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火延迟时间对铝粉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谭汝媚 张奇 张博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2,共6页
为了研究装置点火延迟时间对不同浓度粉尘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以铝粉为介质在5L圆柱形爆炸装置中进行系列爆炸实验。结果表明:装置点火延迟时间对铝粉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且存在一个最佳点火延迟时间,此... 为了研究装置点火延迟时间对不同浓度粉尘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以铝粉为介质在5L圆柱形爆炸装置中进行系列爆炸实验。结果表明:装置点火延迟时间对铝粉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且存在一个最佳点火延迟时间,此时最大爆炸压力最大;随着铝粉浓度的增加,最佳点火延迟时间先增加后保持不变。最佳点火延迟时间下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明显高于点火延迟时间固定为60s时的。相对粉尘不同浓度均采用固定点火延迟时间,不同浓度时采用最佳点火延迟时间,所测得的粉尘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明显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延迟时间 粉尘爆炸装置 铝粉爆炸 最大爆炸压力 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L球形爆炸装置的微米级铝粉爆炸特性实验 被引量:14
2
作者 林柏泉 梅晓凝 +1 位作者 王可 李庆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1-667,共7页
采用20L球形爆炸装置,对6种不同粒径分布的微米铝粉在不同浓度下的爆炸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浓度和粒径对铝粉爆炸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爆炸产物的表面特征.结果表明,铝粉的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率和爆炸指数随铝粉浓度... 采用20L球形爆炸装置,对6种不同粒径分布的微米铝粉在不同浓度下的爆炸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浓度和粒径对铝粉爆炸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爆炸产物的表面特征.结果表明,铝粉的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率和爆炸指数随铝粉浓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在最适爆炸浓度(copt=500g/m3)时三者均达到峰值.随着铝粉粒径的减小时,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率呈指数增加趋势,且在铝粉粒径小于10μm时,其增幅更为显著.爆炸过程中的铝粉粉尘云的燃烧时间随铝粉浓度的增大呈指数规律衰减并趋于平缓,同时随着铝粉粒径的减小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铝粉 最大爆炸压力 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 燃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道内铝粉爆炸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秦涧 谭迎新 尉存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70,共5页
为研究铝粉在密闭空间内爆炸特性,降低其爆炸造成的损害,利用自行设计的水平管道式可燃气体-粉尘爆炸装置,在室温下对粒度为6~8μm,9~12μm,15~17μm的铝粉在100~800 g/m3浓度范围内的爆炸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铝粉在浓度为6... 为研究铝粉在密闭空间内爆炸特性,降低其爆炸造成的损害,利用自行设计的水平管道式可燃气体-粉尘爆炸装置,在室温下对粒度为6~8μm,9~12μm,15~17μm的铝粉在100~800 g/m3浓度范围内的爆炸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铝粉在浓度为600 g/m3时,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最大,爆炸时间最小;铝粉浓度较低时,由于氧气充足,随着铝粉浓度增大,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增大,爆炸时间减小;当铝粉浓度超过600 g/m3,受到氧气浓度限制,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随浓度增大而减小,爆炸时间增大;相同浓度的铝粉,粒度越小,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越大,爆炸时间越小。粒度越小的铝粉,爆炸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粉 水平管道装置 最大爆炸压力 最大压力上升速率 爆炸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L球形爆炸装置的甲烷煤尘混合爆炸实验 被引量:12
4
作者 冯永安 胡双启 +1 位作者 胡立双 孙建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7期16-19,共4页
利用实验室自行设计的20L球形爆炸装置,对煤尘及甲烷煤尘混合物的爆炸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有无甲烷,煤尘的最大爆炸压力随煤尘浓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均在在煤尘浓度为600g/m3时均达到最大值。同时,甲烷的... 利用实验室自行设计的20L球形爆炸装置,对煤尘及甲烷煤尘混合物的爆炸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有无甲烷,煤尘的最大爆炸压力随煤尘浓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均在在煤尘浓度为600g/m3时均达到最大值。同时,甲烷的加入明显提高了煤尘最大爆炸压力值,而且随着甲烷浓度的增加,最大爆炸压力增幅先增加后降低,在甲烷5%时增幅最大。煤尘的爆炸持续时间随煤尘浓度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特点,甲烷存在时有同样规律,但是有甲烷时爆炸持续时间明显降低,而且随着甲烷含量的增加,煤尘的爆炸持续时间降低幅度不断增加,在甲烷5%以后趋于稳定。实验结果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甲烷 混合爆炸 最大爆炸压力 爆炸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火延迟时间对甘薯粉尘爆炸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春燕 龙思华 +1 位作者 肖国清 王林元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1-175,共5页
为了预防甘薯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本文研究点火延迟时间对甘薯粉尘爆炸的影响规律,利用20 L球形爆炸仪研究甘薯粉尘的爆炸特性及其在200 g/m3,500 g/m3和800 g/m3质量浓度下通过改变点火延迟时间的爆炸规律。结果表明:粉尘的最佳点火延... 为了预防甘薯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本文研究点火延迟时间对甘薯粉尘爆炸的影响规律,利用20 L球形爆炸仪研究甘薯粉尘的爆炸特性及其在200 g/m3,500 g/m3和800 g/m3质量浓度下通过改变点火延迟时间的爆炸规律。结果表明:粉尘的最佳点火延迟时间与浓度有关,在该点火时间下所测得的最大爆炸压力均高于在固定点火延迟时间下的测量值,60 ms的固定点火延迟时间不适用于甘薯粉尘爆炸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延迟时间 甘薯 粉尘爆炸 质量浓度 最大爆炸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尘爆炸最大压力随点火延迟时间的时序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雨成 刘天奇 周西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34,共5页
为研究煤尘爆炸最大压力随点火延迟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进行试验,通过采集不同点火延迟时间下煤尘爆炸最大压力数据,建立最大压力-点火延迟时间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时间序列模型。采用差分法消除最大压力数据的上... 为研究煤尘爆炸最大压力随点火延迟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进行试验,通过采集不同点火延迟时间下煤尘爆炸最大压力数据,建立最大压力-点火延迟时间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时间序列模型。采用差分法消除最大压力数据的上升趋势性。通过计算自相关、偏相关系数与赤池信息量准则(AIC)函数值、贝叶斯信息量准则(BIC)函数值,确定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阶数,并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运用模型预测20组不同点火延迟时间下的最大压力。结果表明,用ARIMA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的最佳点火延迟时间与实测情况基本吻合,同时实现了对最大压力数据波动特征的合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爆炸 最大压力 点火延迟时间 时间序列分析 20 L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温度对甲烷-空气爆炸压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高娜 胡毅亭 张延松 《爆破器材》 CAS 2016年第3期26-30,共5页
借助特殊环境20 L爆炸特性测试系统,研究了初始温度对甲烷-空气爆炸压力的影响,初始压力为0.1 MPa,初始温度变化范围为298~473 K。结果表明,甲烷-空气爆炸的最大爆炸压力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初始温度由298 K升高到473 K,最大爆炸... 借助特殊环境20 L爆炸特性测试系统,研究了初始温度对甲烷-空气爆炸压力的影响,初始压力为0.1 MPa,初始温度变化范围为298~473 K。结果表明,甲烷-空气爆炸的最大爆炸压力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初始温度由298 K升高到473 K,最大爆炸压力由0.7833 MPa下降到0.5012 MPa,下降幅度为35.89%。初始温度的升高加快了反应速率,缩短了最大爆炸压力到达时间,由298 K时的127.1 ms缩短到473 K时的85.0 ms。初始温度升高,甲烷-空气最大爆炸压力的上升速率( dp/dt) max呈上升趋势。当初始温度由298 K上升至473 K时,( dp/dt) max升幅并不大,仅为9.16%;爆炸特征值KG 不断增大,其爆炸危险性也随之增大。从反应开始到到达最大爆炸压力这段时间内,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甲烷-空气爆炸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温度 甲烷-空气 最大爆炸压力 压力上升速率 最大压力到达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长径比药柱的空气冲击波参数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建华 肖雄 +2 位作者 张立 吴芳 杜文烨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53,69,共5页
为了研究爆破实践中常采用的不同长径比的柱状药包空气冲击波参数特性。根据动力模型实验的相似关系,设计制作了6组不同长径比的RDX(黑索今)药包,并完成了爆炸冲击波参数的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药包长径比对冲击波性质有一定影响,冲... 为了研究爆破实践中常采用的不同长径比的柱状药包空气冲击波参数特性。根据动力模型实验的相似关系,设计制作了6组不同长径比的RDX(黑索今)药包,并完成了爆炸冲击波参数的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药包长径比对冲击波性质有一定影响,冲击波最大压力上升时间随长径比的增大总体上表现为增大趋势;冲击波峰值超压随长径比的增大表现为减小趋势;冲击波正压和负压作用时间随长径比的增大基本保持不变。此研究的结果可作为进一步了解冲击波的参数特性和防爆安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冲击波 长径比 最大压力上升时间 峰值超压 正压作用时间 负压作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大型低速柴油机VIT机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建安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14年第2期25-29,共5页
在船舶大型低速柴油机的管理维护过程中,其VIT机构较之于柴油机其他部件更易于出现复杂的管理状况,甚至发生设备故障,针对此现象,文章研究分析了船舶大型低速主动力柴油机的VIT机构功能调整、故障处理和维护管理技术等三个方面的难点问... 在船舶大型低速柴油机的管理维护过程中,其VIT机构较之于柴油机其他部件更易于出现复杂的管理状况,甚至发生设备故障,针对此现象,文章研究分析了船舶大型低速主动力柴油机的VIT机构功能调整、故障处理和维护管理技术等三个方面的难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机构 最大爆发压力 VIT系统起始点 VIT系统临界点 功能调整 故障处理 维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尘爆炸超压及响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秋雨 孙永强 +2 位作者 王旭 刘意 曲芳 《电气防爆》 2017年第2期1-4,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粉尘在密闭空间内的爆炸特性参数,采用1.2L哈特曼管作为爆炸主体装置,加载德国进口Omar系列压力传感器,在大气条件下对不同浓度的玉米淀粉和镁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得玉米淀粉和镁粉的最大爆炸压力和响应时间,并对其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粉尘在密闭空间内的爆炸特性参数,采用1.2L哈特曼管作为爆炸主体装置,加载德国进口Omar系列压力传感器,在大气条件下对不同浓度的玉米淀粉和镁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得玉米淀粉和镁粉的最大爆炸压力和响应时间,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玉米淀粉和镁粉浓度的增加,最大爆炸压力随之增大,响应时间由短变长,达到一定浓度后又逐渐缩小再延长,并且镁粉相对于玉米淀粉的响应时间更短,爆炸压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爆炸 1.2L哈特曼管 最大爆炸压力 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 L近球形容器中微米级铝粉的爆炸特性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晓坤 张自军 +3 位作者 王秋红 邓军 李海涛 徐青峰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30-1136,共7页
采用20 L近球形粉尘爆炸实验系统,探究微米级铝粉在不同点火延迟时间、粉尘粒径及粉尘浓度下的爆炸特性规律。结果表明:当点火延迟时间在20~120 ms范围内,铝粉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先增大后减小,随铝粉粒径增大,最佳点火... 采用20 L近球形粉尘爆炸实验系统,探究微米级铝粉在不同点火延迟时间、粉尘粒径及粉尘浓度下的爆炸特性规律。结果表明:当点火延迟时间在20~120 ms范围内,铝粉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先增大后减小,随铝粉粒径增大,最佳点火延迟时间增大;在任一点火延迟时间下,粒径大于8.12μm的铝粉最大爆炸压力随粉尘粒径的减小呈增大的变化趋势;粒径大于8.12μm的铝粉,在80~440 g/m^3粉尘浓度范围内,铝粉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且铝粉粒径越小,对应的最猛烈爆炸粉尘浓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粉爆炸 点火延迟时间 粒径 粉尘云浓度 最大爆炸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丙烷抑制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薛少谦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为寻找既环保又能抑制瓦斯爆炸的气体抑爆介质,解决瓦斯输送过程中的爆炸安全问题,分析了七氟丙烷作为抑爆介质的抑爆机理,并采用20 L爆炸特性测试系统,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的七氟丙烷对甲烷体积分数为9.5%的甲烷空气预混气体最大爆炸压... 为寻找既环保又能抑制瓦斯爆炸的气体抑爆介质,解决瓦斯输送过程中的爆炸安全问题,分析了七氟丙烷作为抑爆介质的抑爆机理,并采用20 L爆炸特性测试系统,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的七氟丙烷对甲烷体积分数为9.5%的甲烷空气预混气体最大爆炸压力、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和峰值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实验条件下,点火延迟时间为60 ms时,七氟丙烷抑制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的最低体积分数为17.4%;七氟丙烷体积分数为5%~17%时,随着其体积分数的增大,最大爆炸压力逐渐升高,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增大,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有促进作用。研究表明,七氟丙烷可作为新型环保气体抑爆介质抑制瓦斯爆炸,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使用场所合理确定七氟丙烷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丙烷 抑爆浓度 最大爆炸压力 最大压力上升速率 峰值压力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粉最大爆炸压力和爆炸下限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乐乐 李晓泉 +2 位作者 王菲 覃思妙 覃小玲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0-158,共9页
为了研究糖粉最大爆炸压力和爆炸下限与喷粉压力及点火延迟时间之间的影响关系,使用20L球形特殊条件下气体/粉尘爆炸参数试验装置进行糖粉爆炸试验,结果表明:①通过计算机输出的容器内爆炸压力时间曲线可以将糖粉爆炸过程归纳为5个阶段... 为了研究糖粉最大爆炸压力和爆炸下限与喷粉压力及点火延迟时间之间的影响关系,使用20L球形特殊条件下气体/粉尘爆炸参数试验装置进行糖粉爆炸试验,结果表明:①通过计算机输出的容器内爆炸压力时间曲线可以将糖粉爆炸过程归纳为5个阶段。②糖粉最大爆炸压力受点火延迟时间、喷粉压力共同作用影响。设定喷粉压力为1.5 MPa,糖粉最大爆炸压力先随着点火延迟时间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当点火延迟时间为90 ms时最大爆炸压力达到波峰值0.300 MPa;然后最大爆炸压力随点火延迟时间增加而减小。设定点火延迟时间为90 ms,糖粉最大爆炸压力随着喷粉压力的增加,呈现增加缓慢减小减小增加的变化过程,当喷粉压力为1.1 MPa时达到波峰值0.321 MPa。③喷粉压力及点火延迟时间共同影响糖粉爆炸下限浓度,试验得到糖粉爆炸下限浓度最小值为90 g/m^(3)~100 g/m^(3),喷粉压力为2 MPa,点火延迟时间为60 ms。本次试验可为糖粉生产企业避免粉尘爆炸事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粉 最大爆炸压力 爆炸下限 点火延迟时间 喷粉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内不同浓度甲烷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尉存娟 谭迎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6,10,共4页
在水平管道式气体爆炸装置中,选取5种不同浓度的甲烷进行爆炸实验,研究在甲烷爆炸传播过程中,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率及压力峰值时间随甲烷浓度及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甲烷浓度对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率和压力峰... 在水平管道式气体爆炸装置中,选取5种不同浓度的甲烷进行爆炸实验,研究在甲烷爆炸传播过程中,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率及压力峰值时间随甲烷浓度及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甲烷浓度对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率和压力峰值时间的影响显著:甲烷浓度越接近化学当量浓度,最大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越大,压力峰值时间越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最大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先增大再减小,压力峰值时间则依次延长。甲烷浓度偏离化学当量浓度越多,压力峰值时间成倍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浓度 传播距离 最大爆炸压力 压力上升速率 压力峰值时间
原文传递
铝粉-空气混合物爆炸压力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尉存娟 谭迎新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4,共4页
在水平管道式粉尘爆炸装置中,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点火延迟时间、铝粉浓度和铝粉粒度对铝粉的最大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浓度和粒度一定的铝粉,存在—个可爆延迟时间范围,铝粉在该延迟时间范围内点火才能发生爆炸;同... 在水平管道式粉尘爆炸装置中,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点火延迟时间、铝粉浓度和铝粉粒度对铝粉的最大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浓度和粒度一定的铝粉,存在—个可爆延迟时间范围,铝粉在该延迟时间范围内点火才能发生爆炸;同时,还存在—个最佳点火延迟时间可以使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同时达到最大值;铝粉的最大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随铝粉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铝粉粒径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延迟时间 铝粉浓度 铝粉粒度 最大爆炸压力 压力上升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