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腧穴定位方法中指寸法与骨度分寸法的差异 被引量:8
1
作者 马翔 唐井钢 +1 位作者 杨雁 马家宝 《天津中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以骨度分寸定位法为金标准,比较指寸定位法量取腧穴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形体健全的学生或患者63人,以厘米(cm)为单位测量3种手指同身寸的长度与6种骨度分寸的长度;再用每一种指寸的长度(单位:cm)分别测量每一骨度分寸的长度,所... [目的]以骨度分寸定位法为金标准,比较指寸定位法量取腧穴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形体健全的学生或患者63人,以厘米(cm)为单位测量3种手指同身寸的长度与6种骨度分寸的长度;再用每一种指寸的长度(单位:cm)分别测量每一骨度分寸的长度,所得出的寸数再与该骨度规定的寸数比较,即得出差异寸数。[结果]1)绝大多数人手指同身寸与骨度规定的分寸有差异。2)3种指寸测量脐至耻骨联合上缘,所得寸数均多于规定的5寸(同身寸,下同)。3)测量胸剑联合至脐、两乳头间距、肩胛骨内缘至后中线、肘横纹至腕横纹、腘横纹至外踝尖时,所得寸数与规定寸数比较,有多有少,双向波动。[结论]1)指寸法存在取穴误差。2)尽管指寸法存在取穴误差,但绝大多数的差异均数较小,离散度也较小,所以在取靠近骨度两端的腧穴(如靠近肘、腕、膝、踝部位的腧穴:内关、足三里、悬钟、三阴交等)时,仍可使用。3)若用指寸法量取骨度中部腧穴(如上下巨虚、条口、丰隆),须从骨度一端量起,量至中部则误差会积累到明显的程度,所以,此时指寸法要在骨度分寸的矫正下使用。4)取穴应以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标志定位法、简便取穴法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定位方法 指寸法 骨度分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的研究——示指同身寸的研究
2
作者 狄荣科 吴永沐 +1 位作者 苗登顺 汤先忻 《解剖学研究》 CAS 1992年第1期7-9,共3页
本文测量了180例小儿(初生到身长为150cm)示指同身寸的长度,分六个身长组统计其均数及标准差,并计算了示指同身寸与身长、头颈、躯干、四肢间的比值及直线相关和回归,讨论了以同身寸为参照系机体各部生长发育的规律。
关键词 体格 示指 同身寸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