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 study of optimization on prediction index gases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被引量:5
1
作者 NIU Hui-y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321-2328,共8页
The coal of Anyuan Mine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easy spontaneous combustion. Conventional method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it. Coal samples from this mine were tested in laboratory. The data obtained from laboratory d... The coal of Anyuan Mine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easy spontaneous combustion. Conventional method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it. Coal samples from this mine were tested in laboratory. The data obtained from laboratory determination were initialized for the value which was defined as "K". The ratio of each index gas and value of "K", and the ratio of combination index gases and value of "K", were analyzed simultaneously.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is coal mine, if there is carbon monoxide in the gas sample, the phenomenon of oxidation and temperature rising for coal exists in this mine; if there is C_2H_4 in the gas sample, the temperature of coal perhaps exceeds 130 °C. If the coal temperature is between 35 °C and 130 °C, prediction and forecast for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depend on the value of Φ(CO)/K mainly; if the temperature of coal is between 130 °C and 300 °C, prediction and forecast for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depend on the value of Φ(C_2H_6)/Φ(C_2H_2) and Φ(C_2H_6)/K.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Anyuan coal mine, and have better guidance on safe production of this coal m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dex gases prediction INITIA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primal CO gas generation and emission of coal seam 被引量:7
2
作者 Zhu Hongqing Chang Mingran Wang Hai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7年第6期973-979,共7页
The main method of casting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s prediction of index gases, with carbon monoxide(CO) commonly used as an index gas. However,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s not the sole source of CO evolution;... The main method of casting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s prediction of index gases, with carbon monoxide(CO) commonly used as an index gas. However,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s not the sole source of CO evolution; primal CO is generated through coalification, which can lead to forecasting mistakes.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primal CO generation and emission from coal seams was determined.In this study, six coal samples were analyzed under six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change in coal seam primal gas and concentration as functions of time, different coal samples, occurrence, various gas types and composition concentration, which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previous study on primal CO generation. Air charging impacts on primal gas emission.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with SPSS demonstrat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mal CO concentration and time shows a power exponent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l CO prediction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EMISSION REGULARITY CO generation mechanism index g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气体指标煤自燃温度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富荣 吴学松 +4 位作者 李军 付天予 刘佳伟 李志辉 杨小彬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3,共8页
采空区煤自燃是诱发矿井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矿井火灾中的占比高达90%。为实现采空区自燃的精准防治,需要准确获得采空区内部的高温点温度,以砚北煤矿为工程背景,分析其煤样氧化升温过程中产生的指标气体,建立煤自燃温度预测的指标体... 采空区煤自燃是诱发矿井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矿井火灾中的占比高达90%。为实现采空区自燃的精准防治,需要准确获得采空区内部的高温点温度,以砚北煤矿为工程背景,分析其煤样氧化升温过程中产生的指标气体,建立煤自燃温度预测的指标体系,进而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指标气体煤自燃温度预测研究。首先对砚北煤矿采集的煤样进行煤氧化升温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划分为单一气体指标与复合气体指标,分析各指标随温度上升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合适的指标作为煤自燃温度预测指标;使用多源数据处理方法对煤自燃温度预测指标进行处理,应用库克距离法和多重插补法对数据进行清洗,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煤自燃温度预测指标体系;使用Elman神经网络构建预测模型,确定模型结构与超参数后,进而建立煤自燃温度预测模型,获得煤氧化升温过程中温度的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气体指标 ELMAN神经网络 多源数据处理 预测模型 煤自燃温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堆场自燃危险性综合评价研究与应用——以抚顺市西舍场为例
4
作者 张守成 郭正萌 +3 位作者 赵永亮 王汝振 董庆亚 杨凯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10期43-52,共10页
随着我国煤炭产量增加,煤矸石堆场(以下简称堆场)也在持续增大,加剧了堆场区域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地表生态环境损毁,煤矸石自燃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及高温对堆场生物多样性及开发利用造成了巨大的安全威胁。本研究运用卫星遥感时序监测... 随着我国煤炭产量增加,煤矸石堆场(以下简称堆场)也在持续增大,加剧了堆场区域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地表生态环境损毁,煤矸石自燃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及高温对堆场生物多样性及开发利用造成了巨大的安全威胁。本研究运用卫星遥感时序监测、地表调查、有害气体监测及浅层地温值探测等方法,开展堆场自燃危险性评价研究,提出了浓度结合毒性危害指数确定权重的有害气体危险性评价方法、浅层地温聚类分析研判地温异常值方法及CRITIC赋权有害气体、自燃发展危险性及自燃灾害危害程度3个一级指标权重的堆场自燃危险性综合评价方法。结果显示,通过调整堆场开发利用平面部署,可有效降低堆场自燃危险性综合评价危险等级,为煤矸石堆场自燃灾害防治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自燃 聚类分析 毒性指数 CRITIC法 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采煤法中沿空巷道煤层自然发火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邓军 徐精彩 +1 位作者 文虎 张辛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2-66,共5页
根据综放工作面巷道自燃环境及条件 ,对巷道煤层自然发火物理模型进行简化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巷道煤层自燃危险性二维预测模型 ,分析了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 ;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 ,根据计算结果对巷道松散煤体自然... 根据综放工作面巷道自燃环境及条件 ,对巷道煤层自然发火物理模型进行简化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巷道煤层自燃危险性二维预测模型 ,分析了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 ;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 ,根据计算结果对巷道松散煤体自然发火进行预测 .最后 ,以东滩矿4 30 8综放工作面沿空轨道运输巷自然发火为例进行预测 ,精度可达 88 9%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沿空巷道 自然发火 预测模型 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朔矿区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选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邬剑明 彭举 吴玉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7-69,共3页
以平朔矿区4个煤层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程序升温试验重点研究CO、C2H4、H2气体在煤氧化自燃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对同一矿井的不同煤层、同一煤层不同矿井的气体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平朔煤产生CO的临界温度为60~7... 以平朔矿区4个煤层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程序升温试验重点研究CO、C2H4、H2气体在煤氧化自燃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对同一矿井的不同煤层、同一煤层不同矿井的气体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平朔煤产生CO的临界温度为60~70℃,C2H4出现的温度为120℃左右,H2生成的临界温度为90℃,且生成量随煤温的上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因此,平朔矿区检测煤炭自燃的标志气体应以CO和C2H4为主、H2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程序升温 指标气体 临界温度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自燃高温段指标气体的B型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蒋曙光 张卫清 +4 位作者 王兰云 吴征艳 陈月琴 梁巍巍 郝权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7-380,共4页
为了更准确的预测预报煤炭自燃发火,应用灰色B型关联分析法对4个煤样的指标气体进行了优选.通过计算较高温度段内(100~200℃)北皂褐煤、柴里气煤、李一气肥煤和藩一肥煤四个煤样的烃类气体产物浓度及浓度比值与温度的灰色B型关联度,确... 为了更准确的预测预报煤炭自燃发火,应用灰色B型关联分析法对4个煤样的指标气体进行了优选.通过计算较高温度段内(100~200℃)北皂褐煤、柴里气煤、李一气肥煤和藩一肥煤四个煤样的烃类气体产物浓度及浓度比值与温度的灰色B型关联度,确定了各煤样的指标气体.实验结果表明:北皂褐煤和柴里气煤的C2H6/C2H4与温度的关联度最大,选择C2H6/C2H4作为指标气体最优;而对藩一肥煤和李一气肥煤则选取C3H8/C2H6作为指标气体,因为C3H8/C2H6与温度的关联度最大.不同煤样的自燃发火指标气体一般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现场情况,选取最能反映煤温变化的气体产物,为准确预测煤炭自燃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自燃 指标气体 预测预报 灰色B型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抽采条件下高瓦斯采空区煤自燃危险性预测 被引量:10
8
作者 宋万新 杨胜强 朱玲方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3,共6页
为准确预测高瓦斯采空区煤自燃的状况,通过分析发现高抽巷是监测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最有效地点。推算出采空区气体在高抽巷中所占的体积分数,进而确定采空区遗煤不同的燃烧阶段所对应的CO体积分数和CO指数。结果表明:当高抽巷中的CO... 为准确预测高瓦斯采空区煤自燃的状况,通过分析发现高抽巷是监测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最有效地点。推算出采空区气体在高抽巷中所占的体积分数,进而确定采空区遗煤不同的燃烧阶段所对应的CO体积分数和CO指数。结果表明:当高抽巷中的CO体积分数Chdr CO<30×10-6或CO指数ICO<0.5%时,采空区的遗煤处于低温氧化阶段;当高抽巷中的CO体积分数Chdr CO≥30×10-6或CO指数ICO≥0.5%时,采空区遗煤进入自然发火危险阶段,此时必须采取措施控制采空区自燃氧化的进一步发展。对80501工作面的采空区煤自燃成功地进行预测预报,实现了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抽采 高瓦斯采空区 自然发火 预测预报 CO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自然发火指标气体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吕文陵 杨胜强 +2 位作者 程涛 刘树 孙连胜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8-30,共3页
通过对煤样进行热解实验,研究了神华金烽公司唐公沟矿煤层自然发火特性,测定了煤样在不同热解温度下CO、CO2、CH4、C2H4、C2H6和C3H8等气体的浓度,确定了这些气体的检出温度。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指标气体优选原则,分析了自然发火... 通过对煤样进行热解实验,研究了神华金烽公司唐公沟矿煤层自然发火特性,测定了煤样在不同热解温度下CO、CO2、CH4、C2H4、C2H6和C3H8等气体的浓度,确定了这些气体的检出温度。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指标气体优选原则,分析了自然发火指标气体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性,选出了适合本矿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指标气体,对提高煤炭自燃早期预测预报的准确度和矿井防火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火 指标气体 预测预报 矿井防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CRITIC修正G2-TOPSIS的钻孔自燃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汪伟 贾宝山 祁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31,共6页
针对瓦斯抽采钻孔自燃危险评价系统模型中指标权重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指标相关性权重确定法(CRITIC)的G2赋权法。首先引入欧式距离函数,建立优化决策模型,采用CRITIC的“差异驱动”型赋权法修正“功能驱动”型G2赋权法;... 针对瓦斯抽采钻孔自燃危险评价系统模型中指标权重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指标相关性权重确定法(CRITIC)的G2赋权法。首先引入欧式距离函数,建立优化决策模型,采用CRITIC的“差异驱动”型赋权法修正“功能驱动”型G2赋权法;其次获得各指标综合权重,评价影响钻孔自燃危险因素的主次关系;再次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驱动功能”的G2赋权法,建立G2-TOPSIS钻孔自燃危险评判模型;然后分析贴近度,预测钻孔自燃危险等级;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晋牛煤矿1303工作面瓦斯抽采钻孔。结果表明:煤氧化还原燃点温差为诱发钻孔自燃危险的主导因素;钻孔自燃危险等级为III级,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钻孔自燃预测 综合权重 基于相关性指标权重确定(CRITIC) G2-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评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城矿区整合矿井煤程序升温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群 姚海飞 +2 位作者 徐长富 吴海军 郑忠亚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3-78,共6页
针对晋城矿区整合矿井集中存在的破坏区块多、采空区漏风严重等问题,选取大峪15^#、仙泉15^#、晋平10^# 3个煤层开展了程序升温特性试验,分析了CO及烃类气体产生量随煤温的变化:观律,测算了自燃临界温度,优选了自燃标志气体指标。... 针对晋城矿区整合矿井集中存在的破坏区块多、采空区漏风严重等问题,选取大峪15^#、仙泉15^#、晋平10^# 3个煤层开展了程序升温特性试验,分析了CO及烃类气体产生量随煤温的变化:观律,测算了自燃临界温度,优选了自燃标志气体指标。结果表明,计算得出大峪、仙泉、晋平3个煤层的自燃临界温度分别为85℃、74℃、55℃,其大小反映了煤初期氧化能力的强弱;根据煤自燃标志气体优选原则,建议将CO和C2H4作为煤自燃预测预报的主要指标,辅以规律性良好的其它非吸附烃类气体、链烷比和烯烷比。研究结果对提高晋城矿区类似整合矿井煤自燃预测预报准确度和火灾防治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矿井 程序升温特性 标志气体 临界温度 煤自燃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面巷道煤层自燃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军 徐精彩 +1 位作者 王洪权 王春耀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11,共3页
根据综放面巷道自燃环境及条件 ,提出自然发火预测思路、预测方法 ,以及煤层自燃特性参数和现场参数的定量测算方法 ;建立了巷道煤层自燃危险程度和最短发火期的预测模型 ;最后通过东滩矿 4 30 8综放面沿空轨顺的实际模拟及预测 ,证明... 根据综放面巷道自燃环境及条件 ,提出自然发火预测思路、预测方法 ,以及煤层自燃特性参数和现场参数的定量测算方法 ;建立了巷道煤层自燃危险程度和最短发火期的预测模型 ;最后通过东滩矿 4 30 8综放面沿空轨顺的实际模拟及预测 ,证明其预测精度达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面 巷道 自然发火 预测 煤层 最短发火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自燃预测预报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谢振华 金龙哲 刘向来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9-62,共4页
在论述各种煤炭自燃预测预报技术的基础上 ,根据大屯煤矿的实际情况 ,利用三维动态数学模型预测煤炭的自然发火期和高温区域 ,用CO和C2 H4作为煤炭自燃预报的指标气体。
关键词 煤炭自燃 高温区 指标气体 自然发火期 煤矿 三维 预测预报技术 利用 应用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卸压瓦斯抽放过程中煤层自燃预报指标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振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48,共3页
为解决宣东二号煤矿因抽放卸压瓦斯而导致的煤层自然发火危险增大的问题,根据对煤样升温氧化气体和瓦斯抽放钻孔内标志气体的分析,建立基于钻孔φ(CO)/φ(CO2)指标的煤层自然发火预报体系,实践证明:φ(CO)/φ(CO2)指标的有效分辨率达90... 为解决宣东二号煤矿因抽放卸压瓦斯而导致的煤层自然发火危险增大的问题,根据对煤样升温氧化气体和瓦斯抽放钻孔内标志气体的分析,建立基于钻孔φ(CO)/φ(CO2)指标的煤层自然发火预报体系,实践证明:φ(CO)/φ(CO2)指标的有效分辨率达90%以上,可以用于宣东二号煤矿煤层自然发火早期预报及合理安排瓦斯抽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放 自然发火 指标气体 预报指标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庞矿北井自然发火标志气体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拴成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4-97,101,共5页
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研究了东庞煤样的自燃特性,测定了煤样在不同热解温度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等气体的浓度,确定了这些气体的检出温度。对比指标气体优选原则,分析了自然发火指标气体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性,选出了适合... 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研究了东庞煤样的自燃特性,测定了煤样在不同热解温度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等气体的浓度,确定了这些气体的检出温度。对比指标气体优选原则,分析了自然发火指标气体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性,选出了适合东庞矿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指标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火 指标气体 预测预报 东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自燃加速氧化阶段指标气体优选实验研究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令起 杨帆 刘聪 《煤矿机械》 2016年第6期40-43,共4页
以林南仓矿11#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程序升温实验确定了煤自燃加速氧化阶段(100~200℃)各指标气体浓度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并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利用灰色B型关联度分析法对指标气体进行优选筛选,并计算了各指标气与煤自燃氧化温度的关联程... 以林南仓矿11#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程序升温实验确定了煤自燃加速氧化阶段(100~200℃)各指标气体浓度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并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利用灰色B型关联度分析法对指标气体进行优选筛选,并计算了各指标气与煤自燃氧化温度的关联程度,确定了各指标气体的可信度.结果表明:在加速氧化阶段,林南仓矿11#煤层的C.H8/C2H6与温度的关联度最大,其次是C2H4/C2H6,因此选择C3H8/C2H6为最优指标气体,C2H4/C2H6为辅助指标气体.该研究结果对提高煤层自燃预报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指标气体 灰色B型关联度分析 预测预报 程序升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煤自燃氧化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令起 刘聪 +1 位作者 邵静静 杨帆 《煤矿机械》 2016年第5期41-43,共3页
简单描述了灰色关联理论的分析原理和分析步骤,并对指标气体进行定性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结果,计算出煤炭氧化自燃过程中每个反应阶段内指标气体与煤体温度之间相互对应的关联度值。同时把该关联值当做选择煤炭自燃程度预测指标的量化... 简单描述了灰色关联理论的分析原理和分析步骤,并对指标气体进行定性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结果,计算出煤炭氧化自燃过程中每个反应阶段内指标气体与煤体温度之间相互对应的关联度值。同时把该关联值当做选择煤炭自燃程度预测指标的量化依据,挑选出可靠度最高的预测指标。并对得到的最优指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用Origin软件进行多项式和指数函数拟合优化,使用拟合相关性系数最高的指数函数建立了煤自燃氧化早期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灰色关联度 指标气体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的矿井煤自燃危险性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翟小伟 张伟霞 +1 位作者 王凯 王博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为确定多因素耦合对煤自燃危险性的影响程度,结合系统工程原理构建煤自燃危险性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煤自燃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文献研究,综合煤自燃事故的特点,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确定影响煤自燃的危险性因素,建... 为确定多因素耦合对煤自燃危险性的影响程度,结合系统工程原理构建煤自燃危险性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煤自燃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文献研究,综合煤自燃事故的特点,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确定影响煤自燃的危险性因素,建立评价煤自燃危险性的指标体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根据指标体系对宁夏某矿井煤自燃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和煤矿实际煤自燃危险性程度相一致,说明该模型可以用于矿井煤自燃危险性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煤自燃 影响因素 评价指标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潞宁矿区2^#煤层自燃指标气体优选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牛倩倩 邬剑明 +1 位作者 张超 王俊峰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7-59,共3页
以潞宁矿2#煤层煤样为研究对象,通过程序升温试验,研究不同气体在煤氧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具体分析了CO、C2H4、CO/CO2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潞宁矿区2#煤层煤产生CO的临界温度为30℃,从80℃开始CO体积分数呈持续稳定... 以潞宁矿2#煤层煤样为研究对象,通过程序升温试验,研究不同气体在煤氧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具体分析了CO、C2H4、CO/CO2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潞宁矿区2#煤层煤产生CO的临界温度为30℃,从80℃开始CO体积分数呈持续稳定上升趋势,C2H4出现的温度为160℃左右,CO/CO2体积分数比从80℃时生成速率迅速增加。因监测中难以准确分析气体在采空区的真实体积分数,所以同一组气样体积分数比对于预测煤自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潞宁矿区2#煤层检测煤炭自燃的标志气体应以CO为主,CO/CO2为辅。当煤温达30℃时,应加强CO体积分数监测;当CO体积分数达1.8×10-5,CO/CO2体积分数比为1时,应发出煤炭自燃预警并采取有效的防灭火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自燃 低温氧化 指标气体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自燃倾向性煤的指标气体产生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沈云鸽 王德明 朱云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4,共6页
为研究不同自燃倾向性煤的自燃指标气体变化规律,提高对煤早期自燃预测预报的准确度,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系统,得到内蒙古褐煤、神东长焰煤、河南气煤及枣庄焦煤4种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氧化时间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及指标气体浓度在煤氧化过... 为研究不同自燃倾向性煤的自燃指标气体变化规律,提高对煤早期自燃预测预报的准确度,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系统,得到内蒙古褐煤、神东长焰煤、河南气煤及枣庄焦煤4种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氧化时间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及指标气体浓度在煤氧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燃倾向性最高的褐煤应以CO和乙烯作为煤自燃早期预报的首选指标气体;易自燃的长焰煤应采用乙烯和烯烷比为主、以CO为辅的煤自燃判定指标;自燃倾向性较低的气煤应以乙烯和烯烷比作为煤自燃预报指标;CO是自燃倾向性最低的焦煤的最佳自燃预报指标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自燃倾向性 指标气体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