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法连接装配式混凝土联肢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振宇 刘洪涛 +2 位作者 杜修力 刘敏敏 张宁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5,共14页
为提高施工效率,充分发挥装配式结构的拼装优势,提出了一种用于装配式混凝土联肢墙的干式连接方法,在联肢墙的连梁跨中断缝,采用高强度螺栓和预埋连接钢板实现快速干法连接。为研究干法连接装配式联肢墙的抗震性能,对1片整浇联肢墙和1... 为提高施工效率,充分发挥装配式结构的拼装优势,提出了一种用于装配式混凝土联肢墙的干式连接方法,在联肢墙的连梁跨中断缝,采用高强度螺栓和预埋连接钢板实现快速干法连接。为研究干法连接装配式联肢墙的抗震性能,对1片整浇联肢墙和1片采用干法连接的装配式联肢墙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干法连接节点可以有效传递预制联肢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实现“强墙肢和弱连梁”的性能目标;干法连接装配式联肢墙的滞回特性与现浇联肢墙相似,二者初始弹性刚度接近,加载后期因节点变形造成墙体刚度和承载力下降,但其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更强。基于试验结果,提出的干法连接装配式混凝土联肢墙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反映了干连接节点的传力特点,可用于该连接形式的分析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联肢墙 干法连接 高强度螺栓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整体式地铁车站侧墙底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杜修力 刘洪涛 +3 位作者 路德春 许成顺 罗富荣 李松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7,共10页
为了评价装配整体式地铁车站整体抗震性能,以北京金安桥装配整体式地铁车站为背景,设计制作了一个足尺预制拼装侧墙底节点和一个作为对比的足尺现浇侧墙底节点。采用低周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预制拼装侧墙底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 为了评价装配整体式地铁车站整体抗震性能,以北京金安桥装配整体式地铁车站为背景,设计制作了一个足尺预制拼装侧墙底节点和一个作为对比的足尺现浇侧墙底节点。采用低周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预制拼装侧墙底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承载力、变形能力、耗能性能以及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受力状态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预制拼装侧墙底节点与现浇侧墙底节点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基本相当,但耗能性能显著降低;两者的破坏形态明显不同,现浇侧墙底节点的裂缝发展比较充分,分布均匀密集,而预制拼装侧墙底节点的裂缝相对集中,其主要分布在刚度突变处以及弯矩最大截面。与现浇侧墙底节点相比,预制拼装侧墙底节点的初始刚度较大,但加载后期,其刚度显著降低。另外,基于灌浆套筒接头在构件中的受力状态分析,对灌浆套筒提出了一种等效抗弯刚度简化处理方法并对两种不同连接方式的侧墙底节点进行了数值分析,其破坏形态和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整体式地铁车站 侧墙底节点 抗震性能 低周循环加载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环境下G-105和S-135钻杆的低载多冲疲劳性能测试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元华 潘杰 +3 位作者 刘婉颖 王其军 潘勇 王书亮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针对钻杆材料在钻井工程中因承受小能量多次冲击载荷作用而出现的刺穿、断裂等失效情况,提出了对钻杆材料进行评价的一种低载多冲实验方法,应用该方法对G-105和S-135钻杆材料进行了测试。在没有腐蚀介质的环境中,改变单次冲击能量的测... 针对钻杆材料在钻井工程中因承受小能量多次冲击载荷作用而出现的刺穿、断裂等失效情况,提出了对钻杆材料进行评价的一种低载多冲实验方法,应用该方法对G-105和S-135钻杆材料进行了测试。在没有腐蚀介质的环境中,改变单次冲击能量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单次冲击能量的增大,G-105和S-135钻杆材料的低载多冲抗力下降到了原来的22.2%和28.7%,钻杆的低载多冲抗力下降显著。在硫化氢环境中,采用NACE TM 0177-96标准A溶液分别对G-105和S-135钻杆试片浸泡不同的时间,并在2.21 J的单次冲击功作用下开展了低载多冲测试,结果表明两种钻杆材料的低载多冲抗力随着硫化氢腐蚀时间的延长分别下降到了原来的49.8%和46.9%,且钢级更高的S-135对腐蚀环境更为敏感。另外,选取典型的冲断断口进行了微观形貌观察与分析,发现了导致破断的脆化相。以上实验结果均表明这种低载多冲实验方法能够较明显地还原钻杆在工作过程中的实际失效情况,尤其是在含有硫化氢腐蚀介质中的失效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杆材料 强度测试 低载多冲实验 硫化氢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板墙加固砖墙抗震性能综述 被引量:14
4
作者 康艳博 巩正光 +2 位作者 宋红 姚秋来 黄世敏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85,93,共7页
用混凝土板墙加固砖墙,并分别将对比用墙片和加固后墙片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通过与未加固砖墙的对比,分析了用混凝土板墙加固砖墙的效果及抗震性能,分别给出单面板墙加固和双面板墙加固墙片的强度提高系数及刚度提高系数... 用混凝土板墙加固砖墙,并分别将对比用墙片和加固后墙片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通过与未加固砖墙的对比,分析了用混凝土板墙加固砖墙的效果及抗震性能,分别给出单面板墙加固和双面板墙加固墙片的强度提高系数及刚度提高系数;通过与140mm厚混凝土剪力墙的比较,分析将加固后墙片作为剪力墙看待的可行性以及加固后墙片对砌体结构体系改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板墙 砌体 低周反复伪静力试验 强度系数 刚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板墙加固后墙片与剪力墙性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世敏 姚秋来 康艳博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1年第5期567-571,共5页
首先通过3个墙片的水平低周反复伪动力试验,对比研究了混凝土板墙加固后墙片与剪力墙的承载力、耗能能力等各项抗震性能。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试验仅对比研究了120mm混凝土剪力墙与双面60mm混凝土板墙加固后墙片的抗震性能。在试验基础... 首先通过3个墙片的水平低周反复伪动力试验,对比研究了混凝土板墙加固后墙片与剪力墙的承载力、耗能能力等各项抗震性能。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试验仅对比研究了120mm混凝土剪力墙与双面60mm混凝土板墙加固后墙片的抗震性能。在试验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该计算模型模拟了用不同厚度的混凝土板墙加固墙片和混凝土剪力墙,系统分析了混凝土板墙加固后墙片与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分析了将加固后墙片看作抗震墙的可行性。通过有限元的分析,弥补了试件不足的缺陷,完善了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加固 混凝土板墙 水平低周反复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复位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罗海艳 李琪 +1 位作者 王振波 王金东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4-48,共5页
为了探索配置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柱在震后的复位性能,进行了4个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其中3个试件配置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钢筋,另外1个试件为不加预应力钢筋的对比试件。试验结果表明,无粘结部分... 为了探索配置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柱在震后的复位性能,进行了4个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其中3个试件配置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钢筋,另外1个试件为不加预应力钢筋的对比试件。试验结果表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相比较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滞回耗能能力相对较差,但震后残余变形较小,表现出了良好的复位性能;预应力度水平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的残余变形、复位能力、承载力、延性和滞回性能等特性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复位性能 预应力度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冻融和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开裂的细观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闫景晨 李瀚翔 《建筑材料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4-780,共7页
选用普通沥青混凝土、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玄武岩纤维+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为研究样本,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从细观角度对重复荷载作用下4种沥青混凝土小梁试件进行全局位移、应变测量,并对其裂缝发展进行时... 选用普通沥青混凝土、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玄武岩纤维+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为研究样本,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从细观角度对重复荷载作用下4种沥青混凝土小梁试件进行全局位移、应变测量,并对其裂缝发展进行时间及空间上的分析;以融雪剂(盐溶液)冻融循环作用下裂纹稳定发展阶段的应变集中速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玄武岩纤维、冻融循环次数、盐溶液(NaCl、CH_(3)COOK、CaCl_(2))对沥青混凝土小梁试件应变集中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寿命与应变集中程度有很大关联;SBS改性剂与玄武岩纤维的加强方式有互补性;在相同盐冻融循环条件下,玄武岩纤维的加入可以减小沥青混凝土的应变集中速率;盐溶液对沥青混凝土应变集中速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CaCl_(2)、NaCl、CH_(3)COOK;盐冻融的主要作用方式依旧是冰冻结晶刺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观分析 玄武岩纤维 融雪剂 冻融循环 正交试验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重复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轴重复加载蠕变试验的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飞 王岚 邢永明 《北方交通》 2021年第4期29-34,共6页
为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橡胶粉目数及温拌剂对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温拌前后不同目数的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在40℃、50℃、60℃下的三轴重复加载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较高温度、较小应力下,温拌混合目胶粉改性沥... 为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橡胶粉目数及温拌剂对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温拌前后不同目数的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在40℃、50℃、60℃下的三轴重复加载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较高温度、较小应力下,温拌混合目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WRMAM@CM)的高温性能最优,温拌60目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WRMAM@60M)次之,热拌60目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HRMAM@60M)性能略差,热拌混合目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HRMAM@CM)性能最差;高温、大应力下,温拌混合目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WRMAM@CM)的高温性能最优,温拌60目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WRMAM@60M)次之,热拌混合目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HRMAM@CM)性能略差,热拌60目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HRMAM@60M)性能最差。根据蠕变试验结果拟合出基于改进的Burgers模型的黏弹参数,从黏弹参数角度进一步解释温拌前、后不同目数的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 三轴重复加载蠕变试验 高温性能 轴向应变 黏弹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竖向拼缝构造措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宏庚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年第1期39-42,共4页
对竖向拼缝处采取不同构造措施连接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破坏形式、变形性能,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竖向拼缝处设有可靠构造措施可以确保叠合墙板的整... 对竖向拼缝处采取不同构造措施连接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破坏形式、变形性能,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竖向拼缝处设有可靠构造措施可以确保叠合墙板的整体性;从经济适用性考虑,通过对不同构造措施连接的叠合墙板的承载力、延性及耗能等抗震性能的对比,得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构造措施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构造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临结合的侧墙与腰梁及横梁节点抗震试验研究
10
作者 王迪 李亚杰 +2 位作者 罗琦琪 周玉晶 于思淼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3期94-101,112,共9页
地下建筑永久结构与基坑临时支护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绿色环保、高效节能,近年来被积极推广。为探究该结构体系中侧墙(连续墙)与腰梁及横梁(支撑)节点的抗震性能,制作了两种试件,均采用钢筋连接腰梁与横梁,分别使用钢板与螺纹型钢筋接驳器... 地下建筑永久结构与基坑临时支护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绿色环保、高效节能,近年来被积极推广。为探究该结构体系中侧墙(连续墙)与腰梁及横梁(支撑)节点的抗震性能,制作了两种试件,均采用钢筋连接腰梁与横梁,分别使用钢板与螺纹型钢筋接驳器连接腰梁与侧墙,开展低周循环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板连接与接驳器连接试件的破坏模式相近,均始于横梁内纵向钢筋屈服,横梁与腰梁界面混凝土压溃,最终横梁内纵向钢筋断裂。两种试件相比,钢板连接试件正向极限承载力略低,负向极限承载力略高,二者承载力均满足设计使用要求;钢板连接试件正、负向位移延性系数分别为接驳器连接试件的1.98倍与1.16倍,表明前者延性更好;钢板连接试件强度退化程度低于接驳器连接试件,钢筋混凝土滑移小,虽刚度退化高于后者,但曲线变化平缓,耗能均匀且稳步提升。综合考量两种试件的抗震性能指标,本文推荐侧墙与腰梁采用钢板连接。研究结论可为类似节点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临结合 抗震试验 低周循环加载 支护结构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板墙加固砖砌体墙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黄世敏 姚秋来 +1 位作者 康艳博 孔繁峰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4-97,171,共5页
介绍了混凝土板墙加固砖砌体墙的试验过程及现有的承载力计算方法背景。通过对不同形式的10面墙片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加载试验,研究了砖墙、单双面加固墙片以及震前震后加固墙片的工作性能,分析了砖砌体墙砂浆强度、混凝土板墙厚度、... 介绍了混凝土板墙加固砖砌体墙的试验过程及现有的承载力计算方法背景。通过对不同形式的10面墙片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加载试验,研究了砖墙、单双面加固墙片以及震前震后加固墙片的工作性能,分析了砖砌体墙砂浆强度、混凝土板墙厚度、震前与震后加固、单双面板墙加固等因素对原砖墙承载力、刚度以及延性的影响。可看出加固后墙片的抗震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双面厚60mm混凝土板墙加固后墙片的抗剪承载力等同于厚120mm混凝土剪力墙。同时,验证了建筑抗震加固规程中承载力增强系数取值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砌体 砌体加固 混凝土板墙 水平低周反复试验 加固
原文传递
装配整体式地铁车站横断面方向梁板柱中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杜修力 刘洪涛 +3 位作者 许成顺 金浏 罗富荣 李松梅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60,共10页
为评价装配整体式地铁车站整体抗震性能及推动预制拼装技术在地下结构中的应用与发展,以北京某装配整体式地铁车站实际工程为背景,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车站横断面方向的足尺预制拼装梁板柱中节点和一个作为对比分析的现浇整体梁板柱中节点... 为评价装配整体式地铁车站整体抗震性能及推动预制拼装技术在地下结构中的应用与发展,以北京某装配整体式地铁车站实际工程为背景,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车站横断面方向的足尺预制拼装梁板柱中节点和一个作为对比分析的现浇整体梁板柱中节点.采用低周循环加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梁板柱中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承载力、变形能力、耗能能力以及刚度退化等.试验结果表明:预制拼装梁板柱中节点与现浇整体梁板柱中节点的破坏形态略有不同,现浇整体梁板柱中节点的裂缝分布均匀,主要分布在加载板及连接梁区域,而预制拼装梁板柱中节点的裂缝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加载板(叠合板)及预制构件拼装连接部位,尤其是叠合板的现浇与预制构件的连接区域.预制拼装梁板柱中节点与现浇整体梁板柱中节点的承载力、初始刚度及耗能能力基本相当,且预制拼装梁板柱中节点的位移延性系数约为现浇整体梁板柱中节点的1.6倍.基于预制拼装构件的连接方式及构造特点,对灌浆套筒和拼装连接缝进行简化处理,并对试验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破坏形态和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预制拼装梁板柱中节点的抗震性能与现浇整体梁板柱中节点的抗震性能基本相当.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均为预制拼装结构在地下结构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整体地铁车站 梁板柱中节点 低周循环加载试验 数值模拟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煤岩重复加载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海龙 陈绍杰 +1 位作者 赵铁鹏 钟宜涛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8-50,共3页
利用MTS815.03电液伺服岩石试验系统,对运河煤矿煤岩试件在重复加载作用下的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复加载作用下,煤岩强度极限较常规单轴压缩强度极限降低约23.65%;二次加载时弹性模量较初次加载时弹性模量增大约21.08%。由... 利用MTS815.03电液伺服岩石试验系统,对运河煤矿煤岩试件在重复加载作用下的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复加载作用下,煤岩强度极限较常规单轴压缩强度极限降低约23.65%;二次加载时弹性模量较初次加载时弹性模量增大约21.08%。由于煤岩含有大量原生损伤裂隙并且强度较低,在重复加载过程中,煤岩内部原生裂隙和新生裂隙的闭合与张开以及不可恢复的宏观裂纹的产生为煤岩弹性模量的增大、强度极限的降低给予较为合理的解释。在重复加载作用下,有超过1/3的能量以内部裂隙的闭合,材料的屈服、破坏、损伤、断裂以及裂隙面的滑移摩擦等形式消耗掉。煤岩的破坏过程经历了从压密、应变硬化到软化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重复加载 力学特性 能量特征 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