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sIL-2R联合TNF-α、IgG、IgA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林萍 张雅兰 +1 位作者 谢若腾 张学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gG、IgA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初诊且治疗的MM患者108例...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gG、IgA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初诊且治疗的MM患者108例,最终确定符合诊断标准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MM复发为研究终点事件,随访至终点事件的发生或本研究随访截止日期。根据是否复发,将MM分为复发组(RG)和非复发组(NRG)。在初诊时和随访后(终点事件的发生或研究终止时)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中IgG、IgA水平;比较两组之间各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初诊时和随访后sIL-2R与TNF-α、IgG、IgA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在治疗完全缓解时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中sIL-2R水平,比较初诊时、完全缓解时和复发时sIL-2R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血清sIL-2R、TNF-α、IgG、IgA的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曲线下面积(AUC)分析sIL-2R、TNF-α、IgG、IgA在MM复发中的预测价值。结果:MM患者初诊时和复发时血清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时(P<0.05)。复发组初诊时的血红蛋白(Hb)含量低于未复发组,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高于未复发组(P<0.001),两组间的其他临床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组初诊时和随访后的sIL-2R、TNF-α、IgG、IgA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sIL-2R与TNF-α、IgG和IgA在初诊时和随访后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初诊时sIL-2R、TNF-α、IgG和IgA预测MM的AUC分别为0.919、0.850、0.766和0.795,随访后预测MM的AUC分别为0.890、0.815、0.760和0.794(P<0.001)。结论:血清sIL-2R对MM复发的预测价值最高,可在特定的时间检测TNF-α、IgG和IgA水平来推断sIL-2R水平的变化,从而评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IGG IGA 多发性骨髓瘤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IL-2联合检测对老年发热患者结核病诊断的价值
2
作者 李倩倩 黄梦昕 +2 位作者 李家斌 郜玉峰 王保贵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索结核特异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检测在老年发热患者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的≥60岁因反复发热住院患者127例。所... 目的:探索结核特异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检测在老年发热患者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的≥60岁因反复发热住院患者127例。所有患者在进行相关检查后不排除结核感染,并进行结核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IL-2联合检测及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扩增检测。比较结核病(TB组)与非结核发热(NTB组)患者的IFN-γ、IL-2水平,并分析IFN-γ、IL-2联合检测诊断结核病的价值。结果:127例发热患者中,结核病18例,占14.2%(18/127),其中肺结核14例,肺外结核4例,非结核发热109例,以感染性发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癌为主。TB组IFN-γ、IL-2水平均显著高于NTB组(P<0.05)。以TB-DNA为金标准,IFN-γ、IL-2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4.4%。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显示,IFN-γ、IL-2联合诊断结核病的AUC为0.940[95%CI(0.886,0.994)]。结论:结核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IL-2联合检测在老年发热患者结核病诊断中具有良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发热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2 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在布鲁氏菌感染中的变化特点研究
3
作者 殷郑伟 朱玥洁 +4 位作者 史娟 何月月 丁剑冰 王泉 张峰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5-660,共6页
目的:探究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及其相关因子在布鲁氏菌急慢性感染中的变化特点和相关性,明确ILC2在布鲁氏菌病慢性化中的免疫作用。方法:将43例急性布鲁氏菌病患者和45例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与49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流式细胞术检测各... 目的:探究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及其相关因子在布鲁氏菌急慢性感染中的变化特点和相关性,明确ILC2在布鲁氏菌病慢性化中的免疫作用。方法:将43例急性布鲁氏菌病患者和45例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与49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ILC2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中GATA3 mRNA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IL-33、ST2、IL-4和IL-13等细胞因子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和AST水平。结果:慢性布病组ILC2水平、PBMC中GATA3 mRNA水平、血清IL-33、IL-4和IL-13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及急性布病组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LC2水平与GATA3 mRNA、IL-33、IL-4和IL-13水平均呈正相关,与ST2水平呈负相关。ROC曲线表明ILC2、GATA3、IL-33和ST2等指标均对布病患者严重程度有较好的预测能力(AUC>0.7)。结论:ILC2及其相关因子水平升高与布鲁氏菌病慢性化密切相关,可能在布鲁氏菌感染致病过程中起重要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2型固有淋巴细胞 GATA3 il-33 il-4 il-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TNFSF14、sIL-2R水平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潘美民 李文娟 +3 位作者 张雪红 杨丽晖 何娟 谭永卫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14,TNFSF14)、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水平变化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7...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14,TNFSF14)、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水平变化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7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接收的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8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按照患者短期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和预后不良组(1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TNFSF14、sIL-2R与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TNFSF14水平为(12.55±1.20)ng/L,sIL-2R水平为(255.80±25.15)pmol/L,均高于对照组[(3.80±0.53)ng/L和(100.96±10.10)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34,P<0.001;t=8.166,P<0.001)。化疗后随访3个月发现,观察组痊愈10例(12.50%),有效55例(68.75%),无效15例(18.75%);预后良好合计65例(81.25%),预后不良合计15例(18.75%)。预后不良组血清TNFSF14水平为(14.35±1.51)ng/L,sIL-2R水平为(275.64±27.10)pmol/L,均高于预后良好组[(12.09±1.18)ng/L和(253.33±25.13)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34,P<0.001;t=3.055,P=0.003)。预后不良组的痰菌阳性比例为93.33%(14/15),高于预后良好组的58.46%(3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5,P=0.01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TNFSF14水平升高(OR=8.913,95%CI:1.993~48.002)和sIL-2R水平升高(OR=7.132,95%CI:1.054~35.172)、痰菌阳性(OR=9.947,95%CI:1.233~80.253)均是导致老年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血清TNFSF14、sIL-2R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肺结核患者短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703(95%CI:0.549~0.857)、0.726(95%CI:0.579~0.873)和0.901(95%CI:0.818~0.999)。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TNFSF14、sIL-2R均呈高表达,TNFSF14、sIL-2R表达升高会增加患者短期不良预后发生的风险,临床应密切监测二者表达,以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老年人 肿瘤坏死因子类 受体 白细胞介素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对免疫抑制模型大鼠的血常规和IL-2、IL-6的影响
5
作者 牟桂颉 吕丽杰 +3 位作者 欧光银 王莹 高磊 姜敏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2期292-296,共5页
目的 旨在探究火针治疗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所致免疫抑制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的作用途径。方法 将SPF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火针组,每组8只。其中模... 目的 旨在探究火针治疗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所致免疫抑制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的作用途径。方法 将SPF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火针组,每组8只。其中模型组、针刺组、火针组分别建立免疫抑制大鼠模型。针刺组、火针组造模后分别对中脘、足三里两穴进行治疗。治疗后对大鼠外周血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对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干预后,火针组白细胞计数水平上升,针刺组、火针组干预后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干预前,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2含量降低,具有差异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火针组的IL-2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的IL-6平均水平降低,其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火针可以提高CTX免疫抑制大鼠模型的白细胞计数水平,并且可以调节IL-2、IL-6细胞因子水平,提高辅助性T淋巴细胞1(T helper cell 1,Th1)细胞功能,促进Th1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2(T helper cell 2,Th2)向平衡状态发展,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疗法 免疫抑制 环磷酰胺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联合维生素D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血清骨转换标志物、IL-1β、MMP-9、SOD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张娜娜 马凌云 +1 位作者 刘德峰 刘伯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51-156,165,共7页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联合维生素D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T2DO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骨转换标志物、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联合维生素D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T2DO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骨转换标志物、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4例T2D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金匮肾气丸联合维生素D钙片治疗,对照组单用维生素D钙片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第1~4腰椎(L_(1~4))、股骨颈的骨密度(BMD),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骨转换标志物{25羟基维生素D[25(OH)D]、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1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以及IL-1β、MMP-9、SOD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后,两组L_(1~4)BMD以及血清25(OH)D、Total-P1NP、N-MID、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VAS评分、FPG、2 h PG、HbA1c以及血清β-Crosslaps、IL-1β、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L_(1~4)BMD以及血清25(OH)D、Total-P1NP、N-MID、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FPG、2 h PG、HbA1c以及血清β-Crosslaps、IL-1β、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联合维生素D钙片治疗T2DOP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清骨转换标志物、IL-1β、MMP-9、SOD水平,改善糖代谢与骨代谢,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维生素D钙片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骨转换标志物 白细胞介素-1β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驱动的肿瘤‑免疫动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7
作者 刘馨春 邱志鹏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
患者在接受白细胞介素-2(IL-2)免疫疗法时会经常出现一定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而且对患者生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探究IL-2对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影响,建立了一类包含细胞因子IL-2的肿瘤-免疫动力学模型。计算... 患者在接受白细胞介素-2(IL-2)免疫疗法时会经常出现一定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而且对患者生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探究IL-2对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影响,建立了一类包含细胞因子IL-2的肿瘤-免疫动力学模型。计算了模型的无肿瘤平衡点和基本再生数,并从数值上刻画了模型的动力学性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IL-2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T细胞)的增殖分化是免疫系统更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原因;IL-2诱导的CD8+T细胞增殖率的增加虽然会促进免疫细胞更快地发挥作用但同时也会增加肿瘤复发的几率;过多IL-2的存在反而会促进肿瘤的生长。本文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表明,对癌症患者进行IL-2免疫疗法时,存在IL-2注射的最佳剂量。然而,肿瘤细胞的种类纷繁复杂,针对不同的肿瘤细胞,选取不同的参数进行模拟,才会得出更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il-2 肿瘤 免疫 动力学模型 基本再生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房水中IL-6和IL-2水平构建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决策树模型
8
作者 何高均 徐小凤 李明江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3期384-389,共6页
目的:探讨房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IL-2水平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并构建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决策树模型。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05/2023-10医院收治的107例107眼POAG患者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房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IL-2水平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并构建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决策树模型。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05/2023-10医院收治的107例107眼POAG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平均缺损值(MD)判断视神经损伤程度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视神经损伤患者一般资料,房水中IL-6、IL-2水平。分析房水中IL-6、IL-2水平与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基于影响因素构建决策树模型。结果:重度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占比、患眼眼压、双眼眼压差均高于轻度、中度组,房水中IL-6、IL-2水平显著低于轻度、中度组(均P<0.05)。POAG患者房水中IL-6、IL-2水平与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61、-0.358,均P<0.001)。合并高血压、眼压、双眼眼压差、房水中IL-6、IL-2水平是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决策树模型,共筛选出房水中IL-6、IL-2水平和合并高血压3个解释变量,其中房水中IL-2水平是最重要的根节点变量,也是最为重要的预测因子。该决策树模型的AUC为0.710(95%CI:0.599-0.820,P=0.001),敏感性为0.581、特异性为0.737,约登指数为0.318,预测价值高。结论:房水中IL-6、IL-2水平与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基于合并高血压、眼压、双眼眼压差、房水中IL-6、IL-2水平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对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程度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 视神经损伤 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2(il-2) 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
9
作者 王华昕 郭妍 卫琼琼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行肺切除术的NSCLC患者进...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行肺切除术的NSCL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慢性疼痛将其分为发生组40例与未发生组45例,另选取该院同期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与NSCLC术后患者慢性疼痛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NSCLC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结果:发生组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对照组,且未发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与NSCLC术后患者慢性疼痛均呈正相关(r>0,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TNF-α、PGE_(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NSCLC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752、0.802、0.934,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结论: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联合检测预测NSCLC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慢性疼痛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前列腺素E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BL、IL-1R1、Nrf2与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的患儿肺功能和预后的关系
10
作者 魏江玲 袁洁 葛胜华 《广东医学》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白细胞介素-1受体1型(interleukin-1 receptor type 1,IL-1R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白细胞介素-1受体1型(interleukin-1 receptor type 1,IL-1R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并分析血清MBL、IL-1R1、Nrf2与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126例(哮喘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健康组)及MP感染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MP感染组)各126例分别作为对照。检测血清MBL、IL-1R1、Nrf2水平及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_(1))、FEV_(1)/FVC及最大呼气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MBL、IL-1R1、Nrf2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MBL、IL-1R1、Nrf2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哮喘组血清MBL、IL-1R1水平高于MP感染组和健康组,血清Nrf2水平、FEV_(1)、FVC、FEV_(1)/FVC及PEF%pred低于MP感染组和健康组。血清Nrf2水平与FEV_(1)、FVC、FEV_(1)/FVC及PEF%pred呈正相关(r=0.484、0.521、0.569、0.481,P<0.001),血清MBL、IL-1R1与FEV_(1)、FVC、FEV_(1)/FVC及PEF%pred呈负相关(r=-0.531、-0.533,-0.611、-0.545,-0.549、-0.564,-0.574、-0.597,P<0.05)。126例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预后不良率为37.3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过敏史、血清MBL、IL-1R1高水平及血清Nrf2低水平是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MBL、IL-1R1、Nrf2联合预测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95%CI:0.810~0.934),高于各项单独预测的0.710、0.722、0.743。结论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血清MBL、IL-1R1水平升高,Nrf2水平降低,与肺功能及预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血清MBL、IL-1R1、Nrf2联合检测对于预测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预后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哮喘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白细胞介素-1受体1型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肺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HMGB1、IL-2、MCP-1、SIgA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李格铬 王景龙 崔晓萍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4,共5页
目的探究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 目的探究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该院诊治的93例盆腔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1例。对照1组予以甲硝唑治疗,对照2组予以加减大血藤煎剂治疗,研究组予以加减大血藤煎剂联合甲硝唑治疗,连续治疗7 d。治疗后对比三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HMGB1、IL-2、MCP-1、SIgA水平及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统计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7%(30/31)、83.87%(26/31)、90.32%(28/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少腹刺痛或拒按、坠胀感、腰骶酸软、低热起伏、带下淡红或色黄、胸闷纳呆、月经不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少腹刺痛或拒按、坠胀感、腰骶酸软、低热起伏、带下淡红或色黄、胸闷纳呆、月经不畅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治疗前3组盆腔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盆腔疼痛程度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治疗前3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3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对照1组出现7例复发,复发率为22.58%,对照2组及研究组均出现1例复发,复发率为3.23%,对照2组及研究组复发率高于对照1组(χ^(2)=8.857,P=0.012)。结论加减大血藤煎剂能够有效调节盆腔炎患者HMGB1、IL-2、MCP-1、SIgA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大血藤煎剂 盆腔炎 HMGB1 il-2 MCP-1 S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spase-1、IL-1β、IL-18与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曹春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与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148例。通过查阅患者电子病历档案、... 目的:探究血清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与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148例。通过查阅患者电子病历档案、医院信息系统等途径,对本项目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临床诊断结果以及血清学水平进行采集。根据糖尿病肾病分期(Ⅰ~Ⅴ期)情况,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探究上述血清学指标应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分析的相关性。结果:四组研究对象对比结果显示,伴随着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分期的不断进展(从Ⅰ~Ⅴ),研究对象的Caspase-1、IL-1β、IL-18水平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且组间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同Caspase-1、IL-1β、IL-18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Caspase-1、IL-1β、IL-18水平同糖尿病肾病分期之间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 白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2型糖尿病肾病 疾病分期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和IL-2联合检测对老年人群肺结核辅助诊断及与肺炎患者鉴别诊断的价值
13
作者 张鑫 杨增伟 +5 位作者 孙建军 徐芳 魏黛珏 李东辉 曹文静 同重湘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和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老年肺结核辅助诊断及与老年肺炎患者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1月至6月兰州市肺科医院年龄≥60周岁疑似肺结核的住院患者226例,其中老年肺结核患者174例(PTB组)...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和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老年肺结核辅助诊断及与老年肺炎患者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1月至6月兰州市肺科医院年龄≥60周岁疑似肺结核的住院患者226例,其中老年肺结核患者174例(PTB组)、老年肺炎患者52例(CAP组),PTB组根据病原学结果分为菌阴肺结核组(79例)和菌阳肺结核组(95例)。所有患者均行双因子联合检测、病原学检测、炎性指标CRP和PCT检测,比较分析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老年人群中菌阳肺结核、菌阴肺结核以及肺炎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PTB组IFN-γ、IL-2的中位数分别为31.2(10.7,267.0)pg/mL、48.1(20.7,176.8)pg/mL,与CAP组IFN-γ、IL-2的中位数1.9(0.0,4.2)pg/mL、2.4(0.2,9.5)pg/mL有显著差异(P<0.05);PTB组炎症指标CRP、PCT与CAP组CRP、PCT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双因子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5.1%、特异度为84.6%,单检IFN-γ的灵敏度为78.7%、特异度为88.5%,单检IL-2的灵敏度为77.0%、特异度92.3%,IL-2的引入相较于单检IFN-γ灵敏度提高6.4%;双因子联合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病原学(54.6%)检测(P<0.05);双阳结果在PTB组中占比70.7%,双阳结果特异度为96.2%;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菌阴、菌阳肺结核的双因子联合检测灵敏度无显著差异(P>0.05);双因子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881(95%CI:0.837~0.925),CRP、PCT检测的AUC值分别为0.555(95%CI:0.466~0.643)、0.553(95%CI:0.465~0.640),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老年人群结核病诊断效果显著高于CRP、PCT(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和IL-2联合检测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特别是在老年菌阴肺结核中,有助于提高老年肺结核诊断的准确率,除此之外,IFN-γ和IL-2双阳结果对老年肺结核与肺炎患者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结核 肺炎 IFN-γ和il-2联合检测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miR-183、IL-17、IL-33及sST2水平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张小波 龙小龙 郑守梁 《四川中医》 2025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miRNA-183(miR-183)、白细胞介素-17(IL-17)、IL-33及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组,并选...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miRNA-183(miR-183)、白细胞介素-17(IL-17)、IL-33及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同期健康体检者83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的血清miR-183、IL-17、IL-33及sST2水平。另参照《中医内科学》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判定研究组患者的中医证型,并分成痰热郁肺证、痰浊壅肺证、肺肾气虚证三组,检测对比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肺功能及miR-183、IL-17、IL-33、sST2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miR-183、IL-17、IL-33及sST2水平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例AECOPD患者中痰热郁肺证33例、痰浊壅肺证28例、肺肾气虚证31例,肺肾两虚证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均低于痰热郁肺证、痰浊壅肺证(P<0.05),三种中医证型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肺肾气虚证的血清miR-183、IL-17、IL-33及sST2水平均高于痰浊壅肺证、痰热郁肺证,且痰热郁肺证以上指标均高于痰浊壅肺证(P<0.05)。结论:AECOPD患者血清miR-183、IL-17、IL-33及sST2水平均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中医证型 miRNA-183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33 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33/ST2信号通路探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痰湿蕴肺证患者的疗效
15
作者 符秀曼 张美萃 +2 位作者 范良 陈荣 张璐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43-349,共7页
【目的】基于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信号通路,探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痰湿蕴肺证患者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海口市中医医... 【目的】基于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信号通路,探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痰湿蕴肺证患者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海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痰湿蕴肺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及血清IL-33、ST2、IL-6和IL-8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96%(40/46),对照组为67.39%(31/46),组间比较(χ^(2)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气喘、胸闷、咳嗽、咳痰等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肺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等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相关炎性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WBC、Neut%及血清IL-33、ST2、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WBC、Neut%及血清IL-33、IL-6及IL-8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安全性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为8.70%(4/4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痰湿蕴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相关炎性指标及肺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IL-33水平,抑制IL-33/ST2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炎症因子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改善COPD患者的病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陈汤 三子养亲汤 慢性阻塞性肺病 痰湿蕴肺证 肺功能 白细胞介素33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联合血清TgAb、sIL-2R水平检测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
16
作者 姚娟 张悦 王燕铭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联合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检测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高频超声...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联合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检测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根据细针穿刺或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别纳入良性组(52例)与恶性组(31例)。比较2组影像学特征、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弹性应变率、弹性评分)及血清TgAb、sIL-2R水平,分析联合应用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伴穿支血管、边界不清晰及砂砾样钙化占比高于良性组(P<0.01);恶性组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弹性应变率、弹性评分及血清TgAb、sIL-2R水平均高于良性组(P<0.01);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弹性应变率、弹性评分及血清TgAb、sIL-2R联合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AUC为0.931,敏感度为90.32%,特异度为82.69%,约登指数为0.730,优于各参数及血清指标单独诊断价值(P<0.05)。结论: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联合血清TgAb、sIL-2R水平对甲状腺结节性质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结节性质的有效检查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弹性成像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儿血清IL-17A sST2与病情控制的相关性
17
作者 王胜军 王玉梅 李国生 《河北医学》 202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与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儿病情控制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3年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85例CARAS患儿为CARAS组,采用过敏性鼻炎评分量表(SFAR)...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与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儿病情控制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3年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85例CARAS患儿为CARAS组,采用过敏性鼻炎评分量表(SFAR)、哮喘控制测试(ACT)评估CARAS患儿病情,根据控制情况分为良好控制组(42例)和未良好控制组(43例),依据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分为低剂量激素组(28例)、中剂量激素组(31例)、高剂量激素组(26例);同期收集85例健康儿童为健康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7A、sST2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IL-17A、sST2水平与临床资料、ACT评分、SFAR评分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指标评估价值。结果:CARAS组治疗前血清IL-17A、sST2水平[(230.87±50.22)pg/mL、(29.79±6.97)ng/mL]高于健康组[(127.46±31.18)pg/mL、(15.62±4.85)ng/mL](t=16.129、15.385,P<0.05)。高剂量激素组治疗前血清IL-17A、sST2水平[(283.20±52.40)pg/mL、(38.61±9.87)ng/mL]高于中剂量激素组[(232.16±49.98)pg/mL、(29.91±6.92)ng/mL]、低剂量激素组[(180.85±47.36)pg/mL、(21.47±5.24)ng/mL],中剂量激素组治疗前血清IL-17A、sST2水平高于低剂量激素组(F=28.380、35.205,P<0.05)。未良好控制组治疗前血清IL-17A、sST2水平及IgE、EOS、FeNO[(280.25±61.57)pg/mL、(37.17±9.24)ng/mL、(462.01±127.64)U/mL、(1.45±0.27)×10^(9)L^(-1)、(40.18±10.20)ppb]高于良好控制组[(180.31±49.82)pg/mL、(22.23±5.67)ng/mL、(228.30±55.72)U/mL、(0.69±0.14)×10^(9)L^(-1)、(23.59±6.51)ppb],FEV1、FVC、PEF、CD3、CD4、CD4/CD8、NK细胞[(70.05±11.28)%、(71.98±10.45)%、(68.97±10.05)%、(51.94±8.26)%、(25.52±5.89)%、(0.99±0.20)、(13.14±3.67)%]低于良好控制组[(84.16±12.09)%、(82.91±11.73)%、(78.56±8.73)%、(60.48±12.15)%、(32.27±6.20)%、(1.21±0.33)、(16.38±4.08)%](t=8.215、8.959、10.894、16.233、8.915;5.565、4.539、4.692、3.798、5.147、3.727、3.851,P<0.05)。IL-17A、sST2与IgE、EOS、FeNO、SFAR评分呈正相关(r=0.495、0.507、0.510、0.535;0.513、0.490、0.508、0.519,P<0.05),与FEV1、FVC、PEF、CD3、CD4、CD4/CD8、NK细胞、ACT评分呈负相关(r=-0.489、-0.526、-0.514、-0.512、-0.492、-0.498、-0.501、-0.529;-0.507、-0.530、-0.519、-0.526、-0.492、-0.489、-0.517、-0.531,P<0.05)。血清IL-17A、sST2水平单独及联合评估CARAS患儿病情控制的AUC分别为0.816、0.849、0.854。未良好控制组治疗前后血清IL-17A、sST2水平均高于良好控制组,且良好控制组治疗后血清IL-17A、sST2水平与治疗前比显著下降(P<0.05)。结论:CARAS患儿血清IL-17A、sST2水平与肺功能及病情控制密切相关,可有效评估病情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病情控制 白细胞介素-17A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特异性IL-2释放试验在结核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志鹏 李润青 +2 位作者 李晓晨 熊攀 赵秀英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14-217,313,共5页
目的基于结核特异性白细胞介素2(IL-2)释放试验的结果,探讨IL-2在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ATB)感染中的作用,以及用于监测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进行了结核感染排查的病例599例,其中确诊为活动性结核感染的病例128例,除外活动... 目的基于结核特异性白细胞介素2(IL-2)释放试验的结果,探讨IL-2在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ATB)感染中的作用,以及用于监测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进行了结核感染排查的病例599例,其中确诊为活动性结核感染的病例128例,除外活动性结核感染的病例471例。(1)对与阴性对照共同孵育后上清中IL-2(N)检测值制作ROC工作曲线,分析失去抗原刺激后PBMCs持续释放IL-2的能力;(2)对抗原刺激后的响应值IL-2(T-N),制作ROC工作曲线,分析对活动性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IL-2的阳性率;(4)观察响应值IL-2(T-N)阴性和阳性转化时间与疾病进程的依从性。结果IL-2(N)ROC曲线下面积为0.460,95%CI 0.402~0.516;IL-2(T-N)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95%CI 0.745~0.832;在活动性结核感染组,IL-2(T-N)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结核感染组(χ^(2)=110.858,P<0.001);IL-2发生阴阳性转化的平均时间为3.1个月,时间区间为0.5~7个月。结论PBMCs失去抗原刺激后IL-2仅低水平分泌,对诊断ATB没有价值;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响应值IL-2(T-N),用于诊断ATB具有一定准确性;IL-2(T-N)阴阳性转化的时间较短,在监测治疗效果方面存在一定价值,监测时间间隔建议为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活动性结核感染 IGRAs 结核特异性il-2释放试验 治疗效果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血清TNF-α、IL-1β、IL-6、PGE_(2)、cAMP和脑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迪 王清 +2 位作者 张殿文 李伟 李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测定各组大鼠肛温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与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NF-κB p65(核转录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高剂量组有显著解热效果(P<0.01),黄芩苷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PGE 2和cAM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多,黄芩苷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脑组织NF-κB p65表达(P<0.05)。结论:黄芩苷可显著性降低干酵母引起的体温升高,解热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IL-6、PGE_(2)与cAMP的分泌和减少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发热 解热作用 TNF-α il-1β il-6 PGE_(2) CAMP NF-κB p65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sIL-2R、CD4^(+)/CD8^(+)、TNF-α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会 高江彦 +10 位作者 霍琳 张晓光 张会晓 张焕 付洪义 王显雷 安贺娟 王勇 刘锐 陈素丽 李卫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38-743,750,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CD4^(+)淋巴细胞百分比/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比值(下称CD4^(+)/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 目的探讨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CD4^(+)淋巴细胞百分比/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比值(下称CD4^(+)/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2例年龄≥60岁且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sIL-2R、TNF-α、CD4^(+)/CD8^(+)水平并分析sIL-2R、TNF-α、CD4^(+)/CD8^(+)间的相关性。观察组均采用2HRZE/4HR抗结核治疗方案,比较观察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时不同疗效患者外周血sIL-2R、TNF-α、CD4^(+)/CD8^(+);分析sIL-2R、CD4^(+)/CD8^(+)、TNF-α水平与疗效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用于老年患者化疗疗效评估的效能。结果观察组sIL-2R、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而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IL-2R、TNF-α与CD4^(+)/CD8^(+)呈负相关(P<0.05),sIL-2R与TNF-α呈正相关(P<0.05)。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时显效患者sIL-2R、TNF-α水平低于有效患者,而后者又低于无效患者,显效患者CD4^(+)/CD8^(+)高于有效患者,而后者又高于无效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L-2R、TNF-α水平与疗效呈负相关(P<0.05),CD4^(+)/CD8^(+)与疗效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1个月、6个月时sIL-2R、CD4^(+)/CD8^(+)、TNF-α联合用于评估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各时间点单项指标用于评估的AUC(P<0.05),而且治疗6个月时各指标联合评估的AUC大于治疗1个月(P<0.05)。结论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sIL-2R、CD4^(+)/CD8^(+)、TNF-α水平与患者疗效密切相关,将以上指标联合用于评估患者化疗疗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CD4 CD8 肿瘤坏死因子-α 活动性肺结核 化疗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