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水平变化与左心耳血栓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5月...目的观察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水平变化与左心耳血栓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152例,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出左心耳血栓情况将患者分为血栓组46例和非血栓组106例。测定患者MHR、TXB_(2)水平,分析MHR、TXB_(2)水平对左心耳血栓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老年心房颤动伴左心耳血栓组年龄、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单核细胞计数及持续性心房颤动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明显低于非血栓组(P<0.05,P<0.01),血栓组MHR、TXB_(2)水平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44,95%CI:1.022~1.466,P=0.028)、持续性心房颤动(OR=29.290,95%CI:4.573~187.610,P=0.000)、LAD(OR=1.502,95%CI:1.203~1.876,P=0.000)、MHR(OR=1.115,95%CI:1.055~1.178,P=0.000)、TXB_(2)(OR=1.064,95%CI:1.031~1.097,P=0.000)是影响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左心耳血栓的危险因素,LVEF(OR=0.813,95%CI:0.707~0.935,P=0.004)是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左心耳血栓的保护因素;ROC曲线显示,MHR、TXB_(2)水平变化评估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7和0.829。结论MHR、TXB_(2)在老年心房颤动伴左心耳血栓患者中异常升高,是影响患者左心耳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左心耳血栓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评估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读秀、Ovid、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重组...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读秀、Ovid、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年龄≤7岁)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27日。2名独立的研究者遵循纳入与排除标准,采用改良后的Jadad量表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提取临床总有效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局指标,通过Stata16.0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Meta网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篇文献,共计307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对照组干预措施包括利巴韦林、常规治疗、喜炎平、开喉剑及热毒宁等。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不同干预措施相比,试验组采用重组干扰素α-2b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缩短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P均<0.05),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对比其他治疗方案,使用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水平变化与左心耳血栓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152例,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出左心耳血栓情况将患者分为血栓组46例和非血栓组106例。测定患者MHR、TXB_(2)水平,分析MHR、TXB_(2)水平对左心耳血栓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老年心房颤动伴左心耳血栓组年龄、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单核细胞计数及持续性心房颤动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明显低于非血栓组(P<0.05,P<0.01),血栓组MHR、TXB_(2)水平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44,95%CI:1.022~1.466,P=0.028)、持续性心房颤动(OR=29.290,95%CI:4.573~187.610,P=0.000)、LAD(OR=1.502,95%CI:1.203~1.876,P=0.000)、MHR(OR=1.115,95%CI:1.055~1.178,P=0.000)、TXB_(2)(OR=1.064,95%CI:1.031~1.097,P=0.000)是影响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左心耳血栓的危险因素,LVEF(OR=0.813,95%CI:0.707~0.935,P=0.004)是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左心耳血栓的保护因素;ROC曲线显示,MHR、TXB_(2)水平变化评估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7和0.829。结论MHR、TXB_(2)在老年心房颤动伴左心耳血栓患者中异常升高,是影响患者左心耳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左心耳血栓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评估价值。
文摘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读秀、Ovid、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年龄≤7岁)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27日。2名独立的研究者遵循纳入与排除标准,采用改良后的Jadad量表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提取临床总有效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局指标,通过Stata16.0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Meta网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篇文献,共计307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对照组干预措施包括利巴韦林、常规治疗、喜炎平、开喉剑及热毒宁等。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不同干预措施相比,试验组采用重组干扰素α-2b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缩短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P均<0.05),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对比其他治疗方案,使用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