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al-time AI-assisted 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new nodal stations with 4G telemet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Yangbi M_(S) 6.4 aftershock monitoring in southwest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Junlun Li Huajian Yao +10 位作者 Baoshan Wang Yang Yang Xin Hu Lishu Zhang Beng Ye Jun Yang Xiaobin Li Feng Liu Guoyi Chen Chang Guo Wen Yang 《Earthquake Research Advances》 CSCD 2022年第2期3-10,共8页
A rapidly deployable dense 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 which is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acquired data in real time and analyzing data automatically is crucial in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after a major earthquake.Howeve... A rapidly deployable dense 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 which is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acquired data in real time and analyzing data automatically is crucial in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after a major earthquake.However,it is rather difficult for current seismic nodal stations to transmit data in real time fo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and it usually takes a great amount of time to process the acquired data manually.To monitor earthquakes in real time flexibly,we develop a mobile integrated 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 consisting of newly developed nodal units with 4G telemetry and a real-time AI-assisted 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 workflow.The integrated system is convenient for deployment an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monitoring the aftershocks of the Yangbi M_(S) 6.4 earthquake occurred on May 21,2021 in Yangbi County,Dali,Yunnan in southwest China.The acquired seismic data are transmitted almost in real time through the 4G cellular network,and then processed automat-ically for event detection,positioning,magnitude calculation and source mechanism inversion.From tens of seconds to a couple of minutes at most,the final seismic attributes can be presented remotely to the end users through the integrated system.From May 27 to June 17,the real-time system has detected and located 7905 aftershocks in the Yangbi area before the internal batteries exhausted,far more than the catalog provided by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 using the regional permanent stations.The initial application of this inte-grated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is promising,and we anticipate the advent of a new era for Real-time Intelligent Array Seismology(RIAS),for better monitor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subsurface dynamic pro-cesses caused by Earth's internal forces as well as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dense array 4G data transmission Real-time earthquake monitoring Machine-learning assisted processing Real-time intelligent array seism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波发射台智能雷电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杨子叶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25年第1期73-77,共5页
为有效应对雷电活动给中波台设施带来的重大安全隐患,本文深入探讨了中波发射台智能雷电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采集和分析大气电场仪、地网电阻测试仪、雷击电流记录仪以及公共气象平台等数据,实现了雷电数据的实时展示与统计... 为有效应对雷电活动给中波台设施带来的重大安全隐患,本文深入探讨了中波发射台智能雷电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采集和分析大气电场仪、地网电阻测试仪、雷击电流记录仪以及公共气象平台等数据,实现了雷电数据的实时展示与统计分析,以及智能雷电预警功能。本文设计开发的系统有助于全面提升中波发射台在雷电预警方面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推动数字化智慧中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监测 智能预警 中波发射台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仪表信息系统技术安全研究进展
3
作者 汪丹 张江龙 《四川化工》 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
综述传感器、数据传输与处理、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等化工仪表信息系统技术安全研究进展,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化工仪表信息系统技术安全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化工仪表信息系统 传感器 数据传输与处理 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 技术安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官霞 陈杰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5期93-97,共5页
为减少变电站监控的响应时长,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硬件方面,设计只包含三个引脚的终端传感器及输出稳定电压的电源。软件方面,利用传感器采集变电站数据,采用RBF自整定增量式PID控制策略控制数据传输速度。从环境... 为减少变电站监控的响应时长,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硬件方面,设计只包含三个引脚的终端传感器及输出稳定电压的电源。软件方面,利用传感器采集变电站数据,采用RBF自整定增量式PID控制策略控制数据传输速度。从环境监控、动力监控和运行监控三方面构建变电站远程监控架构,采用联动机制完成监控信息的交互管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用户并发数量低于200时,系统响应时间稳定在0.2 s,用户并发数量超过200系统响应时间也保持在2 s以下,满足了智能监控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智能监控系统 数据传输 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物联网技术在采煤机上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宁 郑丹阳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期149-151,共3页
对智能物联网技术在采煤机上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首先介绍了智能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对采煤机的分类和现有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着重探讨了智能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智... 对智能物联网技术在采煤机上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首先介绍了智能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对采煤机的分类和现有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着重探讨了智能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智能安全监测技术在采煤机上的应用,并介绍应用效果评估方法。最后展望了应用前景、技术发展方向、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物联网技术 采煤机 智能传感器技术 数据采集与传输 智能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圣达 陈想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9期238-239,共2页
阐述针对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中的大数据特点,提出基于大数据模型的输电线路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对策,包括考虑时序条件的安全隐患分级、信息采集、模糊模式识别诊断方法、系统处理流程。
关键词 智能技术策略 大数据模型 状态监测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智能传输的便携式水质快速检测仪研制
7
作者 张倩华 刘永杰 +2 位作者 陈鸿展 何俊杰 刘伟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71-1978,共8页
该研究以分光光度法为基础,研制了基于数据智能传输的小型化、智能化便携式水质快速检测仪及其配套检测试剂。该仪器实际尺寸为240 mm×92 mm×51 mm,设备重量仅为0.413 kg,兼顾体积和重量优势且可实现1000多万条检测数据的储存... 该研究以分光光度法为基础,研制了基于数据智能传输的小型化、智能化便携式水质快速检测仪及其配套检测试剂。该仪器实际尺寸为240 mm×92 mm×51 mm,设备重量仅为0.413 kg,兼顾体积和重量优势且可实现1000多万条检测数据的储存,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便携性和野外实用性。经监测稳定性评价和实验室比对验证,该仪器在410~685 nm波长下,20 min内连续测定的吸光度稳定性为0~0.001 A,实测波长误差为-0.1~0.5 nm,波长重复性为0~0.5 nm,配套消解装置165℃下消解温度的平均误差为-0.2~-3.7℃,各检测项目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低于5.0%,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8.0%,加标回收率为89.7%~108%,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检测标准要求,仪器性能稳定可靠。同时,通过改良试剂配方,开发了多种水质快速检测配套试剂,其化学反应活性高、反应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可有效实现对黑臭水体、海水、高硬度水体等各类复杂水质的快速准确测定。此外,利用数据智能传输构建的监测终端平台已实现对近20万条实测数据的深度分析,可快速识别水处理设施运行的异常情况,协助企业做出相关保障措施,实现快检数据由“管”到“用”,从“散”到“聚”的转变,突破了水质快速检测仪现场水质监测的使用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 水质快速检测仪 分光光度法 数据智能传输 现场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测控系统设计与施工研究
8
作者 黄乐 《建筑技术》 2024年第S01期188-191,共4页
研究深入探讨了电厂无线测控传感器组网的设计与施工空间应用,旨在通过高效、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电厂设备及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与精准控制,以提升电厂自动化水平和运营效率,同时不考虑施工空间的影响。研究首先分析了电厂测控系... 研究深入探讨了电厂无线测控传感器组网的设计与施工空间应用,旨在通过高效、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电厂设备及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与精准控制,以提升电厂自动化水平和运营效率,同时不考虑施工空间的影响。研究首先分析了电厂测控系统的现状与挑战,随后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组网方案,包括网络架构设计、传感器选型与部署策略;通过应用实践验证,该方案有效提升了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增强了系统的故障预警与处理能力。除此还详细论述了组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数据融合、无线通信协议选择及网络安全保障,并总结了研究成果对电厂智能化改造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 监测数据融合 智能化改造 空间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车智能化监测技术研究
9
作者 刘文胜 刘博阳 +1 位作者 景生寿 李鹏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4年第3期208-212,共5页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更高效、更可靠铁路货运装备需求的上升,智能化监测技术成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降低检修成本、提高周转效率以及实现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有效解决方案。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铁路货车智能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铁路...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更高效、更可靠铁路货运装备需求的上升,智能化监测技术成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降低检修成本、提高周转效率以及实现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有效解决方案。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铁路货车智能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铁路货车对智能监测技术的应用需求,提出了铁路货车智能监测系统设计方案和设计原则,研究了可用于铁路货车的车载监测传感技术、供电和电源管理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和数据采集处理技术,为智能监测系统的搭建及关键技术选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智能监测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隧道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詹鹏宇 《现代建筑电气》 2024年第3期32-37,共6页
城市隧道监控系统是隧道机电附属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采集隧道内的数据信息,并将数据上传至管理中心。在过往城市隧道的设计过程中,监控系统只是基于隧道的各个独立系统进行设计,为提高管理与运营的效率,... 城市隧道监控系统是隧道机电附属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采集隧道内的数据信息,并将数据上传至管理中心。在过往城市隧道的设计过程中,监控系统只是基于隧道的各个独立系统进行设计,为提高管理与运营的效率,尽量减少交通事故,能够及时处治突发事件,需对隧道各监控子系统进行精细化设计,为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预留控制条件,提升多系统联动的兼容性和整体性,实现隧道智能化运行。针对城市隧道的特点,结合雄安某隧道工程实际情况。从隧道内各监控子系统的设置原则和数据传输网络的结构阐述了城市隧道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各监控子系统外场设备的布置原则和使用功能,以及隧道内通信网络的组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隧道 监控系统 智能化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通信技术在配电网监测与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熊光明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5期179-181,共3页
文章聚焦5G通信技术在配电网监测与控制中的前沿应用,通过深入分析配电网的特殊性和挑战,以及5G技术的独特优势,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应用方案。重点关注5G在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方面的应用,探讨其在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智能开关以及负... 文章聚焦5G通信技术在配电网监测与控制中的前沿应用,通过深入分析配电网的特殊性和挑战,以及5G技术的独特优势,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应用方案。重点关注5G在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方面的应用,探讨其在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智能开关以及负载调度等关键领域的应用。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评估这些方案在提高配电网效能和可靠性方面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能够为电力系统智能化升级提供实用性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技术 配电网监测与控制 实时监测 智能控制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传感器网络技术在输电工程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庆 冯悦鸣 张珂赫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11期296-297,共2页
阐述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一种传输网监测系统,基于智能传感网络,分析处理所收集的数据。通过对系统的设计和实验验证表明,可有效增强输电网络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智能传感器网络 实时监测 数据分析 输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SM短信技术实现收割机测产数据的远程传输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凤传 张启峻 +1 位作者 周晓云 刘成良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8-160,共3页
介绍了GSM短信息技术在联合收割机智能测产系统测产数据远程传输中的应用及实现方法。分析了短信息的格式 ,并基于GSM模块和VB6 .0的MSCOMM控件构建了远程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经过实践证明稳定可靠 ,完全可以满足精准农业数据传输要求。
关键词 GSM 短信息 智能测产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输的温室环境智能监测与报警系统 被引量:11
14
作者 马为红 吴华瑞 +1 位作者 孙想 李飞飞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8-194,共7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和GPRS无线传输的温室环境智能监测和报警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温室环境监测过程中布线困难、报警方式单一、成本高、不能稳定运行等缺点。以微型处理器和ZigBee通讯节点作为采集节点,以ZigBee和GSM/GPRS通讯模块作为...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和GPRS无线传输的温室环境智能监测和报警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温室环境监测过程中布线困难、报警方式单一、成本高、不能稳定运行等缺点。以微型处理器和ZigBee通讯节点作为采集节点,以ZigBee和GSM/GPRS通讯模块作为汇聚和远程数据传输的网关节点,采用树状的组网方式完成短距离的数据汇聚,通过GPRS完成远程数据传输;在服务器上配置了数据库和网页远程服务,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远程访问温室作物实时监测数据。本文实现了节点和服务器的双向数据通讯,使服务器可以远程配置单个采集节点的报警上下阈值和采集时间周期;完成了温室环境的智能报警;加入了系统可靠运行机制,使系统可以连续、稳定地运行。经试验验证,系统可以满足温室作物生长环境的智能监测和报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环境监测 ZigBee组网 智能报警 GPRS数据传输 双向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线路接地系统在线监测 被引量:22
15
作者 袁燕岭 高中强 +1 位作者 陈昕 杨震威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7-82,共6页
高压电缆已取代架空线成为城市核心区电网的首选,高压电缆金属护层合理接地是其安全运行的保证。目前国内大多数主干电缆主要通过计划检修实现高压电缆接地电流检测和接地线防盗割。该方式操作简单,但增加了运维成本,且无法实时监测。... 高压电缆已取代架空线成为城市核心区电网的首选,高压电缆金属护层合理接地是其安全运行的保证。目前国内大多数主干电缆主要通过计划检修实现高压电缆接地电流检测和接地线防盗割。该方式操作简单,但增加了运维成本,且无法实时监测。接地电流在线监测和接地线防盗割系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目前该领域仍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所采用的监测系统常从敷设环境出发,停留在隧道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功能单一。基于综合数据智能监测管理平台,采用远程供电和通讯信号共缆传输技术、EMC电磁兼容设计、低功耗设计、终端防护设计、无线传输理论等,建立了高压电缆线路接地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和接地线防盗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电流在线监测 接地线防盗割 综合数据智能监测管理平台 无线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电力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锐 芮忠 +1 位作者 董兴法 彭丽丽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7期178-181,共4页
针对目前城市电网中开关站数量多、分布广、巡视困难、隐患大、时效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智能值守系统。该系统通过多种传感器对开关站环境进行采集处理后,传输至主控制器STM32F407进行计算和判断,并将报警信息以短信... 针对目前城市电网中开关站数量多、分布广、巡视困难、隐患大、时效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智能值守系统。该系统通过多种传感器对开关站环境进行采集处理后,传输至主控制器STM32F407进行计算和判断,并将报警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到用户手机中。同时,通过4G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利用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将数据通过云平台进行传输,并运用大数据分析使得该监控系统能够统一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智能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效率高、易操作,并且需要较少的人力物力,同时,用户1 s内能够收到报警信息,将开关站情况及时反馈给监控中心,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采集处理 数据传输 环境监测 开关站 无线测温 智能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QTT协议的智能网关设计 被引量:15
17
作者 荣锋 孟环环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2期75-79,共5页
为了解决远程设备与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及远程监控的问题,文中设计一种基于MQTT协议的智能网关。该智能网关以单片机STM32F407和4G模块EC20为核心,使用网关的RS 485接口获取设备端的ModBus数据;通过MQTT协议将数据经4G模块上传到云平... 为了解决远程设备与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及远程监控的问题,文中设计一种基于MQTT协议的智能网关。该智能网关以单片机STM32F407和4G模块EC20为核心,使用网关的RS 485接口获取设备端的ModBus数据;通过MQTT协议将数据经4G模块上传到云平台,并能够将云平台下发的控制指令转发给设备端,实现远程设备与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同时用户可以通过PC网页监测设备的运行信息。采用MQTT协议作为网关与云平台之间的通信,ModBus协议作为设备与网关之间的通信,通过两种协议的结合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节省网络流量,并且为低带宽以及不稳定网络环境中的远程设备提供稳定的网络服务。经测试,基于MQTT协议的智能网关网络通信稳定可靠,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关 MQTT协议 数据获取 数据交互 远程通信 数据传输 运行信息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网络架构的煤矿监控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刚 付立华 庞建丽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5,共4页
针对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和矿井检测节点、检测参数种类众多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双网络架构的煤矿监控系统。该系统根据监控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视频流数据采用以太网传输,矿井环境监控数据采用CAN网传输;双网络共用同一... 针对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和矿井检测节点、检测参数种类众多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双网络架构的煤矿监控系统。该系统根据监控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视频流数据采用以太网传输,矿井环境监控数据采用CAN网传输;双网络共用同一条物理线路,具有所有监测对象整体组网、统一检测、网络利用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监控 双网络架构 CAN总线 以太网 数据传输 数据压缩 智能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电缆连接处温度智能监测仪的研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侯波 《自动化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9-71,共3页
针对国内煤矿井下电缆连接处温度监测方法的不足,研制了一种矿用电缆连接处温度智能监测仪。该监测仪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单总线技术的温度传感器DS18820实现信号采集,并以200~1000Hz、4~20mA两种... 针对国内煤矿井下电缆连接处温度监测方法的不足,研制了一种矿用电缆连接处温度智能监测仪。该监测仪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单总线技术的温度传感器DS18820实现信号采集,并以200~1000Hz、4~20mA两种信号形式实现数据远程传输;同时,该监测仪还具有声光报警、USB数据存储等功能。现场试运行表明,监测仪测量精度高,声光报警及时、可靠,远程信号传输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电缆 温度监测 数据远程传输 AT89C52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总线的油田联合站远程监控系统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伟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70-172,共3页
使用支持MODBUS RTU协议的智能模块设计了采油厂各联合站的分布式数据采集子系统,设立在总站的主机通过无线数传机同多个子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使用网络版的组态王工控软件作为主机的操作控制平台,实现了整个油田局域网内的远程联合站网... 使用支持MODBUS RTU协议的智能模块设计了采油厂各联合站的分布式数据采集子系统,设立在总站的主机通过无线数传机同多个子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使用网络版的组态王工控软件作为主机的操作控制平台,实现了整个油田局域网内的远程联合站网络监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模块 现场总线 无线数传 组态软件 网络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