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Identification in Polyploids: A Review, Example, and Recommendations 被引量:17
1
作者 Josh Clevenger Carolina Chavarro +2 位作者 Stephanie A. Pearl Peggy Ozias-Akins Scott A. Jackson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831-846,共16页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otype and phenotype is a major biological question and being able to predict phenotypes based on molecular genotypes is integral to molecular breeding. Whole- genome duplicati...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otype and phenotype is a major biological question and being able to predict phenotypes based on molecular genotypes is integral to molecular breeding. Whole- genome duplications have shaped the history of all flowering plants and present challenges to elucid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otype and phenotype, especially in neopolyploid species. Although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have become popular tools for genetic mapping, discovery and appli- cation of SNPs in polyploids has been difficult. Here, we summarize common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to SNP calling, highlighting recent polyploid successe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software choice on these analyses, we called SNPs among five peanut genotypes using different alignment programs (BWA-mem and Bowtie 2) and variant callers (SAMtools, GATK, and Freebayes). Alignments produced by Bowtie 2 and BWA-mem and analyzed in SAMtools shared 24.5% concordant SNPs, and SAMtools, GATK, and Freebayes shared 1.4% concordant SNPs. A subsequent analysis of simulated Brassica napus chromosome 1A and 1C genotypes demonstrated that, of the three software programs, SAMtools performed with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n Bowtie 2 alignments. These results, however, are likely to vary among species, and we therefore propose a series of best practices for SNP calling in polyplo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OMICS homeolog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PEANUT polyptoi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原文传递
IL-10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疾病转归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娟娟 高英堂 +5 位作者 杜智 杨斌 经翔 王毅军 王凤梅 刘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656-1663,共8页
目的:探讨IL-10基因-1082、-81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感染后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SNP基因分型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187例健康人群、94例感染HBV后自愈者、1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170例HBV... 目的:探讨IL-10基因-1082、-81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感染后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SNP基因分型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187例健康人群、94例感染HBV后自愈者、1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170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IL-10-1082、-819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及其差异.结果:全部700例研究对象-1082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为AA基因型占82.29%、AG占16.00%、GG占1.71%;等位基因频率:A为90.29%,G为9.71%.-819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为TT占41.43%、TC占48.14%、CC占10.43%;等位基因频率:T为65.64%,C为34.36%.两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在各组无统计学差异.以自愈组为对照,-1082A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对慢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组的风险度降低,-819TC对肝癌组风险度降低,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对三个肝病组的风险度均有降低的趋势.分析-1082/-819单倍型在各组中的分布,以健康组和自愈组为对照,AC单倍型对肝硬化和肝癌组的风险度均降低,且与自愈组对照时降低程度更大;以自愈组为对照,GC单倍型对慢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组的风险度降低.在不同临床特征的组别之间比较发现,对于-819位点,DNA<103拷贝/mL的患者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DNA≥103拷贝/mL患者(P=0.025).而在肝癌和肝硬化组的211例不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277例不同AFP水平以及所有患者组的389例不同HBsAg表达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L-10-1082A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819TC、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1082/-819AC、GC单倍型对HBV感染后疾病进展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819位点C等位基因更有利于HBV感染患者病毒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0 单核苷酸多态性 乙型肝炎病毒 疾病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汉族人群与西藏自治区夏尔巴人群SP-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圣巍 孙学川 刘坤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6-228,231,共4页
目的:通过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urfactantprotein A,SP-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广东汉族人群和西藏夏尔巴人群中的分布特点的分析,探讨其与高原低氧环境适应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 目的:通过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urfactantprotein A,SP-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广东汉族人群和西藏夏尔巴人群中的分布特点的分析,探讨其与高原低氧环境适应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SP-PCR)方法,对90名广东汉族人和104例西藏夏尔巴人SP-A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在104例夏尔巴人和90名汉族人之间SP-A1基因1544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SP-A1基因3241位点C/C,C/T和T/T3种基因型的构成比在夏尔巴人分别为75.0%,22.1%和2.9%,而广东汉族人群为50.0%,35.6%和14.4%,夏尔巴人等位基因C、T的分布频率为86.1%和13.9%,而广东汉族为67.8%和32.2%,SP-A1 324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P-A2基因3265位点夏尔巴人C/C,A/C和A/A 3种基因型的构成比分别为37.5%,53.8%和8.7%,广东汉族为63.3%,30.0%和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夏尔巴人等位基因C、A的分布频率为64.4%和35.6%,而广东汉族人群为78.3%和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尔巴人SP-A2基因的326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与广东汉族人均有显著性差异,该位点SNP可能与夏尔巴人对高原低氧适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单核苷酸多态性低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17个心血管疾病易感基因位点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唐敏 戴勇 +3 位作者 蔡晓钟 吕天羽 田小园 涂植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609-1612,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汉族人群中17个心血管疾病易感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方法: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同时检测138例来自中国大部分省市的汉族人的13个心血管易感基因的17个SNPs.结果:国内未曾见报道的4个基因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别为:ET-2985AA... 目的:调查中国汉族人群中17个心血管疾病易感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方法: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同时检测138例来自中国大部分省市的汉族人的13个心血管易感基因的17个SNPs.结果:国内未曾见报道的4个基因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别为:ET-2985AA∶AG∶GG为2.2%(3)∶22.2%(30)∶75.6%(102);NPRC(-55)AA∶AC∶CC为8.1%(11)∶23.0%(31)∶68.9%(93);KCNQ1140则只发现了SS基因型;CYP46rs754203CC∶CT∶TT为55.0%(66)∶20.0%(24)∶25.0%(30).ApoBMsp1+∶-为92%(232)∶8%(20),而Hap-map公布的则为100%(9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7,P=0.000).MTHFR677C∶T为70%(168)∶30%(72),与Hapmap中中国北京汉族人(CHB)公布的结果48.9%(44)∶51.1%(46),以及ALFRED中公布的中国香港汉族(SA0008510)77.8%(322)∶22.2%(9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和P分别为12.70,0.000;4.89,0.027).其他位点的调查结果与Hapmap计划中CHB(ANP2238,ApoBXbaⅠ,NOS3298,ApoBEcorⅠ和ApoE112)和AL-FRED网站的SA0008510的基因频率(AGT235,ACEAlu,ApoCⅢ3175,ApoCⅢ3206,ApoE158和SerpinA3rs4934)有较好的吻合.结论:SNPs频率分布具有种族和地区差异,中国汉族人群中ANP2238C,ApoBEcorⅠ(-)和KCNQ1140G,是少见的等位基因(<5%),可能不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用基因芯片检测多个心血管疾病易感基因SNPs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易感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yxin基因SNP(exon 1)与京海黄鸡生长和屠体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戴国俊 王翔 +5 位作者 孙明明 孙大辉 王金玉 谢恺舟 施会强 徐娜萍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3-597,共5页
以京海黄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斑联蛋白基因(zyxin)8个外显子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探讨zyxin基因的多态性与鸡生长和屠体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zyxin基因外显子1有1个SNP突变位点,表现为3种基因型,分别用AA、AB和BB表... 以京海黄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斑联蛋白基因(zyxin)8个外显子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探讨zyxin基因的多态性与鸡生长和屠体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zyxin基因外显子1有1个SNP突变位点,表现为3种基因型,分别用AA、AB和BB表示。统计分析结果表明:BB型的公鸡腹部脂肪重、屠宰率显著高于AA型与AB型(P<0.05),AA型与AB型差异不显著。AB型的母鸡心重、胸肌率、腿肌率显著高于AA、BB型,而半净膛率、全净膛率低于AA、BB型。公鸡、母鸡的生长和屠体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比较,除了半净膛率以外,其余各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zyxin基因可能是影响京海黄鸡部分内脏组织、器官和屠宰率等相关指标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xin基因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 屠体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基因Glu216Lys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炎症性肠病无关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庆帆 陈白莉 +3 位作者 张青森 何瑶 陈旻湖 曾志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8-723,共6页
目的:探讨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基因Glu216Lys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炎症性肠病(IBD)发病及各种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86例确诊的汉族IBD患者[173例克罗恩病(CD)和113例溃疡性结肠炎(UC)]及年龄、性别匹配的332名健康人进行... 目的:探讨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基因Glu216Lys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炎症性肠病(IBD)发病及各种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86例确诊的汉族IBD患者[173例克罗恩病(CD)和113例溃疡性结肠炎(UC)]及年龄、性别匹配的332名健康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引物介导的限制性分析PCR方法检测基因分型;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位点多态性对IBD发病及临床特征的影响。结果:CD和UC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间Glu216Lys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分析Glu216Lys与CD和UC的临床特征关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I基因Glu216Lys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IBD发病和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IBD的遗传易感性具有种族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杀菌 通透性增加蛋白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中国汉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复发性流产关系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碧云 苗竹林 +4 位作者 王自能 何小红 陈进 李玉华 李艳秋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671-675,共5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南方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对183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及240例健康妇女(对照)进行外周血DNA分型及环境因素问卷调查,比较各因素发生的频率差异,同时采用...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南方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对183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及240例健康妇女(对照)进行外周血DNA分型及环境因素问卷调查,比较各因素发生的频率差异,同时采用免疫印记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位点TLR4-ss77136219A>G变异与mRNA及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组与对照组BMI值、年龄及TLR4-ss77136219A>G基因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LR4-ss77136219A>G变异上调TLR4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TLR4启动子区遗传变异及环境因素均导致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可能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环境因素 TOLL样受体-4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醛固酮合成酶基因T-344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频率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宏芬 沈志霞 +4 位作者 吴寿岭 任燕 王菊惠 周永 李冬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3-235,共3页
目的研究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T-344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方法采用PCR-RFLP法对中国人群进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T-344CSNP频率分析比较。结果中国人群的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T-344C基因型频率分布... 目的研究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T-344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方法采用PCR-RFLP法对中国人群进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T-344CSNP频率分析比较。结果中国人群的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T-344C基因型频率分布:TT型占64.5%,TC型占30.8%,CC型占4.7%;等位基因频率T占79.9%,C占20.1%。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与西班牙人、德国人、苏格兰人、日本人差异非常显著。结论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T-344CSNP频率的分布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3R基因多态性与口腔扁平苔癣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和慧 刘长欢 +1 位作者 肖欣 陈英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5期722-724,共3页
目的研究东北地区IL-23R基因多态性与口腔扁平苔癣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66例口腔扁平苔癣患者(其中糜烂型21例)和70例健康健康对照者的IL-23R的两个SNP位点(rs10889677和rs11465817... 目的研究东北地区IL-23R基因多态性与口腔扁平苔癣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66例口腔扁平苔癣患者(其中糜烂型21例)和70例健康健康对照者的IL-23R的两个SNP位点(rs10889677和rs11465817),分析IL-23R基因多态性与口腔扁平苔癣的相关性。结果 1rs10889677、rs11465817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rs10889677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糜烂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CC+CA基因型个体发生糜烂型的风险是AA基因型的3.115倍(95%CI:1.135-8.548)。结论东北地区OLP人群IL-23R基因rs11465817位点SNP与OLP疾病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rs10889677位点存在多态性变异,可能与OLP的疾病易感性和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3R 基因多态性 口腔扁平苔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5-羟色胺2C受体基因rs518147位点多态性与强迫症的关联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营营 张心华 +1 位作者 王美建 刘世国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群体5-羟色胺2C受体基因(5-HTR2C)启动区相关单核苷酸多态(SNP)位点rs518147多态性的分布状况及其与强迫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分析中国汉族群体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或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群体5-羟色胺2C受体基因(5-HTR2C)启动区相关单核苷酸多态(SNP)位点rs518147多态性的分布状况及其与强迫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分析中国汉族群体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或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强迫症诊断标准的患者308例(强迫症组:男123例,女185例)和410名健康对照(对照组:男175名,女235名)5-HTR2Crs518147位点半合子(男性)或基因型(女性)分布频率,并分析半合子(男性)或基因型(女性)分布频率与强迫症发病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强迫症组中5-HTR2C启动区rs518147位点男性患者携带G半合子与女性患者携带G+(GG与GC)基因型的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χ2=4.973,P=0.026;女性:χ2=5.243,P=0.022),G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611,P=0.032)。结论:中国汉族群体中5-HTR2C启动区rs518147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强迫症遗传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5-羟色胺2C受体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脂肪酶基因-514C/T多态性与陕西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人群关系研究
11
作者 杨利萍 江梅 +6 位作者 李汀 樊英华 常远鸿 阴俊 王晓玲 郭佳 王君化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98-300,共3页
目的:比较陕西地区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与正常人群肝脂肪酶(HLG)-514C/T多态性分布差异,探讨其与NAFLD发病易感性关系。方法:选取NAFLD患者96例及正常对照组98例,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基因多态位点检测HLG-514位... 目的:比较陕西地区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与正常人群肝脂肪酶(HLG)-514C/T多态性分布差异,探讨其与NAFLD发病易感性关系。方法:选取NAFLD患者96例及正常对照组98例,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基因多态位点检测HLG-514位点基因型,并测量其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指数。结果:正常对照组HLG-514CC、CT、TT基因型分别是26.5%、59.2%、14.2%,NAFLD组31.3%、63.5%、5.2%,两组C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肝脂肪酶-514C/T以杂合子C/T基因型所占的百分比高,其基因多态性与陕西NAFLD患者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多态现象 单核苷酸 脂肪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GWAS结果后续研究的PBA方法简介
12
作者 张远森 司天昭 杨恩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45-352,共8页
自提出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设想以来,在人类复杂疾病和水稻农艺性状关联研究方面,GWAS已得到广泛运用。但作为一种典型的单标记研究方法,GWAS不能检测小效应的遗传变异,而稀有变异间的联合效应往往与... 自提出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设想以来,在人类复杂疾病和水稻农艺性状关联研究方面,GWAS已得到广泛运用。但作为一种典型的单标记研究方法,GWAS不能检测小效应的遗传变异,而稀有变异间的联合效应往往与表型密切相关,因此,需对GWAS结果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基于通路的分析方法(pathway-based analysis,PBA)就是利用基因功能、生物代谢通路等相关信息建立的对GWAS结果进行二次挖掘的方法。该方法能从GWAS结果挖掘出与性状、疾病相关联的通路及具有相同功能的基因集等数据,从而获得更多的遗传信息。现对PBA的出现、计算方法和相关软件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人们进行通路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基于通路的分析方法(PBA)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物信息学 疾病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硒小鼠氧化应激与不同组织线粒体DNA D-Loop区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冉 李凤兰 +4 位作者 张学凤 崔健 初尔复 陈德庆 李晖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50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低硒、氧化应激和线粒体DNA D-Loop区突变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人工饲养的方法建立低硒小鼠模型,分为低硒30天、90天和正常组;原子吸收法检测肝脏硒含量;HE染色检测低硒对小鼠各脏器(心脏、肝脏、肾脏、脑)的病理形... 目的初步探讨低硒、氧化应激和线粒体DNA D-Loop区突变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人工饲养的方法建立低硒小鼠模型,分为低硒30天、90天和正常组;原子吸收法检测肝脏硒含量;HE染色检测低硒对小鼠各脏器(心脏、肝脏、肾脏、脑)的病理形态学影响;基因芯片检测氧化还原酶类基因的表达并通过检测机体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MDA(丙二醛)的含量进行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的检测;PCR-SSCP技术结合DNA测序筛选线粒体DNA D-Loop区的突变。结果成功建立低硒小鼠模型;低硒小鼠各脏器(心脏、肾脏、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低硒状态下机体处于高氧化应激状态,且随着低硒时间的延长机体的抗氧化状态减弱。在低硒组和对照组中均发现线粒体DNA D-Loop区存在一个多态性位点16 154位(A/T)rs33254715。结论低硒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16 154(A/T)的发生并无直接联系,它既不随着低硒时间的延长而积累,也不存在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硒 氧化应激 线粒体DNA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K2基因rs10494938、rs10158205位点多态性与肝细胞癌家系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斐斐 廖燕 +2 位作者 赵瑞强 王洪学 谢裕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丝/苏氨酸激酶NIMA相关激酶2(NEK2)基因rs10494938、rs10158205位点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家系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扶绥县肝癌高发地区20个肝癌家系,包括肝癌患者20例及其直系亲属59例;另选10个正常家系(健康人... 目的探讨丝/苏氨酸激酶NIMA相关激酶2(NEK2)基因rs10494938、rs10158205位点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家系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扶绥县肝癌高发地区20个肝癌家系,包括肝癌患者20例及其直系亲属59例;另选10个正常家系(健康人群)进行对照,共40例。各家系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均具有人群代表性。采用质谱方法检测NEK2基因rs10494938和rs10158205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各家系人群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 NEK2基因rs10494938位点存在CC和CG两种基因型,其中CC基因型114例、CG基因型5例;rs10158205位点存在CC、CT和TT三种基因型,其中CC基因型69例、CT基因型45例、TT基因型5例。肝癌家系中肝癌患者及其直系亲属、正常对照家系NEK2基因rs10494938位点CC、C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C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s10158205位点CC、CT、T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T、C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EK2基因rs10494938、rs10158205位点多态性与广西扶绥县肝癌家系遗传易感性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丝/苏氨酸激酶NIMA相关激酶2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家族聚集性 遗传易感性 广西扶绥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黔西南地区苗族与汉族心房颤动患者KCNE1-S38G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睿 李伟 +3 位作者 罗振华 王朝富 李腾龙 吴立荣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660-663,674,共5页
目的:探讨贵州黔西南苗族和汉族心房颤动(AF)患者与钾离子通道基因(KCNE1-S38G)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135例黔西南地区AF患者,按民族分为苗族组(50例)和汉族组(85例),组内再按性别分组;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血糖、冠心... 目的:探讨贵州黔西南苗族和汉族心房颤动(AF)患者与钾离子通道基因(KCNE1-S38G)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135例黔西南地区AF患者,按民族分为苗族组(50例)和汉族组(85例),组内再按性别分组;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血糖、冠心病、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吸烟、饮酒纳入AF危险因素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研究苗族和汉族患者KCNE1-S38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两组不同性别AF患者的KCNE1-S38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苗族组AF患者发病年龄、高血压发病率、饮酒率、左房内径值低于汉族组,而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汉族组(P<0.05);苗族组AF患者基因型频率以SS为主,汉族以SG为主,等位基因均以S为主;两组患者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按性别分组,苗族组女性和男性患者KCNE1-S38G基因型以SS型为主,汉族组以SG型为主;两组女性和男性患者等位基因以S为主,组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按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州黔西南地区苗族和汉族AF患者KCNE1-S38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存在差异,差异不受男女性别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心房颤动 钾离子通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1Dβ受体基因861G/C多态性与强迫症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延辉 刘世国 张心华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lDr3受体(5-HTRlDβ)基因861G/C多态性与强迫症的关联性。方法:对239例强迫症(强迫症组)患者和337名健康对照(对照组)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基因分型技术对5-HTRlD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 目的:探讨5-羟色胺lDr3受体(5-HTRlDβ)基因861G/C多态性与强迫症的关联性。方法:对239例强迫症(强迫症组)患者和337名健康对照(对照组)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基因分型技术对5-HTRlD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861G/C进行基因分型。结果:861G/C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两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9,df=2,P=0.023),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杂合子GC基因型与纯合子(GG+CC)基因型(X。=4.59,P=0.03,OR=1.44,95%CI:1.03~2.01)或CC基因型与GG+GC基因型(X2=6.85,P=0.009,OR:0.58,95%C1=0.38~0.8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GG基因型与GC+CC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女性之间比较,基因型()f。=11.98,df=2,P:0.0025)与等位基L天J频率(X。=4.90,af=1,P=0.03,OR=1.51,95%C1=1.05~2.17)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男性之间比较,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强迫症晚发(〉16岁)组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5,妙=2,P=0.04),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强迫症早发(≤16岁)组、强迫症临床3个亚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上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HTR1Dβ861G/C多态性可能与强迫症和晚发型强迫症仔在关联;G等位基因可能是女性强迫症的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5-羟色胺1Dβ受体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G3 rs2638029、rs3732817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的相关性
17
作者 韦静思 饶金兰 +4 位作者 朱艳 黄山珊 黎伟 黄莉 薛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45-2649,共5页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人群自噬相关基因(ATG)3 rs2638029、rs3732817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V)的关联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194例AAV患者(AAV组)和195例健康成人(对照组)ATG3 rs2638...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人群自噬相关基因(ATG)3 rs2638029、rs3732817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V)的关联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194例AAV患者(AAV组)和195例健康成人(对照组)ATG3 rs2638029、ATG3 rs3732817位点的基因型,并收集受试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基因多态性与AAV易感性、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ATG3 rs2638029、ATG3 rs3732817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AAV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D′=0.969,r^(2)=0.249),两位点可构建3个常见单体型,在AAV组和对照组中,各单体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G3 rs2638029及rs3732817不同基因型之间,水肿、血尿、蛋白尿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G3 rs2638029位点不同基因型IgG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G3 rs3732817位点不同基因型白蛋白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人群中的AAV患者ATG3基因多态性可能与IgG水平升高、低白蛋白血症相关联,但可能与AAV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无明显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相关基因(ATG)3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自噬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易感基因无创检测对儿童哮喘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学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9期94-96,100,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基因无创检测对儿童哮喘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山东东营地区哮喘患儿46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同区域健康体检儿童52例,设为对照组,采集2组儿童的口腔黏膜细胞,采用DNA测序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ACE I/D、ADRB2Arg16Gly、... 目的探讨哮喘基因无创检测对儿童哮喘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山东东营地区哮喘患儿46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同区域健康体检儿童52例,设为对照组,采集2组儿童的口腔黏膜细胞,采用DNA测序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ACE I/D、ADRB2Arg16Gly、MS4A2Glu237Gly、TNF?αG-308A这4种哮喘相关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儿童ACE I/D位点DD型基因发生频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等位基因的发生频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RB2Arg16Gly位点GG基因发生频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等位基因的发生频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儿童MS4A2Glu237Gly、TNF?αG-308A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次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东营地区儿童哮喘的发病与ACE基因DD基因型和ADRB2Arg16Gly基因GG基因型的表达有关,早期对儿童哮喘易感基因进行检测可有效防治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无创检测 儿童 哮喘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767455位点多态性与脊柱关节病易感性及血小板、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陈浩杰 高瑛瑛 +2 位作者 孔杰 赵婧婧 盛楠 《现代免疫学》 CAS 2024年第5期413-421,共9页
为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A基因(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1A,TNFRSF1A)rs767455位点多态性(T>C)与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itides,SpA)患病风险及部分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实时荧... 为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A基因(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1A,TNFRSF1A)rs767455位点多态性(T>C)与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itides,SpA)患病风险及部分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侵入探针法检测112例SpA患者和82例健康对照的基因型并做关联分析。统计结果显示rs767455位点与SpA患病无显著性关联,但联合中性粒细胞和HLA-B27比单用HLA-B27对SpA发病预测效果更佳(中性粒细胞+HLA-B27 vs HLA-B27,AUC=0.972 vs AUC=0.944,P=0.009)。此外,以本研究样本临床指标均值或中位数作为平均水平分组比较显示,TC型或CC型SpA患者血小板升高的风险显著高于TT型患者(TC+CC vs TT,OR=3.572,95%CI 1.207~10.574,P=0.022),TC型患者血小板高于平均水平的风险同样高于TT型患者(TC vs TT,OR=3.907,95%CI 1.195~12.778,P=0.024)。相对于携带T等位基因患者,C等位基因携带者血小板数目(C vs T,OR=3.000,95%CI 1.143~7.871,P=0.026)、单核细胞数目(C vs T,OR=2.794,95%CI 1.110~7.033,P=0.029)和中性粒细胞数目(C vs T,OR=2.794,95%CI 1.110~7.033,P=0.029)高于平均水平的风险显著升高。在不同组织或细胞样本中的连锁分析显示rs767455是TNFRSF1A的剪接数量性状位点(splic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sQTL)。该研究提示,中性粒细胞可能独立于HLA-B27参与SpA的发病,rs767455位点C等位基因可能通过影响可变剪接参与TNFRSF1A的调控,引起SpA患者中性粒细胞水平升高为代表的免疫失衡,对SpA的致病机制研究和临床精准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关节病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A 易感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宁夏回汉族人群中染色体17q22、10q25.3和ABCA4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关联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忠伟 杨雄 +6 位作者 万应彪 信燕华 翟堃 马坚 黄永清 姜敏 王怡瑞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宁夏地区回汉族人群染色体17q22(rs227731)、ABCA4(rs560426)和10q25.3(70781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415例,其中汉族191例,回族224例;患儿父亲205例,母亲... 目的研究中国宁夏地区回汉族人群染色体17q22(rs227731)、ABCA4(rs560426)和10q25.3(70781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415例,其中汉族191例,回族224例;患儿父亲205例,母亲240例;其中完整3人核心家系158个。将他们分为单纯唇裂组、单纯腭裂组、唇腭裂组,单纯唇裂组与唇腭裂组合并为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组;对照组为健康大学生385例,其中汉族281例,回族104例。采用TaqMan基因型鉴定技术检测3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基因型,进行病例对照分析、传递不平衡检验、以家系为基础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染色体17q22区段的rs227731位点在汉族单纯唇裂组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组中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回汉族唇腭裂组等位基因频率和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P=0.04,P=0.01);②ABCA4基因的rs560426位点在汉族单纯唇裂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组中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回汉族单纯唇裂组基因型、等位基因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P=0.01);③染色体10q25.3区段的rs7078160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及回汉族相互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宁夏汉族人群中染色体17q22区段的rs227731位点和ABCA4基因的rs56042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有统计学关联,染色体10q25.3区段的rs7078160位点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无统计学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17q22 ABCA4 10q25 3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