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Iterative Feedback Tuning Search Techniques 被引量:1
1
作者 Graham E. A. Gamage P.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62-67,共6页
Iterative feedback tuning is an attractive method for industry as it is a model free approach using experiments conducted on the plant to tune controller parameters. Classically Gauss-Newton iterative methods are used... Iterative feedback tuning is an attractive method for industry as it is a model free approach using experiments conducted on the plant to tune controller parameters. Classically Gauss-Newton iterative methods are used in IFT to update the controller parameters in the negative gradient direction of a specified design criterion function. Levenburg-Marquardt and Trust-Region strategies offer attractive advantages to Gauss-Newton in many applications,these alternative methods are given and results from simulation presented. A discussion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ine search methods and Trust-Region methods is given showing the Trust-Region search direction is more flexible. Step size selection is often the limiting factor and it is found that with unknown step size values and initial controller parameters the Trust-Region is the best selection,where as if overshoot is a concern Levenburg-Marquardt is a good choice.Gauss-Newton method provides quick convergence and a fast response time however it shows more dependence on the step s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RISON iterative feedback tuning Gauss-Newt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纯滞后系统的改进Smith-IFT控制
2
作者 杜星瀚 曹轩玮 刘奇 《制造业自动化》 2025年第2期19-26,共8页
针对工业过程中一阶纯滞后系统Smith补偿控制方法易受模型不确定性或扰动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mith-IFT控制方法。首先利用过程模型,通过优化灵敏度函数的H_(∞)范数设计Smith控制器C_(1),以提升系统输出性能;同时,采用迭代反... 针对工业过程中一阶纯滞后系统Smith补偿控制方法易受模型不确定性或扰动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mith-IFT控制方法。首先利用过程模型,通过优化灵敏度函数的H_(∞)范数设计Smith控制器C_(1),以提升系统输出性能;同时,采用迭代反馈整定(IFT)方法设计数据驱动控制器C_(2),并更新预估模型和控制器C_(1),以降低模型不确定性或扰动的影响。以实际工业过程纸浆浓度控制为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改进的Smith-IFT控制方法具有超调量小、调节时间短和鲁棒性强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后系统 Smith补偿控制 迭代反馈 模型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T方法的主动隔振控制器设计
3
作者 颜文俊 刘哲 +2 位作者 王维锐 金良 董丹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4-327,共4页
针对自适应前馈控制算法在主动隔振系统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反馈调整(IFT)的主动隔振控制策略。该方法以主动隔振后的残余力均方值为目标函数,依托系统模型,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控制器阶数,并通过信赖域的优化方法对控制器... 针对自适应前馈控制算法在主动隔振系统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反馈调整(IFT)的主动隔振控制策略。该方法以主动隔振后的残余力均方值为目标函数,依托系统模型,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控制器阶数,并通过信赖域的优化方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迭代调整,以获得期望的固定阶数的低阶控制器。该低阶控制器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减少设计计算量,便于控制算法的实时实现。以基于磁致伸缩作动器的双层隔振系统为研究对象,用Matlab仿真软件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仿真研究,并与自适应前馈控制算法中常用的归一化FX-LMS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IFT方法所设计的低阶控制器比归一化的FXLMS算法具有更好的隔振效果,有着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隔振 ift方法 信赖域法 低阶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动力总成试验台动态模拟控制方法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文礼 石晓辉 +3 位作者 施全 邹喜红 郭栋 余勇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8-283,共6页
利用交流测功机模拟车轮受到的路面负载与惯性负载,以实现在室内台架上实现对车辆动力总成系统的动态模拟。进行了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和台架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计算出整车等效到主动车轮的转动惯量,利用转速跟踪方法动态模拟了实车工... 利用交流测功机模拟车轮受到的路面负载与惯性负载,以实现在室内台架上实现对车辆动力总成系统的动态模拟。进行了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和台架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计算出整车等效到主动车轮的转动惯量,利用转速跟踪方法动态模拟了实车工况;采用基于迭代反馈整定理论的二自由度PID控制算法来控制油门踏板,使节气门快速准确地达到目标位置。3次迭代后,油门踏板控制系统超调量降低至14.7%,稳定时间缩短为0.5s,提高了动态模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试验台 动态模拟 迭代反馈整定 二自由度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反馈整定在直流主传动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傅新 邹俊 +1 位作者 杨华勇 张健民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8-121,126,共5页
迭代反馈整定控制方法实现简单、收敛性好,在未知系统模型的前提下,能够对系统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 使系统控制性能趋向优化。将迭代反馈整定方法引入到传统的PID控制器中,构成一种IFT-PID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完成PID参数在线自整定。... 迭代反馈整定控制方法实现简单、收敛性好,在未知系统模型的前提下,能够对系统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 使系统控制性能趋向优化。将迭代反馈整定方法引入到传统的PID控制器中,构成一种IFT-PID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完成PID参数在线自整定。将该控制器应用到宝钢2050粗轧直流主传动系统中,结果表明在外界扰动和系统工况发生变化时,该控制器能够在线完成控制器参数自整定,使控制系统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反馈整定 自整定控制器 直流主传动系统 热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厂混凝投药大滞后过程的数据驱动直接控制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哀微 朱学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5-342,共8页
以自来水厂混凝投药大时滞过程为研究对象,在迭代反馈整定(IFT)方法的基础上,结合Smith预估控制结构,提出了一种混凝投药过程数据驱动直接控制算法.着重针对过程大时滞的特点,在性能指标中加入了预估误差惩罚因子.提出了一种新的步长设... 以自来水厂混凝投药大时滞过程为研究对象,在迭代反馈整定(IFT)方法的基础上,结合Smith预估控制结构,提出了一种混凝投药过程数据驱动直接控制算法.着重针对过程大时滞的特点,在性能指标中加入了预估误差惩罚因子.提出了一种新的步长设置方法,使得步长的下降速率可调.设计了3个闭环实验来求取性能指标梯度向量的无偏估计,完全利用输入输出数据对广义控制器参数实现了自整定.通过水厂混凝投药实测模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在抗滞后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收敛性和稳定性,降低了对迭代初值的要求.该方法既可以用于初始控制器的整定,还可以用于投药过程中控制器的在线自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投药 大时滞系统 SMITH预估器 迭代反馈整定 数据驱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反馈调整的继电自整定PID控制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小刚 刘华东 +1 位作者 张庆振 安锦文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0-383,共4页
将迭代反馈整定 ( IFT)理论和继电自整定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设计步骤 ,并运用该理论对工业过程控制进行了设计研究。运用该理论整定 PID参数不需要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且具有整定速度快、整定效果好等优点 ,仿真结... 将迭代反馈整定 ( IFT)理论和继电自整定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设计步骤 ,并运用该理论对工业过程控制进行了设计研究。运用该理论整定 PID参数不需要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且具有整定速度快、整定效果好等优点 ,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反馈整定 PID控制 继电自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反馈调整的滞后系统调节算法仿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鞠云鹏 常德功 《机电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242-246,共5页
针对大滞后系统在响应过程中动态性能指标差的问题,对一阶惯性加滞后环节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滞后系统的控制器参数的经典调节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归纳,提出了一种基于PID控制器结构的迭代反馈调整算法(IFT),利用被控对象与控制器构成... 针对大滞后系统在响应过程中动态性能指标差的问题,对一阶惯性加滞后环节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滞后系统的控制器参数的经典调节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归纳,提出了一种基于PID控制器结构的迭代反馈调整算法(IFT),利用被控对象与控制器构成系统方框图的前向通道传递函数并组成了负反馈闭环系统,通过闭环系统输入输出数据以及线性二次高斯判据得出了PID控制器参数整定值。以Matlab/Simulink作为仿真软件,将该优化方法 IFT与Ziegler-Nichols(ZN)调节方法、内模控制方法(IMC)、误差平方积分法(ISE)3种经典调节方法在相同噪声情况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别给出仿真效果图。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缩短调节时间,减小超调量,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因此,该设计方法对于改善滞后系统的响应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后系统 迭代反馈调整 PID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继电反馈的多变量PID控制器自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书才 刘红波 《控制工程》 CSCD 2008年第4期382-384,388,共4页
PID控制是工业过程中最常用的控制方法,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被控过程往往是多变量、有耦合的,常规PID控制器参数往往整定不良、性能欠佳,对运行工况的适应性较差。为此,将迭代反馈理论和继电整定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一种适用于存在耦... PID控制是工业过程中最常用的控制方法,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被控过程往往是多变量、有耦合的,常规PID控制器参数往往整定不良、性能欠佳,对运行工况的适应性较差。为此,将迭代反馈理论和继电整定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一种适用于存在耦合的多变量系统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运用该方法整定PID参数,不需要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而且具有速度快、效果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系统 迭代反馈整定 继电反馈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反馈整定在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傅新 邹俊 杨华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迭代反馈整定(IFT)控制方法能够在未知系统模型的前提下,完成系统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使系统控制性能趋向优化。迭代反馈整定方法与传统PID控制器相结合,构成一种IFT PID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实现在线自整定。将该控制器应用到电液伺服系统... 迭代反馈整定(IFT)控制方法能够在未知系统模型的前提下,完成系统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使系统控制性能趋向优化。迭代反馈整定方法与传统PID控制器相结合,构成一种IFT PID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实现在线自整定。将该控制器应用到电液伺服系统中,结果表明,即使被控系统存在很强的非线性,该控制器也能够在外界扰动和系统工况发生变化时,完成控制器参数整定,使控制系统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反馈整定 自整定控制器 电液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移动机器人PID迭代反馈自整定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0-233,共4页
移动机器人在模块化重组构建中,其本身结构、机械惯性以及不同模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和信号传输特性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且所处环境的动态变化性,增加了机器人精确模型建立的困难性,导致传统模型控制方法的难以适用。因此,提出一种PI... 移动机器人在模块化重组构建中,其本身结构、机械惯性以及不同模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和信号传输特性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且所处环境的动态变化性,增加了机器人精确模型建立的困难性,导致传统模型控制方法的难以适用。因此,提出一种PID控制方法和迭代反馈整定(Iterative Feedback Tuning,IFT)方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给定PID形式控制器结构并作用于被控系统,根据相应的梯度闭环实验所获取的I/O数据实现PID控制器参数的自整定过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PID与IFT结合的控制器参数自整定方法,不但避免了PID控制方法的缺陷,同时使得控制器参数能够在迭代更新过程中有效提高系统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模块化 迭代反馈整定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系统输出反馈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利娜 薛霄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5-26,64,共3页
本文针对一般非线性系统,构造了迭代学习观测器,基于该迭代学习观测器的状态和可调参数设计了输出反馈控制律,通过选择可调参数自适应调节律的适当形式,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和输出反馈控制律的有界性。计算机模拟显示所提出方法... 本文针对一般非线性系统,构造了迭代学习观测器,基于该迭代学习观测器的状态和可调参数设计了输出反馈控制律,通过选择可调参数自适应调节律的适当形式,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和输出反馈控制律的有界性。计算机模拟显示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迭代学习观测器 输出反馈 自适应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参考反馈校正时变控制的规范设计
13
作者 王建宏 熊朝华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82,共6页
为折衷线性控制器和非线性控制器间的差距,采用虚拟参考反馈校正控制策略研究线性时变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对于两控制器中未知时变参数矢量的辨识,在原代价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项关于两未知时变参数矢量的规范项,来约束时变参数矢量... 为折衷线性控制器和非线性控制器间的差距,采用虚拟参考反馈校正控制策略研究线性时变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对于两控制器中未知时变参数矢量的辨识,在原代价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项关于两未知时变参数矢量的规范项,来约束时变参数矢量的跳变特性。对于未知时变参数矢量的优化过程,采用可分离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重复迭代以得到全局最优解。借助凸优化理论,推导出一个关键规范值,以此值作为规范值合适选取过程中的初始值。最后用仿真算例验证了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参考反馈校正控制 模型匹配 时变参数 规范系数 迭代辨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反馈整定的车辆横向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立宗 牛彩云 +2 位作者 曾清德 邓剑锋 张彦会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433-438,共6页
针对车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受环境、车体和路况等不确定变化因素的影响,难以建立车辆的精确动力学模型的现状,采用数据驱动方法设计了车辆横向控制系统.基于迭代反馈整定(Iterative Feedback Tuning,IFT)控制方法对车辆的横向控制... 针对车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受环境、车体和路况等不确定变化因素的影响,难以建立车辆的精确动力学模型的现状,采用数据驱动方法设计了车辆横向控制系统.基于迭代反馈整定(Iterative Feedback Tuning,IFT)控制方法对车辆的横向控制过程进行研究,设计了车辆在直线-弯道-直线目标轨迹工况下的实验,并与传统PID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IFT方法在直线-弯道-直线目标轨迹跟踪中,与PID相比,横向偏角最大绝对误差减小了0.009 9rad,绝对误差变化积分减小了0.210 0rad,即横向偏角变化更平滑和平稳,具有更好的驾驶舒适度;性能指标函数减小了0.41×10^(-4),横向偏角均方误差减小了2.74×10^(-4) rad^2,即控制精度更高;且实现了控制参数的自动整定,避免了人工参数整定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横向控制 迭代反馈整定 数据驱动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反馈调参的伞翼飞行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令公 贺卫亮 +1 位作者 赵志高 刘志君 《航空科学技术》 2023年第1期51-60,共10页
针对伞翼飞行器强非线性特点,本文使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方法——基于迭代反馈调参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IFT-MFAC)设计伞翼飞行器控制系统,该方法在构建过程中仅利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不需要构建动力学模型。本文首先介绍了无... 针对伞翼飞行器强非线性特点,本文使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方法——基于迭代反馈调参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IFT-MFAC)设计伞翼飞行器控制系统,该方法在构建过程中仅利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不需要构建动力学模型。本文首先介绍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MFAC)的构建过程,并进行了简洁的稳定性分析,然后采用迭代反馈调参方法对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的两个步长因子进行迭代调参。为验证该方法的控制效果,对IFT-MFAC与PID控制、主动抗干扰控制(ADRC)和MFAC进行了一系列仿真对比,结果显示,IFT-MFAC控制器在复杂环境下的控制效果更好,尤其是在随机扰动环境下对折线轨迹的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翼飞行器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迭代反馈调参 数字仿真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负荷频率系统自整定控制器设计
16
作者 陈宗遥 卜旭辉 +2 位作者 崔立志 余威 郭金丽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8-244,共7页
在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系统中,存在建模不精确和工况大规模变化等一系列不确定性问题,使得固定参数的PI控制器难以取得预期的频率控制效果。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数据驱动参数自整定控制器,基于迭代反馈整定算法使PI控制器的控... 在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系统中,存在建模不精确和工况大规模变化等一系列不确定性问题,使得固定参数的PI控制器难以取得预期的频率控制效果。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数据驱动参数自整定控制器,基于迭代反馈整定算法使PI控制器的控制性能达到最优状态,可维持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首先,基于I/O数据提出负荷频率控制系统的性能函数;然后,在闭环系统上进行两次实验并采集I/O数据;最后,通过迭代参数更新算法进行PI参数迭代寻优的过程。三区域互联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数据驱动的PI参数自整定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电力系统 迭代反馈整定 负荷频率控制 数据驱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迭代的分数阶PD~μ控制器整定
17
作者 史乐珍 王华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107,113,共6页
针对进化算法在搜索PID控制器参数时的随机性,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迭代的参数整定方法.在辨识直流电机伺服系统传递函数的基础上,进行分数阶PDμ控制器参数整定.类似于迭代反馈整定方法,该方法首先设定伺服系统期望的输出响应,... 针对进化算法在搜索PID控制器参数时的随机性,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迭代的参数整定方法.在辨识直流电机伺服系统传递函数的基础上,进行分数阶PDμ控制器参数整定.类似于迭代反馈整定方法,该方法首先设定伺服系统期望的输出响应,以最小化误差平方和为目标来整定控制器的3个参数.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与进化算法整定的控制器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的控制器迭代整定方法能够使得系统响应逼近所设定的期望响应,而且快速地确定出唯一的控制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最小二乘 分数阶PDμ 位置伺服 迭代反馈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舵机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复合抗扰控制及仿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闯 牛文生 +1 位作者 李阳 贺莹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5-484,共10页
为了解决飞机舵机电液加载系统的多余力控制问题,以及其性能受到干扰的影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包含反馈控制器和前馈控制器的复合抗扰控制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系统的不... 为了解决飞机舵机电液加载系统的多余力控制问题,以及其性能受到干扰的影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包含反馈控制器和前馈控制器的复合抗扰控制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系统的不确定性与所受的多源干扰进行了估计,采用干扰补偿器和反馈控制器对干扰进行了抑制,进而保证了系统的闭环控制性能;接着,通过前馈控制器的调节,提升了系统的暂态和稳态性能;采用了基于数据的带约束的迭代反馈调节方法,通过输入输出试验数据,对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整定复合抗扰控制器的参数;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和AMESim进行了联合仿真,以验证基于数据驱动的复合抗扰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PID控制器,在阶跃响应下,经过迭代反馈调节(IFT)优化的复合抗扰控制方法调节时间缩短了52%,超调缩小了62%,稳态误差降低了20%;相较于传统PID控制方案,在阶跃响应和正弦指令力信号下,基于数据驱动的复合抗扰控制方法系统跟踪误差分别缩小了约32%和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数据驱动 线性自抗扰控制器 扩张状态观测器 抗干扰控制 迭代反馈调节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的控制器设计及其参数整定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卫红 侯忠生 +1 位作者 霍海波 金尚泰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2-805,共14页
以一般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类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器设计及其参数整定方法.方法首先依据非参数时变动态线性化定理提出3种控制器结构,再采用迭代反馈整定方法(IFT)优化其控制器参数,从根本上解决了IFT方法给定控制器结... 以一般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类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器设计及其参数整定方法.方法首先依据非参数时变动态线性化定理提出3种控制器结构,再采用迭代反馈整定方法(IFT)优化其控制器参数,从根本上解决了IFT方法给定控制器结构时存在的盲目性.最后将该方法与另外两种数据驱动控制方法—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和IFT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非参数时变动态线性化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迭代反馈整定
原文传递
闭环系统的虚拟参考反馈校正控制及迭代最小辨识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建宏 朱永红 +1 位作者 肖绚 唐得志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6-1266,共11页
在线性框架下研究基于输入输出观测数据对未知系统模型中两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问题.采用虚拟参考反馈校正控制直接设计控制器,无需系统建模过程.在构造代价函数时,同时考虑闭环传函和灵敏度的模型-匹配问题.针对模型匹配过程,分别设计虚... 在线性框架下研究基于输入输出观测数据对未知系统模型中两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问题.采用虚拟参考反馈校正控制直接设计控制器,无需系统建模过程.在构造代价函数时,同时考虑闭环传函和灵敏度的模型-匹配问题.针对模型匹配过程,分别设计虚拟输入和扰动;推导用于观测数据预处理的滤波器.在设计控制器前,利用概率统计法对控制器进行检验以保证闭环系统的稳定性.针对控制设计中的参数优化,利用数值优化理论分析迭代最小二乘辨识算法所生成的迭代序列与全局最优值间的逼近式,以此式作为评价收敛性和收敛速度的依据.最后用仿真算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参考反馈校正控制 模型匹配 全局优化 控制器检验 迭代辨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