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ON SIX FUZZY LOGIC CONTROLLERS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力立 张焕春 经亚枝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3年第2期230-235,共6页
The performance of genetic algorithm(GA) is determined by the capability of search and optimization for satisfactory solutions. The new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AGA) is built for inducing suitable search and optimiz... The performance of genetic algorithm(GA) is determined by the capability of search and optimization for satisfactory solutions. The new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AGA) is built for inducing suitable search and optimization relationship. The use of six fuzzy logic controllers(6FLCs) is proposed for dynamic control genetic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a symbolic-coded GA. This paper uses AGA based on 6FLCs to deal with the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TSP).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GA based on 6FLCs is more efficient than a standard GA in solving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similar to T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fuzzy controller dynamic parameters control T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ear Quadratic Optimal Control Based on Dynamic Compensation for Rectangular Descriptor Systems 被引量:7
2
作者 ZHANG Guo-Shan LIU Lei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52-1757,共6页
关键词 自动化 线性二次方程 最优控制 动力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multi-step prediction control for BP network with delay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吉礼 欧进萍 于达仁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0年第2期82-86,共5页
Real time multi step prediction of BP network based on dynamical compensation of system characteristics is suggested by introduc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derivatives of the system and network outputs into the network i... Real time multi step prediction of BP network based on dynamical compensation of system characteristics is suggested by introduc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derivatives of the system and network outputs into the network input layer, and real time multi step prediction control is proposed for the BP network with dela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real time multi step prediction, to achieve the simulation of real time fuzzy control of the delayed tim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YED time system multi STEP prediction BP network compensation of dynamicAL characteristics fuzzy contro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Fuzzy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6
4
作者 房磊 张焕春 经亚枝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5年第1期57-59,71,共4页
Multiple genetic algorithms (GAs) need a large population size, which will take a long time for evolution. A new fuzzy adaptive GA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is algorithm is more effective in global search while kee... Multiple genetic algorithms (GAs) need a large population size, which will take a long time for evolution. A new fuzzy adaptive GA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is algorithm is more effective in global search while keeping the overall population size constan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function optimization show that with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he phenomenon of premature convergence can be overcome effectively, and a satisfying optimization result i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fuzzy logic controller dynamic parameters control population siz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麻雀算法的热压焊温度补偿与控制模型辨识
5
作者 张瑞 滕瑞 +2 位作者 李光尧 黄海松 杨凯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37-141,共5页
针对热电偶固有时间常数和复杂应用环境造成的热压焊焊接过程中,温度反馈信号滞后明显、控制系统模型准确性不足等问题,对热电偶温度动态补偿方法和温度控制系统智能辨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ASSA),采用水浴法实... 针对热电偶固有时间常数和复杂应用环境造成的热压焊焊接过程中,温度反馈信号滞后明显、控制系统模型准确性不足等问题,对热电偶温度动态补偿方法和温度控制系统智能辨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ASSA),采用水浴法实验数据对热电偶三阶动态补偿滤波器模型进行搜索寻优;基于动态补偿器建立了热压焊控制系统模型,采用ASSA算法实现模型参数辨识。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补偿后的慢速热电偶的平均时间常数由160 ms减少至59.7 ms,有效地改善了热电偶的动态特性;设计的ASSA有利于加速控制系统模型辨识参数寻优,所得模型经过仿真验证具有较高精度,对热压焊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麻雀算法 温度动态补偿 参数辨识 自动控制 热压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微型智能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研究
6
作者 裘希菲 《微型电脑应用》 2025年第1期250-254,共5页
针对火电站锅炉设备输出蒸汽温度据测量误差大、无法精确调控等问题,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并基于高级精简指令集机器(ARM)嵌入式系统,设计出可实时监测并带有智能调控功能的PLC系统。使用ARM920T系列芯片,计算多组传感器采集到的... 针对火电站锅炉设备输出蒸汽温度据测量误差大、无法精确调控等问题,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并基于高级精简指令集机器(ARM)嵌入式系统,设计出可实时监测并带有智能调控功能的PLC系统。使用ARM920T系列芯片,计算多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之间的信任度,并将数据进行融合。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构建预测模型,实现温度智能控制。通过遗传算法不断优化系统使数据更贴合实际。在实验中,样本数据标准差比传统方法降低了7.33个百分点,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在温控方面,采用基于动态矩阵算法的预测模型,比传统系统精确了25℃左右,具有较好的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嵌入式系统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 模糊集理论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避障偏差控制方法
7
作者 王鸿铭 赵艳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4-299,共6页
为针对巡检机器人避障偏差进行良好控制,提升避障效果,提出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避障偏差控制方法设计。先分析巡检机器人正向动力学和逆向动力学,获取双走轮坐标系下机器人的运动情况,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方程。然后以此为基础,在双走... 为针对巡检机器人避障偏差进行良好控制,提升避障效果,提出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避障偏差控制方法设计。先分析巡检机器人正向动力学和逆向动力学,获取双走轮坐标系下机器人的运动情况,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方程。然后以此为基础,在双走轮坐标系中,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确定巡检机器人全局避障最优路径,采用改进人工势场法完成局部避障路径规划,最后采用前馈补偿控制器为动力学方程和最优路径建立动态补偿,根据控制器输出的训练结果,实现巡检机器人避障偏差自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避障规划能力及避障运动控制能力均较强,避障偏差控制效果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检机器人 动力学方程 粒子群算法 前馈补偿控制器 避障偏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S模糊的直流电弧炉闪变抑制优化
8
作者 朱明星 许路遥 高敏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为提高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应对直流电弧炉等冲击性负载的闪变抑制性能,文中在改进Takagi-Sugeno(TS)模糊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SVC滚动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直流电弧炉电气模型并仿真分析其无功特性;然后,... 为提高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应对直流电弧炉等冲击性负载的闪变抑制性能,文中在改进Takagi-Sugeno(TS)模糊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SVC滚动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直流电弧炉电气模型并仿真分析其无功特性;然后,针对经典TS模糊预测算法应用于波动负荷时出现的输出异常置0情况,提出一种范围自适应修正的改进方法,该方法能消除一类算法应用机理导致的异常值,从而提高TS模糊算法对波动负荷无功功率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最后,基于模型训练时间约束,建立无功功率半周期滚动预测控制模型,提前10 ms预测无功功率,改善了SVC传统控制系统响应的滞后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SVC传统控制方法,所提方法的平均闪变改善率提高了54.17%,验证了所提方法对闪变现象的抑制效果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gi-Sugeno(TS)模糊算法 直流电弧炉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预测控制 异常值修正 闪变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协作机器人动态目标抓取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程鹏飞 刘明堂 孙晨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解决目前协作机器人在食品动态目标抓取中存在的准确性较低问题。方法:基于协作机器人体系结构,提出将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和鲁棒自适应补偿器相结合用于协作机器人食品动态目标抓取。PID结合模糊控制完成参数自整定,鲁棒算法与自适... 目的:解决目前协作机器人在食品动态目标抓取中存在的准确性较低问题。方法:基于协作机器人体系结构,提出将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和鲁棒自适应补偿器相结合用于协作机器人食品动态目标抓取。PID结合模糊控制完成参数自整定,鲁棒算法与自适应算法相结合用于系统不确定性补偿。通过试验分析了所提方法的性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所提方法在协作机器人动态目标抓取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协作机器人动态抓取的准确性,在传送带速度100 mm/s时,动态抓取成功率达到99.50%,对食品动态目标抓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论:通过优化现有目标抓取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协作机器人的抓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机器人 动态目标抓取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 鲁棒自适应补偿器 抓取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S的模糊PID解耦算法在船舶动力定位中的应用
10
作者 耿骏杰 孟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9,共7页
模糊PID应用于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时,因无法保证量化比例因子选取到最优值可能限制控制性能。基于某动力定位船舶的三自由度运动模型,利用串联补偿解耦算法消除船舶横荡与首摇控制量的相互影响,选取纵荡与横荡的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Integr... 模糊PID应用于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时,因无法保证量化比例因子选取到最优值可能限制控制性能。基于某动力定位船舶的三自由度运动模型,利用串联补偿解耦算法消除船舶横荡与首摇控制量的相互影响,选取纵荡与横荡的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Integrals of Time-weighted Absolute Error,ITAE)之和为目标函数,尝试利用天牛须搜索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 algorithm,BAS)对模糊PID中的量化比例因子进行优化。利用Matlab/Simulink,采用PID、模糊PID、基于BAS的模糊PID等3种控制策略,对定点定位工况下动力定位船舶在无干扰和瞬时干扰条件运动响应进行仿真。研究发现,相比于PID和模糊PID,基于BAS的模糊PID在纵荡和横荡运动控制上可显著提高控制精度并减少超调量,进而可改善动力定位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定位 模糊PID 解耦控制 天牛须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电气设备温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礁 顾泽明 郭凯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温度控制可以避免由于电气设备温度过高而出现故障,为了提高电气设备的温度控制精度,研究了一种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电气设备温度控制方法。在自适应模糊算法的基础上,优化PID控制器的结构,根据自适应模糊处理的原理,建立自适应模糊PI... 温度控制可以避免由于电气设备温度过高而出现故障,为了提高电气设备的温度控制精度,研究了一种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电气设备温度控制方法。在自适应模糊算法的基础上,优化PID控制器的结构,根据自适应模糊处理的原理,建立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以电气设备的温变和均方差作为优化目标,完成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优化。根据电气设备运行环境中的平均温度,构建电气设备温度的连续时间动态模型,采用优化后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参数,获取电气设备温度控制的输出,最小化电气设备温度控制的目标函数,实现电气设备的温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温度控制精度提高到93%以上,其对电气设备具有较好的降温效果和控温效果,具备了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控制 电气设备 模糊算法 PID控制器 参数优化 自适应控制 连续时间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杠进给系统运动控制研究
12
作者 俞志文 李钢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54-57,共4页
丝杠进给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和参数时变等特点,由于传统PID控制器的参数固定,无法很好地适应系统变化,从而导致系统响应速度缓慢及跟踪性能较差。针对此类问题,将复杂的丝杠进给系统简化处理并建立二质量系统模型;对传... 丝杠进给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和参数时变等特点,由于传统PID控制器的参数固定,无法很好地适应系统变化,从而导致系统响应速度缓慢及跟踪性能较差。针对此类问题,将复杂的丝杠进给系统简化处理并建立二质量系统模型;对传统的模糊规则加以优化和改进,设计了一种模糊PI控制与加速度前馈补偿相结合的复合控制器。模糊PI控制器根据实际系统特性调整模糊规则,使得控制器参数自适应变化,提高控制效果;加速度前馈补偿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预先补偿系统,提升了系统带宽。在Simulink中搭建系统模型,在阶跃输入和干扰输入下对比观察2种控制器作用的系统响应曲线。经仿真验证,丝杠进给系统的动态特性、稳态特性和抗干扰能力都得到了明显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杠进给系统 模糊PI控制 前馈补偿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储能单元控制策略研究
13
作者 陈波 李大华 +1 位作者 王笋 陈浩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传统的直流微电网下垂控制只适用于集中式通信系统中容量相同的储能单元,并且会造成电压偏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下垂控制策略。通过引入储能单元的荷电比和容量比来设计储能单元的下垂系数,使储能单元的下垂系数... 传统的直流微电网下垂控制只适用于集中式通信系统中容量相同的储能单元,并且会造成电压偏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下垂控制策略。通过引入储能单元的荷电比和容量比来设计储能单元的下垂系数,使储能单元的下垂系数与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和容量相对应;采用一致性算法来进行储能单元间通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针对下垂控制带来的电压偏移采用模糊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进行补偿。建立仿真模型,验证了改进策略与传统下垂控制相比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加快荷电状态平衡,同时能够提高系统稳定性,减少母线电压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下垂控制 模糊控制 一致性算法 电压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变结构补偿的机械臂运动路径避障规划算法
14
作者 李井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机械臂的活动范围可以自由调整,其准确的运动规律较难获取,导致机械臂运动路径避障规划存在规划效果差、规划路径长以及规划耗时长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模糊变结构补偿的机械臂运动路径避障规划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机械臂进行相关动力学分... 机械臂的活动范围可以自由调整,其准确的运动规律较难获取,导致机械臂运动路径避障规划存在规划效果差、规划路径长以及规划耗时长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模糊变结构补偿的机械臂运动路径避障规划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机械臂进行相关动力学分析,将分析结果与模糊变结构相结合对机械臂力矩进行补偿控制;然后使用Q-learning算法计算补偿控制结果,获取路径最佳规划策略;最后通过该策略完成机械臂避障路径的规划。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时的规划结果较为准确,规划路径短且规划耗时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变结构 补偿控制 机械臂 运动路径 避障规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D与模糊控制算法的比较及其改进 被引量:38
15
作者 刘素芹 刘新平 +1 位作者 戚平 陈继东 《控制工程》 CSCD 2003年第1期51-52,93,共3页
分析比较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算法 ,针对一般PID控制容易产生超调、模糊控制的稳态精度不高的缺陷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算法—复合PID算法和带动态补偿的模糊控制算法 ,并通过水温控制仿真实验 ,比较了这几种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实验结... 分析比较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算法 ,针对一般PID控制容易产生超调、模糊控制的稳态精度不高的缺陷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算法—复合PID算法和带动态补偿的模糊控制算法 ,并通过水温控制仿真实验 ,比较了这几种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证明 ,这两种改进算法不仅系统超调小 ,而且具有较高的稳态控制精度 ,可广泛应用于精确控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算法 PID控制 技术改进 模糊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联络线低频振荡的SVC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研究 被引量:55
16
作者 杨晓东 房大中 +1 位作者 刘长胜 宋文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9,63,共6页
从暂态能量的角度对区域模式振荡的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以降低区域间振荡能量为控制目标的阻尼控制策略,设计出附加在SVC上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以提高互联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水平。该控制方案不需预知系统具体参数,通过对系统运行状态和控... 从暂态能量的角度对区域模式振荡的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以降低区域间振荡能量为控制目标的阻尼控制策略,设计出附加在SVC上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以提高互联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水平。该控制方案不需预知系统具体参数,通过对系统运行状态和控制效果进行评判,依据模糊规则自适应地对控制参数进行调节,实现对区域模式振荡的有效抑制。数字仿真表明,该控制器能有效地提高互联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水平,对不同的系统运行方式和振荡模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性 低频振荡 SVC 自适应模糊控制器 阻尼联络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称重系统计量误差的动态校正 被引量:44
17
作者 李宝安 李行善 罗先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1-254,246,共5页
本文讨论了称重系统在动态称重过程中产生计量误差的多种原因 ,提出了一种能改善动态称重系统性能、提高其测量精度的新的方法。该动态校正方法建立在动态补偿原理的基础上并且应用了一个模糊控制器。文中详细讲述了所使用的模糊控制器... 本文讨论了称重系统在动态称重过程中产生计量误差的多种原因 ,提出了一种能改善动态称重系统性能、提高其测量精度的新的方法。该动态校正方法建立在动态补偿原理的基础上并且应用了一个模糊控制器。文中详细讲述了所使用的模糊控制器动态校正算法 ,相应的称重系统样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称重系统 动态补偿 模糊控制器 计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的加速转矩补偿控制策略 被引量:29
18
作者 秦大同 周孟喜 +2 位作者 胡明辉 胡建军 陈淑江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6-151,共6页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在急加速和急起动时电机输出动力不足难以满足驾驶员对动力需求的问题,在对汽车加速过程力矩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加速转矩补偿控制策略。该策略可在线性稳定的驱动力矩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确定基本驱动力矩。采用...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在急加速和急起动时电机输出动力不足难以满足驾驶员对动力需求的问题,在对汽车加速过程力矩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加速转矩补偿控制策略。该策略可在线性稳定的驱动力矩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确定基本驱动力矩。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开发了以加速踏板开度及其变化率为输入、目标扭矩增量为输出的驾驶员意图表达控制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加速转矩补偿算法用于计算补偿扭矩。最终确定了驾驶员的转矩需求并向电机驱动系统发出了转矩控制指令。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显著提升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电动汽车 模糊控制算法 加速性能 补偿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控制系统控制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晓峰 吴平东 +3 位作者 任长清 黄杰 陈之龙 马树元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1-143,共3页
以液压系统为被控对象,对在因特网环境下的远程控制系统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根据Smith补偿器原理进行设计的动态补偿器及恰当的时延预测算法时,可以使没有加入网络延时环节前就稳定的原系统,在加入网络后恢复... 以液压系统为被控对象,对在因特网环境下的远程控制系统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根据Smith补偿器原理进行设计的动态补偿器及恰当的时延预测算法时,可以使没有加入网络延时环节前就稳定的原系统,在加入网络后恢复稳定性,使采用因特网的机械运动的远程控制成为可能。但是由于网络传输环节的不确定性时延和采样信息处理器的数据报使用策略使传输后的控制信号发生变形,从而使系统存在稳态误差。在采用具有最佳参数库的模糊控制器对远程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后,系统的控制品质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远程控制系统 INTERNET 动态补偿器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算法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新平 李宗民 +1 位作者 纪友芳 孙士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58-61,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 80 32单片机实现的高精度水浴温度模糊控制系统 ,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方案 ,控制方法是在常规模糊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态补偿及反馈调节环节 ,既简化了多变量模糊控制器设计 ,又提高了控制精度。实际运行结...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 80 32单片机实现的高精度水浴温度模糊控制系统 ,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方案 ,控制方法是在常规模糊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态补偿及反馈调节环节 ,既简化了多变量模糊控制器设计 ,又提高了控制精度。实际运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浴 温度控制系统 模糊算法 数学模型 沐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