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钇强化Al-Zn-Mg-Cu铝合金的组织特征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桂荣 赵玉涛 +2 位作者 李季 王宏明 陈刚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2,共4页
在熔炼过程中以铝钇中间合金形式加入Y元素,研究0~0.30%范围内不同Y加入量对铝合金铸态和均匀化处理后凝固组织的影响.金相显微和扫描电镜检测结果显示:当Y的加入量在0.25%时,铸态组织中晶粒细化效果明显,晶粒度由基体的60~70μm下降... 在熔炼过程中以铝钇中间合金形式加入Y元素,研究0~0.30%范围内不同Y加入量对铝合金铸态和均匀化处理后凝固组织的影响.金相显微和扫描电镜检测结果显示:当Y的加入量在0.25%时,铸态组织中晶粒细化效果明显,晶粒度由基体的60~70μm下降到40~50μm,二次枝晶间距减小,晶界处的主要平衡相是T(AlZnMgCu)相和含Y相.经过450℃,12h的均匀化处理后,晶界不再粗大、连续,析出物呈点链状或长条状.对于0.25%Y-7055合金,晶界中析出相不再明显,晶界、晶内可见2~3μm的含Y相Al3Y和Al2Y,加Y后的合金组织材料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钇元素 强化 铝合金 凝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B对AM60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利国 张保丰 +2 位作者 关绍康 齐新华 耿家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2,共4页
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万能拉伸测试仪研究了AM60合金中加入RE和B后的组织和性能,并分析了RE和B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E和B都可以使合金的晶粒细化,β相的分布也变得均匀弥散,显著改善合金的显微组织,B... 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万能拉伸测试仪研究了AM60合金中加入RE和B后的组织和性能,并分析了RE和B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E和B都可以使合金的晶粒细化,β相的分布也变得均匀弥散,显著改善合金的显微组织,B和RE的同时加入效果最佳。0.15%(质量分数,下同)B加入AM60合金中没有形成新相,1.6%的RE加入则形成了稳定性较高的针状Al11RE3等相,B的变质作用及适当的固溶处理能使针状的稀土相钝化并变短。同时加入RE,B使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较显著的改善,其中显微硬度提高了26%,抗拉强度提高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RE B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激光立体成形TC11钛合金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瑜 陈静 +2 位作者 张凤英 林鑫 黄卫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46-2150,共5页
通过对TC11钛合金激光立体成形件沉积态和热处理态组织进行对比研究,探索改善TC11钛合金激光立体成形组织,提高材料高温综合性能的途径。结果表明,TC11钛合金的沉积态组织由贯穿多个熔覆层粗大柱状晶和粗大等轴晶组成,原始柱状β-Ti晶... 通过对TC11钛合金激光立体成形件沉积态和热处理态组织进行对比研究,探索改善TC11钛合金激光立体成形组织,提高材料高温综合性能的途径。结果表明,TC11钛合金的沉积态组织由贯穿多个熔覆层粗大柱状晶和粗大等轴晶组成,原始柱状β-Ti晶内的微观组织是由条状α和残留β组成。沉积态试样在950℃热处理后组织为等轴α、条状α和β转变基体组成的近似三态组织,晶界α大部分破碎球化消失,部分未破碎的晶界上镶嵌有α集束。粗大β晶内等轴α的产生与亚晶有关。在970℃热处理后为网篮组织,等轴α较少,α板条有粗化趋势;在1030℃再结晶后再经950℃热处理的组织是由粗大α板条组成的魏氏组织,在α边界和α内部残留有大量细小β,晶界α基本没有破碎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1钛合金 激光立体成形 热处理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焊接AZ31B镁合金接头微观组织特征 被引量:35
4
作者 王继锋 刘黎明 宋刚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18,共4页
采用YAG激光器焊接AZ31B镁合金 ,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扫描电镜、硬度仪分别研究了激光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元素分布、断口形貌、硬度变化。结果表明 ,AZ31B镁合金激光焊接接头没有明显的热影响区 ,焊缝狭窄 ,接头成形好 ... 采用YAG激光器焊接AZ31B镁合金 ,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扫描电镜、硬度仪分别研究了激光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元素分布、断口形貌、硬度变化。结果表明 ,AZ31B镁合金激光焊接接头没有明显的热影响区 ,焊缝狭窄 ,接头成形好 ,焊缝为细小的等轴晶 ,但靠近上表面存在大晶粒 ;没有发现区域偏析 ,无脆晶相 (Mg1 7Al1 2 )存在 ;镁的蒸发损失导致焊缝金属中铝含量的升高 ,而锌基本不变 ,同时熔深方向镁的损失增大 ;断口表现为混合断裂 ,没有气孔和裂纹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激光焊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石鲷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 被引量:14
5
作者 胡玲玲 李加儿 +2 位作者 区又君 蔡文超 艾丽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387,共4页
以Wright′s和Giemsa双重染色法对条石鲷外周血液有形成分的形态进行观察研究,观察到的外周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未发现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各类血细胞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核细胞、嗜中性... 以Wright′s和Giemsa双重染色法对条石鲷外周血液有形成分的形态进行观察研究,观察到的外周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未发现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各类血细胞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白细胞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6.03%、26.97%、11.86%和25.14%.在外周血液中还观察到核影、未成熟和正在分裂、降解的红细胞以及正在分裂的血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石鲷 血细胞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取向硅钢组织及织构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海军 付兵 +1 位作者 项利 仇圣桃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0-97,共8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EBSD观察并研究了普通取向硅钢组织、织构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热轧板组织及织构沿板厚方向存在不均匀性,一次冷轧后,组织发生了较大变化,完全转变为纤维带状条带组织。经840℃×10 min脱碳退火后初次再结晶晶粒... 采用光学显微镜、EBSD观察并研究了普通取向硅钢组织、织构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热轧板组织及织构沿板厚方向存在不均匀性,一次冷轧后,组织发生了较大变化,完全转变为纤维带状条带组织。经840℃×10 min脱碳退火后初次再结晶晶粒平均尺寸为20.13μm,织构主要有{001}<010>、{111}<112>、以及Goss等织构,并可将碳脱至3.5×10-5以下。二次冷轧后,组织再次转变为纤维带状组织,织构类型与一次冷轧板织构类型类似,仅织构强度不同。经650℃×4 min回复时,冷轧组织发生了完全再结晶,再结晶晶粒平均尺寸为7.25μm。高温退火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具有Goss位向的初次晶粒发生异常长大,温度到达1000℃时,晶粒尺寸达到厘米级,成品晶粒平均直径为18.92 mm,晶粒较为圆整,成品最佳磁感为1.885 T,铁损为1.21 W/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取向硅钢 组织 织构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与混凝土结构尺寸效应述评(Ⅰ):材料层次 被引量:56
7
作者 杜修力 金浏 李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8-45,共18页
尺寸效应,是指随着结构尺寸的增大,以强度为代表的力学性能指标不再为常数。目前,混凝土结构尺寸效应问题主要归结于两个层面:混凝土材料层次尺寸效应及钢筋混凝土构件层次尺寸效应。主要从材料层次出发,对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几类混凝... 尺寸效应,是指随着结构尺寸的增大,以强度为代表的力学性能指标不再为常数。目前,混凝土结构尺寸效应问题主要归结于两个层面:混凝土材料层次尺寸效应及钢筋混凝土构件层次尺寸效应。主要从材料层次出发,对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几类混凝土尺寸效应理论进行评述,进而阐述了国内外研究者在混凝土材料尺寸效应方面的试验及模拟工作,最后对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发展的一些方向作探讨。总的来说,在断裂力学尺寸效应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强度随机性以及裂缝分形特性等因素,建立适用于全尺寸的混凝土全局尺寸效应律是后续研究的重点,进而,结合开展更大尺寸范围混凝土材料尺寸效应试验及数值研究成果,对混凝土尺寸效应新理论进行验证与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强度 断裂 尺寸效应 细观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非饱和黄土浸水后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邓洪亮 尹金宽 +1 位作者 谢向文 郭玉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98-102,共5页
非饱和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它具有湿陷性、承载力低等特殊的工程性质条件,常对工程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成了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分析了非饱和黄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微观结构特征、矿物成份和化学成份特点,通过大量的土工试验... 非饱和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它具有湿陷性、承载力低等特殊的工程性质条件,常对工程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成了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分析了非饱和黄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微观结构特征、矿物成份和化学成份特点,通过大量的土工试验对非饱和黄土浸水后的破坏变形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了黄土湿陷性与浸水时间、含水量、饱和度和压力之间的关系,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黄土 湿陷性 微观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重机伸缩臂截面拓扑优化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欣 黄琳 +2 位作者 高媛 高顺德 王益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379,共6页
将拓扑优化应用在起重机臂架截面结构设计中,可以解决起重机伸缩臂结构的最优分布问题,从而提高起重机伸缩臂的力学性能,减轻臂架自重.分析拓扑优化中材料变密度法及其相关参数对拓扑优化结果的影响,采用结构力学中的拓扑优化方法建立... 将拓扑优化应用在起重机臂架截面结构设计中,可以解决起重机伸缩臂结构的最优分布问题,从而提高起重机伸缩臂的力学性能,减轻臂架自重.分析拓扑优化中材料变密度法及其相关参数对拓扑优化结果的影响,采用结构力学中的拓扑优化方法建立了伸缩吊臂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利用HyperMesh软件建立起重机臂架的有限元模型,并用OptiStruct软件进行优化分析,获得了最优的臂架截面拓扑图.优化结果表明数学模型是合理的,拓扑优化应用在起重机臂架截面设计中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变密度法 起重机 臂架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磁场对电沉积镍铁合金膜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温艳玲 钟云波 +3 位作者 任忠鸣 黄琦晟 邓康 徐匡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5-721,共7页
在电沉积镍铁合金膜过程中施加了不同强度的纵向强磁场,研究了磁场强度对电沉积镍铁合金膜的微观形貌、晶粒取向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磁感应强度增加,镀层表面晶粒先粗化,然后细化为数百纳米的颗粒层;同时样品截面组织经历了由... 在电沉积镍铁合金膜过程中施加了不同强度的纵向强磁场,研究了磁场强度对电沉积镍铁合金膜的微观形貌、晶粒取向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磁感应强度增加,镀层表面晶粒先粗化,然后细化为数百纳米的颗粒层;同时样品截面组织经历了由层状生长转为树枝晶、脊状晶和条状晶的一系列变化;在12 T强磁场下条状晶沿外磁场方向破碎为球状微晶组织;强磁场使样品(111)晶面择优取向,并进一步促进了Fe2+的优先沉积,使样品中铁含量随外加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加,而膜的饱和磁化强度也线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合金膜 强磁场 电沉积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内注射臭氧致兔VX2瘤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强 方亮 +5 位作者 杨继金 霍宁宁 吕虎 熊源长 江旭 李慧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30-833,共4页
目的 研究瘤体内注射不同浓度臭氧(O3)后兔VX2瘤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以探讨臭氧用于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浓度,并根据超微结构改变持续时间,推断重复治疗可能的间隔时间。方法 20只荷瘤大白兔分为4组,对照组2只,T20(20%... 目的 研究瘤体内注射不同浓度臭氧(O3)后兔VX2瘤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以探讨臭氧用于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浓度,并根据超微结构改变持续时间,推断重复治疗可能的间隔时间。方法 20只荷瘤大白兔分为4组,对照组2只,T20(20%臭氧)、T40(40%臭氧)和T60组(60%臭氧)治疗组各6只,直视下按瘤体积2倍量不同浓度的O2/O3混合气体用注射器直接注入瘤体内,对照组(仅模拟穿刺)及各治疗组取2只兔在实验完成后即刻取材,剩余兔分别于术后第4、8天各处死2只取材、制片,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T20组注射臭氧后即刻可见肿瘤细胞有轻微的损伤改变,线粒体轻微嵴溶解,少许线粒体呈球状肿胀,内质网扩张,部分核周间隙增宽,细胞间隙正常。T40组和T60组注射臭氧后即刻均可见肿瘤细胞有明显损伤,表现为线粒体明显肿胀,内质网扩张,细胞核肿胀,核周间隙增宽,部分细胞膜崩裂,组织结构崩解,术后第4天,可见大片坏死,炎细胞浸润,肿瘤细胞膜不完整,溶酶体线粒体形成(呈新月形黑颗粒)或线粒体溶解,内质网扩张,部分胞质溶解,细胞核不规则,核周间隙扩张,T60组更明显。血管内皮细胞也有损伤改变。3组的细胞损伤在术后第8天仍可观察到,但呈逐渐修复状态。结论 兔VX2瘤内注射20% ~ 60%臭氧后,都会对肿瘤细胞、瘤内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甚至死亡,20%的损伤较轻微,40% ~ 60%的比较明显,但综合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40%臭氧可能更为明显。虽然有部分修复,但术后第8天仍可见较明确的细胞损伤改变,故治疗间隔以4 ~ 8 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臭氧 VX2瘤 超微结构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的组织、织构及深拉伸性能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海涛 刘振宇 +1 位作者 王国栋 江来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1-664,共4页
重点研究了冷轧压下率对冷轧、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终轧温度为750℃时,热轧带退火后以{111}再结晶织构为主.随着冷轧压下量的增加,γ织构减弱,α织构增强,{111}再结晶织构明显增强.当冷轧压下率为84%时,{111}再结晶组分的体积... 重点研究了冷轧压下率对冷轧、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终轧温度为750℃时,热轧带退火后以{111}再结晶织构为主.随着冷轧压下量的增加,γ织构减弱,α织构增强,{111}再结晶织构明显增强.当冷轧压下率为84%时,{111}再结晶组分的体积分数达到64.5%,退火板的平均塑性应变比(-R)高达1.69,平面各向异性(ΔR)仅为-0.17,深拉伸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深拉伸性能 显微组织 冷轧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TiN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谷美林 黄传真 +2 位作者 刘炳强 邹斌 刘增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21,共4页
热压烧结制备了不同TiN含量的复合陶瓷刀具材料TiB2-TiN-(Ni,Mo),对其性能测试表明,随着TiN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逐渐提高,但是材料的硬度在TiN的含量达到40%(体积分数)时却大幅度降低。利用X衍射(XRD)、扫描电镜(SEM)... 热压烧结制备了不同TiN含量的复合陶瓷刀具材料TiB2-TiN-(Ni,Mo),对其性能测试表明,随着TiN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逐渐提高,但是材料的硬度在TiN的含量达到40%(体积分数)时却大幅度降低。利用X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AX)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生成了MoNi相;随TiN含量增加,材料从以沿晶断裂为主转变为同时有沿晶断裂和穿晶断裂的断裂模式;裂纹扩展过程中有金属颗粒桥连现象。分析认为,材料的主要增韧机制是延性相颗粒桥连和裂纹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 TIN 陶瓷刀具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时效时间对汽车用6016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辉 张华 +2 位作者 祝贞凤 赵奇 江海涛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9-152,共4页
对汽车覆盖件用6016铝合金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预时效处理,并进行烘烤硬化。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微观组织,差示扫描量热器测试了DSC曲线,并对其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预时效时间的延长,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呈现逐... 对汽车覆盖件用6016铝合金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预时效处理,并进行烘烤硬化。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微观组织,差示扫描量热器测试了DSC曲线,并对其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预时效时间的延长,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烤漆处理后,二者均发生了明显的提高,并且预时效时间越长,烘烤后强度的提升越高;预时效处理后,原子团簇溶解-吸热峰推迟出现,GP区和β″相析出-放热峰值温度略有降低,预时效处理抑制了后续自然停放过程中生成原子团簇与GP区,同时有利于车身板BH值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16铝合金 预时效时间 组织 强度 DSC曲线
原文传递
丙烯腈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先玖 吴鑫 +3 位作者 阮素云 马国云 周元陵 金泰廙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丙烯腈(ACN)对雄性SD大鼠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损伤作用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从52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取出4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以0,7.5,15.0,30.0 mg/kg的剂量(用生理盐水作溶剂)... 目的探讨丙烯腈(ACN)对雄性SD大鼠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损伤作用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从52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取出4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以0,7.5,15.0,30.0 mg/kg的剂量(用生理盐水作溶剂)腹腔注射ACN染毒,1次/d,每周5次,连续染毒13周。13周末,从各组中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其余实验大鼠停止染毒2周后处死。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大鼠睾丸组织的病理损伤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ACN染毒13周后,7.5 mg/kg组光镜下可见大鼠睾丸曲精小管组织病理学结构有轻微改变,受损程度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加重;30.0 mg/kg组,光镜下可见大鼠睾丸部分曲精小管出现退行性病变,管腔中生精细胞和精子数量减少;电镜下可看到凋亡的、核畸形的以及坏死的初级精母细胞和畸形精子,生精管上皮空泡样变,腔面无精子,尚存的发育期精子细胞内没有线粒体的相应移动。15周后(停止染毒2周后)各组大鼠睾丸组织病变与同剂量组染毒13周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CN能够诱导大鼠睾丸损伤,具有性腺毒性,同时提示,生精细胞的核质损伤是其主要毒作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大鼠 睾丸 组织病理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对高强度船板钢变形后连续冷却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静 李桂艳 +3 位作者 韩鹏 李文竹 赵宝纯 徐烽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2,16,共4页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采用热膨胀法结合硬度测试得到加钼和不加钼两种高强度船板钢变形后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观察了相应的组织转变特征,研究了钼元素对高强度船板钢CCT曲线及显微组织...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采用热膨胀法结合硬度测试得到加钼和不加钼两种高强度船板钢变形后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观察了相应的组织转变特征,研究了钼元素对高强度船板钢CCT曲线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强度船板钢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2%的钼后,扩大了其CCT曲线中的贝氏体转变区,并且使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区右移;在相同的冷却速率下贝氏体中的M/A岛数量较多,尺寸较大,分布更加均匀弥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热膨胀法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钕对亚共晶铝硅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檀廷佐 姚正军 +2 位作者 袁灿 徐军 魏东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6-40,共5页
以中间合金的方式向亚共晶铝硅合金ZL101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稀土钕进行变质处理,研究了变质前后合金的组织、力学性能、拉伸断口形貌及物相组成。结果表明:稀土钕对ZL101合金具有变质作用,随钕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强度及伸长率均先升后... 以中间合金的方式向亚共晶铝硅合金ZL101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稀土钕进行变质处理,研究了变质前后合金的组织、力学性能、拉伸断口形貌及物相组成。结果表明:稀土钕对ZL101合金具有变质作用,随钕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强度及伸长率均先升后降,钕添加量为0.3%时变质效果最佳,合金硬度、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分别达到72 HBS,190 MPa,2.9%;添加钕后合金拉伸断口中有韧窝出现;钕含量达到0.4%时,合金中生成的化合物相为Al_8Si_8MgNd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变质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二硅化钼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方双全 黄群华 +2 位作者 乔英杰 王家华 贾琦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0,共4页
金属间化合物二硅化钼由于具有较小的密度、较高的熔点,优异的抗氧化性,尤其是具有可贵的随温度上升强度并不下降的特性(R特性),使其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MoSi2的晶体结构、显微组织、性能特点及其主要应用领域,并展望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二硅化钼 显微结构 性能特点 应用领域
原文传递
铀表面纳米铌镀层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庆富 陈林 +3 位作者 张鹏程 蓝林钢 郎定木 夏云霞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4-469,共6页
采用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在贫铀表面以不同偏压制备了铌镀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镀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纳米压痕仪与摩擦磨损仪对镀层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铌镀层平整致密,但存在靶材飞溅颗粒形成的镀层缺陷... 采用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在贫铀表面以不同偏压制备了铌镀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镀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纳米压痕仪与摩擦磨损仪对镀层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铌镀层平整致密,但存在靶材飞溅颗粒形成的镀层缺陷,铌镀层为体心立方结构,镀层存在择优取向与晶粒细化等特性且为纳米镀层;铌镀层为典型的柱状结构。铌镀层在加载卸载压力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500 V脉冲偏压所得铌镀层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弹性模量和纳米硬度分别为195.1 GPa,12.9 GPa,摩擦系数约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镀层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贫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韧性低合金耐磨钢的开发与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曹艺 王昭东 +3 位作者 姜在伟 张逖 王超 吴迪 《轧钢》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共5页
针对我国生产的耐磨钢性能不稳定、低温冲击韧性差、板形控制困难等缺点,采用Ti-Cr-B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利用3500mm炉卷轧机及辊式淬火机等设备,通过轧后淬火+回火工艺生产了6~60mm厚低成本NM360、NM400低合金耐磨钢板。其板条结构上分... 针对我国生产的耐磨钢性能不稳定、低温冲击韧性差、板形控制困难等缺点,采用Ti-Cr-B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利用3500mm炉卷轧机及辊式淬火机等设备,通过轧后淬火+回火工艺生产了6~60mm厚低成本NM360、NM400低合金耐磨钢板。其板条结构上分布的高密度位错及碳化物硬化了基体,并阻止了显微切削,析出物能细化晶粒并起到了沉淀强化作用。该钢板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表面及厚度方向硬度分布均匀,10mm以下薄规格板形良好,耐磨性能及焊接性能均满足用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耐磨性能 焊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