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 strategy for SISO system with time delay process 被引量:3
1
作者 靳其兵 刘立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725-1736,共12页
A novel control scheme of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ADRIMC)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robustness for the dead-time process. The active anti-interference concept... A novel control scheme of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ADRIMC)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robustness for the dead-time process. The active anti-interference concep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C and disturbance observer control(DOB). Further, a design process of disturbance filter is presented to realize the activ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for ADRIMC scheme. The disturbance filter is used to estimate an equivalent disturbance consisting of both external disturbances and internal disturbances caused by model mismatches.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ossesses a good disturbance rejection performance, though losing some partial dynamic performance. In other words,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s a tradeoff betwee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he system rob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disturbance observer (DOB)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ADRimc) low pass filter (LPF) robusm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M Approximate-based Internal Model Control Strategy 被引量:15
2
作者 WANG Yao-Nan YUAN Xiao-Fa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179,共8页
一台支持向量机器(SVM ) 近似底的内部模型控制(IMC ) 策略为同步发电机的蒸气 valving 控制被介绍。建议 SVM IMC 策略包括二主要部分:在内部模型结构的 SVM 近似反的控制器和无常赔偿。SVM 反的控制器经由泰勒扩大用一条输入产量近... 一台支持向量机器(SVM ) 近似底的内部模型控制(IMC ) 策略为同步发电机的蒸气 valving 控制被介绍。建议 SVM IMC 策略包括二主要部分:在内部模型结构的 SVM 近似反的控制器和无常赔偿。SVM 反的控制器经由泰勒扩大用一条输入产量近似途径直接被导出,并且没有进一步的联机训练,它通过非线性的系统鉴定被实现。而且,一个坚韧性过滤器在内部模型结构被用于无常赔偿。模拟为蒸气 valving 控制显示出 SVM IMC 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控制 非线性控制 支持向量机 神经网络 逼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static Suspension System Nonlinear Character Analysis and Its Internal Model Control
3
作者 糜长军 郭晋峰 +1 位作者 金志华 田蔚风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07年第3期377-382,共6页
Nonlinearity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in electrostatic suspension system (ES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 nonlinear parts in ESS, which generally result from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otor displacement and capac... Nonlinearity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in electrostatic suspension system (ES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 nonlinear parts in ESS, which generally result from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otor displacement and capacitance, rotor displacement and electrostatic force, and control voltage and electrostatic force. In terms of the nonlinearities, a new control method with modified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was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ESS, deduce the transfer function of the modified IMC controller in ESS, and simulate this new application in ESS. Comparing with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PID) control, IMC has only a parameter, and has better performance. As a result, IMC solves nonlinearity error well in ESS with only one uncertain parameter, and performs well when the rotor has large displa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static suspension system (ESS)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NONLINEAR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modelling and robust current control of wind-turbine driven DFIG during external AC voltage dip 被引量:10
4
作者 HU Jia-bing HE Yi-k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1757-1764,共8页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DFIG), with vector control applied, is widely used in Variable-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VSCF) 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and shows good performance in maximum wind energy captu...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DFIG), with vector control applied, is widely used in Variable-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VSCF) 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and shows good performance in maximum wind energy capture. But in two traditional vector control schemes, the equivalent stator magnetizing current is considered invariant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rotor current inner-loop controller. The two schemes can perform very well when the grid is in normal condition. However, when grid disturbance such as grid voltage dip or swell fault occurs,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worsens, the rotor over current occurs and the Fault Ride-Through (FRT) capability of the DFIG 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gets seriously deteriorated. An accurate DFIG model was used to deeply investigate the de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vector control. The improved control schemes of two typical traditional vector control schemes used in DFIG were proposed, and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proposed and traditional control schemes, with robust rotor current control using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method, was carded out.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odified schemes to control the rotor current and to improve the FRT capability of the DFIG 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was proved by the comparison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energy generation Variable-Speed Constant-Frequency (VSCF)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DFIG) Fault Ride-Through (FRT)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IMC Structure of Multi-rate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Systems and An Improved Algorithm 被引量:4
5
作者 周立芳 钱积新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3-279,共7页
Multirate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sampling mechanism that adjusts the plant inputs only once but detects the plant outputs several times during a period is examined. The IMC structure of the s... Multirate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sampling mechanism that adjusts the plant inputs only once but detects the plant outputs several times during a period is examined. The IM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is derived, and its robust stability and zero steady state error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A new control algorithm is developed by adding the variation of the outputs to the index performanc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has zeros steady-state err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RATE predictive control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ding Mode Predictive Control of Main Steam Pressure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 Boiler 被引量:4
6
作者 史元浩 王景成 章云锋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107-1112,共6页
Since the combustion system of coal-fired boiler in thermal power plant is characterized as time varying, strongly coupled, and nonlinear, it is hard to achieve a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by the conventional proportio... Since the combustion system of coal-fired boiler in thermal power plant is characterized as time varying, strongly coupled, and nonlinear, it is hard to achieve a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by the conventional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PID) control schem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steam pressure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 boiler,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system with Smith predictive structure is proposed to look for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improvement. First,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and Smith predictor (SP) is used to deal with the time delay, and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SMCr) is designed to overcome the model mismatch.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fired power plant boiler combustion system main steam pressure sliding mode control Smith predictor internal model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低速控制策略研究
7
作者 郭栋 杨子 +1 位作者 王巍 黄磊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1-627,共7页
为了提升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与模糊滑模控制的联合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数阶函数对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进行改进,实现了控制器的抗扰动性能和跟踪性能分离处理。然后,考虑电机在低速运行时对外部扰动较... 为了提升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与模糊滑模控制的联合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数阶函数对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进行改进,实现了控制器的抗扰动性能和跟踪性能分离处理。然后,考虑电机在低速运行时对外部扰动较为敏感,设计了基于双曲正切函数与Fal函数的负载扰动观测器,对负载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并将估计值补偿到滑模控制器中。最后,为了进一步克服低速状态下滑模控制器的抖振问题,改进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同时根据模糊控制原理对指数趋近律的参数进行实时选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提高异步电机在低速运行状态下的跟踪性能与抗扰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控制 负载扰动观测器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 模糊滑模控制 硬件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C-PID在水厂出水浊度控制中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肖术骏 陶睿 +2 位作者 王秀 郭佩佩 朱学峰 《自动化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8,共3页
城市供水出水浊度过程是一个大惯性、大时滞、非线性、时变以及随机干扰多的难控对象,采用常规PID控制很难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IMC-PID控制器的参数都以唯一和直接的方式与模型参数相关,并且只有一个在线可调整的参数——低通滤波器时... 城市供水出水浊度过程是一个大惯性、大时滞、非线性、时变以及随机干扰多的难控对象,采用常规PID控制很难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IMC-PID控制器的参数都以唯一和直接的方式与模型参数相关,并且只有一个在线可调整的参数——低通滤波器时间常数,其大小决定了系统的性能指标和鲁棒性。仿真研究表明,对于常用的一阶惯性加时滞工业对象模型,采用IMC-PID控制器可以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当实际过程与模型不匹配时通过调整滤波器时间常数仍然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度控制 内模控制 imc—PID 模型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NN-IMC控制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奎生 易建钢 +1 位作者 黄浩 刘光临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2138-2142,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气动伺服系统的内模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法 ,即NN -IMC控制法。该方法在提高控制性能方面有许多优点 ,能减少扰动的影响 ,鲁棒性较强 ,易于进行稳定性分析 ,只有一个调整参数 ,所以在工业应用中具有明显优... 提出了一种用于气动伺服系统的内模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法 ,即NN -IMC控制法。该方法在提高控制性能方面有许多优点 ,能减少扰动的影响 ,鲁棒性较强 ,易于进行稳定性分析 ,只有一个调整参数 ,所以在工业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当对象含有非线性环节的时候 ,可用神经网络来获得适当的控制参数。将所提出的NN -IMC智能控制法应用于含有强非线性气动伺服系统中 ,通过实验验证了它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伺服系统 内部模型控制 神经网络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改进型IMC-PI控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志涛 贾彦斌 +1 位作者 赵志诚 何秋生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0-73,79,共5页
针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内模PI(Internal model control PI,IMC-PI)控制方法。根据内模控制原理设计出PI控制器,引入一种作用函数,将其与PI控制器串联构成改进的IMC-PI控制器。作用函数为偏差的微分表达式,其阶... 针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内模PI(Internal model control PI,IMC-PI)控制方法。根据内模控制原理设计出PI控制器,引入一种作用函数,将其与PI控制器串联构成改进的IMC-PI控制器。作用函数为偏差的微分表达式,其阶次的选择应保证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严格真实。改进IMC-PI控制可使系统的调节过程分为作用函数趋近零和保持为零的两个阶段,从而保证系统偏差按照作用函数等于零确定的轨迹趋近于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可有效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调速系统 改进imc-PI控制 内模控制 作用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模控制理论的HVDC IMC-PID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果 李兴源 段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2-167,共6页
分析了内模控制(IMC)理论的优越性,推导了HVDC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在IMC理论基础上设计了直流控制系统IMC-PID控制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采用平方积分误差值(ISE)衡量,鲁棒稳定性指标采用M值进行评定,在综合考虑两者的基础上进行IMC-PI... 分析了内模控制(IMC)理论的优越性,推导了HVDC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在IMC理论基础上设计了直流控制系统IMC-PID控制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采用平方积分误差值(ISE)衡量,鲁棒稳定性指标采用M值进行评定,在综合考虑两者的基础上进行IMC-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在MATLAB中搭建标准模型进行数字仿真,结果显示在系统参数发生一定变化时系统仍能够保持稳定,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由此证明了所提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内模控制 imc-PID 仿真 控制器 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I和IMC的动态反馈抗饱和补偿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缪银龙 王景成 吴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306,31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和内模控制(IMC)的动态反馈抗饱和补偿器的设计方法,为此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基于统一框架的抗饱和补偿器设计方法,然后针对原框架计算量庞大的问题,利用模型精确的IMC结构中对象和控制器同时稳定就能保...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和内模控制(IMC)的动态反馈抗饱和补偿器的设计方法,为此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基于统一框架的抗饱和补偿器设计方法,然后针对原框架计算量庞大的问题,利用模型精确的IMC结构中对象和控制器同时稳定就能保证系统闭环稳定的特性对框架进行改造,并进一步选取了具有(?)2范数形式的性能优化指标,通过整定控制器的方法来优化闭环系统的工作性能,给出了LMI形式的结果.最后给出了运用此方法设计补偿器的一个仿真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饱和 线性矩阵不等式 内模控制 动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位置伺服系统改进型IMC-PI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彦斌 任永胜 +2 位作者 孔秀文 赵志涛 赵志诚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7-141,共5页
针对直流位置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型IMC-PI控制方法。引入作用函数,并将其与IMC-PI控制器串联,构成改进型PI控制器,其中IMC-PI控制器根据内模控制原理进行设计,作用函数为系统偏差的微分表达式,其阶次的选择应保证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针对直流位置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型IMC-PI控制方法。引入作用函数,并将其与IMC-PI控制器串联,构成改进型PI控制器,其中IMC-PI控制器根据内模控制原理进行设计,作用函数为系统偏差的微分表达式,其阶次的选择应保证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严格正则。改进IMC-PI控制可使系统的调节过程分为作用函数趋近零和保持为零的两个阶段,从而保证系统偏差按照作用函数等于零确定的轨迹趋近于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和鲁棒性。另外,利用Qstudio RP实验平台跟随跟随1+sin(10t)rad正弦信号时,IAE为0.14 rad·s,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改善伺服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c-PI控制 内模控制 作用函数 直流伺服系统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C-PID在开口闪点仪线性升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商亮亮 徐文尚 +1 位作者 李安新 张钢岭 《自动化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6-39,共4页
开口闪点仪对温度控制精度要求较高,采用常规PID控制难以达到国标中规定的线性度。运用最小二乘法的一阶惯性加滞后模型直接辨识法,辨识出温度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然后,结合内模控制原理,设计了仅需调整一个参数的IMC-PID控制器。... 开口闪点仪对温度控制精度要求较高,采用常规PID控制难以达到国标中规定的线性度。运用最小二乘法的一阶惯性加滞后模型直接辨识法,辨识出温度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然后,结合内模控制原理,设计了仅需调整一个参数的IMC-PID控制器。在模型匹配和失配两种情况下,与Ziegler-Nichols法和Cohen-Coon法整定的PID控制器仿真对比,通过调整滤波器时间常数仍能获得较好的线性度。并将该算法应用到开口闪点仪温控系统中,仿真和实际应用均表明,IMC-PID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好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点仪 直接辨识 内模PID 线性升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C-PID在大惯性大滞后系统中的应用及仿真 被引量:3
15
作者 严兴华 王钦若 曾永荣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6年第3期217-220,共4页
针对PID对大滞后大惯性系统的控制效果不佳、参数整定复杂等方面的不足,将内模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以算例证明内模控制与PID控制串级结合,比单纯的PID控制具有更良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不但调节速度更快,参... 针对PID对大滞后大惯性系统的控制效果不佳、参数整定复杂等方面的不足,将内模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以算例证明内模控制与PID控制串级结合,比单纯的PID控制具有更良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不但调节速度更快,参数整定方法更简单,而且还不依赖于对象模型的参数,非常适用于工业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性 PID 内模控制 仿真 大惯性大滞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ILADRC和IMC的光伏LCL型逆变系统电流控制策略
16
作者 周雪松 郭帅朝 +1 位作者 马幼捷 李月超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6-125,共10页
为抑制LCL型并网逆变系统自身存在的谐波谐振现象并提高系统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和内模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对LCL型并网逆变三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做分阶处理,将其转为二阶系统和一阶系统,其中二阶系统采用基于改进扩张线性观测器的... 为抑制LCL型并网逆变系统自身存在的谐波谐振现象并提高系统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和内模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对LCL型并网逆变三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做分阶处理,将其转为二阶系统和一阶系统,其中二阶系统采用基于改进扩张线性观测器的二阶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一阶系统采用内模解耦控制,构成新型双闭环控制策略,并选取了合适的Lyapunov函数,证明了系统最终会稳定收敛。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对两级三相式光伏逆变系统的并网电流进行了波形仿真,验证了此方案的实效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逆变器 谐波谐振 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 内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策略研究
17
作者 王璐璐 《市场周刊》 2025年第6期140-143,共4页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存在注重经营收益、忽略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信息系统运用的情形。为了在建筑施工企业低迷的市场环境中生存,相关责任人必须增强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解决施工现场信息不同步问题。基于此,文章...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存在注重经营收益、忽略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信息系统运用的情形。为了在建筑施工企业低迷的市场环境中生存,相关责任人必须增强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解决施工现场信息不同步问题。基于此,文章逐一展开对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内部控制 EPC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C-PID控制器在轧机液压自动位置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若茜 凌智 +1 位作者 李东海 王京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6-109,共4页
提出一种能使系统取得较好性能鲁棒性的内模PID滤波器参数选取方法。由于内模PID中滤波器参数对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影响明显且由Monte-Carlo实验结果可直观看出并评价闭环系统动态性能的优劣,因此通过Monte-Carlo实验来选取滤波器参数... 提出一种能使系统取得较好性能鲁棒性的内模PID滤波器参数选取方法。由于内模PID中滤波器参数对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影响明显且由Monte-Carlo实验结果可直观看出并评价闭环系统动态性能的优劣,因此通过Monte-Carlo实验来选取滤波器参数可保证系统的性能鲁棒性。将所提出的参数选取方法应用到轧机液压自动位置控制系统中,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选取的滤波器参数可使系统的动态响应具有较小超调和较好的性能鲁棒性,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控制 最大灵敏度 滤波器参数 性能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裕度的新型IMC-PID整定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汤赵建 蒋北艳 靳其兵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110,共6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稳定过程的内模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IMC-PID)控制器整定方法。通过在频域内保证系统达到期望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将内模控制器转化成PID控制器。转化过程中选用欧拉公式替代内模控制器分母中的非... 提出了一种针对稳定过程的内模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IMC-PID)控制器整定方法。通过在频域内保证系统达到期望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将内模控制器转化成PID控制器。转化过程中选用欧拉公式替代内模控制器分母中的非线性部分,并应用拟合方法得到了内模控制系统中滤波器参数与稳定裕度之间的解析关系。在整个转化过程中没有应用任何近似方法,所以最终得到的PID控制器与经典内模控制器能够取得相同的控制效果。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imc-PID) 相位裕度 幅值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 IMC—PID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蕾蕾 王孟效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220-222,239,共4页
从IMC结构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fuzzy、PID控制的Fuzzy IMC-PID控制器,对工业过程中时滞系统纯滞后环节一阶Pade近似后,由内模整定得到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值,再依据合适的模糊控制规则,对其进行在线二次自整定。借助MATLAB工具箱进行仿... 从IMC结构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fuzzy、PID控制的Fuzzy IMC-PID控制器,对工业过程中时滞系统纯滞后环节一阶Pade近似后,由内模整定得到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值,再依据合适的模糊控制规则,对其进行在线二次自整定。借助MATLAB工具箱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内模、模糊、PID控制器的优点,超调小、调节性能好、鲁棒性强。对于大纯滞后或非线性系统能够较好地工作,可以推广应用于一般工业过程控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控制 模糊控制 仿真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