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ter Vapor Motion Signal Extraction from FY-2E Longwave Infrared Window Images for Cloud-free Regions:The Temporal Difference Technique 被引量:3
1
作者 YANG Lu WANG Zhenhui +2 位作者 CHU Yanli ZHAO Hang TANG Mi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386-1394,共9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alculate the low-level atmospheric motion vectors (AMVs) in clear areas with FY-2E IR2 window (11.59-12.79 μm) channel imagery,where the traditional cloud motion wind technique fail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alculate the low-level atmospheric motion vectors (AMVs) in clear areas with FY-2E IR2 window (11.59-12.79 μm) channel imagery,where the traditional cloud motion wind technique fails.A new tracer selection procedure,which we call the temporal difference technique,is demonstrated in this paper.This technique makes it possible to infer low-level wind by tracking features in the moisture pattern that appear as brightness temperature (TB) differences between consecutive sequences of 30-min-interval FY-2E IR2 images over cloud-free regions.The TB difference corresponding to a 10% change in water vapor density is computed with the Moderate Resolution Atmospheric Transmission (MODTRAN4)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The total contribution from each of the 10 layers is analyzed under four typical atmospheric conditions:tropical,midlatitude summer,U.S.standard,and midlatitude winter.The peak level of the water vapor weighting function for the four typical atmospheres is assigned as a specific height to the TB "wind".This technique is valid over cloudfree ocean areas.The proposed algorithm exhibits encouraging statistical results in terms of vector difference (VD),speed bias (BIAS),mean vector difference (MVD),standard deviation (SD),and root-mean-square error (RMSE),when compared with the wind field of NCEP reanalysis data and rawinsonde observ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motion vector clear sky radiative transfer temporal difference techniq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HEVC Video Steganalysis Method Using the Optimality of Motion Vector Prediction
2
作者 Jun Li Minqing Zhang +2 位作者 Ke Niu Yingnan Zhang Xiaoyuan Yang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4年第5期2085-2103,共19页
Among steganalysis techniques,detection against MV(motion vector)domain-based video steganography in the 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standard remains a challenging issue.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detectio... Among steganalysis techniques,detection against MV(motion vector)domain-based video steganography in the 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standard remains a challenging issue.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this paper proposes a steganalysis method that can perfectly detectMV-based steganography in HEVC.Firstly,we define the local optimality of MVP(Motion Vector Prediction)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AMVP(Advanced Motion Vector Prediction).Secondly,we analyze that in HEVC video,message embedding either usingMVP index orMVD(Motion Vector Difference)may destroy the above optimality of MVP.And then,we define the optimal rate of MVP as a steganalysis feature.Finally,we conduct steganalysis detection experiments on two general datasets for three popular steganographymethods and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with four state-ofthe-art steganalysis method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feature set.Furthermore,our method stands out for its practical applicability,requiring no model training and exhibiting low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making it a viable solution for real-world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deo steganography video steganalysis motion vector prediction motion vector difference advanced motion vector prediction local optim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rivation of Cloud-Free-Region Atmospheric Motion Vectors from FY-2E Thermal Infrared Imagery 被引量:3
3
作者 Zhenhui WANG Xinxiu SUI +5 位作者 Qing ZHANG Lu YANG Hang ZHAO Min TANG Yizhe ZHAN Zhiguo ZHA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72-282,共11页
The operational cloud-motion tracking technique fails to retrieve atmospheric motion vectors (AMVs) in areas lacking cloud; and while water vapor shown in water vapor imagery can be used, the heights assigned to the... The operational cloud-motion tracking technique fails to retrieve atmospheric motion vectors (AMVs) in areas lacking cloud; and while water vapor shown in water vapor imagery can be used, the heights assigned to the retrieved AMVs are mostly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As the noise-equivale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NEdT) performance of FY-2E split win- dow (10.3-11.5 μm, 11.6-12.8 μm) channels has been improved, the weak signals representing the spatial texture of water vapor and aerosols in cloud-free areas can be strengthened with algorithm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principle, and applied in calculating AMVs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This paper is a preliminary summary for this purpose, in which the principles and algorithm schemes for the temporal difference, split window difference and second-order difference (SD) methods are introduced. Results from simulation and cases experiments are reported in order to verify and evaluate the methods, based on comparison among retrievals and the "tru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ree algorithms, though not perfect in some cases, generally work well. Moreover, the SD method appears to be the best in suppressing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influence and clarifying the spatial texture of water vapor and aerosols. The accuracy with respect to NCEP 800 hPa reanalysis data was found to be acceptable, as compared with the accuracy of the cloud motion ve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motion vector cloud-free area FY-2E IR split window imagery differenc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矢量差(MVD)的CABAC新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康顺 金晶 王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4-748,共5页
在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中,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主要应用于主要档次中,并且具有较高的压缩效率。首先分析了CABAC编码原理和运动矢量差(MVD)各分量的上下文模型选择原理,而后提出了在帧间编码分割块尺寸下,充分地... 在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中,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主要应用于主要档次中,并且具有较高的压缩效率。首先分析了CABAC编码原理和运动矢量差(MVD)各分量的上下文模型选择原理,而后提出了在帧间编码分割块尺寸下,充分地利用当前块MVD与当前块MV的相关性、当前块MVD与已编码相邻块MVD的相关性以及当前块MVD中各分量之间相关性的CABAC优化算法(CABAC_1算法)。通过实验表明:较基准CABAC算法,CABAC_1算法一方面能有效地降低2%左右的编码时间及确保了编码序列的视觉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节约在编码中帧间编码帧的码流(比特流),其中P帧平均节约了10%左右的比特流,B帧节约了5%左右的比特流。因此,CABAC_1算法是一种有效的优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矢量差 H.264 CABAC编码 码率 块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赵文哲 秦世引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4-70,共7页
针对视频运动目标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对帧间差分法、背景建模法、图像分割法、聚类分析法、运动矢量场法等视频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的算法适应性、复杂度等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辅以典型的视频运动目标检测实例,比较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针对视频运动目标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对帧间差分法、背景建模法、图像分割法、聚类分析法、运动矢量场法等视频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的算法适应性、复杂度等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辅以典型的视频运动目标检测实例,比较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与优劣特点,可为不同应用场合下视频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指出了现阶段视频运动目标检测技术研发的瓶颈所在,以及在新的应用需求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并对进一步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帧间差分法 背景建模法 AdaBoost分类 运动矢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法的空间相机像移速度矢量计算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运 颜昌翔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4-1060,共7页
为了实现空间相机精密像移补偿,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法的空间相机像移速度矢量计算模型。首先,应用坐标变换建立空间相机对地成像模型,分析了空间相机在垂直摄影、侧摆摄影和前后摆摄影时,目标像点与成像面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然后,根... 为了实现空间相机精密像移补偿,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法的空间相机像移速度矢量计算模型。首先,应用坐标变换建立空间相机对地成像模型,分析了空间相机在垂直摄影、侧摆摄影和前后摆摄影时,目标像点与成像面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然后,根据目标像点在成像面上的匀速运动规律,提出对像点位置坐标进行差分计算求得像移速度矢量的方法。最后,对提出的方法与基于坐标变换的像移速度矢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计算方法的相对误差在0.1%以内,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避免了传统坐标变换法复杂的微分计算,提高了计算速度,亦可应用于同类遥感器的像移矢量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变换 差分法 像移速度矢量 空间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目标区域的快速去模糊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沛秦 谢剑斌 +2 位作者 陈章永 程永茂 刘通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40-1245,共6页
本文针对监视视频图像中快速移动目标的运动模糊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目标区域的快速去运动模糊算法。本文新算法的实现过程可归纳为三步:首先,通过分析图像运动模糊的离散模型,得出去模糊逆运算迭代公式;其次,针对本文实际研究对象,对相... 本文针对监视视频图像中快速移动目标的运动模糊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目标区域的快速去运动模糊算法。本文新算法的实现过程可归纳为三步:首先,通过分析图像运动模糊的离散模型,得出去模糊逆运算迭代公式;其次,针对本文实际研究对象,对相邻帧进行差值计算,利用连续两幅帧差图像提取目标运动矢量以及获取模糊目标所在区域;最后,依据图像去运动模糊的离散迭代模型,对模糊目标区域代入运动矢量进行逆运算,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去运动模糊处理。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不仅从空间上缩小了去模糊逆运算范围,处理速度快,而且该方法降低了背景中大片随机噪声对去模糊效果的影响,去运动模糊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模糊 帧差法 运动矢量 离散迭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精确度的降分辨率视频转码运动矢量合成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韩镇 胡瑞敏 +1 位作者 陈皓 李明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4,共8页
针对现有的降分辨率视频转码运动矢量合成算法没有考虑输入运动矢量的精确度,从而使得合成误差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度的降分辨率视频转码运动矢量合成算法。该算法分为两次合成,首先基于绝对差值和(SAD)对转码输入流中的运动... 针对现有的降分辨率视频转码运动矢量合成算法没有考虑输入运动矢量的精确度,从而使得合成误差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度的降分辨率视频转码运动矢量合成算法。该算法分为两次合成,首先基于绝对差值和(SAD)对转码输入流中的运动矢量进行平均合成,然后再基于率失真函数,对转码输出流中的相邻运动矢量和第1次合成得到的运动矢量进行选择合成。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保持较低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了运动矢量合成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分辨率转码 运动矢量合成 精确度 绝对差值和 率失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主观值训练的盲视频质量评价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卫津津 金志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2-566,共5页
针对现有基于机器学习的无参考视频质量评价方法中需要利用大量主观评价分值进行训练,导致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非主观值训练的盲视频质量评价算法.首先,利用高斯差分滤波器提取视频结构特征矢量,通过计算与质量感知中心的距离,来评... 针对现有基于机器学习的无参考视频质量评价方法中需要利用大量主观评价分值进行训练,导致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非主观值训练的盲视频质量评价算法.首先,利用高斯差分滤波器提取视频结构特征矢量,通过计算与质量感知中心的距离,来评估视频空域感知质量;然后,利用聚类算法获取对运动矢量进行分类的阈值,进而得到运动感知因子;最后,结合视频空域感知质量和运动加权因子得到视频客观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LIVE video quality数据库中对视频质量预测的单调性和精确性分别达到了0.817,7和0.828,5,优于对比的其他盲视频质量评价算法;同时,该算法计算复杂度低,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质量 无参评价 高斯差分滤波 质量感知聚类 运动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Joint Source-Channel Decoding for H.264 Video Transmission
10
作者 WU Jing CHEN Shuzhen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7年第6期1057-1062,共6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grated joint source-channel decoder (I-JSCD) using Max-Log-MAP method for sources encoded with exp-Golomb codes and convolutional codes, and proposes a system applying this method to decod...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grated joint source-channel decoder (I-JSCD) using Max-Log-MAP method for sources encoded with exp-Golomb codes and convolutional codes, and proposes a system applying this method to decoding the VLC data, e.g. motion vector differences (MVDs), of H.264 across an AWGN channel. This method combines the source code state-space and the channel code state-space together to construct a joint state-space, develops a 3-D trellis and a maximum a-posterior (MAP) algorithm to estimate the source sequence symbol by symbol, and then uses max-log approximation to simplify the algorithm.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give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on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 (maximum about 15 dB) than a separate scheme. This also leads to a higher visual quality of video stream over a highly noisy cha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4 motion vector difference (mvd integrated joint source-channel decoding (I-JSCD) variable-length code (VLC) exp-Golomb code MAX-LOG-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耦合编码器的视频降噪方法
11
作者 徐成 谢宏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2-544,共3页
为了降低视频降噪算法的计算量,提出一种适用于H.264的分级非线性确定滤波因子的方案.该方法是对变换域时间方向滤波算法的改进,根据绝对误差和和运动适量选用相应的滤波因子后,通过调节DCT系数实现降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计算... 为了降低视频降噪算法的计算量,提出一种适用于H.264的分级非线性确定滤波因子的方案.该方法是对变换域时间方向滤波算法的改进,根据绝对误差和和运动适量选用相应的滤波因子后,通过调节DCT系数实现降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计算量小并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因子 降噪 变换域时间方向滤波 绝对误差和 运动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复杂度及运动信息的码率控制算法
12
作者 陈立峰 李子印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1,共5页
JVT-H017是H.264视频编码标准中采用的码率控制算法提案,但在许多实时场景应用中该算法还存在平均绝对差值(MAD)预测不准确等一些不足。针对现有码率控制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基本单元层码率控制算法。一方面在基于图像复杂度和运... JVT-H017是H.264视频编码标准中采用的码率控制算法提案,但在许多实时场景应用中该算法还存在平均绝对差值(MAD)预测不准确等一些不足。针对现有码率控制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基本单元层码率控制算法。一方面在基于图像复杂度和运动信息的基础上采用了4种时空加权模型预测平均绝对差值,并且采用运动矢量信息对图像复杂程度进行判定;另一方面结合MAD的变化情况分配目标比特。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JVT-H017和一些新的文献算法,改进算法的编码图像峰值信噪比得到了提高,同时实际码率更接近于目标码率,码率控制性能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4 码率控制 平均绝对差值 运动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的基于H.264/AVC压缩域信息的全局运动估计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喆 刘贵忠 钱学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3期19-23,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264/AVC压缩域的高效全局运动估计算法.由于H.264采用了多种新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使得其压缩码流的运动矢量(MV)场中包含大量噪声运动矢量,可参与全局运动估计的运动矢量相对较少.噪声运动矢量这里指的是与全局运...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264/AVC压缩域的高效全局运动估计算法.由于H.264采用了多种新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使得其压缩码流的运动矢量(MV)场中包含大量噪声运动矢量,可参与全局运动估计的运动矢量相对较少.噪声运动矢量这里指的是与全局运动不相符的运动矢量.为了降低噪声运动矢量的影响、提高全局运动估计的精度和效率,在全局运动估计过程中就必须对噪声运动矢量进行有效的去除.本文利用H.264码流中的运动矢量预测残差(MVD)和运动矢量预测参考块的信息,对噪声运动矢量做了有效的去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全局运动估计算法的计算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运动估计 H.264/AVC压缩域 运动矢量预测 运动矢量预测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导辅助的三元天线阵欺骗干扰检测算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范广腾 黄仰博 +2 位作者 伍微 朱祥维 孙广富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95,共5页
对欺骗信号的到达角检测是目前最有效的欺骗检测方法之一,常用的到达角检测又分为载波相位单差和载波相位双差检测。载波相位单差检测技术不能应用于运动载体,载波相位双差技术对多阵元发射的欺骗信号或单路欺骗信号失效。针对该问题,... 对欺骗信号的到达角检测是目前最有效的欺骗检测方法之一,常用的到达角检测又分为载波相位单差和载波相位双差检测。载波相位单差检测技术不能应用于运动载体,载波相位双差技术对多阵元发射的欺骗信号或单路欺骗信号失效。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惯导辅助的三元天线阵欺骗干扰检测技术,该算法主要应用于车辆运动载体,运动载体只需在某一时间段内运动一段距离即可利用该算法进行欺骗干扰检测。该算法对多阵元发射的欺骗信号或单路欺骗信号都同样有效。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得出天线阵基线长度越长,运动位移越大、欺骗源距离接收天线越近,信号入射方向与天线位移方向夹角越接近90°,该方法检测性能越优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欺骗检测 载波相位差 惯导辅助 三元天线阵 运动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方图平移的视频密文域大容量可逆信息隐藏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培 张帅伟 +2 位作者 林洋平 钮可 杨晓元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633-3638,共6页
针对视频密文域可逆信息隐藏(RDH)嵌入容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方图平移的视频密文域大容量可逆信息隐藏方案。首先,利用流密码算法对4×4亮度帧内预测模式和运动矢量差值(MVD)的符号位进行加密,形成视频密文域;其次,构造MVD... 针对视频密文域可逆信息隐藏(RDH)嵌入容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方图平移的视频密文域大容量可逆信息隐藏方案。首先,利用流密码算法对4×4亮度帧内预测模式和运动矢量差值(MVD)的符号位进行加密,形成视频密文域;其次,构造MVD的二维直方图,设计关于(0,0)对称的直方图平移算法;最后,在MVD密文域中进行直方图平移,实现可分离的视频密文域可逆信息隐藏。实验结果表明,与对比方案相比,所提方案的嵌入容量平均提升263.3%,加密视频的平均峰值信噪比(PSNR)最高不超过15.956 dB,含密的解密视频的平均PSNR均能达到30 dB以上。所提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嵌入容量,适用于更多类型的视频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信息隐藏 视频加密 直方图平移 大容量 运动矢量差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矢量分量差的视频隐写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珏 张敏情 杨晓元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35-137,140,共4页
针对H.264/AVC视频压缩标准,提出基于运动矢量分量差的隐写算法。根据人眼视觉特性,筛选出人眼较不敏感的运动矢量,计算其分量差以控制嵌入操作的位置,并在选定的运动矢量分量中嵌入秘密信息。由于操作具有对称性,因此对视频质量的影响... 针对H.264/AVC视频压缩标准,提出基于运动矢量分量差的隐写算法。根据人眼视觉特性,筛选出人眼较不敏感的运动矢量,计算其分量差以控制嵌入操作的位置,并在选定的运动矢量分量中嵌入秘密信息。由于操作具有对称性,因此对视频质量的影响较小。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载体利用率和嵌入效率,能够达到视频隐蔽通信对隐蔽性和隐写容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4/AVC标准 视频隐写 运动矢量分量差 盲提取 视觉不可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稳像技术在DM642上的实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勤锋 《山西电子技术》 2011年第3期19-20,23,共3页
实现了一种基于块匹配法(Block Matching Algorithm)的电子稳像系统。系统使用TI公司的TMS320DM642专用图像处理芯片,稳像算法采用求和绝对误差(SAD,the 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作为块匹配的匹配准则来估算原始视频图像的运动矢量,... 实现了一种基于块匹配法(Block Matching Algorithm)的电子稳像系统。系统使用TI公司的TMS320DM642专用图像处理芯片,稳像算法采用求和绝对误差(SAD,the 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作为块匹配的匹配准则来估算原始视频图像的运动矢量,SAD准则便于硬件实现。系统利用运动矢量对图像进行运动补偿后得到稳定的视频图像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稳像 块匹配法 SAD准则 运动矢量 运动补偿 DM6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像机运动情况下的运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西 《科技信息》 2011年第3期I0046-I0047,共2页
针对视频运动目标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摄像机运动情况下的视频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包括帧间差分法、图像分割法、运动矢量场法等,并对其算法适应性、复杂度、实时性等算法性能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分析,详细讨论了各种运动目标... 针对视频运动目标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摄像机运动情况下的视频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包括帧间差分法、图像分割法、运动矢量场法等,并对其算法适应性、复杂度、实时性等算法性能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分析,详细讨论了各种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的适用场合和优缺点,从而为不同应用场合下视频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运动摄像机 帧间差分法 图像分割法 运动矢量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视频码流的视频水印方案
19
作者 柳娜 裴静 +1 位作者 王冰洋 马莉 《通信技术》 2017年第10期2333-2339,共7页
为了解决视频数据的版权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码流的视频水印方案。该方案首先利用秘密信息分存方案将水印信息分存为多份待嵌水印;然后,利用FFMPEG定位视频流中残差和运动向量差值的可嵌入二进制编码比特;最终,利用水印数据修改可... 为了解决视频数据的版权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码流的视频水印方案。该方案首先利用秘密信息分存方案将水印信息分存为多份待嵌水印;然后,利用FFMPEG定位视频流中残差和运动向量差值的可嵌入二进制编码比特;最终,利用水印数据修改可嵌位置的比特完成水印水印信息的嵌入。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与传统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视频体积零膨胀、对视频质量影响小的优点,且嵌入速度达到了实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码流 视频水印 残差 运动向量差值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运动向量差值改善深度学习视频隐写分析
20
作者 胡永健 黄雄波 +2 位作者 王宇飞 刘琲贝 刘烁炜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2-715,共14页
目的针对现有深度学习视频隐写分析网络准确率不够高的问题,本文从视频压缩编码的原理出发,发掘嵌密编码参数与其他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拓展检测空间,构造新的检测通道,改善现有深度学习视频隐写分析网络的检测性能。方法以H.265/HEVC(h... 目的针对现有深度学习视频隐写分析网络准确率不够高的问题,本文从视频压缩编码的原理出发,发掘嵌密编码参数与其他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拓展检测空间,构造新的检测通道,改善现有深度学习视频隐写分析网络的检测性能。方法以H.265/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压缩视频为例,首先通过分析运动向量的嵌密修改对运动向量差值的影响,指出可将运动向量差值作为新增的采样对象(或称检测对象);接着,提出一个构造运动向量差值检测矩阵的方法,解决了空域上采样样本稀疏、时域上样本空间位置无法对齐的问题;最后,将运动向量差值矩阵直接用于改善现有的VSRNet(video steganalysis residual network)、SCA-VSRNet(selection-channel-aware VSRNet)以及Q-VSRNet(quantitative VSRNet)等3个H.265/HEVC深度学习视频隐写分析网络,分别得到IVSRNet(improved VSRNet)、SCA-IVSRNet(selection-channel-aware improved VSRNet)以及Q-IVSRNet(quantitative improved VSRNet)。结果在5种隐写方法上进行了测试。与4种隐写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包括移植到H.265/HEVC视频的经典手工特征视频隐写分析方法AoSO(adding or subtracting one)、MVRB(motion vector reversion-based)、NPEFLO(near-perfect estimation for local optimality)以及直接针对H.265/HEVC视频的新型隐写分析方法LOCL(local optimality in candidate list)。在定性隐写分析测试中,以0.2 bpmv嵌入率为例,在不同码率下,IVSRNet和SCA-IVSRNet的准确率分别全面超越了VSRNet和SCA-VRSNet;SCA-IVSRNet的准确率不全面超越AoSO和MVRB,且在部分情况下好于较新的LOCL方法。在定量隐写分析的测试中,Q-IVSRNet对于6种不同嵌入率样本的检测性能全面超越Q-VSRNet。结论本文提出的拓展检测空间改进策略原理清晰,构造输入矩阵的方法简便、普适性好,能方便地拓展到其他深度学习视频隐写分析网络中,为设计更有效的视频隐写分析网络指明了一条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隐写分析 深度学习 运动向量(MV) 运动向量差值(mvd) 检测空间 稀疏数据 信号采样 输入矩阵构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