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based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odeling:A comparison between fuzzy multi-criteria an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被引量:7
1
作者 Sk Ajim Ali Farhana Parvin +7 位作者 Jana Vojteková Romulus Costache Nguyen Thi Thuy Linh Quoc Bao Pham Matej Vojtek Ljubomir Gigović Ateeque Ahmad Mohammad Ali Ghorbani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期857-876,共20页
Hazards and disasters have always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way of life.Landslide is an overwhelming natural as well as man-made disaster that causes los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human properties throughout theworld.Th... Hazards and disasters have always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way of life.Landslide is an overwhelming natural as well as man-made disaster that causes los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human properties throughout theworld.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assess and compare the prediction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models in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in the Kysuca river basin,Slovakia.In this regard,the fuzzy 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combining with 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FDEMATEL-ANP),Naïve Bayes(NB)classifier,and random forest(RF)classifier were considered.Initially,a landslide inventory map was produced with 2000 landslide and nonlandslide points by randomly dividedwith a ratio of 70%:30%for training and testing,respectively.The geospatial database for assessing th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was generated with the help of 16 landslide conditioning factors by allowing for topographical,hydrological,lithological,and land cover factors.The ReliefF methodwas considered for determining the significance of selected conditioning factors and inclusion in the model building.Consequently,th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s(LSMs)were generated using the FDEMATEL-ANP,Naïve Bayes(NB)classifier,and random forest(RF)classifier models.Finally,the area under curve(AUC)and different arithmetic evaluation were used for validating and comparing the results and models.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random forest(RF)classifier is a promising and optimum model for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in the study area with a very high value of area under curve(AUC=0.954),lower value of mean absolute error(MAE=0.1238)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0.2555),and higher value of Kappa index(K=0.8435)and overall accuracy(OAC=9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odel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uzzy DEMATEL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Naïve Bayes classifier Random forest classifi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模糊特征分类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安旭 张树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7-240,246,共5页
为解决设备使用预测的问题,给出支持向量机(SVM)的改进算法及基于距离的模式识别算法。使用训练数据得到SVM的最优分类超平面,运用确认数据的特征集作为分类标准预测分类结果,将分类结果与概率相结合作为模式识别算法的输入,算法输出为... 为解决设备使用预测的问题,给出支持向量机(SVM)的改进算法及基于距离的模式识别算法。使用训练数据得到SVM的最优分类超平面,运用确认数据的特征集作为分类标准预测分类结果,将分类结果与概率相结合作为模式识别算法的输入,算法输出为某个固定模式。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以改进的SVM分类结果为输入的模式识别算法准确性更高,可广泛应用在二值输入的模式识别算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余弦向量 分类器 模糊特征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和GIS支持下的若儿盖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屈芳青 周万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29,共6页
应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GIS)一体化技术对若儿盖1995、2000、2004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调查监测,并结合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对研究区生态风险做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用AHP法计算出23... 应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GIS)一体化技术对若儿盖1995、2000、2004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调查监测,并结合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对研究区生态风险做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用AHP法计算出23项评价指标对草原生态安全贡献量所对应的权重系数。以模糊数学中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对若儿盖草原生态安全做了评价,并应用Markov模型对2010年生态安全状况做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1995年以来生态安全的“不安全”隶属程度有所增加,从1995年的0.12538到2004年的0.47022,生态安全状况有不断恶化的发展趋势,并预测2010年的隶属度已达到0.56273,为1995年的4.5倍。造成研究区生态环境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人类经济活动、鼠害和全球变暖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生态风险 AHP模型 指标体系 模糊层次分析法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分类变系数的铅锌烧结过程综合透气性状态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敏 徐辰华 王春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25-828,871,共5页
针对铅锌烧结过程的强非线性、时变等特点,运用智能集成建模的思想,提出一种模糊分类变系数透气性状态预测方法。首先深入机理分析和工况参数相关性分析研究,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工艺参数和时间序列透气性预测模型;然后借助于模糊组合... 针对铅锌烧结过程的强非线性、时变等特点,运用智能集成建模的思想,提出一种模糊分类变系数透气性状态预测方法。首先深入机理分析和工况参数相关性分析研究,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工艺参数和时间序列透气性预测模型;然后借助于模糊组合器实现两个子模型的有机组合,设计了模糊分类变系数综合透气性集成预测模型结构,其中加权系数由工况波动程度确定。运行结果表明:提出的集成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自学习能力,并且在工况波动严重的情况下,仍然具有好的预测效果,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烧结过程 透气性 工艺参数预测模型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模糊组合器 集成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大伙房水库上游水质评价及预测 被引量:17
5
作者 闫滨 杨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4-288,381,共6页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对辽宁省浑河大伙房水库上游北杂木、古楼及台沟断面丰、枯水期的水质进行评价,同时将水质评价结果(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指数)与对应上游来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来水量与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指数的非线性回...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对辽宁省浑河大伙房水库上游北杂木、古楼及台沟断面丰、枯水期的水质进行评价,同时将水质评价结果(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指数)与对应上游来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来水量与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指数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水质预测。结果表明:非线性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效果,应用该模型可以对上游各来水断面的水质类别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水质预测 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非线性回归模型 大伙房水库上游 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聚类与预测分析模型在高等学校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慕静 李全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5-79,共5页
利用模糊数据挖掘方法 (FDM) ,建立了模糊聚类与预测分析模型 ,并结合 2 0 0 4年中国大学 10 0强排行榜的有关数据 ,对某些综合类大学进行了定位分析 ,其分析结果与实际定位情况基本一致 ,这充分说明利用该模型对高等学校定位是可行的... 利用模糊数据挖掘方法 (FDM) ,建立了模糊聚类与预测分析模型 ,并结合 2 0 0 4年中国大学 10 0强排行榜的有关数据 ,对某些综合类大学进行了定位分析 ,其分析结果与实际定位情况基本一致 ,这充分说明利用该模型对高等学校定位是可行的、实用的 ,期望能为我国高等学校的正确定位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据挖掘(FDM) 模糊聚类与预测分析模型 高等学校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结垢预测及防垢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梓涵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19-23,共5页
近年来,在国家安全环保标准的要求下,油田污水问题通常以处理后回用锅炉方式解决。一方面解决了油田污水排放问题,另一方面节约了水资源。然而,污水回用锅炉过程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污水处理系统及管线、锅炉、油泵等设施结垢严重。针对油... 近年来,在国家安全环保标准的要求下,油田污水问题通常以处理后回用锅炉方式解决。一方面解决了油田污水排放问题,另一方面节约了水资源。然而,污水回用锅炉过程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污水处理系统及管线、锅炉、油泵等设施结垢严重。针对油田结垢问题,在了解结垢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结垢预测模型的发展状况,包括结合网络神经原理、层次分析、模糊分析等数值分析方法,利用MATLAB等工具拟合出的预测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这些预测模型均达到了较高精度;其次介绍了油田结垢防治与控制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加防垢剂以及防垢剂发展状况和对注入水本身进行改性解决其与地层水不配伍的问题,从而达到对油田结垢防治与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结垢 结垢预测模型 防垢剂 神经网络原理 层次分析法 模糊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道斌 曲福年 程玉河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17年第1期1-4,33,共5页
以某炼化企业为例,提出了一种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预警方法。该方法首先要选择管理要素,明确安全生产预警指标,然后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已确定权值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预警... 以某炼化企业为例,提出了一种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预警方法。该方法首先要选择管理要素,明确安全生产预警指标,然后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已确定权值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指数。通过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企业未来的安全生产趋势进行预测。结论表明:企业应建立相应的预警制度,保障安全生产预警系统有效运行,通过积累历史数据对其进行不断优化,使之更加符合企业的安全生产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预警系统 模糊层次分析法 预警指数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透气性状态预测 被引量:5
9
作者 徐辰华 《柳州师专学报》 2010年第5期117-123,共7页
针对烧结过程的时变、强非线性等特点,基于神经网络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一种预测透气性状态的集成方法.采用神经网络分别建立透气性预测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提高预测模型的实时性;进而借助模糊分类器将预测子... 针对烧结过程的时变、强非线性等特点,基于神经网络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一种预测透气性状态的集成方法.采用神经网络分别建立透气性预测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提高预测模型的实时性;进而借助模糊分类器将预测子模型实现有机融合.最后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提出的集成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自学习能力,并且在工况波动严重的情况下,仍然具有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过程 透气性 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模糊分类器 集成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矿区复垦土壤培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娟 唐琳 +3 位作者 郭春燕 王翔 卢宁 刘新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09-2118,共10页
【目的】本文获得了矿区复垦条件下土壤培肥的最优组合。【方法】选取山西省朔州市的平朔矿区为研究试验区,基于试验数据分析不同配肥方式矿区复垦土地土壤生化成分、生物多样性和玉米生物性状的影响的前提下,构建基于熵权法的模糊层次... 【目的】本文获得了矿区复垦条件下土壤培肥的最优组合。【方法】选取山西省朔州市的平朔矿区为研究试验区,基于试验数据分析不同配肥方式矿区复垦土地土壤生化成分、生物多样性和玉米生物性状的影响的前提下,构建基于熵权法的模糊层次分析体系计算土壤配肥效应指数为应变量,以该指数为应变量,生物肥和化肥编码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拟合预测模型。【结果】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土壤复垦效应指标高于单施化肥S和单施生物肥S,当化肥量为220.15 kg/hm^2,生物肥量2080.15 kg/hm^2时,土壤培肥效应指数可达最大值0.9909。【结论】本文提出的矿区土壤复垦效应综合评价体系和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于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复垦 土壤培肥 熵权 模糊层次分析法 回归拟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地铁隧道结构安全评估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程曦 薛亚东 张森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295-1303,共9页
快速发展的地铁建设使得大量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问题涌现出来,而新的可靠的评估方法对于结构安全维护工作具有十分关键的指导意义。文章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地铁隧道结构安全的各检测指标,选取了5个指标量及其所包含的13个子指标量,形... 快速发展的地铁建设使得大量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问题涌现出来,而新的可靠的评估方法对于结构安全维护工作具有十分关键的指导意义。文章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地铁隧道结构安全的各检测指标,选取了5个指标量及其所包含的13个子指标量,形成了地铁隧道结构健康状态完整的评估体系;详细介绍了云模型理论的相关概念,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新评估方法,运用Matlab编制了正向正态云发生器;并通过正向正态云发生器和逆向正态云发生器的结合构建了相应的云模型,建立了以云模型理论为基础的综合评估模型,实现了地铁隧道结构健康状态这一定性问题定量化分析。通过上海地铁1号线的监测实例介绍了该评价体系的使用,并进行了未来健康走势的预测,最终形成一套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地铁隧道结构健康评估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层次分析法 云模型 MATLAB 云发生器 实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类次任务驾驶安全性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龚天洋 郭柏苍 +1 位作者 王文扬 何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2-279,共8页
为了建立一种视觉类次任务驾驶安全性预测模型,实现对驾驶人执行视觉类次任务时的行车安全进行预测,设计并进行了城际高速公路场景中三种视觉类次任务驾驶试验;以眼球运动状态参数集和车身行驶状态参数集为安全评价指标,使用模糊层次分... 为了建立一种视觉类次任务驾驶安全性预测模型,实现对驾驶人执行视觉类次任务时的行车安全进行预测,设计并进行了城际高速公路场景中三种视觉类次任务驾驶试验;以眼球运动状态参数集和车身行驶状态参数集为安全评价指标,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得到测试驾驶人的安全评价数字等级;以此为基础,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视觉类次任务驾驶安全性预测模型,以30名测试驾驶人的评价指标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训练样本、安全评价数字等级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训练样本,调试网络参数直至满足本研究的精度需要;最后,使用其余10名测试驾驶人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适用性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操作车载收音机、发信息以及操作触摸屏设备这三种次任务情境下,本预测模型的适用性较好,可以比较准确的实现对驾驶人安全等级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安全性预测模型 BP 神经网络 模糊层次分析法 驾驶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提升机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琛 杨岸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5-86,共12页
针对目前对矿井提升机整个系统进行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建立了矿井提升机健康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和评语集,设计了矿井提升机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系统。针对矿井提升机各组成系统的监测数据无法充分利用、健康状态... 针对目前对矿井提升机整个系统进行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建立了矿井提升机健康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和评语集,设计了矿井提升机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系统。针对矿井提升机各组成系统的监测数据无法充分利用、健康状态评估结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升机健康状态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引入相对劣化度表征提升机不同类型指标的健康度,并利用健康度对矿井提升机的健康状态进行量化;采用模糊综合评估法计算矿井提升机的健康状态,使用指数标度代替1-9标度对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改进,以降低计算复杂度;采用CRITIC客观赋权法,结合主客观权重计算各子系统和指标的综合权重;根据模糊综合评估计算过程和最大隶属原则,得到矿井提升机的健康状态评估结果和故障原因。在提升机健康状态评估结果基础上,利用哈里斯鹰优化(HHO)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的重要参数,构建HHO-SVR模型对矿井提升机的健康状态进行预测,提高健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估方法能够准确实现提升机健康状态评估;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回归(PSO-SVR)、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GA-SVR)、灰狼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GWO-SVR)模型相比,HHO-SVR模型的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值,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提升机 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 模糊综合评估 层次分析法 哈里斯鹰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 HHO-SV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模糊理论的断路器寿命评估方法 被引量:13
14
作者 叶昱媛 朱萌 +4 位作者 郑建勇 於燕青 徐伟伦 陈昊 张海华 《湖北电力》 2020年第1期49-57,共9页
断路器投运后会经历多次正常分合闸操作与故障跳闸,实时准确探知其损坏程度是变电运维人员的关注重点。文中提出了一种高压断路器寿命评估方法,实现了断路器健康水平动态预测,为运维工作中实时掌握设备健康状态提供了解决方案。基于评... 断路器投运后会经历多次正常分合闸操作与故障跳闸,实时准确探知其损坏程度是变电运维人员的关注重点。文中提出了一种高压断路器寿命评估方法,实现了断路器健康水平动态预测,为运维工作中实时掌握设备健康状态提供了解决方案。基于评估指标在实际中存在随机性与模糊性,引入了随机模糊理论。考虑到评估指标存在多样性以及对设备的影响程度不同,利用所提的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断路器健康水平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断路器的健康指数(Health Index,HI),进而构建了断路器的寿命预测模型,最后基于某型断路器的现场数据,对该断路器的分合闸线圈部分进行了寿命预测,证明了所提方法在理论层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随机模糊理论 改进层次分析法 寿命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TFN模型的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晨雨 魏久传 +3 位作者 王杰 徐栓祥 李响 牛会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4-129,共6页
针对下组煤开采的底板突水问题,以龙固井田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后,确定出断裂构造、奥灰水压、有效隔水层厚度3个主控因素,并利用Surfer软件得出3个主控因素的专题图。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梯形模糊数法(TFN)分别计算一级因子及其子... 针对下组煤开采的底板突水问题,以龙固井田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后,确定出断裂构造、奥灰水压、有效隔水层厚度3个主控因素,并利用Surfer软件得出3个主控因素的专题图。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梯形模糊数法(TFN)分别计算一级因子及其子类的权重,建立了基于AHP-TFN的预测模型。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分区,为以后开采过程中的底板水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 梯形模糊数 煤层底板突水 突水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法的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振荣 《煤》 2018年第11期15-17,共3页
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如何选取有效影响因素,对巷道围岩进行定量分析,一直是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研究热点。针对晋北某煤矿I031001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效果不甚理想,以以往工程实践中已有分类结果较为理想的25条巷道作... 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如何选取有效影响因素,对巷道围岩进行定量分析,一直是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研究热点。针对晋北某煤矿I031001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效果不甚理想,以以往工程实践中已有分类结果较为理想的25条巷道作为样本,依据顶板强度、煤层强度、底板强度、深度、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直接顶厚度与采高比值及护巷煤柱宽度等指标,根据模糊聚类理论,建立了定量判别模型,在对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对工作面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分析法 围岩稳定性 分类指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