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rum 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 class Ⅰ-related chain A antibody detec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graft dysfunction in renal allograft recipients 被引量:3
1
作者 ZHANG Ming LU Fu-ming +3 位作者 QU Lian-xi HE Jun YUAN Xiao-niao GU Yo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4期2127-2131,共5页
Background In addition to the well-known antibodies against human leukocyte antigens (HLA)-induced kidney-graft rejection, polymorphic 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 (MHC) class Ⅰ-related chain A (MICA) antig... Background In addition to the well-known antibodies against human leukocyte antigens (HLA)-induced kidney-graft rejection, polymorphic 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 (MHC) class Ⅰ-related chain A (MICA) antigens can elicit antibodies and have been suggested to play a role in the antibody-mediated allograft rejection (AMR). We carded out a prospective study of MICA antibodies in post-renal transplant patients to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ICA antibodies, C4d staining, histological features, and graft outcome.Methods We tested 52 patients who had biopsy results due to graft dysfunction. The MICA antibodies in concurrent sera were determined by Luminex.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one year after renal biopsy. The influence of antibody production on the function of graft was analyzed.Results Antibodies against MICA were positive in 15 out of the 52 patients (28.9%). The presence of MICA antibodies was associated with renal-allograft deterioration. During one-year follow-up, the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 decreased (24.0±3.4)% among recipients with anti-MICA antibodies. However, among recipients without anti-MICA antibodies, the eGFR has declined only (8.4+3.0)% (P=0.017).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4d staining,histological features and MICA antibody production was fou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 Besides anti-HLA antibodies, the presence of post-transplant MICA antibody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graft outcome and increases the risk of graft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rejection anti-HLA antibodies 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 class -related chain A antibody renal transplantation
原文传递
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稳定转染舌鳞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超 杨丹 +4 位作者 石芳琼 李跃辉 陈新群 翦新春 蒋灿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7-441,共5页
目的构建人类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舌鳞癌脑高转移Tca8113-Tb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口腔鳞癌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pCMV-SPORT6-MICA中编码MICA基因的cDNA序列,重组至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真... 目的构建人类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舌鳞癌脑高转移Tca8113-Tb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口腔鳞癌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pCMV-SPORT6-MICA中编码MICA基因的cDNA序列,重组至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最终的表达载体pEGFP-N1-MICA,脂质体法转染Tca8113-Tb细胞,G418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有限稀释法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Tca8113-Tb细胞系,RT-PCR、real time 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MICA在该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通过PCR技术获取了MICA基因并成功克隆入载体,测序鉴定该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相同。转染的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real time 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到目的基因MICA在转染细胞中为过表达。结论 pEGFP-N1-MICA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与稳定转染Tca8113-Tb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类链相关基因A Tca8113-Tb细胞系 质粒构建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抗体对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于立新 张新科 +4 位作者 罗敏 肖露露 徐健 杜传福 刘如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检测2009年~2010年本院197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随访其后接受尸...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检测2009年~2010年本院197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随访其后接受尸体肾移植手术的139例受者的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和移植肾功能。结果 197例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阳性45例(22.84%)。MICA抗体特异性分析发现有11种抗体,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抗MICA019(占65.7%),出现频率最低的是抗MICA015(占8.6%)和抗MICA017(占8.6%),高、低频率抗体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4.48,P〈0.01)。45例阳性受者中单一特异性抗体18例(占51.4%),多种特异性抗体17例(占48.6%)。197例受者中139例在术后有39例发生早期AR(占28.1%);其中,45例术前MICA抗体阳性受者中38例接受移植后有14例发生早期AR(占36.8%);152例术前MICA抗体阴性受者中有101例接受移植后有25例发生了早期AR(占24.8%)。结论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MICA抗体中为抗MICA019,推测MICA019为中国人群中较常见基因是其表现出临床上高频率抗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类链相关基因A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相容性Ⅰ类相关链A位点基因多态性在预判肾移植物排斥中的意义
4
作者 何军 侯建全 +6 位作者 袁晓妮 温端改 鲍晓晶 邱桥成 王乾 钟键 李强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电子版)》 2009年第2期12-17,共6页
目的研究组织相容性Ⅰ类相关链A位点(MICA)基因多态性和抗MICA特异性抗体在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液相芯片技术对40例肾移植患者在移植术前和移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动态检测抗MICA抗体的特异... 目的研究组织相容性Ⅰ类相关链A位点(MICA)基因多态性和抗MICA特异性抗体在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液相芯片技术对40例肾移植患者在移植术前和移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动态检测抗MICA抗体的特异性和阳性分值的变化,同时采用SSOP方法分析16对肾移植供受者的MICA基因分型,并把MICA基因具有相同抗原表位的特征性分为G1组和G2组。结果在40例肾移植中尸体供肾35例,亲缘活体供肾5例。35例肾移植受者均带肾存活良好,其中33例接受动态随访。移植术前预存抗MICA抗体为12例,其中抗MICA抗体10例、抗HLA-Ⅰ类+MICA抗体2例;4例分为MICA-G1组、6例分为MICA-G2组、2例共为MICA-G1和G2组。16对供受者MIC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MICA-G1组中频率M﹡002最高,M﹡007次之;MICA-G2组中频率M﹡008最高,M﹡009和M﹡019次之。33例移植术后有4例新生抗MICA抗体,3例新生抗HLA抗体,均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和抗非供者特异性抗体。移植术前预存抗MICA抗体,在移植术后1~2年的动态随访中其特异性均未改变,而抗体的阳性分值呈现高低的变化。12例移植术前预存抗MICA抗体中的3例和抗体阴性1例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尿量减少,肌酐和肾动脉阻力指数升高。33例动态随访资料显示:无论是MICA基因频率分布特点,还是抗MICA特异性抗体类型与排斥反应的关系,M﹡002、M﹡004、M﹡008、M﹡019和M﹡001基因型最常见,但未见MICA﹡012和MICA﹡006基因型。结论移植术前分析供受者的MICA基因多态性,受者的特异性抗体鉴定和特征性分组;移植术后动态监测抗MICA抗体的变化,是肾移植术后预防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排斥的重要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相容性类相关链A位点分子 基因多态性 抗体 肾移植 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A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关系
5
作者 卢善明 薛玲 +2 位作者 邓汪东 曹清华 车丽洪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6-88,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A(MICA)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66例骨肉瘤组织中MICA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ICA和MMP-9蛋白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51.5%和54.5%,...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A(MICA)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66例骨肉瘤组织中MICA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ICA和MMP-9蛋白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51.5%和54.5%,两者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4,P<0.01)。结论:MICA广泛表达于骨肉瘤组织,其与MMP-9表达可能由相同信号通路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类链相关A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sMICA,sMICB水平与自身抗体表达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冉涛 潘锋 +4 位作者 王永红 庞会 文峰 陈旭 夏家财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00-104,149,共6页
目的探讨循环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A[solubl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related chain A,sMICA)、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B(solubl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related chain B,sMICB]与系统性红... 目的探讨循环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A[solubl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related chain A,sMICA)、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B(solubl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related chain B,sMICB]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疾病活动性、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收治的156例SLE患者(SLE组)和门诊体检中心体检的103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将SLE患者分为轻度活动组(n=43)、中度活动组(n=69)和重度活动组(n=44)。检测血清sMICA,sMICB水平以及自身抗体、外周血NK细胞占比,Spearman或Pearson分析sMICA,sMICB与评分、自身抗体、外周血NK细胞占比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来分析sMICA和sMICB诊断SLE活动度的价值。结果SLE组血清sMICA(173.65±23.92 pg/ml),sMICB(96.35±15.74 pg/ml)水平高于对照组(32.51±6.27 pg/ml,12.03±2.47 pg/ml),外周血CD3^(-)CD56^(+)NK细胞(12.02%±2.65%)占比低于对照组(18.35%±3.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498,53.897,-16.010,均P<0.05)。重度活动组血清sMICA,sMICB水平高于中度活动组和轻度活动组(t=8.192,12.352;19.652,23.742,均P<0.05),外周血CD3^(-)CD56^(+)NK细胞占比低于中度活动组和轻度活动组(t=8.154,10.658,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疾病活动SLE患者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95,7.216,7.539,8.946,均P<0.05)。SLE患者血清sMICA,sMICB水平与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呈正相关(r=0.206~0.402,均P<0.05),与外周血CD3^(-)CD56^(+)NK细胞占比呈负相关(r=-0.563,-0.427,均P<0.05)。sMICA和sMICB诊断SLE重度活动的曲线下面积为0.652,0.704,联合sMICA,sMICB诊断SLE重度活动的曲线下面积为0.812,高于单独诊断(Z=3.050,2.346,均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sMICA和sMICB水平增高,且与SLE自身抗体阳性率增加、外周血NK细胞占比降低、疾病活动性增强有关,可作为SLE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抗体 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A 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B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表达MICA/MICB导致NK细胞对人鼻咽癌多药耐药细胞(CNE2/DDP)杀伤活性下降 被引量:8
7
作者 梅家转 周健 +1 位作者 郭坤元 魏红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HLAⅠ类分子及MHCⅠ类链相关分子(MICA/MICB)在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及多药耐药细胞株CNE2/DDP的表达及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CNE2和CNE2/DDP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和MICA/MICB的表达情况;LDH释放法测定3例... 目的探讨HLAⅠ类分子及MHCⅠ类链相关分子(MICA/MICB)在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及多药耐药细胞株CNE2/DDP的表达及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CNE2和CNE2/DDP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和MICA/MICB的表达情况;LDH释放法测定3例健康者的NK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效靶比10∶1时,用抗HLAⅠ类分子单抗(W6/32)和抗MICA/MICB单抗(BAMO-1)分别封闭HLAⅠ类分子和MICA/MICB,观察NK细胞杀伤CNE2、CNE2/DDP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CNE2/DDP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和MICA/MICB的表达均较CNE2细胞明显减少(P<0.01)。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在效靶比5∶1时分别是(9.37±2.14)%、(4.37±0·63)%;效靶比10∶1时分别是(27.14±1.82)%、(15.79±2.87)%;效靶比20∶1时分别是(36.40±4.28)%、(26.20±4·18)%;效靶比301时分别是(54.67±2.80)%、(40.29±2.73)%。各效靶比时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与HLAⅠ类分子和MICA/MICB相关,NK细胞对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低于CNE2细胞(P<0.01)。效靶比10∶1时,W6/32明显增强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BAMO-1明显抑制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结论HLAⅠ类分子和MICA/MICB在CNE2、CNE2/DDP的表达差异影响着NK细胞的杀伤活性,MICA/MICB在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的低表达导致耐药肿瘤细胞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细胞 多药耐药细胞株 自然杀伤细胞 MHC 类链相关分子A/B HLA 类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患者血清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A的检测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超 石芳琼 +3 位作者 杨丹 王洁 翦新春 蒋灿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A(solubl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I-related chain A,sMIC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用口腔鳞癌患者78例作为实验组,19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A(solubl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I-related chain A,sMIC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用口腔鳞癌患者78例作为实验组,19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定量分析法检测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sMICA的含量。结果:实验组血清sMICA检出率为98.7%(77/78),其含量的95%可信区间为74.30~93.95 pg/mL,中位数为82.17 pg/mL;对照组血清sMICA检出率为94.7%(18/19),其含量的95%可信区间为29.48~50.30 pg/mL,中位数为37.54 pg/mL,实验组血清sMIC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血清sMICA含量在不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鳞癌患者血清sMICA表达水平增高,且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检测血清sMICA的含量有助于判断口腔鳞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鳞状细胞癌 MHC-I类链相关蛋白A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7-5p靶向MICB减弱NK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贾萌 薛焕洲 +4 位作者 申权 余淼 贾江坤 王佳佳 徐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76-1782,共7页
目的:探讨miR-17-5p在肝细胞癌(HCC)HepG2细胞对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敏感性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含野生型MICB基因3'UTR序列、突变型MICB基因3'UTR序列、miR-17-5p mimic序列、miR-17-5p-NC序列、anti-miR-17-5p序列的质粒... 目的:探讨miR-17-5p在肝细胞癌(HCC)HepG2细胞对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敏感性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含野生型MICB基因3'UTR序列、突变型MICB基因3'UTR序列、miR-17-5p mimic序列、miR-17-5p-NC序列、anti-miR-17-5p序列的质粒载体分别或共转染HCC HepG2细胞,使用丙戊酸钠处理转染或未转染细胞。应用荧光素酶活性测定检测miR-17-5p对MICB的调控作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或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或组织中miR-17-5p及MICB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与miR-17-5p-NC组相比,miR-17-5p-mimic组HepG2细胞中miR-17-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C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5);与anti-miR-17-5p-NC组相比,anti-miR-17-5p组HepG2细胞中miR-17-5p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MIC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 05)。与miR-17-5p-NC+MICB 3'UTR-Wt组相比,miR-17-5p-mimic+MICB 3'-UTR-Wt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 05)。miR-17-5p-NC+MICB 3'UTR-Mut组与miR-17-mimic+MICB 3'-UTR-Mu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与对应癌旁非肿瘤组织相比,miR-17-5p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MIC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 05)。miR-17-5p和MICB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远处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P<0. 05)。在HCC肿瘤组织中miR-17-5p与MICB蛋白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 05)。(3)与miR-17-5p-NC组相比,miR-17-5p-mimic组MIC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5)。与miR-17-5p-mimic+MICB 3'UTR-Mut组相比,miR-17-5p-mimic+MICB-3'UTR-Wt共转染组中NK细胞毒性和MIC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均<0. 05)。与antimiR-17-5p-NC组相比,anti-miR-17组NK细胞毒性和MIC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均<0. 05)。(4)与丙戊酸钠+miR-17-5p-NC组相比,丙戊酸钠+miR-17-5p-mimic组细胞中MIC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 05)。在不同效靶比时,与Ctrl组相比,丙戊酸钠组NK细胞毒性显著增加(P<0. 05)。与丙戊酸钠+miR-17-5p-NC组相比,丙戊酸钠+miR-17-5p-mimic组NK细胞毒性显著降低(P<0. 05)。结论:miR-17-5p通过靶向MICB降低HepG2细胞对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敏感性,从而抑制NK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HEPG2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miR-17-5p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类链相关基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CA、CYFRA21-1、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丽华 郭君兰 +1 位作者 胡彦伟 焦智民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9期2280-2283,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蛋白A(sMIC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9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食管鳞... 目的探讨可溶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蛋白A(sMIC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9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连接法检测sMICA、CYFRA21-1、MMP9表达情况。化疗后评估疗效,分析sMICA、CYFRA21-1、MMP9的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9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sMICA阳性表达59例(62.11%),CYFRA21-1阳性表达62例(65.26%),MMP9阳性表达75例(78.95%)。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MICA、CYFRA21-1、MMP9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5例患者化疗后,总有效率为58.95%,sMICA、CYFRA21-1、MMP9阴性表达的患者疗效优于阳性表达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分化程度、sMICA、CYFRA21-1、MMP9表达均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化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肿瘤标志性分子sMICA、CYFRA21-1、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高,与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及化疗疗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链相关蛋白A 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食管鳞状细胞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A抗体与移植肾慢性失功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保祥 田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相关链A基因(MICA)抗体与移植肾慢性失功的关系.方法 选择了1986年~2005年间在北京友谊医院接受肾移植的38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6例,年龄24~68岁,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高于正常值.采...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相关链A基因(MICA)抗体与移植肾慢性失功的关系.方法 选择了1986年~2005年间在北京友谊医院接受肾移植的38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6例,年龄24~68岁,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高于正常值.采用MICA抗体流式筛查技术,于2009年7月检测MICA抗体和PRA抗体,38例肾移植患者PRA抗体均为阴性,而后观察一年后的肾功能变化.结果 38例肾移植术后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但血肌酐和尿素氮高于正常值的患者中有9例MICA抗体阳性,阳性率达23.68%.9例MICA抗体阳性患者均呈现MICA抗体多特异性.29例MICA抗体阴性患者,经过一年的治疗,7例患者肾功能基本恢复,2例患者恢复透析,20例患者肾功能基本未变.MICA抗体阳性的9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恢复透析,其MICA抗体均为强阳性;另5例患者肾功能基本未变,其MICA抗体4例为弱阳性,1例为阳性.MICA抗体阳性和MICA抗体阴性患者之间恢复透析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25).结论 高滴度MICA抗体是引起移植肾慢性失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相关链A基因(MICA) 移植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A对肝细胞癌可溶性MIC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丹 向晓星 +2 位作者 顾学文 李国青 刘延庆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2460-2466,共7页
目的:探讨患者外周血清白介素-17A(serum Interleukin-17A,IL-17A)对肝癌细胞可溶性MICA(solubl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chain-related gene A,sMICA)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慢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CH... 目的:探讨患者外周血清白介素-17A(serum Interleukin-17A,IL-17A)对肝癌细胞可溶性MICA(solubl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chain-related gene A,sMICA)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慢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CH)、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HCC、健康对照者(healthcontrol,HC)各30例,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sMICA及IL-17A的表达水平;HepG2和PLC/PRF/5细胞加入0、10、50ng/mL的重组人IL-17A(RhIL-17A)作用24h后,分别采用ELISA检测sMICA的表达;并在50ng/mL的RhIL-17A作用24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膜型MICA的表达、荧光定量RT-PCR检测MICA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DAM9,p65和磷酸化p65(P-p65)的表达.结果:HCC组血清IL-17A与sMICA水平明显高于CH、LC、HC组(IL-17AF=46.321,sMICAF=24.144,P<0.01),且二者呈正相关(r=0.28,P<0.01);RhIL-17A显著增加HCC细胞sMICA、膜MICA mRNA的表达(P<0.05),且可增加HCC细胞ADAM9和P-p65蛋白的表达.结论:IL-17A能上调肝癌细胞MICA mRNA表达,可能与其活化NF-B-ADAM9信号通路,从而增加HCC sMIC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白介素-17A ADAM9 可溶性MI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与其配体MICA/B的表达
13
作者 张健 马莉 +2 位作者 刘俊 董明国 程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67-168,170,共3页
目的观察结肠直肠癌(CRC)患者手术前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与其配体MICA/B的表达,探讨NKG2D-MIC系统与肿瘤逃避免疫监视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CRC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的... 目的观察结肠直肠癌(CRC)患者手术前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与其配体MICA/B的表达,探讨NKG2D-MIC系统与肿瘤逃避免疫监视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CRC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的表达,组织MICA/B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MICA(sMICA)的浓度。结果 CRC组术前NKG2D、MICA/B的表达均降低,sMICA浓度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NKG2D的表达无显著增高,sMICA浓度无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C患者血清高水平的sMICA,抑制了NKG2D-MIC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导致CRC患者NK细胞抗肿瘤免疫低下。NKG2D低表达,sMICA高浓度的情况术后短期内不能迅速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杀伤细胞 自然 自然杀伤细胞凝集素样活化受体K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B 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相关链A在肾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刚军 赵亚昆 祝青国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探讨肾肿瘤患者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相关链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 related chain A,MIC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3年3-7月收治的60例肾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34 ~ 76岁... 目的 探讨肾肿瘤患者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相关链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 related chain A,MIC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3年3-7月收治的60例肾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34 ~ 76岁,平均46岁.肾透明细胞癌4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2例.病理分期:T1期20例,T2期14例,T3期10例,T4期4例.淋巴结转移11例,其他器官转移4例.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4~50岁,平均31岁.利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中分泌型MICA(soluble MICA,sMICA)分子的水平.分析sMICA分子含量与肾肿瘤的性质、肾癌分期、淋巴结及器官转移的关系.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15例肾癌及癌旁组织标本的MICA分子表达情况.实时定量PCR法测定9例肾癌和3例癌旁组织标本的MICA-mRNA表达情况. 结果 48例肾癌、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0例对照组的血清sMICA水平分别为(348.5±32.5)、(289.3±30.4)、(168.4±43.2) pg/ml,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组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肿瘤T1、T2、T3、T4期的sMICA水平分别为(304.3±27.4)、(308.4±26.8)、(368.3±33.4)、(378.4±43.4) pg/ml,T1、T2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sMICA水平分别为(326.2±32.4)、(319.4±32.5) 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其他器官转移组与无其他器官转移组的sMICA水平分别为(373.4±45.4)、(346.4±31.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法证实MICA分子在癌组织的细胞表面高表达,而在癌旁细胞表面不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CA-mRNA在癌组织的表达量(2.0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ICA在肾肿瘤中高度表达,其表达高低与肾肿瘤的性质、肾癌分期及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类相关链A 自然杀伤细胞
原文传递
丙戊酸钠上调人肾癌细胞MICA/B的表达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丰强 邵阳 +2 位作者 郭长城 施菊妹 郑军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89-695,共7页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对人肾癌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链A/B(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related chainA/B,MICA/B)表达的影响,比较肾癌细胞经VPA处理前后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对...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对人肾癌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链A/B(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related chainA/B,MICA/B)表达的影响,比较肾癌细胞经VPA处理前后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对其杀伤作用的差异。方法:用0.5~8.0mmol/LVPA分别处理人肾癌786-O和ACHN细胞后,应用FCM检测不同浓度VP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选择4.0mmol/LVPA处理肾癌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FCM分别检测肾癌细胞MICA/B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钙黄绿素释放法和FCM分别检测VPA处理肾癌细胞后NK细胞对其的杀伤作用以及NK细胞的脱颗粒行为。结果:8.0mmol/LVPA处理肾癌细胞48h后,对肾癌细胞活力的影响大于其他处理组(P<0.05);4.0mmol/LVPA处理组肾癌细胞MICA/B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未经VPA处理的对照组(P<0.05);4.0mmol/LVPA处理组NK细胞对肾癌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未经VPA处理的对照组(P<0.05),且杀伤率的升高可被抗NKG2D(natural-killer group2,memberD)抗体特异性拮抗;肾癌细胞经4.0mmol/LVPA处理后,其激活NK细胞的脱颗粒作用明显强于未经VPA处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VPA可以明显上调肾癌细胞MICA/B的表达,增强NK细胞对其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丙戊酸 杀伤细胞 天然 MICA/B 细胞 786-O ACHN
原文传递
深圳地区汉族献血人群MICA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与HLA-B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宋兴 徐筠娉 +2 位作者 何柳媚 洪文旭 高素青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747-752,共6页
目的研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位点(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A,MICA)在深圳地区汉族献血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位点(human leukocyte antigen locusB,HLA-B... 目的研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位点(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A,MICA)在深圳地区汉族献血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位点(human leukocyte antigen locusB,HLA-B)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关系。方法采用基于聚合酶链反应一碱基序列直接测序(PCR-sequence based typing,PCR-SBT)方法对143名随机深圳地区汉族献血者进行MICA和HLA-B基因高分辨分型,并采用Pypop软件分析等位基因频率、单倍型频率和连锁不平衡参数。结果143名献血者标本中共检出了13个MICA和35个HLA-B等位基因,其中MICA*008:01频率最高(76/286)MICA*008:01-HLA-B*40:01和MICA*010-HLA-B*46:01是最常见的单倍型。结论获得了深圳地区汉族献血人群MICA和HLA-B基因的等位基因和单倍型多态性及连锁不平衡分析数据,列出了部分MICA和HLA-B等位基因及单倍型频率,为MICA和HLA-B基因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类相关基因A位点 人类白细胞抗原B位点 连锁不平衡 多态性 单倍型
原文传递
功能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相关基因A(MICA)-129多态性和血清可溶性MICA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杰 蒋益 +5 位作者 雷媛 陈立平 易烽明 王昌高 邹开芳 夏冰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相关基因A(MICA)-129位点多态性及血清可溶性MICA(sMICA)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PCR-SBT)方法检测256例UC患者和460例正常对照者MICA-129的基... 目的探讨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相关基因A(MICA)-129位点多态性及血清可溶性MICA(sMICA)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PCR-SBT)方法检测256例UC患者和460例正常对照者MICA-129的基因多态性;随机选取80例UC患者和9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ELISA法测定并比较血清sMICA的浓度差异。结果UC组的MICA-129的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6.8%比72.2%,P=0.060;55.9%比46.3%,P=0.016);UC组sMIC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l(576.47±279.02)ng/L比(182.17±73.11)ng/L,P〈0.001]。此外,携带GG基因型的UC患者的sMICA水平明显高于(GA+AA)基因型携带者[(638.87±347.15)ng/L比(507.51±152.87)ng/L,P=0.035]。结论MICA-129基因多态性及sMICA水平与UC明显相关,MICA-129基因可能在UC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多态性 单核苷酸 MICA-129基因 可溶性MICA
原文传递
MICA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班贵宏 褚嘉祐 +5 位作者 冒长峙 杨昭庆 许绍斌 初正韬 黄小琴 张思仲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 明确云南汉族群体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类链相关基因 A(major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chian- related gene,MICA )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 E)的关系。方法 应用 STR扫描分型技术... 目的 明确云南汉族群体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类链相关基因 A(major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chian- related gene,MICA )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 E)的关系。方法 应用 STR扫描分型技术、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和 DNA双向序列测定 ,确定 MICA基因第 4、5外显子在云南汉族 70例 SL E患者和 15 2名正常对照中的等位基因及其分布频率。结果 共发现 MICA第 5外显子 5种等位基因和第 4外显子 10种等位基因 ,并确定了各自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表明 MICA第 4、5外显子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 SL E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云南汉族群体中 MICA基因第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类链相关基因A 云南汉族 系统性红斑狼疮 MICA SLE
原文传递
主要组织相容性一类相关链A基因抗体与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键 侯建全 +3 位作者 何军 王乾 袁晓妮 温端改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主要组织相容性一类相关链A基因(MICA)抗体对稳定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液相芯片技术检测57例肾移植术后超过半年患者的MICA抗体水平及特异性,并同时检测SCr水平,分析MIC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主要组织相容性一类相关链A基因(MICA)抗体对稳定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液相芯片技术检测57例肾移植术后超过半年患者的MICA抗体水平及特异性,并同时检测SCr水平,分析MIC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57例患者中HLA抗体和MICA抗体均为阴性者38例,HLA抗体阳性、MICA抗体阴性者11例,HLA抗体阴性、MICA抗体阳性者5例,HLA抗体和MICA抗体均阳性者3例。在MICA特异性抗体不同类型中,MICA019抗体5例、MICA027抗体3例、MICA018抗体2例、MICA004和017抗体各1例,MICA抗体阳性值≥6分者3例,占75%(9/12)。MICA抗体阳性组8例与MICA抗体阴性组49例在术前输血史、淋巴毒试验、冷缺血时间、术后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时年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5±7.9)岁与(43.0±10.4)岁(P=0.008)]。MICA抗体阳性HLA抗体阴性组SCr水平[(117.20±12.30)μmol/L]及SCr异常比例(5/5)均高于HLA抗体和MICA抗体均阴性组[(89.40±28.95)μmol/L及23.7%(9/38),P〈0.051。结论肾移植术后监测MICA抗体可作为肾移植HLA阴性患者预后重要的标志物,并且MICA抗体与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主要组织相容性一类相关链A基因抗体 HLA抗体 移植肾功能
原文传递
MICA基因与肿瘤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云炎 徐宗源 孟峻嵩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43-246,共4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MICA)位于人第6号染色体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MHC-Ⅰ)类区域中,该基因包含6个外显子,编码的蛋白分子结构域与经典的Ⅰ类分子α链相似,包括3个胞外结构域:α1、α2和α3,以及跨膜区和...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MICA)位于人第6号染色体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MHC-Ⅰ)类区域中,该基因包含6个外显子,编码的蛋白分子结构域与经典的Ⅰ类分子α链相似,包括3个胞外结构域:α1、α2和α3,以及跨膜区和胞质区,但不含β2微球蛋白。MICA表达于内皮细胞、上皮细胞以及大多数上皮性肿瘤细胞表面,参与多种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浸润过程。可溶性MICA(sMICA)可以作为部分恶性肿瘤的预后预测因子。MICA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为恶性肿瘤防治带来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逃逸 MHC—链相关基因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