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与模态应变能的斜裂缝两阶段诊断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忠献 刘永光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6,39,共9页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与模态应变能,提出了一种斜裂缝两阶段诊断方法,识别梁体中斜裂缝的位置、角度和深度。根据线弹性断裂力学与虚功原理,推导了斜裂缝梁的单元刚度矩阵,得到了其频率与振型。采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权值和...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与模态应变能,提出了一种斜裂缝两阶段诊断方法,识别梁体中斜裂缝的位置、角度和深度。根据线弹性断裂力学与虚功原理,推导了斜裂缝梁的单元刚度矩阵,得到了其频率与振型。采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从而建立了遗传神经网络,用于识别梁体中斜裂缝的位置和角度;结合斜裂缝单元的模态应变能,通过对斜裂缝应力强度因子的积分,得到斜裂缝深度的解析表达式,用于识别斜裂缝的深度。数值仿真表明:能够高精度地诊断出梁体中斜裂缝的损伤状态,包括位置、角度和深度;与BP神经网络相比,遗传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且对测量噪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损伤诊断 斜裂缝 遗传神经网络 模态应变能 应力强度因子 泛化能力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桥混凝土质量检测及破损分析
2
作者 张昀青 邝明 《混凝土》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55-57,共3页
 针对李小庄桥质量严重破损的工程事故,首先运用多种检测法对其混凝土强度进行了鉴定:在外观检测的基础上,利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和超声波法进行了微观检测、微观分析,有效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然后用结构强度理论进行应力分析;最后综...  针对李小庄桥质量严重破损的工程事故,首先运用多种检测法对其混凝土强度进行了鉴定:在外观检测的基础上,利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和超声波法进行了微观检测、微观分析,有效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然后用结构强度理论进行应力分析;最后综合分析了此桥的破损原因。此研究可为工程检测、破损分析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质量检测 破损分析 微观检测 公路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评析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扬鹏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3-104,共2页
文章通过对混凝土建筑结构、砌体结构现场检测方法的总结、分析、评价,并有机结合检测技术的现场应用,概述出对结构现场检测技术的展望。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检测方法 非破损检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料纵向大损伤在线自动检测装置设计
4
作者 于丰鸣 孙东鹏 +1 位作者 孙巧妍 张德军 《纺织器材》 2021年第3期27-30,共4页
为解决织造过程中因剪毛机运行时不能及时检出布料纵向大损伤、造成布料浪费的问题;介绍设计的布料纵向大损伤在线自动检测装置的要求、组成、工作原理等总体方案;分析该装置机械部分设计的重要指标、技术要求、公差要求、热处理要求,... 为解决织造过程中因剪毛机运行时不能及时检出布料纵向大损伤、造成布料浪费的问题;介绍设计的布料纵向大损伤在线自动检测装置的要求、组成、工作原理等总体方案;分析该装置机械部分设计的重要指标、技术要求、公差要求、热处理要求,以及检测模块、补光模块和驱动模块设计等,并制作实物缩小模型,验证布匹检测成功率及整体运转效果。指出:装置采用STC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采用5506型光敏电阻检测光强;用实测值与设定值的偏差控制MOC3022型双向晶闸管控制220 V/40 W可调光光源作为补光系统;采用60KTYZ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作为驱动模块;设计方案检测成功率高、故障率低,各项功能达到要求,能够代替人工检测,且省时省力、检测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料 纵向大损伤 在线自动检测 补光控制 裂缝 剪毛机 传感器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时相双极化ALOS-2/PALSAR-2影像的2023年积石山Ms 6.2地震建筑物损毁检测
5
作者 赵金奇 陈樟杰 +3 位作者 牛玉芬 张双成 闫鹏飞 王霞迎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6,共13页
2023-12-18凌晨,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Ms 6.2地震,造成17万间房屋严重损坏及倒塌。对震后建筑物损毁进行高精度检测,有助于快速了解建筑物损毁分布,为灾后应急救援提供重要支撑。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备全天时、... 2023-12-18凌晨,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Ms 6.2地震,造成17万间房屋严重损坏及倒塌。对震后建筑物损毁进行高精度检测,有助于快速了解建筑物损毁分布,为灾后应急救援提供重要支撑。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备全天时、全天候对灾区进行观测的能力,且能够提供相位、强度与极化信息,如何充分利用SAR数据信息是精确提取损毁建筑物的关键。充分利用双极化ALOS-2/PALSAR-2影像强度与相位信息,联合双极化强度变化检测、相干性检测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积石山地震进行建筑物损毁检测和同震形变场提取,并利用北京三号高分光学影像对建筑物损毁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1)双极化信息能够显著提升变化检测及同震形变场的监测精度;(2)经震前、震后高分辨率光学影像验证,证明联合强度变化检测和相干性检测技术均能够提取震区损毁建筑物,两者相互补充、互为印证;(3)同震形变场最大区域刘集乡、石塬镇,形变场周边地区大河家镇、官亭镇、吹麻滩镇均存在大量建筑损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双极化SAR影像 强度变化检测 相干性检测 建筑物损毁
原文传递
基于强度传输方程的激光损伤应力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雷耀 刘诚 +2 位作者 程北 张雪洁 刘志刚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6-262,共7页
提出了基于强度传输方程(TIE)的光学元件激光损伤应力检测方法,通过采集损伤点区域聚焦位置附近的三幅强度图像,直接计算出损伤点产生的应力双折射相位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激光损伤应力的定量检测。相较于其他相位测量技术,TIE方法... 提出了基于强度传输方程(TIE)的光学元件激光损伤应力检测方法,通过采集损伤点区域聚焦位置附近的三幅强度图像,直接计算出损伤点产生的应力双折射相位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激光损伤应力的定量检测。相较于其他相位测量技术,TIE方法在恢复的相位结果中不会出现幅度为π的相位跃变,而且可以采用非相干光照明,具有光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测量速度快等优势,适用于光学元件损伤的快速检测。对石英玻璃在二氧化碳激光器作用下所产生的系列损伤点进行了实际验证测量,测量结果完全符合理论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相位恢复 强度传输方程 应力双折射 损伤检测
原文传递
激光强磁钢丝绳在线探伤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韩泰然 《矿山机械》 2020年第6期29-33,共5页
为研究激光与强磁分析理论实现在线检测钢丝绳的原理和方法,以钢丝绳数字化强磁检测技术为基础,通过相应的软件技术,可以实现数据记录和分析,并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给出安全评估报告,添加检测指标,进一步提高钢丝绳的检测精度。利用先进... 为研究激光与强磁分析理论实现在线检测钢丝绳的原理和方法,以钢丝绳数字化强磁检测技术为基础,通过相应的软件技术,可以实现数据记录和分析,并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给出安全评估报告,添加检测指标,进一步提高钢丝绳的检测精度。利用先进的激光技术和钢丝绳直径收缩进行测试,可以实时检测钢丝绳断丝与直径收缩数据,通过与技术指标进行比对分析,进而判断出检测数据是否达标。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激光与强磁检测技术,检测精度和速度明显提高,钢丝绳的寿命预测和安全评估可以在线完成,可以较早预测险情,较大提高了钢丝绳使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强磁 钢丝绳 损伤检测 精度 安全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