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岩体失效全过程的连续-非连续变形体离散元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常晓林 胡超 +1 位作者 马刚 周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04-2011,共8页
岩石、混凝土等材料,由于存在细观构造的非均匀性,其损伤-破碎发展过程及破损特征与材料中含有的微裂隙分布相关。基于有限-离散耦合分析的思路,在变形体离散元法的基础上引入基于弹塑性断裂力学的黏聚力模型,在细观单元之间插入界面单... 岩石、混凝土等材料,由于存在细观构造的非均匀性,其损伤-破碎发展过程及破损特征与材料中含有的微裂隙分布相关。基于有限-离散耦合分析的思路,在变形体离散元法的基础上引入基于弹塑性断裂力学的黏聚力模型,在细观单元之间插入界面单元,并对界面单元的刚度等参数进行推导,通过界面单元的起裂、扩展和失效,实现岩体开裂扩展的数值模拟。以岩石单轴压缩、单个颗粒破碎以及边坡失稳3个算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模拟计算裂纹的开裂萌生与扩展,反映岩石介质从小变形到大变形再到破坏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变形体离散元 黏聚力模型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EM的岩石颗粒破碎后碎片形状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剑 马刚 +3 位作者 周伟 程勇刚 黄泉水 曹学兴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8-357,共10页
针对碎片尺寸和形状会影响岩石强度和变形的问题,采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得真实岩石颗粒的表面点云数据,然后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重构数字颗粒,利用连续-离散耦合方法(FDEM)模拟单个颗粒在平板压缩下的断裂破碎.识别颗粒破碎后所产生的碎片... 针对碎片尺寸和形状会影响岩石强度和变形的问题,采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得真实岩石颗粒的表面点云数据,然后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重构数字颗粒,利用连续-离散耦合方法(FDEM)模拟单个颗粒在平板压缩下的断裂破碎.识别颗粒破碎后所产生的碎片,并进行碎片形状的表征和量化,分析碎片形状与颗粒初始形状、碎片尺寸的关系.为了准确描述裂纹尖端的应力梯度和损伤演化,进行颗粒有限元网格密度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断裂过程区至少需要5、6个界面单元以减弱网格尺寸的影响.本研究关注颗粒破碎后所产生碎片的整体形态,忽略断裂引起的碎片表面局部起伏和粗糙变化.尽管所研究颗粒的初始形状存在较大差异,仍发现颗粒破碎后所产生碎片的形状指标分布具有一些共性特征.碎片的圆度、扁平率、Domokos因子和凸度对颗粒初始形状的敏感性逐渐增强,并且除了圆度外,其他形状指标分布与碎片尺寸之间并未发现显著的相关性.不同粒径组碎片的圆度分布表明,较大的碎片棱角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颗粒 单颗粒破碎 连续-离散耦合方法(FDEM) 内聚力模型 形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EM的混凝土开裂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孙秋荣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2-199,共8页
为了研究混凝土在轴向应力作用下的微裂纹萌生扩展过程和位移场、应力场的变化,采用有限-离散元法(Combined finite-discrete element method, FDEM)进行混凝土数值模型重构,生成了结构上含多边形随机骨料、砂浆和界面过渡区三相物质的... 为了研究混凝土在轴向应力作用下的微裂纹萌生扩展过程和位移场、应力场的变化,采用有限-离散元法(Combined finite-discrete element method, FDEM)进行混凝土数值模型重构,生成了结构上含多边形随机骨料、砂浆和界面过渡区三相物质的数值模型。主要结论如下:(1)有限-离散元法可以很好地模拟混凝土在外部轴向荷载下开裂的全过程,包括微裂纹萌生、扩展、贯通等过程。(2)由骨料、砂浆和两者之间的界面过渡区造成的力学参数非均质性和混凝土内部结构的非均质性共同造成了混凝土位移场和应力场分布的不均匀性。且界面过渡区由于力学参数较为薄弱,最易萌生微裂纹,首先产生破坏。(3)非均质性会影响混凝土的局部应力场分布,造成应力集中现象。(4)FDEM能够较好地模拟高性能混凝土的拉压比(0.064),为更进一步模拟大尺度混凝土建筑物的工程特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EM 混凝土 内聚力模型 数值模拟 细观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确定基于离散内聚力模型下高钢级管线钢的聚合强度和断裂能(英文)
4
作者 唐正茂 何文涛 解德 《船舶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2-679,共8页
高钢级管线钢的断面凹凸不平并且生成的裂纹没有尖锐整齐的裂纹尖端存在。因此,通过标准的测试方法无法获得传统的断裂力学参数。文章基于离散内聚力模型和有限元方法,对高钢级管线钢拉伸试样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通过人... 高钢级管线钢的断面凹凸不平并且生成的裂纹没有尖锐整齐的裂纹尖端存在。因此,通过标准的测试方法无法获得传统的断裂力学参数。文章基于离散内聚力模型和有限元方法,对高钢级管线钢拉伸试样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拟合获得三角形内聚力法则中的聚合强度和断裂能两个参数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离散内聚力模型中代入该参数后,通过仿真得到的载荷-位移曲线与试验获得的结果吻合很好。因此,该论文的研究工作可为基于高钢级管线钢构建的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断裂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扩展 聚合强度 断裂能 高钢级管线钢 离散内聚力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聚力模型在泡沫沥青混合料离散元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梁何浩 王端宜 +2 位作者 邓志刚 梁遐意 徐驰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123,共9页
为研究内聚力本构模型对泡沫沥青冷拌混合料的适用性,基于内聚力本构模型,结合Matlab软件“凸包法”和三维ODEC算法,建立了泡沫沥青冷拌混合料的三维模型试件.同时,对不同级配的混合料进行模拟劈裂试验,用对比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观察... 为研究内聚力本构模型对泡沫沥青冷拌混合料的适用性,基于内聚力本构模型,结合Matlab软件“凸包法”和三维ODEC算法,建立了泡沫沥青冷拌混合料的三维模型试件.同时,对不同级配的混合料进行模拟劈裂试验,用对比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观察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凸包法”和三维ODEC算法相结合能够模拟泡沫沥青冷拌混合料中的粗集料棱角性,数值模拟的劈裂试验强度-变形曲线发展趋势和实际的劈裂试验规律基本相符.模拟数据与试验数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表明内聚力本构模型的三维离散元模拟能有效应用于泡沫沥青冷拌混合料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数值模拟 泡沫沥青 内聚力模型 离散元 劈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被引量:5
6
作者 彭勇 高华 +1 位作者 万蕾 刘贵应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1-1530,共10页
为数值研究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影响因素,基于三维离散元法与粘聚带模型,建立了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微观力学模型,模拟不同集料级配在不同温度下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并通过室内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粘聚带模型和三维离散元法... 为数值研究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影响因素,基于三维离散元法与粘聚带模型,建立了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微观力学模型,模拟不同集料级配在不同温度下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并通过室内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粘聚带模型和三维离散元法所建立的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微观力学模型可较地好模拟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集料级配和温度对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有显著影响。相同温度下,随着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变大,集料级配变粗,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而逐渐增大;相同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时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劈裂强度 影响因素 粘聚带模型 离散元
原文传递
面内裂纹扩展问题的虚拟裂纹闭合法和离散内聚力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令波 程哲 +1 位作者 张正艺 解德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51-157,共7页
论文介绍了处理面内裂纹扩展问题的两种断裂单元,分别为处理线性问题的VCCT哑节点断裂单元和处理非线性问题的DCZM断裂单元.并与有限元软件ABAQUS的断裂单元相对比,以验证其计算准确性和对网格、步长等不敏感性,以及计算效率高等特点.
关键词 虚拟裂纹闭合法 离散内聚力模型 面内裂纹 哑节点断裂单元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接触界面模型的离散元复合断裂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建 江汇 +1 位作者 何佳龙 周元德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20,共9页
断裂过程区的合理表征对于混凝土和岩石等准脆性材料非线性损伤断裂的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内聚力模型框架,对传统可变形体离散元方法中离散块体的接触界面模型进行改进,引入具有拉断性质的摩尔-库仑屈服面和BK复合能量演化准则,... 断裂过程区的合理表征对于混凝土和岩石等准脆性材料非线性损伤断裂的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内聚力模型框架,对传统可变形体离散元方法中离散块体的接触界面模型进行改进,引入具有拉断性质的摩尔-库仑屈服面和BK复合能量演化准则,构建能够考虑单拉、拉剪与压剪响应区的非线性界面本构方程,并在分析模型中引入Voronoi镶嵌几何策略以克服断裂扩展路径对离散块体拓扑的依赖性。选择Galvez非对称三点弯梁试验对本文接触界面模型进行验证,计算和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充分表明本文模型用于模拟I型和复合断裂问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内聚力模型 Voronoi镶嵌 复合断裂
原文传递
A combined continuous-discontinuous approach for failure process of quasi-brittle materials 被引量:3
9
作者 CHANG XiaoLin HU Chao +2 位作者 ZHOU Wei MA Gang ZHANG Chao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550-559,共10页
Rock,concrete and other geo-materials,due to the presence of microstructural inhomogeneity,their fracture processes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micro-cracks contained in the mate... Rock,concrete and other geo-materials,due to the presence of microstructural inhomogeneity,their fracture processes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micro-cracks contained in the materials.In this study,by introducing a cohesive zone model based on fracture mechanics into the framework of deformabl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a continuous-discontinuous coupling analysis approach for simulating the fracture of quasi-brittle materials is proposed.The cohesive interface elements are inserted into certain engineering or research region.It is assumed that damage and fracture occur only in the interface elements,while bulk material is modeled to be elastic.The Mohr-Coulomb criterion with tension cut-off is adopted as the damage initiation criterion,and a scalar damage variable representing damage in the material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rate at which the material stiffness is degraded.Cracks are simulated explicitly by the failure of the interface elements.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suggested method.Partial applications are also lis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provides a simple but effective tool for the simulation of crack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and it can reflect the whole process of quasi-brittle materials from small deformation to larg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si-brittle materials deformable discrete elements cohesive zone model crack propag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