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Se-enriching Effects of Microbial Nano-selenium on Several Kinds of Vegetable 被引量:1
1
作者 Qiang LI Jing ZHANG +3 位作者 Ruiyi YANG Zujiang GAO Jiliang SHAN Puxing LI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8年第5期26-28,共3页
[Objectives]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selenium-enriching effect of different crops, and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s for production of selenium-enrich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Methods] Four kinds of cr... [Objectives]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selenium-enriching effect of different crops, and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s for production of selenium-enrich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Methods] Four kinds of crops (tomato, leaf mustard, peanut, and carrot) were exogenous selenium fertilizer treated, to explore the selenium-enriching effects on these crops. [Results] Exogenous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nano-selenium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selenium content of the crops, of which the effects on big tomato (Weiyanuo) were the best. After spraying, the selenium content increased by 1.39 time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ugar content of tomato was also increased. [Conclusions]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increase of the selenium cont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ial nano-selenium TOMATO Leaf mustard PEANUT CARROT selenium-enriching effe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Nano-Selenium against Cypermethrin-Induced Liver Toxicity
2
作者 Rania H. Abdou Noha Sayed 《CellBio》 2019年第4期53-65,共13页
Cypermethrin (Cym) is a synthetic class II pyrethroid that is widely used and has a big risk to health. Cypermethrin produces oxidative stress and enhances inflammatory damage of liver.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 Cypermethrin (Cym) is a synthetic class II pyrethroid that is widely used and has a big risk to health. Cypermethrin produces oxidative stress and enhances inflammatory damage of liver.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ameliorating effects of NSe against Cym-induced hepatotoxicity in rats. For this purpose, twenty four mal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I) was gavaged with Cym (control group), group (II) gavaged daily with Cym (1 mg/kg body weight), and group (III) gavaged with Cym + NSe (2.5 mg kg body weight/day, three times a week) for 21 days. Cypermethrin increased serum liver enzymes,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Administration of NS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increased serum liver enzymes and inflammatory parameters and restored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liv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Nse exhibits promising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Cym-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and inflam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ERMETHRIN Oxidative Stress ANTI-INFLAMMATORY HEPATOPROTECTIVE nano-seleni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ome Selenium Nanometric Compounds: Spectroscopic, Biological and Antioxidant Assessments
3
作者 Aly H. Atta Ahmed I. El-Shenawy +1 位作者 Fathy A. Koura Moamen S. Refat 《World Journal of Nano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年第2期58-69,共12页
Selenium (IV) vitamin A complex as antioxidant drug design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microanalysis, conductance, infrared spectra, Raman laser spectra, 1HNMR spectr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X-ray ... Selenium (IV) vitamin A complex as antioxidant drug design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microanalysis, conductance, infrared spectra, Raman laser spectra, 1HNMR spectr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and thermogravimetric (TG/DTG and DTA) tool of analyses. Vitamin A chelate was coordinated as a mono-dentate ligand through the oxygen atom of –OH hydroxyl group. Thermal degradation analyses discussed the removal of terminal methyl molecules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decomposition stage while the organic ligand moieties existed in the third and subsequence steps. The Se (IV) complex in comparable with free vitamin A ligand has been assessed against some kinds of bacteria and fungi which gave a significant inhibiti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nano scale size of selenium metal and its vitamin complex were proved. The activation energy and other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ΔH*, ΔS* and ΔG*) of Se (IV) complex were calculated using Coats-Redfern and Horowitz-Metzger eq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MIN A selenium nano-SCALE SPECTROSCOPIC Thermal Analysi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黏类芽孢杆菌抗真菌活性及其纳米硒化应用
4
作者 袁莲莲 刘天波 +7 位作者 李晓东 邓征宇 滕凯 申莉莉 焦裕冰 王英文 杨金广 李莹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8,共8页
为筛选防效优良的微生物应用于作物真菌类病害防治,对前期筛选得到的多黏类芽孢杆菌KZJ-1进行了抗病及纳米硒化研究。结果显示,KZJ-1菌液对烟草炭疽病菌、靶斑病菌、根腐病菌、黑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49.78%、53.64%... 为筛选防效优良的微生物应用于作物真菌类病害防治,对前期筛选得到的多黏类芽孢杆菌KZJ-1进行了抗病及纳米硒化研究。结果显示,KZJ-1菌液对烟草炭疽病菌、靶斑病菌、根腐病菌、黑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49.78%、53.64%、46.42%、58.85%。菌株KZJ-1可以生物合成纳米硒,不同浓度的纳米硒活性菌液对黑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随着加入的亚硒酸钠浓度增大,抑制效果增强。同时,盆栽试验结果显示,KZJ-1菌液及其纳米硒活性菌液均可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并促进烟株生长,灌施纳米硒活性菌液7 d后烟草黑胫病病情指数最低,防效达90.23%,14 d后防效稍有下降,仍高达83.32%,均显著高于药剂对照;纳米硒活性菌液灌根的本氏烟生长发育最好,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的增长率分别为16.21%、31.74%、33.61%。可见,菌株KZJ-1生物合成纳米硒增强了原始菌株的抗病及促生能力,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类芽孢杆菌 烟草病害 真菌 病害防治 纳米硒 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炭基纳米硒对猪粪中温和中高温产甲烷及砷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燕云 靳红梅 +5 位作者 龙玉娇 朱宁 王欣 冯彦房 曹云 张晶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67,共10页
在消化过程中投加负载微量元素硒(Se)的纳米材料或生物炭基材料,是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厌氧消化效率低以及有害重金属元素富集的有效途径。该研究通过水热炭化法制得水热炭基纳米硒(SeHC),并对其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具体表征分析。基于此... 在消化过程中投加负载微量元素硒(Se)的纳米材料或生物炭基材料,是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厌氧消化效率低以及有害重金属元素富集的有效途径。该研究通过水热炭化法制得水热炭基纳米硒(SeHC),并对其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具体表征分析。基于此,以含砷(以As计,4.43 mg/kg)猪粪废水为研究对象,开展批次厌氧消化试验,探究中温(37℃)和中高温(44℃)两种工艺条件下SeHC对猪粪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及发酵物中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SeHC相对未负载纳米硒的水热炭HC比表面积显著(P<0.05)增加15.1%,表面官能团(N-H、C=O、C-O和C-X)种类更为丰富;通过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监测及Gompertz模型拟合,发现中高温耦合外源SeHC处理组强化厌氧产甲烷效果最佳,SeHC处理组的P’(甲烷生产潜力)和R_(m)(最大产甲烷速率)分别较CK组显著提升72.20%和75.54%,提升率远高于中温条件下;添加SeHC对厌氧消化体系中的砷含量削减效果也最佳,中温下SeHC处理组的砷去除率为5.3%,是CK组的1.86倍,中高温下SeHC处理组的砷去除率为10.7%,是同等温度条件下CK组的3.2倍。综上所述,水热炭基纳米硒SeHC耦合中高温厌氧消化工艺,在同步提高厌氧消化性能和有害物质砷去除方面更具优势,研究结果将为今后水热炭基纳米硒材料功能开发及其在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炭 纳米硒 厌氧消化 金属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对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抗性的影响
6
作者 李亚军 王建福 +6 位作者 海强 吕娜娜 罗志源 郸彩霞 李洁 刘哲 余海涛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为研究纳米硒对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抗性的影响,在水温17~18℃下,将体质量(20±2)g的虹鳟养殖在直径1.2 m、高0.6 m的圆形鱼池中,水深0.3 m,投喂纳米硒含量为0(对照)、1、2、5 mg/kg的饲料7 d,腹腔注射1×10^(5)pfu/mL... 为研究纳米硒对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抗性的影响,在水温17~18℃下,将体质量(20±2)g的虹鳟养殖在直径1.2 m、高0.6 m的圆形鱼池中,水深0.3 m,投喂纳米硒含量为0(对照)、1、2、5 mg/kg的饲料7 d,腹腔注射1×10^(5)pfu/mL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0.2 mL,放回原池继续饲养,分别在饲喂第7天和攻毒后的第1、2、3天,采集肝脏和尾静脉血液样品,比较各组虹鳟肝脏免疫和抗氧化相关酶活性、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以及血清抗体水平差异。试验结果显示:攻毒前,添加1 mg/kg纳米硒可使虹鳟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显著升高(P<0.05),添加5 mg/kg纳米硒可使MX-1和IL-1β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攻毒后,添加纳米硒各组虹鳟第1~3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补体蛋白3和白介素-1β水平以及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出现显著升高(P<0.05);而第3天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2、5 mg/kg纳米硒可使虹鳟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VIG-1、MX-1、TNF-α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纳米硒可提高虹鳟肝脏免疫和抗氧化能力以及血清抗体水平,增强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 纳米硒 抗病毒 酶活性 血清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喷施纳米硒对小米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杜利红 梁克红 +3 位作者 关奎 张丽娟 朱宏 尹淑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年第1期72-81,共10页
目的:探索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纳米硒对谷子农艺性状、小米营养品质、小米中硒形态及含量的影响,采用代谢组学分析与小米生长和营养品质有关的差异代谢物及其作用通路,明确谷子叶面最佳的纳米硒喷施量,为富硒小米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探索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纳米硒对谷子农艺性状、小米营养品质、小米中硒形态及含量的影响,采用代谢组学分析与小米生长和营养品质有关的差异代谢物及其作用通路,明确谷子叶面最佳的纳米硒喷施量,为富硒小米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金苗K5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4个供硒水平:清水对照(T0)、22.5 g/hm^(2)硒(T1)、33.75 g/hm^(2)硒(T2)、45 g/hm^(2)硒(T3),于抽穗期、灌浆期进行叶面喷施,研究谷子农艺性状、小米颜色、营养成分、硒形态和含量,通过热图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等方法确定喷施硒肥后小米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并以此分析硒肥对小米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叶面喷施22.5 g/hm^(2)(T1)纳米硒时,谷子的株高、茎粗、穗长、穗粗、穗重、产量均达到最大值(P<0.05),较对照组(T0)分别增加了7.9%、15.4%、14.5%、18.8%、13.5%、9.8%;小米的a值达到最大值(P<0.05),b*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T0)(P<0.05);小米的脂肪、总膳食纤维、直链淀粉、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8.33%、19.56%、2倍、36%和13.36%(P<0.05),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B1含量分别降低1.70%和7.14%(P<0.05);小米总硒含量随着叶面喷施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其中,仅T1组小米中的硒含量接近《T/CATEA 003—2022:富硒农产品硒含量标准》的规定。小米中的硒形态均为有机硒,分别为硒代胱氨酸(SeCys2)、硒代蛋氨酸(SeMet),其中硒代蛋氨酸占总硒的比例为96.80%;在对照组小米和富硒组小米中共筛选出213个差异代谢物,涉及的主要代谢通路有24条。其中,精氨酸、谷胱甘肽等代谢物上调促进精氨酸生物合成、ABC转运蛋白等代谢通路,与谷子的农艺性状提高有关;菊二糖、半乳糖酸等参与淀粉和蔗糖代谢、半乳糖代谢等代谢通路,与小米的营养品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直链淀粉)的改善有关;9种磷脂酰胆碱和甘油磷酸胆碱等参与甘油磷脂代谢、醚类脂质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等代谢通路,与小米的营养品质(脂肪)改善有关。叶面喷施22.5 g/hm^(2)纳米硒时,谷子有最佳的农艺性状、小米的营养品质显著改善、小米中的硒形态均为有机硒且硒含量接近标准规定的富硒含量。结论:应叶面喷施低于22.5 g/hm^(2)的纳米硒生产富硒小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纳米硒 小米颜色 营养品质 硒含量与形态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缓解纳米塑料对生菜的毒理效应
8
作者 马英雪 高已雯 +2 位作者 段玉桦 王一丹 袁林喜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1,共10页
纳米塑料(NP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在农业环境中对农作物的潜在影响值得关注。通过生菜的水培实验探讨了NPs对生菜的毒理效应及纳米硒(SeNPs)在缓解此类毒理效应中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Ps显著抑制了生菜的地上生长,减少... 纳米塑料(NP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在农业环境中对农作物的潜在影响值得关注。通过生菜的水培实验探讨了NPs对生菜的毒理效应及纳米硒(SeNPs)在缓解此类毒理效应中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Ps显著抑制了生菜的地上生长,减少了根表面积和连接数,并提高了生菜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导致氧化应激反应;SeNPs的添加显著提高了生菜组织的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同时SeNPs通过参与调控生菜组织的抗氧化酶系统,缓解了NPs对生菜细胞造成的氧化应激,从而维持生菜的正常生长。因此,SeNPs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缓解NPs植物毒害的调节剂,为应对纳米塑料污染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塑料 纳米硒 生菜 抗氧化酶 毒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纳米硒的制备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任佳玉 王馥容 +5 位作者 张玉玮 王龙齐 胡睿同 王连顺 卢亚楠 杨国军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4,共4页
硒(Se)作为水产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与抗感染能力。纳米硒因毒性低、活性高,成为开发新型富硒饲料添加剂的重要方向。生物纳米硒可通过优化肠道菌群、激活抗氧化酶系统及调节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显著提升水产动物的健康水... 硒(Se)作为水产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与抗感染能力。纳米硒因毒性低、活性高,成为开发新型富硒饲料添加剂的重要方向。生物纳米硒可通过优化肠道菌群、激活抗氧化酶系统及调节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显著提升水产动物的健康水平。文章系统综述了生物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及其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并分析了其作用机制,探讨了纳米硒的应用安全性、生物利用度及现存问题,提出了未来需深入解析其代谢机制并开发标准化生产工艺,为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纳米硒 水产动物 抗氧化功能 免疫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的抗菌作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泉莹 李佳梦 +1 位作者 白雅芝 张双庆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抗菌剂耐药性问题,有效解决方案是研发新型的高效且低副作用的抗菌剂。硒作为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硒的抗菌机制主要包括影响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破坏细胞膜完整性以及对细胞遗传物质的... 针对抗菌剂耐药性问题,有效解决方案是研发新型的高效且低副作用的抗菌剂。硒作为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硒的抗菌机制主要包括影响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破坏细胞膜完整性以及对细胞遗传物质的作用等。目前硒及其衍生物在抗菌领域的研究仍在不断进行,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广泛应用的抗菌剂。本综述将关于硒的抗菌机制及其作为抗菌剂的研究进展做简要总结,旨在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作用 抗菌机制 纳米粒子 氧化还原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纳米硒在农业种养中的初步应用
11
作者 马英辉 仝泽方 +1 位作者 卢美欢 李利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00-103,112,共5页
为研究微生物纳米硒在富硒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将其分别应用在苹果种植和蛋鸡养殖中。结果发现,微生物纳米硒能够提高果树根区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的有效性,可显著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的含量,且果实中硒含量可达17~36μ... 为研究微生物纳米硒在富硒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将其分别应用在苹果种植和蛋鸡养殖中。结果发现,微生物纳米硒能够提高果树根区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的有效性,可显著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的含量,且果实中硒含量可达17~36μg/kg。同时发现蛋鸡日粮中添加微生物纳米硒能够显著增加鸡蛋的平均单重和硒含量,最大平均单重为61.8±0.3 g,鸡蛋中的硒含量为330±40μg/kg。研究结果为微生物纳米硒在农业种养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微生物 种植 养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骼肌氧化应激作用探讨纳米硒提高小鼠运动耐力
12
作者 王从江 盛亚洲 罗丽霞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163-174,共12页
以灵芝多糖(GLP)为分散剂,采用亚硒酸钠-抗坏血酸氧化还原法制备多糖纳米硒复合物(SeNPs),对SeNPs进行结构表征并探讨其对小鼠运动耐力的作用。结果表明:SeNPs颗粒大小67.25 nm,PDI为0.31,Zeta电位-66.72 mV;SeNPs和GLP红外光谱图高度相... 以灵芝多糖(GLP)为分散剂,采用亚硒酸钠-抗坏血酸氧化还原法制备多糖纳米硒复合物(SeNPs),对SeNPs进行结构表征并探讨其对小鼠运动耐力的作用。结果表明:SeNPs颗粒大小67.25 nm,PDI为0.31,Zeta电位-66.72 mV;SeNPs和GLP红外光谱图高度相似,未发现新特征吸收峰,SeNPs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分别为7821.84 Da、6375.19 Da;SeNPs的最大热失重温度330℃,质量损失42.6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eNPs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分别提高了12.69%、24.77%、37.84%;与运动模型组相比,SeNPs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和骨骼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则显著升高,且上调了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综上可知,SeNPs具有激活骨骼肌Nrf2信号通路,降低骨骼肌氧化应激水平的作用,进而提高小鼠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纳米硒 骨骼肌 氧化应激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菁怡 曾庆节 +5 位作者 殷超 谢贤华 魏庆 梁海平 阮记明 黄建珍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3,28,共8页
硒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防癌、免疫调节等功能。目前,硒在动物生产上的研究日益深入,但其对动物机体的具体调控机制还未被完全阐明。因此,笔者对硒的来源、摄入量、生理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 硒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防癌、免疫调节等功能。目前,硒在动物生产上的研究日益深入,但其对动物机体的具体调控机制还未被完全阐明。因此,笔者对硒的来源、摄入量、生理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硒在动物生产上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硒蛋白 抗氧化 生产 抗癌 有机硒 纳米硒
原文传递
连翘多糖纳米硒的制备及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能力 被引量:3
14
作者 姚琳琳 任蕊蕊 +2 位作者 李菁岚 孙建瑞 王大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16-2222,2309,共8页
利用水提醇沉法从连翘中提取了连翘多糖(FP),经硝酸-亚硒酸钠法制备了连翘多糖纳米硒(FP-SeNPs),采用UV-Vis、FTIR、XRD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2,2-联氮-双(3-乙... 利用水提醇沉法从连翘中提取了连翘多糖(FP),经硝酸-亚硒酸钠法制备了连翘多糖纳米硒(FP-SeNPs),采用UV-Vis、FTIR、XRD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清除实验考察了FP-SeNPs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实验考察了FP-SeNPs的体外降血糖能力。结果表明,FP-SeNPs中硒含量为908 mg/kg,其形成了颗粒状分布的表面结构,改变了多糖的表面形态,但未破坏多糖的基本结构。FP-SeNPs的UV-Vis吸收光谱在270 nm处出现新峰,其XRD谱图在2θ=20°~30°内出现一个弥散峰,表明FP和SeNPs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形成了FP-SeNPs复合物。FP-SeNPs对·DPPH、·OH和·ABTS^(+)的清除能力和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能力均呈浓度依赖性,质量浓度为1.6 g/L的FP-SeNPs溶液对·DPPH、·OH和·ABTS^(+)的清除率分别为91.98%、56.81%和87.44%,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55.61%和72.73%,显著高于FP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酶活性抑制能力(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多糖 纳米硒 表征 抗氧化活性 降血糖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纳米硒制备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单荣 许晓义 +3 位作者 尹永奎 高晓岩 赵晴雪 宋高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76-383,共8页
多糖纳米硒(Polysaccharide nano-selenium,Polysaccharide-SeNPs)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在医学、食品和制药等研究领域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多糖、纳米硒和多糖纳米硒的结构和性质出发,阐述多糖与纳米硒二者之... 多糖纳米硒(Polysaccharide nano-selenium,Polysaccharide-SeNPs)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在医学、食品和制药等研究领域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多糖、纳米硒和多糖纳米硒的结构和性质出发,阐述多糖与纳米硒二者之间的互补组合关系,纳米硒借助多糖分支结构中的羟基在其表面形成氢键或Se-O键,以达到分散和稳定的作用。本文对多糖纳米硒制备条件、方法及优化方式进行总结。目前,常用化学合成法制备多糖纳米硒,利用超声波、真空、高压或酶等辅助技术提高其产率或生物学活性。其次,归纳了近5年在国际上已发表具有代表性生物学作用的多糖纳米硒。本文着重论述多糖纳米硒在医学、食品、药品及保健品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和进展。多糖纳米硒的研究为中药多糖及中医药学等领域拓宽了新的思路,为进一步探索新兴且具备高效生物学作用“硒”形貌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纳米硒 多糖纳米硒 抗炎 抗肿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硒肥对3种葡萄果实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金荣 卢士玲 +2 位作者 罗瑞峰 马小宁 王国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17-2426,共10页
【目的】研究硒肥浓度和施用时期对葡萄果实硒含量和综合品质的影响,为富硒葡萄的生产和硒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克瑞森无核(小粒)、克瑞森无核(大粒)、阳光玫瑰为材料,分析叶面喷施纳米硒肥对3种葡萄品质... 【目的】研究硒肥浓度和施用时期对葡萄果实硒含量和综合品质的影响,为富硒葡萄的生产和硒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克瑞森无核(小粒)、克瑞森无核(大粒)、阳光玫瑰为材料,分析叶面喷施纳米硒肥对3种葡萄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3种葡萄果实总硒含量均随施硒量的增加而升高;在一定施硒浓度下,大幼果期喷施硒肥3种葡萄果实总硒含量达到最大值。其中,阳光玫瑰在不同施硒浓度和施用时期吸收富集硒能力优于克瑞森无核(小粒)和克瑞森无核(大粒),在大幼果期阳光玫瑰硒含量最高为0.176 mg/kg。叶面硒肥通过影响3种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和原花青素含量从而改善果实品质,但对外观指标及白藜芦醇苷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3种葡萄最适喷施时期为大幼果期,最适叶喷浓度为9.15 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纳米硒肥 葡萄品种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饲料添加剂在盐碱胁迫抗性提升中的应用前景
17
作者 车兴华 耿龙武 +4 位作者 尚信池 张晴 魏海军 李望 徐伟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44-152,共9页
我国“三北”内陆地区拥有大量的盐碱湖泊、地下咸水和盐碱沼泽等水资源,由于水体具有高盐度、高碳酸盐碱度、高硬度和离子组成复杂等特点,在渔业生产开发利用中存在苗种成活率低、生长缓慢、饲料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严重限制了... 我国“三北”内陆地区拥有大量的盐碱湖泊、地下咸水和盐碱沼泽等水资源,由于水体具有高盐度、高碳酸盐碱度、高硬度和离子组成复杂等特点,在渔业生产开发利用中存在苗种成活率低、生长缓慢、饲料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严重限制了盐碱水渔业的快速发展。硒(Se)是水生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提高机体免疫和抗逆性等方面的功效显著,有利于缓解盐碱胁迫等非生物胁迫对机体产生的氧化损伤。文章分析了我国盐碱水域渔业开发所面临的难题,纳米硒在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和免疫水平的优势。在盐碱水渔业生产中,纳米硒将有可能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提高鱼类的生产性能和耐盐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水 渔业 纳米硒 饲料添加剂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纳米硒对夏茶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吴焕焕 任志红 +4 位作者 肖文敏 张虹 孙海伟 杨圣祥 张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128,共6页
本试验以茶树品种白叶1号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纳米硒对夏季茶树叶片总硒含量、有机硒含量及所制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树叶片总硒和有机硒含量随喷施硒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不同硒浓度处理茶树叶片的硒含量随采摘时间... 本试验以茶树品种白叶1号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纳米硒对夏季茶树叶片总硒含量、有机硒含量及所制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树叶片总硒和有机硒含量随喷施硒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不同硒浓度处理茶树叶片的硒含量随采摘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10.0 g/L纳米硒喷施处理后7 d采摘,其叶片总硒和有机硒含量最高,分别为0.763、0.609 mg/kg;(2)不同浓度纳米硒处理茶树叶片的硒形态均以有机硒为主,占总硒含量的比例在69.0%~80.8%之间;(3)喷施一定浓度的纳米硒,能够提高夏制绿茶感官品质,显著降低茶叶中的花青素和茶多酚含量,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酚氨比,其中10.0 g/L纳米硒处理酚氨比最低,为4.47。综上认为,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纳米硒可以显著提高茶树叶片的硒含量,提高夏制绿茶品质,其中叶面喷施5.0~10.0 g/L纳米硒并在喷施后7~14 d采摘,叶片富硒效果显著,可用其生产达到国家规定富硒水平的绿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叶面喷施 夏茶 硒含量 绿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对甜菜叶片转录组的影响
19
作者 郑文哲 王莹莹 +9 位作者 张辉 张必周 孙梦媛 王良 张惠忠 李晓东 付增娟 赵尚敏 鄂圆圆 张自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9,共9页
为揭示喷施外源硒对甜菜响应的分子机制,采用糖甜菜品系HD802种子作为供试材料进行水培试验,纳米硒浓度分别设置为0(喷施清水,对照),20,50,80,100,150,200 mg/L,待真叶长至8片叶时均匀地喷施纳米硒溶液,24 h后取样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 为揭示喷施外源硒对甜菜响应的分子机制,采用糖甜菜品系HD802种子作为供试材料进行水培试验,纳米硒浓度分别设置为0(喷施清水,对照),20,50,80,100,150,200 mg/L,待真叶长至8片叶时均匀地喷施纳米硒溶液,24 h后取样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经数据分析,选取50,150 mg/L的纳米硒处理叶片送检,进行转录组测定,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和显著富集通路。结果表明,纳米硒50 mg/L处理对甜菜叶片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150 mg/L处理对甜菜叶片具有破坏效果。鉴定出9 161个DEGs,其中,上调表达3 717个、下调表达5 444个;GO功能富集主要富集在信号转导、细胞通讯、膜的组成部分、膜的固有成分、初级代谢过程、有机物代谢过程和生物过程等;KEGG代谢途径主要包括植物病原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途径;转录因子分析共涉及AP2、zf-Dof、HLH、WRKY、HSF_DNA-bind、NAM、zf-BED、Homeobox等11个家族。研究找到了硒处理对甜菜幼苗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的适宜浓度,初步筛选出甜菜外源硒响应的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纳米硒 RNA-SEQ 差异基因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对AA肉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毅峰 王密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0-44,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纳米硒对AA肉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日龄AA肉鸡48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 mg/kg亚硒酸钠,试验1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 mg/kg纳米硒,试验2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 试验旨在研究纳米硒对AA肉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日龄AA肉鸡48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 mg/kg亚硒酸钠,试验1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 mg/kg纳米硒,试验2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mg/kg纳米硒。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2~42日龄,试验1组和试验2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肉鸡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肉色红度(a*值)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胸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肉鸡胸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肉鸡胸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肉鸡胸肌重组与合成蛋白(Nrf2)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1和试验2组肉鸡胸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血红素氧化酶-1(HO1)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纳米硒可以提高AA肉鸡肌肉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肉品质,其中添加0.5 mg/kg纳米硒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肉鸡 生长性能 肉品质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