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计算中坐标变换的网络模型(CMAC)的泛化特性 被引量:16
1
作者 欧阳楷 陈卉 +1 位作者 周萍 周琛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75-481,共7页
在神经计算中神经网络的泛化特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该文简述了小脑模型(CMAC——CerebelarModelAreiculationControler)的原理和学习算法,并用仿真方法讨论了在机器人使用的坐标变换关... 在神经计算中神经网络的泛化特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该文简述了小脑模型(CMAC——CerebelarModelAreiculationControler)的原理和学习算法,并用仿真方法讨论了在机器人使用的坐标变换关系(输入直角坐标值,输出机器手的关节角度)下CMAC的泛化性能:当泛化率为1∶100时CMAC仍能正常工作.系统的精度虽能满足需要,但是进一步提高却受到限制.本文还讨论了影响精度的各种因素及可能的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化性能 小脑模型 cmac 坐标变换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CMAC)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苏刚 陈增强 袁著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69-273,共5页
CMAC神经网络因具有收敛速度快、泛化能力强、结构简单、易于软、硬件实现等特点 ,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 CMAC神经网络的结构、算法、收敛性以及在控制中的应用。指出
关键词 cmac 神经网络 学习算法 收敛性 建模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C小脑神经网络的超磁致伸缩作动器高精度控制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胡世峰 朱石坚 +1 位作者 楼京俊 谢向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72,共5页
为了补偿超磁致伸缩作动器(GMA)内在的滞回非线性提高其精度,将小脑神经网络(CMAC)前馈和PID反馈控制器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实时滞回补偿控制策略,以期实现GMA的高精度跟踪控制。由于CMAC神经网络不能够直接逼近滞回逆这种具有记忆性的多... 为了补偿超磁致伸缩作动器(GMA)内在的滞回非线性提高其精度,将小脑神经网络(CMAC)前馈和PID反馈控制器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实时滞回补偿控制策略,以期实现GMA的高精度跟踪控制。由于CMAC神经网络不能够直接逼近滞回逆这种具有记忆性的多映射现象,通过引入一个滞回逆算子,将多映射的滞回逆转换成一一映射,然后运用CMAC神经网络控制器来逼近这个一一映射,从而建立一个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滞回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适应GMA滞回特性随输入信号的变化,在线建立GMA的滞回逆模型,从而消除滞回非线性的影响,实现GMA的高精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作动器 滞回非线性 小脑神经网络 滞回逆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牛洪海 赵荣祥 +1 位作者 尚喆 吴茂刚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21,共3页
将一种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引入到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调速系统中,取代传统的PMSM双环控制系统中的转速外环PI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控制方法的系统响应快、超调小、鲁棒性好,较常规PI控制具有更好的动、静态性能。
关键词 小脑模型关联控制器(cmac) 神经网络 永磁同步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C的船舶操舵系统负载模拟器复合控制 被引量:7
5
作者 叶正茂 李洪人 王经甫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47-150,共4页
利用键合图建模与仿真方法 ,建立了某船舶操舵系统负载模拟器与操舵系统联动的扩展键合图模型 .针对多余力严重影响施力系统动态加载性能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 CMAC神经网络的复合控制来提高施力系统的动态加载性能 ,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 利用键合图建模与仿真方法 ,建立了某船舶操舵系统负载模拟器与操舵系统联动的扩展键合图模型 .针对多余力严重影响施力系统动态加载性能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 CMAC神经网络的复合控制来提高施力系统的动态加载性能 ,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结构和算法 .通过对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操舵系统 复合控制 负载模拟器 cmac神经网络 键合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C的图像融合快速算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桂雄 林绪虹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50-956,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CMAC数据融合模型的复杂智能图像融合快速算法。将多源传感器图像配准后的各源图像按相同标准分解成若干个J×J区域,通过量化编码,概念映射到关联存储空间的存储单元区域中,再用hash编码技术实际映射到权重存储空间... 提出了一种基于CMAC数据融合模型的复杂智能图像融合快速算法。将多源传感器图像配准后的各源图像按相同标准分解成若干个J×J区域,通过量化编码,概念映射到关联存储空间的存储单元区域中,再用hash编码技术实际映射到权重存储空间进行压缩,经过CMAC网络的迭代训练,得到CMAC图像融合结果。设计多聚焦图像的模型仿真实验,将CMAC图像融合方法、加权平均图像融合方法、像素灰度值选大图像融合方法以及像素灰度值选小图像融合方法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CMAC图像融合方法比其它方法能更有效地逼近真实的融合模型,其均方根误差分别只有其它3种方法的30.4%、22.2%和20.9%,且具有实时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信息融合 图像融合 cmac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AC辨识的CMYK到CIE L*a*b颜色空间转换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智川 李志健 +1 位作者 冷彩凤 石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50-954,共5页
为了解决设备相关颜色空间CMYK与设备无关颜色空间之间的相互转换问题,利用小脑模型神经网络(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CMAC)高度非线性拟合能力,研究CMYK颜色空间与CIE L*a*b*之间的转换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 为了解决设备相关颜色空间CMYK与设备无关颜色空间之间的相互转换问题,利用小脑模型神经网络(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CMAC)高度非线性拟合能力,研究CMYK颜色空间与CIE L*a*b*之间的转换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软件和硬件的实现,将IT8.7/3标准色靶文件中104个专业色块值作为检验样本,检验样本的平均色差为1.6,完全适用于两种不同颜色空间之间的转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c 颜色空间转换 CMYK颜色空间 CIE L*a*b*颜色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电动加载系统输出平滑的CMAC复合控制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波 程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3-727,共5页
CMAC(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和PD(Proportional Derivative)复合控制算法有时因输出不平滑会引起加载电机抖动而影响控制效果.通过对该输出不平滑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提高输出平滑性的改进CMAC复合控制算法... CMAC(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和PD(Proportional Derivative)复合控制算法有时因输出不平滑会引起加载电机抖动而影响控制效果.通过对该输出不平滑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提高输出平滑性的改进CMAC复合控制算法,该方法通过新的权值更新公式,在权值更新时直接达到减小误差和提高输出平滑性的目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有效提高输出平滑性,降低了21%的稳态误差,且保证在加载时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加载系统 小脑模型神经网络 权值平滑 权值更新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糊CMAC自学习模糊逻辑系统及其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段培永 张玫 邵惠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3-546,共4页
把 HCMAC(Hyperball 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与模糊逻辑理论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 FHCMAC(Fuzzy HCMAC) ,它便于从输入输出数据中提取模糊规则 ,直接用作控制器 .可以将 FHCMAC看作用基函数网络实现的模糊逻辑系统 ,兼... 把 HCMAC(Hyperball 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与模糊逻辑理论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 FHCMAC(Fuzzy HCMAC) ,它便于从输入输出数据中提取模糊规则 ,直接用作控制器 .可以将 FHCMAC看作用基函数网络实现的模糊逻辑系统 ,兼有 HCMAC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两者的优点 ,既可以较容易表达定性或模糊的经验知识 ,又具有很好的学习性能 .应用仿真实例验证了其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模型 模糊神经网络 FHcmac 模糊控制 自学习 模糊逻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CMAC函数逼近器及其再励学习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芳 颜国正 林良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439-1442,共4页
针对复杂再励学习系统状态空间存在维数灾问题 ,结合多移动机器人协调避障路径规划实际应用 ,用非均匀模糊分割方法将状态空间分解成模糊子空间 ,相应地将小脑模型连接控制器网络 ( 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CMAC)函... 针对复杂再励学习系统状态空间存在维数灾问题 ,结合多移动机器人协调避障路径规划实际应用 ,用非均匀模糊分割方法将状态空间分解成模糊子空间 ,相应地将小脑模型连接控制器网络 ( 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CMAC)函数逼近器改进为模糊 CMAC( FuzzyCMAC,FCMAC)函数逼近器 ,并将 FCMAC函数逼近器置入滞后更新多步 Q( Postphoned- Up-dating Multi- Step Q- learning,PUMSQ)学习算法 ,提出 FCMAC- PUMSQ学习算法 .仿真实验证明 ,该算法有效且有较好的鲁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c 再励学习 函数逼近器 小脑模型连接控制器 多移动机器人 协调控制 避撞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CMAC神经元网络控制器及其在水轮机调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金波 俞亚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05-908,共4页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CMAC神经元网络控制器的结构 .该控制器的核心是一个两维的存贮区间 ,它采用一个参考模型和直接自适应律来获得在线训练信号 ,而相应存贮单元的更新采用一阶学习律 .最后以水轮机调速器仿真实验系统来检验它的控制性能 ...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CMAC神经元网络控制器的结构 .该控制器的核心是一个两维的存贮区间 ,它采用一个参考模型和直接自适应律来获得在线训练信号 ,而相应存贮单元的更新采用一阶学习律 .最后以水轮机调速器仿真实验系统来检验它的控制性能 ,并与普通的PID控制器比较 ,结果证明 ,该控制器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及较强的鲁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网络控制器 水轮机 调速器 应用 人工神经元网络 cmac模型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混合隔振系统的CMAC和PID复合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民军 胡世峰 史铁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547-1551,共5页
为了提高双层被动隔振系统隔离低频结构噪声的效果,采用混合隔振思想,将小脑模型神经网络(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CMAC)理论与PID控制算法相结合,设计了双层混合隔振系统CMAC与PID复合控制器,仿真分析了双层混合隔... 为了提高双层被动隔振系统隔离低频结构噪声的效果,采用混合隔振思想,将小脑模型神经网络(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CMAC)理论与PID控制算法相结合,设计了双层混合隔振系统CMAC与PID复合控制器,仿真分析了双层混合隔振系统在不同低频正弦激励信号下的加速度和加速度功率谱。仿真结果表明,采用CMAC与PID复合控制的双层混合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要优于被动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隔振 小脑模型神经网络 PID 复合控制 混合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假腿的CMAC控制与实例仿真 被引量:2
13
作者 喻洪流 沈凌 +2 位作者 赵展 徐兆红 钱省三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184,189,共4页
针对智能假腿系统模型的非线性与参数的不确定性等系统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小脑模型神经网络控制器(CMAC)的假腿实时智能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一种自制的假肢膝关节自适应结构,建立了智能假腿摆动相动力学数学模型,以描述智能假腿... 针对智能假腿系统模型的非线性与参数的不确定性等系统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小脑模型神经网络控制器(CMAC)的假腿实时智能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一种自制的假肢膝关节自适应结构,建立了智能假腿摆动相动力学数学模型,以描述智能假腿膝关节阻尼器控制参数与摆动运动参数之间的直接耦合关系。以此动力学模型为控制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PD-CMAC的假腿系统智能控制器,并进行了实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假腿膝关节可以很快(约在0.5s时间内)跟踪好目标曲线,具有良好的实时性与精度;此外,膝关节阻尼器针阀开口位置与相应的假腿膝关节的角速度变化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可以通过对假腿阻尼器针阀开口位置的调节,达到假腿跟踪健康腿摆动步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假腿 动力学模型 小脑模型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CMAC based machin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assessment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蕾 曹其新 +1 位作者 Jay Lee Frank L. Lewis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5年第3期299-303,共5页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 (PCA-CMAC) model is proposed for machin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assessment.PCA is used to feature selection,which eliminates the redundant inf...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 (PCA-CMAC) model is proposed for machin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assessment.PCA is used to feature selection,which eliminates the redundant information among the features from the sensor signals and reduces the dimension of the input to CMAC.CMAC is used to assess degradation states quantitatively based on its local generalization ability.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is presented and the model is applied in a drilling machine to assess the states of the cutting too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assess the wear states quantitatively based on the normal state of the cutting tool.The influence of the quantization parameter g and the generalization parameter r in the CMAC model o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is analyzed.If g is larger,the generalization ability is better,but the difference of degradation states is not obvious.If r is smaller,the different states are distinct,but memory requirements for storing the weights are larger.The principle for selecting two parameters is that the memory storing the weights should be small while the degradation states should be easily distingu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 cmac performancedegradation assess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速度伺服系统的 CMAC-1 积分控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洪 孙薇 +1 位作者 周恩涛 周士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13,共2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电液速度伺服系统CMAC—1(积分)神经网络控制算法,仿真及实验研究表明算法用于变轨迹速度跟踪控制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且对于交变外负载干扰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关键词 速度伺服系统 积分控制 cmac 电液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舵面电动加载系统的自适应CMAC复合控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波 王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3-337,共5页
针对无人机舵面电动加载系统具有非线性及多余力矩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CMAC(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神经网络与自适应神经元控制器并联构成复合控制结构.该控制策略以系统的指令输入和实际输出作为CMAC的激励信... 针对无人机舵面电动加载系统具有非线性及多余力矩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CMAC(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神经网络与自适应神经元控制器并联构成复合控制结构.该控制策略以系统的指令输入和实际输出作为CMAC的激励信号,以系统的当前控制误差作为CMAC的训练信号.提出了利用误差在线自适应调整学习率的方法,消除了常规前馈型CMAC的过学习和不稳定现象.建立了无人机舵面电动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具体的控制结构和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抑制了加载系统的多余力矩,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明显改善了舵面电动加载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舵面电动加载系统 多余力矩 小脑模型关联控制器神经网络 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神经元 学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AC神经网络结构参数及其结构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薇薇 闫杰 +1 位作者 C.Sabourin K.Madani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2-737,共6页
CMAC神经网络具有学习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快、局域泛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控制、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以及自适用控制等领域。但是网络的训练过程需要大量的存储单元,最优结构参数的选取是CMAC网络设计中一个重要问题。文中通过对... CMAC神经网络具有学习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快、局域泛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控制、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以及自适用控制等领域。但是网络的训练过程需要大量的存储单元,最优结构参数的选取是CMAC网络设计中一个重要问题。文中通过对函数逼近问题的研究,说明了量化精度和泛化参数如何影响网络对函数的逼近质量。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结构参数的调整,可以达到最小的逼近误差。而通过对网络结构的优化不但可以节约网络的训练时间而且可以大幅度减少存储单元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c神经网络 泛化参数 结构优化 函数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C强化学习的交叉口信号控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温凯歌 杨照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52-154,共3页
采用神经网络值函数逼近的强化学习方法处理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根据交通流及交叉口信号特征,建立强化学习的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回报空间,以最小化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为控制目标,对信号进行优化控制。引入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神经网络... 采用神经网络值函数逼近的强化学习方法处理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根据交通流及交叉口信号特征,建立强化学习的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回报空间,以最小化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为控制目标,对信号进行优化控制。引入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神经网络对强化学习(RL)的Q值进行逼近。在变化的交通条件下,使用典型交叉口对提出的RL模型进行验证,同传统的定时控制和全感应控制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RL控制器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适应交通流的动态变化,稳定性好、自适应性强,对于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强化学习 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 非均匀量化 信号交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人工肌肉并联平台自适应模糊CMAC姿态跟踪控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施光林 沈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着眼类人机器人的腰部应用,设计了一种气动人工肌肉三自由度并联平台。引入一种自适应模糊CMAC(AFCMAC),实现了并联平台的姿态控制。通过规划输入空间,实现了AFCMAC对迟滞力、气压波动等不确定因素和非线性耦合因素的感知。离散抗饱和PI... 着眼类人机器人的腰部应用,设计了一种气动人工肌肉三自由度并联平台。引入一种自适应模糊CMAC(AFCMAC),实现了并联平台的姿态控制。通过规划输入空间,实现了AFCMAC对迟滞力、气压波动等不确定因素和非线性耦合因素的感知。离散抗饱和PID并行监督和离线辨识避免了在控制运行初期出现较大的跟踪误差和气压波动,从而使AFCMAC的在线实时自学习调整成为可能。进行了定点转动姿态跟踪实验和抗干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AFCMAC具有较好的姿态控制性能和在线学习调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人工肌肉 三自由度并联平台 姿态控制 自适应模糊cmac 迟滞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的CMAC逆模型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学哲 张军 潘玉民 《电机与控制应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共5页
基于逆系统控制的思想,针对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的非线性、强耦合以及不确定因素等提出了一种逆模型智能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实现无刷直流电机的逆动态模型,与原系统模型构成线性系统,获得较传统PID控制更理想的动静态... 基于逆系统控制的思想,针对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的非线性、强耦合以及不确定因素等提出了一种逆模型智能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实现无刷直流电机的逆动态模型,与原系统模型构成线性系统,获得较传统PID控制更理想的动静态性能,有效克服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该方法响应快速、无超调、抗扰能力和鲁棒性强,可显著提高实时跟踪能力和控制精度。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逆模型控制 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