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6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t Error Rate (B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Various Space-time Block Codes in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1
作者 Sanjay Kumar Sharma Syed Naseem Ahmad 《通讯和计算机(中英文版)》 2010年第3期32-38,共7页
关键词 空时分组码 无线通信 MIMO ber 误码率 评价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coherent beam combining system for orbital-angular-momentum shift-keying-based free-space optical links
2
作者 Bowang Shu Yuqiu Zhang +3 位作者 Hongxiang Chang Shiqing Tang Jinyong Leng Pu Zhou 《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2024年第3期21-31,共11页
Orbital-angular-momentum(OAM)multiplexing technology offers a significant dimension to enlarge communication capacity in free-space optical links.The coherent beam combining(CBC)system can simultaneously realize OAM m... Orbital-angular-momentum(OAM)multiplexing technology offers a significant dimension to enlarge communication capacity in free-space optical links.The coherent beam combining(CBC)system can simultaneously realize OAM multiplexing and achieve high-power laser output,providing substantial advantages for long-distance communication.Herein,we present an integrated CBC system for freespace optical links based on OAM multiplexing and demultiplexing technologies for the first time,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A method to achieve flexible OAM multiplexing and efficient demultiplexing based on the CBC system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exhibit a low bit error rate of 0.47%and a high recognition precision of 98.58%throughout the entire data transmission process.By employing such an ingenious strategy,this work holds promising prospects for enriching ultra-long-distance structured light communication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coherent beam combining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bit error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er bound on BER performance for maximal ratio combining with weighting errors 被引量:1
3
作者 盛彬 尤肖虎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5年第4期379-384,共6页
The theoretical lower bounds on mean squared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s for typical fading channels are presented by the infinite-length and non-causal Wiener filter and the exact closed-form expressions of the lower b... The theoretical lower bounds on mean squared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s for typical fading channels are presented by the infinite-length and non-causal Wiener filter and the exact closed-form expressions of the lower bounds for different channel Doppler spectra are derived. Based on the obtained lower bounds on mean squared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s, the limits on bit error rate (BER) for maximal ratio combining (MRC) with Gaussian distributed weighting errors on independent and identically distributed (i. i. d) fading channels are presente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R performances of ideal MRC are the lower bounds on the BER performances of non-ideal MRC and deteriorate as the maximum Doppler frequency increases or the SNR of channel estimate de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bound bit error rate minimum mean-square error channel estimation maximal ratio combi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R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synchronous NOMA with Arbitrary Phase Offset 被引量:1
4
作者 Chang Liu Sheng Wu +1 位作者 Chunxiao Jiang Hongwen Y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2年第11期195-208,共14页
An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scenario for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user signals with arbitrary phase offset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To improv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in the user power-balanced conditi... An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scenario for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user signals with arbitrary phase offset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To improv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in the user power-balanced conditions,we adopt a synthetic detection method at the receiver,i.e.,the jointly optimal maximal likelihood detection aided triangular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JO ML-TSIC)method.Analytical bit error rate(BER)solutions are obtained for a two-user case with the optimal,intentional onehalf symbol period time delay implemented between the user signals.Furthermore,closed-form BER solutions for the case using the triangular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TSIC)detection method are also derived for comparisons.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JO ML-TSIC receiver for the asynchronous system outperforms the TSIC receiver as well as the synchronous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receiver in all the conditions concerned.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superiority of the JO ML-TSIC receiver is strengthened when the signals experience flat Rayleigh fading channels compared to the TSIC and the synchronous SIC receiv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jointly optimal(JO)maximum likelihood(ML)detection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 bit error rate(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112 Gbit/s complete ETDM systems based on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modules
5
作者 王轲 李杰 +14 位作者 Anders Djupsjbacka Marek Chaciński Urban Westergren Sergei Popov Gunnar Jacobsen Volker Hurm Robert Elvis Makon Rachid Driad Herbert Walcher Josef Rosenzweig Andreas G.Steffan G.Giorgis Mekonnen Heinz-Gunter Bach 李卓 Ari T.Friberg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3期410-414,共5页
Traditional intensity modulated two-level electrical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ETDM) transmission systems working at 100 -112 Gbi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complete ETDM systems based on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 Traditional intensity modulated two-level electrical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ETDM) transmission systems working at 100 -112 Gbi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complete ETDM systems based on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modules were demonstrated with biterror-rate (BER) performance of 10-s at 107 Gbit/s, and near error-free standard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 threshold (2 × 10 -3) at 112 Gbit/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directly modulated high-speed ETDM transmission systems with the symbol rates at 100 Gbaud and beyond were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cost-effective 100 GbE applications and might be a preform of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erabit/s Ethern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 Gigabit Ethernet (GbE) bit-error-rate Eye-diagram electrical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ETDM) system MODU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舰艇扩频通信体制研究
6
作者 李尧 赵健康 龙海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水下舰艇通信采用的水声通信方式在长距离传输中信号衰减严重,且因为隐蔽性需求信号功率受限,叠加受到多径干扰和海洋背景噪声干扰,通信误码率较高。为此,提出水下舰艇扩频通信体制研究。设计扩频通信体制,利用扩频通信体制拓宽传输带宽... 水下舰艇通信采用的水声通信方式在长距离传输中信号衰减严重,且因为隐蔽性需求信号功率受限,叠加受到多径干扰和海洋背景噪声干扰,通信误码率较高。为此,提出水下舰艇扩频通信体制研究。设计扩频通信体制,利用扩频通信体制拓宽传输带宽,提升远距离衰减下的通信信噪比;采用类白噪声的伪随机码m序列和OPS序列作为扩频码组建编码序列集,解决白噪声干扰、多径干扰和码分多址的问题。测试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采用m序列的扩频通信结果更优,可以实现-25 dB下误码率低于1%的可靠通信。经过该方法调制后,剔除了噪声干扰和多径干扰,增强了衰减的高频信号,解决了水下通信远距离衰减、多径干扰、背景噪声干扰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舰艇通信 扩频通信 M序列 OPS序列 误码率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分量变换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优化研究
7
作者 沙学军 彭睿 +1 位作者 倪嘉昊 王茹 《无线电工程》 2025年第3期455-462,共8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两分量变换的通信系统,并探讨了其在提升抗衰落能力和降低误码率方面的应用。传统信号传输方式中,符号调制与物理资源紧密相关,容易受到信道衰落的影响。两分量变换通过将信号的不同部分调制在独立的物理资源上,能够有效... 介绍了一种基于两分量变换的通信系统,并探讨了其在提升抗衰落能力和降低误码率方面的应用。传统信号传输方式中,符号调制与物理资源紧密相关,容易受到信道衰落的影响。两分量变换通过将信号的不同部分调制在独立的物理资源上,能够有效地平均化信号畸变,减少误码率。详细分析了两分量变换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提出了一种优化两分量变换参数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变换参数下,该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系统的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分量变换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畸变平均化 信道衰落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载波索引差分混沌移位键控通信方案
8
作者 孟竹 杨华 +1 位作者 马新玉 蒋国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0-658,共9页
为提高载波索引差分混沌移位键控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提出一种并行载波索引差分混沌移位键控通信方案。发射端重复使用有限的载波索引资源进行多次索引调制,生成多路信息信号并借助正交Walsh码实现并行传输;接收端利用各路信... 为提高载波索引差分混沌移位键控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提出一种并行载波索引差分混沌移位键控通信方案。发射端重复使用有限的载波索引资源进行多次索引调制,生成多路信息信号并借助正交Walsh码实现并行传输;接收端利用各路信息信号之间的相似性,在分段降噪和不同路信息信号之间相关值的基础上完成解调。推导所提方案在加性高斯白噪声和多径Rayleigh衰落信道中的理论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ER)并完成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不但可以大幅提升频谱效率,而且可以明显改善BER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混沌移位键控 载波索引调制 WALSH码 频谱效率 比特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基约减技术在可见光MIMO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超 邵宇丰 +5 位作者 王安蓉 胡文光 柳海楠 李文臣 杨林婕 张颜鹭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针对室内多输入多输出可见光通信系统中收发端密集化布局可能引发的信道间强相关性问题,进而产生信道间干扰,严重影响通信质量。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出将格基约减技术应用于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通过实施对可见光信道的约减操作,以降... 针对室内多输入多输出可见光通信系统中收发端密集化布局可能引发的信道间强相关性问题,进而产生信道间干扰,严重影响通信质量。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出将格基约减技术应用于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通过实施对可见光信道的约减操作,以降低信道间的相关性,并应用该约减后的信道矩阵,结合迫零准则和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在发射端进行预编码设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格基约减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室内可见光信道正交性,且收发机数目越多,信道相关性改善效果越明显;而应用迫零准则和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可以有效提升系统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信道 格基约减 预编码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amouti编码方案的多天线系统的BER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庄铭杰 彭国祥 郭东辉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2-46,共5页
分析了采用Alamouti编码方案(ACS)的两发射天线和多接收天线系统(2Tx mRx)的工作原理,介绍了传输符号分离的一般分析方法。在平坦衰落信道中,导出了系统传输MPSK调制信号的比特误码率理论式。从理论上证明了采用ACS的2Tx mRx系统与同阶... 分析了采用Alamouti编码方案(ACS)的两发射天线和多接收天线系统(2Tx mRx)的工作原理,介绍了传输符号分离的一般分析方法。在平坦衰落信道中,导出了系统传输MPSK调制信号的比特误码率理论式。从理论上证明了采用ACS的2Tx mRx系统与同阶MRC接收分集有相同的分集增益。对最大似然(ML)判决估计器给出了易于理解和实现的仿真算法。理论和仿真结果均表明:ACS与相同的最大比合并(MRC)分集阶数的性能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舰船工程 Alamouti编码方案 研究 比特误码率 瑞利衰落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10Gbit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仿真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英杰 侯丽 郭世杰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25,共3页
分析了DWDM技术及系统的设计原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Optisystem的DWDM光传输链路仿真模型的搭建,对复用及解复用后的光信号进行仿真得出光谱图,对链路传输性能及Q因子、误码率、眼图的等参数进行分析,并验证了波分复用系统的正确性... 分析了DWDM技术及系统的设计原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Optisystem的DWDM光传输链路仿真模型的搭建,对复用及解复用后的光信号进行仿真得出光谱图,对链路传输性能及Q因子、误码率、眼图的等参数进行分析,并验证了波分复用系统的正确性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近而得出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DM 仿真 色散 Q因子 误码率 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ER准则的变阶长自适应均衡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文秋 丁文锐 刘春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7-91,234,共6页
提出了基于最小误比特率(MBER)准则的变阶长自适应均衡算法——FT-MBER算法。变阶长自适应均衡是未知多径信道均衡的重要技术,准确估计自适应均衡器最佳阶长能同时实现低复杂度和较好的均衡性能,而传统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稳态误... 提出了基于最小误比特率(MBER)准则的变阶长自适应均衡算法——FT-MBER算法。变阶长自适应均衡是未知多径信道均衡的重要技术,准确估计自适应均衡器最佳阶长能同时实现低复杂度和较好的均衡性能,而传统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稳态误比特率性能不理想。FT-MBER算法以最小化BER为代价函数,把不同阶长均衡器产生的误比特率之差作为因子调节伪分数阶长,当伪分数阶长变化大于阈值时更新阶长。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MMSE算法能更有效抑制码间干扰并能准确估计MBER准则下的均衡器最佳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均衡器 最小误比特率准则 分数阶长算法 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跳频系统信道BER的实时监测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甘良才 邹学玉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4期450-454,共5页
基于短波信道 Watterson模型 ,提出了短波跳频系统信道比特差错率(BER)实时监测的一种自适应测量方法。该方法可根据伪错监测统计情况自适应地选择用于非线性外推估值的监测路径来估计 BER,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表明 :用非线性外推算法可将... 基于短波信道 Watterson模型 ,提出了短波跳频系统信道比特差错率(BER)实时监测的一种自适应测量方法。该方法可根据伪错监测统计情况自适应地选择用于非线性外推估值的监测路径来估计 BER,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表明 :用非线性外推算法可将估测值的相对误差降低到 4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频通信 ber 短波信道 实时监测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值的MBER非线性均衡器用于QAM信号 被引量:1
14
作者 邬正义 朱仁祥 吴乐南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56-1961,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复值的最低误码率非线性滤波器用于非线性信道中QAM信号的均衡。推导了针对QAM信号的最低误码率准则训练算法的目标函数,并用Volterra序列来实现复值的非线性均衡器。为使非线性均衡器能在线自适应训练并增加训练算法的数... 本文提出一种复值的最低误码率非线性滤波器用于非线性信道中QAM信号的均衡。推导了针对QAM信号的最低误码率准则训练算法的目标函数,并用Volterra序列来实现复值的非线性均衡器。为使非线性均衡器能在线自适应训练并增加训练算法的数值稳定性,提出一种滑窗随机梯度算法。大量仿真表明,对于非线性信道中QAM信号的均衡,最低误码率非线性均衡器的性能优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均衡器 最低误码率 QAM 非线性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S赋能的共生无线电系统的传输设计与优化
15
作者 贾哲 雷维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
研究智能反射面赋能的共生无线电系统中的传输方案设计与性能优化问题。系统中,智能反射面辅助多天线基站与主用户的通信,同时作为反向散射装置生成次级信号,向次级用户传输信息。智能反射面采用开关键控方式,通过控制反射单元的开关实... 研究智能反射面赋能的共生无线电系统中的传输方案设计与性能优化问题。系统中,智能反射面辅助多天线基站与主用户的通信,同时作为反向散射装置生成次级信号,向次级用户传输信息。智能反射面采用开关键控方式,通过控制反射单元的开关实现对基站反射信号的调制和散射,次级用户则使用能量检测法进行次级符号的检测。在保证主传输的最小传输速率的条件下,对基站波束成形矢量和智能反射面的相移矩阵进行联合优化,最小化次级传输的差错概率。原始优化问题为非凸问题,通过采用半正定松弛法和交替迭代优化等方法对原问题进行转化和求解。最后对所提方案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方案,所提方案不仅可以提高主传输系统的性能,而且可以获得更低的次级传输误比特率,且误比特率随发送功率、天线数和智能反射面反射单元数增加具有明显更高的下降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共生无线电 误比特率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下基于MBER准则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凌雁 何晨 +1 位作者 卜智勇 车小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和智能天线技术来克服限制系统容量的符号间干扰(ISI)和同信道干扰(CCI).在OFDM调制技术下,针对数字通信系统传输中最主要的性能参数之一误比特率(BER),研究了基于最小误比特率(MBER)准则的...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和智能天线技术来克服限制系统容量的符号间干扰(ISI)和同信道干扰(CCI).在OFDM调制技术下,针对数字通信系统传输中最主要的性能参数之一误比特率(BER),研究了基于最小误比特率(MBER)准则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与现有的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的波束形成器相比,MBER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直接最小化OFDM系统的BER,保证了信号传输的有效性,提高了系统性能.仿真实验表明,基于MBER准则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比基于MMSE准则的波束形成器能更好地接收期望用户的信号,系统的BER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误比特率 正交频分复用 自适应波束形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 Gbit/s光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崇富 邱昆 邱琪 《半导体光电》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以PTDS仿真实验平台为基础,对传输速率为2.5 Gbit/s的光码分多址通信系统性能进行了研究。仿真研究了传输信道和光功率对光码分多址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传输距离、光纤色散系数、光纤衰减、入纤光功率等与误码率和Q值的关系。
关键词 光码分多址 传输信道 入纤光功率 Q值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调制的双向全双工车载通信BER性能分析
18
作者 肖海林 金晓晴 +1 位作者 邱斌 马得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4-910,共7页
在车载通信系统中,全双工中继技术可满足车联网的低时延需求以及缓解频谱资源短缺问题。然而,实际车载通信应用中不同信源车辆发送的信息相互独立,节点调制方式往往不对称。这种非对称传输会加剧全双工模式残余自干扰造成的译码错误。... 在车载通信系统中,全双工中继技术可满足车联网的低时延需求以及缓解频谱资源短缺问题。然而,实际车载通信应用中不同信源车辆发送的信息相互独立,节点调制方式往往不对称。这种非对称传输会加剧全双工模式残余自干扰造成的译码错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非对称调制的全双工通信方法,该方法引入网络编码联合调制的解码转发方式解决了非对称调制带来的误码率增大的问题。此外,分析了全双工残余自干扰随功率动态变化情况下的优化约束条件,得到最优功率分配区间。数值分析结果证明:在不同功率区间内,所提方法都可找到最优功率比例,使得系统端到端误比特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通信系统 双向全双工 残余自干扰 非对称调制 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同步光时延调节方法研究
19
作者 刘爽 孙晓洁 +2 位作者 崔豆 王学锋 朱凌 《宇航总体技术》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高精度时间同步是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成码的关键,提高时间分辨精度能够降低系统误码率。根据同步光时延调节原理,提出了一种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同步光时延调节方法,首先,进行单光子探测器的触发门控延时调节;其次,进行探测器输出数据... 高精度时间同步是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成码的关键,提高时间分辨精度能够降低系统误码率。根据同步光时延调节原理,提出了一种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同步光时延调节方法,首先,进行单光子探测器的触发门控延时调节;其次,进行探测器输出数据时间与接收端处理程序接收数据时间对准调节。通过搭建量子密钥分发实物系统,进行了同步光路自身时间精度0.789 ns和量子通信系统时间精度131.99 ns的指标测试。进一步分析了系统时间精度对误码率的影响,并测试了系统误码率不高于1%,为后续成码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不仅有利于提高通信的安全性和效率,还可以为航空航天的关键任务提供坚实基础。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在航天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延调节 时间精度 对准接收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MC的可见光通信系统
20
作者 陈俊霖 赵黎 范琳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应用于可见光通信(VLC)中时,存在易受多径干扰、噪声频偏和较高的峰均比(PAPR)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的VLC系统。首先,运用偏移正交幅度调制(OQAM)和由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和多... 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应用于可见光通信(VLC)中时,存在易受多径干扰、噪声频偏和较高的峰均比(PAPR)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的VLC系统。首先,运用偏移正交幅度调制(OQAM)和由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和多相网络(PPN)组成的综合滤波器,有效提升系统误码率性能,并减少带外泄露。然后,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对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子载波数量为128、调制方式为16QAM且系统误码率为10^(-3)的情况下,所提出的系统相较于OFDM系统所需的信噪比(SNR)改善了大约5 dB;同时,在归一化频率为0.1时,所提系统的带外泄漏功率相对于OFDM系统减少了40 dB,而系统的调制误差率(MER)达到了19.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可见光通信 滤波器组多载波 原型滤波器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