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Step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1
作者 孙国帅 柳春光 +1 位作者 张士博 郝二通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4年第5期379-384,共6页
A three-step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tructure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and avoid serious accident. In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frequency and difference... A three-step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tructure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and avoid serious accident. In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frequency and difference of modal curvature(DMC) are used as damage indexes. Firstly, the detection of the occurrence of damage is addressed by the frequency or the square of frequency change. Then the damage location inside the structure is measured by the DMC. Finally, with the stiffness reduction rate as a damage factor, the amount of damage is estimated by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he three-step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has been validated by conducting the simulation on a cantilever beam and the shaking table test on a submerged brid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problem in theor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age identificati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FREQUENCY difference of modal curvatur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shaking table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色散介质电磁特性分析的扩展Newmark-FDTD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玉强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3-678,共6页
基于有限元中的Newmark算法,提出一种新的色散介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称为扩展NewmarkFDTD方法,它不仅可以用统一的方式处理Debye、Drude、Lorentz等常见色散介质问题,还可以统一处理修正Lorentz、二阶复有理函数等新的色散模型及... 基于有限元中的Newmark算法,提出一种新的色散介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称为扩展NewmarkFDTD方法,它不仅可以用统一的方式处理Debye、Drude、Lorentz等常见色散介质问题,还可以统一处理修正Lorentz、二阶复有理函数等新的色散模型及其混合模型问题,且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最后,通过算例对该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介质 电磁特性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Newmark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Fast Algorithm of Dynamic Background Extrac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Yong Fan Zhengyu Zhang 《通讯和计算机(中英文版)》 2006年第7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多样化运算 运算方法 背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道结构高差特征值的CRTSⅡ型板离缝定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广琦 毛庆洲 +2 位作者 夏梦璇 穆远博 施以旋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9,共10页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离缝病害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对此提出一种基于轨道板-支承层相对高差特征值的离缝定量检测方法。通过集成线结构光等传感器构建离缝检测原型系统设备,用于采集轨道轮廓线;将轨道轮廓线按轨道结构分成三段并基于RANSA...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离缝病害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对此提出一种基于轨道板-支承层相对高差特征值的离缝定量检测方法。通过集成线结构光等传感器构建离缝检测原型系统设备,用于采集轨道轮廓线;将轨道轮廓线按轨道结构分成三段并基于RANSAC算法分别进行拟合,拟合直线相交两点间的距离以此作为轨道结构高差特征值;以轨枕位置为里程定位基准,对比同一区段内轨道结构高差特征值的多次检测结果,通过变化量精确计算离缝病害的长度和高度值。在此基础上进行线路试验,结果表明:检测系统多次重复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系数稳定在2%以内;在95%的置信度下,重复测量偏差小于0.25 mm;将检测结果与铁路部门当期的病害库进行对比,离缝高度和长度检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24 mm和0.34 m,均方对数误差值分别为0.011和0.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离缝检测 结构高差特征值 RANSAC算法 里程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射线追踪算法的电场波形特性研究
5
作者 王泽典 顾剑锋 +3 位作者 段璐琦 毛仲虎 张陈旭 唐万春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2期28-33,共6页
利用时域射线追踪算法,构建出简化开关柜模型并模拟局部放电,仿真分析局放电磁波到达不同检测点的时域特性.由于多径传播,最短路径与其它路径存在到达时间差,通过叠加时间差相近路径的波形幅值,分析检测点时域波形混叠的原因,对比不同... 利用时域射线追踪算法,构建出简化开关柜模型并模拟局部放电,仿真分析局放电磁波到达不同检测点的时域特性.由于多径传播,最短路径与其它路径存在到达时间差,通过叠加时间差相近路径的波形幅值,分析检测点时域波形混叠的原因,对比不同检测点的时域接收波形,分析波形畸变的原因.研究结果为开关柜内局部放电的电磁波传播规律提供新方法,为后续优化超高频检测天线的安装摆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放检测 射线追踪算法 时域特性 时间差 波形混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特征与融合算法的集值映射关系的建立 被引量:11
6
作者 牛涛 杨风暴 +2 位作者 王肖霞 安富 李大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73-1079,共7页
针对红外偏振和光强图像现有融合算法无法随着图像差异特征的变化而优化选择的问题,提出了图像差异特征和融合算法的集值映射关系的建立方法。通过图像差异特征的分析与提取构建了差异特征集,将典型融合算法构建为融合算法集,利用数据... 针对红外偏振和光强图像现有融合算法无法随着图像差异特征的变化而优化选择的问题,提出了图像差异特征和融合算法的集值映射关系的建立方法。通过图像差异特征的分析与提取构建了差异特征集,将典型融合算法构建为融合算法集,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每个差异特征对各融合算法的融合有效度并构造融合有效度分布,通过对多组图像的融合有效度分布合成,建立差异特征与融合算法的集值映射关系。实验证明,所建立的集值映射关系可以优化选择融合算法,将互补性强的差异特征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偏振 光强图像 差异特征 融合算法 集值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波在节理岩体中的传播特性探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宋林 邵珠山 吴敏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41-246,共6页
考虑岩石节理非线性法向特征,时域范围内理论分析了应力波在两个平行节理岩体中的传播规律。通过建立波在节理岩体中传播的数值差分模型,时域范围内推导并获得了纵波P波和横波S波垂直入射节理岩体的动力传播方程。可以同时考虑节理的非... 考虑岩石节理非线性法向特征,时域范围内理论分析了应力波在两个平行节理岩体中的传播规律。通过建立波在节理岩体中传播的数值差分模型,时域范围内推导并获得了纵波P波和横波S波垂直入射节理岩体的动力传播方程。可以同时考虑节理的非线性特征和节理间多次透反射的影响,并可求得任意时刻透射波和反射波的数值解。进一步通过参数研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应力波传播规律的影响规律,包括节理初始法向刚度、节理非线性系数、入射波频率和节理间间距等。研究表明:由于节理非线性因素以及节理间多次透反射的影响,波在多个岩体节理中的透射系数并非是波在单个节理中透射系数的简单叠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节理 传播特性 非线性法向特征 时域分析 数值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M_S8.0级地震余震重新定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巧霞 朱介寿 +3 位作者 曹俊兴 杨海波 赵亮 田仁飞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6-744,共9页
对由四川台网提供的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地震观测报告资料进行了整理,并根据研究需要从中挑选出了2957次地震事件用于地震定位研究。然后,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汶川M_s8.0级地震及挑选出的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得到267... 对由四川台网提供的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地震观测报告资料进行了整理,并根据研究需要从中挑选出了2957次地震事件用于地震定位研究。然后,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汶川M_s8.0级地震及挑选出的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得到2678个地震的震源位置,重新定位后走时均方根残差由重新定位前的1.01s降到了0.20s,水平和垂直方向标准差分别为±0.85km和±1.3km。余震震中沿走向分布的总长度约为350km,震源深度优势分布为5~20km,平均震源深度为11.4km。文章结合地表考察破裂、震源机制解等研究结果,对余震空间分布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段和讨论,提出以下3点认识:1)余震震中沿主破裂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段活动特征,根据余震空间分布特征和震源机制解可推测断层运动方式由一开始的逆冲为主,经过渡段最终转换为以右旋走滑为主;2)沿小鱼洞-棉篪-理县和青川-文县方向延伸的北西向余震带存在两个与龙门山构造带走向近似垂直的捩断层;3)龙门山构造带的北段(水观乡以北),存在一个斜跨北川-映秀断裂和青川-平武断裂的隐伏断层,并且该隐伏断层参与了北段余震的发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余震重新定位 双差地震定位法 余震空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信号QRS波群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苏丽 赵国良 李东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3-517,共5页
心电信号特征参数的提取和识别是心电图分析和诊断的基础.在心电信号的分析中,快速准确地检出QRS波群非常重要,它是计算相关参数和诊断的前提.该文对QRS波群的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对传统差分阈值法在R波检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改进,... 心电信号特征参数的提取和识别是心电图分析和诊断的基础.在心电信号的分析中,快速准确地检出QRS波群非常重要,它是计算相关参数和诊断的前提.该文对QRS波群的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对传统差分阈值法在R波检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改进,将正向和倒置R波分开检测,提出了在自适应差分阈值法检测正向R波的基础上,用幅值基线比较法检测倒置R波的检测方法.在Q、S波检测方面,文章以差分法为基础,给出了Q、S波定位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利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IT_BIH心电数据库和临床实测数据对以上方法进行验证,QRS波群的检出率高达99.4%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准确率高,适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QRS波群 特征参数检测 差分阈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阈值背景差分算法在嵌入式报警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会敏 卢兰涛 +2 位作者 崔鹏 张云龙 谢泽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8-140,共3页
针对嵌入式报警系统中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由于噪声干扰导致检测效率低、虚报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大小的双阈值背景差分算法。该算法在动态阈值背景差分算法的基础上,根据调节运动目标在图像中所占的比例来实现对检测目标的选择... 针对嵌入式报警系统中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由于噪声干扰导致检测效率低、虚报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大小的双阈值背景差分算法。该算法在动态阈值背景差分算法的基础上,根据调节运动目标在图像中所占的比例来实现对检测目标的选择,并根据特征大小,提出了双阈值背景差分算法,并对背景模型实时更新,从而能正确地分割入侵者图像,有效地去除了噪声干扰,降低虚报率。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运算量小,鲁棒性好,适用于实时性强的嵌入式报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报警系统 特征大小 双阈值 背景差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胁迫下大豆叶片红边位置最优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郝瑞娟 王周锋 +1 位作者 王文科 赵亚乾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1-59,共9页
利用红边参数反演植被特征是定量遥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红边参数中的红边位置与植被参数显著相关,是监测植被胁迫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采用最大一阶导数法、拉格朗日内插法、线性外推法、四点内插法、倒高斯模型法、多项式拟合法六... 利用红边参数反演植被特征是定量遥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红边参数中的红边位置与植被参数显著相关,是监测植被胁迫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采用最大一阶导数法、拉格朗日内插法、线性外推法、四点内插法、倒高斯模型法、多项式拟合法六种方法分别计算出不同浓度CO_2泄漏胁迫下大豆叶片的红边位置,分析并比较不同算法提取的红边位置变化特征,以确定监测CO_2泄漏胁迫下大豆叶片的最佳红边位置的算法。结果表明;提取的红边位置均与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其中,最大一阶导数法和拉格朗日内插法相关程度最高,且最大一阶导数法计算简单、稳定性较好,因此可以利用最大一阶导数法提取的红边位置反映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进而监测CO_2地质储存泄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算法 红边位置 CO2监测 大豆光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方程的一种特征差分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新强 李秋芳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46-350,共5页
将特征线方法与有限差分方法相结合 ,借助于双线性插值 ,给出了求解对流方程数值解的一种新的特征差分格式。该算法的优点是插值节点容易选取 ,计算格式绝对稳定 ,特别适用于求解变系数方程。
关键词 对流方程 特征线差分法 双线性插值 稳定性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占优扩散方程一种新的特征差分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新强 李秋芳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将特征线法和有限差分法相结合,借助于双线性插值,给出了求解对流占优扩散方程数值解的一种新的特征差分格式,并研究了算法的收敛性。该算法的优点是特别适用于求解变系数的对流占优扩散方程,能更有效地消除数值震荡现象。
关键词 对流占优扩散方程 特征线差分法 双线性插值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堤防隐患探测中的探地雷达波场特征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杨 周黎明 肖国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1-156,共6页
堤防工程是我国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堤防中潜在隐患缺陷体,根据不同缺陷体介质的电性特征,建立了相应的堤防隐患模型。依据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和完全匹配层(PML)的吸收边界条件,构建相应的堤防隐患缺陷体地球物理模型,使用Gp... 堤防工程是我国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堤防中潜在隐患缺陷体,根据不同缺陷体介质的电性特征,建立了相应的堤防隐患模型。依据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和完全匹配层(PML)的吸收边界条件,构建相应的堤防隐患缺陷体地球物理模型,使用GprMax 2D软件结合自行开发的MatLab程序,获得探地雷达正演波形图。通过波场特征分析,可知不同形态、构造位置和电性参数的隐患缺陷体的探地雷达反射波幅值和形态是不同的。正演结果能准确反映隐患缺陷体的深度、水平位置等空间特征。结合长江四邑公堤堤防隐患探测项目的2个工程实例分析可知,雷达正演模拟与探测剖面结果和工程验证基本一致,表明探地雷达能够有效地探测堤防隐患,该正演方法切实可行。分析典型隐患模型的波场特征有助于指导后期解译工作,从而对缺陷体从定性到定量进行更精确的解译,确保堤防工程的安全运行,保障汛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隐患探测 探地雷达 隐患缺陷体 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地球物理模型 波场特征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电离层VLF波传输特性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驰 芮国胜 +1 位作者 王瑞 薛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5-1241,共7页
在星载甚低频(VLF)通信技术中,研究甚低频信号在电离层中的传输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研究电离层传输特性大多基于高频脉冲信号,且传播模型相对粗略,计算存在一定误差。为此,建立了更为精确的电离层... 在星载甚低频(VLF)通信技术中,研究甚低频信号在电离层中的传输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研究电离层传输特性大多基于高频脉冲信号,且传播模型相对粗略,计算存在一定误差。为此,建立了更为精确的电离层各向异性传播模型,对常规的FDTD算法引入变步长因子,并用该算法对VLF波在电离层中的场强衰减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昼夜变化及频率对其传输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与卫星实测数据对比表明:与常规的FDTD算法以及全波分析方法相比,引入变步长因子的FDTD算法精度更高;在VLF频段,降低频率有利于电磁波穿透电离层,且白天的衰减明显大于夜间;VLF波在射入电离层并穿透D层时衰减严重(30-40 d B),约为F1层中衰减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频通信 甚低频波 电离层传输特性 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变步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线性对流扩散方程一种新的特征差分算法及收敛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宏伟 胡能兵 周宽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307-311,共5页
讨论了二维线性对流扩散方程,将特征线法和有限差分法相结合,借助于双线性插值,给出了求解二维线性对流扩散方程数值解的一种新的特征差分格式,并分析了该算法的收敛性.此算法表明对于一类对流扩散方程,应用此差分格式,能更有效地消除... 讨论了二维线性对流扩散方程,将特征线法和有限差分法相结合,借助于双线性插值,给出了求解二维线性对流扩散方程数值解的一种新的特征差分格式,并分析了该算法的收敛性.此算法表明对于一类对流扩散方程,应用此差分格式,能更有效地消除数值振荡现象,从而极大地提高数值逼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对流扩散方程 特征差分法 收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似单差模型的误差分析与算法改进 被引量:12
17
作者 余学祥 徐绍铨 吕伟才 《铁路航测》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给出了似单差法单历元直接解算GPS监测点变形量的数学模型 ,对影响变形量精度的误差进行了定性分析 ,主要研究了模型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算法。试验数据的数值结果表明 ,采用改进算法后 ,本文给出的似单差模型也是正确的... 给出了似单差法单历元直接解算GPS监测点变形量的数学模型 ,对影响变形量精度的误差进行了定性分析 ,主要研究了模型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算法。试验数据的数值结果表明 ,采用改进算法后 ,本文给出的似单差模型也是正确的。最后 ,对似单差法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单差模型 误差分析 GPS监测 似单差法 变形量 算法改进 变形监测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度矩阵的中文碎纸片的拼接复原算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欣洁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13年第6期95-97,100,共4页
主要对碎纸片的拼接复原问题进行分析,分别对仅纵切和横纵切两种切割方式建立了模型进行求解,主要思想是对碎片的灰度值矩阵进行处理,利用文字所处的位置信息、空格的分布情况、碎片的边界信息(文字的链接情况)等信息,对所给的碎纸片进... 主要对碎纸片的拼接复原问题进行分析,分别对仅纵切和横纵切两种切割方式建立了模型进行求解,主要思想是对碎片的灰度值矩阵进行处理,利用文字所处的位置信息、空格的分布情况、碎片的边界信息(文字的链接情况)等信息,对所给的碎纸片进行拼接复原。对2013年"高教社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附件中的中文碎片进行拼接,拼接效率高,算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度值矩阵 差异度量 贪心算法 相容性 边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微小红外图像小差异特征分类算法仿真
19
作者 徐甜 金显华 高国伟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6-229,302,共5页
远程微小红外图像特征空间维数较高,提取出的独立分量具有无序性的特点,传统的红外图像差异特征分类方法不能解除红外图像的亮度耦合,对图像的边缘、角点、轮廓等采用同种维度的图像差异帧幅度分析法,致使提取的红外图像特征准确率不高... 远程微小红外图像特征空间维数较高,提取出的独立分量具有无序性的特点,传统的红外图像差异特征分类方法不能解除红外图像的亮度耦合,对图像的边缘、角点、轮廓等采用同种维度的图像差异帧幅度分析法,致使提取的红外图像特征准确率不高。提出一种基于赋权思想及雷达图的双维度图像帧差异幅度分析方法。通过帧图像特征构建矩阵,利用选择矩阵筛选出符合双维度差异的有效帧图像,然后利用赋权思想将图像小差异即不符合显著特征的帧图像进行分类融合,最后利用雷达图对矩阵内清晰帧图像进行多维无损放大。仿真结果证明,通过赋权思想及雷达图的双维度图像帧差异幅度分析方法,能够将远程微小红外图像小差异特征进行有效分类,消除噪点,有利于微小红外图像最大限度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 微小红外图像 差异特征 分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设计的双陷波超宽带天线
20
作者 刘汉 尹成友 +1 位作者 高卫东 刘伟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4 77,共6页
为了抑制窄带信号对超宽带系统的干扰,利用遗传算法结合时域有限差分法分两次优化设计了一种新型双陷波平面超宽带天线,在3.5~4.2GHz和5~6GHz范围实现了频率阻断,并将天线加工成实物,电压驻波比的实测结果、CST仿真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 为了抑制窄带信号对超宽带系统的干扰,利用遗传算法结合时域有限差分法分两次优化设计了一种新型双陷波平面超宽带天线,在3.5~4.2GHz和5~6GHz范围实现了频率阻断,并将天线加工成实物,电压驻波比的实测结果、CST仿真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分析了天线陷波的原理,并利用仿真软件研究了天线性能。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天线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中;该设计理论简单,通用性强,对以后设计陷波超宽带天线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天线 双陷波特性 遗传算法 时域有限差分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