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载CCD图像数据高速可靠性传输接口设计
1
作者 陈云坤 赵欣 +2 位作者 邱晓晗 林方 毋路遥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1,共8页
随着高分辨率卫星载荷CCD相机的分辨率越来越高,其获取的图像数据量急剧增加,如何将载荷数据高速可靠地传输至后端设备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高速串行接口芯片TLK2711和同源时钟的基础上进行研究,针对星载TLK2711在高速数传链路... 随着高分辨率卫星载荷CCD相机的分辨率越来越高,其获取的图像数据量急剧增加,如何将载荷数据高速可靠地传输至后端设备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高速串行接口芯片TLK2711和同源时钟的基础上进行研究,针对星载TLK2711在高速数传链路中可能出现的传输误码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复杂度CRC算法的高速数传接口设计,分别从硬件和逻辑两个方面进行高速数传的可靠性分析。硬件方面基于同源时钟,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对FPGA和TLK2711提供参考时钟,逻辑方面通过FB-SC-CRC校验方法,在高速传输时为数据提供数据监测、少错纠正的技术保障,降低了数据传输时的资源消耗。经试验验证,通过使用同源时钟,该数传接口实现了可靠的数据传输,码率可达1600 Mbit/s,误码率约为0,逻辑资源使用比传统CRC降低了约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串行传输 TLK2711 CRC校验 低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误码率测试仪的抖动注入技术研究
2
作者 贾冒华 童琼 +2 位作者 李秀华 赵显峰 刘婷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对于超高速信息传输系统,信道模型变得不再理想,接入超出抖动容限的信号可能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不同信息传输系统的抖动容限也不尽相同,多数系统不能容忍超过0.5 UI的信号抖动,而个别系统却可以让超出1 UI抖动的信号通行无阻。因此,... 对于超高速信息传输系统,信道模型变得不再理想,接入超出抖动容限的信号可能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不同信息传输系统的抖动容限也不尽相同,多数系统不能容忍超过0.5 UI的信号抖动,而个别系统却可以让超出1 UI抖动的信号通行无阻。因此,误码率测试仪在进行超高速信息传输系统的指标评定时,其输出信号的抖动频率和抖动幅度需要精确可控。鉴于传统调节数据相位的抖动注入方式很难突破1 UI的范围,从正弦信号频率调制的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高动态且参数可调整的抖动信号注入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码型发生器输入时钟进行正弦频率调制来完成输出测试信号的抖动控制,能够实现0.1~10 UI范围的高精度抖动注入,已成功应用于超高速误码率测试仪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 误码率 测试 抖动注入 频率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无线通信可靠传输波形研究与性能分析
3
作者 虞梦月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8期51-55,共5页
针对高速铁路应用中高动态环境大容量信息可靠传输能力提升的需求,通过分析无线通信系统因高速移动而面临的多径衰落、多普勒效应以及信道时变性等传输环境因素,分别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正交时频空(OTFS)设计高速铁路应用场景下的... 针对高速铁路应用中高动态环境大容量信息可靠传输能力提升的需求,通过分析无线通信系统因高速移动而面临的多径衰落、多普勒效应以及信道时变性等传输环境因素,分别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正交时频空(OTFS)设计高速铁路应用场景下的无线通信传输波形,并通过搭建模拟高速移动传输环境开展对2种传输波形在多参数可变条件下传输误码率的性能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证明,在120 km/h、360 km/h和500 km/h的场景下达到相同传输误码率时,所设计的OTFS传输波形比OFDM传输波形对信噪比需求分别降低了6 dB、8 dB和12 dB,表明基于OTFS的传输波形在多径时延拓展和多普勒偏移较大的情况下仍能够较好抑制快时变信道带来的衰落,实现了更可靠的数据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移动通信 可靠传输波 正交频分复用 正交时频空 传输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码型调制与误码率优化研究
4
作者 康淑君 刘中迪 +6 位作者 张峰 杨成鹏 罗江 朱少锋 杨宏恩 林国伟 于旭旺 《价值工程》 2024年第34期136-138,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其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的不断提升对码型调制技术和误码率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传输速率的增加,光纤中的色散效应、非线性效应以及噪声干扰等问题日益凸显,导...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其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的不断提升对码型调制技术和误码率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传输速率的增加,光纤中的色散效应、非线性效应以及噪声干扰等问题日益凸显,导致误码率上升,严重影响了通信质量。因此本文探讨了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码型调制技术与误码率优化策略,以期能够有效降低误码率、推动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光纤 通信系统 码型调制 误码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lsh-Hadamard变换的卷积码盲识别 被引量:84
5
作者 刘健 王晓君 周希元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4-888,共5页
该文针对信道编码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了高误码率下(n,1,m)卷积码的盲识别方法。首先给出了盲识别的数学模型,进而扩展了Walsh-Hadamard变换的应用范围。证明了通过对截获码序列做Walsh-Hadamard变换可以解决卷积码的盲识别问题,该方法在... 该文针对信道编码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了高误码率下(n,1,m)卷积码的盲识别方法。首先给出了盲识别的数学模型,进而扩展了Walsh-Hadamard变换的应用范围。证明了通过对截获码序列做Walsh-Hadamard变换可以解决卷积码的盲识别问题,该方法在智能通信、信息截获、密码分析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对高误码率的卷积码进行有效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识别 卷积码 高误码率 Walsh-Hadamard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多天线分集接收方案 被引量:8
6
作者 罗万团 方旭明 +1 位作者 程梦 赵亚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81,共9页
在差分调制解调的信号模型下,提出了高铁场景下2种多天线分集接收模型——线性合并分集接收和统计合并分集接收,从而得出高铁场景下车地无线宽带通信较有效的分集接收方案,提升系统性能。数学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线性合并分集... 在差分调制解调的信号模型下,提出了高铁场景下2种多天线分集接收模型——线性合并分集接收和统计合并分集接收,从而得出高铁场景下车地无线宽带通信较有效的分集接收方案,提升系统性能。数学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线性合并分集和统计合并分集都可以通过增加分集数来降低高速移动带来的误码率平层,统计合并分集的性能要优于线性合并分集,但是其接收机复杂度也比线性合并分集要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QoS的要求在性能和复杂度之间进行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线性合并分集 统计合并分集 误码率 误码率平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示信息高速串行传输的差错控制 被引量:7
7
作者 邓春健 安源 +2 位作者 吕燚 李文生 邹坤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2-642,共11页
提出了差错控制编码方法来解决LED大屏幕远程通信系统显示信息高速率串行传输数据可靠性降低的问题。考虑到显示信息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硬件基础及实现要求不同,提出在发送端采用并行算法结构,并构造了生成矩阵进行编码运算来提高算法的... 提出了差错控制编码方法来解决LED大屏幕远程通信系统显示信息高速率串行传输数据可靠性降低的问题。考虑到显示信息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硬件基础及实现要求不同,提出在发送端采用并行算法结构,并构造了生成矩阵进行编码运算来提高算法的实时性;在接收端采用双时钟串行循环译码电路结构,在伴随式计算后采用高速时钟进行纠错,使得码字较长的编码仍旧能够获得较低的硬件开销并具备较好的实时译码能力。实验及理论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够实现高效率的编解码运算,编码效率达到98.2%。该方案也有效地降低了误码率,实际应用中误码率至少降低了1个数量级。使用提出的方案实现了显示信息的高速率、高效率串行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串行传输 循环码 误码率 差错控制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C校验的高速长线LVDS传输设计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辉景 王淑琴 +2 位作者 任勇峰 甄国涌 焦新泉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6-1351,共6页
针对数据在高速远距离传输中存在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CRC校验的高速长线LVDS数据传输系统设计。该设计以LVDS作为高速数据传输接口,在硬件电路设计上加入均衡电路,补偿数据远距离传输损耗,并在逻辑设计上加入CRC检错码,将反馈... 针对数据在高速远距离传输中存在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CRC校验的高速长线LVDS数据传输系统设计。该设计以LVDS作为高速数据传输接口,在硬件电路设计上加入均衡电路,补偿数据远距离传输损耗,并在逻辑设计上加入CRC检错码,将反馈纠错机制(ARQ)运用在传输系统中,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同时改进传统反馈纠错机制工作方式,降低数据带宽损耗,保证数据高速传输。经试验验证,该系统工作稳定,串行数据以400 Mbit/s的速率,在由4段10 m屏蔽双绞线组成的40 m传输线上可实现零误码率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 高速传输 CRC校验 LVDS 长距离 低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航天应用的高速SPIHT图像压缩算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宁 吴银花 +1 位作者 金龙旭 陶宏江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7-852,共6页
SPIHT和无链表SPIHT(Not List SPIHT)是高效的图像压缩算法,但是抗误码性差、压缩速度慢等缺点限制了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文章针对上述两个缺点对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Le Gall5/3小波对遥感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将小波域系数分家族块进行... SPIHT和无链表SPIHT(Not List SPIHT)是高效的图像压缩算法,但是抗误码性差、压缩速度慢等缺点限制了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文章针对上述两个缺点对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Le Gall5/3小波对遥感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将小波域系数分家族块进行索引、扫描和码率分配,按照比特平面或运算进行重要性预测,实现了N个位平面同时编码。改进算法与SPIHT相比易于硬件编程实现,仿真结果显示,解压后图像峰值信噪比(PSNR)提高了0.2~0.6db,压缩速度提高了4~6倍。用硬件实现时如果采用并行和流水线操作,速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应用 高速SPIHT 抗误码性 比特平面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靠性远程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治华 赵冬青 +1 位作者 甄国涌 刘东海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0-494,共5页
针对数据在远距离高速传输系统中存在的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VDS长线传输和8b/10b编码的解决方案。该设计以LVDS为数据传输接口,在硬件电路上加入均衡设计,补偿长线传输的损耗;在逻辑设计上加入8b/10编码,实现传输中的直流平... 针对数据在远距离高速传输系统中存在的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VDS长线传输和8b/10b编码的解决方案。该设计以LVDS为数据传输接口,在硬件电路上加入均衡设计,补偿长线传输的损耗;在逻辑设计上加入8b/10编码,实现传输中的直流平衡,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经验证,该系统工作稳定,串行数据以400 Mbit/s的速率,可实现在百米双绞电缆传输线或2 km光纤传输线上的零误码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传输 LVDS 可靠 低误码率 8b/10b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ERT在FPGA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妍 马丽珍 张丽 《电子科技》 2012年第7期103-105,共3页
IBERT即集成式比特误码率测试仪,是Xilinx专门用于具有高速串行接口的FPGA芯片的调试和交互式配置工具。文中介绍了IBTERT基本功能、实现原理,并结合实例阐述用IBTERT调试FPGA时的具体方法和调试步骤。
关键词 误码率测试仪 高速串行接口 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era Link的高可靠性图像数据传输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甄国涌 丁润琦 张凯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7,共5页
针对高速图像数据在传输时可靠性低的问题,分别从硬件和逻辑两方面对图像传输接口进行优化设计。在硬件上,采用Camera Link为高速图像数据传输接口;在逻辑上,采用FPGA为主控制器,通过对Camera Link接口时序优化设计,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 针对高速图像数据在传输时可靠性低的问题,分别从硬件和逻辑两方面对图像传输接口进行优化设计。在硬件上,采用Camera Link为高速图像数据传输接口;在逻辑上,采用FPGA为主控制器,通过对Camera Link接口时序优化设计,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并且通过采用CRC+ECC双校验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图像数据在高速传输时多错重传、少错纠正,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经试验验证,该设计可实现在短距离、大数据量的情况下可靠传输,在较长距离传输时误码率低于一百亿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ra Link 图像传输 双校验 时序优化 高速传输 低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FPGA+DSP的高速串口通信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蕾 李淑婧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2-25,30,共5页
介绍一种基于FPGA和DSP、高速串口驱动芯片、电源芯片、时钟芯片等硬件结构耦合设计的高速串口通信方法,使用芯片内核,通过软件编程实现高速串口通信平台。系统通过DSP进行通信数据组包、解析、纠错;FPGA实现高速率设计、串口时序转换... 介绍一种基于FPGA和DSP、高速串口驱动芯片、电源芯片、时钟芯片等硬件结构耦合设计的高速串口通信方法,使用芯片内核,通过软件编程实现高速串口通信平台。系统通过DSP进行通信数据组包、解析、纠错;FPGA实现高速率设计、串口时序转换、数据交互;结合高速串口驱动芯片和串口调试终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装置通信速率可达到10 Mb/s,数据传输可靠性高,在机载和地面设备中可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率 串口通信 DSP FPGA 误码率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码率Turbo码中确定性交织器的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史治平 靳蕃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4-547,共4页
交织器设计在Turbo码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 ,高码率Turbo码对交织器具有特殊要求。通过对影响交织器设计的 5个重要因素分析 ,研究了如何设计理想的Turbo码交织器 ,并讨论了 3种常见确定性交织器的映射函数以及在高码率Turbo码中的奇偶性... 交织器设计在Turbo码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 ,高码率Turbo码对交织器具有特殊要求。通过对影响交织器设计的 5个重要因素分析 ,研究了如何设计理想的Turbo码交织器 ,并讨论了 3种常见确定性交织器的映射函数以及在高码率Turbo码中的奇偶性设计。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通过映射函数得到的 3种奇偶交织器实现简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性 奇偶性 误比特率 映射函数 高码率Turbo码 确定性交织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VDS的高可靠性长线传输设计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佳宁 文丰 +1 位作者 王淑琴 刘东海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09-1213,共5页
针对高速数据远距离传输时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VDS的高可靠性长线传输系统。采用电流环传输指令,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并在逻辑上设计了双重计数消抖的防指令误判技术;重点介绍了一种简单、易实现的10B/6B向前纠错编码,以牺牲... 针对高速数据远距离传输时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VDS的高可靠性长线传输系统。采用电流环传输指令,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并在逻辑上设计了双重计数消抖的防指令误判技术;重点介绍了一种简单、易实现的10B/6B向前纠错编码,以牺牲一定有效带宽为代价,通过对线上传输的有效数据增加监督码元,大大降低了数据传输的误码率。经实践验证,在总长119 m,由多级低频电连接器连接的屏蔽双绞线上,该系统实现了418 Mbit/s码率串行数据的零误码率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线传输 高可靠性 LVDS接口 10B6B编码 零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FPGA的高速误码测试仪的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骐 王青萍 《电子设计工程》 2011年第9期129-133,共5页
误码测试仪是检测通信系统可靠性的重要设备。传统的误码测试仪基于CPLD和CPU协同工作,不仅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而且不方便携带。基于FPGA的高速误码测试仪,采用FPGA来完成控制和测试模块的一体化设计,提高了系统功能扩展性和系统的集成... 误码测试仪是检测通信系统可靠性的重要设备。传统的误码测试仪基于CPLD和CPU协同工作,不仅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而且不方便携带。基于FPGA的高速误码测试仪,采用FPGA来完成控制和测试模块的一体化设计,提高了系统功能扩展性和系统的集成度,使得各个功能模块在不改动硬件电路的情况下可以相应变化。在发送端发送m序列作为测试数据,其测试速率最高可达到155 Mb/s。由于将物理层上的各协议层的功能集中到FPGA内部实现,减少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复杂度,并且缩短了系统的开发的周期,具有可升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误码测试仪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 模块图元 仿真 M序列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水下声学采集数据的高速远距离传输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晓东 杨日杰 赵俊渭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本文针对航空声呐要求远距离实时传输多通道水下声数据的实际需要,研制了一种利用Manchester码实现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其误码率小于10(-7),数据传输率为3Mb/S,最高可达13Mb/S,传输距离超过500米,并可用于1000米以上的远距离传... 本文针对航空声呐要求远距离实时传输多通道水下声数据的实际需要,研制了一种利用Manchester码实现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其误码率小于10(-7),数据传输率为3Mb/S,最高可达13Mb/S,传输距离超过500米,并可用于1000米以上的远距离传输。该系统已成功地用于某型航空声呐的数据传输中,并可推广应用于其它需要远距离高速传输多种数据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传输 水下声数据 远距离 误码率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水下声数据的一种高速低误码率传输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晓东 杨日杰 +1 位作者 相明 赵俊渭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航空声呐实时传输多路水下声数据的需要,介绍了利用Manch-ester码实现高速数据多路传输的方法。实验系统利用单片IC电路82C501已获得工程实现,其误码率小于10-7,数据传输速率为3Mb/s,最高可达13... 根据航空声呐实时传输多路水下声数据的需要,介绍了利用Manch-ester码实现高速数据多路传输的方法。实验系统利用单片IC电路82C501已获得工程实现,其误码率小于10-7,数据传输速率为3Mb/s,最高可达13Mb/s,传输距离超过500m。该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机载声呐的数据传输系统中,特别适用于传输电缆的体积和重量受到严格限制,且需要传输多种高速数据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声数据 多路传输 误码率 航空声呐 Man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2172和DS21554的误码测试仪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海涛 纪海林 《自动化仪表》 CAS 2007年第10期18-20,共3页
介绍了一种采用误码专用测试芯片DS2172和E1接口芯片DS21554的误码测试仪的设计方案。该误码测试仪可以完成2048 kbps速率及一些较低速率的误码测试,提供E1接口及TTL接口两种模式,同时提供伪随机码和人工码两种测试码型,详细介绍了具体... 介绍了一种采用误码专用测试芯片DS2172和E1接口芯片DS21554的误码测试仪的设计方案。该误码测试仪可以完成2048 kbps速率及一些较低速率的误码测试,提供E1接口及TTL接口两种模式,同时提供伪随机码和人工码两种测试码型,详细介绍了具体的硬件电路设计和具体的软件设计。设计结果表明该误码仪可以完成误码测试、误码统计及误码率的计算,能够满足数字传输系统常见故障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码测试仪 E1接口 随机间隔 芯片 图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辨识的自适应Turbo-OFDM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如贵 王永生 徐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0-594,共5页
研究了信噪比对系统性能影响的规律,将信噪比分布分为高信噪比区、中信噪比区和低信噪比区3个区域。当部分平均信噪比分别取3个区域典型值时,引入迭代增益,判断典型信道状态对应的最佳迭代次数。将数据子信道对应的接收信噪比进行排序,... 研究了信噪比对系统性能影响的规律,将信噪比分布分为高信噪比区、中信噪比区和低信噪比区3个区域。当部分平均信噪比分别取3个区域典型值时,引入迭代增益,判断典型信道状态对应的最佳迭代次数。将数据子信道对应的接收信噪比进行排序,计算部分平均信噪比,利用其进行聚类分析,对当前信道进行辨识,在不同的信道状态下,自适应选择迭代译码次数。仿真结果说明,在平坦慢衰落信道下,采用OFDM系统中基于信道辨识的自适应Turbo码译码算法,可以兼顾系统性能和译码速度,得到较低的平均误比特率和较高的平均译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TURBO码 译码速度 信道辨识 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