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Cross-Layer Design of AMC Based on Rate Compatible Punctured Turbo Codes
1
作者 Fotis Foukalas Evangelos Zerv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System Sciences》 2010年第3期256-265,共10页
This paper extends the work on cross-layer design which combines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t the physical layer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tocol at the data link layer. By contrast with previous work... This paper extends the work on cross-layer design which combines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t the physical layer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tocol at the data link layer. By contrast with previous works on this topic,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and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as well, is based on rate compatible punctured turbo codes. Rate compatibility provides incremental redundancy in transmission of parity bits for error correction at the data link layer. Turbo coding and iterative decoding gives lower packet error rate values in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regions of the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schemes. Thus, the applied cross-layer design results in AMC schemes can achieve better spectral efficiency than convolutional one while it retains the QoS requirements at the application layer. Numerical results in terms of spectral efficiency for both turbo and convolutional rate compatible punctured codes are presented.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present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rate compatible LDPC is contrasted with turbo case as well as the performance complexity is discussed for each of the above c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LAYER Design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rate-compatible punctured Turbo codeS Hybrid ARQ codeS Complex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264的RCPC信道编码非平等误码保护 被引量:1
2
作者 曲仁慧 邸鑫 邸朝生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64-368,共5页
为了提高压缩码流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可靠性,设计了基于RCPC(Rate Compatible Punctured Convolu-tional)信道编码的非平等误码保护方案,在保证编码效率的前提下,使视频信息在无线信道传输过程中具有更强的抗差错能力。实验结果证明,不... 为了提高压缩码流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可靠性,设计了基于RCPC(Rate Compatible Punctured Convolu-tional)信道编码的非平等误码保护方案,在保证编码效率的前提下,使视频信息在无线信道传输过程中具有更强的抗差错能力。实验结果证明,不等差错保护机制的运用有效地改善了视频在无线信道系统中的传输性能,保证了视频图像序列的可靠传输,而引入自适应不等差错保护则能更有效地利用信道的容量,提高了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4协议 rcpc信道编码 纠错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长码率兼容多元打孔LDPC码
3
作者 金昊 周华 于立佳 《信息技术》 2025年第1期15-20,27,共7页
为了减少打孔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造成的性能损失,文中针对二进制镜像后的多元(Non-Binary)LDPC码提出了两种比特级打孔算法。第一种算法基于环路统计对Tanner图中环路长度相同的变量节点进行分组和排序,... 为了减少打孔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造成的性能损失,文中针对二进制镜像后的多元(Non-Binary)LDPC码提出了两种比特级打孔算法。第一种算法基于环路统计对Tanner图中环路长度相同的变量节点进行分组和排序,优先选取环路长且数量少的比特变量节点进行打孔;第二种算法基于近似外信息度(Approximate Cycle Extrinsic Message Degree,ACE)对环路长度和数量相同的比特变量节点进行二次排序,优先打孔是参与的短环数量少而且具有低近似外信息度(ACE)的比特变量节点。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两种算法均能实现码率的灵活性,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因打孔而产生的性能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LDPC码 码率兼容 打孔 环路 近似外信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路的码率兼容多元LDPC码打孔算法
4
作者 谢莉 周华 石双颖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码是无线通信系统中高效的信道编码技术,并已经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等系统中应用,码率兼容则是在应用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码率兼容的关键在于在不增加译码复杂度的情况下,实现低码率到高码率的任意变化... 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码是无线通信系统中高效的信道编码技术,并已经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等系统中应用,码率兼容则是在应用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码率兼容的关键在于在不增加译码复杂度的情况下,实现低码率到高码率的任意变化。论文提出了一种码率兼容多元LDPC码的比特级打孔算法。该算法首先将多元符号矩阵转换为二元比特矩阵,其次利用最小环路检测算法检测每个比特变量节点所在环路大小,并选择大环路比特变量节点进行打孔。仿真结果表明,针对码长256、码率0.5的非规则四元LDPC码及码长155、码率0.4得规则LDPC码,论文所提算法均大约有0.1dB~0.25 dB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LDPC码 码率兼容 打孔 环路 比特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CPC码和分块传输的新型HARQ系统
5
作者 周秦英 郭旭东 +2 位作者 徐朝军 葛晖 王新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10-2314,共5页
在研究Ⅱ,Ⅲ型HARQ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RCPC码的新型HARQ,并通过仿真得出不同信噪比下的最佳分块方案,以便使新型HARQ获得最佳性能。新型HARQ是将F个相同的分块穿孔后同时发送;在接收端,解穿孔后相同的分块进行分集合并。新型HARQ具有Ⅱ... 在研究Ⅱ,Ⅲ型HARQ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RCPC码的新型HARQ,并通过仿真得出不同信噪比下的最佳分块方案,以便使新型HARQ获得最佳性能。新型HARQ是将F个相同的分块穿孔后同时发送;在接收端,解穿孔后相同的分块进行分集合并。新型HARQ具有Ⅱ,Ⅲ型HARQ的优点,当信噪比较低时新型HARQ的通过率和平均重传次数接近于Ⅲ型HARQ;当信噪比较高时新型HARQ的通过率和平均重传次数接近于Ⅱ型HARQ。对Ⅱ,Ⅲ型和新型HARQ的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本文结论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pc 分块传输 码合并 新型HARQ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PC码在数字集群系统中性能研究
6
作者 谭学治 蒙静 马琳 《电子器件》 EI CAS 2006年第4期1215-1217,共3页
数字集群系统语音信道编码的整体方案为CRC(循环冗余码)+RCPC(速率兼容删除卷积码)+交织,其中RCPC码是一种纠错能力很强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其解码深度也是影响数字集群信道编码纠错性能的重要因素。主要介绍RCPC的特点及具体编码过程,... 数字集群系统语音信道编码的整体方案为CRC(循环冗余码)+RCPC(速率兼容删除卷积码)+交织,其中RCPC码是一种纠错能力很强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其解码深度也是影响数字集群信道编码纠错性能的重要因素。主要介绍RCPC的特点及具体编码过程,并通过计算机对不同差错保护方案及其译码深度进行了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集群 信道编码 速率兼容删除卷积码(rcpc)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LDPC码的速率兼容技术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林 白宝明 +1 位作者 邵军虎 林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7-152,共6页
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的非规则比特级缩短算法,并推广了一种二元符号级打孔算法.该缩短算法基于有限域元素对应二进制镜像矩阵选择缩短比特的位置,比传统符号级缩短算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佳的误码率性能;将二元符号级打孔算法推广到多元L... 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的非规则比特级缩短算法,并推广了一种二元符号级打孔算法.该缩短算法基于有限域元素对应二进制镜像矩阵选择缩短比特的位置,比传统符号级缩短算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佳的误码率性能;将二元符号级打孔算法推广到多元LDPC码,获得了比二元速率兼容LDPC(RC-LDPC)性能优异的多元RC-LDPC码.综合上述方法,实现了码率可从1/10到5/6灵活变化的多元RC-LDPC码.仿真结果证明,本方案的误码率性能比传统方法在各个码率分别有0.1到1.1 dB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LDPC码 速率兼容 缩短算法 打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SPIHT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新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肖嵩 张方 吴成柯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1-286,共6页
提出了一种传输小波SPIHT编码图像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法 .该方法针对SPIHT编码码流重要性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程度的保护 ,并利用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自适应地调整信源和信道编码速率 ,从而在不增加额外带宽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性... 提出了一种传输小波SPIHT编码图像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法 .该方法针对SPIHT编码码流重要性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程度的保护 ,并利用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自适应地调整信源和信道编码速率 ,从而在不增加额外带宽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瑞利信道和GE信道下的仿真表明本方法与前文献中提出的EEP方法以及UEP方法相比 ,在信道条件恶劣的情况下 ,能够明显提高恢复图像的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 SPIHT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CRC 信源编码 信道编码 无线信道 第三代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综合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图像编码方案 被引量:4
9
作者 顾炜 胡波 凌燮亭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8,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图像编码传输方案 ,对子波变换后各个子带采用基于统计特性的变系数定长 (VCFL)编码后选择不同码率的RCPC(码率兼容的删除卷积码 ,RateCompatiblePuncturedConvolutionalcode)信道编码以提供不同... 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图像编码传输方案 ,对子波变换后各个子带采用基于统计特性的变系数定长 (VCFL)编码后选择不同码率的RCPC(码率兼容的删除卷积码 ,RateCompatiblePuncturedConvolutionalcode)信道编码以提供不同程度的差错保护 (UEP)并进行传输 .在给定传输的总比特数的情况下 ,通过一种优化算法使方案的总体失真最小 .模拟结果表明新方案压缩比高 ,在较高的传输误码率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系数定长编码 子波变换 码率兼容删除卷积码 rcpc 差错保护 UEP 源编码 信道编码 图像编码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信道图像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速率分配 被引量:7
10
作者 肖嵩 张方 吴成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6-720,共5页
分析了信源信道编码速率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提出一种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速率分配方案.针对渐进图像的速率分配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对模型的求解进行了简化,并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了速率的最优化分配.在瑞利及G... 分析了信源信道编码速率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提出一种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速率分配方案.针对渐进图像的速率分配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对模型的求解进行了简化,并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了速率的最优化分配.在瑞利及Gilbert Elliot信道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低信噪比时的性能明显优于固定信道方法,在高信噪比时也较固定信道速率方法有0 2dB左右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信道图像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速率分配 SPIHT 卷积码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264的数据分割和不等差错保护方案 被引量:3
11
作者 尹明 王宏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0,共4页
为改善H.264码流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误码鲁棒性,提出一种新的数据分割抗误码方案.该方案利用无线信道反馈信息,预测信道丢包率,并判决对视频编码层(VCL)的数据是否进行数据分割.在高误码环境下,采用码率自适应删余卷积码(rate-compatibl... 为改善H.264码流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误码鲁棒性,提出一种新的数据分割抗误码方案.该方案利用无线信道反馈信息,预测信道丢包率,并判决对视频编码层(VCL)的数据是否进行数据分割.在高误码环境下,采用码率自适应删余卷积码(rate-compatible punctured convolution code)对分割后的数据区进行不等差错保护.仿真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抗误码鲁棒性,有效地降低编码冗余,提高了编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割 码率自适应删余卷积码 网络抽象层 Gilbert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码率自适应LDPC码删余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旻 黎勇 王琳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5-389,共5页
鉴于无线通信信道的时变特性,信道纠错编码必须具备码率自适应的功能.现有的分组拣选算法尽管能构造出性能优秀的码率自适应删余型LDPC码,但达到的最高删余码率受到限制.对此,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删余算法-分层拣选算法,解决了最高删余码... 鉴于无线通信信道的时变特性,信道纠错编码必须具备码率自适应的功能.现有的分组拣选算法尽管能构造出性能优秀的码率自适应删余型LDPC码,但达到的最高删余码率受到限制.对此,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删余算法-分层拣选算法,解决了最高删余码率受限的问题,使码率能够无限接近1,且适用于任意LDPC码.AWGN信道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较分组拣选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率自适应 LDPC码 删余 分组拣选 分层拣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周期分层重排构造的速率兼容凿孔极化码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海强 韦文娟 +4 位作者 王留洋 方毅仁 邓贤恩 孙友明 覃团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5-1131,共7页
受编码构造原理限制,极化(Polar)码的码长只能是2的幂次方,不能很好地适应信道状况和系统资源对编码参数在灵活性方面的要求.凿孔、缩短和重复操作是解决该问题的三种基本技术手段.本文从分层结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周期性分层重排构造... 受编码构造原理限制,极化(Polar)码的码长只能是2的幂次方,不能很好地适应信道状况和系统资源对编码参数在灵活性方面的要求.凿孔、缩短和重复操作是解决该问题的三种基本技术手段.本文从分层结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周期性分层重排构造的凿孔设计算法,能够方便地得到码长和码率灵活可调的速率兼容极化码(Rate-Compatible Punctured Polar,RCPP);同时,算法在执行逐层分裂操作时对左右子图的凿孔位置数进行了设计,使得最终的凿孔图样具有均匀或准均匀凿孔(Quasi-Uniform Puncturing,QUP)的分布特性.仿真结果显示,在误帧率为1e-5时,本文算法相比于随机凿孔方案具有约0.3dB的增益,相比于传统的QUP方案也能获得约0.15dB的译码增益.此外,本文算法得到的凿孔图样更加丰富,能方便构造出更多实用的RCPP可选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速率兼容 准均匀凿孔 凿孔图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误码能力强的无线信道图像传输方案 被引量:2
14
作者 顾炜 胡波 凌燮亭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7-104,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综合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无线信道图像传输方案,对于波变换后各个子带采用基于统计特性的变系数定长(VCFL)编码,数据经过Reed-Solomon编码后选择不同码率的码率兼容删除卷积码(RCPC)编码以提供不同程度的差错保护(...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综合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无线信道图像传输方案,对于波变换后各个子带采用基于统计特性的变系数定长(VCFL)编码,数据经过Reed-Solomon编码后选择不同码率的码率兼容删除卷积码(RCPC)编码以提供不同程度的差错保护(UEP),最后数据经交织后传输。在给定传输的总比特数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算法使总体失真最小。模拟结果表明新方案在无线衰落信道上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误码 无线信道 图像传输 变系统定长编码 差错保护 无线衰落信道 Reed-Solomon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度速率兼容极化码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琼 王伦 罗亚洁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0-206,共7页
针对现有极化码速率匹配算法的复杂度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速率兼容极化码设计算法。汲取了现有打孔方案在不同打孔数量下的优势,使用一个分段速率匹配交织器,极大地改善了大量打孔下的性能下滑现象。信息比特的选择只是跳过被打... 针对现有极化码速率匹配算法的复杂度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速率兼容极化码设计算法。汲取了现有打孔方案在不同打孔数量下的优势,使用一个分段速率匹配交织器,极大地改善了大量打孔下的性能下滑现象。信息比特的选择只是跳过被打孔比特位置而不需要重新估计子信道的可靠性,在极大降低算法复杂度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性能。通过一个虚拟环形缓存器,将容量-0和容量-1这2种打孔模式用同一结构实现,既提升了不同码率下的译码性能,又使得打孔结构简单明确,更加有利于硬件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低复杂度速率兼容极化码无论在何种码率、打孔数目下都可以获得与高复杂度打孔算法相当的误块性能,是一种复杂度和性能综合较优的速率匹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速率匹配 打孔 速率兼容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验矩阵优化扩展的码率兼容LDPC码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紫强 欧阳缮 +2 位作者 李民政 臧岚 肖海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61-1965,共5页
为了提高低密度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的打孔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校验矩阵优化扩展的码率兼容LDPC码设计方法.从码率兼容码的度分布约束关系出发,提出母码的度分布优化算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打孔变量点的译码恢复规则,... 为了提高低密度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的打孔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校验矩阵优化扩展的码率兼容LDPC码设计方法.从码率兼容码的度分布约束关系出发,提出母码的度分布优化算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打孔变量点的译码恢复规则,构造适合打孔的LDPC码校验矩阵.采用贪婪搜索算法逐级最大化不同类型的打孔变量点数目,提高码率兼容系列子码的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编码高效的码率兼容LDPC码相比,所提方法生成的码率兼容子码误码性能有较大改善,特别是当码率大于0.8时,编码增益提高约0.7~0.8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校验码 码率兼容 优化设计 打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信源特性与网络拥塞控制的可靠性视频传输算法(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嵩 吴成柯 +1 位作者 周有喜 杜建超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82-2892,共11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中传输视频的结合信源特性及网络拥塞控制的鲁棒性算法.通过场景建模以及特性分析,将分级编码产生的所有码流层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并根据它们对网络拥塞控制的贡献以及对重建图像质量的贡献不同,将其分成两个不... 提出了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中传输视频的结合信源特性及网络拥塞控制的鲁棒性算法.通过场景建模以及特性分析,将分级编码产生的所有码流层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并根据它们对网络拥塞控制的贡献以及对重建图像质量的贡献不同,将其分成两个不同的队列.系统根据不同的网络丢包状态(即丢包是由网络拥塞引起还是由无线信道的不可靠传输引起)动态地调整信源速率、不等错误保护强度以及拥塞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MPEG-4信源编码加固定速率Turbo码方法以及动态调整信源、信道编码速率加选择性丢I,B,P包的网络拥塞控制方法相比,能够提供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编码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信源特性 网络拥塞控制 速率自适应截短Turbo(rate compatible punctured Turbo RCPT)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迭代接收机中的超Nyquist技术和速率兼容编码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友文 孙大军 刘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8-543,共6页
为良好水声信道条件设计的通信方案在恶劣信道条件下无法工作,而为恶劣水声信道条件设计的通信方案在良好信道条件下虽然可以有效工作,但是系统频谱利用率极低;为提高系统的频带利用率,通常的手段是提高调制星座的阶数,然而大量实践研... 为良好水声信道条件设计的通信方案在恶劣信道条件下无法工作,而为恶劣水声信道条件设计的通信方案在良好信道条件下虽然可以有效工作,但是系统频谱利用率极低;为提高系统的频带利用率,通常的手段是提高调制星座的阶数,然而大量实践研究工作表明高阶的调制星座很难在水声信道有效工作。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联合超Nyquist信号发射技术和速率兼容打孔编码技术的自适应迭代接收技术;在低阶星座条件下通过超Nyquist信号发射技术可提高系统的频带利用率,采用速率兼容打孔卷积码编码技术可适应信道变化提高系统的稳健性。仿真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的频谱利用率在较高信噪比的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条件下可以超过QPSK调制的信道容量。湖上高速(最高6 kn)走航试验表明:在浅水时变的多途信道条件下,本文提出的超Nyquist发射方案可是实现无误码率数据传输,其频谱利用率为1.8 bit/(s·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接收机 水声通信 多途扩展 多普勒扩展 超Nyquist技术 速率兼容打孔编码技术 迭代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对奇偶校验比特按组删余的速率兼容编码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凯 陈彦辉 李建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2-787,共6页
以多维累加交叉并行级联单奇偶校验码为母码,提出了一种具有线性编码复杂度的删余速率兼容编码.将母码的每个编码支路所输出的奇偶校验比特分为一组,利用高斯近似密度进化方法确定各组奇偶校验比特的删余优先级别,通过对奇偶校验比特按... 以多维累加交叉并行级联单奇偶校验码为母码,提出了一种具有线性编码复杂度的删余速率兼容编码.将母码的每个编码支路所输出的奇偶校验比特分为一组,利用高斯近似密度进化方法确定各组奇偶校验比特的删余优先级别,通过对奇偶校验比特按组删余,构建了一组速率兼容编码.仿真结果表明,该编码在不同码率的误比特率性能均优于以(3,6)规则LDPC码为母码构建的删余速率兼容编码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率兼容编码 迭代方法 TURBO码 高斯近似 删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斯近似的极化码打孔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世宝 高迅 +2 位作者 董振威 刘建航 崔学荣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49-3155,共7页
现有的极化码打孔算法均未考虑信道构造过程对算法性能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斯近似的极化码打孔算法(GAPPC)。首先将高斯近似作为极化码构造算法,分析高斯近似与打孔算法的关系,以降低信道构造输出值为目标,引入高斯... 现有的极化码打孔算法均未考虑信道构造过程对算法性能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斯近似的极化码打孔算法(GAPPC)。首先将高斯近似作为极化码构造算法,分析高斯近似与打孔算法的关系,以降低信道构造输出值为目标,引入高斯修正因子,推导出改进的高斯近似函数。然后将改进的高斯近似函数引入信道构造,对极化子信道进行排序获得信道可靠性排序集合。最后依据信道容量关系确定映射规则,选出打孔比特集合和冻结比特集合,完成打孔极化码的构建。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码长和码率下,误帧率和误码率均获得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速率兼容 打孔 高斯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