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icrosoft Direct X浅析COM组件与多媒体游戏的开发 被引量:2
1
作者 任咏林 任伟林 秦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38-42,共5页
Microsoft Direct X是一个基于COM技术的多媒体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包.它代表了未来多媒体应用程序的开发方向.详细介绍了COM组件的基本概念和D irect X的构架,包括Direct3D,DirectSound,DirectShow,并在V isual C++6.0环境下用Direct X开... Microsoft Direct X是一个基于COM技术的多媒体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包.它代表了未来多媒体应用程序的开发方向.详细介绍了COM组件的基本概念和D irect X的构架,包括Direct3D,DirectSound,DirectShow,并在V isual C++6.0环境下用Direct X开发多媒体游戏作为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组件 DIRECT X技术 多媒体游戏 游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技术在Web数据库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玉娟 成良玉 万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06-208,211,共4页
该文介绍了Web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几种方法,结合COM技术在MIOD_Web系统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COM技术与Web结合的优势,并讨论基于COM技术的三层结构模型在MIOD_Web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 com 组件技术 三层结构模型 Web 数据库系统 对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DOF并联机器人控制算法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兆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5810-5813,共4页
为了实现对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位置速度算法的控制,针对控制算法采用了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机器人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运动特性对位置与速度的控制算法进行了解析,提出位置反解的控制策略,给出了功能分析的DFD模... 为了实现对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位置速度算法的控制,针对控制算法采用了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机器人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运动特性对位置与速度的控制算法进行了解析,提出位置反解的控制策略,给出了功能分析的DFD模型和软件结构化设计模型SC图。描述了算法的详细设计及实现,采用结构化语言表达工具,并对实现中重要的部分细节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其结果达到了位置速度控制的目的及机器人控制算法的软件结构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控制算法 机器人技术 软件工程 结构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组件的VXI总线ATS现场校准系统软件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柴艳丽 王剑昆 程勤 《计测技术》 2010年第5期49-52,共4页
针对模块式ATS系统规模大、模块多、现场校准需求强烈,校准工作量大的特点,采用COM组件的结构设计了VX I总线ATS现场校准系统软件。基于COM组件的独立性和易于扩展的特点,该校准软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独立性和可维护性,可以全自动高效... 针对模块式ATS系统规模大、模块多、现场校准需求强烈,校准工作量大的特点,采用COM组件的结构设计了VX I总线ATS现场校准系统软件。基于COM组件的独立性和易于扩展的特点,该校准软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独立性和可维护性,可以全自动高效地完成校准。最后通过校准实例验证了该校准软件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校准系统 com组件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 COM 的多层体系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刚 吴刚 孙德敏 《微计算机信息》 2000年第6期15-16,共2页
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 COM的多层体系设计思想和方法。通过微软事务处理服务器对组件等的综合管理.把复杂系统进行分解,以一种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原则设计系统,以满足现代复杂系统设计的各项要求。
关键词 多层体系 com 软件设计 M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组件技术的智能题库系统软件编程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郭竑晖 宋召良 《信息与电脑》 2019年第19期96-98,共3页
嵌入式操作系统自开发以来,凭借自身的优越性广泛用在生产、自动控制等领域,并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笔者基于COM组件基本结构,详细介绍智能题库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情况,并阐述了系统软件编程设计与实现算法,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 嵌入式操作系统自开发以来,凭借自身的优越性广泛用在生产、自动控制等领域,并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笔者基于COM组件基本结构,详细介绍智能题库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情况,并阐述了系统软件编程设计与实现算法,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组件技术 智能题库系统 设计 软件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组件的协同设计系统客户端实现技术研究
7
作者 屈力刚 李虎 +1 位作者 巩亚东 王宛山 《机械制造》 2007年第2期19-22,共4页
通过分析当前COM组件对象技术和Agent技术的一般特点,并结合两者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和代理的协同设计系统开发方法及实现实例,实现协同设计系统客户端子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封装和集成,完成包括任务管理界面、任务定义与分解、任务... 通过分析当前COM组件对象技术和Agent技术的一般特点,并结合两者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和代理的协同设计系统开发方法及实现实例,实现协同设计系统客户端子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封装和集成,完成包括任务管理界面、任务定义与分解、任务分配、子任务监控、工作记录、任务进度、任务信息描述、协同工具等相关功能模块,克服了常规协同设计系统的强耦合缺点,缩短了产品协同设计的开发周期,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com AGENT 组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盖梁支架一体化智能升降装置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潘春为 杨飚 +2 位作者 蔡有信 周同生 周祖衡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2,共9页
针对现有桥梁盖梁传统支架施工面临的高空作业多、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依托南中高速和清花高速桥梁工程项目,研发了一套桥梁盖梁支架一体化智能升降装置。该装置硬件主要包括上层电动抱箍、上连接座、下层电动抱箍、下连接座... 针对现有桥梁盖梁传统支架施工面临的高空作业多、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依托南中高速和清花高速桥梁工程项目,研发了一套桥梁盖梁支架一体化智能升降装置。该装置硬件主要包括上层电动抱箍、上连接座、下层电动抱箍、下连接座、顶升机构及驱动等,软件主要包括变频器、编程控制器、电气控制系统等,通过机构协同作业,实现整体同步顶升和下放。为验证该装置的工作性能,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该装置关键受力构件有限元模型,分析其承载状态下的受力及变形,开展智能升降装置空载荷、半载荷、满载荷3种工况下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实桥应用。结果表明:智能升降装置关键受力构件最大应力与最大竖向变形值均小于允许值;2个墩柱上2套智能升降装置的下连接座最大高度差为10~12 mm,能有效实现同步顶升;相较传统支架施工,采用该装置施工单个盖梁可减少工时11 h,工效提高14%,整体施工成本降低46.28%。该装置可将盖梁支架搭设的高空作业转化为地面作业,极大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依赖,提高了机械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梁 支架一体化智能升降装置 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 结构验算 有限元法 现场试验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OM技术的开发模式研究
9
作者 周学军 陈武休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3-24,共2页
根据当前流行的开发方式,从基于com的开发角度系统地介绍了组件技术的演变、设计模式、开发步骤、实现方案及其应用前景,并给出了一些设计模型。
关键词 组件 软件复用 设计模式 基于组件的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组件及其在挤出机螺杆CAD参数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伟成 贺建芸 程源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8,共5页
根据橡胶挤出机螺杆CAD设计的现状提出了采用COM组件作为功能单元进行CAD二次开发的方法,此方法可提高设计效率且更有利于代码重用。简要介绍了COM组件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利用VisualC++6 0开发COM应用程序的步骤,展示了在所开发的螺杆CAD... 根据橡胶挤出机螺杆CAD设计的现状提出了采用COM组件作为功能单元进行CAD二次开发的方法,此方法可提高设计效率且更有利于代码重用。简要介绍了COM组件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利用VisualC++6 0开发COM应用程序的步骤,展示了在所开发的螺杆CAD参数化设计系统中COM组件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组件 挤出机螺杆 CAD 参数化设计 应用 橡胶挤出机 组态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基于COM+的Web数据库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力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6-108,共3页
首先介绍了COM+技术及基于COM+的三层结构模型;然后通过一个实例,结合ASP和COM+技术给出了构建基于COM+的Web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com+ 组件技术 三层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组件的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分析软件开发
12
作者 何晓 程晓涵 +2 位作者 庞政铎 张海涛 孟国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7-120,共4页
随着带式输送机在煤矿及其他行业的广泛和大量应用,常规的静态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是必要且具有重大意义的。该垂直弯曲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分析软件是依托已经建立起来的带式输送机连续动力学模型,使用面向... 随着带式输送机在煤矿及其他行业的广泛和大量应用,常规的静态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是必要且具有重大意义的。该垂直弯曲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分析软件是依托已经建立起来的带式输送机连续动力学模型,使用面向对象编程工具VisualBasic6.0和MatlabR2008b,并基于COM组件技术实现了两者的数据传输。软件基于COM组件技术最终实现了动力学分析软件脱离MATLAB环境运行,使该软件更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动力学分析软件 com组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DCOM的组态软件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13
作者 曾羽琴 卞俊善 马旭东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6年第10期20-21,50,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COM/DCOM组件技术开发监控组态软件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通过改善设备驱动程序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以提高整个组态软件的运行效率。在分析驱动程序的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实现和应用。
关键词 com/Dcom 设备驱动 组态软件 组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舰船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14
作者 熊媛媛 郑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56-159,共4页
为帮助用户直观且深入地理解舰船的设计细节,降低实际制造时因设计错误而导致的损失,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舰船工业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3DS Max软件,建立舰船零部件三维模型。在虚拟环境中,利用混合层次包围盒算法,进行... 为帮助用户直观且深入地理解舰船的设计细节,降低实际制造时因设计错误而导致的损失,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舰船工业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3DS Max软件,建立舰船零部件三维模型。在虚拟环境中,利用混合层次包围盒算法,进行舰船零部件三维模型碰撞检测,降低实际制造时因设计错误而导致的损失;自动装配舰船零部件三维模型,结合碰撞检测结果,调整零部件三维模型的设计结构比例,完成舰船工业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建立舰船零部件三维模型,完成零部件三维模型碰撞检测;该方法可有效实现舰船工业设计,降低舰船总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舰船工业设计 3DS Max软件 零部件 包围盒 碰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计算蛋白质设计与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新时代
15
作者 郭福虎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119-121,I0004,共4页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David Baker,Demis Hassabis和John Jumper,表彰他们在计算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这一成就不仅突破了人类对蛋白质这一生命基本分子的理解,还在生物技术、药物开发、材料科...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David Baker,Demis Hassabis和John Jumper,表彰他们在计算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这一成就不仅突破了人类对蛋白质这一生命基本分子的理解,还在生物技术、药物开发、材料科学等领域引发了革命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化学奖 计算蛋白质设计 蛋白质结构预测 Rosetta软件 AlphaFold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16
作者 刘如月 郑居焕 《福建建筑》 2024年第1期147-150,共4页
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关键课程之一,随着抗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需对《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该课程内容多而复杂,存在大量理论概念、公式,但学时少且抗震模型较为抽象,传统教学方法无法真... 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关键课程之一,随着抗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需对《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该课程内容多而复杂,存在大量理论概念、公式,但学时少且抗震模型较为抽象,传统教学方法无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抗震设计,教学效果无法充分达到预期目标。对此,提出采用基于案例教学和实施小组团队项目,结合雨课堂软件和BIM技术的方法,进行《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引入真实的工程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地震作用对工程结构的影响,掌握概念设计和抗震设计的工程应用;采用BIM技术,实现抗震经典案例模型的三维化展示,巩固学生对于抗震构造措施的掌握;利用雨课堂教学软件,了解学生各个环节中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教学方法 案例学习法 雨课堂软件 BI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与组件技术的企业应用系统设计模型 被引量:54
17
作者 林子禹 邵红维 +2 位作者 谭凯 唐胜群 彭德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52-154,共3页
文章介绍了“Browse-WebServe-DBMS”体系结构的三种模式及相关的程序设计技术[1],提出了一个基于Web与组件技术的企业应用系统软件设计模型,开发了一个应用实例,并统计分析了相关数据,说明了基于Web与组件技术的软件设计方法对... 文章介绍了“Browse-WebServe-DBMS”体系结构的三种模式及相关的程序设计技术[1],提出了一个基于Web与组件技术的企业应用系统软件设计模型,开发了一个应用实例,并统计分析了相关数据,说明了基于Web与组件技术的软件设计方法对于提高组件重用率,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等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组件 企业 应用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模型的种植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18
作者 单英杰 刘小军 +2 位作者 姜海燕 朱艳 曹卫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51,317,共8页
本研究在总结、提炼相关农业种植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原理和数学建模技术,构建了生态区划、种植制度设计、精确管理和生产力分析的定量化农业管理知识模型。并运用软构件技术,基于GIS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了... 本研究在总结、提炼相关农业种植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原理和数学建模技术,构建了生态区划、种植制度设计、精确管理和生产力分析的定量化农业管理知识模型。并运用软构件技术,基于GIS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了数字化的基于GIS和模型的种植设计系统。系统实现了区域性种植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及不同层次下的农业种植制度设计与管理,具有文件管理、地图操作、信息查询、生态区划、种植制度设计、精确管理、生产力分析、专家咨询、系统维护以及系统帮助等主要功能。以江苏省为案例区,对系统进行了初步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有效地实现了种植设计功能,从而为农作物种植设计的定量化和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模型 种植设计 动态知识模型 软构件技术 数字化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构件技术在作物管理智能决策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艳 曹卫星 +1 位作者 王绍华 潘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基于知识模型和生长模型的作物管理智能决策系统是一个综合了多领域的作物信息和专家知识 ,集成了多方面相关支持技术的决策系统。因此 ,如何设计好系统中的各功能模块 ,使其便于非系统开发者对其精华部分的学习和理解 ,同时又能即插即... 基于知识模型和生长模型的作物管理智能决策系统是一个综合了多领域的作物信息和专家知识 ,集成了多方面相关支持技术的决策系统。因此 ,如何设计好系统中的各功能模块 ,使其便于非系统开发者对其精华部分的学习和理解 ,同时又能即插即用 ,利于系统的维护 ,是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以小麦作物为例 ,论述基于软构件技术的作物管理智能决策系统设计中软件平台的选用、系统的构件化结构设计与实现过程以及数组在接口上的传递等关键技术 ,从而为农业管理决策系统的开发提供一种构件化的基础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管理智能决策系统 软构件技术 com接口 VC++软件平台 系统设计 工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涂层结构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20
作者 程西云 何俊 王如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1-114,127,共5页
梯度涂层以其优异的物理及力学性能表现出巨大的工程应用前景,在航空、航天及原子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梯度涂层结构设计、制备方法、工艺及梯度涂层组元材料匹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梯度涂层在机械零件表面应用过程中... 梯度涂层以其优异的物理及力学性能表现出巨大的工程应用前景,在航空、航天及原子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梯度涂层结构设计、制备方法、工艺及梯度涂层组元材料匹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梯度涂层在机械零件表面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将梯度涂层应用到机械零件表面改性处理上,提出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合机械零件表面的梯度涂层结构设计模型,并开展梯度涂层组元材料匹配性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涂层 结构设计 制备方法 组元材料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