂度更小。生成的月面局部区域地形能够反映丘陵、平原和碰撞痕迹等多种月面特征,地形生成结果可以作为进一步月面任务规划技术研究的仿真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局部区域 基本地形 撞击地形 分形布朗运动模型 障碍物模型 HAAR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GPS高程测量方法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付培义 苏巧梅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555-557,共3页
在分析 GPS测高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用建立基础高程面和加入山区重力异常改正的方法 ,实现山地区域 GPS精确测高 ,并用实例进行了检核 ,达到了四等水准测高精度要求。该方法还可减少
关键词 高程测量 山区测高 GPS测高 基础高程面 地形改正 全球定位系统 卫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峡谷复杂地形风场空间分布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玥 唐金旺 +1 位作者 周敉 高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40,49,共7页
山区峡谷地貌复杂,风场参数确定是桥梁设计面临的突出问题,而现有桥梁抗风规范缺乏对此类地形条件的描述;以某实桥作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桥址区峡谷地形风洞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峡谷复杂地形下不同风向的平均风和脉动风特性,并... 山区峡谷地貌复杂,风场参数确定是桥梁设计面临的突出问题,而现有桥梁抗风规范缺乏对此类地形条件的描述;以某实桥作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桥址区峡谷地形风洞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峡谷复杂地形下不同风向的平均风和脉动风特性,并基于气象站历史风速记录和规范风速标准,总结了以梯度风高度及基本风压推算桥址区基本风速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桥址峡谷地带,无明显峡谷风效应,平均风剖面分布不能依据统一形式描述;拟合得到桥址桥面高度处风速剖面指数α=0.20,地表类型归为C类;顺着峡谷中心来流,湍流强度值明显小于其它来流;与理论曲线相比,实测风速功率谱在低频段偏低而高频段略微偏高;随着风向角增大,水平脉动风速谱向高频段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峡谷 桥梁工程 风特性参数 地形模型 风洞试验 基本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结构设计规范风荷载计算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金锋 陈瑞金 《石油化工设计》 CAS 2011年第4期55-59,38,共5页
风荷载是各种工程结构的重要设计荷载,笔者详细地比较了中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和美国《建筑物和其他结构最小设计荷载》(ASCE/SEI7-05)规范中基本风速、地形/高度系数、体型系数和动力放大系数等参数的异同。在此基础... 风荷载是各种工程结构的重要设计荷载,笔者详细地比较了中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和美国《建筑物和其他结构最小设计荷载》(ASCE/SEI7-05)规范中基本风速、地形/高度系数、体型系数和动力放大系数等参数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利用中美规范计算比较了若干建筑物和中心支撑钢框架的主体结构风荷载。美国规范计算的建筑物主体结构的风荷载值大约高出中国规范计算值的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荷载 基本风速 速压 地形/高度系数 体型系数 动力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OS DEM的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貌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伟 王平 +4 位作者 丁智强 李鹏映 廖正杭 华红莲 李玉辉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90-1399,共10页
以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融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ALOS DEM数字地形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阐述区内地形分异、地貌格局与发育演化等特征。结果表明:1)保护区基本地貌类型以大起伏中山(57.45%)为主,其次为大起伏亚高山(30.66%)和... 以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融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ALOS DEM数字地形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阐述区内地形分异、地貌格局与发育演化等特征。结果表明:1)保护区基本地貌类型以大起伏中山(57.45%)为主,其次为大起伏亚高山(30.66%)和中起伏中山(11.17%),海拔、起伏度、坡度、面积-高程积分值等定量地形指标的平均值从三江口片区至朝天马、海子坪片区逐渐降低,夷平剥蚀面级数逐渐减少;2)保护区及附近地区共发育7级夷平剥蚀面,其中Ⅰ~Ⅲ级为山顶面和残余夷平面,Ⅶ级为金沙江侵蚀阶地面,Ⅳ~Ⅵ级为剥蚀面,与区域3次构造旋回相对应;3)保护区面积-高程积分值在0.197~0.815之间,平均为0.503,超过80%的区域处于地貌演化的壮年阶段,表明区域地表侵蚀动力较强,在人类活动增强背景下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未来的保护规划应考虑各个基本地貌类型区的地表动力差异。综合而言,独特、丰富的地貌结构使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所依附的生态环境要素得以保存,加强地貌多样性研究有助于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实现保护区资源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地貌类型 面积-高程积分 地形剖面 ALOS DEM 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CAD VBA在全要素基础地形数据转换入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俞亚磊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2年第6期258-260,共3页
主要研究AutoCAD VBA在全要素基础地形数据转换入库中的应用,基于AutoCAD VBA定制应用程序,批量完成部分要素属性赋值,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 AUTOCAD VBA 基础地形 数据入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ta的大比例尺基础地形数据入库处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超君 《矿山测量》 2020年第6期121-124,共4页
iData数据工厂是一款GIS数据处理平台,软件的界面和操作习惯与AutoCAD平台一致,这样就使iData在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图形操作性与处理能力。文中主要介绍利用iData处理大比例尺基础地形数据入库与检查修改等工作。
关键词 入库 大比例尺基础地形数据库 iDa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复杂环境下基于多源数据的全要素地形图精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申建华 赵婧文 李志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75-279,292,共6页
全要素地形图作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下智能化全息测绘的主要成果之一,其产品精度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下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但是在如此大规模的作业情况下,以新技术获取数据源生产出... 全要素地形图作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下智能化全息测绘的主要成果之一,其产品精度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下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但是在如此大规模的作业情况下,以新技术获取数据源生产出来的地形数据是否能够满足产品精度要求,本文针对张江科学城智能化全息测绘项目生产的全要素地形图精度进行了相应分析,得出了各类生产技术手段制作的产品精度统计,对如何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保证数据精度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地形图 新型基础测绘体系 精度 大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离散测点的数字地面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永东 徐卫超 +1 位作者 田斌 刘德富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 1999年第3期183-186,共4页
探讨了 Auto C A D R14 的 Active X 自动化的概念及其编程技术,分析了它的对象模型以及 V B 环境下编写 Active X 自动化程序的可行性,最后给出了 V B 自动化技术在水电工程三维数字地面模型( D T M)
关键词 AUTOCAD ACTIVEX 自动化 数字地面模型 离散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址场地设计风参数的推算和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易星 祝志文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50,共5页
对规范不能涵盖的复杂工程场地山川地形和地貌条件,结构抗风设计需要通过相关研究确定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的基本风速,以及合适的大气边界层风剖面形式。基于某工程场地附近气象台站多年的10 min年最大风速统计资料,应用极值Ⅰ型分布,推... 对规范不能涵盖的复杂工程场地山川地形和地貌条件,结构抗风设计需要通过相关研究确定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的基本风速,以及合适的大气边界层风剖面形式。基于某工程场地附近气象台站多年的10 min年最大风速统计资料,应用极值Ⅰ型分布,推算了工程场地100 a一遇的年最大基本风速。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模拟获得了工程场地周围大范围区域的流动特征,获得了工程场地上的不同位置的大气边界层风场剖面,拟合了项目地点的风剖面指数。相关研究方法和结果能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川地貌 极值Ⅰ型分布 基本风速 风剖面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全要素实景模型的自动化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文峰 金雯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6-49,53,共5页
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城市三维模型的需求与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针对当前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与需求,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下智能化全息测绘形成了全要素实景模型这一成果。本文以车载LiDAR采集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的三维空... 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城市三维模型的需求与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针对当前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与需求,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下智能化全息测绘形成了全要素实景模型这一成果。本文以车载LiDAR采集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的三维空间信息,对获取的激光点云数据进行矢量化,得到道路全要素地形数据;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和全要素地形数据生成道路全要素实景模型,实现了各类要素的单体化。该技术路线对相关数据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其成果在城市管理和智能驾驶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新型基础测绘 车载LiDAR 全要素地形数据 全要素实景模型 单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因素对桤木人工林生长和树干公定容重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连华森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5年第3期23-26,共4页
本文应用四个地形因子在两个水平下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13年生桤木人工林胸径和树高生长以及树干公定容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影响桤木人工林胸径和树干公定容重的首要地形因子是坡形,其次是坡向,再者是坡位,而小于45°... 本文应用四个地形因子在两个水平下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13年生桤木人工林胸径和树高生长以及树干公定容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影响桤木人工林胸径和树干公定容重的首要地形因子是坡形,其次是坡向,再者是坡位,而小于45°的坡度影响不显著;影响桤木人工林树高的首要地形因子是坡形,其次是坡位,再者是坡向,小于45°的坡度影响同样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桤木 人工林 胸径 树高 树干公定容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全要素地形数据生产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朝锋 陈西斌 魏士春 《地理信息世界》 2022年第3期91-95,共5页
相比传统基础地形图测绘,全要素地形数据具有三维信息特征,属性信息丰富。在新型基础测绘框架下研究如何快速、高效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全要素地形数据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作为近年兴起的空间三维... 相比传统基础地形图测绘,全要素地形数据具有三维信息特征,属性信息丰富。在新型基础测绘框架下研究如何快速、高效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全要素地形数据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作为近年兴起的空间三维数据采集技术手段,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不断拓展。本文以全要素地形数据生产为例,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生产影像数据、倾斜模型数据进行全要素地形数据内业提取,通过外业调绘与补测、数据修改与编辑、数据检查完成全要素地形数据生产,通过传统高精度测绘方式对全要素地形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数据生产得到的全要素地形数据满足项目精度指标,验证了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全要素地形数据生产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测绘 倾斜摄影测量 空三解算 全要素地形数据 精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分辨率航空航天倾斜摄影在河北省实景三维试点建设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相晓立 刘建勇 +1 位作者 李伟 祝晓坤 《北京测绘》 2022年第9期1182-1187,共6页
针对我国非建成区缺乏高精度、高辨识度三维场景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中分辨率航空航天倾斜摄影三维重建地理场景的解决方案。利用0.5 m地面分辨率的航空航天倾斜摄影开展河北省实景三维试点建设项目,从倾斜摄影三维的关键技术、性价比... 针对我国非建成区缺乏高精度、高辨识度三维场景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中分辨率航空航天倾斜摄影三维重建地理场景的解决方案。利用0.5 m地面分辨率的航空航天倾斜摄影开展河北省实景三维试点建设项目,从倾斜摄影三维的关键技术、性价比等方面进行翔实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成本可控的、高精度的、高辨识度的中分辨率航空航天倾斜摄影三维产品能够用于“实景三维中国”中地形级地理场景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分辨率航空航天倾斜摄影三维 实景三维中国 地形级地理场景 卫星影像 新型基础测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