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model for fast synthesizing multiple virtual sound sources 被引量:1
1
作者 LIANG Zhiqiang XIE Bosun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2013年第2期175-188,共14页
A 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HRTF) model for fast and real-time synthesizing multiple virtual sound sources is proposed. A head-related impulse response (HRIR, time- domain version of HRTF) is first decompose... A 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HRTF) model for fast and real-time synthesizing multiple virtual sound sources is proposed. A head-related impulse response (HRIR, time- domain version of HRTF) is first decomposed by a two-level wavelet packet and then represented by a model composed of subband filters and reconstruction filters.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subband filters are the zero interpolation of the wavelet coefficients of the HRIR.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reconstruction filters can be calculated from the wavelet function. The model is simplified by applying a threshold method to reduce the wavelet coefficient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a model with 30 wavelet coefficients, the error of reconstructed HRIR is about 1%. And the result of a psychoacoustic test shows that a model with 35 wavelet coefficients is perceptual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original HRIR. When multiple virtual sound sources are synthesized simultaneously, the computational cost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much less than the traditional HRTF fil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IR HRTF A 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model for fast synthesizing multiple virtual sound sources HEAD
原文传递
Design and validation on a multiple sound source fast-measurement system of near-field 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s 被引量:1
2
作者 YU Guangzheng LIU Yu XIE Bosun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CSCD 2018年第2期219-240,共22页
Near-field 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s (HRTFs) are essential to scientific re- searches of binaural hearing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virtual auditory display. High ef- ficiency, accuracy and repeatability a... Near-field 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s (HRTFs) are essential to scientific re- searches of binaural hearing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virtual auditory display. High ef- ficiency, accuracy and repeatability are required in a near-field HRTF measurement. Hence, there is no reference which intents on solving the measuring difficulties of near-field HRTF for human subjects. In present work, an efficient near-field HRTF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computer control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and a fast calibration method for the system is proposed to first solve the measurement of near-field HRTF for human subjects. The efficiency of measurement is enhanced by a comprehensive design on the acoustic,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parts of the system. And the accuracy and repeatability of the measurement are greatly im- proved by carefully calibrating the positions of sound source, subject and binaural microphones. This system is suitable for near-field HRTF measurement at various source distances within 1.0 m, for both human subject and artificial head. The time costs of HRTF measurement at a single sound source distance and full directions has been reduced to less than 20 minutes.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system satisfies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The system is applicable to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an individualized near-field HRTF database for human sub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ign and validation on a multiple sound source fast-measurement system of near-field 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s
原文传递
基于Zynq和蜜蜂进化遗传算法的声源实时定向系统
3
作者 陆智辉 兰昀弢 +2 位作者 郑郁正 刘凯 唐国璇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期164-169,174,共7页
针对声源定向系统利用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测向时存在精准度高,但实时性偏低的问题,基于Zynq平台和蜜蜂进化遗传算法(BEGA),设计了一款软硬件协同工作的声源实时定向系统。系统利用MEMS麦克风均匀圆阵和Zynq采集和传输声源数据,并引... 针对声源定向系统利用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测向时存在精准度高,但实时性偏低的问题,基于Zynq平台和蜜蜂进化遗传算法(BEGA),设计了一款软硬件协同工作的声源实时定向系统。系统利用MEMS麦克风均匀圆阵和Zynq采集和传输声源数据,并引入BEGA提升MUSIC算法搜索谱峰的速度。实验表明,硬件平台具有不掉帧、延迟低的优良性能,同时数据处理单元利用BEGA大幅缩短了谱峰搜索的时间,并且具备精准的定向性能。因此,该系统满足实时性要求,也保留了MUSIC算法精准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定向 MUSIC Zynq 蜜蜂进化 M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型声阵列多重信号分类声源测向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岩 韩子腾 +2 位作者 王昭雷 符鑫哲 王馨瑶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2期335-342,共8页
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声源复杂多变,且在空间狭窄、位置不易接触的设备上采用接触式振动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有很大的局限性,基于非接触式的声阵列装置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针对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声源的测向问题,通过最小... 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声源复杂多变,且在空间狭窄、位置不易接触的设备上采用接触式振动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有很大的局限性,基于非接触式的声阵列装置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针对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声源的测向问题,通过最小描述长度(Minimum Description Length,MDL)准则改进了多重信号分类算法,设计和制做了L型声阵列的声源采集装置并进行故障声源采集。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能够有效地估计出声源数,并为二维测向提供先验条件,使得测向精度准确,且2个声源的俯仰角或方位角相同时不会相互影响。该方法能有效测量出源信号的方向且具有一定抗干扰性,对于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诊断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 声源估计 多重信号分类 L型声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微导向的ACO-MUSIC两级相控声源定位算法
5
作者 刘缘 邓丽军 +2 位作者 程树添 曾吕明 纪轩荣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3,197,共8页
针对传统的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简称MUSIC)算法定位声源位置时存在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宏微导向的蚁群(ant colony optimization,简称ACO)-MUSIC两级相控声源定位算法。首先,利用ACO估算出声源所在... 针对传统的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简称MUSIC)算法定位声源位置时存在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宏微导向的蚁群(ant colony optimization,简称ACO)-MUSIC两级相控声源定位算法。首先,利用ACO估算出声源所在的宏观位置,再用MUSIC算法精确搜索声源所在的微观方位;其次,对提出的算法进行数值仿真,并搭建实验系统进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高精度、快速地定位出声源所在的位置;在搜索步距为0.05°时,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计算时间仅为传统MUSIC算法的0.25%和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微导向 蚁群算法 多重信号分类算法 声源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束形成的多类型多声源定位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肖栋 向阳 +1 位作者 卓瑞岩 王磊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0-227,共8页
为实现空压机多噪声源的准确定位,仿真对比了多种近场球面波多声源定位算法。基于时域波束形成,研究了相同声源平面、不同声源频率、不同声源纵向距离、不同声源强度下多声源定位以及声源频率、声源纵向距离和声源强度多因素联合的多声... 为实现空压机多噪声源的准确定位,仿真对比了多种近场球面波多声源定位算法。基于时域波束形成,研究了相同声源平面、不同声源频率、不同声源纵向距离、不同声源强度下多声源定位以及声源频率、声源纵向距离和声源强度多因素联合的多声源定位仿真方法,模拟了更接近实际的噪声源类型。基于频域波束形成,仿真研究了1400 Hz,2400 Hz,3400 Hz,4400 Hz的多声源。分别利用互功率谱波束形成和除自谱的互功率谱波束形成,仿真研究了相干声源和不相干声源。开发了阵列声成像测试平台,运用频域波束形成和功率谱波束形成对空压机进行了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400 Hz下空压机的主要噪声源是气缸盖、空气滤清器和曲轴附近的机体,这可为空压机减振降噪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声源定位 波束形成 传声器阵列 空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麦克风阵列多声源定位的新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金光明 谢植 张传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9-773,共5页
针对传统方法不能准确地测量远场多声源位置的问题,提出了在近场和远场都能用的多声源定位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两个L型麦克风阵列,在每个阵列通过多声源的频率及到达角的联合估计求得信号源的夹角,基于每个信号源的夹角对估计多声源的位置... 针对传统方法不能准确地测量远场多声源位置的问题,提出了在近场和远场都能用的多声源定位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两个L型麦克风阵列,在每个阵列通过多声源的频率及到达角的联合估计求得信号源的夹角,基于每个信号源的夹角对估计多声源的位置.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近场、远场都能准确地测量多声源位置,通过调节两个L型麦克风阵列之间的距离能得到误差在5%以下的声源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声源定位 联合估计 L型麦克风阵列 增广矩阵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自适应有源消声系统次级声源布放试验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登峰 刘学广 +1 位作者 刘宗巍 梁杰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2-126,共5页
在构建车内双次级声源有源消声系统的基础上,对系统中次级声源的布放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双次级声源的布放、次级声源与误差传声器的相对位置对车内消声区域和消声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次级声源和误差传声器的合理布放方案。研究表明,当... 在构建车内双次级声源有源消声系统的基础上,对系统中次级声源的布放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双次级声源的布放、次级声源与误差传声器的相对位置对车内消声区域和消声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次级声源和误差传声器的合理布放方案。研究表明,当误差传声器与次级声源的数目相同、误差传声器位于次级扬声器的中心线上,且与次级声源相距200 mm左右时消声效果最好。讨论了不同车型车内次级声源和误差传声器布置的可行性,给出了客车、货车和轿车车内次级声源和误差传声器布放的合理方案,可为多次级声源车内有源消声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自适应有源消声系统 试验研究 多次级声源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响噪声下声源定位与跟踪的多特征自适应IMM粒子滤波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望生 潘海鹏 王明环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7-484,共8页
针对混响噪声下声源定位精度低和鲁棒性弱等问题,提出了多特征自适应IMM粒子滤波算法.该算法以麦克风接收信号的多特征作为观测信息,采用空时相关和迭代滤波建立了时延选择机制和波束输出能量优化机制,并在两者的基础上构建了似然函数... 针对混响噪声下声源定位精度低和鲁棒性弱等问题,提出了多特征自适应IMM粒子滤波算法.该算法以麦克风接收信号的多特征作为观测信息,采用空时相关和迭代滤波建立了时延选择机制和波束输出能量优化机制,并在两者的基础上构建了似然函数以获得合理的声源位置信息.考虑到说话人运动的随机性,给出了自适应IMM算法,通过在线粒子集生成并将不同过程方差的模型进行交互来拟合说话人的不同运动模式,改善了说话人跟踪系统的稳健性.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利用了多特征定位信息的互补性,降低了观测误差不确定性对声源位置估计的影响,增强了随机运动声源跟踪系统的鲁棒性,提高了系统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定位 粒子滤波 多特征 室内混响 麦克风阵列 交互式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个L型阵列的远场多声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光明 谢植 +1 位作者 张传义 金日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22-1225,1239,共5页
针对传统方法不能准确地测量远场多声源位置的问题,提出了在近场和远场都能用的多声源3D定位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两个L型麦克风阵列,在每个阵列通过多声源的频率及到达角的联合估计求得信号源的夹角,基于每个信号源的夹角对估计多声源的位... 针对传统方法不能准确地测量远场多声源位置的问题,提出了在近场和远场都能用的多声源3D定位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两个L型麦克风阵列,在每个阵列通过多声源的频率及到达角的联合估计求得信号源的夹角,基于每个信号源的夹角对估计多声源的位置.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近场、远场都能准确地测量多声源位置,通过调节两个L型麦克风阵列之间的距离能得到误差在5%以下的声源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声源定位 联合估计 L型麦克风阵列 远场定位 子空间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源聚集度的波叠加法虚拟源强配置
11
作者 王玉江 廖阳 +2 位作者 向宇 李晓妮 林贤坤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44,51,共5页
针对虚拟源强的配置方法影响声场重建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声源聚集度分析法用于虚拟源强配置。根据各个点源的位置坐标,以每个声源为中心,采用一定的半径进行搜索,计算出声场的声源聚集度,并按照声源聚集度进行聚类分析。按照聚集度... 针对虚拟源强的配置方法影响声场重建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声源聚集度分析法用于虚拟源强配置。根据各个点源的位置坐标,以每个声源为中心,采用一定的半径进行搜索,计算出声场的声源聚集度,并按照声源聚集度进行聚类分析。按照聚集度的不同将声源分为3类,然后通过重心法求出虚拟源强的坐标,进而实现虚拟源强的配置。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声压幅值误差的最大值为1.812%,初相位误差的最大值为1.617%,声场重建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采用3类虚拟源强的配置,克服了虚拟声源分布与声源表面的共形问题,更适用于结构复杂的振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源强配置 声源聚集度 聚类分析法 多球形虚拟源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正十二面体声源测量近场HRTF的误差
12
作者 余光正 陈泽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4-99,共6页
提出了球形正十二面体声源和球形头部的组合模型,利用球谐函数的多极展开和球基函数的旋转变换,得出该模型的双耳声压和近场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然后用HRTF的幅度谱误差分析球形正十二面体声源指向性和多重散射对近场HRTF测量的共同影... 提出了球形正十二面体声源和球形头部的组合模型,利用球谐函数的多极展开和球基函数的旋转变换,得出该模型的双耳声压和近场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然后用HRTF的幅度谱误差分析球形正十二面体声源指向性和多重散射对近场HRTF测量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声源半径的减小和局部脉动单元半张角的增大,声源对近场HRTF测量的影响减弱;当声源距离不小于0.2 m、声源半径不大于0.025 m、局部脉动单元半张角不小于23.6°时,声源误差主要出现在12 kHz以上的频段;除了异侧的个别方向,HRTF的误差均控制在±3.5 dB以内,可基本满足近场HRTF的测量要求.最后自制了木质球模型和球形正十二面体声源,用个别方位测量得到的近场HRTF数据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指向性 正十二面体 HRTF 方位测量 误差分析 近场 球形 头相关传输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源法的单全息面声场分离机理及技术
13
作者 伍松 郑贤 +1 位作者 赵鑫 李常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12874-12882,共9页
声场分离是实现声场精确重建的一种前处理技术。为改进双全息面分离声场技术采用的测点数目多、分离精度受两全息面之间距离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等效源法的单全息面声场分离方法。利用空间变换的声全息技术识别出声源的大致位置,结... 声场分离是实现声场精确重建的一种前处理技术。为改进双全息面分离声场技术采用的测点数目多、分离精度受两全息面之间距离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等效源法的单全息面声场分离方法。利用空间变换的声全息技术识别出声源的大致位置,结合等效源法中声压和法向振速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声压和法向振速的分离公式。仿真分析了脉动球作为声源的分离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离精度。可见该方法能在单测量面下实现多相干声源声场的有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源法 单全息面 多相干声源 声场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算法研究及DSP实现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颖 吴长奇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63-67,74,共6页
基于时延估计的声源定位技术是目前出现的定位方法中计算量最小、最易于实时应用的方法。时延估计的精度和鲁棒性是实现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系统精确与稳定的关键要素。然而在实际环境中大多存在较大的环境噪声和比较强的反射,影响了时... 基于时延估计的声源定位技术是目前出现的定位方法中计算量最小、最易于实时应用的方法。时延估计的精度和鲁棒性是实现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系统精确与稳定的关键要素。然而在实际环境中大多存在较大的环境噪声和比较强的反射,影响了时延估计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对声源位置的准确估计。为了提高定位的精度,本文采用结合多帧加权平滑方法的GCC-PHAT-进行时延估计,仿真证明这种时延估计的方法在有噪声和混响存在的条件下仍然有比较高的准确性和比较好的实时性。搭建了一个四通道声源实时定位系统,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的有噪音和反射的环境中,该系统的角度定位精度基本上能够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具有比较强的应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定位 时延估计 DSP 多帧加权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测量面阵列的波束成形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有哲 张永斌 毕传兴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49-1053,1121,共5页
文章将双测量面阵列引入到波束成形(Beamforming)方法中,建立一种基于双测量面阵列的Beam-forming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2个测量面获取声压,通过平面波近似和声压叠加原理,推导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去除干扰声源影响的方法;随后以去除干扰后... 文章将双测量面阵列引入到波束成形(Beamforming)方法中,建立一种基于双测量面阵列的Beam-forming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2个测量面获取声压,通过平面波近似和声压叠加原理,推导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去除干扰声源影响的方法;随后以去除干扰后的声压代替测量声压作为输入,采用多重信号分类算法进行Beamforming重建,实现对目标声源的识别。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干扰声源的影响,准确地定位出目标声源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成形 声源定位 多重信号分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麦克风阵列和语音稀疏性的多源方位估计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赛娟 陈华伟 +1 位作者 尹明婕 丁少为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2-381,共10页
差分麦克风阵列为实现小尺寸阵列条件下的声源定位提供了一条重要技术途径。语音信号具有稀疏性,利用该特性可实现基于差分麦克风阵列的多声源方位估计,其中的典型方法为直方图法。针对差分麦克风阵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掩蔽和模... 差分麦克风阵列为实现小尺寸阵列条件下的声源定位提供了一条重要技术途径。语音信号具有稀疏性,利用该特性可实现基于差分麦克风阵列的多声源方位估计,其中的典型方法为直方图法。针对差分麦克风阵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掩蔽和模糊聚类分析的短时平均复声强多声源方位估计方法。分析了不同阵列尺寸条件下时频掩蔽频带范围的选择问题。该方法具有闭式解,在强混响噪声环境下的性能优于直方图法,并且受阵列尺寸变化的影响较小。为了改善直方图法的性能,基于时频掩蔽的思想,文中还给出了一种修正的直方图方法。混响噪声环境下的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麦克风阵列 时频稀疏性 模糊聚类 时频掩蔽 多声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声源的压缩感知麦克风阵列的波达方向估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章宇栋 黄惠祥 童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1-296,共6页
在语音识别、说话人识别等语音交互应用领域中,麦克风阵列常常工作于多声源工作场景,因而需要更高的波达方向(DOA)估计分辨性能.压缩感知(CS)的DOA估计算法可将声源定位的问题转化成稀疏信号的重构问题,进而提高在高混响、低信噪比环境... 在语音识别、说话人识别等语音交互应用领域中,麦克风阵列常常工作于多声源工作场景,因而需要更高的波达方向(DOA)估计分辨性能.压缩感知(CS)的DOA估计算法可将声源定位的问题转化成稀疏信号的重构问题,进而提高在高混响、低信噪比环境下的DOA估计性能.基于这一思想,将CS方法应用于多声源方位估计.考虑到传统的基于CS的DOA估计算法利用实测声源传输响应作为混合矩阵时,会因噪声的存在而导致多声源条件下的匹配程度下降,提出了利用基于阵列各阵元之间时延关系所生成的不同方位的声源传输响应来构造CS混合矩阵,即构造房间冲激响应CS(CRR-CS)的DOA估计算法,从而实现多声源的DOA稀疏恢复.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优于传统方法,能更好地实现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麦克风阵列 多声源 波达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线谱干扰抑制的水下对空运动声源线谱探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凯悦 彭朝晖 +2 位作者 张灵珊 王光旭 李晟昊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71-1879,共9页
针对水下对空运动声源探测时面临的多线谱水下强干扰问题,提出一种稳健可靠的基于多线谱干扰抑制的线谱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接收声场进行线谱提取,限定每个信源所在方位的空间谱能量主要来自一条线谱的贡献,抑制多线谱干扰的能量,最... 针对水下对空运动声源探测时面临的多线谱水下强干扰问题,提出一种稳健可靠的基于多线谱干扰抑制的线谱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接收声场进行线谱提取,限定每个信源所在方位的空间谱能量主要来自一条线谱的贡献,抑制多线谱干扰的能量,最后综合所有线谱贡献,得到最终的方位估计结果。两次水下对空探测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线谱检测方法可有效抑制同频干扰,在低信噪比、多干扰环境下成功实现了水下对空运动声源的线谱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运动声源 多线谱干扰抑制 线谱探测 水下对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ld-Kalman阶次提取的非平稳声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剑雨 董广明 +1 位作者 陈进 赵发刚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4,共8页
非平稳声源识别与定位是旋转机械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重要环节。利用非平稳旋转机械的转速特征,将Vold-Knalman阶次追踪方法与传统波束形成方法结合,提出一种新的非平稳声场信号波束成形声源定位方法。首先对旋转机械转速进行追踪,结... 非平稳声源识别与定位是旋转机械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重要环节。利用非平稳旋转机械的转速特征,将Vold-Knalman阶次追踪方法与传统波束形成方法结合,提出一种新的非平稳声场信号波束成形声源定位方法。首先对旋转机械转速进行追踪,结合时频分析方法用Vold-Kalman分解提取出非平稳声信号的特定阶次成分,然后利用分离出的特定阶次信号重建声场,从而定位声源。该方法利用对特征阶次声信号的提取,避免多个阶次声信号成像时的混叠现象,通过多重线性调频信号叠加声场声源识别仿真实验与电机升速实验进行声源识别验证,证明所述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定位声源。这种方法在非平稳声源识别和噪声控制中有良好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Vold-Kalman阶次提取 时频分析 多重线性调频信号 波束成形 声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鸡群算法的近场声源三维定位MUSIC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邵元 杨超 郭辉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8-643,共6页
针对三维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估计声源位置时计算速度慢,计算量大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鸡群优化(Chicken Swarm Optimization,CSO)算法的近场声源三维定位算法。首先建立近场声源信号接收的数学模... 针对三维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估计声源位置时计算速度慢,计算量大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鸡群优化(Chicken Swarm Optimization,CSO)算法的近场声源三维定位算法。首先建立近场声源信号接收的数学模型,并选取三维MUSIC算法中的空间谱函数为文章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通过不断迭代和局部搜索,以适应度值为指标对鸡群个体进行排序,最终得到最优鸡群个体的位置,即近场待测声源的坐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具有定位精度高、计算效率高、实时性好等优点,文中算法的平均用时仿真时为三维MUSIC算法平均用时的1.9%,实验时为三维MUSIC算法用时的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信号分类 近场 声源定位 鸡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