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3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f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Huazhong Agricultur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1
作者 Yougang ZHANG Shuhui SHA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5期45-47,共3页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Huazhong Agricultur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and analyzes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that exist in indu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Huazhong Agricultur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and analyzes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that exist in industry: small-scale land operation has become an inherent obstacle to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al High-tech Zone; farmers are always in a passive position in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optimization; government's policy failures and rent-seeking behaviors have hinder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not suited t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Finally,this paper makes the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Huazhong Agricultur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zhong Agricultur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COMMEND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是否驱动了地方数字经济发展?--基于创新扩散机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陆军 张越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00-117,共18页
基于2012—202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等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国家高新区的技术创新对其所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检验了高新区技术创新扩散的具体作用机制... 基于2012—202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等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国家高新区的技术创新对其所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检验了高新区技术创新扩散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高新区的技术创新与本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而这种积极效果的产生机理,包括促进地方数字经济产品创新和提升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水平。但机制检验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国家高新区对数字技术应用规模的显著促进作用仅限于高新区内部,对外部企业利用数字技术的影响甚微,这意味着国家高新区对地方数字经济市场需求的拉动力比较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数字经济发展 创新扩散 知识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高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机制检验
3
作者 欧阳峣 谢北辰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7,共18页
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文章采用1995—2019年中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了高新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文章采用1995—2019年中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了高新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验证了高新区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高新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高新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城市人口规模划分下呈现差异化的结果,相较于大城市而言,特大和中小城市高新区的建设更好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从城市区域划分来看则差异相对较小;第三,规模效应、竞争效应和创新效应是高新区空间溢出效应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与路径。研究表明,高新区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平台,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了所在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为我国制定高新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空间溢出效应 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型“穿孔”:开发区转型中的局部收缩--基于常州高新区黄河路两侧地区的实证 被引量:22
4
作者 何鹤鸣 张京祥 耿磊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5,共9页
城市的收缩与相应的社会经济情景密切相关,中国的城市收缩研究应该基于特定的转型语境。工业园区诞生于改革开放以来急速的工业化过程,而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中也将率先面临尤为严峻的收缩压力。当前经济环境与政府治理的转型特征,决定... 城市的收缩与相应的社会经济情景密切相关,中国的城市收缩研究应该基于特定的转型语境。工业园区诞生于改革开放以来急速的工业化过程,而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中也将率先面临尤为严峻的收缩压力。当前经济环境与政府治理的转型特征,决定了中国工业园区的收缩现象往往并不是单纯的衰退。在空间表现方面,收缩与增长的现象共生拼贴;而在驱动因素方面,收缩很可能是政府主动推动转型发展的结果。本文以常州高新区黄河路两侧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开发区局部收缩的特征,解析了驱动收缩产生的政府干预作用,并将此类局部收缩现象界定为调整型"穿孔"。政府基于特定发展意图的干预行为,将增加局部收缩的产生概率与收缩程度。虽然局部收缩并不意味整体衰退,但政府仍然应该不断优化治理方式,寻求理性"收缩"与积极"再生"的协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转型 城市收缩 开发区转型 调整型“穿孔” 常州高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政策评价--以中关村与东湖高新区为例(2009-2013) 被引量:36
5
作者 李燕萍 郑安琪 +1 位作者 沈晨 罗静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89,共5页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关村和东湖高新区2009年以来的46项人才政策进行定量研究,笔者发现示范区人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但政策制订尚未形成"合力";政策价值突显人才队伍的综合建设,中关村已逐步按人才类型颁布专门化政策,且注重...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关村和东湖高新区2009年以来的46项人才政策进行定量研究,笔者发现示范区人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但政策制订尚未形成"合力";政策价值突显人才队伍的综合建设,中关村已逐步按人才类型颁布专门化政策,且注重政策的与时俱进,而东湖高新区稍显滞后;人才激励与人才保障政策是两区优先考虑项,而对人才培养与流动政策则缺乏关注;人才政策工具呈现向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联合出击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政策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人才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台塬人居环境城乡统筹空间规划研究--以宝鸡市高新区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万民 史靖塬 黄勇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83,共7页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背景,聚焦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主要问题,介绍了"明确规划时序、重塑空间结构、界定编制层级"的时空统筹战略;阐述"经济—生态—社会"三位一体下的城乡统筹空间规划模式理论研...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背景,聚焦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主要问题,介绍了"明确规划时序、重塑空间结构、界定编制层级"的时空统筹战略;阐述"经济—生态—社会"三位一体下的城乡统筹空间规划模式理论研究;并进一步探索人居环境科学实践论指导下的农村社区空间统筹模块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台塬 人居环境 城乡统筹 宝鸡市高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 被引量:168
7
作者 程郁 陈雪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39,共14页
国家高新区是我国探索向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本文从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机制和方式入手,考察高新区以创新的产品、产业和要素所实现的高效经济增长。以2002-2010年52个国家高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 国家高新区是我国探索向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本文从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机制和方式入手,考察高新区以创新的产品、产业和要素所实现的高效经济增长。以2002-2010年52个国家高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测算和分解,实证检验高新区是否实现创新驱动型增长。研究显示,高新区的TFP增长率明显高于其所在省区水平,且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技术进步对高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81%。高新区的TFP增长在区域之间具有收敛效应,在西部高新区技术效率的改进显著推动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全要素增长率 高新区 随机前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区类科技旅游资源的游客感知研究--以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俊 成升魁 +2 位作者 陈远生 蒋依依 李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4-39,共6页
我国科技旅游的发展使得以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区为代表的园区类科技旅游资源的研究受到关注。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学园区拥有科普场馆、实验室、仪器/设备、野外台站、科技名人和科技活动等类型的科技旅游资源。通过对444份有效问卷... 我国科技旅游的发展使得以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区为代表的园区类科技旅游资源的研究受到关注。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学园区拥有科普场馆、实验室、仪器/设备、野外台站、科技名人和科技活动等类型的科技旅游资源。通过对444份有效问卷的分析,获取了我国公众对待科技旅游的整体态度、对园区类科技旅游资源的感兴趣程度等数据。对统计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后,认为我国现阶段科技旅游的产业地位不高;我国公众对科技旅游资源的感知存在明显的学科偏好;公众对园区型科技旅游资源普遍感兴趣;我国公众对活动型科技旅游资源也存在明显偏好;科学家为代表的科技名人型旅游资源将成为园区类科技旅游资源的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科技旅游 科学园区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新区创业生态路径选择--基于115家高新区的定性比较分析(QCA)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国强 郭荣旺 +1 位作者 张宝建 李鹏利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25,共7页
为探究中国高新区创业生态现状,以中国115家高新区为样本,通过整体视角探讨影响高新区创业活跃度的诸多因素间的复杂联动机制,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整合高新区创业生态中四类要素层面的7个变量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高新... 为探究中国高新区创业生态现状,以中国115家高新区为样本,通过整体视角探讨影响高新区创业活跃度的诸多因素间的复杂联动机制,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整合高新区创业生态中四类要素层面的7个变量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高新区创业生态要素组合成的7条路径中3条为高效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创业活跃度;市场要素中出口额和技术合同成交额作为核心变量,其余要素只有与市场要素共存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中国高新区创业生态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区 创业生态 路径选择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新区政策变迁历程及发展趋势研究——基于中国1984-2011年高新区政策的考察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方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36,共6页
国家高新区建设即将迎来第三十个年头,国务院、各部委出台的关于高新区建设、升级、扶持的政策近40项,至今已建成105个国家高新区。将1984-2011年间出台的高新区政策分为两类:一类是推动高新区整体建设、升级的政策;另一类是支持高新区... 国家高新区建设即将迎来第三十个年头,国务院、各部委出台的关于高新区建设、升级、扶持的政策近40项,至今已建成105个国家高新区。将1984-2011年间出台的高新区政策分为两类:一类是推动高新区整体建设、升级的政策;另一类是支持高新区内各类载体、机构建设的政策。通过考察此两类政策内容,探析高新区政策的特点及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高新区政策 政策特点 政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湖北省高新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玉林 严娉 谷军健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4-115,共12页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依据湖北省高新区数据,实证分析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突出问题。研发创新、人力资本、金融发展、产业集聚是高新区高质量发...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依据湖北省高新区数据,实证分析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突出问题。研发创新、人力资本、金融发展、产业集聚是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外开放扩大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是双刃剑,显著促进了高新区产业结构升级,但并没有直接提升高新区的生产率水平,且对高新区的经济效益产生了抑制效应;扩大了研发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但降低了研发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政府支持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但过度的政府干预和支持将导致资源错配反而阻碍高新区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区 高质量发展 研发创新 人力资本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设立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刘南 孔军 马子帆 《世界农业》 2025年第1期116-128,共13页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国家农高区)是一种借鉴高新区发展模式,围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创建的产业示范区,是农业科技园区的高级形态,在解决区域农业共性问题、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国家农...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国家农高区)是一种借鉴高新区发展模式,围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创建的产业示范区,是农业科技园区的高级形态,在解决区域农业共性问题、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国家农高区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国家农高区设立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①国家农高区设立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约10%,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政策效应具有持久性,且随着时间推移存在强化趋势。②国家农高区通过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产生影响。③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及低农业产值和高化肥施用强度的国家农高区,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政策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加快国家农高区建设布局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农高区 农业经济 双重差分法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区设立与区域绿色经济增长——基于PSM-DID模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彩云 葛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51,共9页
运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了2003-2016年中国277个地级市绿色全要素增长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倾向匹配的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国家高新区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和传导途径。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显著推动了绿色经济增长,... 运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了2003-2016年中国277个地级市绿色全要素增长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倾向匹配的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国家高新区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和传导途径。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显著推动了绿色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推动“技术领导者转移效应”实现;国家高新区对绿色经济增长存在明显异质性,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中部地区、低等级城市和“成长期”国家高新区对绿色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较大,高新区对协调区域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导途径表明,国家高新区以创新驱动人力资本效应、财政配置效应和对外开放效应促进绿色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区域绿色经济增长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哈萨克斯坦国际合作示范区高端制造产业选择与园区建设模式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海涛 张蔷 刘海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4-950,共7页
在国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和大力发展对外产业合作的宏观背景下,国际合作示范区的产业选择与园区建设模式问题成为了当前亟需加强研究的话题,这关系到国际合作示范区能否成功与健康发展。通过对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涉及国... 在国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和大力发展对外产业合作的宏观背景下,国际合作示范区的产业选择与园区建设模式问题成为了当前亟需加强研究的话题,这关系到国际合作示范区能否成功与健康发展。通过对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涉及国家间的资源、产业、需求的互补性分析和塔城地区工业分行业的竞争力分析,选择了重点培育的五个高端制造业,分别为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业、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和稀贵矿产品精深加工业,提出了每种高端制造业类型的主要合作内容和方向,并总结了核心园区、异地合作、辐射带动和跨境合作四种国际合作产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值得强调的是国际合作示范区的产业发展涉及到两个以上国家,不能用国内通用的政策措施应对不同类型合作区的发展问题,需要加强研究针对不同合作国家的合作示范区产业推进政策,以确保国际合作示范区顺利开展。也为国内其他边境国际合作示范区的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 产业选择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行效率评价——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根尧 赵丹 林永然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449-455,共7页
引入数据包络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Malmquist指数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构建了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Malmquist指数模型。运用建立的模型,测评了2007-2012年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术进步、纯技... 引入数据包络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Malmquist指数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构建了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Malmquist指数模型。运用建立的模型,测评了2007-2012年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指标。结果表明:2007-2012年,国家级高新区平均全要素水平达到效率前沿面,四大区域的平均全要素效率都呈现上升趋势,技术变化是提升全要素效率的重要途径,技术效率变化方面仍存在改善的空间。根据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指标为变量对不同类型的开发区的全要素运行效率差异和特征进行聚类和分析,并提出高新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效率 MALMQUIST指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川市新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季节性来源解析
16
作者 张力元 张亚楠 +5 位作者 钟佳浩 郭巍 张月 王鉴月 吴维鹏 薄雅楠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以汾渭平原中小城市铜川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监测的方法测定铜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环境VOCs组分浓度(共计115种),梳理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VOCs污染时间序列与季节性变化特征,运用PMF模型解析VOCs的主要来源,利用最大增... 以汾渭平原中小城市铜川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监测的方法测定铜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环境VOCs组分浓度(共计115种),梳理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VOCs污染时间序列与季节性变化特征,运用PMF模型解析VOCs的主要来源,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法量化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并计算毒性VOCs的危害指数(HI)和终生癌症风险(LCR).结果表明,监测期间铜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春、夏和冬季φ(TVOCs)均值分别为(69.03±47.48)×10^(-9)、(92.66±37.54)×10^(-9)和(134.90±74.58)×10^(-9),各季节排名前三的组分表现一致(烷烃>烯烃>芳香烃).PMF源解析结果显示,铜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VOCs来源以化工企业、机动车、燃烧排放为主(贡献均超过20%),但存在显著的季节性特征.OFP评估结果表明,OVOCs是各季节贡献最大的组分,主要贡献物种为乙醇、乙醛和乙烯等.春、夏和冬季VOCs经呼吸摄入致癌风险为1.57×10^(-5)~8.42×10^(-5),非致癌风险均高于可接受水平(HI>1),表明此环境中的暴露人群存在轻微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其中,丙烯醛危害指数尤其突出(HI>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组分分析 来源解析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校-政府合作治理网络的高新区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草心 夏威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8-62,共5页
运用高校-政府合作治理网络理论聚焦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能力建设。当前,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能力较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我国应进行高校-政府治理网络建设,转换政府治理方式,加强高校在治理网络中的主体地位,打破知识... 运用高校-政府合作治理网络理论聚焦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能力建设。当前,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能力较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我国应进行高校-政府治理网络建设,转换政府治理方式,加强高校在治理网络中的主体地位,打破知识转移障碍,实现知识流动顺畅,提升网络内各主体对新知识的认识辨别、吸收开发和转化应用能力,从而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开发区 创新能力 高校-政府合作治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潜力研究——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勇 李苗苗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6年第6期629-633,共5页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关键。区别于以往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主要强调了集群与核心企业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潜力的影响。从核心企业竞争力、人力资本竞争力、集群...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关键。区别于以往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主要强调了集群与核心企业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潜力的影响。从核心企业竞争力、人力资本竞争力、集群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等4个方面构建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潜力进行实际评价,得出关中-天水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潜力的得分与排名,并发现关中-天水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集群财政科技拨款、集群占所在城市GDP比重3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竞争力 关中-天水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新区知识产权市场监管机制构建--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佳 于鸣燕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29-34,49,共7页
十九大报告强调,应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新技术开发区劳动力素质高、资源多、注重科技与制度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构建高新区知识产权市场监管机制有利于提升供给侧核心要素的质量。江苏省高新区知识产权扶持政... 十九大报告强调,应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新技术开发区劳动力素质高、资源多、注重科技与制度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构建高新区知识产权市场监管机制有利于提升供给侧核心要素的质量。江苏省高新区知识产权扶持政策多、知识产权监管服务平台较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实现常态化与规范化,但仍存在着监管主体与方式单一、园区内知识产权协同性不强、转化率不高等困境。有鉴于此,应从确立服务监管理念、建立知识产权市场披露制度、提升行政执法水平等方面构建高新区知识产权市场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高新区知识产权机制 知识产权市场监管 机制创新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区创新创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以苏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芮国强 陈童 马继迁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8-47,共10页
高新区作为国家改革和创新的先行示范区,已经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之一。对苏南地区7家国家级高新区经济总量、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平台、人才发展和创新创业政策的现状剖析发现,苏南地区高新区存在产业同构、创新创业氛围不浓、良好... 高新区作为国家改革和创新的先行示范区,已经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之一。对苏南地区7家国家级高新区经济总量、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平台、人才发展和创新创业政策的现状剖析发现,苏南地区高新区存在产业同构、创新创业氛围不浓、良好的人才流动和管理机制不足、政策扶持的精准度不高等问题。提出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提升人才活力、布局特色产业集聚区、强化政策精准扶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区 创新创业 产业集群 创业平台 创业政策 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