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DCS模型的修正及其在高校科研人员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杜健梅 廖建桥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418,共5页
JDCS模型是工作压力研究中的一个经典模型。本文运用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工作压力的问卷调查数据 ,对该模型进行了本土化修正 ,并对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压力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压力总体水平偏低 ;近 ... JDCS模型是工作压力研究中的一个经典模型。本文运用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工作压力的问卷调查数据 ,对该模型进行了本土化修正 ,并对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压力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压力总体水平偏低 ;近 3 4的科研人员处于高社会支持水平 ;近八成科研人员处于低工作要求和高健康水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dcS模型 工作控制 工作要求 社会支持 高校科研人员 工作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FEJDC:工作压力模型研究——基于FE模型与JDC模型的融合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忠 孟德芳 鞠蕾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92,共13页
本文针对FE模型与JDC模型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了质疑,进而在重新界定工作需求与工作控制的内涵和拓展"压力假设"及"学习(缓冲)假设"内容的基础上,把具有一致研究目标、相似研究变量以及相近理论思路的FE模型与JDC模... 本文针对FE模型与JDC模型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了质疑,进而在重新界定工作需求与工作控制的内涵和拓展"压力假设"及"学习(缓冲)假设"内容的基础上,把具有一致研究目标、相似研究变量以及相近理论思路的FE模型与JDC模型融为一体,提出了全新的工作沉浸体验与工作需求-控制模型,即WFEJDC模型。WFEJDC模型是一个由总工作需求为横坐标轴,总工作控制为纵坐标轴构成的二维模型,其中,总工作需求包括显性工作需求与隐性工作需求两部分,总工作控制包括直接工作控制和间接工作控制两部分。WFEJDC模型的四个象限分别是高压力工作区域、消极工作区域、低压力工作区域和积极工作区域四种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区域,并依次对应焦虑、冷漠、厌倦和工作沉浸体验四种不同工作压力结果。本文还提出了工作沉浸体验线的概念,即指兼具高水平总工作需求与高水平总工作控制特征,且二者处于平衡状态的所有点的集合。基于WFEJDC模型,本文认为企业在解决员工焦虑、冷漠和厌倦问题,以及促进员工工作沉浸体验的重复发生时,应以调整总工作需求与总工作控制水平为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模型 jdc模型 WFEjdc模型 工作沉浸体验线
原文传递
国家电网某公司员工长工时对职业应激和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赞 戴俊明 +5 位作者 张丹 舒畅 吴宁 高俊岭 孙成勋 傅华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 探讨国家电网某公司员工长工时的现状,分析长工时对职业应激和抑郁的影响.方法 于2017年3月,采用现况调查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量表)评估抑郁症状,用简明工作要求-自主性模型(JDC模型)评估职业应激水平.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 目的 探讨国家电网某公司员工长工时的现状,分析长工时对职业应激和抑郁的影响.方法 于2017年3月,采用现况调查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量表)评估抑郁症状,用简明工作要求-自主性模型(JDC模型)评估职业应激水平.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长工时与职业应激、抑郁间的关联.结果 以每周工作44h为截断值,研究对象中长工时者占35.3%.每周工作时长的增加对研究人群发生职业应激和抑郁症状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每周工时≤44 h作对照组,工时>44 h和≥60 h员工发生职业应激的OR值为分别为2.02 (95%CI=1.27-3.23)、3.69 (95%CI=1.45-9.41),产生抑郁症状的OR值为1.60(95%CI=1.01-2.55)、2.76(95%CI=1.09-7.03).结论 长工时会明显增加员工职业应激和抑郁症状的风险,当员工每周工作时长超过60 h,长工时成为2种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工时 职业应激 抑郁症状 PHQ-9 jdc模型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