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MD多阶段优化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研究
1
作者 陈以 齐兴宇 +1 位作者 胡水源 姚宇琛 《计算机仿真》 2025年第1期126-132,共7页
针对交通流数据存在的随机性与非线性等导致短时交通流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给出一种多阶段优化策略和改进澳洲野狗算法(Improved Dingo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DOA)优化LSSVM、LSTM和XGBoost参数的组合预测模型(MO-IDOA-LLX)。使用... 针对交通流数据存在的随机性与非线性等导致短时交通流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给出一种多阶段优化策略和改进澳洲野狗算法(Improved Dingo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DOA)优化LSSVM、LSTM和XGBoost参数的组合预测模型(MO-IDOA-LLX)。使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 VMD)将交通流分解,借助样本熵(Sample Entropy, SE)将子序列重组,得到趋势、细节和随机分量并采用相空间重构算法(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PSR)对其进行处理。通过4个基准函数验证IDOA算法性能。对重构后的分量分别建立IDOA-LSSVM,IDOA-LSTM以及IDOA-XGBoost三个子模型,叠加各子模型的预测值得到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其它预测模型相比,上述模型预测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输出的预测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预测 组合预测模型 改进澳洲野狗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样本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住学空间测度及儿童通学决策的影响机理——以昆明市双职工家庭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保红 郭静辉 《城市交通》 2024年第1期92-98,共7页
当代城市家庭选择居住地时往往将临近学校作为重要参考,在缩小学住距离的同时加剧了职住分离。选取昆明市561个有学龄儿童的双职工家庭为研究对象,分析家庭空间分异对儿童通学决策的影响。首先,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构建考虑职住学三个锚... 当代城市家庭选择居住地时往往将临近学校作为重要参考,在缩小学住距离的同时加剧了职住分离。选取昆明市561个有学龄儿童的双职工家庭为研究对象,分析家庭空间分异对儿童通学决策的影响。首先,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构建考虑职住学三个锚点的家庭活动空间及测度理论模型。其次,根据测度结果将家庭活动空间划分为职住学就近型和职住学分离型两类。最后,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别探究两种模式下父母工作时长以及父母儿童组合时间窗对儿童通学时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学住距离,父母的职住距离和工作时长对通学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就近入学政策对于促进儿童步行上学的作用有限;对于职住学分离型家庭,父母下班与儿童放学组合时间窗的宽裕程度对儿童出行影响显著,组合时间窗越宽裕,儿童小汽车出行的可能越大,因此弹性放学时间的效果也有待商榷;儿童在通学行为中的性别差异主要在职住学分离型家庭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管理 通学出行方式 结构方程模型 时间地理学 家庭活动空间 双职工家庭 组合时间窗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复合网络的出行交通分配组合模型研究
3
作者 陈玲娟 胡轩 +3 位作者 郑小毅 汤文 王竹 徐琳 《物流科技》 2024年第19期80-85,共6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交通分配组合模型,解决传统四阶段方法缺乏联系导致误差逐渐放大的问题。文章基于构建的城市复合网络,将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整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交通方式选择和交通分配的影响。通过基于A*算法的备选路径集查找方法,... 文章提出了一种交通分配组合模型,解决传统四阶段方法缺乏联系导致误差逐渐放大的问题。文章基于构建的城市复合网络,将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整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交通方式选择和交通分配的影响。通过基于A*算法的备选路径集查找方法,求解给定OD上的k短路径情况。采用广义费用公式对多方式出行效用进行计算,将费用、时间和换乘行为进行统一量化。最后,建立交通方式划分与交通分配组合模型,采用多层次迭代平衡求解,优化交通方式分担率。算例分析验证了组合模型在流量分配方面的优势,具有更好的路段流量均衡性和较低的阻抗时间。该模型可为城市交通规划和出行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网络 交通方式划分 交通分配组合模型 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小区短时交通生成预测的城市道路网短时动态交通预测研究
4
作者 沈玲宏 赵顗 王祉祈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1期294-300,共7页
城市道路周边用地性质的不同导致短时发生和吸引交通量的差异,直接影响城市道路网上的交通流。论文对城市路网中各地块的发生和吸引交通量进行短时预测,将预测的交通量通过动态交通分配到城市路网中,以此实现城市路网短时动态交通预测... 城市道路周边用地性质的不同导致短时发生和吸引交通量的差异,直接影响城市道路网上的交通流。论文对城市路网中各地块的发生和吸引交通量进行短时预测,将预测的交通量通过动态交通分配到城市路网中,以此实现城市路网短时动态交通预测。将单一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为对比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及参数标定,并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所提的预测方法与BP神经网络相比,预测精度最高可提升8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预测 小波分析 神经网络 交通分配 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 被引量:27
5
作者 马超群 陈宽民 王玉萍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4,共6页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可靠性,对目前中国采用的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通勤出行的生成-分布共生模型来预测高峰小时的出行发生(吸引)及分布,并基于综合交通网络提出了方式划分与分配组合模型,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例,进行了...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可靠性,对目前中国采用的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通勤出行的生成-分布共生模型来预测高峰小时的出行发生(吸引)及分布,并基于综合交通网络提出了方式划分与分配组合模型,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例,进行了方式划分与路径分配的联合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有效地进行轨道交通客流预测;西安地铁3号线初、近、远期的全日客运量分别为39.00×104人次、74.76×104人次、106.08×104人次;初、近、远期的高峰小时单向最高断面流量分别为1.69×104人次、3.08×104人次、3.75×104人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轨道交通 四阶段法 出行生成-分布共生模型 方式划分与分配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票价比对公交结构的影响及方式选择模型 被引量:18
6
作者 姚丽亚 关宏志 严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34-837,共4页
为了确定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的建设规模,利用宏观调控政策合理分配客流,研究了公交票价对公交结构的影响.通过在北京市进行交通方式选择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居民选择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因素.结果表明,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出行者... 为了确定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的建设规模,利用宏观调控政策合理分配客流,研究了公交票价对公交结构的影响.通过在北京市进行交通方式选择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居民选择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因素.结果表明,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出行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出行目的对于出行方式选择结果有显著影响,在对变量分类合并的基础上确定代入模型的变量,并结合非集计模型的理论建立了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模型,给出了出行费用和交通方式选择之间的关系,为利用票价政策调节公共交通结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效用理论 票价 出行方式 非集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集计MNL模型的轨道交通方式预测 被引量:19
7
作者 何明 过秀成 +3 位作者 冉江宇 吴才锐 祝伟 刘超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0年第2期136-142,共7页
以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研究对象,将轨道交通方式预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转移曲线法预测无轨道交通条件下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比例结构,第二阶段选取时间、费用作为效用函数的特征变量,以交通行为调查的RP和SP联合数据为基础,计算... 以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研究对象,将轨道交通方式预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转移曲线法预测无轨道交通条件下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比例结构,第二阶段选取时间、费用作为效用函数的特征变量,以交通行为调查的RP和SP联合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各种交通方式向轨道交通转移率,建立了应用于轨道交通方式预测的非集计MNL模型.最后以苏州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例,进行了模型参数估计和轨道交通分担率的预测.结果表明,常规公交和自行车交通方式向轨道交通转移比例较高,该模型能较全面地考虑居民出行选择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模型的预测实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城市轨道 非集计MNL模型 效用函数 方式划分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SP联合数据的非集计模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军 朱顺应 +2 位作者 王红 李安勋 严新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0,共4页
实际调查RP数据(Revealed preference Data)具有可靠性,而意向调查SP数据(Stated preference Data)具有灵活性。为了更好地将两类数据结合起来对新的交通方式进行预测,以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例,介绍了数据的调查方法,利用正交... 实际调查RP数据(Revealed preference Data)具有可靠性,而意向调查SP数据(Stated preference Data)具有灵活性。为了更好地将两类数据结合起来对新的交通方式进行预测,以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例,介绍了数据的调查方法,利用正交设计法对SP调查表格进行了设计。分别建立基于RP和SP数据的Logit模型,鉴于RP与SP模型中随机项的差异性,通过引入SP比例参数,构造RP/SP联合数据模型,并利用3种模型对未来的交通方式分担量进行了预测,最后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例结果表明,基于RP/SP联合数据的logit模型能够平衡两类数据之间的误差相互影响,并能够得到更为合理的交通方式划分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SP联合数据 非集计模型 方式划分 正交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调查在交通方式选择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方 陈金川 张德欣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5期90-95,共6页
国外已经广泛使用的SP调查方法在我国交通领域还鲜有应用,因此,首先介绍了交通SP(Stated Preference)调查和RP(Revealed Preference)调查的不同,并阐述了前者相对于后者的优越性.交通方式选择模型中,采用RP调查标定时间价值参数,通常会... 国外已经广泛使用的SP调查方法在我国交通领域还鲜有应用,因此,首先介绍了交通SP(Stated Preference)调查和RP(Revealed Preference)调查的不同,并阐述了前者相对于后者的优越性.交通方式选择模型中,采用RP调查标定时间价值参数,通常会由于数据相关性较强而产生误差,进而影响到整个四阶段模型的精度.在构架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的基础上,指出行为时间价值参数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其不易准确衡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市域交通模型为例,利用SP调查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足够的数据,从而准确地标定了时间价值参数,提高了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调查 交通模型 交通方式选择 行为时间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式诱导下通勤出行链交通方式组合选择行为模型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丹 邵春福 +2 位作者 王军利 李娟 王博彬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63-1770,共8页
从出行链的角度出发研究多方式诱导信息对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通过RP&SP调查获取通勤者的实际和意向出行链数据,建立了综合考虑尺度系数差异、非显化异质性效应和参照依赖效应的mixed logit模型,并设计仿真方法求解。结果表明... 从出行链的角度出发研究多方式诱导信息对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通过RP&SP调查获取通勤者的实际和意向出行链数据,建立了综合考虑尺度系数差异、非显化异质性效应和参照依赖效应的mixed logit模型,并设计仿真方法求解。结果表明,尺度系数差异解释了RP数据与SP数据融合时隐含的方差差异;异质性和参照依赖效应的引入可以度量偏好差异较大的随机变量的影响程度,反映随机变量的偏好分布;综合考虑3种因素的mixed logit模型比多项logit模型和普通mixed logit模型的精度高,解释能力更强。参数标定结果表明:多方式诱导信息服务对引导小汽车通勤出行链转向其他交通方式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从源头上缓解道路交通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交通方式组合 MIXED LOGIT模型 出行链 融合数据 交通信息 尺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拥挤收费下的路网交通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伟 姚丹亚 胡坚明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对城市实施拥堵收费策略的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公共政策、经济环境、收费方式的技术可行性的评估;二是对拥堵收费区域内外的交通影响进行预估。文章在后一方面展开研究,利用交通网络分析的理论建立了拥挤收费下的交通网络评估模型,... 对城市实施拥堵收费策略的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公共政策、经济环境、收费方式的技术可行性的评估;二是对拥堵收费区域内外的交通影响进行预估。文章在后一方面展开研究,利用交通网络分析的理论建立了拥挤收费下的交通网络评估模型,提出评估指标和求解算法。数值算例结果验证了评估模型以及算法的合理性,揭示了拥挤收费下收费区域内外交通模式变化的内在联系。表明只有将拥堵收费政策与城市良好的公交服务系统具体结合才能更好地起到减轻拥堵的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挤收费 路网交通影响评估 交通分配 交通方式分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及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胜学 范炳全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0-464,共5页
通过对动态交通网络中瞬时反应型和预测型出行者行为假设的分析,提出了将两者结合并增加固定路线出行行为假设的多用户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同时通过对动态交通网络出行者行为的相互制约特性分析,给出了求解上述模型的迭代算法.本模型拓... 通过对动态交通网络中瞬时反应型和预测型出行者行为假设的分析,提出了将两者结合并增加固定路线出行行为假设的多用户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同时通过对动态交通网络出行者行为的相互制约特性分析,给出了求解上述模型的迭代算法.本模型拓展了以往构建模型中出行者行为的单一性假设.本模型及算法也可直接应用于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并为路径导行系统中网络的效益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动态交通流分配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SP融合数据的沪杭客运通道公铁客流分担率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戎 吴晓磊 张天然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3,共7页
RP(Revealed Preference)和SP(Stated Preference)调查是分析交通行为的两种重要方法,为充分利用两种数据的优点,研究运用NL(Nested Logit)模型进行RP/SP数据融合的方法。以沪杭客运通道修建磁浮铁路和客运专线为背景,设计RP/SP的调研方... RP(Revealed Preference)和SP(Stated Preference)调查是分析交通行为的两种重要方法,为充分利用两种数据的优点,研究运用NL(Nested Logit)模型进行RP/SP数据融合的方法。以沪杭客运通道修建磁浮铁路和客运专线为背景,设计RP/SP的调研方案;根据该通道客流特点建立RP/SP的效用函数;根据样本数据的RP/SP性质以及交通方式性质建立不同的NL数据融合模型,并分析模型的精度,得出利用NL模型建立的数据融合模型比单独利用RP或SP数据建立的ML(Multinomial Logit)模型精度要高,并且采用先按交通方式的性质分层,然后再按数据的RP/SP性质分层的3层NL模型精度更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15年沪杭各类铁路及公路的客流分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流分担率 SP/RP融合数据 Nested LOGIT模型 快速客运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出行空间和方式联合选择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唐洁 隽志才 高林杰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87,99,共6页
考虑到出行者出行空间和出行方式之间的重要联系,本文基于非集计模型中Nested Logit模型的理论和方法,结合2005年国内某大型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建立了城市居民出行空间和方式的联合选择模型。模型为2层的NL模型,第1层为空间选择层,第... 考虑到出行者出行空间和出行方式之间的重要联系,本文基于非集计模型中Nested Logit模型的理论和方法,结合2005年国内某大型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建立了城市居民出行空间和方式的联合选择模型。模型为2层的NL模型,第1层为空间选择层,第2层为方式选择层,以此将出行空间选择和出行方式选择连接起来。模型采用统计软件STATA 9进行标定,并通过统计指标进行验证,深入分析了影响出行者出行空间选择和出行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最后,用同样的数据源建立了方式选择的MNL模型,通过对比联合模型和MNL模型的命中率和集计结果表明,出行空间和方式联合选择模型能够在较细的层面上预测出行者出行空间和交通方式的选择情况,从而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出行空间和方式联合选择 Nested LOGIT模型 出行行为 多项Logit模型
原文传递
交通组合模型在交通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杜刚诚 彭国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4,144,共4页
组合模型是将传统的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步骤中的两个或多个步骤组合起来 ,建立新的模型 .文中在比较常用的组合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组合模型 ,将交通分布中的重力模型和分配中的用户平衡模型组合起来建立一个新的熵... 组合模型是将传统的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步骤中的两个或多个步骤组合起来 ,建立新的模型 .文中在比较常用的组合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组合模型 ,将交通分布中的重力模型和分配中的用户平衡模型组合起来建立一个新的熵模型 ,模型满足 UE平衡条件 .文中还介绍了该模型在软件 Trans CAD中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模型 交通分布 交通分配 TRANS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作竞争类OD的轨道客流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过秀成 王炜 吕慎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7-59,共3页
在分析基于全方式OD采用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模型进行轨道客流预测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合作竞争类OD的采用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模型的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 ,即由出行产生和分布预测得到全方式的OD矩阵 ,通过分层次策略性交... 在分析基于全方式OD采用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模型进行轨道客流预测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合作竞争类OD的采用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模型的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 ,即由出行产生和分布预测得到全方式的OD矩阵 ,通过分层次策略性交通方式划分法得到合作竞争类出行OD矩阵 ,然后采用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模型进行轨道线网客流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联合方式划分 客流预测 交通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模型的自相似业务流量预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茜 冯琦 李广侠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3-126,共4页
针对经验模式分解存在的模态混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模型的自相似业务流量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集合经验模式分解,有效地去除自相似网络流量中存在的长相关性。接着根据分解得到的各本征模态函数分量的不同特性,分别... 针对经验模式分解存在的模态混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模型的自相似业务流量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集合经验模式分解,有效地去除自相似网络流量中存在的长相关性。接着根据分解得到的各本征模态函数分量的不同特性,分别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与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对其进行预测,最终再将预测结果进行组合。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对于实际网络流量数据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模型 业务预测 集合经验模式分解 本征模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分析模型及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高卫 罗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18期17-22,共6页
针对传统"四阶段法"交通需求分析集聚特征显著、系统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以及城市交通系统很难进行实体仿真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城市综合公交统筹和TransCAD仿真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模型。该模型基于"四阶段法"... 针对传统"四阶段法"交通需求分析集聚特征显著、系统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以及城市交通系统很难进行实体仿真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城市综合公交统筹和TransCAD仿真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模型。该模型基于"四阶段法"基本步骤,在第一阶段中,考虑了不同人口类别的出行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给出了一种基于人口分类和出行目的的发生吸引模型;在交通分布中,引入K-因子和综合行程费用修正重力分布模型;在交通方式划分和分配中,结合合理系统结构边界和出行时间价值,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进行精细配流。实验表明:通过对城市人口进行分类,考虑城市交通系统结构和各交通方式的出行广义费用可大大提高客流分析的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需求分析 交通分布 方式划分 交通分配 TransCAD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分布-交通分配组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桢根 邓卫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6年第6期1031-1033,共3页
在交通规划实践中,交通分布和交通分配问题作为“四阶段预测模型”各自独立,尽管两个问题紧密相关.因此,有必要建立交通分布-交通分配组合模型,来反映这种反馈.文中介绍了Evans模型,并说明了逐次平均法求解模型的步骤,最后用算例说明了... 在交通规划实践中,交通分布和交通分配问题作为“四阶段预测模型”各自独立,尽管两个问题紧密相关.因此,有必要建立交通分布-交通分配组合模型,来反映这种反馈.文中介绍了Evans模型,并说明了逐次平均法求解模型的步骤,最后用算例说明了具体算法.这种方法完全可以用M icrosoft Exce l计算,计算方法简单,可以为组合模型的求解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ns算法 交通分布-交通分配组合算法 逐次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运输条件下的双约束运量分布和配流的组合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一凡 高自友 单连龙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7-40,共4页
探讨在对流运输条件下的双约束运量分布和配流的组合模型,证明了其最优解满足UE(UserEquilibrium)准则和运量分布引力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求解算法并给出一个简单的算例。
关键词 运量分布 配流 组合模型 对流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