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assessment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heart failure using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1
作者 Ng E. Y.K. L. Zhong Ng W.K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8年第3期173-177,共5页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CMR) has become a reference standar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cardiac volumes, function, and mass. This study aims to reconstruct three dimen-sional modeling of the left ventricle (LV...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CMR) has become a reference standar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cardiac volumes, function, and mass. This study aims to reconstruct three dimen-sional modeling of the left ventricle (LV)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HF) using CMRtools and thereby derive the LV functional indices. CMR images were acquired in 41 subjects (6 females) with heart failure (HF) and 12 normal controls (4 females). Five comparisons were made (i) nor-mal and dilated heart failure subjects, (ii) male and female normal heart, (iii) male and female dilated heart, (iv) male normal and dilated heart failure and (v) female normal and dilated heart failure. In HF, a significant higher values of EDV (320 刡 79 vs. 126 刡 22 ml, P&amp;amp;amp;amp;amp;lt;0.0001), ESV (255 刡 68 vs. 54 刡 12 ml, P&amp;amp;amp;amp;amp;lt;0.00001) and lower values of EF (20 刡 7 vs. 58 刡 5 %) were found compared that of normal control.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LV EDV and ESV between sex in both normal and HF sub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LATED HEART failur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left ventricle systolic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压力-应变环评估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刘姝妮 张维 陈凤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768-772,共5页
目的探讨左室压力-应变环评估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84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T2DM伴肥胖组41例(BMI≥25 kg/m^(2))和T2DM不伴肥胖组43例(BMI<25 kg/m^(2)),均行常规... 目的探讨左室压力-应变环评估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84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T2DM伴肥胖组41例(BMI≥25 kg/m^(2))和T2DM不伴肥胖组43例(BMI<25 kg/m^(2)),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左室压力-应变环检查并获取相关参数,比较两组各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肥胖T2D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肥胖T2DM患者GLS和心肌做功参数与BMI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DM伴肥胖组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有效功(GCW)、整体做功效率(GWE)均低于T2DM不伴肥胖组,整体无效做功(GWW)、整体做功指数(GWI)均高于T2DM不伴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GWW、GWI均为肥胖T2D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73、1.619、1.748,均P<0.05),GLS、GCW、GWE均为独立保护因素(OR=0.847、0.814、0.781,均P<0.05)。肥胖T2DM患者GWI、GWW与BMI均呈正相关(r=0.673、0.633,均P<0.001),GLS、GCW、GWE与BMI均呈负相关(r=-0.611、-0.597、-0.681,均P<0.001)。结论肥胖可能会加重T2DM患者左室重构和收缩功能受损,左室压力-应变环在评估肥胖T2D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应变环 2型糖尿病 肥胖 收缩功能 左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一博 张雪 +10 位作者 梁君雅 花木莲 张思奇 高云 陈超 赵熙璇 何姗姗 王新月 周天娜 何安霞 刘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1-498,510,共9页
目的:在江苏丹阳社区人群中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 IMT)与亚临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在江苏省丹阳市车站社区招募的受试者。使用GE Vivid E90超声仪测量分析c IMT;二维斑点追踪技... 目的:在江苏丹阳社区人群中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 IMT)与亚临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在江苏省丹阳市车站社区招募的受试者。使用GE Vivid E90超声仪测量分析c IMT;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采集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LVGLS)作为评估亚临床收缩功能的指标,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和组织多普勒成像采集e’和E/e’比值作为评估亚临床舒张功能的指标。结果:研究共计纳入561例,年龄(58.2±11.7)岁,其中女339例(60.4%)。首先使用三分位法将cIMT作为分类变量分析,在单因素分析中,除了左心室射血分数外,LVGLS,E/A和e’均随着cIMT三分位数从低到高下降,而E/e’比值随着cIMT三分位数从低到高增加(均P_(trend)≤0.002)。然而,进一步进行多因素校正分析后,只有LVGLS仍随着c IMT三分位数从低到高下降(P<0.05)。进一步将c IMT自然对数转换后进行连续变量分析,结果与分类变量分析结果类似,仅有LVGLS与cIMT显著负相关(r=-0.087,P=0.041);并且在回归分析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β=-1.12,P=0.041)。结论:在江苏丹阳社区人群中,cIMT增厚与GLS减低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 整体纵向应变 左心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璇奕 周前波 +3 位作者 白建宁 范珊 李春燕 李林宏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左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得120例正常成人(正常组)心脏左室壁17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圆周向应变和面积应变的正常值,另...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左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得120例正常成人(正常组)心脏左室壁17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圆周向应变和面积应变的正常值,另选45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判断心肌梗死部位和范围,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肌梗死范围及节段应变变化,分析其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一致性,并与正常组心脏左室壁17节段心肌各应变对比分析。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3个月复查梗死范围和节段应变,与术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45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部位和范围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一致;除前壁心尖段外,术前梗死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圆周向应变和面积应变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术后3个月复查心肌梗死范围变化,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围明显变小,心肌各应变均恢复正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50%;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围有一定缩小,对应节段各应变均有所改善,LVEF提高>5%;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围无明显缩小,对应节段各应变均无明显改善,LVEF提高<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较好地识别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各节段心肌运动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细微差别,可实时、全方位定量分析左室室壁运动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实时 心肌梗死 应变 收缩功能 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杨颖 杨海萍 +1 位作者 王金锐 刘志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分析正常人及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肌收缩运动特征 ,探求评价心肌收缩功能的合理量化指标。方法 应用QTVI离线分析 10例前壁心梗病人及 2 0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各节段长轴方向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 ,计算...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分析正常人及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肌收缩运动特征 ,探求评价心肌收缩功能的合理量化指标。方法 应用QTVI离线分析 10例前壁心梗病人及 2 0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各节段长轴方向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 ,计算平均峰值收缩速度 (Vs)、收缩加速度 (a)、长轴收缩速度增加率 (Rvi)等反映收缩功能的参数。结果 正常人左室长轴a由基底段到心尖逐渐减低 ,心肌梗死时这一规律丧失 ,梗死区a显著减小 ;包含梗死区的室壁Rvi与非梗死区及正常人相应室壁Rvi对比显著增大或减小。结论 ①QTVI可全定量同步对比分析多室壁节段的运动。②a可直观反映心肌收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心肌梗死 收缩功能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孟莉娟 邹译娴 +2 位作者 欧阳征仁 匡希斌 周诗力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对原发性高血压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评价。方法将本院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分为舒张性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对原发性高血压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评价。方法将本院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分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组(DHF,n=26)和非舒张性心力衰竭组(NHF,n=39)。同时选择年龄相当的26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获取心尖四腔、二腔观、左心室长轴及胸骨旁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心室短轴观的高帧频动态灰阶图像,得到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径向应变(GRS)。比较三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HF组及NHF组的GLS、GCS、GRS绝对值均明显减低(P<0.05)。与NHF组比较,DHF组的GLS、GCS、GRS绝对值均明显减低(P<0.05)。结论 2D-STI技术可应用于对原发性高血压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进行评估,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原发性高血压 舒张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颖 丁明岩 +3 位作者 赵含章 矫妮 冀威 朱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8例,将其分为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27例)和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组(31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各组...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8例,将其分为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27例)和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组(31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二维参数,同时获取新建全容积图像,应用3D-STI测得各组左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LS)、左室整体圆周收缩峰值应变(GCS)、左室整体径向收缩峰值应变(GRS);应用Pearson 相关分析法分析各应变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舒张功能正常组所有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舒张功能减低组与对照组和舒张功能正常组E、A、E/A、Sep e’、Lat e’、e’和E/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余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G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GCS和GRS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GLS与LVMI呈正相关(r =0.56,P <0.05),GCS和GRS与LVMI无明显相关。结论3D-STI可早期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亚临床改变,能为其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三维 高血压病 收缩功能 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压负荷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肖世南 杨燕云 +2 位作者 张海成 苗英 吴景玲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20-523,共4页
目的:观察动态血压负荷(BPL)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收缩功能减退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将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心功能减退组及心功能正常组,比较临床资料及BPL值。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高血压组患者24h,白昼... 目的:观察动态血压负荷(BPL)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收缩功能减退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将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心功能减退组及心功能正常组,比较临床资料及BPL值。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高血压组患者24h,白昼及夜间BP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高血压患者中,心功能减退组24h,白昼及夜间BPL均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P<0.05)。BPL≥60%时,预测左室收缩功能减退阳性预测值74.62%,阴性预测值70.15%。结论:动态BPL能够较特异地预测高血压左室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负荷 左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壁中层缩短率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卫虹 李昭屏 +3 位作者 张会欣 胡艳丽 肖文华 王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运用左心室壁中层缩短率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方法:51例2型糖尿病者(糖尿病组)及30例体验正常者(对照组),行常规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壁中层缩短率(mFS),计算左心室经线及圆周收缩末期应力... 目的:运用左心室壁中层缩短率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方法:51例2型糖尿病者(糖尿病组)及30例体验正常者(对照组),行常规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壁中层缩短率(mFS),计算左心室经线及圆周收缩末期应力,对两组间左心室结构和收缩功能指标即mFS、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进行比较,并对mFS与左心室结构参数、空腹血糖水平行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收缩末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均增加(P<0.01),mFS减低[(21.9±3.4)%vs(24.2±2.6)%,P<0.01]。两组间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及相对室壁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FS与左心室收缩末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负相关(r值分别为-0.586、-0.332和-0.239,P<0.05),与空腹血糖水平亦呈负相关(r=-0.315,P=0.011),这种负相关在校正了年龄、性别、收缩压和体重指数的影响后仍然存在。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亚临床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室壁中层缩短率是检测糖尿病患者早期心肌收缩力下降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收缩功能 左心室壁中层缩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功能正常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海宴 房芳 +2 位作者 李铮 李治安 杨娅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探讨起搏诱发的心室不同步收缩对于心脏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65例置入双腔起搏器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分别在心室节律全部为起搏节律或室上性节律状...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探讨起搏诱发的心室不同步收缩对于心脏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65例置入双腔起搏器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分别在心室节律全部为起搏节律或室上性节律状态下行常规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指标。结果右室完全起搏模式下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0.58±0.07 vs 0.61±0.01,P<0.001),左室6节段收缩期平均速度下降(4.0±1.5cm/s vs 4.7±1.6cm/s,P<0.001),心室收缩同步性下降(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37.5±12.5ms vs 23.7±10.2ms,P<0.001),心室同步性恶化程度与收缩功能恶化中度相关(r=0.37,P<0.05)。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可致左室收缩不同步及左室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右室心尖部起搏 左室收缩功能 左室收缩同步性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前后左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秦诗阳 房亮 +2 位作者 曹雪松 张蕊 刘会玲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1期829-833,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溶栓前后左室舒张功能。方法选取我院经计算机断层摄影肺血管造影(CTPA)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87例,入院时均行急诊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室舒张功能分为舒张功能正常组(22例)、舒张功能降低...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溶栓前后左室舒张功能。方法选取我院经计算机断层摄影肺血管造影(CTPA)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87例,入院时均行急诊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室舒张功能分为舒张功能正常组(22例)、舒张功能降低Ⅰ级组(31例)、舒张功能降低Ⅱ级组(20例)及舒张功能降低Ⅲ级组(14例)。比较各组溶栓前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三尖瓣反流峰值压差(TRPG)、右心解剖形态指标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分析溶栓前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与PASP的相关性。结果溶栓前,各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E/A)、E与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比值(E/e’)、舒张早期与晚期左室充盈速率比值(VER/VAR)、舒张早期与晚期左室充盈容积比值(VE/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后,舒张功能减低Ⅱ级组、Ⅲ级组E/A均明显低于溶栓前,舒张功能减低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E/e’均明显低于溶栓前,VER/VAR、VE/VA均明显高于溶栓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舒张功能减低Ⅰ级组E/A溶栓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后各组患者PASP、TRPG、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D)、右室前壁厚度(RVAWT)、主肺动脉内径(PAD)均低于溶栓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前PASP与E/A呈正弱相关(r=0.293,P=0.031),与VER/VAR、VE/VA均呈负低度相关(r=-0.450、-0.471,P=0.011、0.013),与E/e’呈中度正相关(r=0.572,P=0.011);溶栓后PASP与E/A呈正弱相关(r=0.107,P=0.039),与VER/VAR、VE/VA均呈负弱相关(r=-0.229、-0.235,P=0.037、0.036),与E/e’呈正性低度相关(r=0.362,P=0.030)。结论超声心动图可通过评价APE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估溶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急性肺栓塞 舒张功能 心室 肺动脉收缩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分析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小静 曾熙 +2 位作者 夏娟 吴春霞 王斌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年第11期733-736,共4页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室壁整体舒缩功能。方法选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病变组)26例和对照组31例,应用VFM技术分析其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及等容舒张期的涡流及流线特征,测量涡流横、...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室壁整体舒缩功能。方法选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病变组)26例和对照组31例,应用VFM技术分析其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及等容舒张期的涡流及流线特征,测量涡流横、纵径及快速射血期二尖瓣水平左室流出道与乳头肌水平左室心腔的速度阶差(ΔV)。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病变组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及等容舒张期显示涡流更大、更散乱、持续时间更长,两组间比较病变组涡流横径、纵径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对照组流线起止规律,流线齐整;病变组流线杂乱起止可在左室不同部位。③病变组收缩期左室流出道速度阶差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VFM技术可直观反映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为评估心功能提供早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向量成像 肥厚型心肌病 血流动力学 舒缩功能 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对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军 石卫东 +3 位作者 高东梅 伊莲花 李新颖 曹正强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定量分析生理和病理 (心肌缺血 )状态下左室心肌收缩运动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 2 0例心肌梗死患者和 2 0例年龄匹配正常人。采用左室长轴切面 ,分别显示左心室 6个室壁不同节段长轴... 目的 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定量分析生理和病理 (心肌缺血 )状态下左室心肌收缩运动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 2 0例心肌梗死患者和 2 0例年龄匹配正常人。采用左室长轴切面 ,分别显示左心室 6个室壁不同节段长轴方向的心肌同步运动曲线。测量左室收缩功能有关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心肌梗死组QTVI可敏感地定量显示出收缩波 (S)平均峰值速度显著下降 (P <0 .0 1) ;持续时间缩短 (P <0 .0 5 ) ;等容收缩期 (IVC)时限延长 (P <0 .0 5 ) ;表明心肌梗死病人心肌收缩功能损害。结论 QTVI技术作为定量定性评价心肌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对无创诊断冠心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左心室 收缩功能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左室型单心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丽君 张玉奇 +2 位作者 鲍圣芳 钟舒文 孙爱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2008-2012,共5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3DSTE)研究左室型单心室患儿在腔-肺动脉吻合(Glenn)术前及术后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左室型单心室患儿17例于Glenn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三维超声检...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3DSTE)研究左室型单心室患儿在腔-肺动脉吻合(Glenn)术前及术后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左室型单心室患儿17例于Glenn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三维超声检查和心脏磁共振检查,并取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结果与正常儿童对比,左室型单心室患儿术前射血分数(55. 567±3. 577)%vs (63. 628±3. 739)%、扭转角度(5. 776±2. 819)°vs (11. 801±1. 769)°、扭力(1. 653±0. 860)°/cm vs (3. 123±0. 490)°/cm)、心尖旋转角度(2. 135±2. 303)°vs (5. 415±1. 562)°、心底旋转角度(-3. 672±1. 751)°vs (-6. 490±1. 090)°明显减低(P <0. 01),术后射血分数、扭转角度、扭力、心底旋转角度较术前增大(P <0. 05)。心底旋转角度与EF3DSTE相关性最好(r=0. 827)。结论左室型单心室患儿心室收缩功能和扭转运动减弱,术后有所改善;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估测左室型单心室的心功能,心底旋转角度是评估心室收缩功能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左室型单心室 心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壁中层缩短率评价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全江 张煜华 +2 位作者 车正兰 韩宗耀 王燕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使用超声心动图多种指标全面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结构及其功能,从中筛选敏感指标。方法对24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房、左室、左室质量指数、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室... 目的使用超声心动图多种指标全面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结构及其功能,从中筛选敏感指标。方法对24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房、左室、左室质量指数、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室壁中层缩短率(MFS)、等容舒张时间、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二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m)及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m)等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舒张功能指标中,Em和Em/Am显著降低(P﹤0.05),收缩功能指标中,除MFS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左室舒张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而且已经出现心肌收缩功能损害,MFS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超声心动描记术 收缩功能 室壁中层缩短率 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振林 韩江涛 +2 位作者 杨启才 唐益君 陈礼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MAD)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于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79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及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对照者(...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MAD)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于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79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及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PhilipsIe33型超声诊断仪及配套探头常规二维超声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PhilipsQlab9.0分析软件中的TMAD插件,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常规二维超声结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二尖瓣环收缩期速度(s),TMAD参数(二尖瓣环6个位点位移、二尖瓣环位移相关指标)。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LVEF、LVESD、室间隔侧s、左室侧壁s分别为(48.0±2.65)%、(42.5±2.89)mm、(4.78±1.23)cm/s、(5.37±1.32)cm/s,对照组分别为(61.7±4.98)%。、(48.3±3.04)mm、(8.60±1.45)cm/s、(10.9±1.68)cm/s;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LVEF显著减小,LVESD及室间隔侧、左室侧壁二尖瓣环收缩期速度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二尖瓣环前后壁、前后间隔、下壁、左室侧壁6个位点的收缩期最大位移值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尖四腔、两腔、左室长轴收缩期二尖瓣环连线中点的最大位移值及其占左室长轴的百分比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TMAD技术能够通过测量二尖瓣环不同位点位移参数值,准确、客观的评价其左心室收缩功能,具有简便、不依赖图像质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 收缩功能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前和产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应康 胡震 +1 位作者 王继伟 郭良云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6年第10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评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S)患者产前和产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3D-STI测量32例待产的PIHS孕妇...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评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S)患者产前和产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3D-STI测量32例待产的PIHS孕妇(PIHS产前组)、30例产后3个月复查的PIHS产妇(PIHS产后组)及40例待产的正常孕妇(正常对照组)的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eft ventricle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LVGL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eft ventricle global radial strain,LVGRS)、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left ventricle 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LVGCS)、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area peak systolic strain,LVGAS)值,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IHS产前组LVGLS值降低(P<0.05),LVGRS、LVGCS、LVGAS值无明显变化(P>0.05);PIHS产后组LVGLS、LVGRS、LVGCS、LVGAS值无明显变化(P>0.05)。与PIHS产前组比较,PIHS产后组LVGLS值升高(P<0.05),LVGRS、LVGCS、LVGAS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3D-STI技术通过评估PIH患者产前及产后3个月左心室的三维整体应变,可反映PIH患者分娩前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为临床早期判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左心室 收缩功能 产前 产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评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和心肌纤维化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江波 仇瑞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2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MRI在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和心肌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DCM患者53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并进行心脏磁共振(CMR)和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 目的研究MRI在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和心肌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DCM患者53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并进行心脏磁共振(CMR)和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成像检查,比较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室壁厚度(TDD)、左室收缩末期室壁厚度(TSD)、室间隔基底段厚度(IVS)及左室心肌质量(LVMM)等结构参数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功能参数及心肌T1值并采用Pearson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TDD和TSD低于对照组,LVMM高于对照组;研究组LVEDV、LVESV及心肌T1值高于对照组,LVSV及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心肌T1值与TDD、TSD、LVSV及LVEF呈负相关性,与LVEDV和LVESV呈正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R技术可准确测量D C M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参数,直接判断患者心功能状态,T1 mapping可有效反映心肌弥漫性纤维化程度,对DCM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左心室 收缩功能 心肌纤维化 心脏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滨月 王俊芳 +1 位作者 贾保霞 罗婷婷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759-762,共4页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因糖尿病导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均行肾功能生化指标、常规超声及斑点追踪成像检查,分析并...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因糖尿病导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均行肾功能生化指标、常规超声及斑点追踪成像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和超声参数。超声检查心功能参数主要有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E峰和A峰比值(E/A)、二尖瓣环处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心肌运动峰值速度比值(Em/Am),以及左室长轴、短轴的心内、外膜层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值(LPSS)、径向峰值应变值(GS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血尿素氮、血浆非蛋白氮和血肌酐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IVSTd、LVPWd、LVDd、LVDs和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E/A和Em/Am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小(均P<0.05)。对照组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整体的心内膜层LPSS均较其心外膜层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左室各节段及整体的心内膜层与心外膜层LP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左室各节段及整体的心内膜层、心外膜层LPSS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对照组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及整体的心内膜层GSR均较心外膜层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各水平及整体的心内膜层、心外膜层GSR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有效评估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变化,可作为其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糖尿病 肾功能不全 收缩功能 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在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矫妮 朱芳 +3 位作者 丁明岩 赵含章 李静 张慧慧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7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在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照组)、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观察组)进行心脏扫描...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在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照组)、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观察组)进行心脏扫描。观察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以及室间隔厚度(IVST)],对比两种技术的斑点追踪技术参数[左室整体面积应变(GAS)、左室整体环向应变(GCS)、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左室整体径向应变(GRS)、及三维应变(3D-strain)],对左室各整体应变值同LVEF、IVST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LVEDD、LVESD、LVEF、LVPWd、IVST分别为(47.83±3.11)mm、(27.01±2.24)mm、(60.70±1.95)%、(10.62±0.75)mm、(12.63±0.90)mm;观察组患者的GAS、GCS均高于对照组,GLS、GR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strain为(32.60±4.54)%;GAS、GCS、GLS与LVEF成负相关,GRS、3D-strain与LVEF成正相关(P<0.05);GCS、GRS、3D-strain与IVST成负相关,GLS与IVST成正相关(P<0.05)。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够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情况进行准确评价,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进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左心室 收缩功能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